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8 15:5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绒花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知识目标: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般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的能力;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实例,并整理归纳溶液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特点;通过对溶液形成过程的学习,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含义,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
做好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现推荐几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做一些说明,权作参考。
[实验1]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试管中的水适当多加一些,高锰酸钾固体取一个小颗粒,而不是若干碎屑。这样可以使高锰酸钾沉入水底是留下一道清晰的紫色线条,增加实验的视觉效果,同时便于进一步的观察它的扩散过程。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本实验是为了揭示“物质的溶解性主要是物质自身性质决定的”这一原理。
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
本实验应该是用较稀的溶液,所钾硝酸银也不能过多,若反应已开始就生成大量沉淀,就会对“悬浊液放置后会发生沉降”的现象产生干扰。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
[实验5]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
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
[实验6]气体物质的溶解
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
本实验未采用“喷泉实验”,而设计了较为建议的做法。主要使是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尽量少,使学生集中观察按其的易溶性。同样原因,水中也不要加入指示剂。
[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
建议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
2.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
关于溶解的教学建议
1.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比较来讨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例如,学生对气体之间的相互混合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过程与气体间的混合是相似的,他们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会使学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了解物质之间混合的过程特点,以次来理解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会得到向对统一的认识。当然应该注意,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有一个水合的过程,热效应液与此有关,但这里不必予以强调。
2.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应该指出的时,固体的溶解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出来,做到,既有相对宽泛的背景,由有重点。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也要分清主次,不要任以拔高。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之间关系,并学会简单计算。
2.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难点:
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教学过程
[引言]当衣服上撒了香水就会满室飘香,打开一瓶白酒就会醇香四逸。这里的“飘”与“逸”实际上就是分子的扩散。经过一段时间,飘逸的分子最终会均匀地充满整个房间。这一过程无需外力的帮助就能自发地进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与上面的过程类似,都是自发地进行的。
[板书]第一节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讲解]很多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现象。现在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一过程,并注意最终形成的混合物的外观特点。
[实验1]高锰酸钾溶于水
图1高锰酸钾溶于水
[讲解]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地溶解、扩散,最终所形成溶液的每个部分颜色都一样,说明高锰酸钾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讲解]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讲解]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讲解]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图2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
[讲解]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一般认为颗粒直径大于10-7m时就会形成不稳定的悬浊液或乳浊液,发生沉降或分层。
2.液体物质的溶解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
[板书]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
[实验4]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图3植物油跟水的混合
[讲解]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
[板书]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讲解]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
[板书]3.气体的溶解
[讲解]炎热的夏天,当你打开碳酸饮料或者啤酒瓶的时候,会发现液体中会冒出大量气泡,这说明液体中溶有气体。有的气体是很易溶于水的。
[实验6]气体物质的溶解
[讲解]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
图4氨气溶于水
打开胶塞后,水会急速进入试管,说明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称为氨水。
[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
[讨论]液体里溶有气体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板书]4.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的现象
[学生活动]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
溶解前
溶解后
温度(℃)
[学生活动]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
溶解前
溶解后
温度(℃)
[讲解]以上实验说明,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
教学手段:实验、学生活动(包括动手实验和同伴之间的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一节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实验1]高锰酸钾溶于水
图1高锰酸钾溶于水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3]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
2.液体物质的溶解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板书]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实验5]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乳浊液: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3.气体的溶解
[实验6]气体物质的溶解
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称为氨水。
[思考]请你说说向鱼塘中的水里补充氧气的方法。
[讨论]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水中溶有气体吗?
4.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的现象
NaOH固体溶于水:
溶解前
溶解后
温度(℃)
硝酸铵晶体溶于水:
溶解前
溶解后
温度(℃)
结论: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
探究活动
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比较
1.做下列实验:
(1)将少许碘放入水中,振荡,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
(2)将少许碘放入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振荡,观察碘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
(3)在碘的水溶液中滴加几滴四氯化碳,振荡,观察现象。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跟什么因素有关?(可能的话可以讨论物质相溶的规律)
篇2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
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
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
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
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篇3
重点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药品:硝酸钾、水蔗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各是什么量?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讨论]1、在上述两种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引入]浓溶液与稀溶液只是说一定是的溶剂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它不能准确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怎么才能确切的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板书]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讨论]1、在14%中的100与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义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克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2、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3、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本课知识小结]1、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根据溶解度求溶液中溶制裁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互换算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用品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1、什么叫溶解度?溶解度强调哪些方面?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其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各多少克?3、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设问]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要件、找出区别和联系?
[投影]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条件
一定温度
不定温
状态
饱和
可饱和可不饱和
计算式
单位
克
无
[引入并板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投影]例题2(见课本)
[板书]解例题2
[投影]例题3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变形,如何计算溶质、溶液的质量。
[板书]解例题3
[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呢?
[板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
2、称量、量取
篇4
【关键词】初三化学单元复习参与式学案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刚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从进入化学的学习,到初中毕业参加中考,不到十个月的时间。而每周的化学课又为三课时,时间短,任务重,化学知识的复习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完成新知识的传授和进行复习,复习的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单元复习中合理规划,讲求方法,高效率复习,怎么才能够做得到,我采取的方式为:学生的积极参与结合教师归纳学案二者相配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完成复习。
一、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会学生自己复习的方法
在进行化学第一个单元复习的时候,我首先教给学生怎样进行单元复习的方法。让这种方法在以后单元复习中慢慢的形成习惯,并通几个单元的复习得到强化。具体措施为:在上单元复习课时,我通常先给学生一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首先对进行复习的单元的课题名称进行头脑再现,学生闭上眼睛首先回忆本单元有几个课题,每一个课题的名称,每一个课题跃入眼帘的是那些内容,让学生对整个单元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在这种回忆再现的过程中,优秀学生可能做到对整个单元的知识有较多、较细致的了解,中等学生可能知道一个大概,后进学生可能了解得比较的少。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心里面对本单元内容在心里面自己有一个评价,为下一个阶段的针对性复习打下伏笔,为以后形成具体的知识网络,知识脉络打下基础。
如盐和化肥这一单元的复习,学生跃入眼帘的首先是这一单元介绍的是盐和化肥,下一步考虑的是这一单元应分为两个课题,再下一步为课题1介绍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介绍的是化学肥料,细致的地方,也是最关键的地方是学生回想每一个课题介绍那些内容。具体回忆起来的应和第二步教师展示的学案上的大致相同。
二、让学生参照学案上的学习目标,自主阅读教材,配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让学生阅读学案上老师归纳的本单元学习目标,通过对学习目标的阅读,对照学生刚才已有的记忆,得出那些内容是学生已经知道是该掌握的,那些是未曾掌握的,或者是回忆不起来的,避免了已学会,已掌握知识的重复,尝试回忆与头脑中的记忆交替进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节约时间,提高效益,这一点做起来实效性大,对于某些知识点,也许对于全班学生而言,已经掌握了,就不必要再花费时间来复习,,对于学生在复习时普遍感觉有疑问的地方,向学生向教师举手提出,由老师统一起来复习,这样针对性强,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复习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查缺补漏。
三、参照学案指导阅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学案上的内容,针对性的阅读教材,学案上设计的内容不易复杂,因为在4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的时间有限,学生也完不成太多的内容,所以设计的内容应贴近学生这一主体,和教学设计相吻合,让学生参照学案来阅读教材中自己刚才遗忘的部分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学生目的性明确,学案对学生学习有具体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回归教材,强调教材对于本学科的指导作用,强调知识来源于教材,而不能脱离教材,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目的性明确。对于重点内容,在指导阅读的时候,适时提醒学生,分层次分人,对不能回忆的知识点或模糊的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巩固加深,同时,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参与意识进一步加强,学习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也得到相应锻炼和提高。在此之间,教师巡视,决不能放任不管,应密切注视,跟踪,适时监控,避免不自觉学生的消极应对,静待老师来讲授。
四、教师讲解
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点拨,一方面对上一阶段大多数学生仍有疑问的部分内容进行答疑解惑,另一方面,站在知识的前后联系,整个知识的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上来讲述,也使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化,知识的纵横向联系,使本单元的知识前后连接,知识系统化
五、复习检测
前面的内容是为本单元复习铺垫,前面的进行程度如何,复习有没有效果,归根到底都必须通过检测这一环节来最终实现,当然这一环节也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根据复习班级的实际情况,复习检测时应合理的设置题目的难易程度,即要有复习检验旧知识,又要有测试学生能力的部分内容,题目难度应为绝大多数学生所能回答,照顾大多数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对于练习题的选择与布置,也是需要精心加以准备的。它既要切合中考实际,又要在难易程度上恰如其分。这样把理论与实例结合起来的教法比脱节开来明显有效。
篇5
溶液》(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探索“习题型复习课”的操作流程和作用
探索如何在复习课中体现“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重点难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明确考点〗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含义;知道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2、知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4、深刻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性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5、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复习流程〗
例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碘晶体与酒精
B.硫酸钡与水
C.煤油与水
D.氢氧化铁与水
知识点:溶
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练1:油、盐、酱、醋是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下列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食醋
C.芝麻油
D.味精
思考:用汽油、洗涤剂、氢氧化钠都能清洗油渍,其原理是否相同?
加深印象: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各处性质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不分层
注意事项:①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但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
②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加深印象:①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
②最常用的溶剂是:水(H2O)。
加深印象:①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例如:
②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注意事项:溶液本身不显电性,是因为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电量相等。
思考: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于水后,若Na+与OH-的个数比为6:2。则该溶液中另一种阴离子与Na+的个数比为(
)
A、2:1
B、1:1
C、1:2
D、1:3
加深印象: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可分为浓溶液与稀溶液
加深印象: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例如:
思考:①将5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是5%
?
②将5g生石灰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是5%
?
加深印象:物质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①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
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思考: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物后,U形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极可能是(
)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
加深印象: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例: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
⑴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
⑵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⑶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
,__
_三个因素有关。
加深印象:一定条件下,溶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定量溶剂中
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判断:练2: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KCl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I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相互转化:
加深印象:结晶——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例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例3: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练3: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将含Ca(OH)2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对出现的情况,描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有白色固体析出
②原饱和溶液的溶剂量减少
③原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少
④饱和溶液总质量增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加深印象: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理解: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这说明在
℃时,
克食盐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m质:m剂:m液=
,约简结果是
;
则在20℃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
在20℃时,72克氯化钠溶解在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
延伸:若将2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g氯化钠晶体折出。
加深印象: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加深印象: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加深印象:固体溶解度与与饱和溶液C%的换算
例4:右下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
⑵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
⑶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⑷当80℃时,a与b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
练4: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物质属于
溶物质(填“易”、“可”、“微”或“难”)。
(2)
温度等于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
M点表示
。
(4)
当温度
时,C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5)
使接近饱和的三种溶液都变得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或
,采用
可以使a、b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则对C就不行。
(6)
要使a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方法,
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方法,
(7)
相同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3℃降到20℃时,溶液中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大小比较为
。
⑻把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2℃,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加深印象:气体溶解度
加深印象: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
⑴
,氯化钠
克,水
克;⑵
;⑶
;⑷
;⑸装瓶贴标签。
如果是稀释浓液体,只需用量筒量取,不必用天平称量,具体步骤为:⑴
;⑵
;⑶
。
思考: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篇6
关键词:音乐潜质;音乐感受;体验;理解;创造
从人类感知事物本能过程来看,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这四个环节对于学生音乐潜质的激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活动中培养低年级段学生的音乐兴趣?学生如何更好地体验音乐?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音乐内容?怎样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创设多种音乐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好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就会对音乐产生更多的关注。“感受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情绪情感状态的意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音乐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学习情境与内容不能引发他的兴趣,即不能触动他的感受系统,一切学习都是无效的。”(引用自王秀萍《学前音乐经验教育》)那么,如何在音乐感受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呢?
从学生音乐发展的一般特征规律来看,进入音乐学习的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则是歌唱。我们的嗓音是天然的乐器,学生也是通过自己的“嗓音乐器”开始接触音乐的。歌唱最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最容易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歌唱虽是接触音乐最自然的方式,但它也不是唯一的。和吃饭一样,我们需要各种各样丰富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初始也是一样,歌唱不是学生感受音乐的唯一方式。如果学生在音乐学习初始,教师一直是以歌唱教学为主要方式,那么,学生很容易误以为歌唱就是音乐,音乐就是歌唱。学生对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学生也有自己的音乐世界,应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音乐形式。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风格清丽、旋律活泼的钢琴曲、小提琴曲等器乐曲引领学生聆听、感受,如,《雪绒花》的钢琴版。学生可以在学习完《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听赏它的其他版本,这样就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对于学生感受音乐的作品选择上,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内容清晰简洁、音乐主题形象突出的作品。加德纳尔也在他研究的儿童音乐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提出:低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兴趣,而对音乐风格、音乐个性不加注意。针对这一特征规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主题性强的简单歌曲给学生演唱。而选择的歌曲也必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最好选择一些节奏简单、速度适中、旋律悦耳的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找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比如,歌曲《白胖鸭》《看星星》《数鸭子》等(歌曲选自陈凯华《快乐音乐轻松学》),钢琴曲《大笨钟》《蝴蝶》《蜜蜂》等(选自《汤普森幼儿钢琴入门》)。还有交响曲《彼得与狼》,这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专为儿童所作的。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明白原来音乐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这样也有利于他们在这无比宽广的音乐天地间发现并选择自己所钟爱的那一种色彩。
二、体验音乐的快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
感受了什么是音乐,感受了音乐的快乐后,就应该让学生去体验音乐,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体验音乐的元素,从音乐是什么转入到音乐里面有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感兴趣。音乐的结构由节奏、速度、旋律、音色、和声、曲式、体裁组成。对于低年级段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要以感受、体验节奏、速度、音色、旋律这四种元素为主。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笔者十分推崇世界著名的三大教学法,即达尔克罗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科达伊教学法,三种教学法殊途同归。它们都强调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从头到脚动起来。比如,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学生与学生互动,在拍手、跺脚、捻指等声响中体验音乐等。下面笔者将举实例说明。
1.节奏体验
例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大头|大头
下雨|不愁
人家|有伞
我有|大头
学生围成一个圈,一边念,一边跟随教师做相应的动作。教师在动作的编制上应遵循简单、易记、形象的原则。
例2.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一组拍手,一组跺脚,一组拍腿,一组念童谣:
大头大
大头大
刮风下雨都不怕!
首先四组学生一起念,然后念的念,拍手的拍手,跺脚的跺脚,拍腿的拍腿。
教师也可以通过做一些游戏让学生进行更深刻的节奏体验。
2.速度体验
教师带领学生唱《幸福歌》。
(1)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2)只有教师唱,一种问与答的形式。
教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学生:拍手。
注意:速度由很慢到很快,多来几遍,学生根据教师所唱的速度的变化做出拍手的速度反应变化。
3.音色体验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敲击身边的实物,如小凳子、小桌子、小铃铛,并说出音的高低。教师在钢琴的中高音区弹奏欢快的曲子和在中低音区弹奏抒情的曲子,让学生自己比较异同。
4.旋律体验
首先从民族调式的儿歌入手。科达伊认为民歌是孩子的音乐母语,学生音乐教育也应该以民歌为基础,并且“利用民歌的原本性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与想象中受到音乐表现力的感染”(引用自《科达伊教学原理与实践》)。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清晰可爱、朗朗上口的民歌作品让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旋律体验是基于节奏和速度,还有音色之上的,学生在歌唱的同时还需要综合前面所说的进行变化学习。比如,学生学唱《茉莉花》,可以跟着《茉莉花》的韵律去拍手,有舞蹈性地走步,这可以由教师根据不同情况自由发挥,教师亦可让学生自己去自由想象发挥。
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
对于一些作品,学生在理解上会有或大或小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差异,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要轻易告诉学生某段音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而是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因为他们有超乎寻常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比如,在欣赏一段音乐后,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表达欣赏音乐的内心感受。特别是可以使学生情绪激动或共鸣的音乐听赏活动,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要给他们留有自我交流、表达感受的机会,通过相互交换认识,学生能够充分地,深刻地理解所听赏到的音乐作品。
在学习理解音乐过程中,学生需要主题内容明显、突出、形象的音乐作品。在此,笔者认为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交响音画《动物狂欢节》为学生的最佳听赏作品,一套作品共有十四曲。从第二曲开始到第十三曲,主题鲜明、形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形象更加突出的音乐片段作为教学内容。比如第二曲《公鸡与母鸡》,第三曲《野驴》,第四曲《乌龟》,第五曲《大象》,第六曲《袋鼠》,第九曲《林中杜鹃》,这些都非常客观写实地刻画了各种动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十分符合学生的音乐心理。在听赏作品之前,教师首先不要告诉学生每段音乐所代表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主动感受不同主题之间的对比并加以想象,再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或声音等方式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可以从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音的高低、力度的变化等几个方面理解感受音乐的情绪表达,并简单地学会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公鸡与母鸡的主题,节奏轻快,作曲家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了公鸡与母鸡,学生大可不必清楚地分辨不同乐器,但他们要感受到音乐片段间的不同。通过对类似音乐作品的听赏,逐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理解经验,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遵循《纲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变活动的理念的指导,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音乐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发现、自我尝试的机会。
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听赏更丰富的音乐,更有助于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四、将音乐融入学生的游戏与生活中,让学生去创造音乐
在教学中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教师选择的创造性音乐作品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在初级阶段中,音乐活动的模仿是需要的,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创造出自己的东西。
音乐节奏模仿游戏:
例1.(1)教师先给出一条固定的节奏型:X X|XX X|
(2)让学生模仿并填词,要遵循一字一音的规律。
小 鸟|喳喳 喳|小 鸟|叽叽 叽|
在充分掌握这个节奏后,打破一字一音的模式,填字由五字变成六字,让学生在自己模仿的基础上开创新的节奏型:
小青 蛙|呱呱 呱|或小 青蛙|呱 呱呱|
这是一种节奏创新的方法。
例2.(1)老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原始节奏型:X X|XX X|(小鸟,喳喳喳)
(2)如果是一大群鸟呢?该怎样改变节奏使得节奏更加形象呢?可以如下:
小 鸟|喳喳 喳|或小 鸟|喳喳喳喳 喳|
这里只举了音乐节奏模仿游戏的例子,其实还可以设计音乐速度模仿和音乐音色模仿的教案,这就需要教师才思的发挥了。总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模仿创造。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在欣赏并懂得较多的音乐知识后,将音乐融入学生的游戏与生活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在欣赏完《动物狂欢节》后,学生懂得了乐曲中的“大象”“狮子”“乌龟”等动物形象是如何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的高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举出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动物形象如“小兔子”“蜗牛”“蚂蚁”等,让学生充分想象和自由创造,用体态动作和制造声响来表现这些动物的特征。为了更富成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教师可以把音乐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小课题,如:让他们寻找自己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声音并用自己的音乐感觉表现出来。或者有节奏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如夏天来到,知了叫个不停;秋天来到,秋风瑟瑟,树叶沙沙的声音。最终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世界的奇妙与宽广,丰富多彩与变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