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2 00:3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速度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速度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会解答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先讲向心力,后讲向心加速度,回避了用矢量推导向心加速度这个难点,通过实例给出向心力概念,再通过探究性实验给出向心力公式,之后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顺理成章,便于学生接受.

教法建议

1、要通过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进行分析入手,从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必须受到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由此引入向心力的概念.

2、对于向心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向心力只是根据力的方向指向圆心这一特点而命名的,或者说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并不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所以不能把向心力看做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力.

第二点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第三点是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3、让学生充分讨论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4、讲述向心加速度公式时,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并指向圆心的变速运动,在这里还应把“向心力改变速度方向”与在直线运动中“合外力改变速度大小”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含义,再结合无论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物体都具有加速度,使学生对“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教学重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教学难点:向心力概念的引入

主要设计:

一、向心力:

(一)让学生讨论汽车急转弯时乘客的感觉.

(二)展示图片1.链球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定本·必修)物理.第一册98页〕

(三)演示实验:做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绳的拉力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猜测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探究?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索性实验.(用向心力演示器实验)

演示1:半径r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质量m的关系.

演示2:质量m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半径r的关系.

演示3:质量m和半径r一定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

给出进而得在.

(五)讨论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向心力究竟与半径成正比还是反比?提醒学生注意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中的k应为常数.因此,若m、为常数据知与r成正比;若m、v为常数,据可知与r成反比,若无特殊条件,不能说向心力与半径r成正比还是成反比.

二、向心加速度:

(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

(二)讨论匀速圆周运动中各个物理量是否为恒量:

vTf

探究活动

感受向心力

在一根结实的细绳的一端拴一个橡皮塞或其他小物体,抡动细绳,使小物体做圆周运动(如图).依次改变转动的角速度、半径和小物体的质量.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计 案例教学 效果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84-03

一、案例教学的界定

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境。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

我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教授认为“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案例为本课程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由于我们研究的是案例教学在会计学课程中的运用,所以本文中将案例教学限定在工商管理类课程范围内,在此前提下,我们对案例教学的认识是: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工商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重现现实场景,学生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通过讨论、问答等生生、师生互动的方式,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独立学院开展会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会计学发展到现在,已成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也是很多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上也受到热捧,近40%的独立学院设置了会计学专业以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专业(安存红,2014)。基于独立学院和会计学教学的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优势,独立学院开展会计案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1.会计学课程和教学自身特点的需要。首先,会计学概念和理论是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已经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学习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其次,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很多学科具有更强的技术性、实务性,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用技能。会计学的上述特点,使得会计学的部分原理、知识,以及相应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无法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进行传授,因此,有必要对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改善。而案例教学法对于锻炼学生实际会计技能、分析能力以及巩固和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符合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是近几年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采用市场机制运作,相对于母体学校独立自主办学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寻求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产物(何叶,2008)。独立学院教学区别于公立本科教学和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有所区别。案例教学法通过提供逼真的实际环境,与理论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在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实践性,以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同时契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

3.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素质和要求。独立学院作为办学历史只有十余年甚至不足10年的新办高校,一般在三本批次招生,由于招生批次不同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三本学生与一本、二本学生在生源质量和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邹少军,2014)。案例教学法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利用团队合作、课堂展示、实战模拟等手段,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既让学生发挥操作和沟通特长,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能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弥补其理论知识的不足,完善会计理论知识结构。

4.符合社会对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计学教学应以会计基础知识和原理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而案例教学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教学过程围绕问题的讨论、分析和解决展开,学生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案例讨论和分析,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观点,相互沟通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既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将案例教学引入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过程,能满足目前以及未来市场对于会计人才需求,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会计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研究设计

篇3

由于课本课文中,只有超重、失重、完全失重三个结论,既没有教师的演示实验,更没有学生的分组实验,而很多学生对超重、失重、特别是完全失重缺乏感性认识,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坡度太陡,不利于学生顺利地去认识现象,建立概念,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鉴于此,我设计了三个学生分组实验和一个教师演示实验。

(二)学生分组实验的准备

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多次筛选,确定了弹簧秤下悬挂钩码的最佳方案。为了解决超重、失次重现象越明显,钩码越容易脱离弹簧秤悬钩的问题,我把钩码用线拴在了弹簧秤的悬钩上。为了让学生认识完全失重现象,我设计了用一根短线两端分系螺帽的装置来进行模拟演示,即用一颗螺帽来表示重物,另一颗螺帽表示弹簧秤,通过观察分析短线是否有形变,来认识完全失重条件下,用弹簧秤是测不出物体所受重力的,这就解决了直接用弹簧秤演示,指针反弹快不易观察且容易损坏弹簧秤的问题。最后设计了一个教师的演示实验:水袋下落漏水停流,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短线两端分系螺帽的下落与水袋下落漏水停流这两个实验间的内在联系,加深了对完全失重现象的理解。

(三)进行分组实验的意义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因,总结出物理概念并将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懂得:依靠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探索并掌握新的知识的,从而树立持久的学习信心。更重要的:在实验、观察、总结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知规律。从近期来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从长远发展来看,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2.通过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落到实处。

3.通过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抛弃了哪种由教师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科学的合理的探索随堂实验课这种教学模式所遵循的一般规律。

【教案】

(-)教学目的

l.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4.探索物理随堂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重点

超重和失重概念,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以及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对完全失重概念的理解。

2.在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下,物体的实重不变。

(四)教学器材

弹簧秤和钩码各33个,细线两端分系螺帽的装置33具,透明塑料水袋一个,锥子一把,尺子一把。高级中学物理试验课本66本。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牛顿第二定律F=ma说明了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生: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②质量一定的物体,F恒定则a不变,F变则a变,F消失则a随之消失。③F=ma是矢量式,应用时须先规定正方向。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①我国预计在2000年左右将发射载人宇宙飞船,那么,人们常常谈及的超重和失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②为什么心脏病人不宜乘坐飞机去旅行?为了弄清这两个问题,我先请同学们来做一个实验,实验的要求是:先记住钩码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和弹簧秤指针的位置,此时弹簧秤的读数就等于钩码的重力大小。再让弹簧秤和钩码一同竖直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请注意刚开始运动的瞬间,指针是向上移动还是向下移动?

2.新课教学

学生分组实验1观察超重现象

板书课题:四、超重和失重。

生:指针下移,说明读数变大。

师:这种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约码实际重力的现象我们就叫它为超重现象。

板书:1.超重(1)现象

师:为什么钩码加速上升时,弹簧秤的读数会变大呢?若设钩码质量为m,竖直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那位同学能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对钩码进行研究,分析弹簧秤的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板书:(2)分析图1

引导生答:弹簧和钩码受力分析如图1,由牛顿第三定律有:弹簧秤的读数产和钩码所受弹力F是等大反向的。板书:F=-F′

F-mg=maF=mg+ma(l)

引导学生得出: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本身的重力。

师:人们常把弹簧秤称出的读数F′称为视重,mg称为物体的实重,则视重和实重谁大?

生:视重大。

师:若把弹簧秤变为升降机中的磅秤,板书图2,已知升降机与人和磅秤具有向上的相同的加速度a,人的质量为m,哪位同学能参照上面的分析直接得出磅秤的读数?

生A:板书:N′=-N,N=mg+ma说明人对秤的压力大于人的实际重力,视重N′大于实重mg。

师:哪位同学能综合上面两例的分析结论,得出什么叫超重现象?

生B: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的时候,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本身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板书:(3)结论:视重>实重

师:在超重情况下,物体本身的重力变没有?

生: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不变。

板书:(4)实重不变

师:同学们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时,秤的读数又如何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来做实验,实验的要求是:先记住钩码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和指针的位置,然后观察当钩码和弹簧秤一同加速下降的瞬间,弹簧秤的指针是上移还是下移?

学生分组实验2:观察失重现象

生:指针上移,说明读数变小。

师:这种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实际重力的现象我们就称它为什么现象?

众生:失重现象。

板书:2失重(l)现象

师:设钩码的质量为m,向下的加速度为a,哪位同学能参照上面的分析,求出弹簧秤的读数?

板书:(2)分析

引导生答:板书:图3,F=-F′

mg-F=maF=mg-ma(2)

引导生答:当钩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时,钩码对悬挂它的弹簧秤的拉力F′小于物体本身的重力mg。

师:同样地,若把弹簧秤变为升降机中的磅秤,已知升降机与人和秤向下的加速度均为a,人的质量为m,哪位同学能参照前面的分析得出秤的读数。

生C:板书:图4,N′=-N,N=mg一ma说明人对秤的压力小于人的实际重力。

师:哪位同学能总结出什么叫失重现象?

生D: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的时候,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本身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板书:(3)结论:视重<实重

师:在失重条件下,物体本身的重力变没有?

生:物体的重力不变。

板书:(4)实重不变。

师:由(2)式可知,物体具有的向下的加速度的值越大,则秤的读数就越小,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称不出物体重力的情况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实验,这是短线两端分别系住两颗小螺帽的装置,请在绳未被拉直的情况下,无初速的同时释放此装置,注意观察两螺帽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短线被拉直没有?

学生实验3,观察完全失重现象。

众生:线没有被拉直。

师:同学们想一想,若先用手握住一颗螺帽,让另一颗悬吊的螺帽静止,然后无初速释放,短线中有没有弹力?

众生:没有。

师:假若一颗螺帽是弹簧秤,那么能否称出另一颗螺帽的重力?为什么?

生E:不能。因为弹簧秤和重物的加速度都是g,它们间不可能有形变,也就没有相互作用力了。

师:这种根本称不出物体重力的现象就叫什么现象?

众生:完全失重现象。

板书:3.完全失重,(1)现象:

师:有的同学要问:为什么不用弹簧秤来做完全失重的实验而改用两螺帽来模拟呢?原因有2:①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弹簧秤指针恢复太快,且下落过程中,弹簧秤易转动,这都不利于观察指针的移动情况。(2)保护弹簧秤不受损坏,这为什么我们以后将专门研究。

师:哪位同学能分析:弹簧秤的读数为什么会为零?

板书:(2)分析

生F: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为g,参照对失重现象的分析和(2)式可得,弹簧秤的读数为零。

师:哪位同学能总结出什么是完全失重现象?

生G:当物体具有的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板书:(3)结论:视重为零。

师: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本身的重力有没有变化?

生:物体本身的重力不变。

板书:(4)实重不变。

师:同学们在完全失重的情形下,会有许多奇妙的事情发生,请先来观察一个水断流的实验。我手提着的是一个盛了水的透明水袋,我现在用锥子在水袋上打一个小孔,袋中就喷出了一股细水流,我现在用尺子去切断水流,能否真的断流?不能!这是不是古人所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情形。(众生笑)现在我让水袋自由下落,请同学注意观察:水袋在下落过程中,水流是否中断?

教师演示实验:水袋的自由下落。

生:水断流了。

师:为什么水会断流呢?

引导生H答:若把水袋视为前面实验中的一颗螺帽,水视为另一颗螺帽,水和水袋间就没有相互作用力了,即水和水袋的重力完全用以提供各自的重力加速度了,所以水不流了。

师:非常正确,同学们,事实上环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里用秤是称不出任何物体的重力的。哪说明宇宙飞船里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飞船内的空间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生:飞船内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飞船内的空间是一完全失重的空间。

师:在完全失重的空间里,科学家可以进行大量的生物、生理、生化、物理、医学等实验,并能取得地面上进行同样实验无法达到的优秀效果。据报道,美国一产妇在完全失重的飞船里曾产下一男孩,现约8岁,该男孩所表现出的智力和体力远远超过了同龄儿童,被美国人戏称为“小超人”。同学们,完全失重的空间里还有许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各国宇航局都力图率先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发达国家的宇航局也曾向世人征求可在飞船里进行实验的方案。北京市一名中学生曾设计出一个方案:即研究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人的思维反应速度是不变、变快还是变慢。受到了发达国家宇航局的关注。如果在座的各位同学在这方面有什么奇思妙想,不妨寄与我国宇航部门,希望将来在我国飞船上进行的实验里,有你们设计的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究竟什么是超重、什么是失重的问题了。那么,为什么心脏病人不宜乘飞机去旅行呢?为了简化问题,我假设旅客是乘直升飞机去旅行,当直升飞机加速上升时,哪位同学能分析这种情况下,人的心脏处于什么状态?请注意这颗红色的桃形表示人的心脏。

板书:图5

引导生答:这颗心脏处于超重状态。这颗心脏向上的加速度a是由周围肌肉向上的弹力F和心脏本身的重力mg的合力来提供的。参照(l)式可知,a越大,F越大,肌肉的形变越大,如果超过了肌肉的形变范围,则此心脏就出问题了。

师:上面仅对心脏的状态作了个受力情况分析,事实上,粗略地讲,当心脏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流经心脏的血液同样处于超重状态,要把这些血泵出心脏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心脏的负担就比无加速度时大得多,若旅客本身的心脏平时就不好,再加上超重情况下要急剧增加心脏的负担,这颗心脏就容易出问题了。有的同学要说:若旅客熬过了上升关,下降就不会出问题了。现在我就设直升飞机减速竖直下降最后停在地面上,哪位同学能判断此心脏处于什么状态?

生H:失重

生1:超重

师:飞机减速下降,速度在减小,加速度向什么方向?心脏处于什么状态?

众生:加速度方向向上,心脏处于超重状态,同样容易出问题。

师:哪位同学能举出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超重或失重的情形。

生:略

引导生小结:略。

3.布置作业

篇4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要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脱离学生实际,就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因此教师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教学目标之前,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通读教材,领会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教材对应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等,即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某一章节教材。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知识点分解在相关课堂中,逐步掌握知识点的全貌,不能急于求成,企图一步到位,否则将欲速而不达,伤害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使其在学习物理中产生畏惧心理。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我们举两个例子。比如“加速度”这一概念在“直线运动”这一章中首次出现,那么在首次接触这一概念时,教学目标是否可以为“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呢?从学生认识规律来看,对新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刚接触一个新知识时就掌握。教材中仅仅从运动学的角度提出一个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概念本身深刻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使学生真正体会这层含义,必须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机械振动之后,并且认识到加速度不仅是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且是速度方向变化的体现后。所以,初次接触加速度概念时,教学目标如果用“掌握”要求,显然偏高,就大纲与教材而言,指学生学完了力学知识以后,对加速度的概念应该掌握。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是“初步学习加速度的概念”。

又如某教师在讲授高一力学部分中“质点”这一概念时,教案中教学目标是“掌握质点的概念”,为达到这一目标,学生既要理解它是科学的抽象概念,又要在实际中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看做是质点,于是便举了一大堆实例:“火车在行驶中可以作为质点”、“汽车轮胎不能作为质点”……教师的意图是通过这一节课就让学生彻底“掌握”这个概念,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质点概念的建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果学生反而未搞清楚究竟质点是什么,显然欲速而不达。

2.要选取便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相当难度,因此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即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选取便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先直观再抽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接受。在由“直观到抽象”方法的应用中,直观教学的应用是突破口。在直观教学中,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最直观的方法。教师通过具体实物和现象的演示,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质的飞跃。许多定理、定律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尤其是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用理论直接推导,如牛顿第二定律、玻意耳定律等。设想如果直接把定律内容介绍给学生,学生只能勉强接受,难以理解,但采用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方法,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如果可以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规律,也用实验演示的话,则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意义,如波的叠加原理,如果不用实验演示,学生就很难想象和相信“两列波相遇时,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且相遇后会互不干扰继续传播”。同样,在光路可逆原理的教学中,用实验说明比在黑板上画图讲解更易理解和记忆;老师背对学生从一面镜子中看着某同学的眼睛,问这位同学能否从镜子中看到老师的眼睛?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光路可逆的现象,从而学生很快就掌握光路可逆原理。

实验固然是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但有些概念的理解却很难借助实验说明。如“电场强度只与场源电荷有关,而与检验电荷无关”这一知识点,这时运用形象的比喻,同样可以达到直观的效果:把电场的分布比喻成影剧院里视听效果的分布,检验电荷就是听众,某个座位效果的好坏是否与有无人听有关系呢?这一问题使学生顿时明白了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又如电势差的概念比较抽象,老师从理论上推导出它的定义之后,学生还是茫然,但把它比喻成重力场中的高度差,就好理解了。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直观教学的例子还很多,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直观教学的手段也在迅速发展,如电脑辅助教学、多媒体的应用,都将对进行直观教学、实现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教学程序的设置要突出学生活动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切身体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主动的实验、探究和知识应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学生自己可以主动获得的,我们绝对不包办,即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

篇5

一,选择生动的影像,创设有趣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有兴趣学习物理。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定理、定律,以及许多复杂的物理过程都可以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使这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生动丰富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配音等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电荷知识的时候,由于电荷很小,我们无法肉眼直观,那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其放大化卡通化,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它们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又如我们在讲富兰克林接引雷电下九天的故事时,仅凭老师一张嘴讲,可能有点干瘪,但是如果用视频呈现就不一样了,学生会不自觉的被生动的画面感染,欣然领会故事的内涵,自然而然地学得一种探究自然与科学的精神,同时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尽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一些沉闷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是我们不能将画面弄得太花哨,声音高低、类别也要得当,不然就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偏离主题。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圆周运动的图片:过山车在圆轨道上跑、自行车轮在转动、地球绕太阳转等等,把多余的背景去掉,噪杂的声音也去掉。这样学生就会关注圆周运动本身,而不会去看其他热闹。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原逼真的物理现象及过程,解决常规课不能解决的难点。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现实困难,例如我们在讲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内容时,要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实验器材需要一片羽毛,一个木塞,一个小铁球,还要一根真空管,可我们学校的抽气机坏了,无法将管抽成真空。那我们这时就利用网络、电脑等给学生做一个仿真实验,很逼真地再现了实验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明白,老师讲起来也连贯成理,帮助了学生理解,帮助了这堂课顺利完成。又如在做平抛实验时,由于人为应因素太大,导致实验结果与事实偏差太大,这样很容易误导学生。那我们也用仿真实验来呈现,精确地控制变量,从而得到与事实相符的准确的规律。

但如果现实生活有原材,最好还是用活生生的事实来说明问题更能让学生理解接受,还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设计课件、查找选择合适的资料。例如在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拍自己或桌子,还可以让学生联想上体育课排球的感受。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同时变化的、同时消失的,性质相同,分别作用在对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探究精神。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容纳、涵盖很多内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很多教学任务。

这种优势在上习题课的时候尤为突出。例如用传统的方法在黑板上抄一道题目要一、两分钟,很多物理图还画得不如电脑上准确完美。而用多媒体展示一道题目只要一、两秒钟,每一个物理图形的点、面、角都能准确反映,学生理解不容易发上偏差。这样我们用黑板讲练习题一节课最多三道,而用多媒体讲练习题至少要翻一番。

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如此短的时间内呈现如此广阔的空间,学生们是否能够接受消化。所以在用多媒体教学时内容不宜多,播放不宜快,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方法老师要停留下来细讲,还必须利用黑板书写、标注。例如讲向心加速度这一节,内容本身就很多,要从它的定义讲到它的方向,再讲到它的大小的计算方法。那我们就利用多媒体播放几张图片,辅助理解其定义。它的方向据向心力和牛顿第二定律去理解,而由加速度定义式理解它的方向就让学生课后去思考了。公式的推导也是选讲,也把它省略好了。所以重点应是放在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上。这样内容就少得多,学生也有练习时间了,老师再把重点在黑板上写出或在多媒体课件上专门标注出来,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了。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时,老师写粉笔字少了,师生都少吃粉笔灰了,清洁了教学环境,对身体健康有利。

许多人都知道老师也是尘肺病的高发人群,就是因为常年吸入粉笔灰导致的。所以在能使用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时,就尽量少用落后的有害的方法。

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时老师不要只当点播员,坐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切换画面,该强调的、该突出的还要用粉笔板书出来,这样更能引起学生重视。还要走下讲台,留心学生反映,和学生多交流,这样更利于师生互动,促进教与学和谐顺利地进行。

五,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拓展了教师备课的途径,大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过去老师们备课大多就是一本教科书加一本教案书,途径是很单一的,知识面也狭窄。出试卷就查一些纸质材料,再用手和笔慢慢地刻成卷子,既辛苦又费时,效率低。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明显地改变了这些状况。老师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资料,如试题、教学课件、仿真实验、教案学案以及各种教学思想、方法等;可以通过电脑备课、制作试卷;可以通过移动盘保存、转移、再现这些资料......教学资源时时更新、源源不断,还可以避免劳动的重复,提高效率。

篇6

关键词:课程;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教学研究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前沿学科。物理学的发展是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新技术学科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和前导。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电信、材料、数学、化学、生物、教育、环境,乃至文科各专业均设大学物理课程为必修基础课。大学物理课程涉及的学科专业广,人数众多,且后续对接的课程面宽,在公共必修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目前我国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仅是本学科本课程的传统内容,在物理学分层次教学、物理学跨学科教学、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教学诸方面较弱。学生对物理与其他与学科间的联系了解得较少。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科学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社会需求人才的模式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去研究和探讨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要求、符合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需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与内容。大学物理课程要符合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学科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1]。

一、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的教学体系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应形成纵向以物理学知识为轴线,横向向边缘、交叉学科辐射的树形知识结构与科学知识体系,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融及综合。物理教育的内容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性,又要体现明显的时代性[2]。

我们借鉴现代教育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构筑适合现代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大学物理课程结构与科学知识体系。结合各专业的实际,建立公共大学物理课程三个层次、六个类别的教学体系,即144学时、128学时、88学时三个层次,电信类专业、材料类专业、生物类专业、化学类专业、数学类专业、教育技术类专业六个教学类别。注重理工科各类专业物理学知识共同要求的构建和特殊要求的兼顾,采用分层次教学,分类修订大学物理教学计划和编写教学大纲。

依据“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培养人才基本原则,在教学中保持物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并结合理工科各专业的实际,进行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跨学科教学研究及实践;将物理学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感受物理学与本专业学科的密切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本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注当今科学发展的前沿课题,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增强他们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的更新能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后进行工程实践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我们选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高质量物理学教科书作为基本教材。该教材对普通物理学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特别注重理工科各专业物理学知识共同要求的构建,对各类专业的特殊要求也有所兼顾。

在全面讲解物理学知识的同时,又强调重点,即对力、热、电、光等基本物理内容均进行系统的讲授,又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物理学的不同要求,对相关的内容有所侧重。如电信类专业,重点内容为力学、电磁学、光学;化学类专业,重点内容为热学、电磁学、光学;生物类专业,重点内容为热学、光学;数学类专业,重点内容为力学、电磁学。此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体系针对性强、便于具体操作实施。

对于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可指导学生在大学物理教学网站上学习生物物理学的有关内容。如,分子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物理学、复杂系统的生物物理学。学习物理学及物理化学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如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发光光谱分析法等的物理学原理。结合加速度概念的学习,可了解加速度引起的生理反应;身体加速运动时,血液与人体内部组织引起的位移使人有不适感;人能忍受加速度的能力与加速度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等。教师可以针对人的这一生理反应,要求学生计算飞机在竖直圆周上飞行时人能承受的极限加速度。这样,教学将物理、生物、生活紧密联系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了生活常识,针对生物专业的特点补充了新的内容,物理知识也得到了强化。

对电信类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可指导学生在大学物理教学网站上学习光纤技术、微波技术、电子束技术、超导电技术、发展中的光计算技术、功能材料等内容。将物理学原理在电子信息技术中应用的有关内容,融入大学物理的教学之中。

对材料类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可指导学生在大学物理教学网站上学习物理学原理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内容。如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等。介绍物理学原理在材料性能测试的仪器中的应用。并让学生适当了解新材料,如超导体材料、纳米材料等。

对数学类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可指导学生在大学物理教学网站上学习数学建模中有关的物理问题,如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发现、场的特性与建模,强调物理内涵、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

该教学体系有利于解决理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

二、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基础物理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影响至深。我们对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进行改革、整合和优化,打破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原有的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实验分科教学的模式,建立相关内容融合、贯通和渗透,形成科学的相互联系的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

新的教学模式将物理实验分为基础物理实验、演示仿真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三大相对独立模块,按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三个纵向层次递进实施。在保证基础训练的前提下,精选基础实验内容,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提高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选做实验,将现代科技成果融入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形成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步步提高的“模块分层次”实验教学新模式。

此模式突出基础性,强调综合性,加强创新性,使实验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易于教学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切实感受物理知识与当代工程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切实感受物理学与本专业学科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全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实验场所,教学成效显著。

该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践基础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矛盾。

三、自编系列补充教材讲义充实教学内容

受专业教学差异性和教学学时的限制,通用教材难以全面满足不同的理工科各专业在“重能力、求创新”方面的培养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选定基本教材的基础上,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转化为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自编相应专题的系列补充教材讲义:《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信息科学》、《物理学与材料科学》。

系列补充教材的主要内容涉及物理学与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物理学原理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物理学与相关专业在前沿科学的新发展、新知识。这些内容是对基本教材的充实,填补了各专业之间的“空白”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形成了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纵向轴线,横向与交叉学科辐射相连的树形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各层次类别的教材将理工科通用大学物理基础知识与各专业所需的对口内容较好地协调起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经典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同时,结合各专业的实际,充实现代物理学、交叉学科以及高科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系列补充教材的章节目录体系如下:

系列补充教材1

物理学与生命科学

第一章 力与机械运动

第二章 生命科学与热物理

第三章 生物电磁学及其应用

第四章 无处不在的波

第五章 光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

系列补充教材2

物理学与信息科学

第一章 光纤技术

第二章 微波技术

第三章 电子束技术

第四章 超导电技术

第五章 发展中的光计算技术

系列补充教材3

物理学与材料科学

第一章 表面探索技术和力学

第二章 微观热学与热分析

第三章 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能带理论和导电性

第五章 材料与电磁场

系列补充教材充实了基本教材的内容,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交融及综合。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手段的变革已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为解决大学物理学时少与物理学内容容量大的矛盾,为解决大学物理教学公共性与各类专业特殊性的矛盾,针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建成并开放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网站。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育课程的整合。

大学物理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丰富,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教案、习题解答、实验指导、教材及参考书目、课程描述;课程负责人简介、主讲教师简介、教学队伍结构简介;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教学录像等,运行良好。不断维护更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网站内容,每年更新率大于20%。根据实际自行设计制作了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使用高水平多媒体教学课件,针对所采用的不断更新的教材,及时更新、修改、充实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对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高超编辑功能。在大学物理电子教案中,我们通过将微观过程实施宏观模拟、将瞬变过程转为定格分析,进而使某些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使物理演示实验、图示说明、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等方面的教学在感知上更加形象生动,其意象内涵更加丰富深刻,弥补了单纯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的不足,帮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感知、抽象、建模和应用。

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将学科专业知识和现代高新科技知识融入物理教学之中,倡导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功能,将自行编写的《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信息科学》、《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系列补充教材讲义在大学物理教学网站运行,将理工科通用的大学物理基础知识与各专业所需的对口内容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

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在课外自由链接浏览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大学物理补充教材内容和重点教学内容,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开放和直观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更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促进大学物理分层次、跨学科的学习。

该教学方式有利于解决大学物理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容量大的矛盾。

五、育人成效显著

实践表明,公共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跨学科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能具体体会到物理学在其自身所学专业中的重要性,并将物理学的学习与所学专业的发展需要密切联系起来,极大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成效显著。大学物理课程已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被评为精品课程。近几年,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多项各级大学生竞赛奖。

课题组教师在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近三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多篇。

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充分发挥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个性发展的优化结合。新的教学模式既能保证理工专业对物理知识的公共性需求,同时亦能兼顾各类专业自身特点的特殊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科学人文素质,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培养人才的基本原则,顺应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学科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金吾伦. 跨学科研究引论[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14.

篇7

关键词:物理实验;素质教育;高考;关键问题

物理实验能够发现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在物理学中,许多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如帕斯卡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其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就是法拉第经过十年不懈的实验研究发现的。物理实验能够验证物理假说,检验物理理论。如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是统一的理论论证的得到。物理实验能够完善理论体系,发现物理理论。如电子的发现到核式原子结构模型再到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原子结构的理论在不断地实验探索和理论研究中逐渐完善和发展。因此,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做了很大的努力,对小学和中学的实验室实验仪器、电教设备进行配套建设。重点中学的仪器设备已经相当完善,一些普通中学的辅助设备也得到了更大的丰富,这为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实验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化、实验过程形式化、实验结果唯一化的现象,学生的物理思想,实验方法,探索的能力得不到预期的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普遍较弱。另外,有些教师认为讲好实验比做好实验更重要,把物理实验课变成了纯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对实验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在学生的认知中造成重理论、轻实验、轻探究的印象,学生以“背实验”代替“做实验”,其实验技能必然得不到提高。那么,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实验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

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加强理论研究,以及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理念,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能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有显著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促进实验教学的改进。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说课活动、集体备课、相互学习,组织教师之间进行实验观摩讲座、听课、评课,提高实验教师实验教学艺术和组织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课与理论课一样重要,要认真备课

把实验课和其他课同等对待,认真备课,编写教案。此外,教师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每个实验的关键步骤,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讲课经验丰富,每个实验在他们心中了如指掌,每次上课之前也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万无一失。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好的实验,上课前教师应该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检查每一组仪器。检查每组仪器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上、规格上检查,其次要检查每一件仪器是否可用。考虑到实验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应有备用的一些仪器,以便及时补充更换。许多教师认为这是实验室助理的事,不予重视,实验开始,才发现问题,仪器不可用,使部分学生不能进行实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三、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为了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获得物理知识,通过积极参与令学生印象深刻,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

教育学理论表明,完整的观察技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感官的知觉,一个是思维判断。感官的知觉一个是视觉感知,一个是听觉感知。课堂演示实验为视觉感知、听觉感知、思维判断提供了沃土。

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让学生做。课堂演示实验能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感知。不仅可以成功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利于物理知识的形成、扩大和深化,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物理现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产生条件和特点。例如演示自由落体现象,可以多做几组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学生不仅可以纠正错误观点,也可以对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强化理解。

五、从实验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好任何一门学科最强大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物理科学实验就是打开物理学科大门的金钥匙。通过教师科学合理和令人信服的演示实验,学生自己的合作探究实验,一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会深深地爱上实验、爱上物理,就不会出现知识死记硬背从而导致的怠学现象,使学生能轻松地学习物理,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乐趣,真正做到“快乐学习”。

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安排在正确的时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找出对知识的渴望,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物理的神奇,物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原来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原来通过努力也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实验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散乱而没有目标,不能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时,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和自身的质量有关,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两个物理的关系,应采用什么方法呢?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初中实验经验――控制变量法,并能准确地回答这个实验需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要保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再保持合力一定,对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针对第一步实验,教师继而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测量加速度和合力?学生容易联想用打点计时器对加速度进行测量,测量力,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使用弹簧秤。教师可以追加一个问题:如何确保每次实验合力不变即弹簧秤示数的平稳?如果不能又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放弃弹簧秤,用重物牵引绳子去牵引小车。放置好附带定滑轮的水平木板,连接好打点计时器、小车、纸带、绳子和重物。此时提出第三个问题:重物的重力能表示出小车受到的合力吗?

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得出除了受到重物牵引之外,还有摩擦以及纸带的阻碍作用不可忽略。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消除阻力的影响,联系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经验,将木板倾斜适当的角度。

七、变结论考核为过程评价

美国课程理论学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传统的实验考核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数据轻内心活动,重实验试题轻操作的技能与素养,最终将导致不会做实验,只会说实验。实验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变实验评价机制。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变单一性评价为多方位评价,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我们采用记录学生实验档案的方法实现了这一转变。例如,设计出一个独立完整的实验,分析出一组错误数据,提出一个创新的见解,制作一个小小的教具,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这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认清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这样,前期实验设计,课堂实验过程实录,后期实验数据处理、完成报告等均纳入计分之列,很好地保证了实验效果。

八、课间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强化课堂管理

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接触,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可以指导学生课下如何学习、学什么、怎么学。

班里的学生比较多,在实验中,教师照顾不过来,一些学生便会在实验中“开小差”,小组中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实验,其他人只是在记录甚至抄袭实验结果,达不到实验探究的目的。将学生分组,让对物理有兴趣、责任感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实验设备、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和管理,达到小组共同实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不仅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思路和方法,而且是获得新知识借助的支柱。掌握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效果也就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学导式 学案 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guided

SUN Ying, WEI Zhongxuan, GU Juan

(College of Defense Engineering, PLA Univ. of Sci. & Tech. , Nanjing 210007)

Abstract Starting with conception and meaning about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guided, didactical fundamental is studied, suggestion of didactical structure is presented, the merits of didactical research is analyzed. By way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and its learning-case, direction of study method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of self-determination learning is focused, better teaching effect is gained.

Key words learning-guided; learning-case; self-determination learning; teaching mode

20世纪90年代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等热潮在我国广泛兴起,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在教育观念、政策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资源建设以及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都考虑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关注教师“如何教得更好”的较多,而围绕学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关注不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仍是目前许多大学生在“学”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们以理论力学课程为平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实施学导式教学,核心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目标明确的、有序的自主学习,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学导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所谓学导式教学,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教材、参考资料和必要的讲解,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学导式教学强调学在导前,先学后教, 让学生“学”在前面,进行“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利用“已知、已会、已能”去主动获取“未知、未能”。①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根据学导式教学的特点,必须进行学案设计。学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育原理的指导下,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导学材料。与教案不同,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使学生“会学”。②学案既是学生自导(预习)、互导(学生课堂讨论)的依据,又是教师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合作的依据;是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方案。

2 学导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育专家叶澜说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主要是在过程中展现。若要使其丰富性发挥积极效应,则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③笔者认为学导式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整个教学过程,把工作重心从研究如何讲好课的“教案”转变到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案”上来。要充分考虑安排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加其课堂上获得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去感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其处于一种能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其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灵活性原则。教师在了解学情,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不能生搬硬套,更应根据课程性质、学习对象和学生自学能力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

(3)创新性原则。创新需要思考、需要思维的自由度。因此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创新,要允许学生冲破规范。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索中创新。

(4)取舍性原则。课堂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把问题议深议透,另一方面,教师要控制好节奏和方向,不能天南海北随意乱侃,跑题太远。哪些内容讲、哪些内容议,哪些内容完全自学,都要认真设计进行取舍。学案也不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内容要有取舍,不能过细过全,要适当“留白”,要留给学生思维和探索的空间。

3 学导式教学的组织实施

学导式的教学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引导自学、研究深化、巩固提高。④

(1)引导自学。变传统的课后练习为课前作业,即课前学生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编写的学案提示进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查阅参考资料,了解学习目标,初步理清教材基本内容,思考、探索学案设置的问题答案,记录学习中的难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导式教学的重点在学案编写上,高质量的学案是成功实施学案导学的基础。编写学案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是怎么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就怎么编制学案,怎么样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感悟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成绩、健康成长就怎么编制学案和使用学案。⑤我们根据理论力学课程特点设计以下内容: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背景材料与准备知识,学法指导与重点解析,思考与讨论,学习效果检测,拓展与提高,学习体会及难点记录等。由于有了充分的课前学习,在课堂上教与学都有了明确方向,教师只要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而不是面面俱到。例如动力学中,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的内容,原来用传统讲授式教学至少需要14~16学时,而且因为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物理课程中已学习过,学生没有新鲜感,上课不愿听,但课下又不会做题。实际上这些内容是理论力学的难点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与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是有区别的,而且题目千变万化,十分灵活、难度较大,教学效果往往不大理想。采用学导式教学,这部分内容学生根据学案指导,自主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比较容易的。课堂上教师重点解决大学物理较少涉及的内容,比如动量矩定理侧重“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和“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侧重“刚体和刚体系统”以及“普遍定理综合应用”,只需10学时就可完成,效率较高,学生在课堂上也较少厌倦感,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2)研究深化。学生通过小组研究的方式自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进行合作性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进行解疑,也可以思考题为依据,选择重点问题和有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 当然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薄弱环节等等。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解疑释惑、做好归纳总结,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准确、系统化。对于难点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寻找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比如运动学的研究内容无非是各种运动量,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不少人往往有思维定式,解题喜欢依照原有的大学物理甚至中学惯用的思路和方法,有些学生按照过去的解题经验,对概念的理解往往过于片面甚至错误,这些错误的概念(比如认为角速度就是“某点的角速度”,见到圆轮就认为是定轴转动等等),在处理过去的特例时也许不会显现什么问题,但推广到现在的一般情形就行不通了。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否则的话,越往后就越会感到寸步难行。教师的引导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比如告诉学生虽然有些概念是过去熟悉的,但不等于你对它的本质有准确的理解。多数情形下,出错原因往往就是某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有偏差。所以,对基本概念要认真理解,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特别要改正以前已经先入为主的错误概念。理论力学课程各章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一步没赶上,步步赶不上。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养成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的习惯,大家一起讨论可以澄清模糊的概念,容易找到自己错在哪里。实际上影响解题思路的“坎”往往都是一些最基本概念的误解,把这点弄清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3)巩固提高。学生通过对疑难问题的积极思维、探究、讨论和练习,对学习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理解和挖掘。理论力学是一门十分注重细节的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能死记硬背”,因为题目灵活性非常大,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题目只是所给条件或约束稍稍改变一点,就有完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结果,所以死记硬背每一道题求解过程或公式是没有用处的。求解问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习题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例题学习和习题训练,注意细节和概念的准确,养成良好的解题规范,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受益一辈子。要引导学生从例题和自己做过的习题中总结归纳,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这就是学案中设计“学习体会及难点记录”一栏的目的。这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也是学生将来在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4 学导式教学的研究价值

理论力学内容经典、逻辑严密、程序化很强,教材表述规范,参考资料较多,比较适合在“学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采用学导式教学,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目标、意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物理基础,对有交叉的内容自行选择取舍,避免课堂上重复“炒冷饭”。课堂教学中,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还可节省做课堂笔记时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听讲和记笔记,而是需要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查资料,自己动脑筋钻研,才能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自主、直接、快速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思考更积极主动,思维也更科学,自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中学乃至大学物理中,一直不习惯应用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而是采用简单的主观想象去代替理性思维。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往往仅从感性方面去理解和分析,不注意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仅急于算题对答案,重公式套用、轻图形分析,对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分析其力学意义。这种用主观臆断代替理性思维的不良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用学案引导学习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引导性材料,学生根据学案进行有序可控的自主学习。学案中精心设计的有层次有梯度的思考问题及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偏差,逐步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经过课前的充分准备,已获得了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课堂上具备了展开充分讨论的前提条件,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双向交流的场所,而且交流互动可以更加深入和拓展。此外,学案还弥补了应用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不便于学生笔记和长期记忆的不足,使课堂效率大幅提高。教学过程中师生间更加民主和平等,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教学不仅是传承书本知识,更成为充满激情与智慧碰撞、张扬个性、创新发展的活动过程。

5 结语

学导式教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教学重心从“教”移到“学”上,强调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1年获得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和优秀奖55人。⑥运用学导式教学模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学会学习”的目标初步实现,为学生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 张大生,刘学浩.再谈学导式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09.8:63-65.

② 谭金锋.实施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69-71.

③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师之友,2004(1):49-53.

④ 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4.

篇9

关键词:美育;机械基础;教学;渗透

机械基础作为高职、中职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者往往惯于采用逻辑推理方法,通过严谨、周密、丝丝入扣的演绎、论证、推理,把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有关内容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逻辑体系,传授给学生,学生也通常采用异常刻苦、勤奋的学习方法攻读它,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实施教学就可降低教学难度,例如,在机械基础教学的同时,实施美育教育,挖掘机械基础课程及教学中美的潜因,则会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何谓“美”,朱光潜先生在他《谈美》一文中说:“美不完全在物,也不完全在心,她是心物婚媾后的婴儿”。可见,美的形成须具备两大要素:潜能、潜因。具有审美潜能的主体与具备美的潜因的客体相互作用,然后生一种引起心灵愉悦的主客之间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就是美。机械基础教学正具备这两大要素,因此,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完全可能而且必要,使得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1.机械基础课程中的美的潜因

有人说,机械基础课程枯燥、艰难,美从何言?其实,只要我们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就可发掘大量美的潜因。机械基础本身的内在逻辑对称等具备的审美因素,只是我们未加考察而已。自然人生的美涉及机械基础内容比比皆是,蓝天中的航机,碧水里的海船,绿地上的汽车,那赏心悦耳的流线外型,不正是为能减小阻力、提高速度而设计的吗?而竹子挺拔不折美如画之因恰恰是压杆稳定原理的体现。倘若用眼看,而用心去悟,美就更多了,我们不妨再举几例如下:

例1 牛顿第二定律 ,可谓众人皆知,但学习运用时,往往是“就事论事”,死代公式,根本谈不上其美。然而看起来如此简洁的表达式,原则上却可以解决一切工程力学问题: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均可由它演变而来。透过这三个字母,我们可以看到: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和加速度的矢量性、瞬时性、相对性无一不跃然纸上。于是顺藤摸瓜,运动学的一系列知识也全然清楚了。因此, 完全可视为一首好诗。它所具有的完善性和囊括经典力学的伟力,它的和谐、简洁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赞叹和惊异!类似的,静力学平衡方程、超静定结构中的力法方程等,都可视为精妙绝伦的优美诗篇。

2.机械基础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作用

从上述可见,机械基础是美的,我们应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去。这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具体地说,渗透美育至少有以下两点作用。

2.1.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它能把学生的学习精力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机械基础中原来认为一堆干巴巴的公式,枯燥无味的题海,若从美的角度去审视它、研究它,就会感到是一种享受,从而兴趣陡增,深究不止,学得活泼丰动了。

2.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对美的判断是具有一定能力的,如学生在解答习题或实际问题时,若最后得出的结果杂乱无章,缺乏简洁和谐的形式,就会对自己的“发现”产生不信任感,而这种“直觉”往往就是正确的。这就是美育的作用,可称之为“以美启真”。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是美感和理智感的内在联系。人类主要的这种社会性情感――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种联系和制约,归根结底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真、善、美的一致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就可以指引学生按照“美”的法则去探索“真”的知识。如前所云,机械基础中不少公式的简洁、对称、和谐是人所共知的。材力中四种基本变形的对应,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对应,机械传动中摩擦传动与啮合传动的对应及其中摩擦轮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的对应等等。如果学生具备了美的思想,就能居高临下自己总结出机械基础内部的联系,推导各种对应关系,假如只看到公式.看不到联系,就会感到枯燥,不觉得生动了。我们要让学生从美的高度,看到理论的简沽和联系的丰富多彩,能用简单的理论去解释变化万千的世界。这样,学生的视野就觉得一下字开阔了,对科学的追求就产生了强大的动因,就会带来科学的创造。

3.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方法

首先,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实施美育渗透,离开了教学内容,就会冲淡主题。因此教师应将机械基础教材中美的潜因与一般的知识性内容组合在一起化到自己的头脑中并与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知识相融合,然后,再将它们和谐地组织并物化在教案之中成为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通过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内容随着优美、恰当的教学形式作为一种信息进入学生的感觉通道传递到人脑,并通过大脑中已有“图式”的同化,顺应和加工形成新的形象、观念。例如,在进行压杆稳定教学时,我们可对“竹节美如画”分析如下:无节竹(实际不存在)相当于一根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其稳定性最差,为了保证杆挺拔的外形,在横截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空心要比实心更为合理,其轴惯性矩远大于实心,因而稳定性好,更主要的是竹每隔一小段就生出一个硬节来,这就相当于增加了多个约束,从而大大增强了竹的稳定性,这就是竹能“挺拔不折”的根本原因。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领悟到了美竹的结构与力学是相通和互溶的道理,又对压杆稳定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必要的教学手段辅助美育的渗透。如语言:表达须清晰、生动形象,有节奏的轻重快慢、高低起伏的变化,以及含蓄、幽默,富有逻辑性等。动态:教师配合恰当而优雅的表情、手势和姿夺,以“姿势”助说活。板书:简洁明了,书法优美。教具:要直观大方,能说明问题,并放置恰当等等。课件:立体直观,生动再现整个过程。创造一种课堂教学美,使学生确确实实感到机械基础内容美、形式美、教学美,从而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力学的欲望。

篇10

一、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理念决定着课堂教学行为,决定着课堂组织形式,更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参赛者的课堂教学面目全新,让人感到一种时代气息。首先,每一位参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确定了情感目标及德育目标。其次,教案明显备出了师生互动及讲、评、议等环节,备出了探究性学习的方向和预期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模式

本次赛讲内容为高一物理教材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高二物理教材中“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从难易程度的定位上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整个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虽不属于重点内容,但不易被学生接受和认识。而每一位选手却能以不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全新的教学内容,主要突现为:

1.“情景―问题―活动”的教学模式,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好奇性和学习兴趣

例如:“多普勒效应”教学中:

情景1:鸣笛的汽车从校外疾驰而过时,你能否从汽笛声中判断出汽车是靠近还是远离?

情景2:当你坐在疾驰的汽车上时,你能否从听到的汽笛声中判断出汽车是在超车还是会车?

教师边讲述边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1:你是怎样判断的?

问题2:声音变化的实质又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先独立后合作,先思考后评议,最后教师点评归纳。

……

这种按照“情景―问题―活动”的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组织形式,对完成本节教学内容起到了先导作用,特别是像这种教学要求不高,但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并掌握的相关内容,更显得精彩。

2.“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模式

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大了课堂知识的容量,展示了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如: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选手们用动画的方式展示了两辆汽车相撞的物理情景,惊险,剧烈的场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及其特点,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科学探究”与“实际取舍”的整合模式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为了探究加速度,质量和力之间的关系,选手改变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采用上下双层导轨实验,不仅使实验更为直观,同时为准确测定两小车各自的位移提供了方便,从而顺利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这一结论。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选手在条件允许时,改变课本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探索实验,既有效完成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思维的习惯,可谓“一箭双雕”。事实证明效果良好,被认为是本次大赛的一个亮点。

4.“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整合模式

当今社会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科学的整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所以,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如何贯穿人文素养,不仅是对具体科学的传授、现象的罗列,而且要求我们更应挖掘教材,寓人文精神于自然科学的探究之中。这种模式在本次大赛中屡见不鲜。例如:在“波的干涉”中体现出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对立是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的,也符合辩证法思想。

三、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在看到参赛者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现行教学中,特别是伴随新课标的实施,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主要有:

1.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诚然,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在整个大赛中,尽管新课标理念自始至终贯穿在教学中,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有新的突破。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的方式方法。毕竟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知识本身有承前启后的过程在内。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把人们长期积累的知识和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按照学生的一般认识规律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加以组织整理,再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地加以讲授,让学生去认识并学习,既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习少走弯路,且有信息传输密度高,知识容量大的特点,特别是对经典物理理论尤其如此。所以,课堂创新要有“度”。

2.多媒体与实验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物理课程资源,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突破了时空局限性,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极大限度地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所有的信息资源都不能代替实验。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大多数信息资源是人为因素形成的,甚至有虚拟成分在内,它不能完全再现规律的本质。而物理实验以其独特的手段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精密的仪器,人为的控制或纯化某种自然过程,使之按某种进程发展,同时在尽可能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观测,以探求该自然过程的本质。另一方面,信息常常是被动的等待现象按照设定的进程发展,而我们仅仅对过程进行记录和应用。特别是实验的实际操作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

3.投影与板书的关系

投影仪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既节省时间,又带给学生视觉上上的冲击,但它不能代替黑板。原因是:一方面,教师板书能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时间。另一方面,板书过程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体系和建立知识结构网络的过程,同时板书作图还能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规范几何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