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14:2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语文新授课过程中的运用
(一)分段实施,逐步引导
1.教读阶段。教师教读,学生仿读。主要任务是激发兴趣(我要学)、培养自信(我能学),让学生学习阅读,逐步形成自主阅读习惯。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是这样安排的:(1)先听读录音,听读时给学生提出:划出不会读的字词;注意朗读语气;文中有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一人一段,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同时在读时纠正字音。(3)理情节。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出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菲利普夫妇如何评价于勒?并出示阅读提示。(提示:可抓住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评价性的词语、句子概括,也可用一个字概括于勒在不同境遇下菲利普夫妇对他的不同态度。)
2.引读阶段。教师作用由讲转为引,着力于引导。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本文是小说,三要素中“析人物”是重点。所以在这一环节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特点来析人物。笔者从人物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这一变化的特点入手,帮助学生来分析。笔者提出以下问题引导:(1)当菲利普夫妇看到卖牡蛎的人像于勒时有什么反应?确定这个人是于勒时又有什么反应?(提示:从“神态”“语言”“动作”找。)(2)大胆创新:用“我”的口气说,设想自己就是菲利普夫妇,任选一句,说说他们的心理。(提示:可结合课文内容,也可结合重点词语来揣摩。)(3)概括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在分析完菲利普夫妇后总结分析人物的方法:据情节推心理,或借课文补心理,或抓神态语言析心理,然后由心理推出人物形象。最后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分析于勒和“我”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3.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脚点,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了,并给学生总结出“先学”要有最基本的要求:(1)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扫清生字障碍;(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4)试做课后思考题;
(5)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引领学生学会提问
教师要引领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提出问题:在题目处发现问题;在重点、难点段落中发现问题;在关键词、字、标点处发现问题;课后思考题中发现问题;在和生活联系中发现问题;在和过去学习的知识及经验的联系中发现问题。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可能提出:如果菲利普夫妇遇到一个百万富翁的弟弟回来,他们又会怎样对待于勒呢?如果你是菲利普夫妇,在这样的生活境遇下,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下,面对这样穷困潦倒的弟弟,你会怎样做呢?这样既有助于把文本思想深入学生心理,也激发了学生提问题的兴趣。
(三)让学生感受成功,培养习惯
对于学生的自学笔记,教师一定要关注,坚持批阅。一旦发现了闪光点、独特点,就直接在自学笔记上做上记号表示赞赏。发现了学生的点滴进步就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相机给以积极评价,发现好的问题,就加以归纳作为课堂上对话交流的话题。由于学生天天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重视和赞赏,他们自主预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处于不断强化之中,还可以定期评选优秀的自学笔记,并予以展示,学生自学的习惯会逐步养成。
(四)学案和教案一定要统一
上课一定要根据学案设计的问题和步骤来展开教学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先学,同时也是巩固学生先学、强化学生先学的关键。如果教案与学案不一样,教师按照教案上课,这种教就失去了针对性,学案和先学也失去了意义,学生先学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慢慢地,学生也就不先学了。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
篇2
在实施教育上,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代替了学,教支配、控制了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则更形成学生懈怠的学习态度。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发展思维也在教师“津津乐道”中丧失殆尽。这样的课堂教学,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成为束缚学生知识潜能、身心发展的紧箍咒。
那么,怎样才能革除这种课堂教学的弊端,真正达到传授学生知识,训练学生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目的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解放思想,摒弃陈旧教学观念,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革新,以新颖的课改理念武装头脑,贯穿教学,力求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学习知识技能的潜能。
篇3
【关键词】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主要思路
语文在初中阶段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长久以来僵化的教学方法,创新缓慢的教学理念,使得本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却显得单调乏味。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唯成绩提高为唯一目标的思想占据主导的缘故,再加上部分教师和家长急功近利,使得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学生都是被迫走进课堂,整个课堂毫无生机可言。高效课堂,主要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的,虽然我们之前也一直在提高效课堂,但过去的“高效”,仍然主要停留在成绩提高的快、升学率高的标准上,是在应试教育理念下的一种狭义的“高效”。本文拟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重新梳理和探讨,旨在提出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新思路,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一、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高效的导入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情境的设置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满学习兴趣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课堂。
课堂能否抓住学生,很可能在课堂一开始就注定了,一个有效的课堂开局,一个瞬间能够抓住学生的课堂,其所能带给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巨大的,当然这样的课堂必然也会是高效的。而以往,我们的课堂由于很多原因的影响,一方面是为了赶进度,另一方面是为了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做几套“模拟题”,教师基本上都是开门见山的给学生讲课文,讲语法,讲写作。久而久之,学生面对这种课堂倒也习惯,但基本上都处于一种麻木的地步,机械的记忆着教师传授的东西,这种课堂的效率肯定不能说是高效课堂。如果非要说是高效,那只能说是在特殊的教学制度下形成的知识的高效记忆的课堂。其实,初中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好奇心、叛逆心,而且缺乏耐心,但是他们却具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追求新奇的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因势利导的利用学生们这些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们的想法,让学生们感觉课堂有趣,有意义,符合他们的“审美观”。
比如学习《论语》中古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同学们看太阳在一天中不同位置时,颜色、大小、温度的区别,之后以太阳颜色为例解释冷暖色调的区别,以大小为例讲讲光渗效应等,以及这些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后引出论语里的故事――《两小儿辩日》,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入论语中其它的篇章。这样开局就能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而如果开局就讲古文,学生本身对古文就不了解,再没有铺垫,必然学起来就费劲,而且也没有很高的兴致。
二、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高效的差异教学
传统中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拿着标准的教案,采用着标准的管理,进行着标准的考试,目的是想让学生都达到一个标准。但仔细想想,这些来自于不同的小学、不同的家庭,具有的是不同的知识结构,拥有者不同的智商与兴趣。就好比,公园里的植物,他们分属于不同的科、属,拥有者各异的生育习性,需要的是不同的管理方式,他们开花时期不同,外形特征各异,我们有什么理由必须对它们采用同一种管理模式,让这些植物都一起开花,一起结果,这个现实吗?同样,我们这种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同一堂语文课上,有的学生感觉教师讲的太简单,听着没意义,而有的同学感觉听着太费劲,根本就是听“天书”,这种课堂有可能是高效的吗?肯定不会!所以,我们需要要正视学生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符合他们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在他们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用符合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考核,这种教学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而且,才能让门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才可能会让这种学习的动力持续的进行下去,并最终形成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
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高效的开展探究
初中“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应满足于“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所以,学习的核心还在于让学生参与其中,而不单纯是一个知识“受众”。当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了,学生也就主动的去探究知识,课堂自然就会高效了。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知识的承载体。比如学习《苏州园林》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苏州园林去感受其中的巧夺天工,没有条件的可以就近让学生参观古代的一些园林景点,或者观看视频的方式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演出,加深学生对于文中描写看到于勒前后人物的反差。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中,教师一般是根据自己编制的教案,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有关知识信息输入学生的头脑里,并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接收这些信息。这种传统的教学程序,在传授知识上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上有其严重的缺陷。学生的大脑毕竟不是电脑,不能光顾“存储”,它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它有许多功能是电脑都无法取代的,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想象思维等。本文想就培养学生的这三种思维能力谈谈语文教学。
一、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语文课中往往有划分课文段落层次这一环节,许多教师往往单纯为划分而教学生划分。其实,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所应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准确地理清作者的思路,以把握文章的主旨。
《背影》这篇课文,作者对父亲送别时种种细节描写,都是为了表现父亲爱子之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由点到面,先抓住某一细节,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父亲在承受着丧事、失业两大痛苦之下反而还要安慰儿子呢?”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就会体会到这个细节表现出父亲此时对儿子关心体贴的心情。接着,教师即可启发学生以此类推:“那么,文中还写了哪些情节来表现父亲爱子之心的?”这时学生便能纷纷指出文中父亲爱子的其他细节,并会恍然大悟:作者写家境,写父亲送别前的反复叮嘱,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场面,原来都是为了一层层揭示父爱之情,并逐步把这种深情引向,使文章的中心得到充分的展示。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培养学生运用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指导具体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去分析课文的能力,对学生独立阅读其他课文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某一个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去揭示这个材料中所蕴含的“共性”。抓住了“共性”,文章中其他材料的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其中琐琐碎碎的小事情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大起大落的变化等情节,都在为文章的“共性”—— “金钱万能”所左右。只有引导学生去发掘这个“共性”,学生才会理解为什么菲利普夫妇生活拮据,却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散步;为什么他们买装饰用的花边,竞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为什么同是糟蹋钱,一会儿被称为“花花公子”,而一会儿却被骂作“坏蛋、流氓”等等。这许多问题都在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充满着这种裸的金钱关系,为了金钱,人们会全然不顾什么骨肉亲情、社会道德,那些自私贪婪、虚伪势利、冷酷无情的丑恶现象就会随之而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种种丑恶现象(材料)与本质(共性)的辩证关系,才能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会由此得训练。
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深刻思想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展开形象思维,去了解形象所包含的意义,从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例如,在教学《海燕》时,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众多形象去想象、联想,从而领会这些形象所象征的深刻含义。卢启元在《春天的旋律,革命的宣言——赏析》中说:“在作品中,乌云、狂风、雷声、闪电象征沙皇专制统治,代表黑暗势力。这些黑暗势力相互勾结,对革命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并作垂死挣扎。面对暴风雨的即将来临,海鸥‘恐惧、 ’,试图逃避,‘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着’,被‘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企鹅也无比‘愚蠢’‘畏缩’,以为‘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就能避开暴风雨的冲击。这些动物心惊胆颤、张惶失措的情态,正是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者害怕革命、贪图安逸,只想保全自己这一心态的真实写照,寄寓着作者无情的嘲讽和蔑视。作品中,咆哮怒吼的大海象征日渐觉醒的人民革命力量,暴风雨象征就要来到的革命红色风暴,太阳象征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海燕象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辉形象。作者满腔热情,赞美大海,赞美海燕。” ( 选自《中外散文诗名篇大观》,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学生只有借助想象、联想,才能理解这些具体形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小橘灯》文题的象征意义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心人物小姑娘的形象和小橘灯的意象作对照性的思维。小橘灯朦胧橘红的光能照亮黑暗的山路,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在那的黑暗年代,给革命者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使人“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由此认识到两者形象的同一性,作者借小橘灯来赞美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这个深刻主题也就显而易见了。如果教师说教式地给学生注入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学生的思维将会凝滞,以致无法理解“小橘灯”文题的深刻含义。
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借助有关的直观形象,如演示、图表、录音、录像等培养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某个具体形象的印象,从而认识这个形象所具有的某种特性,如人物的思想性格或景物特色等,并理解作者在这个形象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三、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孔乙己》这篇小说,对孔乙己的结局,作者没有写出确凿的消息,而用猜测的结尾。这时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对孔乙己的“死”进行种种想象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无穷的悲剧意味,由此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是如此之深,从而激起学生对迫害知识分子的科举制度的愤恨。语文课堂中,教师善于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尤其理解诗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篇5
关键词:读 诗歌 小说 文言文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 应该怎样尝试“读” 的教学方法泥? 对不同的体裁的课文, 采取读的方法各有不同, 各有侧重。
一、关于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重在“读” 。俗话说: “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根据心理学的探讨, 中学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期。青少年记忆力最旺盛, 要把握这个大好时机, 加强记忆力锻炼。我每教一首诗歌, 首先板书文题, 介绍文学赏识和背景, 然后指导学生默读, 阅读, 放声朗读, 读出表情, 读中求义, 结合课下小字注释, 理解诗句。接着提示学生串讲诗句, 把握诗的中心, 诗句在什么环境中形成。教师略加指导范读, 范读时注意表情, 读出韵律、掌握韵角, 让学生对照自己读与教师范读之间的差距, 自己随时纠正, 教师逐句串讲联篇, 点出诗的中心。例如讲解的《沁园春?雪》,同学们接触时间, 一九三六年, 让学生回忆教师已介绍过的当时社会背景。二月,天寒, 北国更是寒风凛冽、暴雪狂飞, 接着出示词题,“ 雪” 字, 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清晰感。让同学们想象同志写这首词的心情如何。教师进行范读, 让同学们了解这首词具有磅礴的气势。然后指导学生默读,把有形的文字转化为无形的思考。默读可以用眼睛扫视, 把全句整行的文字符号作整体识别。根据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这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法。朗读的好处很多, 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从而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深人体味, 又有利于促进记忆, 通过“ 熟读成诵” , 积累语言素材, 激发联想和想象, 启发顿悟, 深化理解, 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锻炼口才, 提高口语表达力,力求把这首词读得准确, 达到会背。结合课下小字注释, 理解词句, 教师串讲, 点出上半阂, 写北国雄伟壮丽的雪景; 下半阂评价历代帝王将相, 真正称得起英雄的还是当代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全词的主旨句: “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范读、默读、背诵几种训练交替使用, 以“读” 为主体, “读” 统占课堂。这节诗歌教学、学生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顺利地完成这节教学任务。
二、关于小说教学
语文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 决定了“读”这种方法的独特作用。因此, 教师在教法上一般也应以“ 读”为主, 以讲为辅。在教师精心指导下, 有的放矢地读。教师必须把知识技能、思想教育、情感培养几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 把文与道、文与理、文与情紧密结合在一块, 体现很强的人文特色。在设计教案和教学程序时, 要具有创新意识,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求新、求变、求异, 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要严格要求学生读、培养自读习惯。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内在的驱策和激励。课前预习, 以阅读、朗读相结合,课堂教学以精读、略读、速读、跳读相结合。例如: 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 他们爱读小说, 针对这篇外国名篇,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首先板书文题, 提问小说三要素, 根据预习, 提问小说中所设及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本文故事情节是按照小说中的主人物的思想“ 变” 这一线索, “ 变” 其根本原因是围绕这个“钱” 字, 于是我在文题下, 黑板中心写了一个字形较大的“钱”字。在分析指导外国小说教学上, 反复指导学生精读重点段。对小说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人物的刻画, 环境的描写作全面细致的理解。精读铆练要求对小说由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 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反复思考和深人理解, 掌握课文实质, 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点出课文中心。至于略读, 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一种阅读方式, 其特点是“ 提纲掣领” , 就是提纲掣领地把小说的基本内容, 主要思想和写作方法领略一遍。本篇小说除精读重点段外, 其余均为略读、速读、跳读等方法, 几种阅读方法综合使用。通过学生反复有目的朗读, 用几个问题可概括课文内容, 检查阅读效果。由于课前认真阅读小说,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课堂分析指导就容易多了, 那么, 也得出了“ 长课短教” 的教学模式。
三、关于文言文教学
篇6
什么叫做懂得了语文教学?懂得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以阅读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如下五点至关重要。
第一,要懂确保语文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独立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就是品析、欣赏课文。这是阅读教学所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
深入细致的课文研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基奠。对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只有确有心得的阅读才能成就有质量的课。
中学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
课文研读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而且更是一种艺术。从常规的视角去分析课文,从一般备课的角度去理解课文,都可能不会有精致的结果。教师对课文的研读必须是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否则发现不了“真金”。
课文研读要深究一个“内”字,即着力于课文的内容去进行研读。读《我的叔叔于勒》,可以用课文内容印证非常多的“文学知识”: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情节,细节;背景,场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描写;波澜,巧合;虚实,抑扬;伏笔、照应;详写,略写;顺叙,插叙……从多层次多角度地指导学生阅读。
课文研读要勾联一个“外”字,即课文可以牵连出很多课文之外的知识。研读《行路难》,得弄清楚什么是乐府诗、乐府古题、典故、映衬、警句、炼字、炼句、诗眼等,以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课文研读要坚守一个“细”字,细细地品味,细细地欣赏。读《夸父逐日》,如果注意到文中的分号与句号,便能够立即感受到本文的情节结构。你会发现,《夸父逐日》37个字中,有故事的开端:夸父逐日;故事的发展: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故事的与结局:未至,道渴而死;故事的尾声:弃其杖,化为邓林。37个字中,有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有永恒的雄壮与悲壮。
课文研读要讲究一个“美”字,要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要列举。读的《七律》,你会感到它的美妙绝伦:首联语势豪迈,总领全诗,高度赞美在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颔联写山,写对山的征服。写山是明线,写是暗线;全联用语新奇,境界阔大。颈联写对水的征服。“暖”字温馨,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尾联抒发喜悦之情。诗的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如果能确有心得地进行课文的“精读”,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教学上便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反过来说,一位连教材、课文都无法进行独立阅读、欣赏的语文教师,是一定设计不出有训练价值的语文课的。
第二,要懂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的积累。
积累,就是打好基础,丰厚底子。
语文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与知识积累,那叫什么语文教学?学生如果没有或缺少语言积累,将如何追求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约20次直接提到“积累”一词,其中关于语言积累的说法也多次出现。高中课标的力度更大一些,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积累优秀散文中的名言佳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学语文“积累”教育的重视。
那什么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积累”呢?
广义的解释是:从显性和隐性的角度,在语言储存、能力培养、方法养成、情感熏陶、思维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而切实的训练,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
狭义的解释是: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存,丰厚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更高层面的意义上对“积累”进行了反复强调。
1.“积累”是作为“素养”提出来的。课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节中说道:“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积累”是作为“策略”提出来的。课标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一节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3.“积累”是作为“基础”提出来的。课标在“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4.“积累”是作为“目标”提出来的。课标“总目标”的第七点说道: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5.“积累”是作为“要求”提出来的。课标在“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6.课标也并没有在“评价”中忽略对“积累”的要求。它在“评价”这一部分中说道:“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这样的不厌其烦,这样的强调力度,表现在课标之中,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与提醒:语文教学要非常关注学生的积累;不注重积累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
第三,要懂语文教学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一个人的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主要是在课堂训练中培养出来的。
就课文教学而言,无数的话题与无数的讨论只是集中在“教懂”二字上,我们几乎不研究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能力。
其实,“教懂”课文不是目的,培养与训练能力才是目的。
文章是教不完的,一个人有了阅读能力,才能解读无数的文章。
在初中学段,如果大面积的语文教学都能够关注如下所列阅读能力的训练,那就真正说得上是高效阅读教学:
(一)基础辨识能力
1.辨识各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辨识各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
3.辨识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4.辨识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5.辨识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6.辨识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7.辨识说明的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
8.辨识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9.辨识小说的要素:人物形象(主人公和次要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0. 辨识各种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
(二)基本分析能力
1.分析各种文体文章的整体结构。如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小说的开端,发展,,结局;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2.分析文章的层次,分析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顺序。
3.分析文章某个部分或某个段落的层次、结构、思路、顺序、主次、详略。
(三)整体把握能力
1.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
2.整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
3.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
4.整体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
5.整体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
6.对某个文段的各个方面内容的整体的、多角度的把握。
(四)概括提炼能力
1.对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大意、主旨进行整体概括。
2.对文章的要点(如段意,层意)进行概括。
3.对文章的写法或思路进行概括提炼。
4.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概括。
5.对文章的某种表达规律进行概括。
(五)语言品味能力
1.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文段。
2.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句的深刻含义或言外之意。
3.品味词或句或段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六)文学欣赏能力
1.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能对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予以辨识,理解,分析,欣赏。
2.对文章的语言进行赏析,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与欣赏,对文章中的景物或环境描写进行欣赏,品味文章内涵,欣赏文章美点。
3.对诸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联想、先抑后扬、铺垫映衬、巧设悬念、正反对比、正面侧面、明线暗线、实写虚写、详写略写、巧用修辞等表达技巧有敏锐的感知与得当的欣赏。
(七)感受评价能力
1.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
2.评价文中的人物,结合语境表达自己的看法。
3.探究文章的难点,表述自己的见解。
4.结合文中的内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八)阐释解说能力
1.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再说明(或解说,或解释)和再表达(或下定义,或画表格,或作图形)。
2.对文章,文段,文句的含义进行说明。
3.对一切阅读品析活动中的“答题”理由进行说明。
可以说,目前大面积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懒散的教学,教师不愿意下力气、不深入细致地研究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就是懒散教学。
第四,要懂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标中,“实践”一词一共出现了40次。
频率之高,次数之多,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强调,突现了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标中还有两句话值得品味:
1.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两句话的“眼”分别是“大量”和“广泛”。
让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点示出来的是语文教学改革具有本质性的特点,是大方向。据此,在课堂教学方面,从理念到手法,从教案的整体设计到细节的精心安排,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都应该而且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
这就是所谓的“学生活动充分”。
“学生活动充分”,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的语言学习、技巧习得、能力发展、思维训练的学习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这种境界能够表现教师教学理念的时尚,同时又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来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艺。
设计与组织语文课堂学习实践活动,要注意两个“关键”词。
一是“种类”,二是“层次”。
学生实践活动的“种类”要多。要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不同的知识,形成不同的能力。如:活动时间较长的层次清晰的朗读活动、独立进行的积累资料处理信息的阅读分析活动、思考比较充分阅读比较深入的品析活动、目标较为明确话题比较集中的课堂交流活动、用成“块”的时间来进行想象、探究或创造的活动以及学生独立进行的长时间的读写活动等,这些都是可以合理地进行设计与组织的。
学生实践活动的“层次”要高。例如,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课与课之间的多角度比读,长篇课文的信息提取,课文阅读中的话题论证,课文学习中的美点欣赏,从课文中学作文,发现与提炼文体写作的规律等等,都是具有一定能力层次与思维层次的实践活动。
如此去做,就是关注到、落实了有质量的课堂训练。
另外,“学生活动充分”也讲究形式的雅致、丰富与灵动。一定不要将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永远机械单一地设计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甚至单调与僵化到连“小组”活动的人数都永远不变的地步。
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有的班级,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长年累月地相对而坐,面面相觑,这也是一种悲哀。
形式大于内容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课堂教学。
第五,要懂语文教师要有教学技术,要用艺术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读写教学。
对于教学艺术,人们有如下一些说法:
教学艺术是娴熟的教学技术。
教学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鼓励的艺术、影响人的艺术。
教学艺术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特征的艺术。
笔者以为,从“教学”二字来看:
创意优美、角度新颖、细节生动、手法巧妙、激趣益情、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设计技巧与教学技巧就是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具有美感、富有情味、因势而异、省时高效的高层次教学技术。
教学艺术的特征非常鲜明。
特征之一:创造性。
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具体体现。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离不开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时代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的指导;二是教师自己的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与勇于实践。教学思路设计的创造性,离不开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理念的支撑和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的研读与处理。
特征之二:审美性。
语文教学艺术的创造性首先就是审美的创造。因为审美的创造,因为美的力量,教学艺术才能够益趣、益智、益情,才能够更好地激趣、激智、激情。缺少美感的形式与内容谈不上有着这样的艺术力量。我们常常说某节课好听、好看,就是因为它的美感。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既表现在教学的整体策划上,也表现在教学的局部之中,更多地则表现在教学细节上。细节之美闪现出教学艺术美的亮点,细节之美的汇聚形成了教学的整体之美。
特征之三:实用性。
各种形式的教学艺术都应该而且必须能为广大教师所熟悉、所喜爱、所欣赏、所运用,不能引起教师共鸣的教学艺术往往只是空洞的纸面上的“艺术”。所以,在实用性、普及性上多做一些有益于广大语文教师的工作,让教学的艺术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基本境界。这个境界的实现,带来的是无数具有魅力、富有情味的语文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