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6 05:3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利用课件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回忆上节课讲的内容。

雷雨前:

乌云(

)树叶

)蝉(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二、品读课文

1.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2.为什么说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呢?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

3.雷雨后,说一说这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对比雷雨前后有什么不同?

空气

蜘蛛

池塘

青蛙

雷雨前

雷雨后

三、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课后作业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__了,__也__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__

五、板书设计

雷雨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晓、慈”等生字,会写“湖、莲”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3.情感与价值

(1)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联系图文等方法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诗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荷花视频)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做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被人们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

3.理解词义,在诗中识字。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映”是“阳光反照、照射”,所以“晓”“映”是“日”字旁。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的佛寺。“慈”可以组词“慈爱”“慈母”。

毕竟:到底。“毕”由“比”和“十”组成。“竟”是“镜”去掉偏旁。

4.小组合作学习。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找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5.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湖”“莲”“穷”“荷”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边写边说出笔顺。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他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一下。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把这首诗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同桌之间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写得很美,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配乐)

5.大家能背下来吗?试试吧!

自己背、两人比赛背、男女生对抗赛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大家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课件出示:小池)

2.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3.西湖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杜甫,唐代诗人,他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人们又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杜甫在四川成都定居下来,心情较好,看到的春景也格外美丽。对此,同学们也有同感,心情好了,花儿会

,天空会

,鸟儿会

二、指导方法,自学古诗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幅怎样的春景图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读读诗,看看图,想想意思。

2.学生自学古诗。

三、精读古诗,明了诗意,体会情感

1.学生读诗,教师范读。

2.你读懂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轻快、喜悦)

3.学习生字。

学生自己圈出生字,反复拼读、认读。

同桌互相指读。

用生字卡片抽读。

说说“鸣、鹂、鹭”为什么都是“鸟”字旁,“岭”为什么是“山”字旁,“泊”为什么是“三点水”。

4.你还有什么字词不懂?

联系诗句再读,联系画面读,联系生活读。

5.理解诗意。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窗含西岭千秋雪。”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

子,就可以说

(3)“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从哪来的船?

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6.读整首诗,配上动作,想象画面。

四、布置作业

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春天的画面。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

莲叶 无穷碧

荷花 别样红

绝 句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动态千秋雪万里船静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意课内外结合,使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

篇3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继续巩固理解本课词语,学会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话写话。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初步学习围绕中心句概述自然段主要内容。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想象,从具体语言文字中感悟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引入: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在海底第一站的旅行愉快吗?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去探索奇妙的海底世界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和这些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齐读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

窃窃私语 警报 肌肉 章鱼 细胞 海藻 长达 储量 金属 危险

攻击 迅速 后退

2.质疑: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出示中心句齐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导入:这节课,我们就去海底参观一番。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现在我们就一起到海底世界探险吧。

【设计意图】:从复习词语入手,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创设了潜海观光的生活情境,不但扎实,而且有趣。

(二)、抓住声音,“说”出趣味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奇异、有趣。

2.感受反差,初识海底的宁静、黑暗。

(1)出示海面波涛澎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海面?(波涛汹涌、波浪滔天、惊涛骇浪……)

(2)指名回答: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又是怎样的呢?

(3)引导学生抓住“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来了解海底的特点。

(4)重点品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生动。(把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比喻成闪烁的星星,这些深水鱼为海底增加了几分奇异与神秘,衬托出海底世界的奇妙。)

(5)出示视频,欣赏黑暗的海底中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3.出示句子读一读: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相机指导学生了解设问句:像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4.过渡:那海底都有什么声音呢?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听到了哪些有趣的声音?

5.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6.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中的省略号,理解这个省略号是说明海底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

7.思维训练: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用以下句式想象说话。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结:多么有趣的情景!无数的动物在海底小声交流着,真够神奇的!

9.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10.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体会海底世界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时,教师抓住拟声词和比喻句,引导学生精读感悟,让学生体会到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多种多样,感受在“宁静”的海底世界中有动物在窃窃私语的神秘有趣。更重要的是,扎实地落实了语言训练。

(三)、围绕活动,“读”出趣味

1.过渡: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奇妙无比!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活动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的活动方式读读,然后告诉大家。

2.指名说,边说边在课件上出示: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①海参是怎样活动的?(靠肌肉伸缩爬行)通过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伸缩”。你见过什么动物也是这样前进的?(毛毛虫等)

②它们的活动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速度很慢,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③谁能通过朗读把海参活动的慢表现出来?

(2)“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①你从哪里看出了身体像梭子的鱼的活动特点?(从“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比普通的火车还快”可以看出梭子鱼的运动速度快。)

②同样一小时的时间,身体像梭子的鱼能游几十千米,而海参只能前进四米,这梭子鱼的速度可是海参的多少倍啊!你能通过朗读把身体像梭子的鱼的快表现出来吗?

(3)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①观看乌贼和章鱼活动的视频,了解它们的活动特点。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这样活动的吗?(虾)

②乌贼和章鱼多可爱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4)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①“巴”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换个词理解吗?(贴)

②这些贝类可真悠闲哪,自己不动,轮船航行到哪儿,它们就旅行到哪儿。谁愿意来读?

3.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4.指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感受,通过图片、视频深化直观感受,借助朗读加深理解,读出趣味。同时,了解本段的构段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展开介绍的。

(四)、对比差异,讨论“趣”味

1.过渡:在辽阔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

2.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思考交流:海底植物的差异大都体现在哪里?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多种多样”“最小的”“最大的”来体会海底植物色彩的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

3.海底的植物是什么颜色的?还可能有哪些颜色?

4.引读:是呀,这么多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这样有趣的海底植物,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奇异的景象展现出来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海底植物差异大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抓住丰富,了解矿物

1.过渡:海底的动物真多,海底的植物也很多,那海底的矿产呢?

2.你从哪个词体会到海底的矿产多呢?(丰富)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部分引导学生抓住“丰富”一词体会海底矿产的特点,简单了解即可。

(六)、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总结:正因为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矿物,所以海底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又因为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所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难怪作者赞叹道——(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再次齐读,发自内心地赞美大海。

3.延伸:其实,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就等着你们去挖掘、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

(七).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把它们写到积累本上。

2.搜集海洋的相关资料,制作手抄报。

【设计意图】:课程结束时,让学生感悟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和物产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探索大自然的激情,并且,重视写字指导,鼓励学生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海底世界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同时,在引导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篇4

一、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学生是新课程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教师应充分注重学情,从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行语文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应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的知识起点,从而全面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要全面的掌握,教师应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实现小学生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最后,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学习背景进行全面的掌握与评价,从而整理出适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教案。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的《小蝌蚪找妈妈》作为例子,教师在进行这节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能力进行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蝌蚪妈妈的角色朗读,通过趣味盎然的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能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并进一步激起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小高尔基”“朗读之星”等相关的荣誉评价,以此激励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并着眼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从而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备课

教学离不开书本教材,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应只局限于书本内容,应善于利用书本教材以外的知识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前备课的时候,首先应对教材进行深刻的钻研,从而找出有用的知识激起小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其次,对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应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在进行教材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课李白《静夜思》内容作为例子。教师在进行此节内容的备课时不应只局限于课本的参考,可以通过研究诗仙李白的生平事迹,同时对李白作这首诗的时代进行深入了解,并充分进行《静夜思》的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语文的教学里能深刻领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小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并深刻领悟到《静夜思》所包含的思绪,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三、营造课堂良好氛围进行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教学的本质其实是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平等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这个交流过程的主体,而且是一种将教学氛围轻松化的有效教学方式。它有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让学生能感觉到自我存在的强烈意识;其次,教师应将自己放置于与学生一样平等的地位,并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小学生,让学生得以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语文。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称赞》内容作为例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刺猬与小獾的角色对话,让小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感情,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以和学生相平等的位置营造出课堂上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激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对内容的进一步了解,并大幅度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篇5

务川县泥高乡地势高寒、偏远,经济落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成为棘手问题。我是这个乡的―名村级小学语文教师,现把我校语文教研组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些做法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解决语文教师在法制教育层面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研组要求语文教师认真检查对照,克服下列不足:

1、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以《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关内容在备课时写入教案,只是为应付检查,在教学环节不作法制教育渗透,流于形式。

2、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有的语文课教师法律知识不够,导致语文教学在渗透法律知识时照抄照搬、本本主义,缺乏精当教学案例,课堂没有灵活性,法制知识成了纯粹的理论讲授,空洞无物,学生收效甚微。

3、对于法制教育的理解有错误认识。一是把法制教育归属于德育范畴。“道德”与“法律”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是相互独立的,道德不涵盖法制内容。

二是只重视素质教育。仅仅承认“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忽视对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三是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只关注法律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四是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教师应以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为基础,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有机地融入主课堂的教学内容中,使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融为一体,达到真正的教育教学效果,不能反客为主,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五是忽视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的重要性。学生父母自身行为状况、教育方式如何、社会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为教师,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应当了解得清清楚楚,以便因地制宜实施法制教育。

二、充分利用课堂向学生渗透法制知识

课堂是教师利用课文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利用课文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教研组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以《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为蓝本,选择其有关内容认真备课,挖掘课文中的法制因素,同时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补充身边事例,效果很好。

(一)从课文中挖掘隐藏的法制素材进行教育。小学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筛选出来的优质作品,有大量的法制教育好素材,教师要认真挖掘,将课文教学与法制教育挂钩。

1、抓关键词语。如三年级上册《掌声》中的“残疾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内容,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教育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国家对残疾人有多种特殊照顾,要求残疾学生不要自卑,其他学生不能歧视、挖苦残疾学生,要帮助他们,与他们做朋友。

2、抓住重要句子。如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就要抓住“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水里……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攥着面包纸。”一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让学生知道“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利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我们都要保护淡水资源,如建工厂就首先要进行环境污染评估,有些工厂对水资源污染太严重了,再如今年北京、武汉等大城市因为空气受到污染造成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品赏名篇佳作。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如二年级下册《泉水》,是描写自然美丽景致的优秀文章,要以此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激发课堂教学气氛更好地渗透法制教育。在备课时,结合课文有针对性地选择法律法规内容,通过师生对事例的互动讨论,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互动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一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时,老师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把喜鹊抓回来养?”师生召开讨论。教师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告诉学生:这是国家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则,要求大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不得捕猎、伤害野生动物,当然就不能随意抓养鸟类了等。

三、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融入法制意识

1、作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要求在作文教学时做到“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作文的自身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用法律标准来明辨是非,认识事物,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法制教育。

2、写日记。小学生日记多是对感觉器官感觉到的感性认识的记录,是真话,有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的记录,通过老师批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法制地教育。

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身感受法制教育

教师为学生设置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1、利用班队会活动进行法制教育。如交通安全主题班会,用红、绿、黄纸制作指示灯灯具,假设十字路口做游戏,让学生切实理解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比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目的是对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进行教育。

2、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如每年3月12日进行的“植树节”活动,讲解“植树节”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规定不得纵火毁林、森林被破坏后的严重性等开展法制教育。

五、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

篇6

课程改革中的“落差”是任何课改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落差”话题源于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提出的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理论,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五种类型[1]。结合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理论,语文新课程在具体实施中大致经历了课程标准到教材内容的转换、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转换、教学内容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课堂教学内容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转换,相应的产生了编写、解读、运作、体验四种流程性落差。

一、编写落差

编写落差是指语文教材编写与语文课程标准之间的落差,即语文课程标准转换为语文教材内容时的落差,这是一种“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落差。

本文所说的教材专指现行语文教科书,语文教材的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具体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相应的课程目标。因此,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并在教材编写中予以充分体现。但现行的语文教材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一是部分教材内容失实。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乌鸦反哺》这篇文章涉及失实,生物学上已经证明乌鸦并没有反哺这种习性,只是教材编写者想借名篇名著,将这种观点和想法加进去。二是教材内容漠视儿童视野,习惯用成人的愿景代替儿童的天性。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一个小男孩非常喜欢玩具柜台里的一个玩具,但是因为家庭贫困而主动说不买了,拉着妈妈离开。这里所塑造的人物可以用“少年的老年化”一词来概括,它表现出一种成年人的自以为是和对孩童的观念的强加,实际上是对儿童主体地位的无视。

就中学语文教材来说,编写落差首先体现在编写内容过于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种倾向表现为弱化语文教材的工具性而凸显其人文性。有学者就曾指出:“依据目前几套实验教材来看,语文课程的文化性和文学性让很多教材编写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错觉。于是乎,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人文性极强的,单元的编写也是从人文性的角度设置的。至于语文学科原有的语言知识、文字知识、文学知识和文章知识,则在‘不可以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理念下备受冷遇,弱化或者处于松散化状态。”[2]其次是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模式化,新课改以来的各种实验教材仍然没有突破延续了上百年的“文选组合”模式。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几种代表性教材,有按文体类型编排的,有按主题单元编排的,也有尝试按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编排的,“外貌”在不断变化,“内涵”却始终如一,这与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的理念是有差距的。再次是阅读本位的观念不变,新教材虽在各册穿插了写作板块,但其实质依旧是以阅读为本体,将写作置于从属地位。这与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显然是有出入的。编写落差最后体现在实验教材缺少纵向的衔接和贯通,以苏教版为例,该版本教材以探索“单元合成、整体训练”新体系为目标,采用“主题先行”的编排方式,较好地解决了选文之间的横向联系,但也导致了不同主题单元所选文章之间缺乏一定的层次性,致使其缺乏纵向的衔接和贯通。

二、解读落差

解读落差是指教师对语文教材的解读与语文教材本身之间的落差,即语文教材内容转化为语文教学内容时的落差,这是一种“理解”与“理解”之间的落差。

具体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使课程内容转化为现实、生动的知识,进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重要手段或途径之一是教学,而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层层“筛选”:一是看其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二是看其是否介于学生已有的发展和可能的发展之间,是否能为学生所接受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根据现有的评价方式来选择教学内容,这也就是遭到广泛批判的“以考定教”现象,即考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在现有评价方式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这种“筛选”方式最直接地导致了语文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标强调教材只是个例子,倡导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由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方式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教材本身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差距。解读落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文本,凭空解读。我们看到,在各种公开课中,教师盲目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在学生还没有认真研读课文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学生固然也能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得出一些认识,但这只是建立在学生旧有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本没有结合文本进行的独立思考,因此这种课堂只见合作互助,不见自主感悟,偏离了教材的本意。二是对文本进行过度的解读和阐发,追求“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传统教学往往将其拔高为对“资产阶级虚荣心的批判”,从阶级论的角度将对玛蒂尔德个人的讽刺上升到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未免有以偏概全,以小见大之嫌。

三、运作落差

运作落差是指教师在课堂实施的教学与教师对语文教材的解读之间的落差,即教师筛选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实际课堂教学内容时产生的落差,这是一种“理解”与“表达”之间的落差。

在课程过程的实施中,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按照专家学者所设计的课程来开展教学,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标准付诸实践;教师又是课程的设计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及对教材的领悟来展开教学。教师对教材的领悟最终以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教师要将教案很好地实施下去,必须得考虑三个问题。首先是“为什么学”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其次是“学什么”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且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是“如何学”的问题,即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两种倾向:一是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来进行,这种可以称之为教学实施的忠实取向。这种取向在实际教学中也会产生一定偏差,诸如教师自己领悟了教材的意思,但却难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至于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人无法用象征符号系统完全表达自己意欲表达的意义,语言文字不可能完全同一地表达表述者意欲表达的意义,关于内容的语言对内容的涵义总是不完全对等的[3]。二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这种可以称之为教学实施的调适取向。这种取向解释了为什么两个教师实施同一教学设计,会有不同效果的原因。以上两种倾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相应的运作落差。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有效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教学效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四、体验落差

体验落差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与教师实施的教学之间的落差,即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转换为学生个体经验时的落差,这是一种“传授”与“感应”之间的落差。

我们知道,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学习活动,二者不可偏废。在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背景下,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看其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到课堂教学,就是看教学内容是否转化为现实、生动的知识,进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材去“教”的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材去“学”的并不是对等的,即教师在课堂里实施的教学,学生并不一定都理解、消化和吸收。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转变为主导者,扮演着课程运作者的角色;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建构者,扮演着课程参与者的角色。而当下的课程改革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新的教育理念是否能为广大教师所理解、接收并内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是否能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而二者的错位和碰撞就会导致学生体验的课程与教师运作的课程之间的落差,即体验落差。

综上所述,语文新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产生了编写、解读、运作、体验四种“落差”,落差的产生拉大了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使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为了保证语文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必须正视语文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一方面,要尽量控制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因为落差过大会影响到新课改在实施中的效果,使课程目标产生偏差甚至背离初衷;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特别是对于广大语文教师,他们需要通过这个落差带给他们一定的自和自我发展空间。只有这样,语文新课程才能在实践中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7

案例1:当实际教学环节和预设发生冲突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性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我执教的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

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为了达到“体会叶老修改文章的认真细致”的教学目标,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到叶老在肖复兴作文中的两处修改,学习修改符号;再出示修改稿全文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叶老先生修改得又多又仔细;最后回归课文,品读体现叶老先生修改得多的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由点到面,层层深入,结构清晰。之前,每一次试教都十分顺利,可最后一次正式授课,却出现了与预设截然不同令我意想不到的情况。一位学生在找到叶老的一处修改后,另一名学生却接着找出了那句直接体现叶老先生修改得多的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等于一下子把我后面的教学环节提了上来。

听到这个和我预设不一样的答案,怎么办?就在那一两秒内,两个念头飞快地闪过:一是不理会这个答案,重新回到我的预设中,可这样生拉硬拽,显得十分生硬;二是顺着这个学生的思路,先把环节顺下去再说。我迅速选择了后者。

我微笑着说:“通过你的朗读我听出来了,你强调了‘密密麻麻’和‘到处’两个词,修改得真是多呀!不过课文只举了两个例子,咱们刚刚研究了第一处,现在再来看看第二处……” 这样一句话带过,很顺利地引回到了第一环节中遗漏的那一处,不露痕迹。接下来,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反思:这是一堂送教课,听课的老师很多。本次课堂上发生的这“一幕”是我从教三年来所遇到的最大一次挑战。在不小的心理压力之下,我临“危”不乱, 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巧妙应对课堂生成,化“险”为“夷”。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机智的魅力也在于此。这样的经历是磨炼,是宝贵的财富,让我在课堂教学之路上慢慢地成长起来。】

案例2:当课堂出现质疑的声音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叙述了1961年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课堂上,同学们正沉浸在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之中,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这不是浪费水吗?”课堂瞬间凝固了,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似乎都还没来得及反应,有的学生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说实话,这根本是我始料未及的也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不理会?或者批评他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或者快速带过草草了事?这些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不如顺势而为吧!我马上调整思路,微笑着表扬这名学生:“你真是一名爱惜资源的小卫士!泼掉这么多水看上去确实很可惜,可是为什么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特别高兴?泼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也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热烈地讨论了起来,五花八门的答案也随之出现。在我的点拨和引导下,学生们渐渐明白了泼水代表着友爱和祝福。最后我进行了总结:“傣族人民生活在西双版纳,那里水量充沛。他们爱水,更懂得水的珍贵。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泼水表达了人们之间的友爱,是对对方的美好祝福。”整篇课文的主题由此也得到了升华。没想到,课堂中这意外的质疑之声却使教学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思: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质疑。应善于捕捉从学生中产生的问题资源,随机调整教学思路,通过激励、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反之,如果我们不理会甚至加以批评,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好奇心,还会错失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死板生硬的课堂,必然会成为“教案剧”演出的舞台。】

案例3:当课堂出现另类的答案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卡罗纳》,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

课上,我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卡罗纳的悲痛心情,并问道:“卡罗纳面容灰白、一言不发地来到学校,此时此刻他可能在想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卡罗纳在思念妈妈,想起了以前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有的说:“卡罗纳想到自己再也不能跟妈妈在一起了,无比悲痛……”这时,一个男孩子站了起来,大声说:“他有可能想跳楼!”

如此敏感的字眼一下子让课堂炸开了锅,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我顿时有些恼怒,这个男孩子平时在课堂上就爱说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引同学发笑,今天在这么沉重的气氛下居然又来这么一个回答。我正想出言批评他的时候又转念一想,人在悲痛欲绝的时候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于是,我以沉重、悲痛的语气缓缓说道:“同学们,你们千万不要笑。想要跳楼,放弃生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句话果然有效果,学生们听后立刻安静了下来,我继续含着情感说道:“一个人要悲痛到什么地步,才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呢?由此可见,妈妈在卡罗纳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卡罗纳对妈妈是怎样的思念啊!”在我动情的讲述下,很多学生脸上露出了哀伤的神情,他们显然被感动了,课堂气氛恢复如初。这时我又接着说道:“当然,我们相信,卡罗纳为了他最亲爱的妈妈,一定会选择勇敢地生活下去,活得更好,更快乐。你们说是吗?”全班学生用力地点着头,激动地大声说:“是!”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肩负着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和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的教学。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的问题。教学过程的本质即是交往实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的学生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和它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1 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泛化

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着指导性的重要地位。其泛化首先体现在“太空”。义务阶段的语文新课标中要求教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中,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语文能力、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爱国主义等培养。其中语文能力(默读等)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祖国文字的热爱等)的培养目标是比较宏观的,且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始终。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文本实际,来把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调整。由于其难以把握工程量较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对此进行整理,本身对教学目标就不大明确,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容易走向空、大的误区。其次,体现在“太泛”,也就是不明确。一方面本身用来描述教学目标的概念就比较模糊,难以捉摸,教师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没有对预期学习成果进行可观察的表述。这种空泛的教学目标让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标准,缺乏正确引导的教学就像漂浮在迷雾中的小船,找不到方向。教师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具体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在教学中可能“一把抓”,毫无重心,甚至有可能抓错了重心,从一开始就在进行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教师在对默读目标表述经常只是单纯的一句“初步掌握默读的方法”,那么具体什么是“初步”,学生要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才算是“初步掌握”呢?是不是学生了解了默读的方法就可以了?还是学生知道默读的概念?亦或是两者都是?教师带着疑惑进行教学,可能选择了不适切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在课后,没有具体可观测的检验性标准,教师对自己的实际教学效果不大明确。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随意性

教学内容脱离原有的教学实际,是现在阅读教学的常见问题。在多元解读不断升温的今天,这个问题变得尤为突出。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对文本的解读存在随意性。相对于小学其他学科,小学语文阅读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作为母语,学生也或多或少有所接触,据此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独创性”就刻意忽视小学语文课堂基本的字词等教学,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追求对文本“独到”解读,想要“教别人没有教过的点”,教师对阅读文本的这种“漫天”解读,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埋下了随意性的隐患。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随机生成的生成型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随意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肯定和重视,语文新课标中,对小学阶段的阅读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小学语文教师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看法”,甚至不论学生提出观点适宜与否,抛弃自己既定的教学内容,把学生课堂随机提出的一些“独特的新观点”当成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受到了鼓舞,更加卖力的追求“新颖”,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也就更大了。

随意的教学内容也就造就了随意的课堂,不但课堂教学很容易偏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使课堂变得散漫无组织,这大大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二年级下册第五课《泉水》是通过泉水流向大海的过程中对他人的帮助来突出无私奉献的主题。笔者在对其教案的收集中发现,有一部分教师把水的特征当成了主要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虽然“独到”,但大大偏离了教学目标,硬是把一堂好好的语文阅读课上成了一堂自然科学课。

3 教学方法的运用趋于形式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内容和学生链接的桥梁。形式化,也就是形式主义,即重现象而不重本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对优秀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中,只单纯的追求“形似”,而忽略了其它更为本质的内容。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发出过同样的感慨:“我也是这样教的,为什么效果就是没有他好?”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有意识的去模仿名师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但这些优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断磨合而产生的,要能彻底的领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本质掌握的不够透彻,又急于求成,只看到了表面的效果,如教学步骤是否一样,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二是教师片面的追求课堂表面的“活跃”,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各种五花八门的教学方法堆砌在课堂里。现如今,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是对教师课堂进行评课的一个重要标准,加之小学语文的阅读学习和中学阶段相比,没有中高考的压力,教学的内容多为基础性的语文知识,教师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方法的调整上。部分教师为了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便把各种教学方法简单的堆在课堂中,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着丰富多彩、形式多变,实际上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不必要的花俏上,甚至有可能把一堂完整的课生生的拆得七零八落,如此大张旗鼓的“喧宾夺主”,不但容易分散原本就容易分散的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得整个教学没有重心。

4 阅读教学的评价缺乏针对性

传统课堂里教师的绝对权威受到了大量的批判,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成了一种具有多重角色的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朋友”等。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小学语文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害怕自己无意的言语或举动会打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不利于对他们对祖国文字的情感的培养,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小学语文教师更倾向于以引导和鼓励性为主的,缺乏针对性和实际的指导意义。像“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这种观点也可以考虑”等基本上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口头禅,这样的话虽然照顾到了学生的情绪,但在机械的重复中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导致学生一回答问题,教师也不考虑回答是否合理就先表扬了再说,表扬之后觉得自己已经对学生的回答有了“反馈”了,就不再深入思考和ρ生进行有实际意义的指导。这种近乎敷衍的鼓励评价,没有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深入思考,即不客观,也缺乏针对性。教师没有深入思考学生的反馈,很容易脱离学情;学生得不到有针对性的评价,也就很难准确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学习效果就很难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