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3:5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研究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中小学义务的来源
依据一般法理,普通法律主体的义务有两个来源:法律和道德,但某些主体例如行政主体则遵循“法律无规定即为禁止的”原则行使权力,相应地其义务也以法律规定为主要来源,学校义务的来源和其法律地位密切相关,在法国,学校是作为公立公益机构存在的;在日本,学校的公务性也有明确规定,《日本教育基本法》第6条规定“法律所承认的学校是具有公共性质,因此除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外,只有法律所规定的法人才能开办学校。”教育活动的公务性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有关一般公共利益的带根本性的事业,国家应把兴办教育视为一种责任”。在我国,中小学依其活动的主要内容而言,是国家实施教育职责的专门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我国法律、法规对教育的公务性也有相应规定: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主要依靠公办中小学校”。中小学依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行使权利应视为是行政主体的活动,学校作为行政主体与其他分担政府统治职责的行政主体相比,更多的体现为公益性,其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是一种公务行为,但这种行为不是单纯的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其目的是增进公益和提供服务的活动,也即是非权力性公务,这在我国法律规定中也有体现:其他行政主体,法律规定其行使的是“职权”;而教育法中则规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享有“权利”。中小学义务以法律规定为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根本,《教育法》为核心包括《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关教育法规。其中对中小学义务也有明确规定,这即有利于学校适当履行其义务,更益于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
二、中小学义务的内容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发展
近30年来,语文教学一直遭遇人们“高耗低效”的责难。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源于1978年吕叔湘先生对当时语文教学状况提出批评:“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应该承认,当年吕叔湘先生是针对“”给语文教学所造成的极大破坏这一事实而言,其提出的目的是摆脱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这一思想在当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普遍心声。正是因为此,吕叔湘先生的这一指责在当时被誉为语文教育的“一声春雷”。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近30年来,人们一直在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语文教学仍是“高耗低效”。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批评更是直指语文教学的“低效”,认为语文教学简直一无是处,甚至“误尽苍生”。但是,我们无法漠视的是,近30年来,语文界已有不少人在殚尽竭虑地改进“高耗低效”,同时在客观上也取得了大家公认的成就。这使人产生了如下疑问: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语文教学一直都摆脱不了人们所谓的“高耗低效”的困境?我们进一步需要去辨明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是否“高耗”?语文教学是否“低效”?
一、追问之一:语文教学是否“高耗”
吕叔湘先生依据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计算出学生在中小学共10年的时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占总课时的30%。从所占课时量的比例这一角度来看,我们的确可以说语文教学耗时很多。但是,吕先生的这一判断是基于当时学校的教学实际条件、背景和学生的生存环境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它是存在一定前提和背景的。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却不顾近30年来学生语文学习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客观事实,一直在简单地套用吕先生的以上标准,仅仅只看到语文课时量的比例高便断定语文课“高耗”。
当前判断语文教学是否“高耗”,不应仅仅立足于课堂这一较狭隘的视野,而应立足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环境和生存状态。若立足于后者来考察,其结果恐怕是另外一回事。在当前,不管哪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了课堂之外,至少存在着以下几条途径:一为科任老师利用自习课或其他课来教学本门学科;二为学生在家里的自学;三为学生参加的各种学习辅导班等,包括校内组织的以及校外组织的;第四是大家都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是否在课堂上按要求学习该学的学科,如上语文课时学生是在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学科。若依据以上几点来考察如今的语文课,至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在平常自习课语文老师补课的次数有多少?占多大的比例?有多少学生在家里主动、自觉地学习语文?有多少课外的语文辅导班?在语文课上有多少学生真正在学习语文?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笔者对不同地区的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访谈,结果表明: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持不太乐观的态度,语文老师利用其他时间为学生补课的次数远低于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在家自觉学习语文的学生不多(只是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课外的语文辅导班基本没有(只有极个别学生请某个教师辅导应考作文);在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而在其他学科的课上主动学习语文者基本没有。这种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愈发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真正花在语文课上的时间实际上并不多,尤其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外语等相比而言。有研究者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9.7%的学生不读书,23.2%的学生一学期只读一本书,32.3%的学生一学期读三本书,34.8%的学生一学期读五本以上的书”[2]。也有学者的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其阅读量严重不足,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极其有限。以初二年级为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附录的“课外读物建议”中列有14本具体书目,阅读过其中的五本及以上的学生的比率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54%、城市普通中学32%、农村中学13%。再以高二年级为例,通读过《三三国演义》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43%,城市普通中学21%,农村中学19%;通读过《红楼梦》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32%,城市普通中学9%,农村中学4%。[3]引以上虽仅涉及到课外阅读,但众所周知,阅读是整个语文学习中的主渠道,不读书而成天从事写作或其他语文活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进入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的课时已被大幅削减:现在是高中每周4课时,初中5课时,小学7课时;中小学平均约占总课时的16%,小学约占20%;个别地方,小学语文每周只有5节课,仅占15%。当前语文教学的课时量已不是吕叔湘先生当年所称的占全部总课时的30%之多。
综合考察以上各因素,与其他主要学科相比,立足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存环境,语文课并不是通常被人所理解的所谓“高耗”。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所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难怪近来不断有人呼吁应增加语文的课时量。笔者澄清这点并不是在为语文课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开脱,人们长期不加区别地视语文教学为“高耗”,进而把“高耗”与“低效”联系在一起对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甚至整个教育横加指责,的确是有失公允的。
二、追问之二:语文教学是否“低效”
不管对语文教学的“低效”理解为效果低、效益低、还是效率低,也不管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学生“学”的角度,其实都必然涉及到其背后的价值取向问题。人们正是依据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达到以及是否达到某一目标,来判定语文教学是“低效”或者高效与否。
在吕叔湘先生看来,语文教学的“低效”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成绩差。“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吕叔湘先生的这一指责主要是针对“”结束初期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太低而言,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这种指责是十分有必要的。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语文教学是低效还是高效,当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已摆脱了“低效”的困境。正如当前不少研究者所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的学生语文成绩比以前提高了,作文写得也比以前好了。然而,随着教育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国人对国外教育先进理念的不断吸纳,随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从分裂逐渐走向融合,随着20世纪末对语文教育大批评的深刻反省,人们早已不再局限于用30年前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当前的语文教学。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更是明确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这就意味着,当前人们判定语文教学的依据已是依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定义的语文素养(这比较以往已大大拓宽了)。正是依据“语文素养”,时下人们发出感慨:学生的书写能力太差,语言使用不规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差,语言运用缺乏个性、对母语缺乏必要的情感,等等。这些都可以证明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整体上仍未完全摆脱“低效”之困境。
当前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已不同,这势必导致当前语文教学的“低效”与吕叔湘先生在30年前所说的“低效”在内涵上的明显差异,可是不少人们却未认清这一点,生硬地套用吕叔湘先生的观点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不加前提地批判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对整个语文教学进行否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认清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语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之中的,所以语文教学的“低效”远非一个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判断。改观语文教学的低效也绝非一个简单的技艺问题,它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的明辨澄清问题。第二,语文教学的“低效”必然具有长期性,同时也异常艰难,其原因正是在于人们总是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向语文教学提出愈发丰富的要求(其中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第三,也正是因为人们总是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向语文教学提出不同的愈发丰富的要求(其中加杂着一些非语文的成分),与此同时又用这些要求来评判语文教学的高效与“低效”与否,这便使得语文教学的“低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人们也只能在主观上将其减至到最低或者说合理的限度。三、追问之三:当前如何才可能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
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绝不限于停留在语文教学的某一或某些技巧技术之上,而必须立足于整个课堂教学生态。随着当前教学论的研究主题由“工具论”向“发展论”的转换,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4]。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的问题已随着时展演变成“学生发展”的问题。通过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其真实的、真正的发展,语文教学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低效”的遭遇。总体上说,“学生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发展什么”与“如何发展”这两个方面。
“发展什么”的问题实则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鉴于当前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的混乱与纷争,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应首先进行“语文”与“非语文”的清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重新澄清学生在语文学科之内究竟应获得怎样的发展。语文学科因其以母语为教学内容,这便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而始于200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并沿袭至《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使语文学科与文化纠缠不分。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很自然地在经典的选文问题上、传统的诵读问题上、语言技能的训练问题上、系统语法知识的传授问题上、文本的多元解读问题上、作文的真实表达问题上陷入各种纷争。这些纷争集中表征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质之争。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无非是在面临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冲突时的一个有意或是无奈的平衡。立足于语文素养的“面”上的整体把握就会忽视、掩盖其在“点”上的必要区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素养的主次倚重上未作出明确的厘定,这为人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握语文与非语文之上预埋了一个极大隐患。这样,语文教学便时常陷入如下的尴尬境遇: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什么是自己该干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干的?所以就语文教学目前的问题来看,在语文与非语文之上的适当分野,在语文教学的主观性价值目标和其客观之间的必要澄清,是当前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最为紧迫的任务。总体思路是立足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背景积极实现语文教学从传统向现代的真正转型,在现代教学论的视野下构建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以此为基点合理把握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和“语文意识”,而不是简单地由汉语言的特点直接推演出语文教学该如何实施。
如何发展的问题可以表征为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发展机制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置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一特定语境之下、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矛盾(人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和汉语言的本质特点,必须立足于语文课堂学习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基本进程以及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在以上基础之上着力思考:个体言语学习的独特性及其言语能力的差异性发展,个体经验基础上言语理解和表达,学生言语技能的有效训练,语言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特色与言语学习,言语互动的学习机制、对话交往与学生言语能力的生成,不同的语文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学生生活实践中言语学习的积累与领悟,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学生生存状态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等等。
以上“发展什么”的问题侧重于“是什么”与“为什么”层面的哲学思维;“如何发展”侧重“怎么样”层面的科学思维。正是围绕学生发展这一教学论主题,并依据“发展什么”与“如何发展”这两个问题的统整,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走出长期的“低效”之困境。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03—16(3)
[2]王俊英,北京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01(2):32-37
篇3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资源整合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好学生,社区的力量也相当重要。学校应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是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能。学校教育应当与社区教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充分挖掘并发挥社区的作用,并将其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以自身从事的学校教育工作为出发点,以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为切入点,谈谈我校的初步探索。
一、双向开放,资源共享
(一)依托社区,构建青少年教育社会大课堂
学校与社区关系紧密,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学生一只脚踏出学校,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区。近年来,校园周围遍布工厂,商店林立,居民区增多,再加上人员复杂、交通拥挤,新旧观念的碰撞和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社区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区这块重要阵地,如果正确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各种不健康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对学校的德育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分析当今青少年教育,德育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青少年犯罪频频发生,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广大青少年生活的社区尚未真正形成教育生态结构的最优化和教育生态功能的最佳发挥。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家庭教育的随意性以及社会教育的不确定性,形成种种反作用力。人们常感叹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回家成‘小皇帝’,到了社区变成‘野小子”’。
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度过的。他们需要玩,需要朋友,需要观察世界、交流信息、学习生活。毫无疑问,社区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希望。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就必须敢于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走向社区、依托社区,建立联系网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社区变为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只有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形成人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风尚和社区环境。
(二)双向开放,学校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作为社区结构中的一个组织单位与社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学校是社区的重要的文化机构,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是造福于社区居民的实事,也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社区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挖掘,使社区中的“潜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教育资源”,可以借助于社区的力量强化、细化、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引进教育活水。这样的“开放”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
1、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全面开放
场馆设施开放。学校将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图书馆、琴房、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室内运动馆、田径运动场、演播厅等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学习进步、发展提高的场所。
师资及管理人员开放。学校可抽调在德育、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工作辅导员,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帮助疏通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帮助家长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等。学校面向社区开展艺术教育、普法教育、健康教育等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学校可以经常邀请社区居民观摩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到校观看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报演出;邀请居民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等等。这样做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了解,形成了学校、社区共同关心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2、社区资源给予学校充分的帮助
社区与学校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邀请社区内各单位领导、知名人士代表、普通市民代表共商学校教育发展大计;同时,还可以和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城管中队等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防止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不健康的文娱、音像制品对青少年的精神污染,优化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借助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解决一些自身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社区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保证学校、社区活动的长久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没有一支固定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社区活动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社区辅导员可以是学生家长、社区的优秀人才等。学校应积极争取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担任学校的社区辅导员。社区里的老革命、老战士、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更是社区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校应当积极与他们保持联系,聘请他们为社区辅导员,在一些特定纪念日里请他们来学校进行指导、开展活动。他们的丰富经历、宝贵经验将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极大的帮助。
社区可以给予学校资金上的资助。社区里的很多单位都乐意资助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建设,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学校可积极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联系协商,汇集社区多方力量,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烦恼,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学习和成长的权利。
(三)学校、社区联系紧密,共享资源
双向、开放的社区活动不仅拓宽了学校教育的途径,而且使学校和社区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清早,居民们在校园里健身、锻炼;放学后,学生们在社区里放松、游戏;工作日,学生们在校园里努力学习;双休日,居民们在教室里积极充电;老革命、老战士干起了校外辅导员,开革命故事会,做传统文化讲座,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生们做起了礼仪小使者,打扫敬老院、慰问社区孤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用行动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区单位给学校送来了资金和帮助,学生们给社区带来了洁净和欢乐……这一幕幕场景,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共享,加强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初步体现出“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的教育设想。转二、整合资源,实现“双赢”
(一)整合资源,学校受益
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起步阶段,学校是最大受益者。学校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坚定了继续坚持深入下去的信念。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社区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学校该为社区干些什么?社区教育的参与成员是互动的、双向的,所以也应该是双赢的。学校不仅仅是社区教育的受益者,更应成为社区教育的奉献者、服务者、志愿者。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社区教育的现代化探索将由“学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向“地区为主”的现代化社区教育模式过渡。学校和社区都应充分意识到这个过渡的必要性,意识到社区教育的内涵要进一步增容,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的输出与辐射,结合双方的需求,利用自身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二)关注学校与社区需求,实现资源整合
1、学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的充分整合
学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的充分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培训需求的整合。现代化社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市民迫切需要重新学习和培训。我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硬件和师资条件,配合社区进一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开办职工上岗培训班、外来打工人员扫盲班,为社区内有需要的单位职工、社区居民提供电脑培训等。这增进了学校与居民、企业的关系,促进了社会教育化的进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与办学优势为社区大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这既是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服务社区的有效方式,更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同时学校针对本社区内居民文化水平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实际状况,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开展集中性的定期家教观念探讨、专题教育讲座、家教方法访谈、家庭教育介绍、家教书目推荐以及个别学生跟踪指导等活动。这些方法和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优势,提高整个社区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学校——家庭教育间的良性循环: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使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与此同时,家长素质的提高又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提升了整个社区居民的素质。因此,家长、学校、学生、教师都是这一活动的受益者,而最大受益者就是整个社区和社会。
第二,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文化宣传需求的整合。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的密切联系,从多层面、多角度指导师生,用实际行动向社区献爱心。例如: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护绿保洁”活动,对社区内绿地实行分片分区包干责任的办法,组织师生对社区内绿地进行集中性垃圾的拣拾与清扫,学生用自己的责任与勤劳确保社区居民生活在优美、干净的环境中,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此外,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不定期地对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活动,包括口头宣传、标语宣传、张贴倡议书、帮助各居委办黑板报等,宣传内容还包括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用语、市民道德建设规范等,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人群”,影响和带动社区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这些活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弘扬了时代精神,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和赞扬。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拓展了德育途径,深化了德育的内涵,使学校由封闭式向“无围墙”式的大德育转换。
2、社区资源与学校需求的充分整合
篇4
口语教学,首先对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好的口才能表现一个人的良好文化素养,能提高成功的效率。对于学生来说,使用口语表达的同时就在进行思维训练,还要动脑筋选用表达方式和语速语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来自语文教师极高的口语素质。语文教师良好的个人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着学生。
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现在许多学生很内向,他们不善言谈。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他们的思维不活跃,跟不上周围说话人的话题变化;另一方面,更表明他们有自卑心理,怕自己说出的话语不入时,或说话不当而被人指责或耻笑。教师不应歧视学生,要让他们参与课内外的问题讨论,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这方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学习“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是进行口语教学的一个前提。这一点在技工学校中尤其重要。因为技校生绝大数的素质普遍较低,学习兴趣不高,对立情绪较为严重,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这是我们做好口语教学的前提条件。
其次,作为技校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地猎取其它学科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知识,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口语教学水平。然后再去指导学生。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口语能力,才能在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的口语得到较大的提高。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丰富的人文性和社会性使其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如果你在课堂上能纵贯古今、旁征博引,那么你的语文课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如果你能说一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匀称规范、清秀隽永的粉笔字,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听”你的语文课,不“抄”你的课堂笔记呢?且不说语文教师具备以上的素质便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单从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这一点来说,已具有相当大的教育魅力。而这些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说到底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口语教学。
二、阅读:撑起口语教学的天空
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语文课的范文是学习口语的前提条件,而技校学生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便是阅读,因而阅读是培养学生口语的重要途径。古人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阅读中,脑海里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课文中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还原生活,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就会克服心理障碍,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就会带着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关于阅读的方法,很多文章都有所介绍,包括朗读,泛读,精读,细读,品读,等等,类型不同对口语的培养侧重点也不同。从培养学生口语角度出发,我对学生阅读特别提出以下两点要求:
(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该把阅读感受课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不能站在学生前面,努力把学生引到教师事前设计好的圈套中去,用理性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站在后方,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与作者感情的撞击,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教是为了今后的不教,所以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语文》(第四版)《项链》这篇课文,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行动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路瓦栽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的虚荣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在教学时,要得到答案主要侧重于学生的阐读,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反复阅读其中的几个片段,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去体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在其间,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老师只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的评析与适度的指导。
(二)、重视整体阅读。作为课文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感情充沛,形象感性的文章,这些只能是作为整体的课文才能传达的,而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文整体的思路,往往喜欢分割课文,以便使学生理解接受,然而这恰恰造成学生与课文的疏离和隔绝,所以,现在的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中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还是以《项链》为例,路瓦栽夫人的人物性格必须是从《项链》的整体中才能看出来,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一条假项链付出了十年艰难的代价,是什么导致这场人生悲剧的根源,这些都必须通过整体阅读才能理解的。
三、生活:口语教学的出发点
和其他功课相比,语文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没有一门功课像语文那样与生活联系如此紧密。有人没有上过语文课,却没有人能离开过口语交际,即没有人可以离开听、说、读、写。语文课课堂只是培养学生口语的一个场合。实际上,从幼儿开始学习语言时,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在进行口语交际。口语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生活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淡化语文课堂与非课堂的界限,努力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善于在学生的口语学习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技工学校学生语文成绩可能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但是技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却不一定差,具体而言,技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前面两项,有时反而更胜一筹。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各种潜能发挥出来,才能提高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质量。
要让学生多说,教师就得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去训练。课前可让其讲述见闻,课内注意多提问,让学生复述课文、朗读课文和口头作文等。还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①要坚持使用普通话,语言要规范,语句要通顺正确,不能出现歧义,要克服粗话、俗语和语病。②要思路清晰,说话要有一定的中心,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③语言要得体,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不要闹出笑话,避免陷入尴尬困境,被人耻笑。④要态度端正,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表达效果。<
BR>综上所述,技工学校的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要推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学科都在创新中寻求教改的最佳途径。我认为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著教育科学出版1980年版
4、《语言是大海》于根元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5、《语言以人为本》赵俐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学习能力;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是主体,但不能让学生占为主导地位,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避免直接左右学生的决定,而应该适时地加以引导。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还没有意识到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把课讲完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接受[1]。他们以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全和教学模式没有关系,把所有责任都推向学生,觉得是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下课不认真写作业的原因造成的,从来不在自身上寻找原因。因此,想要把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创新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以下就是对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太过于盲目
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抄照搬的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书本上,或者是老师的想法里面,教师从来不考虑如何去倾听学生的想法[2]。大多教师都是以命令的口吻去告诉学生,这个你必须给我记住,那个你必须掌握,学生也就只有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住,根本没有掌握到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但不会提高学生成绩,还会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感。
2、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毫无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当一个很好的听众,从来不问学生有没有听懂,有没有什么疑问,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知识全部装进学生的大脑里。这样不但不会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学生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厌倦了,他们已经不愿意只当一个听众,更多的时候是想当一个提问人[3]。每天上课所灌输的知识还没有消化完,下课又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这样不但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还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扩,因为学生除了去应付这些作业之外,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扩散自己的思维,只会应付差事罢了。
3、师生之间沟通太少
很多教师都只在乎一个数学答案,也就是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从来不会询问你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4]。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会的题宁愿去抄同学的,也不愿意去问老师解题的思路或是过程。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从而出现隔阂,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创新精神也就不复存在了,那又何来的创新教育呢?4、对数学没兴趣,没有创新意识数学本来就很枯燥,对于初次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那更是无聊。完全没有任何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数学也只不过是完成学习任务而已,对于数学完全没有兴趣,更不要说是创新意识了[5]。这样很难让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展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的照抄照搬,要结合课本的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所学的创新教育观念,把两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就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了。例如:10的22倍是多少?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解出这道题,那么可能有学生真的会在本子上列出一长串的加法算式,这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出这道题。这样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得出答案,刺激他们的脑细胞,让他们对数学慢慢的产生兴趣。
2、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虽然没有被淘汰,但是已经开始慢慢的替换他的陈旧性。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这样不但会阻碍小学数学的发展,还会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被遏制。只有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为创新教育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6]。教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教育方式。例如:教师提问12个14相加的的和是多少?算是怎么列?这时学生就应该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才更简便。教师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然后让学生上黑板列出算式,12个14相加,可以列出算式:12×14=168《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3、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之外,其次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无止境的去思考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7]。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不能一口就否定,这样很容易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修改错误。
三、结论
数学虽然是一门不那么被学生待见的学科,但是数学也有很多的乐趣。只有依靠教师的创新教育模式来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厌恶感,数学不仅仅是学习简单的加减乘除或是一些计算公式,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这样不管在遇到什么方面的难题时,学生都能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虽然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这很大的问题,但是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教师积极的更换自己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引导学生,给学生创建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提问,只有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疑问,教师才能更好的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虽然这过程很辛苦很复杂,但是给创新教育方式的实施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让我国的小学数学质量得到相应的保证。
作者:魏亮明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双河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季加良.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437-440.
[2]陈保睿.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6:70-71.
[3]郭春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4]杨薇.韦特海默的数学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篇6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施教改和开展课题探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是加强教师备课程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那么,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怎样体现她成功的一面呢?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了“黑板+粉笔”的原有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化烦为简。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喜好,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还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多媒体教学新奇活泼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
2、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课件中的跟读、模拟、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练习,也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练习。
3、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大大扩充,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英语教学要求突出口语交际功能,让学生多学多练。但课堂时间有限,轻易出现课堂教学容量不大的缺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的确让我们的课堂得到了最优化,但纵观目前多数学校媒体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本人以为仍有几个新问题需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多媒体英语教学存在的新问题
1.要熟悉到推行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事情。实施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的整体改革,只有实现了教育的整体改革,教育技术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否则便会束缚教育技术的手脚,使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发挥不出潜在的功能。实施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促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所以,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考虑,只有形成高屋建瓴之势,才能全面推广。这就需要得到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和关注。我国的教育技术部门工作人员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支力量,但究竟只占教育界的小部分,长期以来只扮演教辅的角色,其中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势单力薄是现实情况。将推行教育技术的责任完全落在教育技术部门的身上是不合情理的。
2.其次是观念熟悉上的偏差,信息化条件下,不少教育工作者仍在用旧的观念看待教育新问题,不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观念的具体内容。因此,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整体变革,不知道如何发挥信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3.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机存在惧怕感,认为计算机太复杂了,学起来太麻烦,加之目前仍存在“高考”、“中考”的压力,多数人忙于应付日常教学,突击性工作等,或各类文化进修,对计算机这种“可有可无”的教学媒体置之不理,导致一些教师不努力探索,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热了一阵,参和人数逐期减少。
4.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对繁琐,要耗费大量时间,现存的课件使用又不能得心应手。(出售课件的制作部门往往考虑市场商业因素,真正适合教学的课件数量不多),以至使一部分教师心存反感,故相当一部分教师拒绝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并认为这些“新玩意儿”没给他们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改进,也造成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较少涉足多媒体教学。这样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解放教师,反而使教师感到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只能敬而远之了。而对于多媒体教学已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则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摘要:相当部分的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为达到“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要求,才使用或临时请人帮助做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匆匆学一点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的本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了解甚少,操作环境又不熟悉,课件设计、制作均由他人代其完成,上课出现些失误,甚至造成干扰。多媒体技能的把握滞后于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将多媒体权当作单一媒体来使用,放一段录像、一段音乐,出现一些文字内容,课堂整体效果可想而知。
5.也有的只为体现本节课“教学手段的先进和时尚”用多媒体取代教师的教学,忽略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勿庸置疑,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一部分功能将由它的一些功能代替。但其功能仍只是媒介,无法代替教师成为主导。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是有目的的,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需要。反之,仅将它当作一种摆设和装饰,也将毫无意义。所以这些新问题未澄清,将制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清醒熟悉到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使教育技术信息化,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陈至立部长提到摘要:“我们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怎样使这些真正落到实处呢?
三、多媒体英语教学存在新问题的应策略略
1.学习一些理论,课件制作应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可以肯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笔者从实践出发,认为有几种理论是课件制作者(设计者)所必须把握的,如“信息传播论”、“系统论”、“最优化理论”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一定“情境”中,通过“协作”和“会话”实现“意义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等。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门新的教学技术,不仅要求教师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学会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工作除要求教师自学外,最好形式就是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边进行理论辅导边上机操作,这样即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果。
2.确定一个原则,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课件制作时,我们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计算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在教学中应发挥什么功能呢?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学设施再高档,也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件。教学需要多媒体,但用了多媒体未必就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搞好教学,但教学不是为了多媒体。
3.把握一个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方向发展。
“教无定法”,固定化的多媒体课件不能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元化,也难以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现在课件制作开始向积件方向发展。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组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初具雏形的积件,它们虽然还不完善,但已受到普遍欢迎,这也是课件制作向积件制作发展的趋向的有力证实。
4.做好一个定位,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篇7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语文课程是小学的主要课程,其意义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字识别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赏识教育方法的应用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教育方法的应用手段进行分析。
一、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指的是利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此为基础,去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赏识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方式而言,赏识教育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小学生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小学教育中应用赏识教育能够充分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及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得到重视。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应用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课程中,语文课程属于一项主要课程,教师对这一课程均较为重视,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仍停留在原始极端,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仍未被有效激发,教师与学生之间仍存在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这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相对来说,语文教育主要以大量的问题为教学内容,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无法理解文字之美,因此往往缺乏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由此导致的语文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显著存在。⑸褪督逃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小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培养与激发,因此其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会更加积极,这对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课堂氛围的改善都能够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充分
传统教育一直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主宰着课堂,教师对知识的讲授时间在整节课堂中也占据着极大比例,受其影响,其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时间大大减少,两者之前的陌生化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因此也就会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赏识教育的应用能够为教师与学生之前的沟通提供良好的途径,是改善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策略之一,因此对其进行应用十分必要。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手段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实现。
(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进行适度的表扬是赏识教育的主要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其表扬与肯定,同时,在学生组词造句以及文字写作的标准程度提高时,教师仍要对其进行鼓励。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墙上设置优秀学生板块,要将优秀学生的名字填在板块中,并以小红花的形式对其进行鼓励。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能够起到极好的效果。
(二)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充分沟通,这是增加两者亲密度,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的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充分尊重学生,针对学生的建议,教师要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利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使两者有效沟通的目的,在提问中,无论学生做出了怎样的回答,教师都要以赏识教育为出发点对其进行评价,针对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以鼓励的方式去纠正其行为,以更好的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其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游戏往往对其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游戏,为小学生设定医生与病人以及餐厅服务人员与顾客等多种情境,要求小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去自由的进行沟通。这一游戏方式对于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并适当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以将赏识教育方法与游戏教学法结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信程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这一教学法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更高的水平。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适当对其进行鼓励,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赏识教育的应用效果达到更好,同时也才能使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达到更高。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82.
[2]于爱红.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89.
[3]马迎娟.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2016(1).
[4]王汉全.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2辑)[C].2015(1).
篇8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小组;信息;目标语言
一、引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指的是具有不同水平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实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目标最终的实现不是单靠个别学生独立学习完成的,而是需要同一小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靠和信任而完成的。同一小组内的各成员不仅为学习必须掌握的信息(must-learninformation)负责,还须辅助其他组员学习,且保证在教师评价小组的成绩前,该组的所有组员都已理解了必须掌握的信息,以及具备和掌握了与必须掌握的信息相关联的能力和技巧。
二、合作学习的发展与研究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综观世界各国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合作学习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之创新和改革。合作学习能进一步改善由于学校教育而引发的,学生在感知,情感和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过去大量的研究都论证了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获得在学业成绩上更为明显的进步。Slavin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中谈到:在他研究的合作学习小组中,63%的合作学习小组都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在他看来,独立学习的学生必须与其他的学生竞争,以赢得表扬或其它形式的强化或奖励。在带有竞争意味的学习环境下,为了保证个人的学业成功,学生都倾向与班级里少数的“优胜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师预先布置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群少数学生的学业成功却暗示着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失败。通过合作学习,同一小组的每一成员均有获取学业成功的机会。因此,只要教师合理地、适当地运用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将会出现更多的学习“优胜者”。当成绩落后的学生和成绩中等的学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编在同一合作学习小组时,他们会更努力地学习,争取尝试成功,取得进步。而这一观点又恰恰与维果茨基(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这一概念和作用相吻合。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加强了小组的内部团结,提高了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相互协作的热情。
在英语学习的领域,合作性语言学习一直被认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授方法。它能帮助英语学习者领会英语知识,促进言语技巧的发展。Kagan(1995),和Kessler(1992)都奠定了合作学习与目标语言教学中的理论联系。他们认为,合作学习不但为英语学习者营造了高度互动和互助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制造有意义的,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因而,合作学习也为整合言语习得和内容学习的整合构造了坚实的平台。
上述的研究都集中阐释合作学习在理工科目和语言科目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能性。尽管如此,由于合作学习的理念于上世纪末才传入中国,部分教师依然对合作学习的绩效抱有谨慎或怀疑的态度。这也是合作学习一直不能成为中国学校教育中课堂主流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为背景下,研究合作学习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于研究合作学习是否能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
三、被试者和研究的背景介绍
被试者是从某中学随意抽取的两个班,共54名(n=54)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家长均处于中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且具备中等至高等教育的背景。28名学生被编排在A班,另外26名学生被编排在B班。为了使共同学习法中的学生互教活动实现最优化,根据前一次测验的成绩,事先把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Stahl,1995),小组内成员所具备的领悟能力和学习水平是各异的。换句话说,全班各组的水平是平均且相等的。
被试者在实验中所学的课程为“高中英语”,是高一学生的必修科目。“高中英语”的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四种语言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的英语能力。高一的“高中英语”侧重强调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和掌握较复杂的英语语法规则。
54名被试者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汉语,以及由汉语派生出来的其它方言,在各种媒体和日常交流中占主导地位。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与传统全班讲授法相比,合作学习中是否更有效地提高这54名被试者的英语学业成绩。
四、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控制组(controlgroup)和实验组(experimentalgroup)实验前后(pretest-posttest)测试的设计,集中分析学生成绩的变化幅度。两班共54名学生交替地分配在控制组和实验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A班的28名学生被编在控制组,运用全班讲授法学习;B班的26名学生被编在实验组,运用共同学习法学习与A班相同的必须掌握的信息。B班的学生在小组学习期间可利用教师编写的学习指南指导学习。学习指南的内容是以学习材料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蓝本而编撰的。
第一阶段持续5天。在这5天里,A班的教师把所有必须掌握的信息口授于A班的28名学生。而在B班,5天的学习还包含了对B班学生学习前的2小时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了明确学习的目标,阐明合作的技巧,说明学习的任务,构建各合作学习小组内积极的相互依靠和个人责任。在小组学习的进行阶段,B班教师还需指导和监督每一学生在组内的行为,保证全体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在第一阶段的尾声,教师对A班和B班的学生均进行一次由学生单独完成的,内容相同的测试为阶段性评价。测试的内容都在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的范围之内,测试形式为20道词汇题和11道句子翻译题。
第二阶段的实验细则和第一阶段的实验程序和要求是一致的,但学习内容与第一阶段不同。A班在第二阶段作为实验组;而B班在第二阶段作为控制组。B班的26名学生通过全班讲授法学习;A班的28名利用共同学习法学习与B班相同的必须掌握的信息。A班的学生在小组学习期间可利用教师编写的学习指南指导学习。学习指南的内容是以材料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蓝本而编撰的。
第二阶段同样也持续5天。在这5天里,B班的教师把所有必须掌握的信息口授于B班的26名学生。而在A班,5天的学习包含了对A班学生学习前的2小时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了明确学习的目标,阐明合作的技巧,说明学习的任务,构建各合作学习小组内积极的相互依靠和个人责任。在小组学习的进行阶段,A班教师还需指导和监督每一学生在组内的行为,保证全体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在第二阶段的尾声,教师对A班和B班的学生都进行一次由学生单独完成的,内容相同的测试为阶段性评价。测试的内容都在学生必须掌握的信心的范围之内,测试形式为20道词汇题和11道句子翻译题。
本次实验的两个阶段,在两个班内,教师运用了相同的步骤和要求对待所有的学生,其目的是增强该实验的效度,确保研究的可信度、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研究结果
表格一和表格二的数据是两个班的学生,共54名被试者在两次测验中出现错误的数量。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不论被试者是A班或是B班的学生,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两次的英语测验中呈现了显著的在成绩上的差异。从被试者的整体成绩角度出发,运用共同学习法的实验组的学生,无论是在20道的词汇题,还是11道的句子翻译题,都获得了一个较理想的英语测验成绩。较之控制组的学生,实验组的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出错的数目有大幅度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两次测验出错数目的标准差说明了控制组学生的成绩离散程度大;而实验组学生的成绩相对集中,由此反映了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有效地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可见,在本实验中,无论是A班或是B班的学生,只要他们被编入了实验组,运用了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组的学生都具有获取飞跃性进步的趋向和潜力,而这点恰恰是在控制组学生所缺乏的。
从横向的统计分析角度出发,即在同一阶段内比较实验组的被试者和控制组的被试者出错的数量,第一阶段的测验中的20道的词汇题,实验组的学生的出错率比控制组的学生减少了19.92%;在11道句子翻译题的部分,实验组的学生的出错率减少了61.96%。至于第二阶段的测验,实验组在单词部分的出错率也降低了60.2%;句子翻译题的出错率则降低了70.06%。
从纵向的统计分析角度出发,即在同一被试者群体中比较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实验前后)测试中出错的数量,同是A班的学生,在20道词汇题的部分,第二阶段(实验后)比第一阶段(实验前)减少了69.23%的错误;在11道句子翻译题的部分,第二阶段的出错了也减少了84.77%。至于B班的学生,在单词部分,第一阶段(实验后)比第二阶段(实验前)的出错率降低了-3.57%;句子翻译部分则计得25.23%的错误降低率。
六、讨论
本次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有力地揭示了可引起我们教育者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本次实验,更深一层地证实了合作学习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业成绩产生积极作用的假设,尽管中国学生具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研究的结论提倡,在英语学习课堂,教师可施用合作学习,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态教学的方法。
第二,本次的实验也略为探究了合作学习的效用与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本次研究的测验中,20道的词汇题属于陈述性知识,11道的句子翻译题属于程序性知识。在两次测试中,实验组的学生在两部分的题目都呈现大幅度进步,相比之下,实验组的学生在11道的句子翻译题中的进步更大,所以说,合作学习更倾向于帮助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
第三,从实验中不难看出,在合作学习期间,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也不再是以往传统教学中的灌输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起步时充当一名设计者、组织者;在进行期间教师变成了一名执行者、参与者、协调者;到了结束阶段,教师又回到了评价者和责任者的位置。
正如上所述,构建在和谐友好和鼓励支持的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意义的互动和交流,这乃是英语语言习得,随之实现语言内化的传导载体。这种由合作学习小组创造的传导载体,为长期处在由单一语种主宰的社会环境下,仅有少数机会练习目标语言的外语学习者制造了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运用目标语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House,J.D.RelationshipsbetweenInstructionalActivitiesandScienceAchievementofAdolescentStudentsinHongKong:FindingsfromtheThirdInternationalMathematicsandScienceStudy(TIM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structionalMedia,2000(27):275-88.
[2]Kagan,S.WeCanTalk–CooperativeLearningintheElementaryESLClassroom[Z].Washington,DC(ERICDocumentReproductionNO.ED382035),1995.
[3]Kessler,C.(Ed.).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Teacher’sResourceBook[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Regents,1992.
[4]Nicole,J.D.TheEffectsofCooperativeLearningonStudentAchievementandMotivationinaHighSchoolGeometryClass[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1996(21):467-76.
[5]Olsen,R.E.W.–B.,&Kagan,S.AboutCooperativeLearning[A].InC.Kessler(Ed.),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Teacher’sResourceBook[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Regents,1992:1-30.
[6]Slavin,R.E.CooperativeLearning[M].NewYork:Longman,1985.
[7]Stahl,R.J.CooperativeLearninginLanguageArts:AHandbookforTeachers[M].MenloPark,CA: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1995.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整体效应;教学思考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对于相关因素的认定,目前国内说法不一,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等。根据“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整体效应。下面就从获得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出发,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职能,如何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展开讨论。
一、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的各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从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的有关规定看,它是从小学到大学唯一连续开设的必修课,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体育教学是依照国家统一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的,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它固定教师、班级、课表上课,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基本保证,具有可实现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并且它还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有其明确方向性。这些充分展示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的核心位置,体育课对学校体育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关键性、决定性作用。而且体育作为一门教育课程,包括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搞好体育教学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把握相关因素及其职能
对于体育教学,国际上并无统一定论。就国内而言,无论是《体育理论》,还是《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论》中,虽都有过界定,但其说不尽同。归纳起来,其共同点是:①体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安排进行的;②体育教学必须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人体运动技术技能,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过程,锻炼学生身体,形成多种身体技能,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③体育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④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从“三论”观点来看,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把从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体育文献和教学论中获得信息和有关学生体质、健康、体能、技能、智力和心态方面的信息,加工成教学信息,用一定媒介手段将其传输给学生;学生接收从教师、教材及其它来源(如报刊、电视、同学群体等)中得到的信息,并将其加工(如认知、体验、反复练习和运用等);再按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师的要求,用答问、练习、测验、运用等方式,把学生关于掌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质量和效果,反馈给教师(当然也同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再加工传输,学生再接收并加工。这个过程不断循环重复,每次循环重复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的提高,直到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若站在管理学角度分析,则又可将体育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确定目标——组织实施——评估效果”的过程。总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潜心探求其相关因素,协调其关系,就成为事关体育教学整体效率和效益的首要课题。
鉴于上述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至少与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介手段等因素相关。这几个因素,国内体育界习惯称之为体育教学的“四大要素”。但仔细加以考察之后,就会深刻感觉到,上述各因素效能是否得到应有发挥,应当怎样发挥其功能才会使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更高、产生的效果更好,实实在在又无时无处不涉及到一个评估的问题。评估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离开评估的体育教学无疑是盲目的,必然影响实现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若站在管理学角度观察,体育教学过程中,管理者教师和被管理者学生都是人,而人是管理的核心,其积极性则是管理的动力。且人的积极性发挥程度与管理效能成正比。而科学评估则直接影响到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此外,上述五个因素的职能活动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生,换句话说,离开了特定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同样无法进行或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有的学校体育馆里经常几个班挤满一堂同时上课,彼此内容不一,形态各异,显得闹哄哄、乱纷纷,讲解听不清,观看示范注意力不集中,散开练习还随时可能发生伤害事故;有的班级受到“文化至上”的思想影响,体育课上学生要动不动,怕出汗耗体力影响文化课学习;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彼此缺少理解与支持等。类似这样的环境,断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都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彼此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堪称一个系统,其整体功能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它们的性质与职能可分别概括如下:
①教师,与学校与教育并存,是活的知识技能载体,有思想有情感,不能为其它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显然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要随时分析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并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思考,围绕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作出决策、制订具体目标计划,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方法,评估体育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实地领导执掌体育教学过程,协调各种关系,及时了解、激励、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②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校教育目标,全部教学设计均指向学生、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意识及精神的作用下,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是因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验、运用及健身、健心的过程,除学生自身外,任何也无法代替。但学生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只有当他们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智力、非智力和体力上全面投入,积极协同配合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③体育教材,既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又健身健心的重要手段方法。它以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的体系建造,包含了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念,培养的行为和习惯,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标准。既是传递的信息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和成果的载体;是可以预期达到的,也是实际的。因而,教材的建设与执行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④媒介手段,泛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的、刺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交流形式或工具。包括讲课、讲解、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视等技术、讨论、辅导、答疑、练习、游戏、比赛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其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
⑤评估,即指评价与估算,包括总结性评估和形式性评估。前者以作出总结为目标,关心教学实施的结果;而后者则以为教学实施过程提出改进意见为目标,关心的是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计划调节。通过评估,揭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有效程度,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便于作出鉴定、区分等级、预言其未来发展;又为有关教学策略、手段方法提供效能资料,以指导调整具体教学目标计划、实施手段方法以及评估过程本身,确保体育教学沿着目标方向发展。⑥环境,凡指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的背景。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风气或社会环境、学生集体环境、师生群体环境、教师集体环境以及具体的课堂环境,其主要表现为对待体育及其教学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集体的价值标准,集体内部的交往,外部联系以及有关物质条件特点等。无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可以由教师操纵的,它支撑着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
三、树立整体观点追求整体效应。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受到这六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制约,而这些因素又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和整体的变化;而整体目标的变化发展,又会要求各个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两个层次方面的问题:
①从微观上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就要根据各因素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变化所构成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动态对应协调。事实上,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以每一具体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手段方法及评估标准,不时运用反馈调节其教学行为,以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为此创造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它集中反映了教师们出色的工作,已引起了广大体育教师及其主管部门的普遍重视,并视为搞好体育教学的得力举措常抓不懈。对此,我以为不无道理。这是因为教师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具体操作者,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负全面责任,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
②从宏观上看,就要树立整体观点,提高整体效应。这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且几十年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广大体育教师不辞辛劳地工作,可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显示原因决非单方面的。因此,必须在追求各因素同步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其协同配合,优化组合结构,使之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个体功能,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集体矢量,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总之,由于认识上、操作上的原因,各因素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存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各因素间的有机结合上,尚待研究的问题也许更多。但为了从根本上全面大幅度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加速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对其相关因素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实乃当务之急。
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与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六个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树立整体观点,促进各因素同步发展与协调配合,就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保证体育教学沿着高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伟.论体育教学系统[J]体育学刊,1996.1.
[2]体育管理教材编写组.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篇10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证实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比儿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儿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证。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遇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遇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注:
[1]齐格蒙·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