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4 16:4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体育课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体育课教案

篇1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教案)四种。现依据课程标准各领域“水平一”的目标及其规定的活动和内容,对上述四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法及低年级教学计划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规划,是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18(周)×2(学期)×4(每周课时)=144(课时)

144×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

(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配好两个学年的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学段各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师主观随意安排的,而是依据本学段各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规定选定的。因此,教师在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时,应先对所确定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如: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目标的特定要求,考虑哪些内容适于安排在一年级,哪些内容安排在二年级;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分清哪些教材分别属于哪个目标统领下的内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质、特点及目标属性,有助于合理地把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分配到两个年级中时,做到目标明确,分量适宜,难易度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3.根据学年、每周授课时数和季节规律,分配好两个学期的内容。

根据以上思路,现列举学年、学期、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部分教案,供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计划时参考。

表1一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略)

表2二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略)

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的制订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它是依据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的教学内容和规定的教学周数、每周教学时数,以及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结合季节、气候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的。它是制订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几点说明

1.下面试举的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示例)所选编的教学内容,是依据表“一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教材编制的。

2.每周授课时数是按4课时安排的;每课时安排两项教材或活动(一课时为两课次),但体育基础常识课、身体测量课和地域性活动课等,每课时可以安排一项教材或一项教材1~2课时完成。应注意学与练结合、室内与室外有机结合。

3.在所试举的学期教学计划中,没有确定体能和动作技能的测度项目。在实际制订计划时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加以规定。

4.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还可安排“机动课”时间(一般安排2~4课时),以便对各种原因的停课或薄弱环节等进行适当弥补和调整。

(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表3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教学进度(示例略)

三、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单项教材(包括课题单元)教学计划。它是依据学期教学计划中某项教学内容或活动(一般为测试项目或发展体能效果好、动作技术较复杂等重点教材或连续进行的课题活动)及其目标制订的课时教学规划。通过对某项教材或课题活动的统筹设计、逐课实施,能够确保教学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一)方法和步骤

1.依据该学段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要求,按照学年、学期教学计划中该项教材的课时规定,提出每次课的目标要求和教学重点。

2.结合学生的情况和教学设备条件,安排教法步骤和组织措施。

3.最后一次课进行终结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进步程度和简单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二)单元教学计划示例(仅供参考)

一年级持轻物掷远单元教学计划(示例略)

四、课时教学工作计划(教案)的制订

课时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案,它是依据学段水平目标的规定和学期教学进度(包括单元教学计划)中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制订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质量的课时计划,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为此,教师要悉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有效地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一)制订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思路

(二)课时教学计划示例

课时计划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提供的是依据水平一的目标及本学年、学期计划中选编的部分内容或活动,仅供参考。

体育课的设计(教案示例)

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生动体验。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的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把儿童喜爱的事物用故事形式通过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的“导入”,采用音乐、图片和模仿练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本体感觉一起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一到课堂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的指向一下就集中在各项活动之中。在全课中,紧紧扣住了故事的情和景,使情景交融,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篇2

关键词:中学体育;健康课;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面对突发的状况时人所做出的应激的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应急和保护,避免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失。中学体育和健康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质的必修课,不仅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中学生必经的道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初目的就是最终目标一直都是培养中学生的求生能力并且加大对于自己的保护力度。

一、当前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的数据统计不难显示,中国学生由于意外伤害而导致死亡的概率普遍为发达国家学生由于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率的3-11倍。2014年,昆明市的明通小学就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这次事故一共造成了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其原因是体育老师将教学所用的海绵垫放置在宿舍楼的过道处,学生蜂拥而出的时候,先下楼的学生跌倒在海绵垫上,后续小学生不明情况,相互积压,造成了学生的严重伤亡。这起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从侧面证明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力。虽然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一系列教育和课程的改革。此时有关的教育部门才开始慢慢正视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健康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学存在升学率的问题,生命安全教育在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校方和老师足够的关注。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的层面,并没有提高身体素质和求生技能。可以这么说,中国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整个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达成,但是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却已经迫在眉睫,不容许我们再忽视了。

二、如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部分,不仅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影响着中学的基础教育。但是目前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纯理论层面,中学生本身缺乏实践的应用,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受年龄的限制,中学生仍然没有更好的应急性。如何更好地在体育和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我们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明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而且是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的模式。我们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的能力。学校作为特殊的群体在面临突发事件中应该将合理的疏散作为自身的必要课程。

2.加大对于师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的重视力度

中学校方要明白生命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老师必须思想上有着清晰的认识,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面对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增强中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意识,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明白生而为人真正的价值。善于利用合法的科学的手段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的质量。要在体育课程中明确运动的危险性,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练习。

3.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导学生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如人工呼吸和紧急外伤的处理。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并不是中学体育课的考试内容,关于逃生技巧的理论学习,很多学生不重视,没有认真听。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诸如火灾、水灾、地震、食物中毒等危险,遇到这些危险时应该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接着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比单纯老师说理要更深刻。关于自救互救的方法,不能光让老师示范给学生看,教师必须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自救互救的办法,当危险来临时,学生才能很好地应对。(2)要善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展开生存技巧的训练。生存技巧训练包括生存训练和逃生拓展训练,经过之前的理论学习,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各种生存训练和拓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与选择或把学生的错误做法与选择记录下来,训练结束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通过这样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中学生在灾难中得以生存并且提高生存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相信这些求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3)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求生,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属于弱势群体,但是如果过于慌乱,就会降低应急避险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练习中注意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突发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并且积极施救,从而降低这个突发灾难对于自身的影响,才能真正面对险情,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4.教师教学过程一定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

体育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要组织中学生井然有序地进行准备活动,并且让中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从心里做到真正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突飞猛进,要尊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拒绝毫无意义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真正含义。最后,体育老师要排除器械的不确定的故障,经历从根本上克服不安全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并且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5.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近年来,由于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由此而来的相关民事诉讼大大增加。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的目的在于增强老师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真心实意地关心中学生,老师要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时候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不难发现,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迫切的。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有助于中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中学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构建,还要有丰富的技能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不能仅仅做到纸上谈兵。正是基于此点,在新课改中完善生命安全教育是中国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并且责无旁贷的责任。

作者:周明 单位:钦州市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篇3

一、准备活动要充分

每节体育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全面地锻炼学生身体,能更好地使学生投入各项体育活动,能更有效地避免一般性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扭伤,拉伤等;体育课上的准备活动还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部位的活动。如,急行跳远,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如,裸、膝等部位的活动。

二、组织工作要周密

体育课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组织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工作。1.规定学生穿运动鞋和运动衣上课,以免滑倒摔伤和不必要的拉伤。2.清理一节课所用运动场地的杂物、浮沙、尘土等,以免出现意外事故。3.严格检查上课时所用的体育器材,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4.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

体育课中发生意外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倍加小心,加强保护,确保学生安全,尽量让事故减少到零,在教学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重点加强保护。比如,在“山羊”或跳箱上做腾越动作时,教师要思想集中,站位合理,方法正确,保护及时。教师一般站在器械左前或右前方,扶其背腾越,落地时帮其臂上举,保证学生平稳落地。在球类及游戏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一旦突然摔倒,切不可用手臂撑地,应快速抱头团身乘势倒地作自我保护状。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采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在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教师应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此时学生大都是腹空肚饿,精力、体力均不充沛了,所以要控制运动总量。

篇4

【关 键 词】 场地;器材;分类;规范;活动

体育课堂教学中,按年级分类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场地器材的合理分配。为此,考虑按年级教学设置体育教学项目可以缓解场地器材带来的制约,通过确定各年级的体育考试项目来规范体育教学,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延伸学生学习体育的空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而旧的教学大纲重视的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技术的系统性、衔接性,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一、按年级分类教学的指导思想

场地器材合理分配,体育教学各有重点,考试项目突出有效,考试时间统一进行,考试方法严格测试。

二、按年级分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体育某些项目列入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整个初中体育课都围绕考试项目进行教学,导致基本上都是跑跳投的教学,对学生其他体育技能的发展有所忽视。

三、按年级分类教学各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

1. 初一年级,教学内容为队列、课间操、课间舞、技巧、体操、游戏、武术基础训练为主

测评一:技巧(队列、韵律操、前后滚翻、跳山羊)武术基础训练。

测评二:国家学生健康数据上报项目(初中):

①男生:50米、10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曲、肺活量、身高体重;

②女生:50米、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肺活量、身高体重。(以上男女生国家健康数据项目除中长跑以外,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特长做适当调整)

2. 初二年级,教学内容为篮球、排球、足球为主

测评一:篮球项目的运球、传球、投篮;排球项目垫球、传球、扣球;足球项目的颠球、传球、射门。

测评二:国家学生健康数据上报项目(初中):

①男生:50米、10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曲、肺活量、身高体重;

②女生:50米、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肺活量、身高体重。(以上男女生国家健康数据项目除中长跑以外,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特长做适当调整)

3. 初三年级,教学内容为学业水平考试项目为主

测评一:学业水平考试项目:

①男生:1000米,总成绩20分,占40%;坐位体前曲、肺活量二选一,总成绩10分,占20%;篮球、足球、排球三选一,总成绩10分,占20%;立定跳远、引体向上、跳绳三选一,总成绩10分,占20%。总分50分。(自选项目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特长)

②女生:800米,占总成绩20分;坐位体前曲、肺活量二选一,总成绩10分,占20%;篮球、足球、排球三选一,总成绩10分,占20%;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跳绳三选一,总成绩10分,占20%。总分50分。(自选项目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特长)

测评二:国家学生健康数据上报项目(初中):

1. 男生:50米、10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曲、肺活量、身高体重;

2. 女生:50米、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肺活量、身高体重。(以上男女生国家健康数据项目除中长跑以外,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特长做适当调整)

四、按年级分类教学的优势分析

1. 在室外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课的时间、场地、器材的相互影响不大,对于布局合理的学校不存在场地不足的困惑,但占地较小的学校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总的指导方针是要为初三学业水平考试项目的强化训练服务;

2. 按年级分类课堂教学中,各年级体育课教学能更好地合理使用场地、器材,进而充分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进而形成技能和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体育习惯;

3. 通过按年级分类教学,学生在初中三年的体育学习、锻炼中,能很好地学习和实践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中的大部分锻炼项目,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按年级分类教学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按年级分类教学,到新学年不再学习,不利于相关锻炼项目的巩固与提高,这也是分类教学存在的最大不足。以下是改进不足的四项具体措施:

1. 学校合理安排课程,寄宿制学校在晚饭后至晚自习前至少要有1.5小时的学生活动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自主运动(初三年级则是根据自己的体育学业水平测试项目进行有的放矢的强化训练);

2. 确定场地、器材、项目,按年级分类进行活动;

3. 每个活动都要确定阶梯式目标,让学生逐个实现。如开展篮球比赛,我们就可以开展学期赛或学年赛,实行年级比赛大循环,比赛结果按累积分数决定名次。这样既增加班级之间篮球技术相互切磋的机会,又有利于活动的连续开展。

4. 培养的体育骨干不仅仅是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还包括组织能力强但身体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是很好的体育比赛裁判员。所以,培养相关活动的裁判员是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

总之,要实现按年级分类教学意味着体育教师要坚持再学习在尝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体育骨干,培养小老师。通过按年级分类教学来规范体育教学,指导学生向着测评目标努力锻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三年的学习,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初步掌握初中体育项目的锻炼方法。

【参考文献】

[1] 何飘. 试论初中体育课中的因材施教与教学多举措[J]. 东方教育,2014(2).

[2] 刘. 分类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1).

篇5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案例教学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便是它的教学雏形。案例教学的系统化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1918 年人们把哈佛大学法学院和商学院结合实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正式称为“案例教学”。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他们主办的“校际案例交流所”以及案例教学研讨会为案例教学在美国的推广和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夏,美国教师团与中国教师对特许开放的四座城市的20 余家企业进行采访,编成80余篇案例,并在大连培训中心首期厂长、经理研修班的教学中试用。自此,我国在管理教学中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在我国应用于教育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育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等方式加强学习者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习者批判反思意识、团体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它与讲授法相对立。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的基本常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这些特殊的社会情境进行研究、讨论,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对案例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思想政治》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事实上,在政治课的案例教学中潜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很值得政治教师进行深入的挖掘,使政治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让案例教学闪耀出德育的智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教师更注重前两个目标的实现,而忽略第三个目标的达成。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是更为有用的,因为它能指导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不能只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在实践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受到教师的广泛青睐,特别是在政治课教学中,更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体现的德育教育

政治学科是一门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显性课程,性质上有其独特性。它除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我们政治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给学生有关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基本常识以外,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也不能为了德育而讲德育。当素质教育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我们那套“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它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焦点性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成为我们教学改革中一致注目的焦点。

案例讨论,提升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质。在今天,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主要不是学习智力的差异,而是学习品质的差异。帮助学生矫正异常学习行为,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品质,也就成了政治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如在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中,讲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时,我借用明朝文嘉的《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这首诗很好地说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道理。我在这一知识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这首诗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使学生明确这样一个道理:时间就是生命,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运用知识的机会,就是抓住了希望,绝不能把今天的宝贵时光虚掷给明天。虚度光阴,就是折损生命,及时努力,就是开辟理想。学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使自己的学习品质得到逐步的提升。

案例移植,提升生活品质。生活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如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等,表示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展示着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文明素质等。今天的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年代,信息社会更是给他们带来了与外界广泛而又便捷的联系。在生活上,他们追求独立,崇尚另类,张扬个性,充分彰显了青少年学生的无限生命活力。但由于他们还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他们的社会阅历相对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生活品质的理解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曲解,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表现出一些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矫正,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案例点评,提升心理品质。学生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同时也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它是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和高尚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把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来。如《经济生活》“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我在介绍“科学发展观”时。介绍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蕴含的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包括儒家的“仁”.“和而不同”.“中和”.“和为贵”.“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在同学明白和谐思想重要性的同时,我做了进一步的点评: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担当起重任,除了要有过硬的知识本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要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学会尊重.忠诚.正直.善解人意,克服自己人性中的弱点,杜绝狭隘和自私,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适应未来社会,并有所作为,仅有科学文化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练就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变化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

篇6

1 重视理论教学

让学生对传染病充分理解,并根据当前国内外以及当地传染病流行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讲授相应传染病护理学知识,如对人民大众危害较大、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狂犬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细菌性痢疾、艾滋病等应详细讲解;而对于经典传染病但现在发病率较低的传染病,如黑热病、白喉、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可适当少讲或让学生自学。

1.1 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一组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以及其它致病微生物。作为传染病必须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这三要素,缺一不可,同时,传染病流行过程本身又受到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并介绍我国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得常见疾病,及让学生掌握按相关法律法规各项传染病报卡时间,特别是甲型和乙型传染病的上报时间。

1.2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成和繁殖,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受感染的动物等。其中,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不同病型和病期的患者传染病的传染力不同。非典型患者不易被发现,若得不到及时隔离与治疗,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典型患者的症状明显而促进病原体的排出与扩散,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如果得到及时隔离与治疗,一般不会引发疾病的传播[3]。病原携带者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其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多少和携带时间的长短,更取决于其个人的职业因素和个人卫生习惯。

1.3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常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土壤、虫媒、医源性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侵入下一个易感者机体。

1.4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的人群,其中个人称为易感者;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2 传染科常见的危险因素

2.1 紫外灯射线:传染科的病房经常都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长期接触275-400nm波长射线的照射,会使皮肤出现红斑,甚至导致皮肤癌,同时还会使眼睛及肺受到刺激。

2.2 锐器伤:是传染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因传染科病房长期收治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患者,护理人员在使用注射器等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容易发生刺伤,而感染上相应的疾病。

2.3 空气传播:病区环境空气中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含量密度较大,如结核病患者的飞沫及痰液、甲肝和菌痢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等,可以形成气溶胶扩散到室内空气周末那个,甚至整个病区,护理人员在病区走动时,可能造成呼吸道感染。

3 传染科安全护理规范

3.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克服恐惧心理:重视岗前培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一些新发传染病的防护,掌握自身防护知识。作为传染科的护理人员应克服害怕被传染的心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

3.2 严格操作:熟练掌握隔离消毒的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旦发现疫情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地汇报。严格管理各种锐器,特别是使用过的和带有血迹的锐器,建立针刺、体液等污染品及时报告和登记的制度。

4 重视临床见习与实习

每一章节的理论课学习完毕后,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临床中见习,熟悉病房环境,了解相应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以“症状为主线、患者为中心、护理为任务”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开拓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以及知识应用的能力。缺乏临床见习条件者,可在课堂上学生们互扮患者、医生、护士及家属等角色,模拟诊疗过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安全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5 讨论

综上所述,作为医护工作者对于临床中传染病的治疗,要坚持预防为主,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早,对于接触者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护理学时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应用性学科,而传染科的护理工作又具有其独特的专科护理特色,既要传染科医疗救护工作,又要从事隔离与预防工作,并且护理人员自身却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因此,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传染科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合护理评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服务态度,工作热情有爱心、耐心、责任心,重视对患者及相关人群展开心理护理,从各个层面确保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通过中专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系统化学习后,能掌握传染科疾病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承担传染科的日常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春.当前传染病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1(2):53.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专业课教学;教学设计

对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导游基础知识》等作为必修课,是致用之学,它为以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堂上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将书本的理论和实务知识结合起来呢?这也是我们旅游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所在。

一、“案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教学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对案例材料进行筛选、组织、编排,使案例发挥最大的价值。设计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案例必须典型且具有一定的可操做性。

多见于饭店服务过程中最常见的、突发的疑难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在以后的饭店服务中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客房服务与管理》的第四章“接待和大厅服务”中的“办理客人离店结账手续的内容时,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办理离店手续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案例:40来岁的客人陈先生提着旅行包从512房间匆匆走到楼层中间拐弯处的服务台前,将房间钥匙放到服务台上,对值班服务员说:“小姐,这把钥匙交给您,我这就下楼去总台结账。”却不料服务员小余不冷不热地告诉他:“先生,请您稍等,等查完您的房后再走。”说完便给楼层服务员打电话。陈先生顿时显得十分尴尬,心里很不高兴,很是冷漠地说:“那就请便吧。”这时,另一位服务员小赵从工作间出来,走到陈先生跟前,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又扫视了一下那只旅行包,陈先生觉得受到侮辱,气得脸色都变了,大声嚷道:“你们太不尊重人了!”小赵也不搭理,拿了钥匙,径直往512房间走去。她打开房门进去,不紧不慢地检查:从床上用品到立柜内的衣架,从冰箱里的食品到盥洗室的毛巾,一一清查,还打开电控柜的电视机开关看看屏幕。然后,她回到服务台前,对陈先生说:“先生,您现在可以走了。”陈先生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听到了放行的“关照”,更觉恼火,想要发作,又想到要去赶火车,只得作罢,带着一肚子怨气离开了宾馆,案例产生了问题:客人为何不高兴?服务员怎样做才能使客人满意? 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继而展开了讨论。即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又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2.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案例。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年龄、文化基础等个人特征存在明显层次差异,以多数同学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也要培养少数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的综合、全面的管理能力。

比如在讲到中餐服务时设计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刚来餐厅实习的学生,在中餐服务上菜时,不小心将菜肴汤汁洒在了客人的西服上。当时客人勃然大怒,说自己的衣服是花两千多元买的,要求这位学生赔偿。该学生当时吓得连道歉的话也忘了说,便溜之大吉了。客人觉得不但身上的汤汁没人来擦,而且连“肇事者”也不见了,无疑是更加愤怒不堪。最后,在经理的一再道歉和劝说下,客人才接过已清洗干净的西服,怏怏不乐地走了,并扬言以后再也不来这个饭店了。服务员溜之大吉对不对?为什么?如果你是一位餐厅经理怎么处理?把实践搬入了课堂,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案例具有客观性。

不能胡编乱造案例,这应该是对饭店内所发生事实真实客观的描述,有些部分需要虚拟或艺术加工,也一定要合乎情理,千万不能用那些荒谬、毫无边际的情节。因为只有真实的案例,讲起来才更加生动,同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高。在餐饮课堂上讲到中餐服务这一章节时,我曾引用了几个案例,其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客人投诉食物里有虫子时,作为服务员该如何去处理?同学们回答积极,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都有,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而且围绕此案例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案例具有精悍性。

所应用的案例不能太长,这样学生就能较好的进行概括,能对案例做透彻的、全面的分析。如果案例冗长,学生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那么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比如在讲到中餐服务殊情况处理时,就引用了一个很简洁的案例:在服务中一不小心把酒杯碰倒了,这时作为服务员该怎么办?对于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可想而知,客人肯定很生气,但该怎么做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需要服务员有诚恳的态度和机智的应变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其关键是要转变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创造性教育观念。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力,也缺乏解决实际服务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以传授教材知识为起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应当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预期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并自觉地向这一目标迈进。

2.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有大量的案例相配合。

教学案例应由教师精心地编排或选择,可以是现成的案例,在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或教材中撷取;也可以是在旅游服务、饭店服务有关的资料中搜集,这一种案例多是描述型的,学习性较强;还可以是根据相关资源,创设一定的情景,亲自动手进行编辑组合成一个新的案例。

3.案例教学是对饭店管理中客观情景的分析。

要求指导教师在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应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教师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准备课程后,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加,如果组织不好,引导不力,这一教学方法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不一定高,可能影响教学进程,影响学生学习。

4.配合运用多媒体设施,提高教学效率。

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在案例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象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案例教学法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案例教学很显然要比传统教学更费时费力,要进行很好的实施,除了教师不断的钻研和探索以外,还必须有比较充足的课时量,否则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利平.高等职业教育区位定位[J].江苏大学学报,2004,(1):45-48.

[2]唐昕.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总裁,2008,(8):142.

篇8

【关键词】案例研究 教学过程 体育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发端于西方社会,具有现代意义的案例研究教学法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国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英国学者经过研究之后,特别强调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它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尽快地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美国的Michael Leeds等人则对案例教学在体育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上世纪80年代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我国以来,国内许多体育专家、学者对此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例如,李为敏、王韶玉等人以体育案例教学为例,对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而姚利对德国的体育教学案例对中国体育教学的借鉴作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统计发现,许多学者对案例教学在体育技能等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校相关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

总的来看,案例研究在我国高校理论教学中的历史却极为短暂,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时间更是短少。尽管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经过学者们不懈的探索,在案例研究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比较典型的是,目前国内体育领域案例教学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教学方面,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尚显薄弱,研究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关于案例教学在体育经济学课程方面的教学研究更是鲜见。基于这种状况,本文拟以体育经济学教学为例,对案例研究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期望有助于我国高校中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案例研究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意义

在本文中,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指案例研究,或者案例教学方法。它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根据专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借助于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环境中并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等环节来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体育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非常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由于当前我国体育理论课程分配的学时非常有限,并且大多局限于教师在教室内的课堂讲解,致使学生无法了解体育产业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更不要说去解决这些问题了。大量的事实证明,使用传统的体育理论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体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实用性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而案例研究在体育经济学教学法中的导入,则可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真实的现实场景,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的体育产业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案例研究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课题组认为案例研究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中可运用的模式有许多种。囿于篇幅,本文主要分析其中的两种,即中间插入案例研究模式和先案例研究后理论讲解模式。

1.中间插入案例研究模式

在体育经济学教学内容中,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了强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必须要求在讲授某一章节的具体内容时,让学生首先学习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从而为后续的案例研究奠定基础。由于具备了概念和理论的基本知识,分析那些鲜活的案例时学生就不会感到茫然或者突兀,从而可能快速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于具体的案例之中。例如,在讲授体育产品中的价格歧视时,即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即先向学生讲解体育产品中价格歧视的涵义,然后进行相关方面的案例研究,最后再讲解体育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其被剥夺的原因及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是深奥的经济学知识变得深入浅出,不仅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生动的环境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才干。

2.先案例研究后理论讲解模式

在体育经济学教材中,经常出现比较晦涩的概念。而对于经济学基础非常薄弱的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显然是一件高难度的挑战。考虑到这种状况,在讲解这些理论之前,最好是首先引入相关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再导入有关的理论概念。这样,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消化过程就会大大缩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效用”这一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分析相关的案例。通过案例研究,使学生对商品的有用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形成“效用”概念的初步轮廓。然后,在获得感性队识的基础上,导出“效用”的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效用”的涵义,达到了水到渠成之效果。

四、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选编

调查发现,由于教材本身的一些特性,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明显滞后,其说服力和针对性也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教材中的原有案例,适当、及时地补充一些鲜活的案例,以便学生切实了解体育经济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实践表明,在选编体育经济学的相关案例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在选编案例时应注意相关材料的时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选编教学案例时,应选取那些具有时代特点、新颖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这样的案例研究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体育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其次是针对性。我们在选编教学案例时,不能盲目选取,必须紧紧围绕所要传授的体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事例,有的放矢。这样可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等。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采用了“问答式”教学法,开创了案例研究教学方法的先河,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案例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以往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为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活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个别学校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第一,部分教师对实施案例研究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存在理解上的偏差。1988年,国外学者Drown.Collins和Dugid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人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学习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历程,知识、技能与情意的构建发生于学生与情境间的互动。从本质上来讲,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实施案例研究,其目的就是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尽快掌握理论知识和具备解决体育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调查发现,在案例研究这一环节,部分教师忽视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而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则明显不足,忽略了培养实用性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目标。第二,部分教师对案例分析、讨论后的学生自己的归纳和总结重视不够。进行案例研究,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更需要学生在此之后的归纳与总结。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等进行适当的回顾与评价,但部分教师却没有让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自己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深刻反思。这对学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等方面的经验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为此,我们应积极创新,让案例研究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包括体育经济学在内的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我国体育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2.对策建议

(1)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实施案例研究教学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结合点和相互的联系。从本质上来看,案例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寻找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恰当结合点的最佳教学途径之一。因此,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实施案例研究教学方法时,就必须用导入案例研究而不是单纯依赖阅读和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同时,通过独立思考和良性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实践证明,这两条原则证明是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发挥效用的重要保证。

(2)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积极发挥导演的作用

事实证明,在传统的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所扮的演角色已经与现代教学理念之间的冲突愈来愈明显,学生学习被动、缺乏独立思考、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与体育理论教学的宗旨背道而驰。鉴于此,教师需要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导入案例研究这种教学方式,并主动担当起“导演”的角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在进行案例研究这个环节时,精心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Michael Leeds,Peter von Allmen.The Economics of Sports(4th Edition) [M].Prentice Hall,2010,(1).

[2]李为敏,王韶玉.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以体育案例教学为例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3]姚利.德国体育教学案例的启示 [J].学科教育,2004,(7).

[4]张英华,凌培全.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三维动态实践案例教学法”暨案例集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向光富.情景学习理论与现代教学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6).

[6]邵清艳.教师案例撰写技巧 [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9

大唐镇小 戚飞云

一、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弘扬个性”是时代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置上来考虑,要把着力点放在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要努力使学英语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的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主题教研活动,就是要探索能满足在英语课堂中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途径、方法。使英语教育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活动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来释放那些被压抑的潜意识,要彻底地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把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上。要在课堂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英语和感知英语,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感受到英语的趣味,体验到英语的魅力。作为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投入学习活动,才能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从而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弘扬个性。

三、活动内容

(一)创设愉悦的自主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二)注重课堂实践活动,提供实践参与时空,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

(三)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情境,营造参与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活动过程

2008学年第二学期

教研活动主目标英语课堂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研活动主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实践与研究

教研活动主形式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教学沙龙

教研活动流程设计

时间地点分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活动形式预期效果

2月下旬校外自主研修系统的理论知识分备课组读书报告,总结,体会等认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重要性

3月上旬校内听取专家有关个性特长发展的理论与案例全组人员讲座初步了解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学习观课方法和数据记录手段

3月中旬校外观课—记录全教研组观课,运用《课堂教学监控观察表》收集有效信息,产生初步思考

3月下旬不限撰写观课反思分备课组案例研究观课反思成文,文章要以数据和记录为基础

4月上旬校内实践---创新全教研组个人教学实践,实践反思成文

4月中旬校内全组主题式教学研讨全教研组初步制定主题“教学展示”活动形式教师能将教研生成运用于实践,以教学是否有效反过来验证教研是否有效。

教研活动评价(这部分需要在后期完成,教研设计时要考虑进去)

教研活动是否针对教师现实需求(是否)问题解决方案是否形成(是否)教师参与程度与研修现场氛围(好、较好、一般)教研活动是否为教师寻觅到专业支持(是否)教研活动的成果是否得到体现(用论文、反思等形式为活动中的生成寻求理论支持)(是否)教师是否有运用活动成果与教学实践(是否)教师的教学实践验证是否和教育活动中设想的解决方案相关教研组长自我总结和反思

课题观点记录

一、突出个性发展主体地位的英语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主渠道,为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结构必须改革,建立起突出个性发展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设想:

1、创设民主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2、确立适合主体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①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结合。②教学情感和学习情感相结合。③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相结合。

3、创设一个发展多元格局的小学英语教学体系。①变统一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②变固定的班级统一练习为多层次的练习。③变“应试型”评价为多元化评价,以更全面、更精确反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整体综合素质情况,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拓展个性发展广阔天地的学生活动课程,设想创设一套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英语校本活动课程,以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努力创设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硬环境,这需要学校有整体的规划和中长期的目标,为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数据结构;教学法

0.引言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积极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及实现网络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另外,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案例教学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相互协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增强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知识体系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等课程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概念多、高度抽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这些因素给教学带来了较大难度,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学生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综合了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协作学习、综合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自学能力均有较好的效果。为了帮助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获得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此课程中开展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研究。

该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主线,以线性表、树、图等为分支,以不同逻辑关系的逻辑结构特点、存储结构以及操作算法和算法实现作为基本知识点,每种逻辑结构都有其实际应用,知识体系结构层次清晰,示例丰富,适合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因此,我们从中选取了“栈”“队列”“二叉树”及“图”的应用等内容作为教学单元开展教学研究。

2.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合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单元进行方案设计,针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创设教学环境,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案例教学,最后进行教学效果的评测与总结。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我们按照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等步骤对该教学方式予以实施,如图1所示。该课题已于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分别开展了2个学期、4个班的教学实践。

下面以“哈夫曼算法的应用”为例阐述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过程。

(1)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为掌握树的带权外部路径长度的计算,掌握哈夫曼算法的主要思想及哈夫曼树的构造,掌握哈夫曼编码。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情境指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所面临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即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急需解决疑难问题的心理状态。例如,教师提出在电文发送系统中,如何设计电文编码,使发送的码长最短?发送邮件附件的时候,经常进行文件压缩,如何实现文件压缩?

(3)分析问题。学生明确要探究的问题之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哈夫曼算法”相关知识,如二叉树、树的带权外部路径长度、哈夫曼算法思想、哈夫曼编码等,拟订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4)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明确哈夫曼树是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并作哈夫曼编码,得到的码长最短。因此,在电文发送系统中,利用哈夫曼算法设计电文编码,使发送的码长最短。同理,也可以使用哈夫曼算法对文件进行压缩。

(5)知识的迁移。哈夫曼编码在数据编码中的应用是哈夫曼算法应用于各项技术中的典型实例。此外,由于哈夫曼树具有带权路径长度最小的特性,它还能应用于其他具体的事物决策中。

①图像压缩问题。大数据量的图像信息会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干线信道的带宽、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带来极大的压力。单纯靠增加存储器容量、提高信道带宽和计算机的处理速度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此时需要考虑压缩,压缩的关键在于编码。对于数据进行编码时出现频率较高的数据,编码器输出较短的码字,而对于出现频率较低的数据,则用较长的码字表示,从而实现压缩。通过对哈夫曼树的原理及应用的研究,我们可以在遇到某些具体应用问题时获得启示和解决思路。

②二叉查找树。例如,成绩表有10000个分数,学生成绩在5个等级的分布如表1所示,要求设计查找树。

根据分数比例(当做权值)设计出哈夫曼树,如图2所示,即为二叉查找树,靠近根的结点表示大比例分数段。通过计算,在查找成绩时时间性能上有很大的提高,类似的问题可以通过二叉树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6)教学实验。教学实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训练的一种基本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编程中的问题往往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编程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达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编程也是对学生软件设计综合能力的训练。本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实验。

①实验目的:了解哈夫曼树的应用,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方法及哈夫曼编码的应用。

②实验步骤:

a)输入一串字符,模拟电文发送系统中的发送字符,统计其中所有的不同字符及其个数,得出每个不同字符在文中出现的频率。

b)根据每个字符频率建立哈夫曼树,输出字符的编码,模拟电文系统中的编码系统。

c)输入一个0.1字串,得出其译码,模拟电文系统中的译码系统。

③实验要求:按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汇报程序运行过程、结果等。

(7)对本次案例教学结果进行检验。教师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应重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外,教师还应该定期检查每个小组的团队学习情况并打分,对协作效率较高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

教师在收集、整理分析教学结果的基础上,要对本单元专题的教学试验进行反思,肯定成功的经验并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依据反思结果,及时调整和修改后续学习单元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以期在下次教学试验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效果测评

在课题的实践中,我们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包含两个方面:对学生而言,主要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和是否能独立地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能否动手实现具体的应用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教师而言,主要从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各个因素。因此,提高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客观准确地评估案例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案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也获得教师们的好评。

1)学生成绩评价。

(1)总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情况。图3是2008-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图。

从图3可以看出,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案例教学法的2010级学生总体考试成绩比2008级和2009级要好,及格率及平均分普遍都高。

(2)形成性评价——实验作业及分组汇报情况。图4是2008-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验作业及汇报情况比较图。

从图4可以看出,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的2010和2011级学生平时学习表现总体比2008和2009级要好,优秀率及良好率占的比例都较高。

2)教师表现评价。

经过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多次探讨,教师们编写了许多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加以实施。学生在网上评教时给相关任课教师的评价达到优秀等级,课题研究组教师授课表现也得到上级领导及教学专家的好评。例如,2010年,案例教学“二叉树”获得学院讲课比赛第一名;2011年,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图的应用”获得学院讲课比赛第二名;2012年,课题组一位老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Kinect的应用”在学校讲课比赛中获得全校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