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3 20:5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母亲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的母亲教案

篇1

理解回忆录的特点,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两课时;

2.课型:说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读课文,了解母亲的事迹;

2.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2.整体理解课文,

3.整体赏析课文。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同学们进行课堂说话活动: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个好劳动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3.教师小结。

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

1.教师:《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2.同学们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准备进行说话。3.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说话活动。4.学生代表发言。5.教师进行小结:课文有一槌定音的开头,一线串珠的结构,一笔宕开的结尾,一语关情的抒情与议论。作为回忆录,文章从两大方面展示了母亲的形象。一是对母亲事迹的抒写,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在写作中采取了情随事明的记叙方法,在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始终寄寓着对母亲的真挚感情。二是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从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方面表达了对母亲的由衷谢意,从而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恩情之深。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寄情于事的方法,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深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教学板块之三:整体赏析课文。

1.教师: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

2.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用……写(用)得好,写出了……”的句式说一句话。

3.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4.同学们准备发言。

5.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赏析性说话活动,对课文语言的品析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品味作者在词语中渗透的情感。如“母亲是个好劳动。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这一段中,同学们可以说:“母亲是个好劳动”中的“好”字用得好……,“从我能记忆时起”用得好……,“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总是”用得好……,两个“还”字用得好……等。

又如“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这一部分中,同学们可以说:“任劳任怨”四个字已经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勤劳了,但作者还在这之前加上一个“极”字,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勤劳;又如“没有同别人吵过架”已是够高的评价了,但作者说母亲“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好性格……

(2)品味作者在句式中表达的情感。

作者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组合成不同的句式,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如“我应该感谢母亲”的反复倾吐,“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复咏叹,“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厚的。

(3)品味作者在重要段落中抒发的浓重情感。

如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

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语的运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创意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篇2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导我:要热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六年过去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我其中一位启蒙老师名叫杨玲,虽然她只教了我三年,但我对她的印象是最深的。所以我们总是很亲切的称她为“杨老师”。

杨老师对我们很好,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记得有一次,一位男同学把一位女同学给打了,杨老师知道后二话没说,放下手中正在写教案的笔,立刻来到了教室,见那女同学伤势严重,杨老师便把她亲自送到了医院,等到深夜才回家……

杨老师不仅对学生好,而且对工作也十分负责。

那是我刚上一年级时,我走进校门,是杨老师拉着我走进教室。这时我不由自主的哭了,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母亲,杨老师见状便下来安抚我,同时向母亲做了一个手势,好象在说:“请放心把!母亲见后,就走了。

篇3

教师:文本对话的先行者

据了解,现时的阅读教学中,很少有老师愿意花较多的时间精力去和文本对话。他们对下发的教材教案“顶礼模拜”,认为它们凝聚了许多名师的心血,很少有异议。他们一拿到新课文,匆匆读过两遍,浏览一下中心思想、篇章结构、重难点分析后,就照本宣科,还美其名曰“站于巨人的肩膀上”。虽说向名师学习,汲取精华,无可厚非;但真正到了自己的课堂上,一味地将这些优秀教案上的感受、理解生硬地“搬运”给学生,就显得牵强附会了。

教师同文本对话,一定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调动自己对生活的积累与感受,“披文以入情”,让文本感动自己。记得,特级教师洪榴曾执教过《如梦令》。这堂课的主线就是读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洪老师一开始就以“读”拉开了她此堂课精彩的帷幕。古筝曲缓缓响起,屏幕上的小令慢慢闪现,洪老师美轮美奂的示范导读让人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抑扬顿挫,惟妙惟肖。孩子们也兴致盎然,跟着读起来。

学生:文本对话的主体

《天鹅的故事》一课中,“为什么称老天鹅是破冰勇士?”是学生在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过后,笔者趁热打铁,激昂澎湃地说:“天鹅们就这样呆呆地看着老天鹅一次次用身体扑打冰面,一次,两次,三次……一次又一次的扑打、撞击,你们仿佛看见冰面上留下了什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老天鹅怎么样了?”有学生说:“在沉重的撞击中,它的羽毛片片撒落,还渗着隐隐血迹。”有的说:“在沉重的撞击中,老天鹅的身体被撞破了,流了很多的血,把洁净的冰面都给染红了。”还有的说:“虽然老天鹅全身上下伤痕累累,但它依然竭力撑起了自己的身体……”笔者顺势道:“是啊,老天鹅没有停下来,它要和冰面来个殊死拼搏!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想对它说些什么?”在此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两个很好的锻炼思维的问题,引领着课堂的主体学生和文本进行着无痕且又极为生动的对话;学生已不知不觉地将老天鹅的形象烙在心底,流露出对天鹅的敬佩之情。不难看出,笔者沿着教材的内容线索在学生的情感处,设置的两个展开性的问题,已为学生创设了可运用自己理解感受、叙述想象的空间。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话中,催发了生动课堂的生成。

倾听:对话的师生平等

教师要善于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要以最大的热忱和耐心去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笔者与学生有过这样的对话练习:“冲着警卫员发火,这是为什么?”学生们通过思考,各自表达了不同的理解,把内心交织着的各种情感——痛苦、矛盾、不满、埋怨、恼恨与担忧都品了出来。

叩问:推进对话互动

如学习《月光启蒙》这一课后,笔者并没有就此收课,而是请学生再把课文默读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一学生道:“‘月光’是月亮的光线,是一种自然界中的事物,它又不是人,怎么能给人‘启蒙’呢?”思索片刻后,有学生解释道:“月光虽不是人,也不会说话,但文章不是写月光怎么去教育人、启发人,说的是作者在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陪伴下,母亲唱民歌、民谣、给了他启发。”又一学生补充道:“文尾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觉得,真正给他启发的是母亲这个人,而母亲又是在月光下给予启发的,所以,作者用‘月光启蒙’做题目。”还有一学生说:“因为这个题目很有诗意,意境也很美。一读到这几个字,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夏夜月光之下,一位慈祥的母亲,对着她的儿子正吟唱着民歌民谣……”

篇4

一、目光关注,牵住学生游离的眼神

课堂上爱开小差的基本上都是学困生,是常被老师忽视的“旁听生”。他们走神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可能被我们老师忽视的,就是我们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就像课堂里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照在学生的心里就会燃起点点火光。可很多时候,我们教师的目光是游离的,虽然有时也看着学生,但心里对他们的关心并不够,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想着教案,想着下一步怎么按部就班地走。我们的目光如此没有神韵,没有灵魂,学生也变得心如止水。

如果我们能吃透教材,“背”好教案,做到胸有成竹,上课无需过多地分配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就可以把目光投给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当你用亲切鼓励的眼神看他们时,我想,他们也会用会意的眼神看着你。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

二、问题质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美国学者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才会感到课堂是他们的课堂,才会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动机。特级教师林春曹在执教《雾凇》一课时出现如下场景:

林特先出示了一组“雾凇”的精美画面,学生一阵惊呼。惊呼之后,老师说:“看了这些画,你一定在脑海中形成了大大的问号,你想问什么?”于是学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我也经常让学生在初读课题时质疑,如针对《第一次抱母亲》这个课题,学生就问:谁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呢?怎么抱的?我也经常指导学生读文时要善于思考从文中发现矛盾,掘出问题,如读《三顾茅庐》时,学生就问:曹操当时很强大,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奔曹操而去辅佐刘备呢?问题一出,引起很多学生共鸣,我顺势表扬道:“你读书真认真,能发现大家没发现的问题。我们就围绕你的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然后讨论可以吗?”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埋头读了起来,随后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可见,让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走入文本,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探究欲望才会更强烈,主体意识才会凸显。

三、评价引路,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许多老师在评价学生发言时过于简单或根本没有评价,只是用手势让他坐下,答问的学生因为自己回答没得到老师的积极回应,不知回答得怎样,便会逐步丧失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兴趣。过于简单的评价往往也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全是“很好”“不错”“你真棒”之类的,泛滥成灾,学生就觉得不稀奇,发言的热情也随之降温。

一次语文课堂上,我让一个同学读书,读完后我对她说:“你声音真好听,读得也很流利,老师很喜欢听你读书,不过有一个字音读错了,你发现了吗?”很快他找到了读错的字,接着我又让他把读错的地方读了一遍,我说:“这下就很完美了。”他高兴地坐了下来。后来,他经常积极举手读书,而且每个字音都能读得很准。有时面对冷场,我也会用幽默的评价语言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一次班上又出现了冷场,我故作生气地说:“现在我看我们班呀就像一片沙漠,没有一片绿意。”这时突然有位同学举起了手,我惊喜地说:“呀!沙漠上终于长出了一株小草。”听了这话班上学生笑了,一个个举起了小手。

课堂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针对性评价,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平时学习吃力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时我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们,从而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优生回答问题时,我则从他们回答角度的新颖性,独创性进行评价,激起了他们挑战自我的欲望。一次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时,我让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读第二段,读完后随即疑惑地问他“我发觉你把‘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中的‘只有’读得比较重,能说说为什么要强调它吗?”他说:“‘只有’强调了高尔基儿子年龄很小,这么小就懂得关心父亲,真了不起。”我说:“哟,你也很了不起,你能联系上下文从一个‘只有’中读出这么多内容,真是读到字的里面去了,老师佩服你。老师相信你还能从文中读出更多的内容。”听完我的评价,他高兴地坐了下去,继续认真地品读课文。

篇5

[故事一]

上课前,我到教室找我的教案,办公室里没有,包里没有,讲台上、抽屉里都没有,在哪呢?虽说没有教案也能正常教学,但带教案上课堂是学校教学的常规要求,眼看马上就要上课了,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小良蹿到我面前:“田老师,我知道在哪,我来帮你找!”我刚准备问:“你知道我找什么吗?”他已经跑到学生书柜前,把手伸进书柜,三下两下地把我的教案像变魔术一样送到了我的面前。这时,我才想起来,昨天上完课后随手放在那的!没想到在我眼中几乎找不到优点的小良“救”了我!我心存感激之情,对他说了谢谢,又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小良,你真了解田老师,我找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我肚子里的小虫子嘛!”他伸了伸舌头,转过头便笑,一脸自豪!奇怪的是接下来的这节课,小良安静了许多,眼睛能看着我一会了。我尝到了“甜头”,就让自己“丢三落四”起来,为的是多一些“求助”机会:“我的红钢笔不见了,小良你能帮我找出来吗?”“小良,我的手表丢在包里了…”后来,课前,小良会主动将我上课需要的书、笔、小黑板准备好;课上,我慢慢地成为他眼中的密切注视“焦点”,因为这样,他才能观察到我的“需求”。再后来,我就习惯并依赖上了他的帮助,每次,我都会用最真心的笑容表示感谢!他也笑,笑容一次比一次可爱!当着他的面,我多次在其他老师面前无比自豪地夸耀:“小良是我最贴心的小助手!”而他,则将上课行为的逐步规范,作为对我最大的“报答”!

心灵小语:真情恰似百合花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冰心也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美好和丰富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开发。教师只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优点和可爱之处。“金凤凰”优秀,“丑小鸭”也可爱且更需要阳光。用心体会,真心投入,耐心地等待他们的进步;不歧视,不偏见,静心才能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故事二]

中午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突然下起了雨,还不小!从食堂到办公室要经过操场,有一段路要走。看样子这雨短时间不会停,没有伞,总不能在这等吧?只好牺牲一下形象,准备冲吧!朝前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小良吗?真调皮!他把小伞当棍子一样甩来甩去,正在雨中“练武”呢。我大声叫他过来,让他撑伞与我一起走。他来到我身边,立即撑起伞,举高手臂,踮起脚,歪着身子,尽力让伞在我的头顶上挡住雨。此时,他神态凝重,好像他正担负着多么重大的使命似的,他是男子汉?他是小英雄?但,他只是一个二年级的9岁男孩,一个我曾一度认为无可救药的学生。我有点内疚,同时我又感到幸福,一股暖流划过我的心田:“傻孩子,你喜欢淋雨吗?当心受凉!”我接过他手中的伞,搂住他的肩,把伞举在我们的中间。就这样,我们走着,我希望这段路长一点,再长一点;就这样,我们走着,我想让这一场景定格,它必定是今天校园内最美的画面,也是我人生中无法忘怀的梦境……

心灵小语:温情一如桃花雨

每个学生都渴望师爱的抚育,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份爱反馈回去,迸发出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这份温情像春天的“桃花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与世间其他情感相比,这份情更真挚、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更能体现爱的真谛。

[故事三]

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小良和蒙蒙一起来找我,急匆匆的样子。蒙蒙,一个文静、乖巧的女生,成绩好、习惯好,学生们心目中的典范。奇怪,他们俩怎么走到一起去了,很难想到有什么事能把他们联系起来,难道是小良欺负了柔弱的小女生,告状来了?小良用手推了推蒙蒙说:“蒙蒙你说!”“哈,还有点绅士风度,知道女士优先!”我一边暗想,一边问蒙蒙:“蒙蒙,你有什么事吗?”蒙蒙细声细气地说:“田老师,我的《小学生数学报》在你这里,今天你布置我们回家要读报,我想拿回家。”“哦,对对,田老师差一点忘了!对不起!”我赶紧把上午借她的报纸还给她,蒙蒙走出去,小良也跟着要走。我赶忙喊:“小良,你等一等!你怎么走了?你还没说你来有什么事呢!”“我是陪蒙蒙来的,她不敢一个人来!我走了!”“噢!”我恍然大悟。小良走到门口时,我又连忙叫住他:“小良回来!”他一脸茫然。我笑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对他说:“小良,田老师要奖励你,你帮助了蒙蒙!”他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来拿巧克力,我又收回我的手:“田老师要亲手帮你剥开,因为呀,这几天,你能按时交作业了!”我慢慢地剥开巧克力并送到了他的小嘴中。小良吃着,笑着,吃完问我:“田老师,这种巧克力真甜,在哪买的呀?”我窃喜,其实就是同事结婚的喜糖。

心灵小语:多情最是此湖水

篇6

一、“高能耗低效率”成因分析

1教学设计抄教案,缺乏针对性

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没有认真进行教学准备,照抄教案,甚至从网络上下载教案进行打印,来替代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行为看似节省了时间,实际上是一味的拿来主义,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以及对学生发展实际的有效兼顾,整个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

2缺乏新教学手段,课堂枯燥乏味

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显得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究其原因,与教学手段匮乏有关。教学活动如果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没有一些辅助手段作为点缀与穿插,长时间下来,学生就觉得枯燥,学习的投入程度也就相应降低。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演示等方面的优势,在具体教学中未能有效运用这一手段而导致课堂乏味,实在是一大遗憾。

3灌输式教学模式,缺少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按照老一套组织教学,直接以灌输模式替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沦为了知识填充的工具,看似将许多知识点灌输完毕,实际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分析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长期以往会形成高分低能的畸形发展状态。

4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课外延伸、拓展

一些教师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简单局限于课堂范畴,没有能够从课前课后进行有效延伸。课前没有进行预习指导,课后没有进行拓展延伸,在这样的狭隘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发散思维、想象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

5积极情感不足,难以激发动力

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积极情感也是广大语文教师要高度关注的因素。一些教师忽略与学生的和谐关系,与学生拉开心理距离,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触,这样的淡漠关系在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会演变为影响师生互动有效开展的障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1独立设计教学方案

作为一名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与设计能力属于基本履职能力,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贪图省事照抄成品教案,更不得原文下载网络教案。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深入研究,科学筛选,深入全面地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创造性运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还要重视教学对象的研究。初中生学习基础如何、学习能力如何、思维方式怎样等问题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广大教师也要做到好中选优,既要借鉴别人先进的教改经验,又要进行本土化吸收,使确定的教学方案更加贴近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注重接地气,使教学设计与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效融合起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

2推广运用电教手段

具有大量生动信息、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是保证初中生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增加生动的因素,尤其是要将近年来运用广泛的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济南,对济南冬天美景缺乏直观认识。对此,笔者专门从网络上下载了一组济南冬天的美景图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美丽的景色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教材中枯燥的文字与精美图片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内心对济南冬天的景色立刻变得直观形象起来。这样的教学手段为生动活泼课堂的打造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施师生有效互动

对于初中生而言,单向的灌输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开展有效的互动,让课堂不再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成为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教师进行难点点拨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能力长足发展。

例如,在《我的老师》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简要的预习回顾之外,还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问题:蔡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蔡老师的性格特点;选择课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体会蔡老师对孩子们的热爱,画出作者感情较为深厚的句子。通过这样一组思考题,将整个教学目标任务贯彻始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研究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融入到语文课堂探究之中。

4课前课后进行突破

打造素质化初中语文教学过程,除了抓住课堂教学之外,必须将前后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预习环节能够有效筛选出学习的难点与重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指向性。因此,在课前教学环节,要重点强化预习这一项工作。教师应从预习习惯培养和预习能力培养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培养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预习、高效预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后环节,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作业对学生进行强化巩固,同时还要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得到能力培养。

例如,在《我的母亲》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本文的间架结构、材料安排、写作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加深对写人类文章的技巧把握,并且仿照课文的写法开展身边的人物仿写训练,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另外,在课后复习巩固环节,教师还应当强化科学记忆方法以及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内容指点,提高学生复习巩固的成效。

5给予学生更多关爱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都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教学活动应当适应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发挥好引导作用。教师要改变粗暴对待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要以更大的耐心、爱心对待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就会更加投入。教师还要竭尽所能帮助学生,如学生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方法技巧的辅导,帮助他们针对困难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动员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以和谐的氛围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篇7

2017幼儿园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一: 

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我来到了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中心幼儿园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幼儿园高雅的环境,秀外慧中的教师群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感到了很大的困难。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我除了在学习时期进行过见习之外,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面对新接手的工作,面对那么多的孩子,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工作应该从哪里下手,站在旁边看着老教师们,轻松的带着宝宝开展各种活动。于是,我努力学习,努力尝试自己独立带班。经过几次之后,我的紧张的心理才逐渐退去。这还是工作的第一步。新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我上课的兴趣。所以,我每次都认真的备课,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教案写好。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师傅。这学期我听了许多节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

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向我班主班老师以及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特别是我所在班里的老师,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些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我们也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这些活动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去热情的关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在幼儿的个人卫生方面,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要象孩子的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在实习期间我始终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协助班上的老师完成各种工作,遵守实习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园领导、指导老师,乃至家长的一致好评,给我自己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我不得不承认,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平时的上课纪律上可以看出来。我上课的时候由于讲课不生动,所以,往往有时候纪律就不如师傅上课的纪律好了。过后我也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

1.我们语言不够优美,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可能是因为自己放不开,没有做到适度的夸张。

2.评价语言过少,太宽泛,不丰富,不具有针对性。

3.没有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太了解班上的幼儿,因而没有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4.对于幼儿的意外答案和突发行为和语言,不能迅速地灵活地应答和处理。以上4点是我自己反思后总结才出来的,在组织活动时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同学之间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说自己也有这些不足,我也问过老师,得出结论是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是新手老师造成的。慢慢的磨练会让我们这些不足得到改进。

我做的好的方面或者是说基本令自己满意的方面在于:

1.对于教学活动态度认真,备课和准备充分。

2.虚心地请教和接受指导老师的建议与指导。

3.每个活动都能完整地完成,没有出现没有组织完的活动。

4.组织活动时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清楚,声音和语速适度。

5.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尽量做到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在设计和准备教案、教具时,也以这个为出发点。6.大部分活动都能达到活动目标,让幼儿有所收获和进步。这几点也是自己反思后总结的,效度和信度较高。在保育方面,这几周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学会不少。比如说:给幼儿扎裤子、喂饭、哄他们睡觉、给他们擦屁股、隔毛巾、梳头发等等。

我们同学聊天时说到,我们是提前体验做妈妈的生活,为以后做准备。像这些琐碎的生活常规事情,每天都要做,我觉得可以训练一个人的耐心、忍耐性、恒心、细心等等,对于人的性格培养确实有帮助。头几天觉得很新鲜,做事情很有兴趣,很卖力,时间一长,就需要其它方面的东西来支撑自己了,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保育工作上,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总结,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很快地适应这些工作,基本上能够做好。不足在于:还不够细心,没有完全做到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保育,最主要的原因是是与幼儿相处时间短,对幼儿了解不够。

在实习期间,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自己也进行过思考。1.幼儿园称教学活动为上课或者组织活动,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分别有什么效果和影响?2.幼儿能在幼儿园学到什么?3.教师的评价语言如何能做到恰到好处?4.社会领域活动的情感态度目标如何达成?5.如何对待特殊幼儿,比如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自闭自卑的幼儿、爱打小报告的幼儿、不合群的幼儿、发展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幼儿等等?6.如何培养和加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7.幼儿称老师为妈妈究竟是好还是不好?8.教师如何做到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9.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10.怎样做到让幼儿教师有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11.配教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在这次实习中看到的或者自己遇到过的。我自己也思考过,可到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的。我还会继续寻找答案,继续发现,继续思考

我觉得实习期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热情和随机应变。我们作为实习生,本身就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诚恳的向班上的老师学习经验。实习工作应该要热情,不能等事儿做,要找事儿做。孩子有什么小纠纷,老师需要搭把手的地方,我都能帮上忙,工作也算主动。自考的时候学过一个名词叫教育机智,幼儿园的生活更能体现教育机制的存在。大多数时候,你上课的内容和教案写的内容都是不太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如果你抱着一个死板的态度,是肯定干不好这一行的。随机应变对与教师来说也是必备的。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的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黄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浪费洗手液,黄老师就会跟小朋友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洗手液是怎么来的,不能浪费,并要求他们两人带一瓶回来作为赔偿。这些日常生活突发的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的专业。面对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短暂的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经历了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孩子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孩子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孩子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总之,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是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还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2017幼儿园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二: 

五个星期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我的感受只能用八个字来概括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时间好漫长,五个星期呀,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啊。可是,转眼间,最后一周已经来到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我突然对实习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真的不愿和小朋友们分开。幼儿园的实习,让我在快乐中获取了很多知识,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

刚刚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挑战,我觉得这里才是一切的开始,它是能让我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也是我成为一名正式的幼儿教师的开始。第一周是见习周,在那之前我拿到了全班小朋友的名单,努力的记下每一个孩子的名字。然后每天都会早早的到园,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用我最快的速度把幼儿和名字对上号,只为了能够在早上和他们说一声某某某,早上好。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域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玩耍,在生活区外面当起了上门拜访的客人,在语言区和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近孩子,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渐渐的孩子们记住了我,放学时他们总会和我说一声吴老师,再见。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总会不自觉的笑出来。

篇8

这几天正值将要放寒假,各班老师都熬夜在办公室里,将孩子近期的情况写在《发展手册》中。每每八点左右,总会在死寂的办公室里爆发初一股哄乱。老师们的放松的感叹和急于回家的辞别声在这场哄乱中清晰可见。霎时间,办公室里冷冷清清,唯有一个老师还在书写着教案,为明天孩子们地复习做准备。

“该走了!”他伸了伸腰,懒散的说了一声。然后,站起身来,将教案和《发展手册》放入抽屉中,即悄然走出办公室,来到车棚前,”唉,回家喽。“那位老师轻叹了一声,像是在倾吐着长时间工作的憋闷。他骑在车上,向回家方向的驶去。

印象中,家里暖哄哄的,老师刚进门,女儿就迎上来,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笑嘻嘻地说:”来,爸,趁热吃!“父亲闻闻面条的香味,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想到这,老师心里不禁温暖了许多,他把衣襟靠里塞塞,吐了一口暖气,昂头叹道:“女儿要真有这么乖就好了。”

正说间,在他的右手边疾驰而来一辆深黑色奔驰车,老师急忙向后张望着,在他的眼中充满了诧异与恐惧。一阵呼啸过后,老师被着狂风般冲击的卷到空中。可是,黑色奔驰车并没有就此停了下来,而是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径直继续向前冲去。老师在空中翻腾着,他叹了一口气,想到了女儿还在家里写作业,等着自己的父亲回来,一家人吃个团圆饭,妻也一定在阳台前盼着丈夫回来。妻子的愁容似乎在老师的脑海里格外清晰,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活下去。直到他栽倒在路旁的草坪上,不省人事。

行人们依旧来去匆匆,没有人留意草坪上的那具尸体。即使望见,也只偷偷瞟一眼,又若无其事般的走开。皓月当空,在万籁俱寂的大街小巷上,透过灌木丛,那位老师横躺在草坪上。不知过了多久,他死沉沉的身体突然抽搐了一下,眼睛缓缓睁开,“哈,我的手还能动!”他庆幸道,两个不停胳膊在草坪上摆动,“再试试腿。”他满怀着希望与兴奋,像一只四脚朝天的老乌龟一样,努力想从地上爬上来。老师发觉到自己的脚伤。他尽力克制自己右脚踝上的伤痛,吃力的站了起来。寒风将老师的四肢吹的麻木,在太阳穴旁阵阵刺痛,而然,他全然不顾,因为他知道——任何肢体上的疼痛都没有活着强。

他扶起电动车,借着隐约的路灯,驶回家去。不知不觉,就已经回到家了,他把车子停在楼门口,歪歪斜斜地走回家去。“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刚到家门外,老师就听见了女儿在发牢骚。“你的爸爸也许今天在学校值班,不回来了。”母亲安慰着女儿。那位老师听罢,向屋内大嚎道:“你爸爸回来了!”

“好了,你盼星星,盼月亮的爸爸终于回来了。妈妈热饭腾不开手,你给你爸爸开门去!”说罢,女儿发了疯似的冲过来,打开门时,不觉惊愕了,她凝望着父亲的太阳穴,好久才说:“爸爸,您怎么了。”“我化的妆。”父亲知道女儿会为自己担心,便下意识的说。话一脱口,女儿便乐了。她把父亲领进房间,用药酒细心地擦拭着。

“咝。”

“爸爸,弄疼你了?”女儿有些担心,忧虑的问道。

“没什么,女儿,你变乖了。”父亲望着女儿耐心的脸,话语充满了温柔。

“有么?”女儿有些害羞,从脸颊内渗出一点淡红,一会,他害羞的脸变得严肃,“爸,是谁给你打成这样。”

“不是人打的。”父亲解释道,“是车撞的。”

“哦。那你记住那车的车牌号了么,咱们去找他去。”女儿望着父亲那淤青的伤口,眼泪在眼眶上打转。

“那肇事者也许是没看清我,才……”

“那您的伤口这样。”女儿打断了父亲的话。

“退一步海阔天空。”

女儿投进父亲的怀里,泣不成声。

几天后,放假了,老师去博良中心当补习老师,我就是他的一个学生。他来时,同学们都很关心他的伤势,询问他的情况。迫不得已,他终于讲述出他的这个故事。听罢,同学们都激动不已,议论纷纷。

讲完了,老师戏说一句,像是安慰同学们,也像是在安慰自己:“我感觉我比你们都漂亮,我也比你们都特殊,那可归功于我的这片美丽土地。”

篇9

回到家,我打开那刚买来的茉莉花茶,取出一些茶叶放入杯中,将烧好的开水倒入杯子,在沸腾的开水中,片片茶叶漂起,又慢慢落下。随着水蒸气升腾而起的,还有那熟悉的茉莉花茶的芳香。这芳香,让我不由得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呼一口气,将这一天的劳顿和烦恼通通释放出去。品一口,先是清香,而后苦涩,而后回甘,那熟悉的味道激起了我心底的涟漪。那每天工作――回家――再工作的重复与单调,还有那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那挥之不去的孤独,这些只有在这一刻才能远离我,也只有在这一刻,我才能重新找回那些属于我和父亲的美好时光。茶香悠悠,使我再陷入了回忆中。

父亲爱喝茉莉花茶,爱这茶的清香幽远,爱这茶的苦涩与回甘。父亲爱茶可能和他的职业有关,父亲是一位高校的老师,教高等数学,不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高等数学课程的骨干教师了。在家、在学校的教研室里,我总是能看到父亲趴在桌子上不停地算着、写着,而在这些书本纸张的旁边,有我,还有那杯飘散着茉莉香的茶陪在父亲的身边。有时候,父亲还带我去他的课堂,讲桌上放着教案、粉笔,还有那茉莉花茶。工整的板书,清楚的讲解,干练的身影,都在表明,我的父亲是个优秀的教师,他对待他的工作也是那么兢兢业业。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十岁的父亲,在高等数学的教学岗位上,取得了各种荣誉,父亲早早地就桃李满天下,他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早已被学校和他的学生所认可。在这些荣誉的背后,父亲付出了太多太多。如果父亲那个用来喝茶的玻璃杯能够说话的话,它会告诉人们,父亲为了工作,曾经彻夜不眠,曾经站在讲台前整整一天,曾经忘记吃饭,忘记休息,却没有忘记为学生们准备教案和复习提纲。

人们说双鱼座的人活泼、开朗、喜欢活动,双鱼座的父亲热爱运动。很小的时候,我就和父亲一起跑步、打羽毛球,踢足球。而踢足球更是父亲和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就注定了将成为一个狂热的球迷。每次和父亲踢球回来,回到家,运动后口渴的我,总是一个箭步冲到桌子前,抓起父亲的杯子,一口喝下他早已泡好的茉莉花茶,根本不顾茉莉花茶的苦涩,因为那茶喝到肚子里是那么的舒服。每当这时,在一旁的父亲总是会对母亲说:“这孩子,总愿意喝我的茶。”我傻傻地看着父亲笑,父亲则拿起水壶,又往杯中续了水,准备和这茶水为伴,继续工作到深夜。

我上初二那年,父亲三十九岁,本应事业有成,前途无量的他却经受着晚期胃癌的折磨,那一年,父亲和我都没有再喝那茉莉花茶。弥留之际的父亲在病床上,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学生、他的讲台、我的妈妈,我的学习,而唯独忽略了他自己。病床边,陪在父亲身边的妈妈,用颤抖的声音为父亲轻声地唱着《真的好想你》,而我却转头,不忍再看,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父亲走了,走完了他三十九个年头。每到清明时,我总会为父亲的坟前放一小袋茉莉花茶。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过了十个年头,我也参加工作两年多了。这些年里,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饮料,红茶、绿茶、铁观音、苦丁茶,还有那苦涩的咖啡,但是我始终忘不掉那茉莉花茶的清香,那清香,总能让我想起父亲。

篇10

激情导入,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诗人及此诗的资料,诵读古诗,初知大意……课按照我的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我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想象这位母亲在儿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注意透过画面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揣摩内心。”

思考几分钟后,有学生站起来说了自己的想象,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说要是能把神态、动作刻画得更细腻些,再写写人物的语言就更好了。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却说从图上可以看出是“夜深人静”,儿子正在灯下“专心致志”地读书,母亲怎会忍心去打扰儿子呢?他这么一说立即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同感。“就是,就是。我晚上做作业,妈妈给我端牛奶或削苹果进来,都是轻手轻脚地放在我旁边就悄悄出去了。”“我学习时也是这样,妈妈总在一旁陪着我,她要么看书,要么织毛衣,一言不发,除非我有问题请教她。”我觉得孩子们说得非常有道理,并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良机,便追问:“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沉思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因为妈妈们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文中的母亲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给儿子缝制衣服,为了不影响儿子看书,甚至不敢弄出一点声响。”

“说得太精彩了!”我不由得鼓掌道,“此刻,我们来写写这幅图如何?”

几分钟之后,张秋声情并茂地读道:“寒冷的冬天,夜深人静,四周一片漆黑。可此时一户人家的窗户还透出朦胧的光。尽管屋外寒气逼人,可屋子里却如春天般温暖!孟郊——这位即将出远门的诗人,正在昏暗的油灯下专心致志地看书。而她头发花白的母亲还在为他缝补衣服。母亲眼睛不好了,但她仍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光线虽然很暗,但母亲却还是那样细心又耐心地缝着,缝得是那样密。她是担心儿子久久不归,在外衣服破了挨冻啊。多么伟大的母亲!她哪是在缝衣服,她是在用针线缝织母爱的网啊!”一个小学生能写出这样一段话,实在不简单。教室里掌声一片。然而我却发觉坐在第二排右边的陈琰皱着眉头。我说:“陈琰,你似乎有不同意见?”陈琰看了看后边听课的老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鼓励他:“你不用顾忌,就像你平时上课那样大胆说就行。”他说:“老师,我觉得张秋刚才的描写虽然很棒,但却有一个严重的不足!”全班哗然。我问他棒在何处?不足又在何处?他说:“棒在他从图中人物的衣着看出了是冬夜,以及对人物的刻画生动逼真、富有感情。不足的是图中母亲的动作是穿针,而不是缝衣,所以应该添上一段描写穿针的话。”这个陈琰,别看他小小年纪,却常常有惊人之语,我鼓励他帮助张秋添上一段穿针的话。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样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