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6 20:0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滕王阁序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滕王阁序》;典故;效果
用典就是在诗文中借前人故事或诗文成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滕王阁序》一文内容充实,文辞华美,气势奔放,音调铿锵。文章由洪都的位置、地势、人才写到宴会,用铺陈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滕王阁的壮丽及周围的三秋风光,渲染宴会的盛况,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境遇和身世感慨,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表达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作者运用铺叙手法叙事、写景、抒情,并将三者融为一体。而典故的大量运用,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文词洗练,辞约义丰
骈文由于受语句形式和韵律要求的限制,讲究语言精练,而精练的语言又要能包含丰富的内容,这种精练与丰富的统一,往往体现在典故的运用方面。因为典故本身就具有意旨高远,事理深微,辞句美妙,语言切实的品质,所以借典言事,文词洗练,辞约义丰,并且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这在《滕王阁序》一文中有很好的表现。这篇文章仅有七百一十七个字,却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如此简短的文字,却涵盖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历史人物。当我们读着这七百余字的短文,这些文化典籍,这些历史人物,就都涌现在我们的胸中;这些文化典籍和历史人物使得文章的思想内容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当然,这需要我们了解和熟悉这些典故。不难看出,本文因用典而达到了辞约义丰的效果。让我们再来看看具体例子。“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物华天宝”,概述了当地物产的珍奇,语词夸张。如果单有这类空言,显得堆砌词藻,空洞无物。而“龙光射牛斗之墟”,引用一个关于此地的典故来证实,就可见果真是“物华天宝”,从而使“物华天宝”成为了具体可感之事。二句一概括一具体,相互印证,颂扬南昌宝地,言之不虚,令人信服。七字典故,包含一个神话故事。这一神话故事,虽然未必是实际所有之事,但也可见得神奇,这种神奇之事,至少显得此地在文化上的“物华天宝”,何况古人原本比较相信这些神话。总之,这一典故的运用,印证了“物华天宝”的判断,蕴含着神奇美妙的内容,颂扬了洪都故郡的物产,节省了文字,切合了文体的需要。这就是所谓辞约义丰。假若作者不用典故而用列举或举例来说明“物华天宝”,那所用的文字恐怕是“龙光射牛斗之墟”的数倍或者数十倍了,哪有用典这样精练!
2.含蓄委婉
《滕王阁序》一文的典故运用,贵在把握分寸,藏而不露,琵琶半掩,愈见风姿,这就是所谓含蓄委婉。当然文章用典并不是通篇都含蓄委婉,而只是在表达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和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时才表现得比较含蓄委婉。用典含蓄委婉的表达效果跟典故本身的品质有关。典故并不仅仅是历史故事的浓缩形式,还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特定审美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典故沉积了人们对特定历史事件的理解,价值判断,情感倾向等丰富、复杂的因素;②运用这些典故,就会隐含着它们所具有的历史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因此用典可以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可以避免锋芒太露。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作者连用四典来影射自己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发泄他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人生感慨,本来是牢骚很深的话,但由于运用了典故,所以表现得非常委婉、含蓄。因为关于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历史故事,早已沉积了人们对特定历史事件的理解,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如李广成了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名词,贾谊成了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名词。③作者运用这些典故来比况自己,就委婉地表达了对“圣君”、“明时”的不满。
3.华丽典雅
《滕王阁序》一文词藻华丽典雅,但不晦涩,而且某些别出心裁的佳句,长期为人传诵。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典化用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句,但作者在用典时注意了妙手翻新,赋予了新境,经过灵活改造以后,构成了新颖的佳词丽句,增强了文章典雅华美的语言风格。作者抓住了秋水、秋色来写秋景,并把这种景象凝聚到一双对句的下句,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白鹭,红霞在天上飘动,白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了一幅明丽鲜活的画面。并且将自己的喜悦之情寓于景中,毫不张扬,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文词典雅,是人们千古传诵的佳句。《滕王阁序》一文因受体裁的限制,文字要求对偶,所以用典也不例外。本文的对偶主要有四四句对,如“冯唐易老”与“李广难封”,“东隅已逝”与“桑榆非晚”;六六句对,如“望长安于日下”与“目吴会于云间”,“酌贪泉而觉爽”与“处涸辙以犹欢”;上四六句与下四六句对,“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与“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上句与下句对,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与“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典故的对偶用法,使句式整齐,相互对称,并且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有典雅之美。
参考文献
[1] 祝鼎民・典故知识查检・知识出版社,1992年。
篇2
一、对教材要做到成竹在胸
教师走上讲台之前,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即将讲授的课是否已经准备得胸有成竹?这就像指挥员组织一场战役前精思细想的运筹,像手术师进行一次大手术前对方案的反复推敲,像工程师开始一项重点工程前条分缕析的论证,来不得半点马虎。
教材是一张帆。作为舵手的教师,得熟知它的特色,把握这张帆的每一个微小的性能,懂得怎样做方能使这张帆扬得遒劲,娴熟地驾驭它飞速驶至预计的港口。学生是被带的士兵。作为带兵的教师,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心力、智能、性情、短长要一清二楚如数家珍,方能指挥他们通过各自艰苦卓越的跋涉,先后到达指定的峰峦集合。
教材,教学的原材;课本,授课的根本。我们常说要吃透教材,就是要对这知识的母源有追本溯源的探究,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备《小青蛙》一课时,对小蝌蚪“先后长出四条腿”才“慢慢丢了长尾巴”的说法不甚了了,便几次向生物学专家请教,直到弄明白青蛙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后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慢慢缩进,而不是真丢了,这才感到胸有成竹了。
讲课一分钟,备课数年工。备课不仅仅是研究教材、大纲,阅读有关资料,写出完整的教案,还是一项无止境的博采厚积活动。教师要始终坚持读报刊,关注学术动态,搜集教育资料,广泛观察实验,拥抱整个精神世界多姿多彩的创造,广为摄取,大海淘金。苏霍姆林斯基讲到有一位教师上了一堂“使听课教师们都着了迷,甚至连记录也忘了写”的课。课后问这位教师花了多长时间准备,教师回答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一句答话,敞开了一扇奥秘的窗口。潺潺小溪,贵在终年不息。汩汩山泉,功归岁岁奔涌。当今个别教师以为驾轻就熟就不必备课,数年一贯制的教案照本宣科,实在是教坛的一种自我窒息。
二、多思与多练同步进行
“练”对于学生来说,如同雏燕试飞、幼儿学步一样要紧。把知识印在记忆的心屏上,再化作推动能力之车的动力,全凭“练”来铺路搭桥。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练的环节。语文课的朗读、默记、听写、练笔、作文,数学课的口算、解题,体、音、美课发现美、创造美、发展美的训练……扎扎实实地练,方方面面地练,千变万化地练,人才之树的根、干、枝、叶方能一起发育,茁壮成长。不练,记忆力的仓库不丰不实,观察力的镜子不清不亮,思维力的钻头不锐不快,想象力的翅膀不张不振……练,为思考增添了风火轮,多思与多练要同步而行;练,为讲授安上了飞毛腿,精讲和精练是一对好兄弟。
(一)练求多
没有一定数量的突破,就不会有质量的飞跃。多练才能由懂到熟,熟能生巧,巧能升华,知识的潜能方可转化成能力的动能。
一位教师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孩子原在农村小学读书,每每考试都是把着头旗不放。想不到,一转到市内,孩子一下子黯然无光了。作为教师,他对孩子循循善诱,细细询问后得出结论:这是村小课堂演练少、教学密度小所致。于是,他担起家庭教师,训练快速应答,每晚向孩子抛百余道智力口答题;练习紧迫书写,周末搞一次大题量语文、数学测试,认真记录下孩子在哪思维打误,书写迟疑,之后再专练哪儿。两个月后的考试,奇迹出现了:孩子反应之快,令教师和同学震惊,总分居全班第二……这个事例似一面镜子,映透出多练、苦练、反复练的内功。
(二)练求精
精,指练的内容典型。笔者认为,类型是路标。练透了一种种类型,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一个个路标,那就不愁山重水复无路可走了。如果教师都能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精练,就会极大造福于学生。北京特级教师宁鸿斌精心设计练习题。他只选“他什么都会”5个字做标点练习。先把5张字卡依次摆在板槽里,让学生填标点。“他都会什么”――学生填上问号。“他什么都会”――填上句号。“什么他都会”――填上叹号。“什么 他都会”填上问号、叹号两种标点符号。这样的精练,哪个学生不受益呢?
(三)练求早
智力的早期开发,说到底是人的能力宝藏的早期开发。一旦错过了最佳开发期,再强化的训练也难免落入“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的窘境。
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良好品德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都要在这一黄金时期打下基础。早期的训练能拨动起趣味的童心,早期的收获透露着稚嫩的捷报。我国古今大家学者,如12岁写就《滕王阁序》的王勃、16岁推出《离离原上草》的白居易、19岁捧出《女神》的郭沫若,无一不得益于早练之力。在知识更新迅猛的今天,要把学生知识的“五线谱”转化为能力的“琴音”,“练”的琴弦一时一刻都不能停。
三、教师要增强随机应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正确地加以运用。”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须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个体思维的人,这就导致了每一个课堂都不可能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计完成的。
笔者曾观摩一堂语文课《金色的鱼钩》。女教师感情悲切,学生泪光闪闪。突然,一位学生大声问道:“老师,老班长怎么不吃巧克力啊?”气氛一下子变了,有轻笑的,有低语的。只见女教师微微含笑说:“她提的问题很有趣儿,那老师就先说说巧克力。它属于西班牙,英文音译,西方以可可豆为主要原料精制的高级营养糖,含脂肪多,有浓郁的可可香味。我国解放后才引进制造,老班长能吃过它吗?”“不能!”“对,老班长和战士当年吃的是草根树皮,才换来我们今天吃巧克力,为此,我们能忘记这些烈士吗?”“不能!”丰富的知识,信手拈来;气氛的收拢,天衣无缝;感情的起伏,经两度激问赢得深层次的升华。在场的老师无不暗称其妙……
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灵活巧妙,是教师一种必备的智力品质,像绿叶必备光合作用、花儿必备授粉功能一样。因此,你能为教材科学地设计授课方案,你是否能为众多有差异的学生设计准确的学习方案?你能科学地编排知识传授程序,你是否能准确地编排如潮起伏的思维程序?你能娴熟地过滤你的教学思路,你是否能洞察受种种作用制约的变化无穷的学生心路?即或你讲授的是多年来几次讲过的同一个内容,课上新变化也会如细雨过后林中的鲜蘑那般层出不穷,需要你不断调整方位。面对瞬息之变,你只有一条路:以变应变!以渊博的学识为依托,以经多见广的磨砺为前导,以敏锐机灵的悟性为翅膀。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总结,在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增强实效。追求无止境,探索无穷期,让我们一起作教坛不懈的探索者吧!
[参 考 文 献]
[1]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音乐文本;解读三境界;再构三基于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40-2
当今教学研讨活动流行“同题异构”,有青年教师间“同题异构”赛课,也有青年教师与特级教师或者特级教师间“同题异构”展示。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教者手中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教者再开发中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有差异,对文本的二度处理有不同。那么,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和再构文本呢?
一、音乐教学文本解读的三境界
1.体验感悟进入文本。
音乐是听觉艺术,作为音乐教师,解读文本,需要我们以“听众”的身份去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聆听与感悟。记得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音乐教育名师大讲堂上,浙江一位高中老师现场展示了欣赏课《欢乐颂》,教者对音乐文本的挖掘、选择、整合充满深度和内涵,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着源源不断的震撼力,深深感染到现场每一位学生、老师、专家。在点评环节,专家询问当初选这样有挑战性课题时的想法,他讲到了对古典音乐的喜欢,更说出了一个让我们现场老师都震撼的数字,为了准备这节课,这段名曲他已经熟悉聆听了上千次,每一次都会听到浑身战栗,情不自禁站起来挥舞双手。这个案例笔者也常常对身边的青年教师说起,也落实在自己每一次的备课中,和学生一起融入到音乐中,把身心交给音乐,让音乐浸濡自己的感官,这是音乐老师解读文本的首要境界,也是作为智慧教师的必备条件。
2.音乐要素深入文本。
聆听音乐,获得体验,学生有了整体的感受,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此。音乐要素是师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一架桥梁,也是师生深入文本的一种工具。王次萁淌谒的《音乐美学》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音乐要素泛指音乐作品的情感、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曲式结构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尹润萍老师显然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她执教的一年级歌唱教学《小黑猪》,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用慢速来表现小黑猪呀么呼呼睡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懒样,用稍快的速度表现小黑猪“衣服穿在脚,袜子套在耳朵上,急得满头大汗”的逖,速度的对比演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基本要素的分析,最终使学生认识、理解、掌握了音乐的基本语言,理解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小黑猪》第三段歌词演唱,学生顺其自然地把速度和力度进行了改变演唱,表现出小黑猪因为做错事情的害羞样,真实而感人。音乐要素让文本解读更有水到渠成的境界。
3.情感升华融入文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文本解读是音乐教学的“根”,有了“根”的滋润,才能让学生走进音乐,触摸音乐获得情感共鸣。罗丹说“艺术即情感”,在江苏省特级教师黄美华执教的《渔舟唱晚》课堂中,你能时时触摸到诗情画意的意境,获得与作者、文本、师生间的情感共鸣。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说是细致入微,她抓住《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从初步感受到完整聆听,以及学唱、模唱、对比性地欣赏作品,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进行渗透,特别在欣赏古筝独奏《渔舟唱晚》板块中,黄老师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古筝演奏的特殊记号:花指,学生说像一朵小花一样,老师让学生听一听古筝是怎样演奏的,并用动作学着做一做,引导学生想象这声音像什么?学生马上联想到流水、浪花,参与式的聆听中,让学生已经完全融入到音乐文本中,一个灵动的小设计、一个栩栩如生的小记号,学生融入进文本,品出了音乐的味道,并在实践中获得对音乐深层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种细腻入微的文本解读对老师来说需要深厚的底蕴,对学生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这是文本解读最有效性的境界。
二、音乐教学文本再构的三基于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悟是不断积累的,这时候有素养底蕴的老师会有一个不断认识和创造的过程,把禅悟到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修正再创造,形成对文本解读后的调整、整合、补充的新文本,这种对文本的二度开发和再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技能。
1.基于教材内容的再构。
在文本再构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如再构的文本与原教材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如原来教材太简单是否可以直接“抛弃”再构?新再构的文本是否会增加原来的难度,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在黄美华老师的课堂中,我们能找到很好的答案:
课题:《渔舟唱晚》
(1)古筝曲《渔舟唱晚》;
(2)诗人文思根据小提琴独奏曲《渔舟唱晚》的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
再构后的文本:
(1)古诗吟诵《滕王阁序》;
(2)根据小提琴独奏曲《渔舟唱晚》的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演唱;
(3)长笛、高胡、笙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4)吕思清、盛中国、俞丽拿三位小提琴演奏家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5)古筝曲《渔舟唱晚》;
(6)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文本的再构并不是要教师自己创编出音乐旋律或者编写教材等,它必须来源于原教材,忠实于原教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和补充。再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探究者的意识和态度,仔细研读教材,掌握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而用自己的方式挖掘出教材的深层内涵,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促使有意义文本的生成。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不能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教材只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传达,并不是对教师教学的规定,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借助自己的经验灵活地建构出更丰富、更充实、更符合时代特点、学生特点的文本。
2.基于学生主体的再构。
文本再构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再构,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音乐经验积累出发,脱离学生实际过高或者过低的延伸拓展或者二度开发,都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文本再构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音乐作品的切入点往往是隐藏在音乐文本中,需要我们老师仔细观察、分析,用心去体验,不难发现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黄美华老师在《渔舟唱晚》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就是“文化”,文本再构之所以入得深,因为切入点抓得准,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将音乐置于文化的背景中让儿童去认识,在音乐文化链中让学生认识世界、抒感、表达心声,文本再构是服务于学生的。
3.基于音乐课标的再构。
文本再构是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大背景是新课标的改革。2011版音乐新课标第一部分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课程设计思路,其中第五条是相关课程内容的设计说明: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在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也提到: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第3条),谈到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第4条新增)谈到要关注教案文本的价值取向,关注课堂环境、资源的客观变化……
新课标为教师文本再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能力发挥平台,给老师一个专业反思和成长的空间,让教师在深刻领会教学目标、仔细研读文本后,根据自身特点和特色,对教材进行更有意义的、更深刻的、更丰富的文本再构,以此来挖掘文本的深度,拓展课堂的宽度,提升学生视野的高度。
文本是有内容的,文本是有思想的,文本是有感情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本解读的功力和水平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而文本再构,更需厚积薄发方能游刃有余,这是教师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挑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5).
[2]王次.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