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10 13:3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色的草地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没有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人教版第五册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时,我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然后我故意强调“金”和“草地”,沉默了片刻,同学们皱起了眉头,一个学生提问:“草地明明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了找到答案,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读起了课文。又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先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感受、想象、表述,然后适时运用简短导语把学生带人课文: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就是德同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它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而且关于它的诞生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提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小组的讨论氛围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并且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又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进而由疑促思,由思发问。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
四、师生共同制订学习目标。
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解决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疏通了课文。又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在同学们共同参与下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剩下的问题就是同学们有争论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学习《蛇与庄稼》一课时,有小组提出:课文介绍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等事物间的联系,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学?这和“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研究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儿做好”这一难点一致,我就改变原先的教案,按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篇2
一、利用教师资源,巧妙生成
案例:《春联》(苏教版第七册)
(出示文中的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师:谁喜欢这幅春联?
(全班只有两名学生举手)
师:(一愣后恢复平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幅春联。
(师抑扬顿挫地朗读春联,生一边聆听,一边遐想。)
师:听了刚才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小草发芽了,绿绿的。
生:我看见杏花开了,红红的。
生:我好像闻到杏花的芳香,看见蜜蜂在花丛中辛勤地采蜜。
师:想不想看一看这样的美景?
(播放动画:碧绿的芳草地,飘逸的杏花雨,蓝天白云,小鸟依依。配上抒情的音乐,动情的朗读,学生个个入了迷。)
师:现在,请喜欢的同学再来读读这副春联。
(全班同学“刷”地站起身,美美地朗读起来。)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自身也是课堂中的有效资源。在以上教例中,教师利用自己的激情,抓住浓缩的文学作品与丰富生活实际的连接点,恰到好处地用提示点拨,用语言传情,用画面铺垫,用音乐渲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教师用自己的激情满怀,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学习语文的愉悦,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插上了快乐的翅膀,使课堂充满了灵气。
二、关注学生资源,引导生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他们的知识基础、实践经验各不相同,从而导致课堂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有效利用学生资源,因势利导,才能创造精彩的课堂。
案例:《秋游》(苏教版第三册)
(课前准备:带学生到野外走走,看看)
(出示句子: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生自由读)
生:我知道秋天到了,稻子、高粱、棉花都成熟了。
生:我觉得秋天的田野色彩很美,我是从“黄、红、白”这三个词中感受到的。
生:秋天的田野本来很美,但我认为作者写得不够美。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
师:为什么这样说?你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一些吗?
生:课文只用了“黄、红、白”三个词描写地里的庄稼,可是,稻子黄得怎么样,高粱红得怎么样,棉花白得怎么样,书上没有讲清楚,所以我认为写得不美。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出了疑问,也读出了自己的想法。你能说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吗?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高粱黄了,像一个个点燃的火把;棉花白了,像蓝天上的朵朵白云。(师板书)
师:同学们,他这样说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
师:你为什么觉得他说的句子美呢?
生:他这样一说,我好像真看到田野的景色了。
生:我知道秋天的稻子、高粱、棉花是什么样子的了。
生:他的句子是比喻句。
师:你能像这样说说吗?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像金色的海洋;高粱黄了,像喝醉了酒;棉花白了,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花。
生:……
师:秋天的田野是多么美丽,我想秋天的花园、果园会更美丽。同学们,你能像刚才那样介绍一下它们吗?
生:……
以上教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敢于向教材说“不”,指出文中的句子不够美,不够具体,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认识使封闭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开放。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如何处理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这一资源,一个“为什么这样说”给了学生机会,也使其他学生明白了什么叫说具体、怎样说具体,并由此拓展开去,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新课改呼唤生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关注文本,更关注学生。关注了文本,才能使生成不游离于目标之外,不偏离文本之“根”;关注了学生,才能使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