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6 12: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的学校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花的学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落下、口笛、狂欢、荒野、放假、衣裳等词语。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学校,谁来说一下,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生回答)不光我们有学校,你们相不相信花儿也是有学校的,请跟我进入今天的课题——《花的学校

2.

指名读词语,检查识记情况

PPT:阵雨、落下、互相、口笛、狂欢、双臂、碰触、急急忙忙、荒野、口笛、放假、衣裳

听写:荒野

跳舞

放假

双臂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得词句多读几遍。

(2)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边读边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分享读书收获。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读了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分享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读好停顿、重音,把句子读正确。从有新鲜感的句子中,想象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花儿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3)

再读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边读边圈画词语“跳舞、狂欢、做功课、放假、冲了进来、急急忙忙、扬起手臂”

联系生活

实际想象体会,重点围绕“关门做功课”“放假”这些具有奇特想象的词句展开想象。

师引导:

关了门做功课是怎样的心情?

放假时是怎样的心情?最希望做什么?

花儿做的功课会有哪些?

他们放假了是怎样的情形?

引导学生对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融入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圈画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课文描写的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结合阅读提示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图书《榕树》。

1.划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1)有新鲜感的词语:

蓬头、差异、纠缠、挣扎、萧萧

(2)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

①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吗?

②你的大黑影边在水面上摇动,好像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2.反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雨来了,他们便放假了。你们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轻快的舞。

蝴蝶一来,他们…

…一来,他们…

篇2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校本化 教学优化 情境学习 思维状态 凸显体验

一、课程校本化与教学优化

“课程校本化”,就是学校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在课程、教学领域中,依据国家意志和师生实际开展优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校本化教学的过程与传统相比往往更加生本、有序和有效。“课程校本化”其实是“生本教学”理念实践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校本化建设过程中,语文学科主要通过激活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将教材文本融合于拥有学生知识、生活和情景的再构文本中,从而得到贴近在场学生的创造性情境学习。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偏重老师预设下的完美设计,或偏重某项特定的活动体验,或偏重固有文本的深度探究,或偏重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而更多时候很少审视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使课堂教学评价失去了确定性,众说纷纭的评课,不自觉地成了鼓吹课堂成功的支持者,最后给予的印象结论是——凡上的示范课都是成功的课,让语文课堂教学的界定没了相对标准的角度。现在看来,这一现象的确值得我们反思。笔者认为,在语文学科校本化教学建设中,教学的优劣更应该成为判定教学行为得失的重要维度。语文校本化教学的有效结构应是,教学起步阶段能够从照顾文本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教学发展阶段能够以生之“趣”促教学之“动”从而创造“有生”情境,教学阶段能够顺势让学生获得重组、超越或颠覆“前概念”的学习体验;教学尾声阶段能够给学生留下明晰的再学习能力。

下面笔者就以同仁开设的公开课《饮酒》三个片段为案例,谈谈在语文课程校本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做到教学优化的几点思考。

二、案例相关陈述

1.背景说明。

这是一堂为校内优质课活动评比开设的试讲课。课题是出自八年级下语文教材所选的陶渊明的《饮酒》,由我组同仁老师执教。执教班级为本校七年级学生,学生水平在年级中为较好。本次教学性质属于借班试教。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了以下三项目标:(1)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情境,根据补充的资料丰富诗歌中留下的空白。(2)通过品味诗歌的关键词领会诗人心境。(3)初步了解陶渊明这一隐士形象的独特之处。

在上课之前,教师为学生的“学”准备一份课前预习资料。资料中包括三项重要内容,包括提供了《饮酒》一诗的原文以及注释;提供了一组能够表现出陶渊明个性特征的诗句;设置了一个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请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2.教学片段陈述与评析。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陶渊明的诗。说到陶渊明,鲁迅这样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那么,隐士,在你的想象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描述说出来听一听。

生:隐士吧,一般应该住在深山老林里。

师:你说的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对吧。

生:隐士嘛,说话方式应该很自我,常人看上去比较脱俗。

师:嗯,讲的是隐士在气质上有这样的特点。

生:想象中的隐士,喜欢不问世俗之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什么的。

生:非常清高,喜欢喝点醉酒,还可能弄点高雅的音乐孤芳自赏,还有点怪异。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全面,从他们的概括中我们能感受到隐士的所具有的内在之处。

生:隐士的样子嘛,外出访友都还会戴着草帽。

师:我们的同学很有想象力,这样的想象真的很形象,这算是让我们看到了隐士的一个外形。

生:许多的隐士其实为了更好地谋求仕途,所以,假的隐士多过真的隐士。

师:没错。我们知道,陶渊明,确确实实选择做了一个隐士。陶渊明这个隐士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好,现在我们通过学习他的一首饮酒诗,看看是怎样的情况呢?请大家先结合注释阅读这首诗,理解它的意思。然后根据理解自己去朗读。

……

(评析)

这是课堂的始发阶段,在“印象隐士”的适中求问中,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之心,因为,对于“印象”,只要有过了解,自然就能够说出一二。因此,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小提问,十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的兴趣。

(片段二)

师:很遗憾,电脑放不了音频文件。听录音就改为诵读了。大家一边听着诵读,一边再调动想象,并借着想象去丰富一下诗歌中所写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2分钟后)

师:谁先来?

生:诗歌所写的这个地方,诗人出门便可以看到南面有座高山,有山自然也有水。

师:悠然见“南山”,或许所居住的房子就面朝南面。

生:也许,但是下面说到飞鸟相与还,可以想象清晨有鸟飞来飞去。

师:就是说会鸟鸣不断。

生:可以看到山头那里还有缭绕云雾,透过清晨的日光。

师:那一定很安静,宁静。通过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南山之美。可是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这又是一个什么人聚集的地方?

生:大概是一个住了很多农民的村庄,但是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师:那么,为什么我们感受到是那么美的地方?

生:诗人虽然生活在人多之地,但是眼里是另一种情景。所以,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可以让一个人得到安静。

师:为什么陶渊明不去深山里,彻底宁静的地方隐居呢?

生:深山里条件没有那么好,一个人生活总得跟外界打交道,不然就可能成为野人。

生:其实,隐居的意义就在于在内心里得到一种清净,修炼,不在乎外在生活。而外在生活恰恰很好地磨炼一种清净的内心。

师:讲得太好了,心灵的隐居才是隐居真正的内涵。大家再想象一下,诗人现在在做什么?什么模样?借助提供的学习资料,大家去想想这个问题。

生:他正在采。就像农夫一般的打扮。

师:还可能做其他的事吗?

生:我在想,他或许正在地里劳动,“种豆南山下”。

师:没错。会饮酒吗?

生:会的。而且会喝得有些醉。

师:陶渊明为什么要亲自参与耕田劳作?

生:可能他太闲了,只有劳动打发时间。

生:可能这样做比做官要多很多的自由。

生:也许是劳动可以让人变得自我一些。

师:所以,能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起码内心更心安理得,自由从容。

(相关教学设计)

1.(诗歌所写的是什么地方?)听录音,用你的想象丰富它,诗人在一个怎样的所在?

(1)南山之美,课文直接描写“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想象:山峦、云雾、泉水、夕阳、飞鸟。

(2)“人境”,什么人聚居的地方?喧闹的车马中坐的是谁?

为什么陶渊明不去深山里,到彻底宁静的地方隐居呢?(心灵的隐居)

2.诗人在做什么?他什么模样?

3.陶渊明为什么要亲自参与耕田劳作?

(评析)

这是课堂的发展阶段,对比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都会发现执教老师精心设置了许多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的精心在于紧扣诗句,不脱离本文;适合学生表达,又符合人物本色;问题连环相扣,又自然衔接。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课堂发展阶段顺利并且深入推进,学生的表现多有价值之处。

(片段三)

师:刚才通过对“悠然”与“茫然”的区别体会,我们初步感受到了陶渊明对质朴自由的田园生活的追求,并且在这追求中力求自由轻松的快乐,他的醉,本质含义更是对这样的生活陶醉之情。回到课堂开头的那个问题:陶渊明这个隐士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应该像一个农夫一样过日子。

生:他很大不同就在于住在人群中而不是山林里。

师:陶渊明在生活状态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过着很世俗的生活,并不是喝仙露生存。

生:他的许多行为都很质朴。

……

师:陶渊明诠释的“隐居”并非一种姿态,而是一种生活;“隐士”并非清高自傲的文人,而是闲适自在的生活者。他告诉我们隐居无需放弃现有的一切,并在诗中告诉了我们隐居的秘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评析)

这是课堂的阶段,教师的最后一问,并没有继续深入,而是非常巧妙地回应开头,完成了一次整体关照。看似没有必要,其实非常必要,回马枪的功用在于让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旨得到更为明确的揭示。笔者认为,这是执教老师高明之所在,因为,再精彩的过程,再精细的策略,再精巧的环节,无非就是让我们对某一个单一的重大问题,有更为清晰的理解。课堂之功就在于此。

三、关于教学案例总结的几点思考

校本化教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有效教学?或者说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既符合语文特性又符合教学本质规律?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量的个性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然而,透过上述一则案例与分析,我们或能对当前如何开展校本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优化上多一些新的认识。

1.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打开课堂之门。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一来看,教师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努力做到能让学生更好更方便地进行一种情境式的学习。在教学始发阶段,通过学生“学前经验”或“前概念”的诱发,非常迅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趣。当然教师是有备而来的,她为学生准备的学前资料三项任务布置,就提前让学生完成了一种已有知识的提炼。这是“学”的良好预备,也是“教”的最好准备。这种从学生中来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敲开教学之门的最好秘诀。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教学阶段中,教师并不是简单对学前资料学习的反馈与检测,而是根据课堂即兴中对教学对象——“陶渊明印象”的描述,再次创造全新的学习情境,把课堂预设中要呈现的内容联系起来,一步步让课堂生态变得丰富与活跃起来。《饮酒》教学创设的提问是得当与有效的,因为很好地生成一个激发多数学生认知的可接触性话题。

遵循“生本教学”理念的校本化教学,其实质就是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抓住学情,再努力创造不同机会激励学生呈现自己的“前概念”,从而在学习交流中分享彼此观点,对不同意见作出比较、选择,让学生思维感受到刺激,做出多元反应。因此,课堂结构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善于洞察他们的心理,未卜先知,巧设桥渡之路,激励学生热情参与,做到快速打开教学之门。

2.教学不在于教,以促成学习思维状态作为使用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促进教学生成。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二来看,我们注意到教学活动在此得到了很好的推进。执教老师能够机智地抓住学生经验反馈,通过发挥自由想象、补充文本内容两大预设的教学问题,不断掀起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层次性、过程性体现得很充分。从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来,教学活动便成功地诱导学生保持住了活跃的学习思维。也正因为这一点,这段教学过程很有活力,有效知识大量生成。

校本化教学的本质表现就在于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带来真正的生成。由于每个学生背景不同,经历有异,他们头脑中的“前概念”必然是多样的、隐蔽的,可能还是不可思议的。譬如,教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居住之所在有什么特点,学生想到的已经大大超越了文本表面的东西,这种生成为下面的矛盾问题做了很巧妙的铺垫,也为揭示陶渊明这个人物的内在做足了点染。因此,优化校本化教学课堂,不可忽视的是,保持学生的学习思维状态才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任何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精彩与否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激发学习思维涌动,排除终止学习思维的障碍才是需要值得考虑与实践的。

3.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优胜教学多项内容的侧重。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三来看,执教老师驾轻就熟,以一个环节服务另一个环节,以一个有效问题过渡到另一个有效问题,使得《饮酒》一课的教学主旨凸显,轻松地让学生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清晰认识。我们注意到,经过课堂上的反复体验,学生对于陶渊明“隐居”形象的再认识已经相当明了。事实上,对于《饮酒》的解读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就学生经验而言,在一堂课里能够对一个主旨问题得到这样充分的理解已经相当不错。

这样看来,优化校本化教学课堂需要改变教师以往意识的是,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看似小范畴,但能让学生获得有效体验,对于一堂课来说,也是足够了,而并非一定要获得语言、背景、技巧、情感、内容等在内的那种“五脏俱全”的印象。事实上,一方面有教师的胸有成竹,一方面有学生的多元理解,彼此在一堂40分钟课堂时间里能充分体验学习探究的乐趣。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消化内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消化内科是医院诊疗科室中患者数量较多的一类科室,且消化内科疾病多为慢性病,病情进展复杂,发病诱因多样,故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同样具有多样化特征,故开展有效护理实施方案对于临床护理质量、患者病情缓解效果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受当前传统护理学临床教学模式限制影响,护理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虽然可得到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有效深化、完善,但临床技能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及提升,故临床护理教学难以达到实际教学预期,且从深远层面分析,护理技能作为护士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护理要求,对于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缓解及护理需求的满足均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较低,则可增加医院岗前培训工作负担,且可在一定层面上增加各类护理问题发生风险,影响医院整体诊疗服务质量及良好形象的树立,局限明显[1-2]。故本文将以案例式教学方法及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对此类教学方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中临床护理教学实施提供完善参考依据。

1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弊端分析

1.1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传统临床护理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及护理技能示范、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但理论性知识教学侧重较为明显,故导致护理学学生在临床学习中,仅仅是获得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补充完善,实现积累,但缺乏有效实践引导,对各类理论知识进行深化,而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学生仅可通过带教教师护理示范及指导对自身护理技能不足加以调整,难以在充分临床实践基础上,实现掌握,与校内教学无明显差异,长此以往则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进入明显被动学习状态,降低临床教学效果[3-4]。

1.2临床教学内容局限明显临床教学内容局限主要体现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方面,虽然理论教学时间占比较高对于学生证件考取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具有积极影响,但缺乏充足临床实践时间,也仅仅只是实现对各类理论知识的表面理解,难以通过实践加深认识,且传统护理临床教学中仅仅是针对科室常规护理技能进行教学指导,对于患者症状表现、病情进展具有复杂性特征的消化内科患者而言,无法满足其个体化及症状针对性护理需求,从而影响护理实施质量及效果[5]。

1.3临床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目前,对于学生核心素质涵养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各层级教学活动的主要开展目标,对于护理学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综合技能素质作为核心素质涵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便要求护理学教学中需加强对学生各方面护理综合技能的有效培养,以满足行业未来发展需求。故在传统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忽视临床护理技能教学实施重要性,则可能对学生毕业后求职就业造成明显限制。

2案例式教学发展介绍

案例式教学是依托于“情境案例教学”所发展而来的新型教学方法,要求在小组教学模式基础上通过相应案例分析处理,灵活应用学科所学理论知识,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案例分析后,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实现共同学习及共同提升,且在此类教学实施中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还可实现对学生问题解决综合能力的有效改善,在市场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方面均有显著应用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依据教学重点需求合理选取案例,并需教师做好对教学进度安排的有效掌控。对于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我国仍处于基础应用研究阶段,在临床诊疗医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对于临床护理教学仍存在较大研究空白,故下文将就按历史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此类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发展提供理论基础[6-7]。

3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消化内科住院医师中的规培应用住院医师规培教学是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培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实现教学。临床带教前先由带教教师依据本院消化内科规培内容撰写典型病案内容,其后依据教学要求设置课前引导内容,组织规培医生自行组队后,对病案资料分析后进行思考题解答、讨论后,选取代表准备讨论发言。临床带教期间需先由各组选派代表对思考题解答内容进行回答后,由小组成员对回答进行补充,如其他小组成员存在疑问,则需在提出问题后,由各组合作进行解答,解答内容观点阐述完毕后,则需由带教教师对病历资料及背景资料引导规培医生进行综合思考,以便启发其临床诊断综合思维,提升病患诊疗分析能力[8]。

在吴东方《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指出,实验组规培医生经教学后的理论成绩为(85.13±6.93)分,操作成为(83.77±7.00)分,且教學满意度为8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9]。

3.2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其主要在相关护理模式教学中加入应用,起到辅助教学作用,常见教学措施如下:在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模式教学中,借助案例式教学法由临床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为课前教学引导,其后由护生自行组队,小组成员数量为3~4人为宜。临床教学前需要求护生根据自身病患接触、相关护理文献检索阅读情况对典型病例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解决措施进行组内讨论分析,其后在教学实施中由各组对分析结果进行辩论阐述,阐述完毕后,需由带教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护生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独立思考,进一步完善护理解决措施,并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关课后复习导学问题,深化学习效果[10]。

在黄红艳《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现代消化内科护理教学思路探讨》研究中指出,观察组护生经案例教学法临床带教后,其专科理论、技能考核及综合考试成绩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各维度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护生综合能力评价及带教教师能力评价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1]。

篇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市教委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以提高师生和家长的认识及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为途径,落实好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各方面安全工作,深入进行安全教育及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在广大师生中树立起安全观念,明确责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力争本年度不发生安全事故,为确保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三、安全主题:

本年度安全工作的主题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余国安

副组长:卢桂芬

成员:赵禄、岳文、俞风发、李志坚、丁洪亮、吴学凡

朱凤英、韩忠义、徐宝志、张连发。

2、明确责任。每位小组成员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做好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各校校长主任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负责房屋、线路等设施的检查及师生的饮食卫生,负责线路、电器等设施的使用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上报中心校。少先队辅导员教师负责健康教育,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宣传工作;任课教师负责所教年级及所教学科的安全教育,上好间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并把教案存档。

(二)、加强宣传教育。

1、利用校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班队会、手抄报等途径根据季节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反对xx、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家庭生活、户外活动安全活动等。

2、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对家长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协助学校做好安全工作。

3、安全月期间,学校及各班更要围绕安全工作主题,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4、通过开展有关安全活动对师生进行自救、自护方面知识的教育。

(三)、加强检查,严格管理 。

根据季节的不同对有关安全情况进行重点教育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交通安全、饮食卫生等要常抓不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首先加强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增强人人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常识的良好局面。

2、层层签订责任状,校长与中层领导、校长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都要签订责任书。

3、坚持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力度,对学校举行的活动、计划活动过程进行专人审查,对安全工作的隐患信息进行信息反馈研讨。坚持每周两大扫除,每天早晚清扫室内外卫生,保持校园的优美环境。

重大节假日,领导要带班值日,并做好假日值周值宿工作安排,责任到人并把值班值宿名单上交中心校,确保学校财产不受损失。、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4、做好防控传染病工作。坚持做好晨检消毒和零报告制度,发现有发热、咳嗽和呼吸道不适等症状的师生,要密切关注,在第一时间及时上报。特别要对家里是养禽专业户的学生加强有关防控禽流感知识的教育。做好晨检记录和消毒记录,零报告和安全事故统计表每月随同出勤表一起上交中心校,综合治理台帐每季度随出勤统计表上交中心校。

5、做好师生的饮食管理和检查,饮具等要定期消毒,必须保持饮食的清洁卫生。班主任教师一定要严禁学生向无证摊点购买零食,严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6、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师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路上靠右行走(行驶),不在路上追逐打闹,不做有碍交通安全的活动。

7、学年初,班主任和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向家长发放安全通知书,来共同教育学生,防止事故发生。

8、各班实行路队制放学。

(10)、一旦出现交通事故,首先主动保护现场,抢救伤者,还要及时报告,不隐瞒、逃逸、躲避。

(四)、开展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1、各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每一位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主要内容:为了家庭的幸福,请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注意安全。

2、各学校要继续在5月份和10月份组织一次法制和安全知识的专题教育活动,要继续聘请当地公安、司法、消防部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题教育活动。

3、各校要定期对师生进行消防、地震、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地震、消防、等应急逃生演练活动,组织2次以上的反xx警示教育活动,以防止xx组织的渗透、浸蚀、破坏。一并做好记录。

3、开展家庭用电、煤气安全操作表演等活动。

篇5

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劣分析

首先,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便利档案业务工作,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果教学档案实现信息化,那么教师可以在网上直接查询和下载资料,非常便捷。在纸质档案管理时期,教师要查询某个学生的注册信息或者基本信息,教师要去档案室查找该学生的信息,如果档案尚未来得及归档,教师还要去学籍管理科去查找学生的注册信息,这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档案信息化之后,教师想要查找一个学生的信息,只需要在网上输入其姓名和学号即可。信息化档案建设之后,学校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每一学期教师的任课情况、多媒体教室的占用情况、每一个班级的课程安排、每一个学生的各科成绩都可以在网上通过网络档案查询得到。信息化档案建设还具备数据导出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将数据打印出来并进行精确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去查询自己的授课任务和课程安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了解到自己以往考试的成绩以及学分。学生在毕业之后,网络可以自动形成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档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档案建设不仅仅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还简化了教学流程,减轻了教学强度,使得教学管理工作变得大为轻松。

其次,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档案建设可以突破纸质教学档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纸质档案查询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职监督,并且教师只能到档案管理室进行查阅。而信息化档案建设则意味着只要在授权的范围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查阅使用档案,只要教师和学生有需要,就可以随时进行档案查询,这大大地方便了教职工,将档案管理工作推进了新的发展时期。

另外,在信息化档案建设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各高职院校小信息化档案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性。教学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必然受到网络的冲击,安全性受到一定的威胁,学校要在人力和物力上进行必要的投入,建立其监控机制。提升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建立安全保密的制度。高职院校可以招聘和吸纳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专职人员,在网络安全保障和机器设备上增加投入。高职院校应该对病毒和黑客进行严密的防范,做好档案备份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信息化档案建设如何实现安全管理一直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档案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高职院校应该在分析信息化档案建设的优劣之后,探讨信息化档案建设的对策和方法。

二、实现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增强对信息化档案建设的培训,丰富教学档案的内容

建立教学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制度,规范教学档案的分类范围标准,规定信息数据采集填报人员的身份、权限,以确保教学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规定数据填报的程序要求,规定教学数据来源的责任部门及人员,规范填报数据的标准,将教学数据的采集报送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制定高职院校教学数据采集员的培训制度,规定教学数据采集员即是教学管理人员又是各院部兼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根据数据平台要求制订工作流程,落实检查和考核制度,使教学档案信息化采集管理形成固定模式。

(二)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高职院校信息化档案建设的重点在于实现标准化的教学归档工作。因高职院校大部分是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学校的教学行政管理部分和各系的分散分级管理,从领导到员工,档案意识淡薄。教学档案如何高效的归档一直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档案建设的一个难点,档案管理人员对此头疼不已,因为教学档案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信息内容复杂,没有对信息归档的统一标准,档案管理人员要在很短的周期内完成工作量很大的信息归档工作。档案管理软件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平台,实现对教学的辅助管理,教学软件和数据库的应用可以使得电子数据和材料变得标准化,为标准化的信息化档案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彻底地实现信息化档案建设,就必须重视对教学管理软件的提升,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将档案管理工作从文档管理真正提升到档案管理层面。这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转变思想,意识到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的落后性,将观念转变到档案信息化的要求上来,教学管理人员要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前期的努力是为了后期的便利。当学校和教师习惯了网络排课之后,他们便不再习惯于也不再乐意手工排课,这就是信息化档案建设的优势。高职院校在日常的工作要注重档案信息标准化平台的搭建,将没一项工作都形成标准的数据库。

(三)高职院校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集成化管理

篇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实施素质教育,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争创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水平,办好群众满意的学校。

具体要求:

(一)师资队伍建设:

1、着重在师德、文化素养、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师德考核、班主任工作评议、一日常规检查评比、校本培训、信息技术能力的实践运用等方面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例会制度,发挥例会制度的决策功能,各部门对本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和布置;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每学期进行民主测评;要求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了解、掌握教情、学情,在所任的教学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

3、坚持每周五全体教师会议,及时传达和正确解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各种政策,布置落实每周工作。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为教师提供练兵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积极参加市教师业务大练兵活动,争取成绩。

(二)狠抓常规管理:

1、严格制度管理,对照《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教师规范,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学习教育,检查考核和评优评先,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规范进行。

2、坚持做好每月认真检查工作,定期听随堂课、跟踪课,进行指导评课;教导处做好学科单元测试分析验收和综合质量测评;开展校本培训,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心设计作业,单周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研讨、集体备课,双周进行开课、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市教育局教师基本功比赛,认真实施市“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撰写有质量的论文。

3、实施“三项规定”精神,结合校情,制定以静为主的素质教育综合活动计划,做到内容、人员、时间、场地落实,对活动情况纳入一日常规检查内容,期末举行成果展示,举办“各年级赛诗会”“优秀作品展示”“集体健美操表演”等,并与学期考绩挂钩。

4、继续做好科学、劳动和文体卫生、体育、艺术学科的教学。认真上好每门课,迎接市教育局的综合质量调研。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每周进行个人卫生检查,每月一次卫生知识讲座,每期黑板报有专题卫生知识宣传角,每月评比卫生先进班级;做好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建立流行病的报告制度。体育工作做到三认真,认真上好每堂课,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确保两课两操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田径运动培训,提高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合格率与优秀率。

(三)加强德育工作:

1、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到社区服务,开展红领巾“敬老爱老,扶贫助残”服务岗;“三八”妇女节开展“我向妈妈学一招”班级交流活动;结合“一元钱工程”,开展爱心献给身边的小伙伴;每个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广播讲座、社区宣传、行为养成等思想教育。

3、继续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把握学生思想脉膊,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防止学生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各年级着重对学生尤其是外来人员子女在:懂礼貌、爱干净、能静心、讲节约、会宽容、保安全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抓出成效,抓出典型,并把班风建设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5、做好班主任工作,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培训,进行班主任工作评议,表彰先进,激励大家。

6、继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板报、画廊有专人负责。班级板报每两周一期,有检查,有评比,保质量;校园宣传标语醒目,使文化气息更浓,给学生以薰陶与教育。

(四)做好安全保障:

1、学校利用集体晨会、专题广播讲座、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围绕防火、防骗、防中毒、防传染病、交通、校园保卫、等内容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篇7

关键词:“四导”职能 教导处 小学教导主任 方案

        对于任何一所中小学来说,它的中心工作都应该是教学。教导处是学校组织中重要的职能部门,是主管学校教学工作的中枢。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开展都是由教导主任来主持的,所以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的情况如何与教导主任所做的工作是有极大关系的。在笔者看来,教导处的工作主要是履行“四导”职能。所谓“教导”,应该是“教”与“导”的结合,作用是并立的,缺了一样都不能构成“教导”。对学校来说,是需要做好教学的工作,但是要想有高效的“教”,那么科学合理的“导”则是必须的。对于小学教导主任来说,除了要抓好平时的“教务”工作,还应该认真履行好“四导”的基本职能。

        一、对教学理论的“指导”职能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水平的高低是直接相关的,只有当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理论储备时,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对教师教学理论储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前瞻性的教学理论,教师需要快速地学习并且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导主任通过合理的组织来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能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能及时改变、教学方法能及时改革,教师都是用的最新、最科学的方法来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教导主任要指导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方面,在每学期或者是每个学年初,教导处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理论储备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理论培训计划,针对每个教师都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另一方面,教导主任要主动地组织和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教师去参加,使他们可以学有所获。

        二、对教学研究的“引导”职能

        作为教导主任来说,要带头组织开展教务处的工作,而引导教学研究,是教务处的又一重要工作职能。

教导处在每学期初都要制定教学研究总体计划,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组织实施:第一,教导处要成为联系全校性综合教研活动的中枢。比如说,当有新教师调进来时,就需要对这个教师的水平进行摸底,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就是开展相应的摸底课。安排新教师讲公开课,由教导处代表和教师代表来听课,并且给予一定的意见。而作为学科带头人,则需要开展示范课等,在教学效果不怎么理想的时候给教师以引导,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这些教研活动都应该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并且制定出教研活动方案。第二,要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本年级学生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一般来说,可以采用集体备课、互听互评的方式。第三,要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来对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比如,当新教材引进的时候,就需要组织教师来对新教材进行专门的学习,并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与全校教师共享。

       三、对教学行为的“督导”职能

        教师工作是否到位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关系,那么在教师日常的工作中,备、教、辅、改、评各个环节的工作是否到位,则需要教导处来进行检查督导。教导主任履行对教学行为的督导职能,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定期督导,在一些比较关键的时期,比如学期初、期中、期末,要对教师的教研计划和教师的个人教学计划进行检查和落实。其基本程序一般是:教师自查——年级组(教研组)内互查——教导处审查。二是不定期督导,主要是以抽查的方式展开。教导处可以不定期地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和课堂教学等进行抽查。三是期中评教评学,这种方式可以发展为小学教学督导的常规工作,由教务处来负责完成。具体是说在学期中的某一个时期,随机在每个班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来进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行为、班级情况等。

        四、对青年教师的“辅导”职能

        学校总会引进一些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一般都会经验不足,所以需要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能尽快成长起来,成为教学骨干。虽然说对青年教师的辅导工作不能处处由教导处来亲自辅导或指导,但是教导处在安排教学工作时,应该把对青年教师的辅导纳入到议事日程中。在教师队伍中,要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和工作方法,而老教师则可以从青年教师身上学习到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会被他们极高的工作热情所感染。要以此来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和全面进步,使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篇8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教学评估

1990年10月原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出台后,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从重视规模发展向更加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转变,并决定从2003年起,建立5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从以往的评估工作实践来看,评估专家组主要通过系统查阅学校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原始档案资料来搜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了解各项工作的发展状况,藉此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员作出评价。因此,高校档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对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评估成绩的认定起着重要作用。对此,优化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使之在往后的教学评估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意义重大。

一、高校档案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分析

1.高校档案是教学评估的重要基础和客观依据

高校档案是广大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载体文件,从高校档案的内容上看,它详细地记载了一所学校的历史全貌和发展过程,它是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逐渐积累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从形式上看,它是教学文件有条件的转化物,详细地保留着形成者的亲笔手稿、领导签署、上级机关批示和起草个人的印证,以及当时形象的照片录像或原声声音,是形成者的原稿、原作、原声、原貌,是全校师生教学经验和学校发展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储存库,同时也是学校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依据。接受教学评估的学校,无论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如何确定,其基本内容都离不开大量的原始档案材料。

2.高校档案是教学评估的重要凭证

为保证教学评估工作的客观真实,进行各项工作评估时必须充分依赖于档案,因此,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高校档案是搞好教育评估的基础。目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种相应的档案材料不断丰富,这些档案信息不仅反映了各种教育活动的真实过程,而且记录了高校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创新发展,全面体现了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凭证和参考作用。在教学评估中,不仅汇报材料和自评报告必须依据真实的档案材料,且还要将完整、规范的档案材料提供给评估专家组查阅。在专家组实地考察过程中,也会将档案材料和现场情况进行对照和验证。准确、完整的档案材料是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最有说服力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这些档案材料,评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高校档案工作在教学评估中凸显的主要问题

如上所述,准确、完整的档案资料直接影响到评估专家对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价,影响到评估结果和学校的声誉,但在接受验收检查的过程中,高校档案工作也凸显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首先,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工作虽然在高校的教育、评估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原始凭证作用,但利用档案的过程一结束,档案往往就被束之高阁。其次,工作进程中档案的形成意识不强。高校档案部门保存档案并提供利用,但档案部门只是档案的管理服务部门,其管理的档案是由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但一些部门没有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导致出现档案材料积压、收集不全、流失在各部门或个人手中等问题,因此在接到参加评估的通知后,不得不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整理补充材料,造成被动局面和浪费,给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和损失。

2.馆藏档案结构不合理

高校档案馆馆藏档案大都存在着档案载体较为单一,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不能适应日益多样化的档案利用需要,具体可概括为“一多四少”。“一多”是纸质档案多,特别是文书、教学、研究、基建、财会等档案占据了“大半江山”,体现了传统档案工作的特点。“四少”一是实物档案少,尤其是荣誉性、纪念性实物馆藏少;二是历史档案少;三是人物档案少;四是馆藏珍贵文献备份少。这是长期以来重单位文件归档、轻个人文献实物收集归档,重年度归档、轻即时归档,重校内归档、轻校外收集等做法所致。由于档案材料不齐全,无法满足教学评估的需要,于是出现了伪造档案的做法――专家检查什么就准备什么,临时编造材料或对原始档案做技术处理。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使部分档案不能客观反映现实,致使评估不实。

3.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不规范

由于评估所需的材料和高校档案管理所要求归档的范围不相一致,导致档案管理中所收集的材料对评估所需往往不尽如人意,加之平时对一些有价值的档案材料管理不规范,使材料的质量与评估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一是必要的教学档案材料缺项严重。如各科试卷的分析报告、部分实验报告没有存盘;二是档案材料中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有些材料中提到的数据,前后不一致;部分统计表格式和内容不统一,相同内容的表格,前后名称不一致,有些职能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没有文件形成日期和加盖公章;有些材料的纸张大小和字体格式不统一,不符合公文的基本要求;交叉部门上报的数据分析由于统一 口径不一致 ,导致数据失真,直接影响了评估的结果。

4.档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部分学校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对档案管理实施手工操作的现象比较多,信息化的建设的缺陷导致相关的信息化设备也十分有限,并直接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大多高校虽然已利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管理,但基本还是属于人工管理状态,现代化的设备只是图有其表。同时,一些高校虽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了一些高校数据库,但都各自为政。以上种种现象均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中急剧增长的档案信息的存储需要,更无法满足本科教学评估对档案信息快捷检索与利用的要求。

三、优化高校档案管理的若干建议

1.双管齐下,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质量,增强档案意识,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工作在学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措施如下:一是大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通过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校园广播、宣传栏板、院报、校园网络等来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扩大影响,让档案意识深入人心,提高全校档案意识;二是加强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增强高校领导的档案意识,促使领导干部和各级职能部门形成重视档案工作的共识,充分调动全院师生员工积累档案、保护档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档案归档管理的责任心。

2.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在教学评估动力的作用下,大多数高校在接受评估前都加大了档案建设力度,显示出集中人力、物力、时间,全面推进档案建设的热情。高校档案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措施如下:一是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综合规划全校档案工作,拟订和落实本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如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等,在细节上保证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定期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保障档案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三是强化档案行政部门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坚持照章办事,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保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四是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保持高校档案队伍的相对稳定,确保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3.丰富档案利用工作的内容和手段,提升档案工作公共服务能力

高校档案工作要围绕学校大局,在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各项管理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社会和人民群众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要制定相关的利用办法,简化利用手续,配备利用设施。对可开放的档案,应专门编制利用指南和开放目录。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形成有特色的档案编研成果,并通过档案陈列、展览、媒体、网站等多种途径,开展档案宣传。有条件的高校,可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高校档案机构要进一步丰富服务民生的手段,创新服务机制,拓展高校档案馆(室)的教育、文化和公共服务功能,让高校档案成为展示学校美好形象的窗口,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纸质档案数字化及现行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确保馆藏重要档案、照片、底片及录像档案数字化的一项重要的档案建设。随着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渐趋完善,许多日常工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理,这些电子信息的归档管理将会更好地满足教学评估对档案信息检索、利用的要求。所以,要强化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电子信息归档意识,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校园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学校档案馆(室)及各职能部门,尤其是教务、科技、人事、学生工作等部门,应当尽快建设较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同时尽可能地提高计算机管理对档案著录和自动标引工作参与度,实现档案计算机检索与编目。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将档案信息管理同办公自动化管理融为一体,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和服务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王峰.从高校教学评估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市场.2009,(05)

篇9

关键词:心理暗示;高职院校;化学教学;运用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方式,是以无对敌、无抵制为基础,以语言、表情、动作、服饰、环境和氛围等有利条件,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积极的心理暗示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激励者。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民主平等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效地完成学科的教学任务。从学习的主体学生来看,学习兴趣常受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波动较大,学习效果不佳,存在学习障碍等。如果能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疏导不良情绪,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心理现状及成因,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了有益探索,收到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成因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招收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在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批次录取学生,大多数学生是由于高考成绩不佳,不能被普通院校录取,退而求次读职业学院,因此,高职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往往是非完全自愿的或是被家长所决定的被动式的无奈选择。这种高考失利的挫折感与选择学校的被动与无奈使得他们对所就读的高职院校缺乏信任感与认可度,加之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教育目的认识不足,对职业教育甚至具有一定的排斥、逆反心理,具体表现出心态不稳定,不能迅速适应并尽快融入学校学习生活;有些高职学生是自信心不足,不能正确面对挫折;还有些高职学生自我定位出现偏差,看不到自身的优势,用自身的短处比普专生的长处,因而产生自卑和孤僻。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并感到无能为力时,往往表现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缺乏学习自信心,存在自卑感等现象。

二、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克服学生的情感障碍,促成学生的积极心态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情感具有激发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的功效。研究表明,情绪在情感表达上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励性和短暂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情绪。如果忽略了对学生情绪的把握、诱导和调控,教学效率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教师应用积极的心里暗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情绪、眼神、态度等都可以诱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要善于运用课堂氛围和各种激励手段刺激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师生之间产生融洽的情感交流,从而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学业的不突出,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而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因此只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细心,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比较敏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平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要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指责埋怨。比如,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很轻,也许他是怕错,这时,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他:“你回答得很好,如果声音能再大一些就更好了(语言暗示)。”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之下,胆子会越来越大,信心会逐渐增强,那么,以后他就再也不会害怕发言了。受到积极的暗示,其他学生也会受感染,踊跃发言,这样课堂气氛就会越来越热烈(榜样暗示)。总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课程特点,采用低起点,小坡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探究问题的方式,并运用多种积极心理暗示(如:目标暗示、语言暗示、榜样暗示、情景暗示、眼神暗示、体态暗示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将经验内化为自我感悟,从而有效地克服情感障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了人的五个层次的基本需要,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利用个体的即时需求或诱发其潜在需求并予以满足,就能够有效地调动个体行为的积极性,特别是具有自励作用的高层次需求将会产生更持久、更深刻的内在动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程、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心中确定积极的心理暗示目标并加以实施。例如:《化学仪器分析》课程理论比较抽象和难理解,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不高;但实验课生动形象具体,学生兴趣较浓。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和渴望成功获得赞赏的需要。那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课前进行理论和实验内容预习,下次实验课采用抽签的形式确定学生替代老师到讲台对实验进行讲解,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会讲得很好。“都会讲得很好”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进行课前准备以实现自我表现并获得成功、得到别人的赞赏,从而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学生讲解时,教师也要不断用行为暗示和表情暗示等,对学生进行多种积极心理暗示。学生讲完后,教师要进行简短的点评和补充。如:该同学语言流利、声音宏亮、仪态大方、准备充分、讲解比较完整等,如果能在内容上讲解再细致再全面一些就更好了。教师还可提议对同学积极的准备和精彩的讲解给予掌声的鼓励。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和总结。其实,教师的点评也是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知识,而且表现于善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以引导其发现。为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努力探索这些教育方式的规律与方法。善于将“要你怎样”,转变为“我要怎样”,指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验“说服自我,感受自我,战胜自我”的成功乐趣,从而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自我成熟。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强大的,有时它会使人绝处逢生,有时又会使人功败垂成。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这样一个心理脆弱、缺乏自信的群体,老师要善于与学生建立和维持和谐、合作、共同学习的关系,运用多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诱导情绪、挖掘学习潜能,促使学生保持良好信心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迎接学习中的挑战,使化学课堂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6-371.

[2] 沃建中.大学生心理导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 东方史.暗示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

[5] 成明.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北京九州科学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药物化学;案例法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194-02

案例法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主要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法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0年首创,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自20世纪80年代,案例法教学引入我国[1]。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及职业学校不少课程中也都在尝试这一教学方式[2]。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并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我们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尝试引入案例法教学,以期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认识、理解和记忆。

一、药学本科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引入案例法教学的重要性

(一)学科的需要

药物化学是一门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应用性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药学相关专业基础课中的龙头学科,与药物合成、药物设计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等课程相互渗透衔接。但是其所涉及的药物大多具有结构庞杂、理化性质各异、来源广泛等特点,且研究内容包罗万象,被很多学生定义为天书。而在传统教学概念里,一般教师都是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但教学时数有限,教师只能借助多媒体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向学生传递信息,相应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消化、思考的机会,结果学生对药物的记忆只停留在考试前后的时间段里,考试结束后几乎将所有的知识全部还给教师。这种教学方法根本达不到传道的目的,更别说解惑。故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并能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引入案例法教学,使繁杂的内容更生活化。

案例法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因为案例法教学存在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而学生正是通过对这个假设情景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并应用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或解决问题。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通过视觉形式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对于枯燥的药物结构、构效关系等理论,通过案例使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抽象的药物化学理论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去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再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不仅如此,案例法教学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的培养,而这些无论对学生未来成为药学科研工作者,还是药学服务人员都是非常有益的培养。因此,提早在本科教学中引入案例法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还促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学生结构的需要

在传统意义上,要学好药物化学需要较好的化学基础,通过学情分析发现:我校药学院大多数学生高考成绩一般,而且药学专业并非是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志愿,很多是学生临床医学专业调剂过来的,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化学基础,对药学专业也不具备浓厚的兴趣。因此,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灌输式”教学,满目的庞杂结构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相反,通过实践教学发现:教师如果从“药物应用开始”启发学生,会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药物的作用本质,即药物分子结构,而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课程引子或教学中心,既满足了学生原先对临床医学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记忆了药物分子结构。因此,案例法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中医院校药学生的药物化学学习能力。

二、案例法教学的实施步骤与要点

案例法教学在国内外各学科教学中都有尝试,现结合本校药物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就实施过程中的步骤与要点做详细叙述。

1.案例的选择。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法教学,关键的是要选择适合的案例。所有的案例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选择的案例要按药物化学的知识体系与教学要求相一致,同时选择的案例要兼顾启发性、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还要进行学情分析,所选案例不宜过难,难易适中才能调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所选取的案例需根据不同主题强调不同的理论背景,也要求体现不同的理论要求,有的可能旨在应用某些理论观点基于决策或判断,有的则用以阐发某些理论的应用价值。例如:在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时,可以引入社区用药实例:李某,女,58岁,自从三年前丈夫去世后就服用地西泮帮助睡眠。最近因胃溃疡,医生处方用西咪替丁。李某到你工作的药房购买处方药地西泮时,抱怨她现在早上起来锻炼时感到困难。这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定你是一名药师,确定这是否属于用药的问题?为病人根据处方发售地西泮的时候,你对病人的医师有什么建议?并解释你的理由[3]。第九章“化学治疗药物”中的磺胺药物讲解时,以科学家多马克用女儿试药、染料中掘出抗菌奇药磺胺来引导学生探索新药发现的历程。以上两则案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2.案例的解析。选择合适的案例固然重要,要很好地完成案例讲解则需要教师提前做足案例分析的准备。教师需要拆解案例,认真思考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并进行合并归纳,以便再与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强调。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点,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桥梁。比如在上文的第一个案例中,提示学生思考西咪替丁的理化性质及代谢是否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呢?与哪些药物联合应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第二个案例则针对磺胺药物的发现史,提出抗代谢学说,强调这是新药发现的一次里程碑,并且从该药物的发现史中帮助学生记忆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构效关系等重要知识点。通过类似这样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对重点药物的结构、临床应用、药物代谢及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构效关系、新药发现途径等基本知识深刻理解与记忆。

3.讨论案例。在案例法教学实施前一周,我们会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在课堂上,将学生就近分组,先给15~20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应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而后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并做出解释,此时该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和主持人。待各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对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问题的合理解决上,使学生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实施过程中也应根据案例的特点灵活变更。如以上两个案例中的西咪替丁案可以始终围绕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最终给予点评、总结。而磺胺药物的案例则需要结合讲授式教学,首先由教师将多马克发现该药物的历程娓娓道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而后再提出新药设计理念――抗代谢学说,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反思该理论在已学过章节中是否有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既总结了本案例的教学意义,又加深了学生对该类药物的认识,乃至本学科某些重要理论的理解。

三、结语

实践证明,案例法教学使内容繁杂的药物化学课不再乏味无趣,通过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案例,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堂积极讨论案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激励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促进了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同时,每一次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提前精心的分析案例,以应对学生的质疑,并做好课堂讨论的组织工作,这种教学形式必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案例法教学的运用推动了药物化学理论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无疑是积极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英华,凌培全.案例法教学创新研究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