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7 10:2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篇1

(1)知识教学: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掌握灌、峭、嘲、纳、翼、遥、攀等7个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论理及其详略安排。

(2)教学难点: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

篇2

【关键词】教学模式 学案设计 自主学习

导学案设计是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之下的系统设计,与教学设计虽然在结构上有相同之处,但仍有着本质的不同。教学设计虽然也有以“学”为中心的设计形式,但它的使用对象都是教师,所设计的文本并不注重为学生所用。导学案则不同,它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所做的设计,集教师“导案”,学生“学案”、“练案”于一体的“教学合一”的文本。

如何“教”的教案要变成如何“学”的导学案,在这方面目前还没有行业公认或权威出版的标准学案。现在很多教师的导学案设计都是根据以前的标准教案再改头换面一下,或干脆把导学案理解成为出一些填空题和一些问答题。试问在这样的学案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就像是在打一场无“备”之战?下面,我来谈谈一下我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导学案的设计的。

1.以学生为中心

以前的教案其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导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说得通俗一点,导学案就是专门给学生用的教案。特别强调的是“学”。教师在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基础和特点,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有关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所需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随时出现问题的应对以及教学效果检验与追踪等的方案。导学案就是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师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这是导学案的精髓,也是课改的要求。

2.导学案设计的编写原则

由教案到导学案是主体地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的重要表征。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促使教师由施教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1 时间性

教师的讲应尽量少而精,尽可能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导学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2.2 问题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2.3 方法性

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2.4 梯度性

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5 参与性

在导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导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3.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力求做到适合我们的学生实际,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大部分学生要很快就能明白这一课他要了解哪些内容,记住那些字词,精读哪些重点语段,学习什么写作方法等等,对所学内容如何去思考,考虑知识点的思路是什么,都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导。所以,导学案既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也不是简单的把教案上的问题罗列出来,更不是纯粹的练习题。导学案应当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我在设计导学案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实施。

3.1 导学案制定的学习目标要求做到明确具体

一是要用意义确定、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比如用“了解……、记住……、理解……、掌握……、会运用××解决××问题”等语言给出学习目标。抛弃原来教案编写时使用的:“培养……”的语言。二是具备明确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我在设计导学案时常将目标分解到导学案的各个部分。例如我在设计七年级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时,结合资料提示即可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A、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B、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而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我就把这个教学重点变成: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3.2 导学案的设计要根据学案特点,结合学情合理运用

问题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我在八年级的《马说》介绍了背景:韩愈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然后让学生朗读并理解三句话①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了,还明白了作者写本文时的心情。

3.3 导学案的设计过程要注重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加强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地位是否凸显的一个重要体现。使用“导学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要改变过去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讲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上成核对问题答案的课。对于“导学案”上设计的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教师及时巡视了解其思维发展方向,及时回收学生思维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互相解答,有些问题学生解答不了,教师再适当点拔,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讨。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一旦被激活,创新的火花被点燃,这样的课堂教学何尝不会成为有效教学呢?

4.导学案的课后反思

如果说课前备课是课堂的前奏,那么课后的批判性反思则可视为课堂的延续和沉淀,是课后备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对课前准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和对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水平的估计以及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劣得失等逐项进行反思、检视、分析、评价、总结,以补救本次教学所失和改进后续课堂教学的一项课堂教学后活动。一节课,不论备课时考虑得如何严密细致,也不可能把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都设想得周全,课堂上随时会有不确定因素出现,促使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样,一节课下来,进行反思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学效果怎么样,教学目标是否完成,重点、难点弄清楚没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绪是否积极而饱满,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心里最明白。因为教师在做课前准备工作时,已经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一个预先的期待和估计了,课堂教学之后自然可以把预期结果与实际效果作一个全面的对比,这一对比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自我检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经常保持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自知。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可见,课后反思是教师提高自我的有效措施,其实许多名师就自觉地进行着这一行动,且收到显著的成效。课后反思实际上是一次避免教学重复的失误,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过程,对于教师的备课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应成为教师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

学案教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进行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反映良好,使学生由听众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沉重学习向轻松学习转变,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促进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所有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提高教学的整体成绩和质量。当然,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导学案设计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会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把导学案设计得更好、更完善,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许卫民 《新课程教学方略》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2] 马建华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