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14:1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

一、倾听文本,驾驭教材

倾听是什么?简言之,那就是用耳听,用心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担负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重任。因此教师自己必须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琢磨语言,体会意味,学会透过文字符号倾听文本中那些值得回味的、令我们终身难忘的声音,教师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自己在阅读的感知、理解、鉴赏方面优于学生。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才能信心十足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落实三维目标,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倾听学生,和谐发展

1、倾听疑问,因势利导。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有自己的见解。”面对教材,学生提出的疑问,可能难易有别,深浅不一,有的能切中文章要害,有的却风马牛不相及。这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因势利导,要学会放弃,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相互解决浅显的,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鼓励学生课后探讨,课中主要引导学生解决的是那些能够体现课文中心的、作者感情的、写作特色的等问题。如笔者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①本文的作者是谁,她与鲁迅有何关系?②伯父是什么意思?③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的人爱戴?④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碰壁碰扁的吗?⑤题目中为什么要加上“先生”二字?⑥作者在干什么,是不是革命者?等等。像①②这样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相互间解决,像本文的作者现在在干什么,是不是革命者,与本文内容关系不大,可让学生课后阅读课外资料解决。而像诸如③④⑤这类的问题,教者要紧紧抓住,引导学生重点解决。这样不仅完成了课堂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课外探究的能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啊!

2、倾听发言,科学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交流是常有的事,但学生的回答往往不令老师满意。这时教师要有耐心,及时抓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并提出合理建议,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的鼓励性评价。当然在评价时也要力戒廉价表扬、肉麻吹捧,要“奖罚分明”、真实坦诚,这样的语言评价才有分量。学生的优点要表扬,不足之处也要予以指出。如:

当学生回答明显有误,教师一定要说,很遗憾,你考虑偏了,再试一试(想一想),会有办法的!

当有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教师可以说: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多单调啊,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声音,也给了我们启发和思考!

当学生之间进行争论时,教师说:友谊第一,争论第二。为了说服对方,请亮出一个正确的理由!

当学生因为坚持正确观点而势单力薄,信心不足时,教师说:真理不会以人数多少来确定,相信自己、坚持到底!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说,只有学生愿意说,教师才能倾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了解到学生与文本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点拨与引导,把对话引向深入,从而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倾听“杂音”,注重生成。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对话的中心。学生个体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而在语文学习中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不可避免地就会有一些“杂音”。对这一个个 “杂音”,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微笑着耐心地倾听。因为“杂音”有时候是课堂教学的生长点,是好课的亮点。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10册的《草船借箭》一文时,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当学生说鲁肃忠厚老实时,就有人插嘴:“鲁肃并不忠厚,也不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撒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说出来,而且明明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诸葛亮,却没有将实情告诉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要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而他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顾全大局的将军。”这个“杂音”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体现着学生的创造个性,并且他这一说对人物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更加准确了,也就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倾听自我,反思提高

篇2

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不能再是标准答案的散播空间,而应该是珍视孩子们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那么,怎样预设课堂,才能收获精彩的生成?

一、于无声中听惊雷

学生的灵智和欲求,总是发生在教师的不经意之时,稍纵即逝。这种灵智与欲求,往往表现在他们的眼神中,表现在他们的颔首里,表现在他们的一颦一笑间。教师要沉下来心来,摒弃成见,独具慧眼,去粗取精,于平凡中见伟大;要有一颗灵动的心,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在文字中窥见其与文本的联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挖掘教材,“于无声中起风雷”,如此才能生成可期待的精彩。

如教学《五彩池》,抓好读的训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琅琅书声中,学生读出了五彩池的数量之多,读出了五彩池的形状各异,读出了五彩池的颜色不同。正当他们读得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之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问:“我们能在五彩池游泳吗?”同学们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发言的同学脸渐渐红了。作为老师,该如何对待这位学生的突发奇想?是简单地和学生一起一笑置之,还是把它视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等同学们笑过后,我问他们为什么笑。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书上说五彩池大大小小,大的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没办法游泳。”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在这样的五彩池游泳很容易受伤。”我肯定了他们会读书,能从课文中找答案后,走到刚才提问的学生面前问:“你为什么想在五彩池游泳?”这位学生小声说:“因为我觉得五彩池太美了,太神奇了,我好想亲自到五彩池里玩水,尽情享受人间瑶池的乐趣。”我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多么美妙的遐想!”同学们似乎也恍然大悟。我又让学生找出“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和“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等语言优美的语段,并大声诵读。读后又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了手要求发言。得到许可后,一位学生抢先说:“五彩池美景如画,我认为不能到五彩池游泳,不然岂不破坏了五彩池的瑰丽?我真不舍得这样做。”最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五彩池的赞美,可给课文插图配文,也可为五彩池写广告词。结果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我想马上飞去,好好欣赏个够。”有的说:“流走的是清水,留下的是色彩。”有的说:“人间瑶池,美梦成真!”……

可见,大胆而合理地运用课堂生成,不但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反而能深化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于对话中激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丰富的情感被激发,才会有表达的强烈欲望,在无拘无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

我在教学《静夜思》一诗时,刚出示课题就听见学生不约而同地背了出来,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如果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学生定会感到兴味索然。这时我及时改变原有方案,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适当地调高思维的梯度,创设了“大家一起来当诗人”的表演情境,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学生进入文本,在表演中强化对语言的揣摩,及对作者思乡情感的体验;在对话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个性化语言。学生全身心地在教师创设的生动的表演情境中触摸语言。学生从对话中,不仅理解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话,而且在语言实践中学会正确地运用。此时学生的表达已不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话实现了文本语言的实践与再创造。接着我抓住精彩的动态生成让学生“添画月亮”,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华情感。此时,课堂出现了小,师生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发出夺目的光芒,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的发挥时,教师若能巧妙应对,课堂将更加绚丽多彩!

三、于拓展中寻答案

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决不能仅靠预设,而要随时审时度势,及时改变教学流程,盘活课堂资源,使课堂充满活力。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当学生读到“她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就有个同学站起来接口说:“形容一个人老呀!”其他同学听了,也都纷纷谈论起来。这时,我灵机一动引导说:前两天,不是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吗?你们都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现在,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外貌呢?此时,我并不急着解释成语,而是将“生成”进行拓展:“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马上就有学生说:“我家对门有个修车的老爷爷。他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出,额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就常会裂开几道口子。”我马上表扬说:“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又有学生说:“我奶奶是个农民,白发苍苍,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手上也布满了老茧。”另一位学生则说:“我的伯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尤其长期干粗话,他的脸上又黑又粗糙。”我小结说:“你们真棒,刚才的发言就是对‘饱经风霜’最好的诠释。你们想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吗?”学生兴致盎然,欣然动笔,写出来的语句优美生动、形象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