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14:0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咬文嚼字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明确作者观点。
2、理解炼字即是锤炼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猜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或对咬文嚼字的解释导入课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三、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2、释义
四、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速读文本,说说文中举了几个实例。
明确:
2、这几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是贱人?你是!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图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
3、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作者在前三个实例里说明了什么道理,后两个实里
又表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前三个实例(1—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后两个实例(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4、阅读第8段,作者的观点对我们的阅读或写作有什么启示?
明确:
全文小结。作者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五、探究发现
以下两个问题选一个讨论
1、本文对例子的解析,你有不同意见吗?
2、对作者的观点,你有不同意见吗?
六、拓展延伸
1、 选取炼字的一些例句。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
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
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
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2、 选取一些美文段落。
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七、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1、以“推敲再推敲”或“对《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为副标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番审视,推敲推敲,咀嚼咀嚼。
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
2.咬文嚼字优秀教案设计
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2
交通安全多重要
延河小学四年八班刘馨竹指导老师:闫翠英
人让车,让出一片温情,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让出一片理解。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与车互相谦让,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死亡的人数,珍爱宝贵的生命。生命是惟一的,也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的精彩。您的生命,您珍惜吗?要想生命得到保障,那么就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珍惜生命安全出行,只要社会充满爱心,就能唤起全民共识,人人本着一颗爱心,行车上路时时多为别人着想,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就是珍惜别人的生命,喝酒不上路,“平安”是回家最快速的路,即使是我们小学生,穿越马路时,也永远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信号。就必然可将车祸的发生降到最低或者可以避免发生。
就在前不久的一天早晨,在我上学的路上就亲眼目睹了一幕惨剧的发生:一辆进城卖白菜的农用三轮车和一辆大货车撞在了一起,三轮车上的一男一女是夫妻俩,从农村起早进城卖菜的,结果和刚从外地进货回来的大货车相撞了。三轮车已经撞得七零八落,碎片满地都是。女的头上流着血躺在地上打电话;那个男的好像已经被大货车给撞死了。躺在那里面目全非,身下流出一道血印还没干。货车司机也在打着电话,好像是被眼前的一幕给吓呆了吧。我们坐的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就在这时,又来了一辆三轮,从上面下来好多人。其中有一个小女孩跑到被撞得满脸是血的女的身边跪在那里大声的哭到:“妈妈,您这是怎么了?爸爸怎么了?为什么我叫他,他都不理我,他是不是死了呀?妈妈你怎么满脸都是血啊?怎么不回答我啊?”竟管小女孩在那里声嘶力竭的喊着。可是她的妈妈没有和她说一句话就晕过去了。最后被人抬着送上救护车。她的爸爸被盖上了白色的被单还躺在路上。那小女孩被一位阿姨带走了,那场面真是让人不忍心看啊。我很为那小女孩担心啊,她的年纪和我差不多,那她已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啊!晚上回家后听妈妈说原来是货车司机开了一晚上的车,因疲劳驾驶才酿成大祸的。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么没了。难道那些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的人没有家人吗?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家毁人亡,值得吗?换来的只能是亲人的两行泪水和终身的痛苦。谁没有家人呢?谁愿意痛苦过一生呢?虽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要注意“马路如老的虎口,行人需当小心走;开车需要多小心,家人团聚才是最温馨”,交通安全从我们做起,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平安、健康又快乐的幸福生活。生命可贵却脆弱,希望人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安全、更美好;让我们在安全的包围下快乐、健康地成长,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
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得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教训吧,交通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啊。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时代的变迁,使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普及,更拉大了与古汉语的距离。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在用字遣词方面,古代诗歌受到诸如篇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极为凝练,字字珠玑,非经细细咀嚼品味,难解个中滋味;又如,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典,虽经注释,但短短几句平白的注解,岂能尽解其中妙意?同时,古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多数意不在表而在里,其意境深远,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想用当前“快餐”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学生,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对古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在基础上,结合大量搜集整理的优秀教案,经过教学实验,归纳出一些既便于实施,也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一、故事引路,渐入佳境
我们看到过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拿到新课本时,往往最先看的便是课本中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学生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很多古代诗歌或者其作者背后也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古代诗歌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有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帮助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一位教师为《虞美人》教学准备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阴云低垂、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位面容苍白、泪眼蒙■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脱去穿了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恶运还是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降临了。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遥望南方“三千里地山河”,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诵了一曲千古绝唱,喝下了宋太宗赐予的毒酒。
实践证明,在课前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助于学生在把握这首词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和感悟词人亡国后的愁苦之情,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切悲哀。
二、吟咏吟唱,悦耳悦意
古诗的原生命就是吟唱。而吟咏吟唱又不同与一般的诵读,它需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种诵读是读者完全将情感投入文本之中,完全的忘我,可以说是一种“无我之境”。如果古代诗歌的诵读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学生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
三、咬文嚼字,体会诗味
古代诗歌语言简洁洗练,要求诗人在选词用字上下工夫。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咬文嚼字,就是分析在用字上的胜人之处,尤其分析成为诗眼字词的丰富表现力,领悟诗人在炼字上的技巧。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诗歌鉴赏的关键。
另外有一种情况:由于传抄或印刷等原因,古代诗词中常出现某字因版本而异的现象。虽然异文中一定只有一种是正解,但错传的字存在了这么久,必有其合理之处,往往体现了传承者炼字的功夫或不同的审美情趣,耐人寻味。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置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遣词造句、修改文章的能力。这种方式比较开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不受书本的约束。
四、联想想象,再现情境
国画中的泼墨写意,十分注重“留白”,这与古代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寥寥几笔,却留下了大片的想象空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无羁无绊,岂不快哉!
意味隽永的作品总是以其特有的情感力量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使其释放出所有的生命力量与作家拥抱,古典诗歌的这种魅力尤其浓厚。这种魅力的获得,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艺术作品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之处,需要鉴赏者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生经历出发,通过想象、联想去丰富和补充,赋予作品现实的生命力,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例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调动学生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去触摸、品味杜甫的遭遇与情感,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这样,学生的悲悯、同情、仰慕等情感才会被激活,他们才能走进诗歌中感受到那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
五、比较异同,透视风格
比较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背景相同的诗可比较,题材相同的诗可比较,风格相同的诗可比较,手法相同的诗可比较,同一作者的诗也可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可以突出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诗歌鉴赏能力以及文学修养程度。当然,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应当严谨,不可滥用。一是要有可比之处;二是每首诗歌比较的方面不要太多,以防不深不透,流于形式。
如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时,可以紧扣两首词所写的“愁”进行比较阅读。《一剪梅》描写了诗人早期生活的闲愁,抒写了相思之情;《声声慢》则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宋室南渡,国亡家破,丈夫去世,此时的词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全词所写虽然也是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此时的愁已经变得厚重和苦涩了。
六、引入诗论,鉴赏理趣
我国有很多睿智精辟的诗论词话,如欧阳修的《六一词话》、李清照的《易安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有的诗作蕴涵哲理,有的诗论充满情趣。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撷取的诗论应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咀嚼、品味、感悟,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苏教版必修四《蜀道难》课后的文本研习:“明代诗学家高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三句话概括了《蜀道难》结构上的特色,表现手法的多样以及语言上的特点,可以说,把握好这三句话,就基本能够进行《蜀道难》的教学与鉴赏了。
七、改写再创,抒发心灵
改写前人的诗歌是古代文人常玩的一种文字游戏,诗歌经过改写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吟诵起来也饶有趣味。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询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不仅对开放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写可以很灵活,不必局限于文体,也不必像古人那样字字落实。当然,改写诗歌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当注意方法,并不是每首诗都可以像杜牧的《清明》这样任意改变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受所学内容及所教对象的制约。
篇4
一、电教媒体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字,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教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教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因此,我们虽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想象,但绝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维力、想象力都是莫大的扼杀。
二、电教媒体忽视了学生语感的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朱熹提出了“涵咏”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义、文思、文气、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作为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习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它和数、理、化等别的学科也不同。其他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三、电教媒体的运用,淡化了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一个“活”字,无不表现出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导控艺术。即教师的导控、学生的学思,不断优化重组,形成重心始终在学生的动态调控上。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虽是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以致课堂上的“人气”、师生面对面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篇5
有效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责任制,力求在课堂上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指在语文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基础上,使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学生优良精神建模的形成,有利于优良阅读生态的改善。
我们的课堂从无效低效转型为有效课堂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西伯尔曼在1970年曾出版过一本著作《教室里的危机》。著作中曾提出这样一个判断,课堂要做到真正转型,必须体现两个要素:第一,课堂气氛是否转变?第二,学习方式是否转变?所谓班级氛围的变革,是指走向人性化的理解和相互信赖的班级氛围;所谓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指教师并不是全部知识的源泉,教师不包办代替,而是采取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形式。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提倡教师要“贴”着学生教。
何谓“贴”?即由学生提供对话的话题,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就不教,不能理解的才教——教师是作为一个“守望者”、参与者的角色而存在的。从空间感觉上讲,教师是居于学生之后、若即若离的。这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为什么要“贴”?因为在课堂对话中,教师提前做了深入研读并且阅读了大量的资料,从而“垫高”了自己,做好了课堂对话的充分准备,似乎达到了与文本平等的地位。但是由于受生活阅历、阅读能力、研读程度的影响,学生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在学习和对话中,他们难免会出现肤浅、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解读。所以在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时候,教师便要适时地降临,否则,学生的学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教师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怎样“贴”?一句话,需要教才教,需要教一定要教好。一般手段为穿插引用、寻章摘句、咬文嚼字、慢研细磨、吟诵美读。比如写作背景,不必要在导入课文后,不分青红皂白就机械地推出大篇幅的文字介绍,而是放在学生解读文本最需要的时候,或者说是离开背景不行的时候,教师“雪中送炭”,酣畅淋漓地“浇它个透”!这不但选择了点拨的最佳时机——学生思维“愤”“悱”之时,而且使课堂教学面貌呈现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跌宕之美。
二、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这是大家的共识,但一位普通语文老师一学期能上几节公开课呢?一个普通班级的学生一学期又会有几次机会听教师上公开课呢?更多的是听教师的常态课。只有常态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聚沙成塔,只有常态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潜移默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材教师钻研得不够深入,教学设计过于简单,各式货柜、模式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少教师还存在着抄袭他人现成教案的现象。个别教师在集体备课前缺少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甚至刚拿到基础教案就随便进入课堂。二是目标意识不强,随意性大,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意识淡薄,完成也好,不完成也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有些老师虽然也预设了一些教学步骤,但如何做到前后照应,过渡自然,点评、引导恰如其分等就显得很随意。三是课堂太浮躁。有的老师为了追求完美,追求创新,在课堂上运用了许多时尚的教学技巧,如刻意追求“导入”的新奇,刻意追求“讨论”的热闹,刻意追求“结语”,而对语文学科的本位——语言,却漠然处之,甚至不闻不问。
为了改变课堂低效的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广博的吸纳是为了更好地倾吐,输入的信息只有经过头脑的加工再自主地输出,才能成为自身素质的积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有充实的知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每周都要认真读书,自主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通过集体备课来讨论怎样上课,再通过听课、评课来进行总结,最后来议论收获和反馈,做到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力争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多年来,语文教学低效性一直是困扰语文教育界的难题,我们不断反思、探索,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更是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寻求新的出路,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与“有效教学”背道而驰甚至啼笑皆非的现象,如,课堂上的表演作秀、对已有经验的照搬全抄、为法而法或一法到底……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应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基,既关注课堂的即时效益、更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它不是简单的某种理念的生搬硬套,而是精心研究学情、静心分析教材后的经验总结。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52-01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以来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但大多数的语文课堂还是那么没有生气,不能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大多学生却是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他人。学生被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教师也往往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中,一个又一个地抛出那看似华美的问题。一节课就在这样看似“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结束了,长此以往让很多学生的思想、个性受到抑制,无法快乐学习语文。要改变语文课堂的这种现状,关键还是教师,那教师该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呢?
一、语文教学“简洁为美”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当前,有些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如此,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
鉴于此,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身”,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紧扣“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项要求。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但不是说只有一个要求,一项任务。也要重提“精讲多练”,精讲,即讲精华,讲精髓,讲精炼,画龙点睛,提要钩玄,要言不繁,惜时如金。当然也要求学生问答简明扼要。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即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当前语文教学中有“脱离文本,过度发挥”以及“用学生的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体言语实践”的现象,因此要强调,对话主要是和文本的对话,要深入钻研教材,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炼、更精彩。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二、语文教学训练要扎实
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
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遇有错误要及时矫正,遇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仍按“预设”,一成不变。由于语文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需要回旋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捻”,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穿针引线,因势利导。
三、语文教学应轻松进行
篇7
一、走近作者
想要理解课文,想要认识到生命应当严肃对待。首先必须走近作者,了解作者。因为作者在课文里所表达的思想就是她自己的真实的感受。作者杏林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她本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生于西安,幼年随着军人身份的父亲走遍祖国大江南北,1949年随政府迁到台湾。自12岁起,杏林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了解作者身体上的残疾对于研读课文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课文的第二个事例中有这样一段话“墙角的砖缝中探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我读了杏林子的文章,了解到这个事例绝非杏林子杜撰,12岁的她得了风湿性类关节炎,她并非从小就有那么高的生命感悟和思想高度,曾经有段时间,她也彷徨,也痛苦难忍,甚至想到了自杀。有一天,她坐在轮椅上在院子里晒太阳,当然因为她不方便出去玩耍,但是,她看到这顽强生长的一截小瓜苗,久久凝神,竟有感而发:那瓜苗似乎和自己同病相怜,于是她写出了“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哪里是写小瓜苗,不如说是她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内心宣言吧!因为她也知道,自己的这种由于免疫系统破坏带来的不治之病,生命的长度是不可预期的。当我们带着已有的这种感觉读这句话时,难道仅仅是心痛得潸然泪下?不!更多的是震撼!
还有资料里说,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修,成为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残障福利工作。这与文章的最后“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相吻合。她确实做到了,她的身子虽然有病,但是她好好地使用它了,她对自己极端负责,所以她才会以丰硕的果实展示了她的价值。
二、抓住主线
听了许许多多的课,看过无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有的让我感觉很杂,有的课我却感到很顺,这是为什么呢?我细想,大概是我们常说的主题线索是否清晰的问题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捧着书逐字逐词去咬文嚼字,除了名师教案上的“绝境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小苗――沉稳规律的心跳”之外,我还理出了两条线索,当时,我感觉到真是不可思议,为自己细读文本的成就感到骄傲了。第一条我围绕一个“活字”,从第一个事例中的“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得出了要努力地活;从第二事例中“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成”我得出了要“不屈地活”;从第三个事例中“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我得出了要“好好地活”。并且这三个不同形式的活,含义是逐渐递进的,愈来愈深的,从努力的活也就是求得生命即可――到不但要活,而且要求上进即“不屈地活”――再到探索价值――好好地活,最后一个活直奔主题――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第二条线索是“生命”,我从句子依次找到了生命的力量――顽强的生命力――我的生命,分别写出三种生命的形式,从飞蛾到小瓜苗,到我,代表的是动物,植物,人,蕴含的是所有生命的事物都应重视生命,以生命为本,创造价值。这三条线索清晰地摆在我面前时,我可以说,站到讲台上,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是多么底气十足呀。
三、沉入词语
细读时,要抓住关键词语的意思,揣摩体味,即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理解蕴含的意思。
当我们研读句子时,都要让学生抓住词语来体会句子深刻的含义,这很正常,可是教参上出示的所谓的仅仅几个重点句子和词语,想让我们的小小的、幼稚的、不同个性的孩子一下子就抓住,这多难啊!或者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明白,课文中的语句没有哪一个是虚设的,处处都有作用,看你是否会抓住这个玄机,这条缝隙。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里,在第一个事例中,为了说明飞蛾奋力求生,通常会关注到这个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理所当然,在教科书的指引下,教师会从“挣扎”这个关键词来说明绝境求生的飞蛾表现出的无畏勇气,但是,假若学生不读这句时怎么办?有一学生竟然读“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这时,我们不要怕,说“骚扰”就从“骚扰”下手,先说说骚扰的意思,再说说在生活中骚扰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马上返回课文,这只飞蛾骚扰我的结果是什么――我放了它,是什么原因让作者由讨厌到释放的转变?学生会马上脱口而出“强烈的求生欲望”,再来反复朗读,效果就出来了。
篇8
赫赫有名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一生战功累累,无人不晓,但却接受了某大学校长一职,结果毫无战绩;科学家爱因斯坦名扬四海,但却拒绝了来自各方的盛邀,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结果流芳百世,这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而拥有永远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因此找到自己的定位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尤其重要。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我们的老师同样必须找到自己的定位,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平等互助关系。于是在实践中,一些老师在转换角色时错位了,他们认为学生是主人,要“把学生失去的课堂还给学生”,就这样,课堂由“一言堂”一下子变为“大放羊”,教师成了旁观者,不能过多干涉,课堂秩序乱了,甚至出现了错误的结论教师也不过问或持模棱两可之态。这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领悟课标的实质,找到定位。固然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关系是平等的,但那主要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卸下自己的职责而失去主导性。教师在教学总体上要引导学生走,做到收放适度。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但教师若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自己“甘居人后”也是一种极端。因为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师定位在哪,掌握什么尺度,不妨听听下面形象的说法。有人给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教材是“窈窕淑女”,学生是“谦谦君子”,教师的引导就是传递婚恋信息的“媒妁之言”,而学校和课堂则成了“君子”们“寤寐求之”的花前月下,成了充满浪漫情调的“婚姻介绍所”,言下之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红娘”,等张生和莺莺走到一起了,红娘就不要在二者之间充当“第三者”了,我想,说到这里,我们的老师应该懂得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把握住自己的定位,演绎好自己的角色,从而真正走进新课程,实现语文课堂改革。
2.理清思路,着力于课堂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很多老师挺自信地说“我们更新了教学观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摆脱了应试教学的模式,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一堂堂的课改课却令我们的领导摇头、沉思,所谓的课堂教学设计仍是沿袭传统的备课习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重目标教学,一堂课完成预定目标就是一堂成功的课。不可否认教学要有目标,每一位老师每一节课都得做到心中有目标,这就是教学的方向,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方向,但是我们的教学却不能为目标而目标,目标如果控得过死,就会垄断课堂教学,阻碍学生的思维,中断学生的体验。课改实验中,我们许多老师仍将自己封闭在设计好的教案里。还记得一位老师在《七颗钻石》的公开课上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让七颗钻石变成普照大地的明星?”有学生答:“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爱”有学生答:“是为了让人人充满爱心”还有学生说:“是希望爱心充满人间”可是这位老师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他一直苦苦引导学生往自己的预定答案上靠,学生想了又想,最终也没有答出和他一样的“标准答案”,他只好自己上阵了。他说:“七颗钻石是由小姑娘的爱心而来,所以它应是爱心的象征,作者是想让爱心充满大地,让爱心充满人间”。试问,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吗?所以要想步入课改的天堂,必须好好落实课堂教学设计这一块。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体验的王国。《新课程标准》对老师触动最大的就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远目标,缺乏过程就是缺乏体验,缺乏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而老师课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学生这个“过程”,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我们的老师目前仍会以自身任务为目标,认为如果学生活动“过程”太长,讨论思考、体验时间太多,自己书就教不完,“目标”就没达成就是一堂失败的课,于是许多热闹的场合,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被强令而止,从而让学生从“过程”中匆匆走下来直奔预设目的。结果展示成果的往往还是几个优秀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充当“看客”,不能发挥通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能力的作用。所以新课程下我们的教学要一改以往以自己的教学将学生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而忽视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受的过程的教学思路,因为那种以“教”代“学”的设计思路最终只会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致使课改停滞不前。
3.把握方向,避免空洞的热闹
篇9
关键词:文本细读;精彩课堂;倾听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73-02
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曾这么形容我们的语文课堂和语文老师:“现在的语文老师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时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知何日起变得如此眩目而又陌生,让语文老师自己都觉得眼花缭乱而又遥不可及。一是太注重课堂的包装,造成虚假的美丽。PPT、音像、音乐……课堂五光十色。华丽的包装,犹如温馨的枷锁,它咽干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败坏了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阻碍了教师独立钻研文本,使语文失去魅力。二是太注重方法技巧,造成虚假繁荣。讨论、表演、答辩、实验……方法技巧并非不重要,但它应建立在深厚的“内功”基础之上的。方法技巧永远是次要的。太注重方法技巧,犹如不在玉石的实体上雕琢,而在玉石的影子里舞刀一样,阅读只能滑行于表面。
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的包装上,放在方法技巧上,就会忽视对文本的细读。教师与文本若即若离,虽走上讲台,但未走进文本。文本资源利用不充分,动辄拓展,盲目迁移。虽有解读,但开挖不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没有自己的解读体会,只会捧着教参照本宣科。学生的回答,自然缺乏微观基础上的智慧之语,只会说些套话、大话、胡话。
语文教学之路在到底在何方?怎样构建我们心目中精彩的语文课堂?如何在这被“荒”的田地上创建我们苦苦追索的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我想:文本细读不失为一剂良方。
孙绍振教授说“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所谓文本细读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心灵世界的解读过程。 文本细读的过程是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互动;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的过程。
1.语文问题呼唤文本细读
1.1 从语文课程体系看:我们现行的课程标准明显不够精细,目标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很难约束和指导教学实践;教材以例文和课后练习的方式呈现,知识系统隐藏于各个文本之中,需要教师解读、梳理、选择、编织;新课标版教材以内容主题为单元进行编排,突出了人文性,但弱化了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言语的习得和训练,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中把握训练的要点。
1.2 从学生学习现状看:出现大部分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固,字词理解不到位,字词运用不准确,内容把握不全面,个性理解走极端,文章结构脉络不清晰,语言敏感度低——这是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不足在学生身上的体现。
1.3 从教师教学现状看:一些教师对钻研、吃透教材不重视,没有潜心细读、研读文本的时间和习惯。备课时有的匆匆看一遍课文,马上埋头写教案,马上忙着做课件;有的则是从网络上搜集现成的教案,进行拼凑组合。在教学中出现了:文本解读肤浅不到位,甚至有偏差;或到位不深刻,没有独到之处;或深刻不全面,目标达成效度低等现象。
2.文本细读的方法
2.1 挖掘言语本身的魅力,吻醒沉睡的文字。文字是有温度的,他浸透着人情冷暖;文字是有生命的,他跳动着人的脉搏;每一个文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生动的故事,文字与文字的串连写就了人类的历史。走到文字的背后,字源意义,追寻历史,感悟情感。尤其是作者着力、用心的重点字词,更是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探寻文字后的“秘密”、文字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
吕叔湘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但事实上,当下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关注、品味语言,不学习作者是怎么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描写刻画的,缺少对语言准确、生动的细腻揣摩。学生的很多语文活动都是阅读、感悟、理解、延伸拓展等,忽视了对语言的学习,学生语感形成的实践少之又少。难怪当今许多有识之士要忧虑、要疾呼:要尊重母语学习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语文界泰斗钱梦龙老师就曾大声疾呼“为语文教学招魂”,并道出语文教学的“魂”就是“民族语言”。
让我们来审视一下那些省内外的优质课、精品课,我们不难发现,授课者无不十分关注深入文本语言的学习、品析的。比如我们温州二中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吴积兴老师,他到我们苍南送教所授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课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老师在授课时就抓住了“苦”字这个突破口:①前面的“山河表里”、“宫阙”、“踌躇”的解释都是为了对“苦”的解释剖析;②请给“苦”字组一个词(辛苦、痛苦、苦难……),并说说理由;③读最后一句,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觉得什么事情给百姓带来痛苦、苦难?④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兴”的时候,百姓应该幸福,所以老师替它改一下(演示课件:兴,百姓福;亡,百姓苦),你们觉得怎样?⑤根据课文,围绕“苦”字,请同学们造句。教师最后还演示自己的创作:兴,山河表里潼关路上有白骨;亡,秦汉宫阙废墟堆里有冤魂。吴积兴老师就是这样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层层蓄势,最后通过一个“苦”字让学生深度解读这首元曲的,学生的情感通过层层酝酿后,在探究“苦”字时全面爆发,课堂的气氛也达到。就这样,学生通过触摸文本的语言,走进文本深处,从而达到对“鲜活、滋润的生命姿态”的感悟、体认。
2.2 关注学生的体验,理想的语文课要引领学生深度体验文本。“教育的本质就是提升人的灵魂”。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与文本、作者、老师构成多维的对话,走进文本的深处,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培养技能,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生命的质量。既然是“体验”、“深度体验”,那么当然不能停留于表面,只作肤浅的解读。不能像有些老师总是提问“你喜欢哪句话?”“课文写了哪些人?你喜欢哪一个?”……课堂漫无边际,停留在同一层面上翻来覆去或蜻蜓点水,似乎很开放,气氛也颇为热闹,然而学生面对这很有张力、很有弹性的文本却只能隔靴搔痒。试问“你喜欢哪句话”的问题哪位同学不可以随便应付?即使再弱智的同学也能数出文中写了几个人来!所以省语文教研员蔡少军老师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不负责任的课。”
3.如何引领学生深度体验文本
3.1 要抓住突破口,进行深度探究。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潜心“细读文本”,读出该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将此文“最有价值”的内容教给学生。即专注于一点,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例如我在处理冯骥才的《好嘴杨巴》(人教版八下)一课时,则紧紧抓住文中杨巴说的唯一一次话“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该前非!”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读出杨巴这三句话的“潜台词”,细细品味这三句话究竟“好”在哪里。因为学生在原初的阅读过程中必然产生过这样的疑问:既然题目叫“好嘴”,为什么文中杨巴的说话只写了一次,而且还是这么简单的三句?可以说,“好嘴”与“只说一次”的矛盾正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从这一矛盾入手进行教学,恰是在“细读文本”之后对教学难点的准确定位。
3.2 要对文本进行二度处理。前温州市语文教研员金戈老师说得好:“真正的读者是作者的延伸,解读文本只捕捉作者本意还不够。”,“基于理所当然的答案是肤浅的。”蔡少军老师也强调“要对文本进行二次处理,二次定位”。两位专家不谋而合,告诉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进行主题重构、文化建构以达到深度体验之效果。
3.3 深入文本的内心世界,倾听言语背后的声音。以前读《老王》的末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者的愧怍”,总觉得“愧怍”一词说不清,道不明。为何愧怍,一般的理解是:杨绛认为自己对老王的关心不够,生前没有给他更多帮助。用一位名家更到位的解释来说就是情感收支的不对等:“老王把杨绛当作至亲的朋友,而杨绛只把老王当作普通的朋友而已。所以老王提着香油和鸡蛋的探视,她要用钱酬谢;而明知老王直僵僵得'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她的关心也要等到十多天之后,才去询问偶然碰见的老李。”
但如果只是如此,为什么要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这个道理需要几年的时间去明白吗,对于智慧的杨绛? 还有什么意味在其中?后来翻到杨绛原来所写的结尾: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终于释然。
在那个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年代,蹬三轮的老王,像老王这样的可怜人,被杨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会有多少?难忘老王是因为常常遇见像老王一样的人,而爱莫能助,或爱未能助,累积起来怎么不是深深的愧疚?再说这“多吃多占”四字,很欣赏一段解说:“为什么讲“多吃多占”,恐怕不仅是物质的。杨绛和老王,一个是社会上层的,一个是底层的。为何杨绛有如此社会地位,因为她掌握了人类很多精神财富,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精神生活上差距也很大。杨绛学到了人类创造的很多知识与智慧,精神是非常丰富的,从精神到物质都是“多吃多占”的。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有这样一种责己的意识。”如果我们教师能深入到文本的这种内心世界,倾听言语背后这种的不寻常的声音,那我们的语文课堂还能不精彩?我们的学生还能不动情?
总之,文本细读为解决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了充分的合法性理据,让“之所以教这些,而不教那些”的回答回归到了理性的坚实地面上,而不再是任意为之,虚浮在半空中。我想文本细读既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让语文教师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教育生活的需要。本色语文,激情演绎,精彩课堂将离我们不远,我们所苦苦追索的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也许就在细读之下。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聋校 语文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46-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多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特殊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在当前特殊教育越受重视的大背景下,如何根据聋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的深入融合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增创互动、和谐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期达到聋校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双提升。
一、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聋校语文教师,结合自己近年来对多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诸多有益的探索,切实地体会到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开展医教相结合,突出言语矫治的作用
由于聋哑学生在听觉及言语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听觉和言语能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因此,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医学矫正技术深度融合,在聋哑学生中按照听觉及言语能力的高低进行筛选,分批次、分阶段开展缺陷补偿,提高聋哑学生的听觉康复水平。同时,在开展缺陷补偿的基础上,进行言语教育,提高聋哑学生的言语能力。例如,为做好言语矫治的教育内容,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人机对话形式,对聋哑儿童言语功能进行诊断,并对聋哑儿童言语恢复情况进行实施监控,根据恢复情况采取适应措施,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医学矫治技术的有效结合。
2.利用聋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字词、句子和篇章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字词、句子和篇章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聋哑学生存在听力障碍,他们在认知发展水平上,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学生,尤其是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与聋哑学生的生活特点结合起来,立足多媒体技术在传输文字、图画、声音等方面优势,在多媒体界面呈现字词、句子和篇章时,配置同步的图像、标准语音、表示语音节奏和强弱的示意图、口型显示窗和手语显示窗等,并安排相应的字词、句子和篇章的练习题,通过操作及时显示正确答案,以便聋哑学生自己领悟和逐步完善,促进聋哑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字词、句子和篇章的含义。
3.实施传教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聋哑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专项认知训练,有效培养聋哑学生的认知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掌握字词、句子和篇章的内涵和外延,尝试学习概念分类和概括段落、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字词教学中,在学习“杯”这个词及概念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画出形如茶杯、水杯、酒杯等不同形状的杯子,同时指导学生按照杯子的性质用途进行分类。在句子及篇章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篇章或段落进行分解,说明篇章或段落与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课件上注明各句子的大意,指导学生结合各句子的意思,利用自己的言语或手语概括出整个篇章和段落的中心思想,通过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不断激发聋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提高聋哑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其集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优势,全面调动聋哑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广泛参与,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教学效果,扩充课堂教学容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推进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但是,在凸显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维想象空间受限,难以全面拓宽视野
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带来直观生动“画面式”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脑海中如同播放一场电影般,留下一些零星的记忆,但难以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认知和事物间联系性的思考,这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弊端。特别是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来说,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凸显重要,课堂教学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字含义,领略文章的文采,深刻领会其深意和意境,学生通过再思考和再创造,便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知,这就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因此,一味强调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利用画面、文字、音乐等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助于学生理解,但也把教师的意志和理解强加于学生,减少了学生思考和感悟的过程,难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学生思考、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2.师生交流互动受限,难以加深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思想上产生顿悟,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而不是将预先设计的教案讲授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和学习。具有经验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判断出学生的所思、所想,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引导,做出适合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语得到鼓励和启发,实现心灵交流,这种无声交流是聋哑学生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获得自信的较好方式。如果在教学中滥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只需用鼠标点击便可完成课堂教学,学生也只是看屏幕的图画和文字,势必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难以建立互动和融洽的学习气氛。
3.学生语感培养受限,难以突出主体地位
由于聋哑学生存在缺陷,心理存在较大的自卑感,平常说话的时间较少,在课堂上也缺少表达,朗读课文是一字一读,读破词,而且不完整、不连贯、不流畅,一个个提问,一个个提示,也只能只言片语地回答。因此,对文字、文章的感悟较差,更谈不上语感。而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通过反复阅读反复理解,深刻领会其内在含义,逐渐形成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这便是语感,语感很难通过声音和图画来表现。聋校的语文课与数学课、艺术课有本质的区别,数学课和艺术课主要是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的知识信息,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联系性,而语文课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情况下,研究语言之间的组合规律,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发散性思维去领悟语言的深层次含义。因此,多媒体技术呈现的声、像、画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和主动性明显减少,难以有效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建议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抓住聋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聋哑学生视觉这个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适时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精心准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发挥聋哑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聋哑学生创新意识,实现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育方式的深度融合,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现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教学中充当着信息传递的载体作用,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不仅能够有效传递信息内容,更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结合传统的说教方式,引导学生更快捷、形象的理解教学内容。
2.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筑一个跃动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感知提升至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联想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