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4 05:2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致橡树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致橡树教案

篇1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这一课题,通过对传统教法的改进,以全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接受问题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科研氛围,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性质”的探究发现过程,体验研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让学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能通过图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3、通过具体例子,在探索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过程中,学会利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表达式表示成:y=a(x-h)^2+k的形式,从而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和对称轴。

4、通过一般式与顶点式的互化过程,了解互化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认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在经历“观察、猜测、探索、验证、应用”的过程中,渗透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迁移能力,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情感目标

1、通过主动操作、合作交流、自主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协同合作的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能力目标

1、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探讨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研究、、、这几类函数图像,得出平移规律,并总结概括出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方法:

运用问题解决理论指导教学,力求体现“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内容]

步骤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那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是、.用媒体方式呈现,让学生填空,然后提交.

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课前已经做过)

(1)画出图像经过了哪些过程?

(2)列表时自变量取了几个数?哪几个数?

(3)找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图像。

(4)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的值如何?让学生结合老师强调的作图注意事项,再画函数的图图像。

然后老师用画函数工具作出的图像。由学生观察作比较。

教会学生用画函数工具画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画法,弄清学生自己所画的不足之处.

(2)观察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用几何画板呈现已画好的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图象上的点变化的过程,确认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让学生归纳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老师作总结.

归纳:(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并且开口向上;

(2)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轴;

(3)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那么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

(4)在对称轴的左边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边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实践一

一、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观察、比较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学生观察、总结、交流

二、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三、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不画出图象,你能说明抛物线与之间的关系吗?

四、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教师指出就叫抛物线的顶点式。

2.把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怎样平移而得到?

归纳:由函数的图象沿对称轴向上(下)平移个单位(为向上,为向下),

向右(左)平移个单位(为向右,为向左)得到函数的图象.

实践二1.由二次函数解析式能否写出它的一般式.

2.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怎样画,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学生努力把它变形为顶点式

牛刀小试(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5)函数,当x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函数取得最值,最值y=.

(6)画图填空: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7)将抛物线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

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8)抛物线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再向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9)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10)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是,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网络完成,然后反馈.

小结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2、会用工具画出、、、这几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几类函数的性质.

3、熟练掌握二次函数、、、这几类函数图象间的平移规律.

4、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化成+k的形式,从而确定这类二次函数的性质.

作业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填空:

(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4.利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写成+k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篇2

1、一次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

①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经过(0,b)(- b k,0)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②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

二、利用图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例1: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干旱持续时间t(天)与蓄水量V(万米3)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是多少?连续干旱23天呢?

(2)蓄水量小于400万米3时,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干旱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3)按照这个规律,预计持续干旱多少天水库将干涸?

V/万米3

例2: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超过了规定的质量,则要缴托运行李费,行李费y(元)与行李质量x(千克)之间的关系如图。①请你写出三个可免费托运的质量。②当行李重多少千克时,交费600元?③若某旅客已交托运行李费300元,则他托运的行李质量是多少千克?

三、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例3:某种型号的摩托车的油箱最多可以储油10升,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

(2)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

(3)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

例4:汽车由天津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北京,s(千米)表示汽车离开天津的距离,t(小时)表汽车行驶的时间,如图所示。

(1)汽车用几小时可以从天津到北京?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当汽车行驶1小时时,离开天津的距离是多少?

(3)当汽车距北京20千米时,汽车已出发了多长时间?

四、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图象。

1、从函数的图象的形状可以判断函数的类型。

2、从x轴、y轴的实际意义去理解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通过观察点的位置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内容。

五、练习

1、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用钱备用,按市场价格出售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钱)的关系如图。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多少?

(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的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2、看图填空

(1)当y=0时,x= 。

(2)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3)一元一次方程0.5x+1=0与一次函数y=0.5x+1有什么联系?

注:1、从“数”的方面看,当一次函数y=0.5+1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x的值即为方程0.5x+1=0的解。

2、从“形”的方面看,函数y=0.5x+1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0.5x+1=0的解。

篇3

(课件显示问题)

探究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2x 和y=2x+3的图象,观察两函数图象,比较它们的异同.

(学生动手描点、画图,独立思考后同组交流)

生1:两个函数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并且倾斜程度相同.

师:你能说明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为什么是一条直线吗?

生2:根据表格,我所描的第二组的点分别在第一组所描各点上方3个单位长度处.既然描出的第一组点是共线的,那么描出的第二组各点也应该是共线的.所以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师:是否可以从解析式入手说明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呢?

(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全班交流)

生3:对于自变量的任一值,这两个函数相应的值总差同一个常数3.反映在图象上,就是横坐标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函数图象上对应的点的纵坐标总差3,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平移得到相应的一次函数的图象,所以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探究2:直线y=kx+b可由直线y=kx平移得到,平移的方向、距离如何决定?

生4:方向由b确定.

生5:当b>0时,直线y=kx向上平移;当b

生6:平移的距离为b个单位.

生7:不对老师,我觉得是-b个单位.

生8:老师,我不同意.-b有可能是个负数呀.

生9:我个人观点应该是︱b︱个单位长度.

生10:我有补充,距离是个非负数,取︱b︱个单位长度,可避免符号带来的困扰.

(教师对学生的各抒己见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二、引导探究、深入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师:下面我们分别研究k、b正负对图象所经过的象限有怎样的影响?(出示课件)

探究3: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 中,b表示什么含义?b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组内讨论,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练习中的四个图象)

生1:当x=0时,y=b,所以b表示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

生2:我发现当b>0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

生3:我发现当b

生4:当b=0时,图象过原点.

师:b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有什么影响?

生5:当b>0时,直线y=kx+b必过一、二两个象限;当b

探究4: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 中,k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有什么影响?

生6:k >0时,图象必过一、三象限,k

师:k>0时,直线y=kx过一、三象限,向上或向下平移得到的直线y=kx+b的图象必过一、三象限;k

(同时,出示四种情况的直线大致分布象限.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直线y=kx+b,当x变化时y随之变化的趋势)

生7:当k>0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生8:当k

三、本案例体现特点

1.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通过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也是我们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案例通过作函数图象、分析与比较两种函数解析式,突出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法的领悟.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知探索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教师角色实现了真正的转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研究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这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的才华和灵性得到了施展.

篇4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它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相似三角形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的全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工具.

它的难度较大,是因为前面所学的知识主要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垂,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直等.借助于图形的直观可以有助于找到全等三角形.但是到了相似形,主要是研究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借助于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困难,主要是借助于逻辑的体系进行分析、探求,难度较大.

教法建议

1.教师在知识的引入中可考虑从生活实例引入,例如照片的放大、模型的设计等等

2.教师在知识的引入中还可以考虑问题式引入,设计一个具体问题由学生参与解答

3.在知识的巩固中要注意与全等三角形的对比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似比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1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引导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1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三角形中三种主要线段是什么?

2.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3.什么叫相似比?

[讲解新课]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下面我们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见图).

建议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来得出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然后教师分析证题思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寻找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所欠缺的条件时,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的,这种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要向学生讲清楚,而证明过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分析示意图:结论∽(欠缺条件)∽(已知)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BM=MC,

∽,

以上两种情况的证明可由学生完成.

[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性质定理1的证明,重点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

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课前准备:图画纸、黑白笔、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播放相册,激情导入。

1.师生问好。

2.师谈话:今天,我为咱们四(2)班的同学准备了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想)同学们仔细看好了。

3.播放电子相册。

4.师:同学们,喜欢这个电子相册吗?(喜欢)那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吗?刚才我们光顾着欣赏了,有谁发现这些照片在老师的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5.学生自由回答。

6.教师相机导入课题:对,加了精美的相框,照片变得更美了。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给照片做个富有个性的相框吧!

7.板书课题:自制小相框。

二、自主探究,总结方法。

(一)小组研究:

1.(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各种材质和造型的相框图片),请把你们看到的记下来。

2.

师:(出示相框实物和示范作品)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实物相框和我自己制作的相框,请同学们欣赏。同学们也可以把课本打开,对照书上的参考图片,边看边想。然后各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对照样品进行研究。

3.课件出示研讨的问题,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各小组汇报研讨的情况。

师:经过热烈的研讨,各小组一定有了结果。请小组长把研讨的结果整理一下,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二)畅谈构想:

1.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自己的设计构想。

师:下面,请各位同学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谈谈自己的设计构想。

(指名两三个同学回答)同学们的想法很好,老师很赞赏。可是老师在做示范作品的时候,发现相框的支架不太好做。谁有什么好办法帮帮老师呢?(生想)

2.学生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师:这样吧,拿出手中的材料试着做个支架。待会儿,我要看谁的相框立得更稳。做的时候,你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助解决。

(课件出示)(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制作支架,解决问题。

(三)教师示范:

师:(小结)课前,我做了几个相框(出示示范作品)。像这个整块纸板对折,做成的台历式的;像这个用旧挂历制作,可以挂到墙上的挂式的;还有像这个用硬纸板做成的支架式的。制作这个支架的时候,我可伤脑筋呢。我先用一个横着的支架,想让相框立在桌子上,结果,由于相框太大,立不起来。然后,我想啊想啊,就加了一个竖着的支架,你们看,现在就能稳稳当当的站在桌子上了。

1.结合示范作品和课件中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讲解与示范。

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制作这个相框的吗?(想)那好,我就讲讲。……

另外,看大屏幕,这里也有两种简单的方法,大家一起学一学吧。

2.老师简略讲,学生认真听。然后总结出基本步骤。

师:看了老师的示范,你们能总结出几个基本步骤吗?(根据老师的提示,总结出四个基本步骤)

三、自由创作,适时点拨。

20′

师:掌握了方法,我们的制作就会变得简单。现在请看作业提示,同学们要仔细阅读哟。

1.出示作业要求:

作业提示: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

更新颖、更漂亮。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给选材不当的和不会装饰的进行指导。给速度太慢的给予帮助。鼓励同组同学互相帮助,可以共同完成一个相框。

四、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5′

(一)展示作品,互相观摩。

简介:出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师:看了这么多的相框,听了他们精彩的介绍。同学们一定想说点什么。现在我们进行互评: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作品哪个最吸引你呢?说出吸引你的理由。还可以为你的好朋友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甚至看看别人的,比照自己的,找找存在的优缺点。

五、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略)

1.课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制作一个成长相册。

2.

课后为家里的长辈制作有个性的相框,要求突出平安、幸福和长寿。

附:板书设计

6.自制小相框

基本步骤:

一、挑选材料。

二、构思设计。

篇6

《网络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也有较高要求。然而采用“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教学效果差,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案例作为课程导入,将内容融入项目,做到课堂与实际应用无缝对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特提出“案例项目制”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被动式教学”,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课程以理论知识讲解为起点,辅以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来验证知识结果。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模仿教师的实验演示上,留给学生自我分析的空间不足,导致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

课堂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很好地将知识融入实际应用。实验安排过于理论化,教师往往就某个知识点安排实验,导致学生学习后,该如何应用于实际。

实践考核方式落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重点是考察和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和运用能力。而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老师绘制一个拓扑结构图,甚至规划出网络参数,提出所需实现的功能,学生按照拓扑结构图搭建环境,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实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规划、设计、实施网络等能力的锻炼。

“案例项目制”教学方法

“案例项目制”教学法,可细分为“案例教学”“项目制实施”两部分。“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设计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导入授课内容,是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启发式、贴近实战的教学方法。“项目制实施”教学法,是以典型项目为实践教学对象,将知识融入项目,以项目组的方式具体实施。学生围绕项目需求,对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并在实验环境下进行实施。“项目实施”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考核,它抛弃了传统考核模式,没有具体的技术暗示与限制。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都非常有好处。如图1所示:“案例项目制”教学方法的实施流程。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在课堂开始就实施,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情景,引导学生对应用案例情境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解决办法引出当天课程内容,然后围绕内容开始理论分析与讲解。理论讲解完成,教师将所引案例通过实验模拟出来,最后让学生练习,教师辅以指导。

项目制实施。“项目制实施”是针对实践考核环节。每一次实践考核就是一次真实项目模拟,做到实践考核和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教师将学生分为项目组,每一项目组模拟一个公司,教师给出一个全新案例,教师只提需求,至于如何绘制拓扑结构图、网络参数如何规划、采用何种技术实现需求等,教师不做任何技术限制和技术暗示。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空间,锻炼学生分析、规划、设计网络的能力。

“案例项目制”教学方法举例

以《网络安全技术》中的“网络地址转换NAT”为例,分析如何在课程中使用“案例项目制”的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

给出案例。上课开始,教师给出案例:XX公司购进30台电脑,需要搭建公司内部网络,以方便公司办公和相关业务开展。具体需求为:需求1:实现公司内部通信;需求2:由于业务原因,公司员工需要经常访问internet。请在先进性、低成本的条件下为该公司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并实施。

需求分析。(1)分析1:目前企业构建内部网络,可采用私有IP地址。私有IP地址的使用无需向IANA申请,也无需付费,既能满足用户经济性的要求,又能满足用户内部通信需求。因此为公司分配私有IP网段:192.168.10.0/24。(2)分析2:由于在需求1中采用私有IP地址构建公司网络。但私有IP地址在Internet上无合法路由,无法直接在Internet上使用。为了满足用户需求2的要求,必须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将内部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以公有地址的身份访问外部网络。

导入知识

通过对XX公司网络需求进行分析,得出需要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满足用户需求的结论。

知识讲解

知识导入以后,此时教师就围绕“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进行理论知识分析和讲解。

实验演示

理论讲解完毕,教师根据之前所提案例需求,规划网络,绘制出详细实验拓扑结构图,如图3所示。并在实验环境下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教师演示完实验,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老师现场辅导。

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以案例和项目制方式进行,教师给一个案例,提出具体需求,要求学生能自我规划、设计并实施网络。

考核案例:xx公司有四个部门:市场部、产品部、人事部、技术部。现需要设计网络,具体网络需求为:需求1:网络具有高可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要求每个部门处于单独网段;需求2:各部门之间能实现相互通信;需求3:每个部门都能访问Internet。请认真分析XX公司网络需求,并进行规划、设计并实施。

篇7

【摘要】本文围绕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这一主题,首先简要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概念、特点、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其次又讨论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并分析了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高职计算机;教学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完整体系。如果再进一步解释的话,项目教学法就是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处理一个完整的项目,包括小组分工、收集资料、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及综合评价。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以一个项目为基本点,教师由主讲变为指导,学生由听课变为自己实际操作”,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的特点有:

淤理论与实践结合。由于所涉及的教学单元基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工作任务,因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够实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于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自己分组提出方案,提高获取知识,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交能力,小组工作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盂高效性与高要求。项目教学法是在短期内、有限空间内收效明显的方法,因而对授课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

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教学法是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喜欢在实际工作现场学一些应用型的知识和能力,以自己动手为主,并且相应教学单元的内容是今后工作中直接应用的,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会非常好。

3.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淤教学形式上的不同。教师讲课的时间由85%左右变为25%左右,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主组队完成一项完整的任务,而教师只是为学生答疑解惑。

于知识交流方式不同。从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难以判断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转变为双向的知识传递。教师会收到来自学生更多的反馈。

盂学习知识的方式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而项目教学法,教师也要讲授理论,但具体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组织活动亲身实践获得的,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榆参与程度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学习全靠自觉,参与度低。而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法应用案例

1.项目的准备和筹划阶段

首先,我们要把握住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即项目的选择。项目难度要适度,还要同时考虑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从上述要点出发,我们选择在word 模块的教学中的综合性项目,以一次征文比赛为主题,具体如下:a、制作比赛通知;b、设计制作海报;c、制作比赛成绩统计表;d、设计并制作奖状。接下来,教师和学生就要开始进行准备工作了,包括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收集资料等。

2.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步、在班级按照一定的互补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建议6~8 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施项目。

第二步、项目的具体实施,我们首先分析这个项目的四个细化任务的目的:a、制作比赛通知,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word 的基本操作,熟练进行字符、段落和页面调整的操作,并掌握批注的插入;b、宣传海报的设计制作,主要锻炼学生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和图形同时设置相应标准格式、图文排布设置、文档背景的能力;c、制作成绩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设计方便实用的表格以及排序和计算的方法;d、制作奖状可以让学生练习使用向导进行邮件合并。各组学生要靠自己的努力实践完成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产生的疑惑进行耐心的解答,并要监督学生正确高效的开展任务。

3.综合评价

整个项目完成以后要进行综评,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教师检查评分、师生讨论、问题的评判和各组处理遇到的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比评价结果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各小组总结交流经验,组内总结知识点,对word文档的操作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三、分析与讨论

在项目教学中,要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动手,提升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精神。

以本文引用的word 课程教学为例,通过让学生完成制作比赛通知、海报、成绩单和奖状来学习和掌握word 的操作知识。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小组,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同时,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促进了任务的完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理论水平、实操技能和综合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和推广,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因此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必要条件。项目教学法注重实践,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灵活教学。

2.学习观念的转变。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为单位,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完成工作。学生不再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任务,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完成工作。明确自己在在本小组中的定位以及目标任务,增强责任感。

3.综合评审。项目完成后,要进行组内评审,组间互相评审,教师评价。不要过分在意结果,而要从学生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以及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齐幼菊.网络教学中项目实训的设计与实施———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7(04)

[2]张颖淳.以赛促学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1)

篇8

【关键词】农村 中职教育 学案导学 应用模式

前言

本文结合了农村中职生的教育特点和实际数学的教学实际重点讨论了如何进行农村中职学生的自我学习,从被动的学习知识到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通过分析现有的教育情况来探索出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方式进行农村中职教育,提高农村中职教育的整体教育水平和效率,也为日后的农村中职数学课程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和实践经验。

一、农村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教育中的教案导学就是以学案为教学载体进行导入型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以老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学习内容为主体,这种教育模式将教案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结合教案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是以素质教育的基础结合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由老师指导学生先学习教案,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课,将学案和导学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模式。

二、农村中职数学教学现状调查

(一)农村中职生源调查及分析

目前,农村中职生呈现紧张的趋势。很多学生的家长认为上职业中学没前途,不少学生及其家长对农村中职教育不甚了解,选择普通高中读书或者借读于普通高中成为理所当然。有些人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是发展普通高中。读普高、上重点、考名校,仍然是家长、学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由于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改变地位和身份、提高收益,所以不少农民及其子女仍然是抱着升大学的愿望到职业学校学习,这种状况在我区表现较为突出。调查中,我们发现四所农村中职都将对口升学作为办学的主要支柱,更是相当数量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

(二)农村中职数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农村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农村中职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本前提,农村中职生的教材一般内容含量比较大、跨度广而且知识点比较多。在教材的设置方面,农村中职教育包含了很多高中和其他学年的数学内容。在进行教育的课时设计过程中因为受到了轻视基础教育的思想就会导致数学课的课时不断减少,这就会造成讲课速度的加快,从而使得很多知识点都被落下,对于重点部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强调,对各种题型也难以进行综合性的细化和强化巩固。这就要求了农村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很多学生在刚开始进入的过程中不是很适应,这也是农村中职数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一味地使用过去的学习方法不进行创新而导致学习成绩得不到良好的巩固。

三、农村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一)农村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农村中职教育中的教案导学方式主要为了能够突出农村中职生的主体作用,让农村中职学生能够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多维的教学模式。农村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做到全员主动参与,真正做到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就是将学生定义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农村中职数学教育的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将数学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而是要将整个学习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交还给农村中职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智力、情感和性格上得到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发展。

(二)农村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

在进行农村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案导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填鸭思想,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要在交还的过程中真正地相信和尊重农村中职生,在进行导入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的民主氛围,强调民主教育,调动课堂上农村中职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设计出比较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和整体环境。充分展示出农村中职生的整体才能。将农村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农村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农村中职生数学课程学案的编写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教学模式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这种教学学案也是教育应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村中职教学一般会采用多个步骤进行学习内容的导入,整个学习过程是以教师的导入为主线的,从这个主线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学习和训练,这几个步骤分别为目标指引,依案自学;教师指导,讨论交流;精讲提炼,突破提高;网络要点,归纳整理;达标检测,推荐作业。在这五个教学步骤当中不仅包括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还包括了以农村中职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根据学习主线相互穿插,相辅相成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案导学的过程中要促进农村中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要从基础上改变师生角色的互换,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从学生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创新能力。但是这种方法暂时还处于基本的探索阶段,在进行教育探索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和指导。

篇9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填一填。(21+16=37分)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地图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3.当你面向南时,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

4.小明家在学校的北面,学校就在小明家的( )。

5.晚上你可以用北斗星来辨别方向,因为面向北斗星时前面就是( ),后面就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6.看图填空。学校

小树林

游泳池

小商店在学校的(

)方向,在游泳池的(

)方向。小红上学从家出发,先向(

)面走到小树林,再向(

)面走到游泳池,接着向(

)面走到小商店,最后向(

)方向走就可以到学校。

7.

认识我们的祖国。(16分)

(1)

我国的首都是(

)。

(2)

上海在北京的(

)方向。

(3)

美丽的云南在西藏的(

)方向。

(4)

香港在澳门的(

)方向。

(5)

新疆在四川的(

)方向。

(6)

陕西省的北边与(

)相接。

(7)

黑龙江在北京的(

)方向。

(8)

我家在北京的(

)方向。

三.根据算式的结果,将算式的序号填在不同方向的圈里。(16分)

等于14向北

等于10向南

等于11向西

等于8向东

等于9向西北

等于7向西南

等于12向东北

等于13向东南

四.请你来当设计师。(5分)

(1)小丽家在学校的南面。(2)小红家在学校的东面。(3)医院在小丽家的西面。(4)学校在商店的东面,电影院的南面。(5)电影院的东面是动物园。

五.仔细观察,辨别方向。(7分)

1.

体育馆在图书馆的

面,在小明家的

面。

2.

熊猫馆在科技馆的

面,兴华小学在科技馆的

面。

3.

小明每天放学,先向

走到图书馆,再向

走到体育馆,再向

走就到家了。

六.认识行车路线。(10分)新

课标第一网

48路车从东关车站出发向(

)行驶(

)站到金钟站,再向(

)行驶(

)站到广场,再向(

)行驶(

)站到人民商场,再向(

)行驶(

)站到书店,最后向(

)行驶(

)站到达终点站金水路小学。

七.解决问题。(25分)

1.一根绳子长39米,一根跳绳长6米,最多可剪几根跳绳?还剩几米?

2.一块蛋糕7元钱,小明有45元钱,最多能买几块蛋糕?

3.27名同学去游玩,每个房间住4人,至少需要几个房间?

篇10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日渐式微的大学语文课堂现状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位,仅凭学校自己的理解来规定课时的多少。由于有些高校学制普遍较短,且教学偏重于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安排之余,才会想到安排大学语文课程,即使安排课程一般一周也不会超过两节,有的高校甚至直接用讲座、选修课、大班授课等方式敷衍了事。在教育目标问题上,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也十分模糊,甚至任课教师自己都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目标不清晰,又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因此,大学语文的教材体系十分混乱,部分高校是直接采用中文学生本科教材稍加删减直接变成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要求。对大多数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偏重经典的教材显得“繁、难、偏、旧”,其中的古典文学知识体系与他们所需要的语言沟通实践技能有不小出入。大学语文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大家普遍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能跟着混两个学分就达到目的了。而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也没有足够的热情,通常一本教案用好几年,对任何专业的学生教法都一样。(二)当前大学语文课堂现状的原因分析一方面是教学方法落后,研究陷入困顿。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依然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手段依旧是围绕课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考虑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忽视学生的感受,缺失课堂互动。而且教学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文本知识的传授,不考虑深层次的文化与审美理解上的要求。此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还由于国内目前针对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充分,关于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偏重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争论并没有解决。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基础薄弱、考评机制单一的问题。目前,大学生语文素养与文学功底普遍不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教育资源逐渐走向公平。但伴随扩招也带来了另一些问题,就是生源质量的下滑,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也出现滑坡。在考评机制方面,按要求本应在教学过程和结果方面进行多项考核,但许多高校与教师都依然延续用一张试卷进行测试,以分数定成绩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模式的教学价值

首先,内容明确、针对性强。“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安排微课视频教学先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每段视频或者说每段微课只针对一个重点、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结构完整的微课程。这既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又具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寻找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反复观看,在短时间内强化记忆、方便理解,这比起传统课堂教学更容易凝聚学生注意力,节约时间成本,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表达生动、吸引力强。一方面从教师的层面来说,由于授课与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结合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高科技的传媒手段,通过视频、图片、动画效果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的视听语言更清晰深刻地将一个知识点抽丝剥茧,解释清楚。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拉近学生与大学语文之间距离的桥梁。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层面来说,合作探究之后需要展示探究成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除课堂发言之外,学生还可以采用报告、演讲、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汇报形式,这种生动的表达同样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灵活多样,自主性强。当前大学生受到社会快餐文化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或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已经很难让他们产生兴趣了,然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一是学习时间上的灵活多样,教师课前将微课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灵活掌握学习时间。二是学习内容上的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内容,把精力集中在自己不懂、不会的内容上,可以反复看、慢慢看,实在不能理解的留在课堂上与教师探讨,这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学习方式上的灵活多样,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学生就可以互动交流,教师同样也可以在线上对这种交流进行指导。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先做一个独立的思考与探索,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课中再对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最后,资源整合、普适性强。“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和互联网联系紧密,具有流通性强、普适性强的特点。这一模式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微课质量。微课如果设计得不好,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对学生产生误导,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为了做好微课,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对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整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自己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搜集整合所有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小视频等,以丰富自己的微课内容。二是整合其他高校教师的微信视频,进行对比分析,优化自己的微课内容,在优化整合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与业务水平,达到教师与学生双赢的效果。这一教学模式一旦确立下来,推广起来也比之前学界广泛讨论的翻转课堂更加适应中国大学语文的教育,翻转课堂毕竟是西方的理论传入中国,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大学语文课程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符合中国学生和学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对学校软硬件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只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在国内大范围地推广。

三、“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型构建

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语文课堂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学生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翻转;课堂内安排各种活动实现学生知识建构和内化;课堂内有时间帮助学生掌握更具挑战性的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科技进步为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特别是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理念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教学方式中的主流。(一)课前知识任务输入——创建“微课”视频学习媒介课前的微课通常不会超过十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微课具有针对性强、内容精练、知识点精确等特点,同时微课也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微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课文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介绍,这些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微课了解学习,以节省课堂时间。比如,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教师可以提前通过微课向学生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以及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其次是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生僻字的介绍,可以通过微课展示其典故或易错点,让学生反复学习。比如,在学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典故做成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次是作品赏析,利用微课可以增加音频的特点,教师可以插入画外音、小视频、音乐、Flash等,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魅力。比如,在遇到《红楼梦》节选等经典文本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影视作品,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二)课中内化吸收——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是将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将教师从冗杂的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引者和协助者。学生要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首先要根据之前微课的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时,学生会问到“舒婷为什么要写下这篇《致橡树》”“这其中的树都代表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两棵树的形象的”等问题。教师不应该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应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小组中给出一个意见,再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给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将答案汇总,让学生比较哪些答案更贴合实际,或是把学生的答案综合一下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动脑思考。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反馈,学生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评价,对产生的问题希望在下一次发言中改进提高。(三)课后活动辅助教学——拓展语文教学平台在教学活动进行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拓展课外教学平台。大学与中学不同,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也有更丰富的社团文化生活,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学习完庄子的《逍遥游》之后,学生可以开展一场关于“人生来自由还是不自由”的辩论赛;学习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之后,学生可以开展一场情景剧大赛。这些比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学习《诗经》《楚辞》等经典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背诵这些经典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四)线上线下混合教育——开发多纬度学习空间教育的高度信息化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使学习者置身于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内容”的大环境中,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实现了颠覆性改变。学生的学习范围不再是囿于课堂范围之内,而是随着互联网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范围也可以无限延伸。微课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而且可以多次播放,直到听懂为止。除微课外,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建立其他如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供学生在课下交流讨论,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随时解决。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开通在线直播授课,学生有意见能及时反馈。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也不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的评价模式,可以更灵活多样,教师的调整也可以更加准确及时。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