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6 05:0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浓)—氧化产物是而不是或,还原产物是而不是。氧化产物的还原产物。
典型例题
例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2HNO3+4N2+9H2O
升高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HNO3+2N2+9/2H2O===>5NH4NO3===2HNO3+4N2+9H2O
N:+1——+5升高4×1
2N:(+1—0)×2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已知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选题目的: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观察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计量数为,计量数为,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中为+1价,S为-2价,1个应当失去,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和。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和。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跟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至少需和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6mol,则上述a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中的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②③
④
(2)从氧化还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行。
从,失电子;从,得电子。
所以完全转化为所失电子数与转化为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amol
由守恒,完全转化为需和。
(3)原热碱液中含,则反应①中消耗。根据反应①、②、③,有,所以。
篇2
教学设计是对传统备课的修正。传统备课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代学,强调教的设计,内容是预设的、静态的,课堂教学强调教案的忠实执行,在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现代化学教学设计是基于对学习是一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活动的界定,以教学论、学习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对学习活动目标实现的全面设计。而化学教学设计就是以上内容在化学学科中的具体应用。
1.化学教学设计的教育价值
化学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关乎学生的发展,影响化学知识的构建,以及化学学科特征的体现,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不但有助于优化学生化学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构化学知识与观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充分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化教师自身教学设计水平的提升,帮助教师更准确地理解、把握化学新课程。
2.教学设计依据
2.1备课标
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为此,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因此,在做化学教学设计前备课标理应成为所做的准备工作之一。在备课标的时候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2.1.1准
准,就是准确。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化学教师只有准确理解化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等,才能为教学设计做好最基本的准备。
2.1.2晰
晰,就是清晰。化学教师要很清楚地了解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某一节内容的要求。尤其是新手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课堂的把握不是很准确,因此清楚地知道课程标准对这节内容的要求,就可以把握好教学分寸。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中,对于物质的量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虽然课程标准中对于这一节的要求描述得较少,但是教师要想上好这堂课就得仔细研读,准确理解,清晰地知道课标对于这节的要求该如何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上。首先,在讲授摩尔的时候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讲授时可以采用和其他物理量及单位进行对比教学,这样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而对于简单的化学计算,如果课标理解不准确就会出现偏差,要求进行化学计算,并不仅仅是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更多的是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及摩尔质量之间的换算。所以,教师在做教学设计前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研读。对于让学生体会定量研究对研究与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这一点要求,恰恰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要求,但很多教师都会忽视,觉得无关紧要,从而错失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大好机会。这也是由于对课标的解读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准确造成的,因此,准确、清晰地解读课标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关键。
2.2备教材
化学教材是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是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一种媒体,它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产物。化学教材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最直接的来源,也是学生接触最多的。那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对于教材的考虑,要做到以下三点。
2.2.1懂
懂,就是教师要知道教材上对本节知识是如何阐述的,都涉及了哪些知识点,是如何呈现的。能够很好地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化学史实资料,并且要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进行很好的处理。因为只有把教材上的知识弄懂了,才有兴趣进行后续学习。而这源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理解。
2.2.2透
透,就是融会贯通。教师要清楚地知道本节内容与本章内容甚至于本册内容或整个化学学习内容有什么联系,并且要知道本节内容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握重点、理解难点。
2.2.3化
化,就是内化。“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内化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头头是道地给学生讲述清楚。尤其是在化学学科中,只有教师自身理解并内化了所教的知识,才能清楚明白地讲授,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是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本节内容是对初中所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与完善。通过学习,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更深入和全面,建立起一个有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完整而又合理的体系,从而为学生能有效进行高中化学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是对教材中本节内容的定位,这也决定了对教材的把握是否正确,所作的教学设计是否成功。对于这一节的内容教材分两个课时来讲,第一课时主要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实质、判断依据等,第二课时主要讲氧化剂和还原剂,那么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知道教材中对于这一部分知识是如何阐述的,安排顺序是怎样的,是否有插图,该如何很好地利用这些插图,等等。教师自己要很清楚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些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其他学科或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教师自己有信心,而且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是教师为做好教学设计所做的必备工作之一。
3.结语
篇3
关键词 化学教学目标 孤立性认识 整体性认识 三维目标 化学概念课
自2001年我国推行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以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来设计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理念与做法体现了我国化学教育思想的进步,化学教师能够接受三维目标的基本理念,也能够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去进行化学教学设计。但是,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能否在教学时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呢?事实是过分注重化学科学知识的传授,只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施,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还较为普遍。部分化学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不够深刻,相互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平衡。教师对教学目标存在孤立性认识而非整合性认识,导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存在偏失。
1 对教学目标的孤立性认识及其问题剖析
教师对教学目标存在孤立性认识是指由于教师没能够很好地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存在相互割裂、相互脱节、缺乏联系的特征。具体来说,在确定“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时仅仅罗列学生所要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谈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情境、方式、条件等;在确定“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时,则分别与“知识与技能”目标孤立起来,显得与之毫无关系,不谈或略谈教学目标达成所依靠的载体,从而形成目标要求上的空话、套话。
例如,针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一节课的教学,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正反映出该教师对教学目标存在孤立性认识。
知识与技能: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会研究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从实验中感悟到化学的魅力。(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
可以看出,虽然上述教学目标从3个维度分别陈述,但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实属罗列知识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能够表达对学生要求程度的行为动词(“掌握”),“过程与方法”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2)、(3)也都未能与“知识与技能”目标相互照应、取得联系。同时,“过程与方法”目标(2)中的实验方法和程序,也与“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明显重复、累赘之感,未能体现出“过程与方法”的实质内涵。
这种对教学目标的孤立性认识,首先违背了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内涵。虽然科学素养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许多要素(如认识素养、实做素养、情感素养等),以便分别落实和深入研究,但是,这种划分显然并非要孤立各个要素,相反必须认识到各个要素只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够体现出科学素养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完整性,单一发展某个要素而忽略其他要素的发展仍然是片面的科学素养发展,是有违人的全面发展基本理念的。有学者指出,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这3个维度融为一体,所反映出的正是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具体到化学学科角度上看,三维目标旨在使学生在化学学科的知识、技能、体验、交往、方式、方法、兴趣、态度、情意、价值观等多方面形成化学科学素养的一个整体性发展。
其次,对教学目标的孤立性认识,使得教师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对于教师来讲,“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较“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说,更为隐性、更难挖掘与深入、更不易凸显。同时,受制于广大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高效、常态化地开展一些有助于落实这2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也是一个难题。许多教师从过去的片面重视“双基”转变到现如今“三维目标”并重,虽然在认识上、观念上有了改变,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上依然存在“恋旧情结”,不易摆脱过去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范式。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孤立认识教学目标,则更会导致教师“避重就轻”、“顾此失彼”,造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空话泛滥、形同虚设,不能够恰如其分地融入课堂教学,仅仅存在于教师的教案里而不能够落实在课堂教学里。
2 对教学目标的整合性认识及其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基于全面发展观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按照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来重新构建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这体现了人们对化学教学目标从孤立性到整合性的更为深刻的认识转变。
教师对教学目标存在整体性认识是指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形成对三维目标的全面的、统整的认识,力图使三维目标之间能产生相互的联系,能有机结合,全方位地凸显三维目标的全部教育价值和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针对“钠的氧化物”的教学,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回忆前一节课中的实验现象,进一步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
(2)通过类比氧化钙与水、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反应,能写出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体会和感悟类比法在学习同类物质性质方面的重要性。
(3)通过教师展示的新闻信息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产生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物的猜想、讨论,进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学生能正确书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进一步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4)通过对过氧化钠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实例的了解,认识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
上述教学目标虽然并没有将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分别列出,但却反映出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整合性认识。上述教学目标既包含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反应”、“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实验操作技能”等知识与技能,也包含着“回忆实验现象”、“类比”、“猜想、讨论,进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等过程与方法,还包含着“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十足地体现出了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而且是相互交织、彼此交融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与技能”有其实现的背景、条件与手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其得以落实的基础、载体和方式。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整合呢?有2种方法值得探讨。第一种方法是分别从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中选出共同的或相关的的内容要素来做整合,形成既包含3个维度又体现相互联系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能够综合3个维度,也能够将其相互联系,但是,由于3个维度教学目标性质不一、价值各异,有些目标比较显性而有些又相对隐性,所以对于教师来讲,在进行整合的时候往往不容易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全面审视3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不能将3个维度教学目标整合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反而容易使得整合流于形式、疏于斟酌,故不易操作。
第二种方法是先确定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作为整合的基础,再通过分析该维度教学目标的教育价值来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去建构、发展其他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整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中,“知识与技能”维度应该是整合教学目标的基础。这不仅因为“知识与技能”历来就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教师来讲,“知识与技能”最显性、最容易理解与把握。所以,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础,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去研究“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价值,探讨如何利用不同教学内容的特定教育价值去建构、发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这种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整合教学目标的方法同时也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即“知识与技能”是整合基础,不可脱离“知识与技能”去空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也只可能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实现,否则就容易空洞、泛化。但是,这种整合方法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仅仅局限于落实“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忽视了“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可发展性,或不知如何从“知识与技能”出发去发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所以,正确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价值是关键,只有全面地认识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价值,才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整合。
3 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的整合策略
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出发去建构、发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然而组成中学化学课程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的类型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应当分类去探讨不同类型内容的教学目标的整合策略。
3.1 “化学概念课”的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化学概念是对化学事物本质的客观概括,也是化学学科的一种思维形式。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既是对一类化学反应的概括,也是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视角。化学概念可以用言语符号对其进行确定性的描述,但又由于人们对化学事物认识本身具有发展性特点,所以化学概念在整个化学学科体系中地位不断演进和变化,因而又表现出灵活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例如,人们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的认识正是随着人们对其逐步认识的过程发展的,每一个认识过程又可用特定的言语符号进行表达。
概念学习“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产生标志着认识过程的质变。”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不仅利用化学概念进一步了解了化学事物,让学生对化学概念所表示的化学事实和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掌握化学概念,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化学认识的工具。再者,化学概念的建立过程经历了一定的心理认识过程和行为操作过程,学生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能够形成一定的心理认识能力和行为操作能力,获得重要的化学学习与科研方法,并逐步内化为自身学习化学的心理倾向、行为准则和活动样式。同时,化学概念的建立、发展、演进、变化也反映出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和规律,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这些都是有助于发展学生科学情意的重要内容。
明确了化学概念的教育价值,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化学概念,详细分析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最终确定关于“化学概念”的教学目标。下例展示的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整合性教学目标的设计。
(1)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来认识新知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理清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从两个对立的过程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统一起来的转变过程,体会对立统一的思想,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与老师的互动,思考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局限性,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优越性,逐步形成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4)通过变换角度对旧观念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观察,得出新的结论。培养多角度看事物的方法与习惯。
3.2 “化学原理课”的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化学原理是对化学学科所包含的客观规律的抽象与总结。化学原理由于其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元素周期律、勒夏特列原理)。它同化学概念一样,也可以用言语符号进行确定性的描述。但是,人们对化学事物认识存在渐进的特点,对于客观真理的揭示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过程,所以化学原理体现出发展性、灵活性和演进性的特点(如人们对于元素周期律的认识过程)。
学生学习化学原理,了解了化学原理所表示的化学规律的基本内容,形成了科学的认识。同时,掌握化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在拥有丰富的化学认识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原理知识去进一步扩充、重组、建立新的、科学的、系统的化学认识。化学原理的揭示过程,蕴含着重要的化学科学方法和化学思维方式,如猜想、假设、归纳、演绎、实验、建模等,学习化学原理的过程也是获得化学科学方法和化学思维方式的过程。另外,对于客观原理的探索过程有助于学生获得科学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唯物观,有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严谨细致、理论联系实际、不唯书唯上的科学态度,这些都是化学原理所蕴含的丰富教育价值。
对于不同化学原理,教师要详细研究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巧妙地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从而确定关于“化学原理”的教学目标。下例展示的是对于“元素周期律”的整合性教学目标的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及金属性、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规律,学会利用各种图表(直方图、折线图)处理数据,提高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在学习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从而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和验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逐步建立“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通过现象看本质”、“由量变到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化学史的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认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3.3 “元素及其化合物课”的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构成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正反映出人们对化学物质的科学性认识。在中学化学课程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涉及最核心、最基础的化学物质知识,反映的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性质、结构及其相互变化规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化学概念和原理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化学概念和原理所表征的对象,同时,化学概念和原理也是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工具和手段。
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从认识的角度上来说主要是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增长见识,同时,积累与丰富学生发展系统化学认识所必备的化学知识资料和资源。发展“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化学研究方法,从而给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研究指明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另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自然、社会、人文等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视域、认识事物、改造事物,也有助于丰富学生对化学与人、化学与社会关系的辩证认识,学会理性地看待化学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
教师在确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目标时,要善于挖掘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善于利用情境将知识“包装”起来,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发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丰富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前文已展示“钠的氧化物”的整合性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此不再另加例子赘述。
3.4 “化学实验技能课”的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技能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2类。中学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最基本、最常见的技能至少包括化学用语技能、化学计算技能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这里就化学实验技能谈其教学目标的整合策略。
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一般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同时,化学实验技能的掌握又是获得新的化学知识的条件,学生掌握了化学实验技能,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获得化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和方式。然而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训练。长时间的尝试和训练最终能使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行为逐渐被固定和规范。在获得实验技能的同时,学生亦可获得必要的科学情意体验。例如科学的规范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获得科学认知的意志品质;在深入了解并运用多项实验操作技能之后,学生可以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伴随着实验技能的发展的,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和习得新的化学技能,进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化学认识。
教师在确定“化学实验技能”的教学目标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技能所包含的行为方式,也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技能中经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感受科学的情意与价值。下例展示的是关于“中和滴定”的整合性教学目标的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测量酸、碱溶液浓度的问题情境,认识中和滴定的原理和实验仪器,从而真正理解中和滴定的本质;
(2)通过计算与实验分析,了解为什么可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滴定终点,了解酸碱中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测定未知酸溶液浓度的问题,掌握从多角度评价和分析实验的方法;
(2)通过实验,体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设计思路,学会分析数据、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4
在青年教师创造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高二化学《硝酸》的教学,以它教学方法的探究性,创新研究的开放性,师生交流的互动性等特点,荣获教学竞赛一等奖,该教案被评为优质课教案。
教学需要在改进中优化,教师也需要在反思中提高。针对这节优质课的教学,我从教学结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方面认真地进行了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
[教师活动]
引言:三大强酸中的盐酸、硫酸,我们已经学过,现在来学习硝酸。
硝酸除了具有酸性以外,还有些我们所不了解的性质,这些性质就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板书:第三节 硝酸
设计实验、引发问题:实验桌上放一瓶发烟硝酸,让学生打开瓶塞,观察可能发生的现象,要求学生认识“发烟”硝酸及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并比较三大强酸的物理特性。
[学生活动]
一位学生走上讲台,通过实验(打开瓶盖观雾、闻气味)总结、归纳、填写:
[教师活动]
讲述:硝酸是强酸,在水中完全电 离出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板书: 硝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具有酸的通性,是强酸
[学生活动]书写:
①HNO3H++NO
②与碱性氧化物、碱、盐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教学反思一]:
观察是最直接的认识方法,也是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如何设计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归纳,自觉地发现、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喜爱之情,这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比较硝酸、硫酸、盐酸主要物理性质的异同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块;通过练习,熟练使用化学用语,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教师活动]
2、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问题切入:
根据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硝酸还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回答:
在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呈现其最高价+5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硝酸应有氧化性。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实验来说明硝酸的强氧化性。提供的实验用品有: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稀硝酸、蒸馏水、蓝色石蕊试纸、铜片、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铁架台、烧杯、橡皮塞、导管、针筒、胶头滴管等。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解释。
[学生分组实验1]:将浓盐酸、浓硝酸分别滴在同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
学生认真实验、细心观察、对比分析并回答:浓盐酸使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说明浓盐酸只显酸性,没有氧化性;浓硝酸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浓硝酸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
[教师提问]: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它与浓硫酸相比,哪一个氧化性更强?
[学生分组实验2]浓硫酸和浓硝酸分别与铜片反应。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反应条件。依据现象和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教师总结]:浓硝酸和浓硫酸都有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铜片在常温下没有明显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迅速反应;而浓硝酸与铜片在常温下就能迅速反应。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硫酸。
3、稀硝酸的强氧化性
[学生分组实验3]: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片的反应(密封在20ml针筒里反应)
[学生活动]实验、记录、对比。
[教师提问]:①为什么浓硝酸与铜片反应后溶液呈绿色,而稀硝酸与铜片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②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③稀硝酸与铜片反应后生成的无色气体吸入空气后变红棕色,充分振荡又变无色。为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略)
[教师指出]:①因浓硝酸浓度大,氧化性强,反应快,生成的气体部分溶解在溶液中,与生成的铜离子形成绿色溶液。
②稀硝酸与铜丝反应较慢,说明稀硝酸浓度较小,氧化性比浓硝酸要弱。
③稀硝酸与铜反应放出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又生成一氧化氮。
投影:铜与浓硝酸反应,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
[学生活动]:观看,领悟,并由学生上讲台书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教学反思二]: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完成实验,兴趣高涨,观察认真、仔细,对实验现象一一作了记录,有的学生沉浸在发现、研究、成功的喜悦中,有的学生为某些化学现象拍案叫绝。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实验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实验过程中,在学生茫然之时,教师适时引导,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实验操作,也能主动自觉地解决一些基本问题,能回答教师的一些简单和熟悉的问题,在整个实验活动中,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在师生对话与交流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来自学生中的错误信息,但教师没有因学生的错误而否定学生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在鼓励的同时,寻找不足,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但在师生交流和学生实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一是没有充分估计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质疑和一些问题信息,教师应该把学生的提问收集起来,让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分析、讨论。二是教师的提问要抓住知识、方法间的“渗透”与“迁移”,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立体型思维、注意挖掘科学问题中的隐蔽条件,排除多种因素干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推理的严密性,帮助学生了解事物正确的动态图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辩证法。三是提问的难度要得当,对于像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物的颜色,为什么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呈绿色,与稀硝酸反应产物显蓝色?这个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作出正确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要求在课堂上解决,教师可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去解决,这样不但可以化解问题的难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独立思索的优良品质。
[教师活动]
讲解:⑴大多数金属(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都可以被硝酸氧化,由于硝酸浓度不同其还原产物也不同。一般浓硝酸被还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
⑵有些金属如铝、铁等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指导学生阅读]
⑶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叫“王水”,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阅读教材](玻尔的诺贝尔金质奖章)
[学生活动]阅读,领悟
[教师活动]
硝酸不但可以把金属氧化,还可以在加热条件下把一些非金属单质氧化。
4、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
浓硫酸能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那浓硝酸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
[板书]C+4HNO3(浓)CO2+4NO2+2H2O
[设计意图]是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分析,给学生指出思考问题的路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学习新知识,探究新问题的科学方法。
5、硝酸的不稳定性
[教师活动]在讲桌上展示一瓶久置的浓硝酸(黄色)。
[提问]①久置的浓硝酸为什么显黄色?
[学生回答]:因为浓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解在浓硝酸中,而使硝酸显黄色。
[教师]:你能写出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吗?
一学生上讲台书写:4HNO3(浓)4NO2+O2+2H2O
[提问]②实验室浓硝酸应如何保存?
[学生回答]: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冷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硝酸的性质:易挥发性、酸性、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教学反思三]: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并不是对学科教材知识的简单传输和复制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创新活动过程。在硝酸一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按课本的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结合课本的内容寻找知识的生长点,把重要的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将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有序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思考。
但在讲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时,教师的提问不是很有力度,设计问题缺乏新颖性和启发性。例如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师:浓硝酸的氧化性很强,是否能氧化所有的金属呢?
学生会回答,铂、金不行。
师:那我们能找到一种更强的氧化剂去氧化它们呢?
生:可以,用浓硝酸与浓盐酸的体积比1∶3的王水。
此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学生只要具备简单的推理就可以推出,浓硝酸不能氧化铂、金,浓盐酸更不能氧化铂、金,但混合后可以氧化,肯定两者之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更强的氧化剂,那么这种氧化剂是什么呢?教师可给出相关信息让学生判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讲到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三者关系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师:如果把任意两种酸相混,你将会联想到什么问题?
(启发学生可从两者的相互反应、产生的现象、混合物的用途等方面考虑)
生:⑴浓硝酸与浓盐酸混合可得到一种比浓硝酸氧化性更强的氧化剂-王水。
⑵浓硫酸与浓盐酸混合,可观察到有白雾产生,是制取氯化氢气体的一种方法。
⑶浓硫酸与浓硝酸相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取炸药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不要把教材内容作简单、有序的展示,而要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来重新组织,站在“改组”和“重建”的高度来审视教材,把教材内容作为了解学科科学的生长点,不能让课本的结论成为活动的终点,而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创新。
篇5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百分导练”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期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以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人教版)的部分内容教学为例,谈谈应用“百分导练”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体会。
一、创新教学设计,尊重自主学习地位
“面向全体学生”不应只是一种理念,而应该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等方面。笔者认为,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载体,教案之优劣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内容不在于详略,而在于合理。原则是:确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有“基本目标”和“较高目标”之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性,确保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少讲精讲、多思多练。所以,笔者的课时教案,一般只保留“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新知探究”“焦点热议”“疑难解析”“媒体资源”“巩固练习”“板书要点”“授课反思”等栏目,把传统的 “教学流程式设计” 改为“学习活动元设计”,教师的精讲主要体现在“疑难解析”这一学习活动单元中,而“新知探究”“焦点热议” “巩固练习”等学习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教师全程“参与”这些学习活动,适时提供“媒体资源” “板书要点”等支持。这样做,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进而掌握课堂的“话语权”。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有力抓手,撰写导学案,是“百分导练”最重要的课前准备工作之一。这个过程,既是教师把握教材、提炼内容、解构知识、整合资源的过程,更是教师分析学情、预设情境、推演程序、优化活动的过程,所以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立场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在通用导学案模版的基础上,二次备课以后再形成自己的导学案。
二、应用学案导学,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借助“导学案”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路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成合适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及合作学习能力。编写导学案应该符合以下原则:①将“导学”功能强大化,使之能引领学生读书、思考、学习、交流,成为“不说话的老师”。②将学习目标层次化,使学习任务更明确、更适合自己的学生并且可供检测。③将能力培养程序化,使学生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④活动设计最优化,确保人人有事可忙,学生当堂达标。“百分导练”的导学案至少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四部分,分别突出“目标分级、问题分解、学生分组、检测分档” 等核心要求,所以能更有效地落实“分层教学”,真正体现 “面向百分百的学生”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所列内容都是应用“学案导学”的好素材。例如:在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中,首先,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火力发电的原理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但因为能量利用率低且污染比较大”,进而产生疑问:“化学能能否直接转变为电能呢?”启发思考:“电流的实质是电荷的定向移动,而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我们只要使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隐秘进行的电子转移行为外显出来。” 再提出方案要点:①一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②一个闭合的电路;③用灵敏电流计检测电流。接着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完成探究实验:①锌片插入稀硫酸;②铜片插入稀硫酸;③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然后结合实验现象开展讨论:①该装置为什么能产生电流?②该装置的正负极名称;③如何书写该装置的电极反应及总反应;交流环节要求学生学会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表达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最后学生用教师补充提供的实验用品组装新的原电池,并用灵敏电流计检测电流,巩固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整堂课,笔者设计的导学案发挥了很好的导学作用。如果教师能坚持以导学案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引导学生的课中参与,辅导学生的课后作业,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定会越来越好。
三、组织交流展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导学案”变成了“卷子”或“另一种教案”,他们的课堂仍然是以教为主,以讲为主,这是课改中典型的形式主义。所以“导”的要义是教师的“导学行为”和课堂上的“导学活动”而非“导学案”。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腾出足够的时间,才能使这些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
“交流展示”的最常见形式是小组讨论、学生代表汇报。为使讨论的成果更有价值,要求首先所讨论的问题必须有不同观点、不同思维的呈现空间(即“可讨论”);其次,所讨论的问题必须切合学情,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能讨论”);最后,讨论过程必须突出主题,把握边际,不纠缠细枝末叶(即“真讨论”)。
例如:在高中化学必修1 P13中“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时,围绕“物质的量与物质的体积是否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组织学生从课文的两个表格数据处理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然后大胆猜想“同温同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接着猜想“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学生的探究逐步深入、认知逐步升华,加上对影响气体体积因素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确信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而当老师指出,他们的想法跟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阿伏伽德罗定律)实质相同的时候,学生非常兴奋。
四、落实巩固练习,确保自主学习成效
巩固练习包括“当堂训练”和“课外实践”两种类型,它们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取得实效、长效的又一保证。“百分导练”主要是通过“即时性操练”来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与教学“目标分级”相对应,课堂练习也有“检测分档”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完成“基础练习”,冲击“进阶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对于“课外实践”,如果处理得当,其实对巩固自主学习的成效也是必然的。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生活中的化学、环境中的化学、厨房里的化学、玩转化学小魔术、撰写化学小论文等趣味性强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尽享自主学习的快乐。例如,在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中,有两个课外实践活动素材,其一是P42要求学生“利用水果,如苹果、柑橘、柠檬或番茄等制作原电池”,其二是P45习题9要求学生“调查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形状、电极、电解质、电压、可否再充电、价格、存放期、特点、用途、回收途径等,写成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完成这些课外实践任务,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更加深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进一步增强。
篇6
1.进行有效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掌握创新所需知识
教师要备好每一节课,备好学情,抓住教学目标,抓住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真正掌握,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一定数量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诸如物质结构理论、电离平衡理论、掌握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练就一定的实验技能;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通过有效的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进行创新所需的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是科学文化素质的翅膀。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本领,而且要教会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让学生动手、动脑,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同学们学完一章后,教师应先让学生自己小结,找出框架,明确重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然后教师进行讲评,指出其中的优点,给予表扬和肯定,再把自己小结的和学生们的进行对比,使学生提高归纳问题的能力。讲解推理判断时,要教会学生分析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仔细推敲,利用已学过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去探索未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动手装配实验仪器,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
3.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要精,首先落实在备课上,教师在备课上要做到“四备三精心”:备知识传授,备能力培养,备智力发展,备德育渗透;精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安排教学程序。然后才能精讲,要落实目标的要求。精讲: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通俗易懂,让学生听起来有趣味、吸引人,使学生产生百听不厌的感觉。精练:通过练来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应变能力,试题要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典型性、新颖性、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难度要适中。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本节的知识和训练学生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在面对陌生的问题时能从容应对,创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练题不在于多,教师应通过“练―评―练”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千万不能搞题海战术。
4.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拓展性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
传统教学模式是满堂灌,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而对学生的兴趣漠不关心。教师应严格控制作业量和考试的次数,高中化学教材的“家庭小实验”“资料卡片”等内容教师一定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等能力。化学是应用科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应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进行“家庭小实验”,举办“环境与化学”、“健康与化学”、“与化学”等专题讲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创新意志,巩固创新动机,培养和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因材施教,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质化。化学录像、投影、幻灯、标本、模型、挂图等手段,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不少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活跃于形象生动的模型、画面之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兴致勃勃地学习。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教师可以利用鲜艳的色彩、丰富的画面、醒目的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时,学生感到很枯燥、很抽象,因而也很难理解。我在上这一节时,事先将有关电子转移的关系制成一个动画课件并在上课时进行展示,在悦耳的音乐中,动画课件中小电子从还原剂一步一步跳向氧化剂。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印象深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有较深入的理解。在化学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避免用单一媒体长时教学使学生大脑处于抑制状态,能够消除学生学习时的紧张感和疲劳感,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高。
参考文献:
[1]黄德荣.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模式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80.
篇7
安排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 、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 、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实习基本情况
我于 2012年10月8日至11月18日在xx市第七中学进行了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在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学校到社会的环境转变。不短不长的六个星期实习对我来说是进入职场前的培训,我在这次实习中深切地已经体验到了当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
在这一个多月里,让我尝试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实习期间,我能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关爱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教学及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好的印象。
三、实习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工作
(1)听课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于10月10日开始了实习生活。这里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上课语言生动精炼,课堂气氛活跃,这些使我深感压力之大。但是面对压力,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迎接挑战。前一周主要是听课。在此期间,我的工作就是听教师的课——写教案——试讲——修改——试讲,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听课期间的认真准备,刻苦钻研,使我真正体会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篇8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再立志。如一位老师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老师又演示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1]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另外,要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矗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
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例如学习《酸的性质》一节,可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下列实验:氧化铜加水,再稍稍加热,不反应;氧化铜加酸,加热,反应发生,生成蓝色溶液。
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可得到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正确结论。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得多。
比如每学完一章,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或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总之,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化学游戏法。初中阶段,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突破难点,除了课堂上注意讲解记忆方法,反复练习以外,采取游戏法,可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突破难点。比如,在开始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说还不如英语单词好记。如果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让学生反复书写的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游戏方法很多,例如采取击鼓传纸片拼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随着时快、时慢咚咚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迅速阅读有关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和化合价,在两分钟之内把所有的能拼写的化学式及其名称书写在黑板上全对为胜;写错了,表演一个小节目。学生对比赛游戏很感兴趣,课下积极准备,同学间互相提问,通过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谜语、化学游戏、化学趣味实验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了搞好课外活动,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摸清他们最感兴趣和对一些知识的需求,以此选取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
例如,第一次活动可选取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的测定,这易为学生接受并产生兴趣。学生对活动是否有兴趣,直接取决于第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否,进而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为此,活动前教师应认真准备,用一些身边熟悉的水果(如橙子)和蔬菜(如大白菜)作为原料进行实验测定,进而对各种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作比较。学生们通过实验,掌握了过滤操作的使用步骤和量筒、托盘天平及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懂得了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之一,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情绪高涨,比做课本中的实验更有趣。[2]
再如,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后,最后开一个化学晚会,晚会的内容有相声、魔术、谜语、趣味实验等,表演者全部是学生。通过此项活动,对表演者和观众都起到了开阔视野的积极作用,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之大大增加。
五、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谓成功,即行为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行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注:
篇9
一、改变旧观念,精心备好课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新课程条件下,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积极性上下工夫,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准确定位好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
例如“氯气的性质”这一课时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可这样确定:
①全体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或观察演示实验能自主获取氯气物理性质的信息,并能说出氯气的状态、气味、颜色、在水中的溶解性。
②全体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取氯气化学性质的信息,全体学生能默写出氯气与铜、铁、氢气、磷、水、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多数学生能迁移到氯气与铝、氢氧化钠等反应。
③在教师帮助下,通过讨论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大多数能标出氯气反应时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能正确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④通过讨论,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解释氯气消毒漂白作用,感受到氯气毒害与消毒的双重性,认同合理使用氯气造福人类的观点,建立起正确判别和预防氯气伤害的认识。
2.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思考活动。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如何安排学习活动,尽量做到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先让学生思考。如实验操作前,先让学生预测实验可能的现象;例题讲解前,先让学生自己解答;概括整合前,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课前预案与课中记录、调适相结合。
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记录、调适加教学后的反思。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
二、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吸取知识,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真正学习起来时已是轻松万分。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时,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1.用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他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明确将要学的主要问题,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视和兴趣。例如在进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节的教学时,我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4月22日)德军与英法战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英法军看见了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袭来,很快数百名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的故事引入新课,学生顿时感到这种黄绿色气体很可怕、很神秘,但又想进一步了解到底是什么气体,接着提出如何将有毒的气体转变成无毒的呢?如果你是指挥官,事先已经得到情报,你该怎样防范呢?这样学生对这种气体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对于氯气的学习有着足够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同时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利用化学史激发兴趣。
化学这门学科伴随化学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对化学做出重要贡献的化学家的故事不胜枚举。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插入小故事,迅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如,介绍“王水”知识时,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科学家贮藏黄金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机化学教学中,关于苯环结构的诞生,讲化学家凯库勒的故事;在纯碱知识介绍时,讲一讲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有关“候氏制碱法”的故事;讲到物质结构中同位素概念时,讲一讲我国科学家刻苦攻关,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及二战时期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无疑激起学生强烈的对知识渴求的欲望。
3.利用情感投入激发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和职业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多提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启发性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慢慢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做有心人。我们还要捕捉学生的思维灵感,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不同意见,不论是否正确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培养成功感和自信心,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就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学语言多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够……”等语气表露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
4.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集合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能使学生更直观、生动地看到一些较难的理论知识。例如:学习分子、原子时利用计算机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多采取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是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适合的内容,有计划地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提出要求和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时,可对二氧化硫性质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属于酸性氧化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实验室中你将怎样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对于问题(1)学生通过实验较快地得到了结论。对于问题(2)学生也能够通过实验用品红和酸性高锰酸钾进行鉴别,可是还有的学生也提出不少其他的方案,如:用闻气体的方法,用硫化氢来检验观察是否变混浊,溶于水后用PH试纸检验其酸碱性强弱,将气体先通过灼热碳层后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氧化铜是否变色,等等,还有学生提出了用植物和动物来检验的方案。学生踊跃提出方案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硫化氢和灼热氧化铜的方案操作麻烦,还有污染气体产生;测pH值的方案现象不明显,最后小结实验室中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方法,用闻气体气味,用品红和用酸性高锰酸钾进行检验,至于用动物和植物检验的方法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没有进行验证。在这样的探究问题指引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强了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多讲究课堂教学结尾艺术,增加课堂教学魅力
在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足够的重视,以至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那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适当的教学结尾可对所讲的知识形成网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对知识进行迁移的功能。那如何进行教学结尾呢?有以下几种形式:
1.归纳总结式。
如在学习晶体熔沸点判断规律时,可在临近下课时总结如下:
比较晶体熔沸点可按如下步骤
1)不同晶体类型:(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熔沸点跨度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相同晶体类型分两类:
第一类: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其熔沸点一般取决于成键微粒半径,半径越小,熔沸点越大。
第二类:分子晶体其熔沸点比较一般考虑三方面:氢键、相对分子质量、分子极性。相同条件下,若含氢键,则其熔沸点较高;相同条件下,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则其熔沸点较高;相同条件下,若分子为极性,则其熔沸点较高。
通过这样归纳,可减少学生一节课下来的学习重点的盲目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练结式。
新课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传授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组织学生通过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课,这样,既能是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强化和运用,又能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具体知道学生的实践。
3.预设悬念式。
好的结尾,可以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如章回小说,当情节发展到关键时刻时戛然停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教学结尾时运用此法,效果颇佳。譬如在讲了“化学能转化电能”,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有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实验来证明它们能反应,且生成硫酸铜与氢气,你认为他能实现吗?课结束时,巧设悬念,引导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收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
五、多进行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它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之后,及时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所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教案后面的文字记载。它是我们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师教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教学后记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学生的、自己的两种类型。
第一类型针对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观察学生表情变化,以及学生练习等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归纳填入教学后记。
篇10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能力培养 实践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创造、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新课改的方针目标正是迎合了这一学生兴趣,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学生如何实现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以及未来的教学方向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老师都是以一种教案的模式来培养和教授学生来学习知识、课业,当然这里也包括化学课程。这就导致了学生缺少对学习的一些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没有主动地去探究的兴趣,缺少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但是,学生们都处在身体和心智都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其实学生们都是天生的“发现、研究和探索者”,这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方式一定要改革,现在的课程结构设计也一定要进行改革,老师的教学教育观念同样需要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学生现在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让学生有充足的自有和自主。那么在化学课上,老师如何才能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呢,其实学生的天性都是喜欢发掘物质的变化奥妙的,同样也是愿意探索科学的,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在化学的世界里所特有的奇特和奥秘。
二、如何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一,要有效地利用化学的实验来诱发学生的一个探究动机,进而将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比如说,可以通过利用切开的苹果来说明一下铁极其化合物氧化还有还原性问题,这样同学们会想象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一些化学变化。与此同时老师提出了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一定要有吸引力,要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要具有开放性,要具有一些难度使学生感觉具有挑战性。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整个化学教学目标可以很好的实现。课程的标准化建议是:“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其实化学课上就是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一些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来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将学生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强化,转变现有的化学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根据这个标准化的建议,化学教科书已经将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给突显出来了,并且充分地体现了“化学实验不仅是一种教学的手段,也是一项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样的一个精神。
第二,在高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模拟问题的情境,努力营造一个探究的氛围,并且组织起探究的活动。例如:演示二氧化硫通入溴水这一实验。学生的活动:用心观察,判断在溶液中会发生哪些氧化还原反应,推测出可能的反应。教师去引导学生怎样验证产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探究活动必须有的放矢,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去,也就是活动要针对全体的学生。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还有资料使学生获得很多的支持,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在新课标当中提出,教师应该利用不同种类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并且持续不断地让学生进行积极地思维,可以使整个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教材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精心进行设计和布阵,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情境,营造出很好的探究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提问和循循善诱是用来营造这种探究氛围的一个最佳方式。在化学课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多提问的方式来使学生们内向的求知欲被激起。问题要恰如其分,将知识的关键处包含在问题当中;提问还要注意要掌握好坡度,在难易的适中处进行提问;提问还应该选准恰当的时机,在教学的重点知识处提问。只有做到上述的各种关键点,学生才会在化学课堂上时时有问题去想,让使她们去联想,积极地进行思考,想象多种的解决方式,时刻都会有一连串复杂的心理活动展开于学生的大脑中,进而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探索性的思维。除了以上所说的化学教师应该巧妙地设定疑问以外,老师更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并且善于提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老师要给出积极的评价,并让一些水平不相同的学生都有一些表现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热情,使班级里所有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都有提高。
第三,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方式和交流做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们逐步地去形成自觉的一个探究习惯。在化学课堂中,学生在不断的提问、质疑以及交流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明确的回答以及评价。针对那些对课堂知识点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那些学生一定要去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感受成功后的乐趣;不要随意的指责那些不能将问题回答完整或者有错的同学,也不能对这些学生随意的讽刺和挖苦,要多给予一些鼓励,使其增加一些自信心。对那些后进的学生老师一定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让他们品尝一些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要针对这样的学生来多创造一些条件来满足他们的一些表现欲,他们自身的一些潜力被挖掘出来。在课堂上让学生非常充分地去发展、表现、完善自我。在化学的探究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的有难度或有争议的问题不断地出现的,在这个时侯,老师不能代替学生来解答,要多鼓励学生们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解答问题,让学生们大胆的毫无顾忌地表达出他们的真正观点以及结论,在这样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