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0 12:4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千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对数的认识由100扩展到1000,数目大了,内涵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教材通过一幅体育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更大的数,引导学生从掌握数的概念开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把认数和用数表达、用数交流信息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通过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熟练这部分内容,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现有基础方面: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部分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已十分熟悉。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二年级学生对枯燥的数不感兴趣,因而要用游戏和情境以及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顺应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又能使新旧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动脑、动口、进行观察、推理等活动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激发数数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100以内的数,你们会数吗?
出示数数要求:
1、从8一个一个地数到15。
2、从85一个一个数到100。
出示超市里物品的价格引出新课。(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体验千。
⑴逐个 出示10个小正方体,引导学生从1数到10.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是怎样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像这样的10个小正方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十。
⑵ 数100个小正方体。
继续出示10个小正方体,接着往下数。(课件演示同学们跟着数,10、20、30、…100。)我们是怎样数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⑶数1000个小正方体。
现在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了?还能接着往下数吗?
课件演示同学们跟着数100、200、300…900,900后面是多少?我们是怎样数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⑶交流数数的方法。
2、初步认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⑴为数位找家,在计数器上表示一千。
⑵练习数数突出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数法,渗透十进制关系,在计数器上演示数数。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1、闯关游戏。
第一关:青蛙看海
小青蛙为了看海,努力地边跳边数,现在已经跳到了198级阶梯,你们能帮它数数198的后面数是多少吗?
第二关:森林运动会
森林里要开运动会了,小猴、小羊、小狗它们正拿着队员号码牌召集队员呢?你们知道它们的队员号码各是多少吗?小猴队:296-311,小羊队:607-612,小狗队:508-513
第三关:找规律填数
385,386,(
),388,(
),(
)
(
),(
),890,880,870,860
500,(
),700,800,900,(
)
讨论多种填法:(
),(
),500,(
),(
)
2、说一说
你能找出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吗?
四、课堂学习回顾
1、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分享给大家。
2、你还想到了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类比将两位数横式、竖式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减法的横式、竖式计算中,并掌握之。逐步养成类比与推算的能力。
2.选用不同的材料、模型,探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中不断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
三位数减法的横式计算。
2.
三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连续退位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口算
36-9=
24-7=
65-27=
43-14=
情景引入:
师:我们的上海每年都在长高,今天我们就先来看一看这些年来上海的变化。
(出示四幢高楼的数据)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
出示:静安希尔顿饭店比上海国际饭店高多少米?143-78= (米)
师:你能不能来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用横式计算,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根据之前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方法来计算三位数的减法。除了用横式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
学生尝试把算式写成竖式,不用计算。
师:说一说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生: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师:请你试着计算一下,算完的两个同桌相互说一说。
①从哪一位开始计算?
从个位算起
②不够减的时候应该怎么办?退1作10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从个位算起,3-4不够减,从十位借1作10,13-4=9。再算十位,借了一个1现在是3-8不够减,从百位借1作10,现在是13-8=5.百位上原本是1借了1现在是0,最高位的0不写。
学生小结: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跟进练习
书P36页竖式计算1题
(算完同桌相互说一说算法)
2、探究二:
出示:静安希尔顿饭店比上海金贸大厦矮多少米?421-143= (米)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小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减两位数一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跟进练习
书P37
1题
3、探究三
师:某大楼高78米,联谊大厦比该大楼高多少米?
学生写竖式
师:你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个位上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是0,不够借。
师:现在十位上不够借,怎么办?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
生:十位上的数借不到再从百位上借,先借来10,再借出1。
师:现在十位上是几?
生:0+10-1=9
跟进练习
书P37
1题
小结:在做三位数减法的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上退1作10,与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判断
练想一想1000-123=
篇3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序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第八题
总分
得分
一、看谁算得对又快。(8分)
40÷5=
36÷9=
30÷6=
32÷8=
24÷8=
72÷8=
56÷8=
7÷7=
54÷6=
49÷7=
54÷9=
9÷1=
40÷8=
63÷7=
48÷6=
27÷9=
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下面的里画“”。(8分)
三、想一想,填一填。(20分)
1.63÷9=(
),计算时要用到口诀(
)。
2.被除数是9,除数也是9,商是(
);被除数是8,除数是1,商是(
)。
3.18+25=43,54-43=11,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是(
)。
4.在里填上“+”“-”“×”或“÷”。
93=6
279=3
57=35
42=6
5.写出两个具有对称特征的汉字:(
)、(
)。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
)÷2
36÷(
)=45-39
63÷(
)=18÷2
4×2=56÷(
)
8÷8=(
)÷9
72÷9=(
)÷4
7.(
)只螃蟹有48条腿;(
)只蜜蜂有42条腿。
8.丽丽在计算“5+×7”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得数是6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四、按要求做一做。(8分)
1.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画“”;哪些是旋转?画“?”。(4分)
2.看一看,填一填。(4分)
(1)通过平移能够互相重合的有(
)。
(2)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有(
)。
五、按运算顺序计算。(12分)
六、看图列式计算。(8分)
七、小军调查自己班的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如下。(8分)
1.把调查结果填在下表中。(4分)
2.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2分)
3.喜欢吃菠萝的同学比喜欢吃梨的同学少多少人?(2分)
八、解决问题。(28分)
1.小朋友们来就餐。(6分)
=(
)
=(
)
2.明明拿50元钱买了一个玩具熊,剩下的钱可以买几个机器人?(6分)
3.有几只熊猫不能住进山洞?(7分)
4.(9分)
(1)
买一个奶油面包和一个巧克力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2)一个巧克力面包比一个火腿面包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解答出来。
期中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8 4 5 4 3 9 7 1 9 7 6 9 5 9 8 3
二、
三、1.7 七九六十三
2.1 8
3.54-(18+25)=11
4.- ÷ × +
5.答案不唯一,如:丰、田等。
6.10 6 7 7 9 32
7.6 7
8.33
四、1.? ? ?
2.(1)B——③ C——①
(2)A——④ D——②
五、 60-25-15
90-(14+17)
35+21÷7
=35-15
=90-31
=35+3
=20
=59
=38
24+5×6
45÷(3×3)
81÷9÷3
=24+30
=45÷9
=9÷3
=54
=5
=3
六、1.16÷4=4 2.12÷2=6
七、1.10 12 14 6
2.梨 葡萄
3.14-10=4(人)
八、1.40÷8=5(桌) 45÷5=9(人)
2. (50-14)÷9
=36÷9
=4(个)
3.列式不唯一,如: 40-4×9
=40-36
=4(只)
4.(1) 14÷2+5
(2) 5-12÷3
=7+5
=5-4
=12(元)
=1(元)
(3)答案不唯一,如:40元钱能买几个巧克力面包?
40÷5=8(个)
42元钱能买几个奶油面包?
42÷(14÷2)
篇4
1、36÷4=9,这个算式读作( ),其中除数是( ),商是( )。
2、8+22=30,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
3、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个面包,列成算式是( )。
4、计算54÷9=( )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
5、6个百、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6、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 )角,两个( )角。
7、风扇转动是( )现象,推拉抽屉(tì)是( )现象。
8、49、50、51、52、( )、( )
9、一架钢琴的售价是998元,约是( )元;一台冰箱的售价是203元,约是( )。
10、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 >( ) >( )
11、9的3倍是( ),8是2的( )倍。
12、有12个苹果,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 )份。
二、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画“√ ”,错的画“ ×”。 (10分)
1、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 )
2、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 )
3、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 )
4、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
5、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
三、选择。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 )。(10分)
1、8的4倍是( )
① 32 ② 2 ③ 12
2、96-32+28= ,正确答案是( )。
① 29 ② 60 ③ 92
3、36+28 ( ) 6×9比较,括号内应填( )。
① < ② > ③ =
4、12÷4读作:( )
①12除4 ②12除以4 ③4除以12
5、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 )倍。
①3 ②4 ③5
四、计算。(31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54÷9= 5×8= 54+6= 7÷7+5= 50+60=
64-8= 7×3= 32÷8= 36-36÷6= 98-80=
16÷2= 1×1= 63-7= 3×8-9= 150+10=
72÷8= 6÷6= 5×9= 16÷2+2= 12-6=
2、在里填上“>”、“ = =
3、÷ - - - + × - +
4、7,8,5,8,6,6.
5、1、54+29=83, 2、52-39=13, 3、8×6=48, 4、40÷5=8
五、略
六、1、510-243=267(米)
2、30÷5=6(个)
3、(36+12)÷6=8(条)
4、90-50+30=70(千克)
5、(1)8÷4=2
篇5
教学内容:书P38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用整十数进行估算的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意识。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探究出三位数加法估算的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整十数进行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到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感受估算:
1、上个星期老师添置了一台新微波炉,售价大约680元(板书)同学们猜一猜,这台微波炉实际价格是多少元?(请大家把猜的价格记在自己本子上)
然后板书。如:678元、684元、675元……
(出示微波炉价格:682元)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猜的是否准确。
2、大家猜的价格都比较合理,为什么?因为大家猜的价格都比较接近680元,也就是大约680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只需把一些数看作整十数,这样容易记、容易算,很方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主题图:二年级一班折了462只纸鹤,二班折了229只纸鹤,估一估两个班共折大约多少只纸鹤?
师: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比一比哪组讨论的结果最多?
2、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引出小兔提示:可以用相邻的整十数来估算。
生1:我是这样估算的:
把462估成了470,把229估成了230,470+230=700
师:470+230=700(板书)我们把两个数都估成了相邻整十数中较大的那个数,正好与小巧估算的一样。(出示媒体)
生2:我是这样估算的:把462估成了460,把229估成了220,460+220=680(板书)
师:那这里我们是把两个数都估成了相邻整十数中较小的还是较大的?
生2:较小的两个数。
师:对呀,你的这种方法与小胖是一样的。(出示媒体)
生3:我是这样估算的:把462估成了460,把229估成了230,460+230=690(板书)
师:你的估法和小丁丁的想法是一样的。(出示媒体)把两个加数都估成了邻近的整十数。
……
师:小朋友想的方法真多。小巧对这道题进行了精确计算:462+229=691。(板书、出示媒体)
师:以上几种方法估算出来的结果哪一种与小巧精确计算最接近?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小结:我们在估的时候都可以用相邻的整十数来估算。这里是三位数的加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加法的估算(补充课题板书)。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P38练一练,先估算,后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2、判断题:
(1)196+327=423
(
)
(2)238+393=531
(
)
师:想一想,估算还有什么用处呢?同桌讨论。
生:估算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生活应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准备采购的商品,我一个人算的有点累,你们愿意帮我算一算吗?
请大家用整十数帮我来估算一下大概要多少钱。(任选两样来算一算)
榨汁机
185元
电烤箱
308元
饮水机
298元
电热水壶
107元
吸尘器
349元
电吹风
183元
交流汇报。
五、拓展:
开锁:密码是由2,4,7组成的,如果加上444得到的结果必须在700与800之间。这个密码是多少?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462+229=691
470+230=700
460+230=690
全部用相邻的整十数中较大的那个数
用邻近的整十数
460+220=680
……
全部用相邻的整十数中较小的那个数
教案21: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二)
教学内容:书P39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用整百数进行估算的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意识。
2、通过整十数估算的方法,进行类比出整百数估算的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整十数估算:
师:老师准备采购一台微波炉和一只电饭煲,你们愿意帮老师一起出谋划策吗?
这是我从大商场中了解的商品信息。你们帮我参谋参谋哪个好?
出示商品介绍。
微波炉
三星牌
451元
A
飞利浦
392元
B
电饭煲
三角牌
176元
C
飞利浦
287元
D
请你们每个人帮我挑一台微波炉和一个电饭煲。用整十数估算算一算老师我大概要带多少钱比较合适。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主题图:二年级(3)班折了482只纸鹤,二年级(4)班折了317只纸鹤,两个班折的纸鹤大约相差多少?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想一想,昨天我们是怎么用整十数来估计的呢?
生1:480-320=160,把482估成了480,把317估成了320。
生2:480-300=180,把两个数都估成了相邻整十数中较小的那个数,分别是480和300。
2、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引出整百数的估算。
师:小朋友昨天都学得很好,能很快的用整十数进行估算。
今天呢我们还可以用整百数来进行估算:
可以把482估成了500,把317估成了300,这样就把算式估成了:500-300=200。
(板书、出示媒体)
3、小结:我们在估的时候都可以用相邻的整十数或者用相邻的整百数来估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P39练一练,先估算,后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2、综合应用:
【说明: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好处,特别是对一些计算时容易忘记进位的学生来说,估算能粗略验算计算结果。】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估算
480-320=160,把482估成了480,把317估成了320。
篇6
一、做一做。(每空1分,共35分)
1.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9508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5在(
)位上,表示(
)。
3.269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4.一个四位数,个位和千位上是6,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5.最大的三位数是(
),给它添上1是(
)。
6.8个千、5个百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7.计数器从右往左数,第(
)位是千位,它在(
)位的右边,在(
)位的左边。
8.在里填上“>”“
3578
3587
999
1001
9566
9559
4574
4574
9.里最大能填几?
346
8562>880
98
10.写出3个千位上是5的四位数,将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11.找规律,填一填。
(1)1960,1970,(
),1990,(
)。
(2)6001,6000,(
),(
),5997。
(3)7330,7230,7130,(
),(
)。
(4)9086,8186,7286,(
),(
)。
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
①
1080 ②
1008 ③1800
2.一千一千地数,3000前面一个数是(
)。
①
4000
②
2000
③2900
3.用4,7,0,3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
①
7043
②
7430
③7403
4.下面三个数中,最接近6000的数是(
)。
①
5860
②
6004
③5900
5.图中右边瓶中大约有400粒黄豆,左边瓶中大约有(
)粒黄豆。
①
200
②
800
③400
三、直接写出得数。(12分)
50+70=
7600-600=
8003-3=
200+5000=
8000-5000=
40+3000=
600+400=
9090-9000=
1300-600=
400+900=
207-200=
2000+8000=
四、写一写,读一读。(12分)
五、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共6分)
1.一年级可能有多少人?(3分)
321人
370人
493人
2.五年级可能有多少人?(3分)
270人
360人
502人
六、解决实际问题。(共25分)
1.学校跑道一圈长400米。
(1)小月要跑多少米?(3分)
(2)小月再跑200米就跑满2圈了,她已经跑了多少米?(3分)
2.书店出售某种书。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售出本数
/
本
5018
5925
3108
4897
接近几千本
/
本
(1)
每天售出的书各接近几千本?填在表中。(4分)
(2)第几天售出书的本数与第一天差不多?(2分)
(3)第二天和第三天大约一共售出多少本?(3分)
3.学校举行数学知识竞赛,甲、乙、丙三组所得的分数都是三位数,但是分数牌上有两盏灯坏了,所以有两个数字看不见了。
(1)找出得分最高的组,在括号里画“”;找出得分最低的组,在括号里画“”。(4分)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2)乙组的分数在600~650之间,把可能的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
)。(4分)
(3)丙组可能取得的分数中,最高分数是( ),最低分数是( )。(2分)
答案
一、1.1 3 2 4 2.四 千 百 5个百
3.268 270 4.6006 5.999 1000
6.8506 7.四 万 百
8.
10.(答案不唯一) 5900 5800 5700
11.(1)1980 2000 (2)5999 5998
(3)70486
二、1.③ 2.② 3.② 4.② 5.①
三、120 7000 8000 5200 3000 3040 1000
90 7
四、
五、1.
321人
370人
493人
√
2.
270人
360人
502人
√
六、1.(1)400+400=800(米)
答:小月要跑800米。
(2)800-200=600(米)
答:她已经跑了600米。
2.(1)5000 6000 3000 5000
(2)第四天售出书的本数与第一天差不多。
(3)6000+3000=9000(本)
答:第二天和第三天大约一共售出9000本。
3.(1)甲组() 乙组() 丙组( )
篇7
一、电子白板教学模式概述
电子白板的教学模式是延续了过去的黑板教学模式,加入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从而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脑构成的三位一体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替代了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方式,通过投影仪将电脑中的课件投放在电子白板上,供学生观看学习,重难点问题可以利用电子笔画出,灵活性和互动性较好,深受现代化课堂教学的推崇。
二、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1.提高课堂的灵活性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大多是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围绕课件进行知识讲授,学生被动单一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较差,很多不懂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造成学生的误解,学习态度大大降低。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数学这门灵活的理论课程,采用了电子白板的教学方式,通过数学课件的投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即时回放和探讨,让课堂更具灵活性。
教师过去在课堂上教学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很少有即兴发挥,单一的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如今的电子白板式教学,可以将课件资料保存到资料库中,需要哪个课件就把它投放出来,可以来回观看,而且对重点问题教师可以用电子笔及时画出,保证学生真正理解再继续开展下面的课程,灵活地将书本课件资料变为教师讲课时的协助工具,书本资料不再成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可以有效吸收。
比如?f,在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中,把钝角和锐角的例题资源保存到电子白板资料库中,通过投影仪的投放可以清晰看到钝角与锐角的数学模型,利用三角板在电子白板上给学生测量示范,让学生在与实际实践过程结合的方式下,理解钝角和锐角的区别。
2.注重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互动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图文并茂地展示故事案例,学生会提高学习热情,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更加有探知欲望。在投放过程中,及时使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勾画功能、拉屏功能、聚焦功能、计时功能等都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将不懂的问题放大,细致地进行问题讲述,并通过问答等互动方式增加课堂的教学互动,使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提起精神,认真学习。
比如说,在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数学广角――搭配问题”中,在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排列实践,并通过电子白板进行评分,学生在实践互动的学习下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愉快中收获知识。针对不同图形学生太容易遗忘,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放进资料库中,随时可以拿出来进行提问讲解,并反复进行互动交流,延续黑板和粉笔的互动性,在互动中学习知识,才能将学习的主体确定在学生身上,教师协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让新媒体设备和电子白板在与课本知识的互动配合状态下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生记忆力好,但忘的速度也快,反复的记忆训练对他们的记忆非常有效,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保存功能,就是将学生的瞬时记忆锻炼为长久记忆的最好方式。利用电子白板的资料库将学生容易遗忘的重点、难点保存起来,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先进行练习巩固,反复的记忆模式会对大脑产生刺激,让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这个知识点就会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长久记忆,锻炼学生的思维。
篇8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怎么写?培养学生初表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4名,大部分学生都来自附近村子。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麻彤彤、董雪芬、金伟信、董晓乐、董苗苗、吴高程、汤伟帆等学生。这些同学有的智力有些问题,有的则是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1、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2、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3、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在外务工,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关于数感,在《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说明。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的。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的。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1)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素材的。
(2)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的,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的,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的,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的。
五、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
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3个班共有215人,每班有65多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
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
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
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六、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
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