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07:1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圆的面积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教科书第十一册第95―96页中的例4和例5及“做一做”和练十四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
2、使学生认识环形,会计算环形的面积。
3、使学生会应用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几幅画有烟囱、柱子、街心圆形花坛、火锅圆桌和切割刀片的挂图或投影片。学生每人准备白纸、圆规和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的面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2、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面积。(1)r=3分米(2)d=10厘米
3、看画有烟囱、柱子、街心圆形花坛挂图,要想知道这些物体占地多少平方米有哪些办法?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所以知道圆的周长也可以求圆的面积。这节课继续学习圆的面积。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1)出示例4,全班读题
(2)师:要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题中告诉了什么条件?这道题应先求什么?
(3)学生看书上的解答过程,并把计算结果填出来。
(4)让学生交流计算结果,并说一说通过这道题的学习有什么体会?
(5)小结:在遇到要计算不能直接量出半径或直径的圆面积时,可以先量出圆的周长来计算它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通过今天的学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自己能解决了吗?
2、完成第95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教师巡回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5(让学生做环形的实践操作)
(1)画圆,计算面积。(教师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半径是8厘米和6厘米的同心圆,并求出两个圆的面积。)
(2)剪圆,认识环形。(要求学生想办法,不剪破外面的圆,把里面的小圆剪下来。)
(3)展示学生的作品。想想你这个图形是怎样得到的?(从外圆中去掉一个同心圆。)
板书:环形(出示课件:环形)
(4)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环形或截面是环形的物体吗?请举例。
(出示课件:火锅圆桌和切割刀片投影片)
(5)探索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组讨论,根据你对环形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再把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在全班交流,然后出示课件:从大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小圆得到环形的动态过程,最后教师指出:求环形面积,要先求出外圆面积,再求出内圆面积,最后求出环形面积。
出示课件:求环形面积,要先求出外圆面积,再求出内圆面积,最后求出环形面积。
(6)学习例5
师:看课本上的解答过程,想想是分几步解答的,每步各求的是什么?
师:你能将这道题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吗?试试看。
教师巡视,待多数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再设问:这综合算式有简便算法吗?
教师演示简便算法过程:(略)
师;你从这个简便算法里想到了什么?
师;用外圆半径的平方与内圆半径的平方的差,再乘以圆周率来计算环形的面积比较简便。
出示课件:用外圆半径的平方与内圆半径的平方的差,再乘以圆周率来计算环形的面积比较简便。
师:通过刚才对环形的学习,你知道求环形面积的关键应知道什么?
4、完成第96页中的“做一做”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判断
(1)圆的周长越长,圆的面积越大。()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
(3)在圆内剪去一个小圆就成为一个圆环。()
(4)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
2、完成练十四中第6―1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开放性练习。(课后思考)
在一块长方形铁皮上剪两个同样大小,并且尽可能大的圆,要想求剩下铁皮的面积。只允许测量一次,你认为测量哪里即可算出剩下铁皮的面积。(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教师指出:一是在不知道圆的半径时,如何求圆的面积?二是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二)
例4例5
18.84÷3.14÷23.14×152-3.14×102
=6÷2=3.14×(152-102)
=3(米)=3.14×(225-100)
πr2=3.14×32=3.14×125
=3.14×9=392.5(平方米)
篇2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测试6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面积是56平方分米的平行四边形,底是14分米,高是(
)
A.4分米
B.2分米
C.8分米
2.(本题5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6倍,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高是平行四边形的(
)倍.
A.3
B.4
C.6
D.12
3.(本题5分)计算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错误算式是(
)
A.6×8
B.10×4.8
C.4.8×6
4.(本题5分)下图中,AF=
BC=ED,则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
)
A.S1>
S2
B.S1
C.S1=S2
D.无法比较
5.(本题5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和4厘米,其中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是4.5厘米,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0
B.22.5
C.18
D.20.25
6.(本题5分)一个梯形的高不变,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减少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
)
A.增加3平方厘米
B.减少3平方厘米
C.不变
7.(本题5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分别是6分米、4分米,量得一条边上的高为5分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20
B.24
C.30
8.(本题5分)如果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乘3,它的面积(
)
A.扩大到原来的3倍
B.扩大到原来的6倍
C.扩大到原来的9倍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用4根长度相等的木头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围成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一边上的高是4分米.捏住它的一组对角拉,使它的四个角都变成直角,这时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平方分米.
10.(本题5分)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是10厘米,长方形EFGH的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阴影部分甲与阴影部分乙的面积差是____平方厘米.
11.(本题5分)一个梯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____厘米.
12.(本题5分)
利用割补法,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________,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________,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________,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用字母表示:________。
13.(本题5分)如图中,半圆形的半径是____厘米,周长是____厘米,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空白部分的周长是____厘米.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有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底是432米,高是200.6米,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公顷?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5.(本题7分)求如图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cm)
16.(本题7分)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篇3
一、有效预设,激发生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新课程理念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情和教材安排特点来灵活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及安排顺序可做一定的取舍和调整,不能把教学内容定得太窄、太死,不可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捕捉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契机,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当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于是,我就及时调整预案,将原先设计的小步子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人民币,你们知道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有的学生说:我知道10元人民币上画的是;有的说:人民币上还画有桂林山水、三峡风光等很美的风景;有的说:5角、1元人民币上画有少数民族人物像;有的说:拿一张人民币对着光可看到藏在里面的图案,那是防止坯人造假A。民币用的,等等。教学这样一调整,不仅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而且还通过课堂的小舞台,展示了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它知识,他们学得既轻轻松松,又丰富多彩。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设计。只有有效的预设,才会为动态生成的多样化、深层次提供广阔的舞台。
二、设计不同层次性练习,多角度、多方面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的再创造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业有把握地调整和变更,充分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圆的面积公式,怎么办?如果按照原来的教案进行教学,这部分学生势必不感兴趣,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略改了原有的预设思路。引导这部分学生怎样验证出圆的面积公式。又如,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这样的开放式练习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情况,设计一张统计表。”这样,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学生在“猜想感知一练习验证”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应用发展。开放延伸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识圆;线性教学;非线性教学
圆是在学生拥有一定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在生活中经常被看到,但是让学生在学习圆时,通过观察、操作,促进他们自己主动、独立地获取有关知识,才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变“教师引领下的探究学习”为“自主前提下的多样探究性学习”
六年级学生经过新课程近几年学习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对于“认识圆”这节概念教学,在内容并不深奥的情况下,对可以探究的内容要设计成“大步子”,提出“大问题”,如“探究画圆”及“探究圆的特征”,就是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材料(学具),让学生真正地、自觉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去画圆,从而对画圆有不同的经历和体验,感悟到用圆规画圆是的最佳方法。
在小学的中高年级提倡多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什么数学知识都要让学生进行探究,都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实践―分析认证―提出解释―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对没有探究余地的数学术语、数学概念等,还是采用讲解法比较有效,如“圆的各部分名称”。
二、变“教师设定教学起点”为“让学生自找认知起点”
当教师揭示课题后,如果提出“你对圆已有了哪些认识?”“你想研究圆的什么?”这些思维空间比较大的“大问题”,会怎样?学生会七嘴八舌地议论,这样,一方面,学生在谈论对圆的已有认识时,可能会想到圆与已学平面图形的不同,自然而然也就建立了新知与旧知间的联系;可能有的学生早已了解了圆的其他知识,如圆的画法、圆心、半径、直径等,教师也可以借此进一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来确定教学起点。另一方面,让学生谈论想探究的问题,自然会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篇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方面,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是很难令人满意的。另一方面,预设并不是为了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字斟句酌、滴水不漏的剧本,也不是为了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着固定起点、拐点和终点的“行进路线”,而应该着力于形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新思路、新见解的一种极具包容性和成长力的教学方案。事实上,只有在预设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堂教学的生成性特质,充分考虑因师生多元互动而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课堂才能真正生成各种富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应对才会得心应手,学生的思维水平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教学也才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状态。
凸显有效生成的教学预设,通常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深层次地理解和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前因后果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把每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的知识体系之中,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以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要从不同角
度、不同层次分析和理解相关知识,注意同一个知识的不同表达,注意把握知识延伸和拓展的方向,以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要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意相似知识的细微差异以及不同知识的内在关联,注意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利于引导学生初步感悟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圆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有关。”“圆的面积和它的直径有关。”“圆的面积可能与它的周长有关。”“圆的面积可能与它的圆心有关。”其中前三个问题我课前都预设,而第四个问题是即时生成的。尽管思维有点发散开来,但我认为学生思维很活跃,因而调整了原来的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继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圆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第二,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分析学情,以便于课前预设能够真正融人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要从学生需要学习什么知识、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以及可以怎样学习这些知识出发,考虑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的问题;要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弄清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必要基础和相关能力,是否接触过与新知相关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何种程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障碍,通过怎样的点拨与引导能够克服它们;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存在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信息有机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课前我是这样预设的: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图说出几个7,再一步步归纳得出7的乘法口诀。可是让我意外的是课刚开始,一个学生一看课题就站了起来说:“老师,7的乘法口诀我会背。”这下可好了,其他学生也跟着叫嚷起来,还有几个学生干脆叽里呱啦地背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我当机立断,放弃原教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教学流程。让会背口诀的学生指着插图来教;还有的在黑板上画小棒来教;还有的索性拿自己的手指比划……课上我的预设根据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不仅充分凸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生动地彰显“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地、真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篇6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还可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敢想敢说,这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关联,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够从已知推理未知。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事先准备了很多不同大小的圆,先展示给学生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对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掌握圆心、直径等这些基本知识。这种自己动手的教学情境可以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当学生都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圆后,我让学生通过对折圆得到折痕,然后再测量这些折痕的长度,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每一条折痕都会通过圆心;每一条折痕的长度都相同;每一条折痕的两端都在圆的边缘上。当学生能够理解这些自己动手发现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这样,在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圆的一些基本知识就都能够掌握了。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教师的备课要以关注学生为宗旨。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从这一认识出发,教师在完成教案的同时,必须仔细分析学生情况,针对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学案”。其包括预期的学习目标、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学习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教师的期望等。其中有些栏目要根据学生实际,做到因人而异。例如,预期的学习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定,使其有变化。其他栏目则由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填定:学习的收获、还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的问题。这些栏目主要为下面的教学法反馈与矫正提供有关信息。这一教案的实施,使教师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
(2)及时进行教学小结。每堂课的教学小结不能流于形式,要求教师对每一堂课要进行反思、反馈及矫正,为此,每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小结应有一张反思卡进行记录。探究式学习中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更好地符合探究式学习的要求,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尽可能做到一课一思,认真填写反思卡。反思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了条件,同时,这样的反思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
三、加强团体的合作探究
探究学习不仅在于个体的主动、独自性,更要求小组的合作。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合作探究能起到自我反思、相互借?b与学习的作用。如在“多样化算法”知识中,举出例子要求学生解答“7+6=?”,A学生答:在7的基础上再接着数6个数字,即8、9、10、11、12、13,那么得到7+6=13;B学生答:因为7+3=10,6=3+3,所以7+6=7+3+3=13;C学生答:因为6+4=10,7=3+4,所以7+6=3+4+6=13。学生给出了各自的解答思路,虽然结果相同,但是思维方式迥异,这也正是“多样化算法”的要求。通过合作式的探究,摆脱了学生个体的“孤立无援”,扩大了探究的广度,充实了学生的技能、技巧。
小学各年级在进行合作探究时,侧重点应该有所差别。小学低年级,主要探究对象是课本知识,并逐步培养集体协作观念;中、高年级则将重点延伸到课外,坚持创新型探究。如在“时间、速度、路程”关系课程完成后,便让学生离开书本的应用题,去解决现实中常见的行程关系。笔者曾提议学生测量“学校―家”二者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讨论计算办法。学生认为,距离由“步子”组成,那么距离=总步×单步距离;而对于乘车学生来说,计算路程包括乘车与走路距离。在了解汽车行驶的速度后,总的距离便是:“乘车时间×车速+步行距离。”此种想法最为贴近现实,所有的条件都由学生主动思考得来,并在讨论中得到优势互补。思维的严密与创新,真是一次拍案叫绝的集体协作。
四、注重课外的延伸拓展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一、反思我们的课堂提问
纵观我们的课堂,师生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乐此不疲。但低效重复式的提问,或不着边际与要点的提问等等,学生的思维不但没有得到启发,而且教学效率微乎其微。究因何在?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爱因斯坦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模式去解决问题,而提出一个问题是站在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认识一个矛盾,冲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而创造性地提出一个问题。可见,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事实如何呢?我我们的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二)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须教有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我们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针对性不强……。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数学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问题的解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请另外的学生出马,直到答对为止。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和启发。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开户的。
二、提高课堂有效提问的做法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讲《八戒吃桃》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种了一棵桃树,桃子成熟了,孙悟空因事外出,被嘴馋的猪八戒钻了空子。第一天偷吃了整棵树上桃子的,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现有桃子的 .....当他偷吃了4天又要饱馋一顿的时候,孙悟空回来了,看着被吃掉的桃子,孙悟空十分恼怒,举杖将猪八戒痛打一顿,猪八戒忍痛逃了。孙悟空看着树上剩下的20个桃子,摇头叹惜。同学们,你知道这棵桃树结有多少个桃子吗?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把树上桃子分为5份,第一天吃了总数的,剩下4份,第二天吃了,剩下3份……,这样每天都刚好吃了总数的,因而可求总数:20÷ =100。
篇8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41-01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素质的主渠道,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把每节课都作为学生创新探索的过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逐步提高。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钻研教材,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角度考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并计算三组算式:(2?)?=24,2祝??)=24,(2?)?=2祝??)。算完后,请每一个同学换三个数字,按同样的次序填写在(住酰住酰健祝ā住酰飧龅仁街校⒀橹さ仁蕉际浅闪⒌模涣骱笕醚懒⑻羁眨喝鍪喑耍劝亚傲礁鍪喑耍俪艘缘谌鍪换蛘呦劝眩ā ?)相乘,再与( )相乘,他们的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再要求自读教材加以印证。这样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就得到充分发展。
二、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复习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和这三个分数的大小,要求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这下同学们讨论的可热闹啦,纷纷说出自己的不同方法。最多的一组竟想出了六种。
三、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实践活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获得终身受用的创造才能。
1.动手操作。如在教学圆面积时,可先问学生,推导梯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待学生说出用割补法割补成长方形后,教师激思,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这时学生纷纷动手,有的学生把圆形纸片分成16等分,又把其中的一份剪成2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分析圆的半径、周长和长方形长、宽的关系,得出圆面积公式。也有胆大的学生把圆形纸片剪成8等分,把每一份都看成近似的三角形,在分析圆的半径、周长与三角形底、高的关系,得出圆面积公式。这就说明,操作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欲望,并最终让学生现实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2.质疑问难。敢于质疑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如在教学“已知几倍的数,求一倍的数”应用题时,在展示群兔图(白兔2只,灰兔8只)后,引出质疑:根据图中白兔和灰兔的只数,你想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对一些具体材料的发散性质疑,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问题,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通过练习,发展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习题,强化训练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等能力的手段,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1)班有男生16人,比女生少6人; ?(补充问题,编成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解题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篇9
一、教师新授课跳跃思维要不得
跳跃性思维顾名思义,它具备灵活的、新颖的、变通的等特点,区别于常规思维的过程,跳过某些过渡的环节是它的主要表现方式.跳跃性思维它分为横向跳跃、纵向跳跃和不同层面的跳跃.但是我们数学老师在进行新授课时如果进行跳跃性思维讲解,结果会让我们乍舌.在讲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第二十四章圆24.1.4 P87例4时我们发现这样的问题.原例题如图1,O的直径AB为10 cm,弦AC为6 cm,∠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求BC,AD,BD的长.我们学校5位数学老师有4位数学老师采用了下面的解法:
解因为AB是直径,所以∠ACB=∠ADB=90°.
上课学生似乎都理解了,然而在事隔5天的一次测试中遇到的一道改编题,测试结果令人吃惊,4个班平均每班62人,第1小问未求出BD,CD长的平均每班46人.会不会是我们一些中等生和差生遗忘较快,所以错误率高,我们又统计了班上前10名的错误率,高达60%.问题出在哪里?一交流才发现我们四位老师在讲解课本例题时,全是采用的由圆周角相等弧等弦长相等,而课本采用的方法是连接半径OD,由圆周角等圆心角等弦等.两种不同的方法为什么前者学生不宜接受呢?回顾了整节课的知识网络;圆心角的概念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相等,它所对的弦和弧也相等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的概念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这道题的知识背景就是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在研究圆周角时,首先想到的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由圆周角等圆心角等弦等.也就是说我们评讲时跳过了圆心角这个中间量,学生已有的认知是不足以产生这样的跳跃性思维.另外,还有一个弊端,就是错过了圆常作的辅助线连接半径这样一个教育机会,也就导致变型题第2小题许多人不知道连半径证明等边三角形.反思我们例题讲解时不能随兴而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学生思维临近区.仔细研究课本例题的背景,且不可操之过急,得不偿失.
二、将类比思维进行到底
“类比思维”的方法是我们处理生疏问题的一种常用战术.[HJ1.45mm]类比思维的内涵包括两方面:(1)联想,也就是由新知识引发的对已有知识的回顾;(2)类比,在新、旧知识间寻找联系和区别的地方,也就是异中寻同或同中找异.采用类比思维,类比与联想相辅相成,从而提升思维的水平,在模拟中革新.
在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里,学生能较快地想到用d与r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在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惟有用有关知识作为保障,才能进行类比探究的学习.所以先回顾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促使学生联想到用d与r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区别是d表示的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这是我们类比思维的纵向类比,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后我们要及时总结巩固,总结出判断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在解决切线的判定问题时,两种类型的范例,一、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依据是切线的判定定理,学生熟悉容易想到,而第二种无交点的情况,学生由以前所归纳的知识准备能联想到判定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另一种方法:d与r的大小关系.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将两种类型的题目进行横向对比,使学生能分析两种情况的不同点和各自的依据.进而总结出规律二,无交点,作垂直,证半径.类比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运转和激活学生跳跃性思维最为基础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在平时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时要多进行纵向或横向的类比联想思维训练.
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篇10
一、选准知识点,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情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具体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情境。教学中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同学们,我们平时所见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学生会肯定地回答:“都是圆形的”。“方的行不行?”“那怎么行,方的怎么滚动啊?”“这样的行吗?”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一椭圆形问。“也不行,颠得厉害。”教师再问:“为什么圆的就行了呢?”当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板书:圆的认识。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话,就调动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原例题,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多元化。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知识点,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过程可归纳为:
1.创设情境:教师对现行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出那些有利于训练学生创造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的知识点,并在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密切交往的教学氛围。
2.建立假设:精心设计教案,适时引出假设,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3.分析、酝酿、综合:分析材料,酝酿思路,提出新的想法。
4.验证、求得新知:采用其它方法验证结论是否正确。例如,学生在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利用原例题,变原有条件为“把一个直径20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从上到下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接成一个和它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圆柱表面积增加7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此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圆柱变形后,新形体和原形体等积;新形体的长恰好是圆柱底面周长的1/2,新增表面积7平方厘米正好是圆柱体变形后所得长方体左右面面积之和。如此分析探究之后,学生很快会得出这个长方体(即变形前圆柱体)体积为“长方体左(右)面积×长方体的长”。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向很明确,且面对足够的思维空间,具有进行迁移思维的良好氛围,适合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思考。因为长方体左(右)面积=圆柱的底面半径(r)×圆柱的高(h)=hr,长方体的长=1/2圆周长=πr。所以,圆柱体变形后得到的新的长方体的体积为“长方体左(右)面积×1/2圆周长,即“hr・πr”,整理后得V=πr2・h。通过上述思维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圆柱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敏捷性,创造性地应用己有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三、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应掌握归纳问题的策略,在众多问题中,如能筛选提炼出适合学生研究的、有助于学生自己探究、思考的问题,将对学生的自学产生关键作用。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理解能力处于不同的层次,知识的获得并非一次到位,可根据教学内容再组织一次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适度。例如,学生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基本习题后,教师出示习题一:已知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4,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往往将周长和按5:4分配所得的数值误认为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值。此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按5:4分配长与宽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使学生懂得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是以它特定的、相对应的数量为前提的,从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