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7 23:4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愁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4、初步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
1、深情地诵读;
2、细腻地品读;
3、优美地解读;
4、丰富的联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探究】
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深入探究,自主完成。
(一)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感情,并试着做标记。
(二)这首《乡愁》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结合诗的内容,写出“时”、“空”在文中的体现。
(三)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在笔记本中抄下这些比喻句。
(四)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五)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炼,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一组的同学写第二节,二组的同学写第三节,三组的同学写第四节;写有余力的同学可全写)。
[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六)请你从古诗词中查找几句抒写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题目。读一读,背下来。
【作家作品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用“四读法”来学习一首诗——余光中的《乡愁》(板书)。所谓“四读法”,是阅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我把它写出来,也请同学们记下:
“一诗四读:1、深情地诵读;2、细腻地品读;3、优美地解读;4、丰富地联读。”(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将课前预习拿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探究。
(二)诵读:
1、试读、范读。先点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然后教师示范朗读。
2、教读、学读。教师从以上三个方面教读第一节,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然后学生学读。
3、练读、点读。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
4、赏读。欣赏著名主持人陈铎的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三)品读。
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
课前提示说,“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都点示出这首诗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
(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解读。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
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
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
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
(集体读一节诗,教师读第一节诗的解读文字,其余三节解读文字由学生朗读。配乐:二胡演奏曲《江河水》)
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读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集体(读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生(读文):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的船票。
集体(读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生(读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集体(读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读文):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
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母——亲!”
总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五)联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1、《乡愁》在体裁风格上的“模仿”(承继和借鉴)。
虞美人[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讨论:《乡愁》相对这首古词,有哪样一些“模仿点”?
2、请你背出几句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
3、欣赏并学唱《乡愁四韵》。有兴趣的同学可比较两诗的写作风格异同。
篇2
关键词:情景教学乡愁感受体验、语文
一、慎思之――慎思语文情境教学之意义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需要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恰当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例如在《论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情境,当学生在生活中遇上类似场景时,很容易就脱口而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从整体的教学过程来看,语文情境教学设计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课文所要讲的内容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了语文教学中的多方面因素,如学生、教师、课本三者之间,课上与课外,语文与生活等等,这与“大语文”的概念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情境教学可以调动一切有利于学习因素,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整个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笃行之――以《乡愁》为例笃行情境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i情境教学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入、运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相关故事、插入音乐视频、提问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一)在导入过程中创设情境
要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引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
在设计《乡愁》这一课时的导入部分时,我就着意于内营造和课程内容相似的情境。伴着悠远的《思乡曲》,教师走入课堂,娓娓地向学生们叙述出《乡愁》的写作背景:“1971年,遥远的宝岛台湾,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的余光中先生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想到有生之年回乡无望,愁绪顿生,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接下来教师带着充沛的感情范读《乡愁》这首诗,用带着淡淡哀伤的情境和饱含深情的诵读抓住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形象生动语言创设情境
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形象生动的描写,真实感人的情感,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相应情境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情投意合”。在《乡愁》的教案中,当讲到“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教师饱含深情的叙述到:“母亲在矮矮的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面站着泣不成声的诗人。我想这世上最痛苦的滋味、最遥远的距离、最永久的悔恨,莫过于这样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了。那贴着邮票的家书再也不能寄到,内心久久的依恋与苦苦的思念再也无法让母亲知道了。”
余光中先生的母亲,不仅给予他生命,更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中悉心呵护着孩子。如今,孩子功成名就,想要尽心竭力地报答亲恩,可母亲却在那方矮矮的坟墓里头,再也听不到外头儿子的呼唤了。带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永久的悔,诗人余光中写了很多诗来怀念他的母亲。随后展示余光中先生其他的诗作,在形象生动的语言的描绘下,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余光中站在母亲坟前的场景,令人感动落泪。
(三)借助相关的故事创设情境
“诗言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重要的特征。诗歌教学的落脚点应放在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意境的感悟上。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把与诗歌内容相关、情感相似的故事引进课堂,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故事创设的情感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走进诗歌的艺术境界和情感体验中去。
在设计《乡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元老于右任的故事: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它出生的地方,动物尚能如此,何况是人呢?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 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铸成他永远的遗憾!”通过与余光中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与《乡愁》有相似情感体验的诗为学生创设内在意识前提,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那浓浓的乡愁。
(四)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创设情境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传输者,更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式创设情境。
在《乡愁》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诗歌在自己头脑中幻现的那一幅幅画面。”开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深入诗作体味余光中先生的深情。
恰当的情境,能够调动积极的学习因素,使学生对文本有切身的体悟。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像优秀导演一样,创设情境,使语言文字内“住”着的人、事、物、景活生生的呈现出来,让语文课堂像大片一样精彩。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篇3
诗词五首
重点:
①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
②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沧海》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三)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重点落实以下问题:
1.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
2.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
3.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归纳: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4.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
(五)小结全诗的写作特色,并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六)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次北固山下》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朗读这首诗
(三)指导学生评析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3.“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5.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6.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你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当堂背诵。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应当比较易于成诵。
三、《望岳》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放各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5.“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6.“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7.“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项。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三)背诵指导。
第二课时
四、《如梦令》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教师领读这首词。
(三)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
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四)练习背诵。学生试背后,教师略说读的节奏,再领读一次,务求节奏鲜明。
(五)继续讨论,深化理解。
1.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独自去的吗?
2.为什么会“误入”呢?还有别的原因没有?
3.什么时候发现“误入”的?
4.既误人,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
5.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这件事的经过。
(六)教师再次领读。
(七)小结
五、《西江月》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三)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这时是什么季节?
3.“说丰年”的是谁?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
5.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6.“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
7.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
8.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什么要用倒语?
9.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10.由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间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五)小结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篇4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三误区 教师评价 课堂表演 多媒体运用
课题研究、课程改革在各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在教学中出现几个误区,下面我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误区一:教师评价不到位——为表扬而表扬
现在提倡成功教育,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于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变得小心翼翼了,肯定多,批评少。这样教师摆脱了以批评为主的评价方式,又走入了一个新的误区。以表扬为主的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皆大欢喜背后蕴涵着危机,学生错误的认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评价指正,这种错误将伴随其今后的学生生活,甚至影响其一生,损失将不可估量。如在课堂上有学生指出:“《闽南日报》四个字错了三个字。”授课教师评价说对,十分正确。其实学生所指的“闽”“南”“报”三字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报纸用的是繁体字、异体字而已。当教师在为学生敢于挑错而窃喜不已时,殊不知这样不到位的评价已经助长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意味着教师讲得少,评得更要精当。细究教师评价不到位原因有以下几点:(1)怕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抹杀学生发言的积极性。(2)教师不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评价就无从说起。(3)教师缺乏教育机智,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及时作出准确的评价。如果是第一种原因,还是有两全的办法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心中要有“尺度”,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张弛有度地进行评价。所谓“因人而异”,就是针对学生性格的特点作出恰当的评价。对课堂难听其声的胆小内向的学生,他们难得的发言即使错了,教师的评价应“以退为进”,力做“推进剂”。先肯定其回答中的亮点,再委婉地指出其错误所在。这样树立其发言的信心,又指出其错误之处。对急躁冒进胆大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就可“一针见血”,力做“灭火剂”,提醒其多加思考。“因题而异”也就是针对学生回答错误的程度,恰到好处作出评价。这样即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可达到“拨乱反正”的目的。若评价是后两种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巧借学生回答的火花点亮课堂,并及时浇灭错误的火苗,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优化教学过程。
二、误区二:课堂表演——为表演而表演
不时有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盲目进行课堂表演。比如我听一节作文指导课,教师要讲授的是“材料的剪辑,中心的突出”,课中却穿插了“晏子故事二则”。乍一看学生兴趣很浓,课堂十分活跃,细一想很无味,纯粹取乐而已。没有教学目标的表演,课堂上呈现的是虚假的繁荣。这样的课堂表演有何存在的必要呢?老师被课堂的活跃所蒙蔽,以此为乐,就是没有想到这种表演博得一乐之后学生又收获了什么?这样做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说,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无论是新基础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强调要珍惜学生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但如果教师把表演当做活跃课堂的万金油,适用于各种课型,那就错了。要知道让课堂焕发活力,更要开发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学方法,只有永远不停息的创造,才能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习、钻研教材,对教材了然于心。明确教学的目的、规律,把学生的发展真正放在心上。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营造求知的氛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跃起来。
三、误区三:多媒体运用——为运用而运用
多媒体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反伤教学,对此我深有感触。我在教《乡愁》时,一开始也制作了课件,花费好多时间把四小节诗化为具体的图片并配上朗读。实际运用时,学生兴趣盎然地观看屏幕,美轮美奂的画面,充满感情的朗读,都是以往课堂所未见的,新奇的感受让他们心生愉悦。但这愉悦不是我要他们感受的情绪,不是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他们根本把它看做是MTV了,没有体会到“乡愁”。接下来的一环节让他们谈读诗感受时,他们的表达也离不开画面的暗示。于是在另一班上课时,脆不用多媒体,朗读改为自己范读,这一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前一班明显深入多了,让他们就诗歌展开想象、联想,因不受图案束缚,答案明显带有个人的理解,生动多了。如果多媒体只是为运用而运用,缺乏全面的考虑,这样浪费时间、资源不说,还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语文教学;教学实践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62-0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还要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思考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们提出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环境下,依托现代教育学习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化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一、关于情境化学习
所谓情境化学习,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多媒体的声画效果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铺垫。研究表明:人们感知客观世界,从外界获得信息,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1%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实验表明,多媒体的展示不仅能加速和改善理解,并可以提高信息接受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如讲授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我们从电影片《万水千山》中剪辑下了三组画面:漫天风雪中,战士勇敢的爬雪山;泥泞沼泽中,战士艰难的过草地;红旗飘飘,战士在《不怕远征难》的歌声中胜利会师。这三组画面把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学生们一下子拉到了漫漫的途中,感受着战争年代的烽烟和艰难。此时讲解课文,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角色,爱国意识会油然而生。
再比如我讲《木兰诗》,充分利用了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通过剪辑把木兰“出征前”和“得胜回朝”的片断展示给学生,这与诗歌内容是一致的,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讲《白杨礼赞》时,播放歌曲《小白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白杨”在这里是有象征意义的,是“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战士的精神”。
又比如讲鲁迅的《风筝》,播放影片《和你在一起》的片断;讲《生命,生命》,播放韩红歌曲“天亮了”;讲《诗经・蒹葭》,播放琼瑶电视剧《在水一方》序幕;讲余光中《乡愁》播放罗大佑的《乡愁四韵》等等。
总之,或图片,或音频、或音乐、或影片,语文是最容易也是最必须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学科,全在于教师的资料搜寻与剪裁得当。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的便利,也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最大程度的展现大语文的美。当然,课堂上不能只有几幅精彩的画面来吸引学生;色彩纷杂、感触颇多仅是表面现象;也不能教师讲的动情,学生只是凑凑热闹;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更深的意境、更高的层次理解文章,真正发挥多媒体的效益。当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课堂的互动性,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关于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性学习,本文是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质疑问难、善于研究探索,并结合网络和网络技术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让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质疑,善于辩论,要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实验课上,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和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有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功能,主要是指资源共享的功能,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教师规定的资料和自己所需的资料,从而深入理解教材。
如学习鲁迅小说《故乡》一课,我要求学生从网上查找有关鲁迅的介绍,了解有关课文的背景和多媒体资料,从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人物刻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以网页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
再如学习《看云识天气》时,安排学生上网搜集关于各种云的图片或者录像,以及晕、华、虹、霞的各种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认识天气……互联网上资源很多,让学生自己上网去查,诚然不失为一法,但也不可大撒手,上语文课便让学生上网;教师应注意调节引导,而且应该有个度。
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本文仅指教师设计网页、应用网络的能力,学生应用网络的能力),根据某一专题教学需要创设专题网站,如作文网站、阅读网站、古诗鉴赏网站、文言虚词网站,或者针对某篇具体文章搜集相关资料设立网站。
例如,我在讲《背影》时把课堂设计在网络教室中,教师先设计了一个虚拟网站,内容包括朱自清生平介绍12篇,教案参考22篇,评论与赏析16篇,朱自清其他作品100多篇,其他表现父爱的文章30多篇,还有相关的音频、视频以及教师对课文的理解等资料。学生可以自由浏览、查找资料来学习课文,然后写感悟、作评论。
这类专题网站优势很明显,为学生创设了更利于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又具有一定的限制,让学生不至于过分的随意,漫无边际的上网乱看。但这类教学网站,创建起来往往难度很大,需要相当的网络技术,并且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三、关于协作学习
所谓协作学习,本文是指通过网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协作,从而共同完成某一既定学习任务,达到某一预期学习目的。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师生互动的局限性很大,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很容易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为交流既不充分又很难及时,即使是师生面对面,也会因种种原因而影响师生间的充分交流,更不用说要与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交流了。而凭借网络,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师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沟通,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不仅师生之间如此,“生生”之间亦如此。这不仅极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空间,也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得到极大限度的满足。
网络提供的交互性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软件查看学生机上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利用聊天室程序和学生双向交流。学生之间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进行在线讨论;可以自由上网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可以就某个共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组成研究小组,协作学习,把资料整理分析后制作成文件,与同学共享。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使得语文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把有限的教材扩展到无限的网络信息时空,使语文教学内容的旧、窄、死,变得新、宽、活,使学习内容成为一泓不断更新、永远流淌的活水。如果说,电脑是一位既善解人意又美丽动人的“天使”;那么,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我们的“天使”无所不在,彻彻底底改变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
篇6
然而,我们也看到拓展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只是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不管拓展的效果如何,似乎只要有了拓展的环节,就算成功。实际上,毫无实效。具体表现在:拓展脱离文本,拓展形式单一,拓展主体不明。
拓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下面笔者就自己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来谈谈对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肤浅认识。
一、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原则
为了真正发挥阅读教学拓展的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立足“文本”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需要拓展,但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时机、拓展的角度、拓展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
2.立足“学生发展”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的拓展要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依据。拓展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接受能力的高低、基础的好坏、思维的活跃与迟钝等诸多因素,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立足“适度”进行拓展
有效的拓展,内容不在多,在于适度,在于恰到好处。教师不能将拓展环节当作一个“卖点”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卖弄才思,显示课堂教学的新意,拓展内容和形式接连抛出,容量庞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无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实践
基于以上的原则,我认为要使阅读教学的拓展真正走向有效,必须找准拓展切入点,笔者选取了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拓展。
1.从新课启动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会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种阅读内容或是对作者的介绍,或是和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更主要的是,这些或生动、或真实的材料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为学习新课增加了动力。
比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笔者在文本解读之前,也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诵读王之涣《出塞》、王维《使至塞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边塞诗歌,深切感受边塞诗歌意境开阔、风光奇丽、气势雄伟、征战悲壮等特点。接着进入《渔家傲 秋思》的学习,学生就容易深切体会诗人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自己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情怀。
2.从精美语言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之作,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拓展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执教公开课《老王》时,在品读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这一情节时,围绕语言作了拓展:“镶嵌”“可笑”等词妙在何处,能否改换成“站直”“可怕”等,有的学生说,“镶嵌”比“站直”好,镶嵌写出了老王已经接近死亡了,身体极度的虚弱;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形象写出了身体僵直、步履维艰的形态,“站直”却没有这种效果;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使人容易想到遗照,暗示老王即将离开人世,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意味;有的学生说,“可笑”比“可怕”好,更显出老王的不幸,以及作者对老王的深切同情……在学生品位语言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李健吾的话:“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个中矣”来印证,学生对语言以及老王的善良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3.从文本空白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作者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或为了文章本身写法的需要,在文章中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拓展,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鲁迅的《风筝》一课,文中的“我”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的、将要完工的风筝毁坏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段文字将“我”的粗暴、自私、专制、漠视孩子的天性写得非常细腻,但有关弟弟的心理活动只字未提。在教学时,笔者抓住了这一空白点,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师:小弟弟当时会怎样想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弟弟的心灵深处。
生①:做风筝的事被兄长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好害怕啊。
生②:我知道瞒着你做风筝不对,但我太喜欢风筝了。
生③:哥哥,我错了,我不应该躲在小屋里做风筝惹你生气。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老师想,弟弟的心理为什么只有害怕、无奈、后悔,却没有怨恨、生气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作心理揣测的?
生②:“我”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请求弟弟宽恕时,而弟弟“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生③:后文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弟弟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对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所以哪来怨恨呢?
……
通过以上空白点拓展,除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外,也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的原因: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乞讨宽恕,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而且也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厚。
4.从领悟主题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对主题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围绕主题作出形式不一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一步步地向文章的主题开掘,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感悟、碰撞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创造,从而深刻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升华思想。
杨聪老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在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和字句中发现、品味云南歌会的“意思”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品的主题,作了如下一步步拓展:
师:请看课文已删除的第一段: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沈从文认为写歌会的“意思”在哪里?
生①:生命的美好,生命的颂歌。
师:那么,沈从文歌颂了哪些生命形态,请用这样的话来表述,“这是____生命”,可以是自己概括,也可以是文中的字。
生②:这是无拘无束的生命……
生③:这是兴奋、活跃的生命……
师:如果我要你在“活”字前面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你对这种生命的看法,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这【】是______的生命
(却/竟/真/就/才……)
生:……
师:只有这样的生命,生活才有意思;只有这样的生活,生命才会充满活力。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社会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我想加一个“才”字,这才是活的生命,我为什么要加这一个“才”字,请看大屏幕:
不少写平民的散文,玩味的往往是他们生活的卑微,却意识不到这个大海般的世界对于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它的尊严。沈从文是个例外。他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生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邵燕祥说“从文的作品将以不舍昼夜地流传下去,润泽当代的直到后代的无数焦渴的灵魂。”……
这层层深入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将文本主题提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作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从而把握主题。如学习鲁迅的《孔已己》时,引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都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但《孔已己》是通过让人心酸的失败者形象来表现的,《范进中举》则是通过让人心酸的成功者形象来表现的。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引进席慕容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采用比较阅读,既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化文本的主题思想,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5.从捕捉质疑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再详细的备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更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的质疑,在拓展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教学《陋室铭》时,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释,了解了“白丁”的意思:“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却不懂。笔者就在这里进行了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清高脱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拓展切入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课堂情况等灵活地加以运用,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四、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拓展时,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1.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
教学时拓展的时机,拓展的方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广度和深度,无一不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要想拓展的合理有效,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让自己先“厚实”起来。
2.捕捉动态中拓展生成的机会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这灵动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生成,如果抓住了新的资源进行拓展,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的局面。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拓展生成的机会都被忽视和扼杀。因此,教师精心备课,既备教案,又备学案,多些准备,多些预测。这样,对话中拓展生成的资源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误区;策略
一、课堂导入的几个误区:
(一)先入为主,直奔主题――重视“入”,忽视“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导入这一环节,一进课堂便直入主题:“今天我们讲第几课,请大家先看一遍课文”或“把书翻到第几页”等。只有在公开课时会像模像样地设计一段导入语。由于平时教学中的忽视,到难得一“导”时,便难免出现问题。因此,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对课堂导入认识上的缺失。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送别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在请同学们马上熟悉全文,在最短时间内会背诵本文。”学生随即低头就读,却面无表情。本来一首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的诗歌,在学生嘴里念出来却似和尚的经文,让我听了很不是滋味。课后经过反思,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重视了“导”,才能激发学生思维,调动积极性,这个过程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唤起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二)追求新颖,华而不实――脱离文本,忽视语言本位
一堂生动的课,生动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少不了的。有些老师不惜挤占教学时间,将大容量的媒体信息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忽视了作为语文学科的“语言本位”,这样的导入既不符合目标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致在教学上得不偿失。
(三)教师主导,过于强势――生拉硬扯,忽视学生情感
有位老师上余光中《乡愁》时,问一个学生:“如果有个人离开家,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几年之后,他开始挂念自己的亲人,这叫做什么?”学生答道:“珍惜亲情。”老师又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特别长,漫漫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月是故乡明。”学生回答很干脆,老师却急了,“就没有别的答案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时已然不太自信。“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老师仍未放弃,这位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脸刷地一下红了……
分析这位老师的导入,他所犯的错误是偏离了教学情境。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导”不仅过于生硬,也会让学生不知所云。教师“导”的方向很明_,那就是教案中的预设,而且在学生的思维情感与预设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下,还一再勉强。这样不但不能起到激发兴趣的目的,相反会影响和干扰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积极性受阻,自尊心受伤害。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就要注意找到文本与学生实际相切合的点,这个点就是导入的点。
二、避免课堂导入误区的应对策略
(一)抓住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注重对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记叙文可以以事导入,吸引注意力;抒情散文可以以情导入,以情激趣;说明文可以导之以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授议论文应当导之以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等等。
(二)切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
教学的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课堂导入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标是使课堂教学最优化,这不仅涉及课题的类型,还要清醒地意识到,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达到什么要求,培养哪些能力等。因此,导入语一定要为实现为既定的教学目标做好铺垫,而不是为了过分迎合学生的所好,花样百出,实则离题万里。
(三)尊重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我们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听众,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是关注教学内容的话,那么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无效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样,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教师对于文本与学生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导无定法。但不管怎样,课堂导入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避免误区,追求高效,使得导入真正成为课堂的活化剂,成为学生精神盛宴的第一道佳肴。
作者简介:刘香梅(1977-),女(汉族),湖南省衡南县云集中学语文教师,中一职称。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篇8
本次交流活动,通过不同地区的典范教师展示各种不同的创意教学,让所有参与的人员(教学者、评点人员、听课学生、观摩学习者、幕后工作者)收获满行囊,对台湾正推行教师专业成长的今天,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我相信这场教学将激起教育优质绩效旋风。笔者曾受邀在上海及澳门两地担任两场观摩课的执教者及评点专家,以下简述是我对这次活动的观察与省思。
起:本次交流活动的缘起
第六届两岸四地暨新加坡语文创意交流活动能在台湾举行,乃归功于澳门中语会胡培周理事长和澳门中国语文新课程研究会容理诚会长。去年7月第五届活动在澳门举办时,他俩提起希望第六届能在台湾举行,并以创意教学为主轴。返台后,我几次与文山国小庄庆鑫校长商量独立举办的可能性。校长问及经费负担问题,我说不足经费全部由我个人承担。校长见我办理意愿甚坚,乃协助我做各项规划。之后适逢台中教育大学校庆,返校之时,我巧遇杨思伟校长,随即向他报告此事。杨校长当即答应全力支持,并交代下属全力促成。后经数次开会、电邮往返传递,终于促成了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
承:掌握各项教学要素,“牵手”一场成功的两岸教学对话
当大多数人觉得教学成效有限时,我们应该改变思维,思考更有效率的“教”与“学”。2013年4月1日起,一连两天总共8场的演示课,无疑给出了最佳的批注。
1.《最苦与最乐》(朗读)单元,由台湾陈桂芬老师执教,透过朗读让孩子学到文章的精、气、神。这场教学体现的是台湾的一般教学常态:先暖身让学生试读文章,再分析范读与试读的差异,找出句眼,让学生感受声音的温度。评点老师贺诚校长强调超文本的学习,学习如何读、怎么听、如何与人交流、怎样表达意见,赞许执教陈老师圈词教学的优点,给人一个再领悟的机会。
2.《平仄之美》(吟诵)单元,一场“一二算平三四仄,入声算仄很奇特”,开启了朱畅思老师的平仄之美教学。朱老师的课堂教学很有创意,看似教一首诗,其实是教一种方法,也教一种能力。
3.《阅读策略-预测能力》单元,由香港汤芷琪老师执教,她首先发问“你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会怎么去读去看”,由此引出一场师生的对话。继而用《恶梦枕头》一文,来做阅读预测。评点老师苏伊文教授(国立台中教育大学)说:预测教学应随时扣住原文,每当学生预测完毕,我们要回过头来检视原文,由哪些线索可以得到推测。容理诚教授说:最好的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学程,故事中的悬念可以吊学生的胃口,引发不断的探究,不断的预测,这些都是很好的表现,若能贴近生活或让学生学以致用,和生活相链接,将今天所学的加以运用,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4.《落花生》(阅读)单元,由东莞马新民校长执教,马老师说明文章背景、选材的原因,讲了一个《真有趣》的故事作为阶梯,并藉由落花生的两个文本,来让学生思考、评价,激化了学生的脑力,是一场挑战性极高的创意教学。比较阅读的学习,在意的是知识的理解素养与生活结合。如何开启孩子的思维力是困难的,但马老师做到了。
5.《走上美好的人生路》单元,由新加坡林季华老师执教,在“今天不是我的课堂,而是你们的课堂”声中这场教学开始了。薛强老师(深圳福田区教师培训中心)提到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修改指导语,并且在第二自然段中先示范,然后在第三、四自然段中,要学生运用所学,探究问题,学以致用都是很好的示范,若能再引证与例证方面再加强将是一抢完美的教学。整体说来,林老师不仅善用文本,也运用多媒体,来提升学生寻找论点以及找出论据的兴趣,因此这是一场有创意的教学。
6.《万里长城》(阅读)单元,由澳门贺诚校长执教。贺校长由一首回乡偶书开场,介绍自己,拉近学生距离,开启了一堂《万里长城》的阅读课。评点老师胡培周理事长(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客气地说:他来向贺校长学习,师生合作、相互观照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以鼓励来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习信心,透过语文工具来体验人文的发展,通过朗读来提升语感的认知。学习课堂不是表演,是一场感动全体师生的教学,值得我们学习。
7.《卖油翁》(阅读)单元,由珠海容理诚教授执教。评点老师马新民校长(东莞北师大翰林学校总校长)称许容老师有以下几个优点:1.教师有明确的目标意识;2.文言文是现代语言的母亲,因此“对译”以更灵动的方式理解语文,值得我们肯定;3.学生学习的层面是文字层面、文章层面、文学层面、文化层面,容老师做了巧妙的安排和体现。整体而言,这堂课是具有创意的,对译的教学能增进现代语言的美感与温文典雅。
8.《楚人养狙》单元,由台湾丁美雪老师执教。丁老师在课程的架构上相当完整,并且运用很多的图表来引导整理教学重点或概念,让学生更容易学习,教和学结合得很好,寓意的引导也很成功。丁老师在教学前注重预习,上课时能关照到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经验,也能延伸教学。因此这是一场成功的教学示范,教案设计也值得参考。
转:促进不同地区教师情感交流,凝聚语文教学情操
台湾是一个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社会,学校应组织跨文化理解与欣赏活动,让师生能真正体会到“多元之美”的生命共同体感。台湾有来自大陆各省的乡亲、东南亚各国的新住民、台湾的原住民。在这两天的研习中,分别和香港、新加坡、澳门、珠海、深圳、广州、东莞、海南等地的朋友通过交谈分享教育成果,我脑海里浮现出孙大川教授在《哲学其实是乡愁,是处处为家的渴望》一文中阐述的“四乡说”:“人生而属于一个地方、一个家族,这是第一个故乡;人生而分享自己民族、文化、历史的生命,这是第二个故乡;人生而共担全体人类以及所处时代的命运,这是第三个故乡;人生而寻求意义以及一切存有的超越根据,这是第四个故乡。第一个故乡,我们面对的是乡土、家族;第二个故乡,我们面对的是文化历史;第三个故乡,我们面对的是全体人类以及我们共处的时代处境……”
因此,我感恩来自两岸四地及新加坡的朋友。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是荣耀第一故乡、成就第二故乡、拓展第三故乡、寻求第四故乡的大任务。虽然在第一故乡我们属不同家族,分处两岸四地暨新加坡,但放眼到全球到大时代,你我都是炎黄子孙,你我都是好友,大家有志一同,共同为语文教育尽心,伙伴们加油!
教育是开启个体潜能的钥匙,教学是激化个人脑力的泉源。藉由教育的作用,一个人内在的天赋能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今天通过观摩研讨,我们相信两岸四地暨新加坡的语文教学交流会更深化、更普及、更有创意!
合:通过小小的改变,将教学理想付诸行动
1×1×1×1×1×1……×1万次还是等于1,但如果加上小小的0.01,变成1.01×1.01×……乘以70次,就会变成2.007(大于2);而如果从“1”中减掉小小的0.01,变成0.99×0.99×……乘以70次,就会变成0.495。因此,在语言教育的园地上,只要我们能多发挥一点点的力量,学习效果就会大大不同。而如果我们稍微放松一点,那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只剩下一半的战斗力。因此应思考如何去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各种可能来强调正向的相互依赖、成长。
“该做的事,今天不做,20年后必须付出代价;不该做的事,今天做了,20年后必须承担后果。”我们要提醒自己对教育应有的坚持。台湾的课程与教学辅导重点强调有效教学、多元评量、成就每一个孩子,也注重到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的有效学习。现代阅读谈的是,希望学生拥有阅读能力并通过阅读而有所得,得到生活所需的知识,得到探索事物的乐趣,得到深入思考和多元观点的能力。
要在致力于课程、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政策之推进的努力下来提升教学质量,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益。学者Robert J. Marzano 在《What Works in Schools: Translating Research into Action》中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进步幅度与老师的教学效能有关,在有效能教师的指导下,一年后学生的进步为53%;倘若在低效能教师的指导下,一年后学生的进步为14%。令人惊讶的是,三年后学生进步幅度的差异,在高效能教师带领下为83%,低效能教师带领下仅为29%。这一研究提醒着我们,教育工作不再只是良心事业,而是绩效责任的事业。
思:不断自我反思,力求精进,确保语文教育质量
同侪学习中,欣赏别人、精进自己,参与并感受第六届两岸四地及新加坡创意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第一个幸福:能在台湾直接欣赏到来自各个地区优良教师的典范教学,每一位同仁,个个身怀绝技、能说能唱。看到了大家的好,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段时间我像一块海绵,努力地吸收,吸收授课教师以及引言人、评点教授们的理念、教学技艺以及同仁的优点与长才。
第二个幸福:能参与这次的活动规划,要感谢容理诚、胡培周两位不藏私的推荐、引导,促使我们“分享”到许多“典范教师”;感谢台中教育大学对这次活动的关心支持;感谢文山国小庄庆鑫校长给予我很大的空间,让我能够尽情挥洒。
篇9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经典论断道出了人的本质。回归本真的德育,就必须观照关系中的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关系中的人结成了群体,形成了社会,产生了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厚、优秀的文化。赋生命以文化的底色,既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的应尽之责,更是文明传承的必然要求。
让孩子心灵散发翰墨的馨香
古城里,蓝天下,几株古树的掩映中,一个三面包围,南面敞开的古色古香的院子出现在记者面前――这便是有着130余年历史的墨池小学。
楼不高,只有三层。风格也很简朴,砖的青灰构成了学校的主色调,一楼教室圆形拱门和屋顶瓦的红色,让古朴的校园平添了几分生动。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院子西边的一个大厅里,一群盛装的孩子正在诵读《弟子规》。声音稚嫩、清脆,韵味十足,让记者情不自禁地跟着念起来。
“这是学校正在开展的《弟子规》诵读展示活动。”同行的陈绚校长见状,忙向记者介绍。
“那么,学校为什么要选择《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陈校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了学校的历史:
墨池小学是温州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学校,可追溯到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由英国传教士在康乐坊设立的艺文学塾。1903年10月20日,在艺文学堂新校园落成后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创办人苏慧廉如是说:‘这所学堂的成立是本着三个可见的目标:启迪智慧、强健体魄和磨砺道德……道德品质是智慧和真理的根本,甚至比智力培养和体格锻炼更为重要,而这正是本校的主要目标。
“我们在梳理学校办学历史,明晰学校办学传统,立足学校区域文化的前提下,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做有民族根基的世界公民’。为此,我们通过构建国学启蒙教育课程体系来践行‘临池博学,见贤思齐’的校训。”
为了让身处现代社会的儿童认同古老的《弟子规》,学校进行了艰苦、耐心而富有成效的努力。
首先,是让孩子能诵读。一年级新生一入校,就收到了礼物――《弟子规》教材;每周一晨会,大队部会选取其中一段布置周行为规范达标重点,开展“我读弟子规”活动;每周二午间,广播室播放录音,全校师生听读《弟子规》;编创《弟子规》韵律操,利用大课间时间边诵读边做操,帮助孩子将《弟子规》内容熟记在心。
之后,是将《弟子规》的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引导老师以德育微课程为载体,设计以学生生活为核心的班本课程,以儿童的方式探究世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体验。如“中华礼仪最靠谱”“生日送诗”“论语故事馆”等班本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心灵的触动改变行为,实现了德育的无痕开展。
童蒙养正,如果只停留在诵读和课堂,是难以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的。只有打动了孩子,教育才能抵达他们的心灵世界。而活动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为此,学校每学期都会设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读经典《弟子规》,做现代文明人”系列活动,让“童蒙养正,磨砺道德”的教育如充满童趣的花朵,吸引着孩子,感染着孩子:
“火眼金睛找陋习”比赛――发放竞赛单,找出不良习惯,对照《弟子规》,写出相关文明礼仪语句。
“践行《弟子规》情景剧”展示――以年级为单位,组成侦察队,寻找身边的陋习,根据《弟子规》的相关要求,自编自演情景剧。听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好习惯壁画展――师生及家长共同完成践行《弟子规》壁画,既美化了环境又深化了教育。
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大队部在寒暑假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发动学生设计、记录《低碳生活实践表》,征集、评选“低碳生活”标语,通过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不仅是一种学习领域的扩展,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校“艺文节”――以“小眼睛大搜索”为主题开展摄影比赛,拍摄春游活动中的好行为、好习惯、好人好事等。
……
学校坚持“长跑式”循环往复的教育,允许孩子犯错误,抓小事,养“大德”。从衣食住行这些身边的小事开始,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变急功近利的“有为”学习为看似“无为”的习惯养成。在这样的德育理念下,许多让人感动的德育故事发生了:
宽转弯,勿触棱,缓揭帘,勿有声
孩子活泼好动,他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就是“瞎跑”,尤其是喜欢在教室和过道之间来回乱跑,教室的门总是被重重地关上之后,便迎来一阵急促的撞门声。我于是做了两张卡片,一张上写着“缓揭帘,勿有声”,贴在教室的门上;另一张上写着“宽转弯,勿触棱”,贴在教室的拐角处。然后,我带着孩子们,走到贴着“缓揭帘,勿有声”卡片的门前,让孩子大声地读,并记在心里,“孩子们,记住了吗?”“记住了!”孩子们大声地回答我。“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弟子规》里读到过的,它告诉我们开门、关门的时候都要轻轻的,记住了吗?”“记住了!”这次他们喊得更响了。接着我又带着他们走到贴着“宽转弯,勿触棱”卡片的拐角处,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记住这句话,并向孩子们演示了怎样走路转弯才是安全的。那一天,我发现孩子们个个都瞪着眼睛认真地听着,记着,学着。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中生活、生长,是多么畅快的一件事啊!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一直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孜孜求解的难题。用喜闻乐见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引导孩子,无疑是一条有效的路径。在中华文“墨”的浸润下,墨池小学孩子身上散发出文化的馨香,让人久久回味。
新时代的“三味”乡土德育
双屿小学位于古城温州西郊,校园面积不算大,楼层不高,房舍也不鲜艳。步入校园,脚下是写着温州俚语的小径,一侧的墙上是温州传统儿童戏的线条画,眼前的一切让人顿生亲切感。
对于为什么要选择乡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特色,徐立臻校长的话语有些沉重:
“温州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中属于孩子的风土人情更是多姿多彩、独具特色。但随着温州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本存在于生活中的乡土乐趣被封存于博物馆,化为了乡愁。我们的孩子不会讲温州方言,不知童戏为何物,了解的只是一些瓯越文化碎片,温州乡土文化的代际传承已经断裂。因此,让孩子从小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情感,成为富有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的人,已经成为学校德育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双屿地处鹿城区城郊结合部,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既是温州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衔接地,也是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汇地。在学校920名学生中,本地生占45%,外地生占55%。学校在调查中发现,温州本地的孩子希望传承父辈的文化传统,而新温州居民更希望子女享受到一样的本土文化教育,以便于自己的第二代能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中。
基于历史的使命与现实的考量,实施乡土文化校本德育便成为双屿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不管是外来孩子还是本土孩子,曾经的乡音、乡韵、乡情离他们都已经很远很远了。如何让今天的孩子认识、认同并爱上传统乡土文化呢?双屿实验小学开出了“三味”药方:童味、土味、情味。
所谓“童味”,是指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与组织形式富有童趣,是儿童乐于参与的。为此,他们筛选与孩子最接近的乡土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童趣元素,回归童年的本真,力图让每一个儿童的生命都得到关注,让每一个儿童的天性都得到尊重。
所谓“土味”,是指课程的内容源于乡土,突出质朴。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引入身边带有泥土气息的人、事、物,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让乡土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课程之中。
所谓“情味”,是指课程价值与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突出学习共同体的情感色彩。针对学校外来孩子占多数的学情,学校致力于传承乡土文化、传递人文情怀,消除因地域差异、生活经历及家庭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最终实现各类学生的融合和健康成长。
“乡土德育‘三味’,是我们对课程目标、教育使命和核心价值进行的深入考量。”徐校长用一句话作了总结。
为了有效实施“三味”乡土德育,学校开发了三类课程:
专题式课程:按照童趣、恒久、实用的原则,构建了方言序列、民俗序列、童戏序列的序列式课程,分别安排在三、四、五年级实施。其中,《学讲温州话》编排了12个专题,《温州童戏》编排了19种童戏活动,《温州民俗节庆》编排了6个节庆专题。
大单元式课程:设计了整个大单元的教学形式,将“三味”乡土校本课程融入国家课程。即:将一个乡土专题的内容,渗透、延展、补充进语文、数学、科学、艺体等国家基础课程中,以突破三级课程的鸿沟,跨越学科界限,构建出相对稳定、综合的课程体系。
探究式课程:借助“三味”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德育课程、社团课程的整合研究,开展乡土文化节、七彩大舞台、童戏大赛等一系列开放式大型乡土活动,成立屿露文学社等12个乡土文化社团,创设东瓯王庙等12个乡土实践基地,助推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上,学校设计了生动活泼且富有创意的形式与载体:
口袋书:创编三本原创教材――“口袋书”,其尺寸仅为10cm×15cm,精致小巧、富有童味,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灵活,让课程顺理成章地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
课程实践包:创编与原创教材配套的《校本课程实践包》,其中《温州话》侧重于语言表达、交流互动的活动设计,《温州童戏》侧重于玩乐体验、协作互助的活动设计,《温州民俗节庆》则侧重于采风考察、探究实践的活动设计。
七彩月系列活动:给予每一个节庆不同的色彩和定义,让节日既富有童趣,又彰显特色。
三课联排: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在一个半天的连续三节课中进行,突出活动课程的连续性、交叉性和整合性。
乡土空间“活化”: 以师生共同设计、学生自己创造等方式,共建有活力、可活动、能活用的“活化”空间,包括:乡土教学空间――俚语小径、童戏墙绘;生活文化空间――民俗文化墙、乡音角;课外活动空间――童趣林、乡土美术坊。
如此富有特色的乡土德育实践创新,让记者深为叹服。
乡土是一条纽带,连接了教室中的你和我,连接了过去的精彩和今天的鲜活。双屿小学的孩子在精心设计的乡土课程文化中认识自我,快乐发展,逐渐成长为真正的温州人。
历史如一条长河,流淌的是千百年来民族的文化记忆。只有经过文化的浸润,个体的人才会变得丰盈、强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但是,这种浸润,必须是基于孩子,为了孩子的,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的。墨池小学实施的“童蒙养正”系列活动,讲述的感人德育故事,让孩子的道德根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润泽下,更加强健;双屿小学的“三味”校本乡土德育,让孩子在参与中感动、感悟,自觉地吮吸温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不断茁壮成长。两所学校的探索,让中华传统文化与温州地域文化的花朵在鹿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相互辉映,争奇斗艳。
超越人:促生命走向自觉自由
超越是人的根本特性。在不断地追逐理想,化理想为现实,然后在新的现实基础上追逐更高的理想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超越着自己。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唤醒、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生物的自我与俗常的自我,走向生命的自觉自由。
以价值建构成就自觉生命
“有利于学生的成功与发展”是温州市十七中德育人的孜孜追求。在杨成风校长看来,“学生的成功与发展,是我们办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只有学生的成功与发展,我们的素质教育、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才能有机地整合统一”。
如何让孩子取得成功与发展,不断超越自己?十七中的德育工作者认为,价值建构是关键。陪同记者采访的刘燕副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人是主体性的存在。而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生动展现,既需要责任内驱、规则约束,也需要爱心行动。”
温州市十七中把责任教育、规则教育和爱心教育作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
他们借助责任培养,养育“内驱力”。学校要求学生对生命负责:安全第一,身心健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有所成;对家人负责:成熟稳重,能够担当家庭的责任,赡养父母;对社会负责:不危害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借助规则教育,培育“约束力”。规则教育的内容包括:交通规则、生命安全;班规、校规;家规家训;社会公约、制度、法律等。
他们以爱心教育,培育“行动力”。“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这里的爱,内容从自我到社会、自然,具体为:关爱小自己: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学业有成,品行端正;关爱小社会:孝敬父母,团结同学,热爱班级,维护学校荣誉;关心大社会:关心社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爱护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探索地球和宇宙奥妙。
价值观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行动、再认知、再行动”的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此,十七中的德育工作者有着清醒的认识。实践中,他们把七年级作为规则教育的主要时间段,适当延伸至八、九年级,通过课堂学习、主题晨会、主题班会、家长学校、宣传橱窗、电子屏,开展初中三年“安全、行规、礼仪、学习、活动”等五大规则序列的认知教育,养育学生尊重规则、富有责任的意识。在校园“四节”、运动会、春游、劳技考试、消防安全演习、心育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寒暑假社区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富有责任与爱心的品质志向。借助现代化技术,建立网络化的《校园快讯》、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等平台,开展学生行为的实时评价,将学校的责任、规则和爱心教育落到实处。
2013年12月18日下午3点15分,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心连心 梦促梦”贸易活动准时开始。
只见宽敞的活动大厅里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有卖家热情的叫卖声,有买家略显青涩的砍价声,有好奇心驱使的询问声,有分享购买经验的讨论声。走近一看,才发现各个摊位正犹如选美的美女在争奇斗艳。各班的同学都把自己班的摊位打扮得异常引人注目,有走婉约路线的,有走豪放路线的,有走卡通路线的,可谓美不胜收。再看摊位上的商品,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二手的闲置物品,有手工制作的食品、挂件,还有艺术作品等。这些商品在主人精心的摆放下、在卖家用力的推销下、在涌动人潮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吸引人。在两节课的时间里,这些东西几乎被购买殆尽。
下午5点多,天差不多黑下来了,心理辅导站负责人不得不宣布活动结束。最后,每个摊位将自己辛苦赚到的钱(所卖东西总额的30%)上交心理辅导站,作为“心灵善款”。加上心灵捕手社团的爱心摊位所得,本次的“心灵善款”共计2543.5元,这些“心灵善款”将全部用于帮助那些有梦的人去实现梦想。
富有创意的爱心活动温暖了寻梦者,也让圆梦人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
在温州市第十七中,记者还听到了一件新鲜事。每年6月的7、8、9日,校园里都会挤满了学生。那些比教室里孩子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会钻进教室,听原来的老师上课;会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会坐在大树下,和学弟学妹们聊聊天……
这些人不是别人,全是近两年来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趁高三的同学高考的三天时间,回到原来就读的初中,重温美好时光。
好的教育,不是让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多少知识,而是所有的知识都去除后,剩下的东西。十七中的毕业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学校开展价值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不管是已经毕业的校友,还是在校的学生,只要有了价值的根基,对成功和发展的追求就会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价值观教育,让十七中的孩子完成了人生的一大超越。
超高人气的儿童哲学课
说起“哲学”二字,大家往往会将其与神秘、高深、晦涩等词语联系到一起,认为是专家教授才能做的事。但在温州市瓦市小学,哲学却来到了小学生的课堂,而且这一来就没有再离开,迄今已是15年。今天,瓦市小学的儿童哲学课,孩子们喜欢,专家们赞叹。“孩子们在提问、思考、讨论、辩论中,口头表达与思辨能力不断提高,心灵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得到熏陶,思想与精神更加丰富。”说起儿童哲学课的实施效果,杨素琴校长脱口而出。
瓦市小学的儿童哲学课走到今天,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2000年9月,学校仿照昆明市铁路南站小学编写的《中国儿童哲学》,在几个实验班中尝试开展教学。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朗读课文、发现矛盾、提出问题、辩论讨论,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初步得出问题解决的方式和步骤,让儿童在自由的思想碰撞中受到哲学的启蒙。
2003年,鹿城区全面进入新课改,学校拥有了从未有过的课程开发权――可以堂而皇之地开发校本课程了。经过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儿童哲学”是最佳选择。于是,学校决定在高年级开设儿童哲学课程。但是,任教老师觉得这套教材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编写零乱,入编故事哲学味不浓。于是,学校决定开发适合自己的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累积大量案例的基础上,编写出校本化的《儿童哲学》教材(上下两册)。
2005年暑假开始,学校对《儿童哲学》校本教材进行了修正,通过有关专家审核正式定稿,并于2007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不断规范和完善儿童哲学的评价体系。学校还组织广大教师撰写教案,编写教案集,以便资源共享。这一时期,积极探究儿童哲学的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对教学内容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许多老师不再依赖学校提供的教材,而是发动学生共同寻找更为贴近学生生活、更富时代意义的典型事件或故事开展学习活动。
儿童哲学成了瓦市小学孩子最喜欢的一门课。
“我感觉越来越聪明了。”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能说会道了。”
“我觉得哲学课是一门很好的课程。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发言权,让我们有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还能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斗一斗智力。”
“我觉得儿童哲学课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提高了我们分辨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等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儿童哲学,每次上课前遇见老师,我们都会说,快点,老师,我们等不及了!”
……
调查显示,9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上儿童哲学课。这足以说明了儿童哲学课的超高人气,那么,数字背后的理由是什么呢?
“儿童哲学课不是竞赛性的,排他性的,它在启示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还追求一种民主的氛围,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互相尊重。同时,由于我们经常设计一些有关社会问题的探讨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促进了孩子们社会化进程,也让学生来关注时事,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杨校长道出了问题的答案。
2013年,浙江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健敏博士观摩了学校“一场球赛”儿童哲学课后,动情地说:“瓦市小学儿童哲学课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15年,实属不易。人的品德不是灌输出来的,如果靠讲,是感动不了人,感染不了人的。儿童哲学课让孩子在辩论中构建现代观念。当今社会,很具挑战性,许多现象需要思辨,需要观点交锋,需要心灵对话。德育在细微处,在于点滴积累。感动一次容易,但只有让孩子感动百次甚至更多次,才能变成善良的人。儿童哲学课是本真课堂,它让百年老校充满生机活力。真正的教育不应是只让孩子接受知识,而应是启迪思维,润泽心灵的教育。真正的办学特色在课程,希望儿童哲学课作为瓦小的办学特色能坚持下去!”
校长的感悟、孩子的心声、专家的感言,道出了儿童哲学独有的魅力。
课程有魅力,是因为孩子喜欢。孩子喜欢,那一定是因为他们很快乐。他们为什么在课程开设长达15年的时间里都这么快乐?我想那一定是因为他们很自由。在民主的氛围中,经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我反思而获得的道德观念,他们当然会乐于接受并付诸实践。如此,纪律、规范、道德要求,对孩子来说,就不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孩子完成了自我的超越,品尝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心灵自由的快乐。
超越,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使命。也只有超越,人才能向自由王国靠近。温州十七中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助推孩子自觉发展;瓦市小学通过儿童哲学课程,让孩子品尝心灵自由的快乐。他们的探索给人的启示是深远的。
八所学校,八枝鲜花。她们虽然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迷人。在鹿城德育这个百花园里,盛开的不只八枝鲜花,所有的鲜花都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