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4 02:4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荆轲刺秦王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1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想利用45分钟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收获。但是在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时,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时,讲到荆轲刺秦王,学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秦王手拿宝剑为什么不反击?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在讲“秦王扫六合”这一节课时,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熟记于心,但是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为什么刺客荆轲手拿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众说纷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秦始皇太害怕了,有的学生说秦始皇的剑经常不用,生锈了。各种说法都不能说服对方。其实对这个问题我心里也没数,在备课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到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探究题布置下去,准备在下一节课把这个问题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对刚刚开始学历史的学生来说,我认为不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我在课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的佩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1974年,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长度达91厘米的青铜剑,可以推测秦始皇当时佩戴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这同时又反映了当时秦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太多,剑又硬,但容易折断。对秦剑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明白了,只要自己多动手,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我把上课提出的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努力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

通过这节课我得到启示,在教学中不能轻视学生的任何问题,要认真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总之,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乐教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二十八中学)

篇2

永远记得刚参加工作时领导听我第一堂课的情景,我选的课文是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我拿着查找到的教案照本宣科,在台上声情并茂地范读,入情入境地领唱,后来满怀期待地提问:“‘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红领巾代表什么?太阳代表什么?”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台下孩子表情木然,领导频频摇头,我自己突然就头涔涔而汗津津了!铃声一响,领导连评课都没有进行扭头就走了!头一次讲课的惨痛经历,重重的给我一记当头棒喝,才得以让我知道自己的浅薄与无知。从此我潜下心来,虚心请教,认真阅读有关教学书籍,真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后来尽管我真正努力了,但看到同样的教案为什么别人去上,就能取得那么好的课堂效果?许多的困惑和不解,后来从书中都找到了答案。那时我算是把“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领会到骨子里了。看来,只有胸中有丘壑,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啊!

××年,××校长迈进了××小学的大门,对全体师生提出了“学习并快乐着,工作并快乐着”的办学思想。中文系毕业的她知识渊博,当然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她率先垂范,带领大家一起读名著,写体会,设论坛,开讲座,还经常给大家推荐一些名家名篇,学校还开展了“读书演讲比赛”、“教师古诗文朗诵比赛”、“每周随笔诵读”等活动。老师们在这些活动中既提升了文化底蕴,又享受了生活,并让自己的思想合着时代的脉博一起跳动。

于是,我再次翻开尘封已久的《唐诗》、《宋词》,一股诗香扑鼻而来,少年时那种对诗词的热爱又奔涌而出。在课堂上我也尽可能多地引用古诗词,推荐名句给他们积累背诵,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是因有诗词素养而方显才华的人。记得那年辅导学生参加龙口市读写知识竞赛,我和孩子们诵经典,赏美文,孩子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谁曾想我本人参加辅导老师跟考,竟拔得头筹,在所有跟考老师中名列榜首。

××年新

欢迎您来到阅读《语文教师读书演讲稿——给孩子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一轮课改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校长以课改为契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施绿色教育,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的教育理念。为了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徐校长首先进行的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训练。她带领我们聆听陶继新老师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专题报告,在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我的情绪始终处在激动与震撼之中。品读经典取法乎上,在纷繁中凝神静气的精神境界,的确给人以太多启迪。而众多读书成长的精彩纷呈的事例,更是让人感到了读书的力量。

正在我的语文教学小有成绩,想有所发展时,这年我的教学工作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为了扎实搞好课改工作,校长让我从原来的毕业班语文改科,任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看到我有畏难情绪,她耐心细致地给我做工作。说我改教数学,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再加上教语文那么多好的经验用到数学教学上,课会上得非常丰厚,再说,提倡学科整合嘛,这正是我的优势!于是,我又埋头学习《新课程标准》,参加课程培训,用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因为这是我们实施课改的第一年,所以听评课,写反思,做总结活动特别多。凡有活动,我都冲在前面,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我的努力,我执教的《认识图形》一课在全市观摩课上广受好评,大获成功!在××的校园里,我一个大男人成了典型的孩子王,我带的两个班130多个孩子都特别喜欢我,上课一呼百应,下课滚在一起,其乐融融,成了××小学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今五年过去了,摸着石头过河,我也伴随着这批学生走过了一轮。回头审视五年走过的路,真的非常感激校长,是她的高瞻远瞩让我迅速成长为新课改大军的主力队员,是她的鼓励让我一路上收获了众多的掌声和收获。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我执着地追赶着潮头,如鱼得水。(……个人成年高级)。

××年学校承担了《小学国学启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省级重点课题,更为我校开展的绿色读书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古典诗词和一些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因此,学校号召广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与大师对话”。

我因此而有幸走进了一方古老而神圣的读书领域,聆听着学校特邀专家的精辟论述,沉醉于专为教师精选的经典读物,每天课前10分钟和学生一起学习,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和学生一起诵读,心灵变的如此安静祥和。夜深人静,我心怀景仰,徜徉书海,从《弟子规》到《千字文》再到《三字经》、《论语》、《大学》……与经典为伴,和大师对话,使我和我的同事们迅速成长起来。

假期里学校专门组织起来集中学习《论语》,每位老师人手一本于丹的《论语学习心得》,请来在研究《论语》方面非常有造诣的教研室陈曙光老师,逐章逐句地给我们讲解。校长还带领老师去听苏静老师的报告,近距离接触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她,领

欢迎您来到阅读《语文教师读书演讲稿——给孩子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教了她的诗教,感受了她的博学多才,短短三年时间她由一名小学教师迅速成长为大学教师,简直就是个奇迹。

读书不仅丰厚了××教师的文化底蕴,也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教学中,我注重向名师学习,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华应龙、刘德武、吴正宪等特级教师的授课艺术,课余时间我经常观摩在全国课堂教学观摩会山成功的课堂实录,融会贯通,勤学常思,让我的课堂教学也充满魅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实践活动课上,我给学生找来《史记.荆轲刺秦王》原文,让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易水送别、荆轲刺秦王,孩子们都兴趣盎然,认真准备,刻画人物还真入木三分。国学课上,我们演绎《论语》里“揖让而升,下而饮”的大射之礼。奥运梦圆,我们畅谈开幕式中体现的文房四宝、四大发明、“和合”理念等中国元素!

我校开展的“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不但丰厚了师生的文化底蕴,营造了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而且也让我有了用武之地。主持节目、参加演讲比赛、送课下乡,执教优质课,设计制作国学看板,在众多的活动中都有我活跃的身影。

一个好学的老师,一个学科素养高的老师,他本身就是一本好书,让学生百读不厌。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我去××参加全国小学生主题班会观摩研讨会,同行的有位教研员老师,车上闲聊时,她不无感慨的对我说:你知道你的学生有多喜欢你吗?我追问此话缘由,她告诉我两件事,让我感动了好久好久!有次她坐公交车回家,无意与一对母子聊天,孩子告诉她在××上学,现在坐车回奶奶家。他妈妈告诉他分班近两个月了,可心情一直很郁闷。原因是从原来那个老师的班里分了出来,对数学的学习也没有往常那么大的积极性了,就爱听那个老师的课,经常念叨那个老师讲课是如何幽默,知识是如何渊博。从此刁老师记住了那个孩子叫小宇,知道了那个老师就是我。此前又有一次,刁老师带领学生到××的大礼堂参加文艺节汇演,碰巧那次我也带儿子去看节目,我班的小合唱队员们看我带儿子来了,老远就跟我打招呼,并把许多好吃的塞在儿子手里,谁知刁老师就坐在××小合唱团成员的旁边,她说,当时看到孩子对老师的那种热情和兴奋劲儿就知道孩子是多么喜欢这个老师了!

听她讲完这两件事,内心漾起无限幸福的同时充满了对孩子们的感激。 接下来许多天,我都在无边的幸福中浸润着,感激着,回忆着,思考着。幸福于孩子们的深深依恋,感激于孩子和家长们的真诚评价,回忆着与这群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思考着今后该用怎样的行动来诠释“师爱”二字。

教学工作固然少不了与书相伴,赋闲在家也常常是“一床明月半床书”。在我和妻子的耳濡目染下,儿子也酷爱看书,家里有装订起来的好多大本《幼儿画报》,他常常缠着我和妻子给他“讲书”。儿子虽然只有4岁,但能有模有样地背诵《弟子规》,还学以致用,知道父母呼,应勿缓;冠必正,纽必结。他还能大篇大篇的给你讲“东倒西歪小老鼠和嘟嘟熊”的故事。

欢迎您来到阅读《语文教师读书演讲稿——给孩子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国庆节,我带儿子和侄女去游乐园“童话谷”玩,8岁的侄女走马观花,而儿子却对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灰姑娘的南瓜车里,在老巫婆的糖果小屋旁,骑在给汉赛尔和格莱特带路的小鸟身上,儿子迟迟不肯移步。我想,正是因为对这些故事的耳熟能详才让他流连忘返吧,可见童话对孩子的魅力!

书读多了,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于是,两年前我在网上注册了博客,闲暇时,记录下学生在校的点点滴滴,写写自己对平淡生活的热爱,抒写自己对教育的理想。与书相伴的日子,与文字相随的岁月,平淡无奇的生活日益丰盈起来。课上,我注视学生的目光柔和了,课堂语言精致生动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表达的渴望也如春天的竹笋,由萌生渐呈拔节的趋势。

篇3

关键词: 《古代汉语》教学方式 创新实践 教学效果

一、引言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秘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该课程通过对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和训诂等方面基础知识的讲授,结合古代文献的讲读,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了解古代汉语语言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言文的讲解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由于古今语言的历史差异,多数学生对古文字和古代语音相对陌生,相当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和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例如文字部分要讲授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的结构规律,音韵部分要讲授汉语历史语音的发展,等等。为此,需要在教学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将古奥化为平易,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1]。

二、《古代汉语》教学方式创新实践

根据定义,教学方式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用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具体教学实践包括谈话式、讲授式和实践活动式等。古代汉语的学科特点使得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鼓励学生自学实践,提高学习积极性。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理论艰深难懂,而在于学生感性认识太少,对古汉语字词句的认识,对古代语言环境的认识不足。课时少,任务重,怎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课外自学阅读是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对象,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即在阐述问题与讲授的过程中,注重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一般不在课堂上讲解;对那些学生似懂非懂的内容,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答疑。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学生自学的难点,在课堂上重点讲,但也不一讲到底,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课后深入学习和独立思考。《古代汉语》虽然不含实践环节,但鉴于它的基础课、工具课性质,其训练一环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完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补充了一些自学训练材料分发给学生自学练习。例如文选部分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以白文形式让学生自行标点、翻译,训练他们的古文感性能力,文字部分则复印了一些甲骨文、金文、楚竹书等原文拓片,让学生整体了解古文字的大致特点,同时准备了一些古文字初文让学生去临摹,感受汉字的发展变化、汉字的结构规律。扩充性教学资料与教材、教学密切相关,灵活多样,不求划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原则[3]。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好《古代汉语》动机的重要途径。在教授许慎的“六书”时,我从网络上找到了一些殷墟的甲骨文残片,通过投影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在学习篆书的时候,搜集了几张李斯篆书的琅琊石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都是每个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信息对新的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的过程。《古代汉语》课程也不例外,课程教学的重点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引导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古代汉语》的研究活动。在对《古代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自学实践活动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古代汉语》课程而言,存在学术疑惑和争议的地方比比皆是,利用这些学术争议,我们可以激发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产生联想,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古代汉语》知识系统[3]。此外,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和学院定期举办“名师讲坛”及相关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使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及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学术动态。针对本课程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及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发挥多媒体示范作用,丰富课堂教学艺术。

多媒体教学给古代汉语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古代汉语教学,特别是古文字教学,涉及众多的古代器物和铭文,还有许多表谱,用语言难以描述,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上费时费力。在涉及文字学、音韵学等方面的内容时采用多媒体,不仅使得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文字、音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节省了传统教学板书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借鉴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古文字,尽量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古文字的结构、汉字形体变化有直观的认识,既增加了教学容量,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文选,也尽量利用多媒体网络、电子数据库的材料资源,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古代文献的整体把握理解能力。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声光影像,可以使繁难的古文字、抽象的音标等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古代汉语》课件的广泛应用,通过画面和声音的加入,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手段。克服了语法教学中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譬如在教授《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我利用影视片段来揭示荆轲刺杀秦王的悲壮经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此外,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更为方便快捷。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讲义、习题练习、参考书目等上网。学生登录网站后,便可以查询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极大地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多媒体教学以其立体的形象、多彩的色调满足了青年学子们的感官需求,降低了视听难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古代汉语教法单一、课堂枯燥的状况,重塑了课程形象,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以考试为手段,提高教学关注度。

考试作为有效考核学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手段,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考试为杠杆和诱饵,可以有效利用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想法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现在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存在对考试特别敏感的通病。如果我对学生说:今天的课是我们考试的重点。学生马上就会聚精会神地听,并且在课本上做好重点标记。考试是要求受考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选定的题目,或按主测单位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实际操作的任务,并由主考者评定其结果的考核方式。考不考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机制强化学生对某一部分内容的重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教授《古代汉语》音节的声韵调部分时,我反复强调先秦古韵三十韵部和古代三十六字母是考试必考内容,过两天要进行课堂测验并计入平时成绩,结果抽查时发现学生对此部分全部都背得滚瓜烂熟。另外,在考试方面,我们改变以往单一地以期末考试分数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方法,除了学校按照正常制度必须组织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外,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改变以往单一地以期末考试分数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学生课堂发言、参加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到课率等因素都考虑在内,综合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此外,我们还根据课程教学计划严格按照一单元一小测、三单元一大测对学生进行考核,对于自己教学可能存在的疏漏及时发现和弥补,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达到综合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最终目的[4]。

三、结语

作为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的课程设置历史悠久,在中文系学生培养计划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感性材料与理论知识相互促进,促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显著提高了学生阅读欣赏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宗经.古代汉语教学问题探讨[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2]刘保今.古代汉语教学的十大记忆法[J].德州师专学报,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