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06:5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胡同文化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博物馆, 保护方案, 有限元分析
Abstract: the cultural center of tianjin traffic hub project building museum near important protection scheme in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sure of this project for protection scheme.
Keywords: museum, protection schem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天津市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包括地面公交枢纽场站、轨道交通地铁5号线、10号线、Z1线车站、部分区间及其相邻的地下商业及停车库等,总平面面积约113700 m2,总建筑面积约160000 m2。
天津博物馆为新建大型钢结构,位于工程东南侧10号线、Z1线交汇处,地铁10号,,距地铁10号线文化中心站基坑最小距离小于2米。由于馆内存有重要藏品,为重点保护对象,需进行专项保护方案设计,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工程平面图
2 方案计算
本次分析采用plaxis_8.2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经初步计算,土体加固后,博物馆拱脚处土体沉降仅为4mm,明显小于未加固的情况(15mm)。
2.1 方案1(钻孔灌注桩隔离+旋喷桩止水方案)
图2有限元模型 图3桩位移图
计算出桩顶水平位移为0.3mm,竖向位移为0.3mm。
3.3 方案2(钻孔灌注桩+连梁主动保护方案)
图4有限元模型 图5桩位移图
图6计算点水平位移(方案1)图7计算点水平位移(方案2)
4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论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知:基坑阳角加固可有效减小基坑开挖对拱脚沉降的影响,方案一(钻孔灌注桩+旋喷桩)的效果要好于方案二(钻孔灌注桩+连梁保护),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受力稳定、安全可靠,施工基本无风险,且造价较低,推荐使用方案一。
参考文献:
1.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兴趣
纵观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还是让人担忧,大谈了多少年的教改,可 “少、慢、差、费”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教得昏昏,又岂能让学生学得昭昭。于是“问题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活动搞得如火如荼,各种教学理念也是纷纷登场。本人为了配合学校的课堂教改实验,落实“两主双效”(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效果,课堂效率)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人在教师的指导,尤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予以总结。
一、利用诗词歌曲激趣
在教学中,导语的精心设计,是有经验的教师必须在备课中抓的第一个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知识。避免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惰性与依赖性。本人在设计导语时利用诗词歌曲激趣。如教授《孔雀东南飞》,可以先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又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播放《枉凝眉》、《葬花词》等歌曲。这样,把对人物的理解通过歌曲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演唱走进了文章的意境中。再如教授《勾践灭吴》时,引用蒲松龄写的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激趣。
二、放眼大课堂,从面入手激趣
语文课堂并不像理科课堂,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没有大语文的意识,就会把语文教成了一块块的豆腐块文章。所以教学时,就要放眼大语文的环境,从一个面着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习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设计教案时,可以把杜甫的《登高》,王维的《山居秋暝》,欧阳修的《秋声赋》以及的《沁园春?长沙》这些诗中描绘秋天的语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秋意秋景。再让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描写秋景的诗句,把语文课堂拓展到一个大背景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巧妙利用文史知识及轶事介绍激趣
语文,它教给人的不只是知识,它还教给学生做人,所以可以巧妙利用文史知识及轶事介绍激趣。在教授苏轼、贾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文章诗歌时,引入文史知识和轶事。这样的学习氛围,既加深了对作家的印象也引起学生对作者的才能及人格的敬仰,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进而激发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欲望,大大地拓展语文学习的课堂。
四、巧用课题,灵活激趣
巧妙地抓住文章的标题,从标题开始解题,也是课堂增趣的有效方法。
如在教《荷塘月色》一文时,可以从标题入手,设计下面的问题:
①本文的题目叫《荷塘月色》,这是一个什么结构的短语?限制语替换为“楼下”、“窗前”“桥边”、“校园”等等好不好呢? (结合语法分析,明确描写对象,激发阅读兴趣)
②本文所写的“月色”有何特点?文章用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月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每一景观的特点。(针对描写重点设问,抓住了肯綮)
③作者由“荷塘月色”引发了哪些联想?你对“月色”有哪些亲身体验? (“景中情,情中景”的感悟)
④荷塘上的月色为什么如此“静谧”?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抓住难点,巧妙设问)
教师巧用标题,通过这些问题设计对课堂讨论进行了预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点拔,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活跃的语文课堂,使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五、重视体验,走出课本,合作学习,激发兴趣
在戏剧、小说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观看影视强化感受,也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表演,使严肃的课堂变为愉悦的课堂、游戏式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快乐的主动学习。以讨论、表演为主的课堂主要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这样,就能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在学习中互相启发,克服独立思考中的思维障碍与思维定势,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在上《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先设定一个情景:请同学们做警察,对别里科夫的死因做个调查。然后请各小组讨论后写出报告,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
六、利用媒体,再现情景,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内容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利用媒体,再现情景,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情境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消除了学生章的陌生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如教《失街亭》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让学生充分理解、体会把握课本节选部分的人物。在教《胡同文化》时,用多媒体展示北京胡同的各种图片,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利与弊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带来了优美的视听享受和新鲜感。
1.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室教学,有利于根据课文的特点和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画设计,音像剪辑,粘贴组合,呈现鲜活的图画、动画,文采飞扬的文字、情意隽永的音乐,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作用于视觉,以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等作用于听觉,就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活课堂,增强了课堂趣味性、感染力。例如在教柳永的《望海潮》时,多媒体可再现杭州的优美景色,让学生欣赏到十里荷塘和三秋桂子,还可以播放配有画面的名家朗读或歌曲。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生走进作品开拓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1.2 扩大信息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虽然具有授课的灵活性,但因为黑板版面的限制,所容纳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老师板书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对于一些课型来说教学效率是很低的。假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增强课堂密度,扩大信息容量,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高三古诗词复习课上,因为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对古诗鉴赏的方法较熟悉,甚至笔记本上也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这时候就可以利用PPT来展示归好类别的几种古诗词题材和艺术手法,然后马上展示相关古诗题目让学生鉴赏答题,争取让学生对古诗词的考点有个整体的了解,并趁热打铁,将刚复习的知识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经常需要拓展延伸,这时多媒体和网络就发挥了它们的优势,老师可以根据授课的需要马上搜索需要的文章或资料,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更接近生活,更直观地引发他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爱思考的习惯。
1.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个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就不再是一个只知道教授干巴巴文字的角色,而是成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和辅导者。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室进一步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可以通过上校园局域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自控学习,自己调整学习方法,相互讨论、合作学习,相互解答,使整堂课层层推进。在网络教室中,学生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关注社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主探索,从多方面获得自己所需信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满足的缺憾。这种课堂形式一改以往传统课堂的单纯被动接受,使学生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从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最终情趣交融,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1.4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对每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往往倾注了多名教师的心血。在完成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不断的交流和探讨,通过大量的信息筛选工作,制作出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形式的课件,这个过程使得每位教师会有更多、更高层次的收获。
2.目前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2.1 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落伍。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应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一些教师只是借助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却仍然墨守着传统教育的陈规,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只不过是将“人灌”变成了“机灌”,换汤不换药。
2.2 灵活的教学过程变成固定的机械程式。
多媒体课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其答案都都是课前已经设计好了,课堂上很难修改。课件设计的系统性、程序性,势必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于是教师和学生都被教学课件牵着鼻子走,传授知识的课堂变成电脑艺术的演示厅,活跃的师生情感交流变成了呆板、枯躁的“人机对话”。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教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有重难点的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而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就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烦琐的单调。
(1)教学按部就班,学生思维受限。
由于每个课件的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随机性很大,师生们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课堂上得出的结论,有时不能和课件设计的结论完全吻合,甚至会有全新的见解。可是,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这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教师教学行为是重要的隐性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从教师的形体语言中,包括板书、目光交流、教学仪态等,学习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做人的风格和做学问的钻研精神,从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和治学风格的影响。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教学行为明显减少,没有情感的大屏幕成为教学的主角,自然地减少了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熏陶。
(2)每当上公开课必用多媒体,华而不实。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明显优点,因此“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普遍存在,这也无可非议,但是有的课件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然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
这种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为“以课件+教师为中心”的呆板,缺乏必要灵活性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一些有创意的见解,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有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过幕,一些重要的内容学生往往还未抄下来就一闪而过,不少多媒体课堂常出现学生的笔记不完整的情况,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2.3 以视听代替想象、朗读,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变成单一的图画。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感悟和思想启迪的训练,并注重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学欣赏的过程又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是机器难以完成的。如果老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插入不必要的声音、图片,把课件版面制作的五颜六色、色彩斑斓,过多追求课件的“外在美”,就会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化成简单的图画、照片,使欣赏者一目了然。这种忽视课件的“内在美”,以视听代替想象、朗读的行为,将使美好的艺术形象变得索然无味,犹如一杯白开水。这种以过多的、不必要的色彩或声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的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堂,是违背心理学、教育学等教学规律的,将使学生思维和情感得不到深层次的开发。
多媒体课件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兴趣,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运用多媒体的语文课上,很难或者很少再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高中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况且有的文章是非读不能明其真谛的,只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才更容易使学生感受文学形象,揣摩作品语言,领悟作品的艺术价值。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
2.4 将导致学生在网络教室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语文这一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它的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社会热点问题等都会涉及。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或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探究能力,教师势必要学生利用网络教室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自主阅读与探究。这时如果没有把握好尺度,正确处理好边缘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关系,语文学科知识将会弱化,其他学科知识将喧宾夺主。例如,有老师教授课文《神奇的极光》,让学生在网络教室搜索“极光”图片,探究“极光”形成的原因,其本意是想让学生对极光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却忽略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信息,极光图片并无助于学生筛选“什么是极光”、“极光是怎样形成的”等课文信息,欣赏大量的极光图片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把学习任务的重点转移,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还有在网络教室上阅读拓展课时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偷偷看电影或聊QQ。以上这两种现象在语文网络课堂中最为常见,语文教师要注意避免走入“边缘”误区,要起到课堂的引导作用。
2.5 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课件设计质量不高。
有些问题不是多媒体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不当的问题。如将讲稿变成电子教案,课堂教学照着电子教案念;直接利用引进课件,不加选择、改造,与自己课堂设计不符或是相去甚远;过分依赖多媒体,精力集中于鼠标操作,忽视屏幕投影效果与学生反应等等。
有的课件设计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如字体过小、数量过多、色彩花哨、屏幕背景颜色与文字颜色、图形颜色不协调,人为地导致屏幕的可读性降低;课件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缺乏条理性,华而不实;一味追求动画及声音效果等等。
这些都会淡化上课的内容,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探索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我们只有尽量扬长避短,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3.反思:多媒体应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这些不好的现象其实就是对信息技术的滥用,不论是否需要,不论是否有益,都用。甚至认为用就比不用好,用得多比用得少好。在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如何克服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不良做法,使之真正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要避免以上的问题,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必须注意:
3.1 必须提高教师驾驭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课件,没有课件,再好的硬件也只是花瓶。多媒体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借助于教学媒体向学生传播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对教学过程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学科教师应亲自制作和自己学科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以解决多媒体课件的缺乏问题,如果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但能体现软件操作水平,同时也能体现教学水平。另外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和创新过程,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素质,使之更能面对未来的挑战。
学科教师在某门课程教学中,都有明确地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且对学生特征、学习能力、教学形式等各种因素都有所掌握。这样教师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会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部分或传统教学不易讲清的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由学科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反映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性强,目标明确,这些包含教学思想和教学素材的小型课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使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理解,进行选择和组合。这与其说是课件还不如说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资源库,也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备课系统。这样的教学资源比起单纯的一个课件来,更实用、更具生命力。
3.2 找准多媒体运用的时机。
第一,它的使用必须是恰当的。必须是在某一方面对学生确实有所帮助的。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信息手段的使用应当是在必需使用的前提下才使用,它不应当是可有可无的。
第二,它的使用必须是出于为学生考虑的,必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不应该是教师想用就用,或者是为了某种检查、某种规定而使用的。信息技术是好东西,但它不是万能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心,是语文教学的根。不论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语文教学都不能离开对文字本身的解读和品味。没有了这个根,语文教学将不复存在。要把握住这个“根”,必须紧扣三个前提:
(1)就语文学习来说,信息技术并非必需。
只要传统的纸、笔、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仅仅依靠一张纸,一支笔,一本书获得高强的语文能力;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出高水平的学生。信息技术不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条件,同样也不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必要条件。这正是语文学习的特点,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学区别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认识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个认识前提,我们才可能少走弯路,才有可能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技术的滥用现象。
(2)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来说就是一个辅助工具,其意义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之于教学的意义没有本质的不同。
现在很有一些人不喜欢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提法,他们喜欢用“整合”“优化”之类的新名词来表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这些说法貌似深刻,其实不然。任何工具对于人在其原初的意义上都是“帮助”,帮助人实现某种目的。我们必须明白,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工具,只是给我们“整合”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去进行“整合”的是人,而不是技术。我们可以主张,或者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但这绝不等于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作用是“整合”或者“优化”。
(3)信息技术不能取代学生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和感悟。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图像、视频和音频永远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那种试图通过图解的方式来降低文字的阅读难度的做法和想法是不正确的。
例如,为了加深对《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认识,用图解的方式展示大观园的平面图或其他有关图像、视频等材料是合适的;为了加深对作品及作者背景的认识,例如汪曾琪的《胡同文化》展示一些介绍老北京的相关图像,比如老胡同的分布图等等材料是合适的;在讲解科技类文章时,对某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自然现象,例如《神奇的极光》,用图像或者视频材料是合适的;但是,用图像的,或者视频的材料代替文本去诠释《黛玉葬花》恐怕就未必合适;用图像的或者视频材料代替文本去诠释《荷塘月色》恐怕就未必合适。
总之,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中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适时地用,适当地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辅代主,代替文本阅读,代替教师讲解,代替课堂交流,代替学生讨论,让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