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3 07:0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教案

篇1

1.电子教案的主要特点

(1)高效率

(2)便交流

(3)多媒体

2.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2)逐步引入原则

(3)简洁实用原则

3.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

(1)制作教案演示稿

(2)输入幻灯片的备注

(3)将演示文稿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所谓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存储子记录介质(如磁盘、磁带、光盘等)中的一种形态。因此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不是通过普通的纸和笔,而是将教案内容经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利用适当的工具软件编辑存储而成的,其最终的形式是计算机能读取的文件。

二、电子教案的主要特点

1.高效率

有经验的教师都要经常修改和订正教案,特别是在新的一轮课开始,更要对原有教案仔细推敲,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案的部分内容加以调整,甚至重写教案。因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能会有很多内容相近的教案。

而电子教案,对于内容的插入、删除、复制和改写非常方便,尤其是对文字块的编辑操作。对占有资料较多的教师来说,更是提供了方便。原本要几个小时来准备的教案,只要几分钟便可完成了,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真正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2.方便交流

磁盘、光盘与纸张相比,存贮信息的容量要大得多。一张1.44 MB、

3.5英寸大小的软磁盘可存储汉字(纯文本)大约75万字,相当于500页的16开书籍的文本内容,光盘就更大了。

因此,在进行教学研讨或学术交流时,携带存储于磁盘上的电子教案,显然要比携带纸张幻灯胶片形式的资料更方便,而且可以在与会者需要时,方便地进行拷贝,大大方便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3.多媒体

一般的教案或板书,主要通过一维方式,依靠语言、文字、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电子教案由于可以借助一些使用方便的软件工具,很容易编辑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动画图形、图像,并且可以配上语言和音乐,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自然思维习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电子教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文字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以暗色为主。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可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

2.逐步引入原则

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较复杂的图形,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的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3.简洁实用原则

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文字资料,可采用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时,可重复播放,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进行控制操作。

四、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

1.制作教案演示文稿

运行PowerPoint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的“常用”选项卡中,选择“空白文稿”选项。当“新幻灯片”对话框出现时,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择一种适当的教案版式,并单击“确定”按钮,按课程设置将相关内容输入到每一张幻灯片中,便可获得该课程的演示文稿。 .

2.输入幻灯片的备注

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需要通过投影机,显示其内容。因此,这种演示文稿还不为真正的电子教案,要制作真正的电子教案,必须加入一些注释内容,如重点提示、教学方式和时间安排等,供讲解时参考。这些内容可输入PowerPoint备注页视图的“演讲者备注”中。

具体做法是:在PowerPoint中显示要输入备注的幻灯片,“视图”

菜单选择“备注页”,输入注释内容,然后更换幻灯片,继续输入相应的注释内容。

3.将演示文稿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由于PowerPoint的备注功能不能进行字、段落等格式设置,因此,如果想将演示文稿及其备注打印出来,可将其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将PowerPoint演示文稿保存后,单击“文件”菜单下“发送”命令中的“Microsoft Word”项,并按“确定”按钮,系统自动运行Word,可通过鼠标来调整:幻灯片编号区、演示文稿内容区、备注内容区三部分的大小,对备注进行格式等的编辑后保存,用打印机将其打印出来就是打印文稿。

篇2

关键词:电子教案;AIR;设计

电子教案是借助计算机将教学材料进行有机的归类、链接和合成,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查阅及打印输出的教案[1]。电子教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及中小学课堂教学之中。目前,常见的电子教案制作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等,这些工具具有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但由于不是专门为编辑电子教案所设计,教师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容易出现编辑教案效率低,实现复杂交互比较困难等问题。例如,PowerPoint就存在播放时不能实现按需放大字号的问题;另外,这些工具还普遍存在系统的跨平台性比较弱和教案数据不方便为第三方共享、复用率比较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工具中的不足,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IR(Adobe Integrated Runtime)技术的电子教案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电子教案编辑与演示的可视化操作平台,主要提供电子教案的新建、导入、编辑、演示、保存以及打印等功能。系统将电子教案中常见的内容展现形式和交互动作封装成不同组件,提高了电子教案的制作效率,同时将电子教案的数据存储到XML文件和对应的媒体资源文件夹中,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复用。系统的特色之一是实现了大段文本的图文混排编辑以及演示时按需调整字号大小等功能。

本文将首先介绍基于AIR的电子教案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各功能模块;其次,论述在实现该系统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最后,总结本系统的成果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系统设计

系统基于AIR进行开发,AIR是一个跨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它利用Web技术(Flex,Ajax等)来构建富Internet应用程序并部署为桌面程序[2]。基于AIR的系统既具备桌面程序的强交互特性又具备Web程序的跨平台特性,能极大地提高用户体验。

设计模式好坏、系统功能的设置是否合理以及数据是否易读取是衡量一个系统优劣的重要标准。下面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模块和数据存储格式三个方面阐述系统设计。

1.系统架构设计

为了实现电子教案素材,如文本、图片、音视频等数据与用户业务逻辑的分离,数据与界面呈现形式的分离,系统采用MVC模式架构系统,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模型用于封装与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和业务逻辑,该系统模型定义了系统整个电子教案的结构以及常见交互组件的模型,图1中Courseware模型用于记录电子教案的名称、路径以及定义教案数据存取的方法,Choice模型用于记录选择题的题干、选项、正确答案、已选答案等状态;视图是模型的外在表现,一个模型可以对应多个视图,系统中的数据模型就对应了编辑和演示两个视图,视图一般是通过组合设计模式实现的,通过组合可以实现系统整体视图和子视图具有一致性,图1中视图部分就是由教案系统,Syspanel、CoursewareMenu、ChoiceComp等子视图组合而成;控制器是模型和视图沟通的桥梁,用于处理用户的行为事件和数据模型的更新事件,当模型加载数据完成时,系统会抛出COMPLETE事件,由控制器通知视图更新。

2.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编辑电子教案的一般流程为:首先新建教案,接着编辑教案,然后演示(预览)教案,最后保存教案,在编辑与预览环节往往需要做适当的调整。通过分析此流程并结合教案使用者的需求,可将基于AIR的电子教案系统划分为教案编辑和教案演示两大模块。系统具体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主要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系统操作模块主要用于控制电子教案的输入输出,包括教案的新建/导入、保存/另存、打印以及退出。

电子教案在演示的过程中一般以分页的形式展现,因此本系统的教案编辑以页为基本单位,它分为结构编辑和内容编辑两部分。

结构编辑模块主要用于用户设计电子教案的结构以及一些整体样式的设置,包括电子教案页面的添加、删除、排序、分组以及背景等整体样式的设置。

内容编辑模块主要用于对每页内容的编辑,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以及常见的交互题型如选择题、连线题等的插入、移动、复制、粘贴、删除等。

导航模块主要是在演示提供页面导航的功能。导航模块将教案的结构信息解析为导航菜单,并控制显示菜单形式。

内容演示模块主要提供页面的展示功能,并控制页面中内容的展现方式以及交互方式。

电子白板模块主要是用于教案演示时给教案添加注释,辅助教师教学。电子白板的功能包括内容书写、添加标记、加亮文字等。

3.电子教案数据存储格式设计

电子教案数据存储形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案的共享复用效果。数据存储一般可以选用DOC、XLS、XML和数据库文件等多种格式,但是考虑到数据的共享性、可复用性以及扩展性,通常选用数据库文件格式或者XML格式存储数据。分析电子教案的结构可知,一份教案一般有若干部分(Part)组成,每部分又由多个页面(Page)和Part组成,每个页面上又包含若干交互内容(item),整个电子教案内容结构呈现树形,XML相对于数据库更能方便直观地表现这种结构,因此本系统选择XML为存储电子教案数据的格式。

系统在设计时并没有将电子教案的所有内容存储在一个XML文件中,而是将其存储为一个记录电子教案结构的主索引文件和若干个表示教案每一页内容的文件。这样存储数据有两个好处:一是使整个电子教案的数据结构更加清晰,查找数据更加方便;二是数据共享复用时方式更加灵活,如当第三方仅仅只想借用电子教案的一页或几页内容时,只需加载相关的页文件,从而避免了因加载整个电子教案文件产生的数据冗余,提高了文件的使用效率。

电子教案数据的主索引文件为main.xml,其中包含两类节点,一类为part节点,用于定义教案的层次结构以及导航信息;一类为page节点,用于记录页面的索引信息。

main.xml的结构如下所示:

… …

… …

记录页面内容的XML数据包含在main.xml中page节点的ref指向的索引文件中,记录页面内容的XML文件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page、body、item。page为根节点,其中除包含一个body节点外,还定义了一个页面的样式属性节点informationDeclaration用于记录页面的样式信息。每个page仅包含一个body,body中可以包含多个item,item定义的是教案中交互组件的信息,如类型、位置、大小以及内容等。每个item都含有一个type属性用于定义组件的类型,如文本组件的属性为type="text"、选择题组件的type="choice"。页面数据的XML结构如下所示:

… …

… …

var _gaq = _gaq || [];_gaq.push(['_setAccount', 'UA-22575914-1']);_gaq.push(['_setDomainName', '.省略']);_gaq.push(['_trackPageview']);(function () {var ga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ga.type = 'text/javascript'; ga.async = true;ga.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ssl' : 'www') + '.省略/ga.js';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ga, s);})();var _userid = '';var _siteid =708;var _istoken = 1;var _model = 'Model01'; WebPageSpeed =313; UrchinTrack();

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在确定系统的框架及主要功能模块的基础上,通过MVC模式和Flex技术实现了基于AIR的电子教案系统,开发所使用的语言为ActionScript3。本系统中两个重要的功能是大段文本的图文混排编辑和字号调整。这是系统的特色之一,也是技术的难点之一。现就这两个功能的实现概述如下。

本系统中的图文混排功能是在TLF2.0(Text Layout Framework 2.0)的基础上实现的。TLF2.0是ActionScript 3上的高质量、富文本文字排版框架。TLF2.0中包含了一组支持复杂文本、高级排版和布局功能的组件。电子教案系统中的文本题型组件通过继承TLF中的RichEditableText,实现insertInlineGraphic()和modifyInlineGraphic()接口,实现了文本的编辑、图片的插入和编辑功能。

2.字号调整功能的实现

该功能需求主要来自于教师在教案演示时需要调整字号,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教案上的内容。在系统中,显示大段文字的组件PassageComp中图文的显示也是在TLF2.0文本框架下实现的。但是TLF框架本身没有提供字号调整的接口,不支持文字字号的调整。

在TLF框架下SpanElement类表示应用了一组格式属性的一串文本。SpanElement对象包含段落中的文本。一个简单的段落(ParagraphElement) 包含一个或多SpanElement对象[3],SpanElement中的fontSize属性用于控制文本字号大小。因此可通过调整Passage中所有的SpanElement的fontSize属性实现组件中所有文本字号的调整。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首先遍历PssageComp中的所有SpanElement,然后取出SpanElement的fontSize值,最后根据教案使用者的需求修改fontSize的值,实现字号调整。

总结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教案编辑工具的跨平台性、内容数据的可共享性和对电子教案演示的灵活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AIR技术的出现为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增强了图文混排和按需调整字号的功能,实现了教案数据的可共享性,为教案内容的复用提供了便利,也为演示播放时按用户需要随时调整字号等提供了便利。

当然,该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安装系统前,必须先安装AIR运行环境,这会给刚接触AIR程序安装的人员带来一些困惑。

参考文献:

[1]张宝.基于Flex平台的电子教案系统的设计和开发[D].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2]维基百科[EB/OL]. zh.省略/wiki/Adobe_AIR.

[3]ActionScript3语言参考[EB/OL].help.省略/zh_CN/FlashPlatform/reference/actionscript/3/.

篇3

【关键词】工程制图教学;CAI电子教案;教学设计;界面设计

1.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学的基本特点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即一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教学系统。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CAI电子教案授课已被广泛应用。同其他助教型CAI课件及录像教学不同,电子教案授课不是课堂教学中锦上添花的穿插式讲授,而是完全甩掉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全程CAI教学。电子教案授课的工具即多媒体电子教案,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要求,自行制作的、供自己使用的课堂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时,由教师操作计算机,通过视频投影仪、投影大屏幕等设备将教案向学生演示。演示过程由教师随堂讲解,运行速度由教师手动控制,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节奏,将经多种媒体包装后的授课内容逐一详细深入地呈现。就总体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取代了一部分传统教学的手段,而且能实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大大增加课程容量,提高课程密度。由于利用多媒体、网络通讯等手段,使课堂讲授更直观清晰、更具吸引力。因此不论从理解或记忆的角度看,计算机辅助教学都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教学内容。

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看,CAI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1.1有利于发扬光大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精华。与传统授课方式一样,电子教案体现了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劳动,因为教案是教师根据对学生特点的把握,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亲自编制的。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自行讲解,自行控制演示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完全能模仿传统教学方式中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讲课的方式、节奏和进度;师生之间思想互动,情感交流,更利于教学呼应、教学相长,这正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所在。因此,电子教案授课能有效发扬光大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精华。

1.2发挥了多媒体信息资源的优势。电子教案授课效果的优劣与教案本身的质量高低密切相关。电子教案融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形象逼真的动画,使得一些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并着力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渲染和剖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大屏幕动画演示,模拟传统教学方式的作图板书,过程高效、生动有趣,并且可以无限次数“重做”等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

1.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解放了教育生产力。电子教案授课完全甩掉了传统的黑板、粉笔,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画图的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使得课堂信息容量增大,丰富了授课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由于教案中的教学素材,如文字、图表等用电子教案制作出来后可以永久保留,不需每次上课都重新设计、重新绘制。因此将教师从机械、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1.4电子教案制作方便,修改容易。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不断地补充、修改教案。在纸质载体的传统教案中,修改很困难,尤其是大幅度的修改,往往需要重写教案,耗时费力,使教师不胜其烦。而电子教案修改容易;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作局部的修改,对相应的教学素材作适当的调整,经“保存”后,即可形成一份新的教案,使教案常用常新,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制作技术难度不大,制作周期短,依托目前流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普通学科教师可独立编制完成。

2. CAI电子教案教学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工程制图课程是大学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主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以及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空间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工程制图教学以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辅以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的静态展示,引导学生分析空间几何关系,理解三维空间形体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转换。显然,教学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工程制图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形式多样、形象生动、信息量大、重现力强等方面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将教学内容用多种媒体包装后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有利于对知识深入理解的教学环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根本目的。因此,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堂教学规律,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溶入现代教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是保证电子教案质量的关键所在。

2.1电子教案必须注重“意义构建”,打造好CAI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整合的基础。CAI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但要充分发挥CAI的多种优越功能,在教案设计时必须首先充分注重教学的意义构建。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学习者知识意义的构建,因而整个教案都要以“意义构建”为中心去设计和实施。

工程制图课程课堂教学是由多个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大量CAI课件进入课堂,使得原本就复杂的教学系统构成要素发生了变化,也使得教学系统的操作更加复杂化。要使CAI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达到和谐统一,就需要对CAI与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整合,使课程内容的各要素相互渗透,整体协调,使系统各要素及整体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体系的分割及学科间隔离,把不同的知识体系有机联系起来。CAI与工程制图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把CAI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把它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和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载体。要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把CAI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融合,在系统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根本的变革。

2.2电子教案应体现课程的内容体系,它既不应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应是传统教案的电子移植。电子教案的内容就是教师课堂演示的内容。教师在对课程内容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提炼出课程各章节的框架体系,将对应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单元,再将每个知识单元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然后,以知识点为核心制作电子教案中的微教学单元。例如,将“直线的投影”这部分内容作为一个知识单元,以单元内的“各类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的实长”等知识点为核心,分别制作的“小课件”就构成了电子教案中的多个微教单元。最后,将各个微教学单元按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师的讲课顺序编排。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子教案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具有相当的柔性;不拘泥于某一特定版本的教材,方便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加工、重组教案。

在课堂教学中,电子教案应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而不求面面俱到。细节内容可由教师讲解发挥(或由配套教材体现),有助于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3电子教案应注意把握本学科的思维特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工程制图学科的思维特征是不断地完成“空间

平面”、 “平面 空间 ”的动态思维,即不断地画图和读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的局限,无法对思维的动态转换过程做形象直观的展示,容易使学生陷入极度的思考之中。在电子教案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动态图形处理功能,充分展示图形的生成和转换过程,使抽象的理论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让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化。例如,在视图表达部分,通过动画、仿真等技术表现空间立体的平面抽象和平面图形的立体再现过程;在剖视面部分,着力表现剖切面切剖立体的过程和断面及断面后面的剩余部分生成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把握图形的生成和转换的全过程,不但促进了对有关知识的学习,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运用CAI教案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教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不是用来为课堂教学做点缀。所以要注意发挥CAI的技术力量,去做传统教学器具或手段不能做或做得不完善的事情,从而更合理地优化教学资源,构建互动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领悟工程制图的本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如果CAI教案只是用来验证知识的结论,就只能整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CAI教案在设计和制作上都要从启迪创新角度出发,围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进行。通过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联想,激活学生的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同化新知识,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4电子教案应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媒体的教学特征,对教学媒体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工程制图教学的特点是:以图为主,建立概念,说明原理,推导特性和规律;以图为主进行实践。从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基本理论的阐述,空间立体和构件的图示,还是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都必须依托于图形。因此,图形(包括静图和动画)是工程制图课程的核心元素。在教案中,可以用大量的规范图形直观地展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画法及标注方法。文字主要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表达,以及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对图形的注释和关键提示。文字应简明扼要,切忌连篇累牍。运用CAI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空间逻辑关系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在数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动画能通过一幅幅画面艺术造型和动态模拟,将各种空间几何关系,各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简要夸张地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明力。在教案中,应注意应用动画加强对课程重难点内容的渲染和剖析。例如,选择一些教师用口头和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空间概念,层次复杂或难以想象的立体构造过程及投影作图过程用对应的二维或三维动画表达。

动画的画面设计,是影响动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动画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念。例如,对于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投影变换、截交相贯、组合体视图画法等强调作图过程和步骤的内容,用二维动画表达,动画的设计就应与作图的思路和手工作图步骤相一致。上课时,教师通过计算机键盘或鼠标手动控制,在投影大屏幕上一步一步地进行动画演示,模拟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作图示范,效果惟妙惟肖。在演示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随时停下来讲解,并可以无限次地通过“重做”——再现作图过程。三维动画设计应着眼于展示生动清晰的空间概念和形象直观的动态过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讲组合体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组三维动画:在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的基础上,制作出组成该组合体的各个基本形体的立体图,并将它们以不同的角度展示出来,然后象搭积木似地逐个组合在一起,最后将组合体慢慢地转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组合体的内部到外部,从一个面到另一个面。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组合体的构成、各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过渡关系,并且印象深刻,为下一步学习主视图的选择和三视图的画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表明,在电子教案中,通过合理选择和精心设计的教学媒体,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瓶颈”,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真实可信,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3. CAI电子教案的界面设计

良好的界面设计应做到:主题突出、图形清晰、文字简炼、视觉明确、色彩和谐、整体协调。

3.1画面要直观。电子教案是用于课堂演示的,因此,画面一定要直观,即文字、图形、图象、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应视觉清晰、准确无误、含义明确,不应有多义性。考虑到一部分学生距离屏幕较远。因此,教案正文部分的文字应设计得稍大些,整个画面颜色的对比可设计得稍强些,确保计划范围内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2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上。为保证主题突出,每一画面应只设置一个概念及与此相关的教学信息。课堂演示时,画面上的各种信息应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讲课的节奏逐步呈现,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上。

3.3画面信息的分布结构符合人的视觉心理规律。视觉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人的眼动规律,人眼对画面的左上方区域总是最先注意到,而且观察频率最高,而画面右下象限为最低观察区域。因此,界面设计时,应尽可能将主要的教学信息或需要重点观察的对象放在画面的左上方区域。如果画面内容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重点内容恰好落在观察频率低的区域,则可通过色彩对比,明暗变化或其他提示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对主要的教学信息优先、充分地感知。

3.4将正文的大小标题用不同的字号加以合理的间隔。标题通常对内容起到概括和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案中如果将正文的大小标题用不同的字号加以合理的间隔(至少应相差两个字号),使标题与内容区分开来,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注意到这些标题,以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脉络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同理,将正文中的一些关键字(不可太多),用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字体区别于其他的内容,也可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3.5防止媒体应用中的负效应。连篇累牍的文字,拥挤、杂乱的画面布局,强烈的色彩对比,各种媒体信息呈现时大幅度的快速跳跃,令人眼花瞭乱的动画效果等等,诸如此类,都会耗费学生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大脑和眼睛不能持久适应,容易疲劳,造成媒体应用中的负效应。

4.结论

成功的CAI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应用。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自己开发制作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已逐步成为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利用好现有的CAI课件,编写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应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夏俊芳、赵纯清,工程制图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与CAI的有机结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67~69

2.袁望姣,工程制图CAI课件(J),宜春学院学报, 2005年02期; 53~56

3.杜力、冯俊,工程制图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探(J)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05期; 100~102

篇4

关键词:电子教案;利与弊;政治课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电子教案已经走入了课堂,传统的用笔和纸书写教案的方式将会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和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学设计,即使用电子教案。

实际教学中,电子教案使我从繁重的书写教案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业务,研究实际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切身体验,我觉得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既有它的利处,又有它的弊处,现就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跨越历史时空,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可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适时的教师点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学生求知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政治课传统授课方法的不足,便是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认识,而多媒体课件则因为它的内容浓缩、容量极大,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适时加以讲解点拨,可以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了解事物现象到认识事物本质,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人机交互,双边互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

政治课与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相比没有实验、实习,因而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不多,仅有的课堂学生发言也只是少数同学的事,多数同学上课习惯于被动地听老师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人—机—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缺点

(一)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懒惰行为,不利于课堂教学

我们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会从网上下载电子教案,而不经任何思考和改动就去给学生上课,他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备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备学生,备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这种行为既不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损害了学生的实际利益。

(二)无法解决教学中的突发性问题

教学是针对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教学过程中难免要发生突发性问题,这种突发性问题电子教案是无法预见的,即使后来我们把这一突发性问题补充到教案中,但是当电子教案运用到另一个班级时,这种突发性问题恰恰没有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电子教案的优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而缺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电子教案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要不遗余力地促进电子教案的发展,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

篇5

关键词: 高校 纸质教学档案 电子教学档案 比较

教学档案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及教师个人,在从事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载体的,具有有机历史联系的文件体系。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大量应用于高校教学、行政管理等常规工作中,教学档案的存在形式从传统的纸质形式日益转变为电子形式,这种变化给高校非电子形式档案的保存工作带来挑战。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档案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基于计算机办公设备的电子档案的采集和整理,而且这一形式正在快速成为纸质档案的有益补充,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针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这一状况,笔者对两者进行共性和特性的比较分析,以期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事业建设起到些微促进。

一、纸质教学档案与电子教学档案的比较分析

(一)纸质教学档案与电子教学档案的共性

1、真实性

不管是纸质教学档案还是电子教学档案,都满足真实性这一基本原则,只要一形成归档,就代表所记录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如果根据需要再提取使用发生变更时,应附有档案人员或教学领导签字,以对过去的活动或事件起到证实的作用。

2、重复利用性

纸质教学档案和电子教学档案都具有重复利用性。作为纸质材料,可通过复印的手段完成,不断的复制,只是这种重复的利用有可能留下老化的痕迹。电子文件的重复使用相对来说更快捷方便,通过拷贝或网络传输,或是直接上网查询,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用到较多数量的同一文档时,大多采用原件复印的办法。

3、对保管环境的要求

纸质教学档案和电子教学档案对保存的环境都有要求,这一点上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纸质教学档案对库房的管理、流动方面要求较高。如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实验得出的专业数据为标准温度14℃~24℃,相对湿度为45%~60%。同样地,由于电子教学档案有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常见的存储介质载体,这些存储介质对保存环境的温、湿度等方面也有相关的要求。电子文件的理想温度为17℃~20℃,相对湿度为35%~45%。除此之外,电子教学档案对保存环境中磁场和磁性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实践证明,不适宜的磁场环境会对电子教学档案造成损伤或丢失,直接表现为数据的缺失和不可复原,因此为了保存好电子教学档案要远离有强磁场的环境,尽量做到防磁、防光、防尘、防水、防电的要求。

(二)纸质教学档案与电子教学档案的特性

1、纸质教学档案的优缺点

传统的教学档案几乎都以纸张为主的纸质材料,辅以少量的录影带、磁带。它建立在手工管理的基础上。

①纸质教学档案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原始性和稳定性。纸质教学文件上有个人字迹特征、书写墨迹新旧、印章等分别,不易伪造,不易变更。目前对其原始性鉴定大多采用“原件”鉴定法,即对原件信息包括印章、笔迹进行真实性鉴定。这种原件的鉴定交直观有效,操作起来较为简单。

②真实性、直观性和安全性。纸质教学档案能够给人以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受,可一目了然地获取信息。安全性方面,由于纸质教学档案的载体和信息是一体的,所以只要保存好了纸质文件就保存好了文件的内容。另外,纸质教学档案的载体稳定,存档寿命较长,可修复性强。

纸质教学档案缺点之一是对空间的占用,增长速度大于销毁速度会让教学档案空间的利用更为紧张。另一个劣势表现为易陈旧破损,纸质教学档案是保存在自然条件下的受到时间和保管环境等条件制约的实物材质,时间过长,再加上保管条件有限的话,字迹褪变、霉烂、破损、虫蛀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档案馆或资料室内要根据建筑规模严格配备消防器材,条件允许的话还应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和防尘、防有害生物设施。

2、电子教学档案的优缺点

电子教学档案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通过电脑操作来进行传输和处理的文件材料。它从文件的拟定、整理到归档、再利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比较起纸质教学档案,它的优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共享性和复制性。电子教学档案可以通过计算机联网达到共享的目的,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另外,电子教学档案还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势,不同操作者可对该文件进行同步使用,使信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②灵活性和轻便性。电子教学档案需要更正修改时,能够及时快捷;需要查阅资料时,计算机可以借助检索工具,全方位检索、查找,完成人工段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工作,快速灵活。同时,电子教学档案使用起来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使用者登陆一网的计算机即可电子信息进行查阅或修改。

③形象性和趣味性。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很多电子教学档案加入了趣味生动的图像、音频,甚至视频资料,使其变得富有趣味。

④存储容量大,占用空间小。电子教学档案是经过整合加工的信息压缩存储在一张普通的磁盘上,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存储实体空间的使用。

当然,电子教学档案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①原始性真实性安全性存在争议。一直以来,对电子教学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鉴定是比较困难。因为电子教学档案的信息内容与载体可以分离,无法分清原件复印件,所以很难区分内容更改前后的原始档案,这也使电子教学档案的原始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而且,电子教学档案还具有易复制、修改、删除的特点,不同的操作者都有可能非法更改档案信息而不易被察觉。这一点也使得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的价值大打折扣。

②不稳定性。电子教学档案因其载体材质的因素显示特征为稍纵即逝。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失去电源或操作出现失误,即有可能让自己辛苦半天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

③设备依赖性。电子教学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的,需要电脑、手提等现代电子设备作为媒介才能显示。

二、对当前高校教学档案保存的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教学电子档案的优势多于劣势,这或许能解释它得到全面推广使用的原因。在日常的教学文件操作过程中,也不应忽视纸质教学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因为一旦电子教学档案出现问题时,仍有纸质教学档案可用。就高校教学档案内容来说,需要保存的材料很多,涵盖着每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质量评估报告,每个学院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实验实训计划和项目运行、教案、教学日历、课程总结,毕业班学生的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图纸、表格、声像文件,这些文件材料的收集保存可采用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同步的方法,即目前提倡的“双轨制”保存办法,并且纸质文档收集好之后要整理归档。

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络平台的教学电子档案虽然摆脱了纸质档案的时空局限性,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仍不容忽视掉纸质档案自身的原始性和重要性,在教学评估或常规教学检查的时候,纸质教学档案能够还原出最初的真实性。就目前而言,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教学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共性和特性,把握好它们的优势,做到双轨并进、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促进高校教学档案建设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双轨制比较研究[J].海南档案,2010(1).

篇6

【关键词】任务驱动 模块化 电子商务 客户关系管理 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0148-03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盈利性商务模式的逐步探索、创新与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在国内取得了质的飞跃,夺取了惊人的消费市场份额,并呈现出广阔持续的未来发展空间。电子商务行业的美好前景不但使广大电商企业坚定了信心,而且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涉足电商界。一方面,产业的发展必然驱动行业对于相应职位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都与行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甚至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应岗位的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因此,相关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体系,对于新形势下电子商务专业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

一、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将教学的内容以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练习,在与他人包括教师的互动过程中,逐步掌握课程要求的相应知识与技能。

模块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按照教学方案的体系划分,形成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一模块再包含进一步细分的教学子模块,依靠模块之间的合理搭配组合,共同构建成一张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网。通过类似于搭建积木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基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式的调整,从而使课程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教学的可操作性。

将任务驱动与模块化教学相结合,形成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体系,对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而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基于专业知识的实用技能传授为主,传统的由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讲授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会在部分学生中触发厌学的心理。相反,若能在专业课程的教案与教法的设计上,将教学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任务模块的方式进行分配,借助于教师的课堂引导,以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实施教学工作,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方案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强调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为主。电子商务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产业,其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包括技术支持类、商务服务类,以及中高级管理类。根据本院近年来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去向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方向,还是以商务服务类为主。而客户关系管理,正是商务服务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业务内容。从企业生存的角度来看,只有尊重客户,重视客户,管理好客户,企业才能进一步获取持续健康的发展空间。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各项工作,与在传统环境下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各项工作相比,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并具有一些新的行业特点。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相关教材建设步伐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对应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职业技能需求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甚至脱节。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同时面向几个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而设定,内容宽泛性虽然不错,但是行业针对性不强。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的差异性,要求任课教师无论是从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角度,还是从促进专业课程建设跟上行业时展的角度,都必须在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学方案不能全盘照搬传统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电子商务行业的特征以及相应职位的技能要求进行有机结合,以便作出适当的教学方案调整甚至创新。因此,为使教学方案的设计体系不拘泥于现有教材,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案改革应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为客户提供各项相应服务的工作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任务。

三、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目标,学生应当在完成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学习之后,掌握在行业内,尤其是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并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具体指标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一)知识目标。第一,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知识、以及CRM系统的实施方法。第二,熟悉客户关系管理的各类岗位职责与操作技能的要求、客户关系管理的常见手段以及CRM系统的类别和组织架构。第三,掌握客户的识别与定位、客户的选择与开发、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信用与客户价值管理、客户满意与客户投诉管理、客户忠诚与客户流失管理、客户服务与客户促销管理等各项业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专业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学会通过有效地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维护客户和企业的利益,进而为企业开拓市场,确立竞争优势创造有利条件。能力目标分为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单项技能包括:客户的识别、客户的定位、客户的选择、客户的分类管理、目标客户的开发、客户信息的搜集、客户信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客户信息档案的分析和利用、客户信用管理、客户价值管理、客户满意管理、客户投诉管理、客户忠诚管理、客户流失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客户促销管理、客户呼叫中心以及客户数据挖掘。综合技能要求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综合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的各项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个人业务分析、业务管理以及业务开拓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形成重视客户关系管理的意识,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切实、有效地做好客户关系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

四、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体系指导思想

为培养能够胜任未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各项工作的合格人才,本门课程应基于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坚持在课程中贯彻教、学、做三点一线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职业资格的岗位能力训练为辅助,从职业资格所需要的职业职责和岗位技能来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应当与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营进行有机结合,注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客户关系管理各项技能过程中的教法创新性、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以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工作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最终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

五、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模块与任务目标分解。本门课程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分为10个项目模块,共计26个教学子模块。模块与任务目标分解详见表1。

(二)任务设置与分配。依据任务目标,以学生在前期课程中开设的网店作为任务训练载体,设计教学任务,并对各项目模块的子模块进行任务分配。

(三)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根据本门课程内容实战性强的特点,学生对于客户关系管理所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应通过项目作业的考核方式来进行检验。最终成绩由学生的平时表现成绩(10%)、课堂练习成绩(20%),课后练习成绩(30%)和期末项目任务考核成绩(40%)共计四项内容组成,成绩评定由教师评分,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综合而成。

五、实施建议

较之传统行业,电子商务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技术的进步、商务模式的演化,都使得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客户关系管理,会遭遇各种新兴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开展,除坚持任务驱动模块化的授课体系外,还应注意结合业界发展的新趋势,以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等多种方式,对授课案例和训练作业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不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桥梁作用,以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后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掌握的专业技能储备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接受能力程度,在不改变教学基本框架的前提下,依靠模块组合,适时调整教学的难易程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洪冬星.客户服务管理体系设计全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李国彦,刘逸.客户关系管理实务[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3]刘伟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32)

[4]盘红华.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实施探讨——以《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0(29)

[5]粟卫红.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5)

篇7

    [关键词] 电子商务安全 安全套接层协议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来联系的,因而建立交易双方的安全和信任关系是相当困难的。这样使得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都面临不同的安全威胁。而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是在线支持,为了加强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需要采用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以便营造一种可信赖的电子交易环境。目前有两种安全支付协议被采用,即安全套接层SSL协议和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 

    一、安全套接层协议

    安全套接层协议SSL(Secure Sockets Layer)是Netscape公司1995年推出的一种安全通信协议。SSL提供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安全连接,对计算机整个会话进行了加密,从而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实现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在Internet上广泛应用于处理与金融有关的敏感信息。

    SSL协议是一种保护Web通信的工业标准,能够对信用卡和个人信息、电子商务提供较强的加密保护。

    1.SSL协议提供安全连接的基本特点

    (1)连接是保密的:对于每个连接都有一个惟一的会话密钥,采用对称密码体制(如DES、RC4等)来加密数据;

    (2)连接是可靠的:消息的传输采用MAC算法(如MD5、SHA等)进行完整性检验;

    (3)对端实体的鉴别采用非对称密码体制(如RSA、DSS等)进行认证。

    2.SSL协议提供的服务

    (1)数据和服务器的合法认证。使得用户和服务器能够确信数据将被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上。客户机和服务器都有各自的识别号,由公开密钥编排。为了验证用户,SSL协议要求在握手交换数据中做数字认证,以此来确保用户的合法性。

    (2)加密数据以便隐藏被传送的数据。SSL协议采用的加密技术既有对称密钥也有公开密钥。具体来说,就是客户机与服务器交换数据之前,先交换SSL初始握手信息。在SSL握手信息中采用了各种加密技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防止非法用户破译。

    (3)维护数据的完整性。SSL协议采用Hash函数和机密共享的方法,提供完整信息性的服务,来建立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道,使经过处理的业务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完整、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3.SSL协议的构成

    SSL协议分为两层:SSL握手协议和SSL记录协议。

    (1)SSL握手协议。SSL握手协议用于在通信双方建立安全传输通道,是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交换信息强化安全性的协议。具体实现以下功能:

    ①在客户端验证服务器,SSL协议采用公钥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②在服务器端验证客户(可选的);

    ③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协商双方都支持的加密算法和压缩算法。

    ④产生对称加密算法的会话密钥;

    ⑤建立加密SSL连接。

    SSL握手协议最终使双方建立起合适的会话状态信息要素,包括对话标识、对等证书、压缩方法、加密说明、会话密钥等信息。

    (2)SSL记录协议。SSL记录协议提供通信、认证功能,从高层接收到数据后要经过分段、压缩和加密处理,最后由传输层发送出去。在SSL协议中所有的传输数据都被封装在记录中,SSL记录协议规定了记录头和记录数据的格式。每个SSL记录包含内容类型、协议版本号、记录长度、数据有效载荷、MAC等信息。

    二、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是1996年由Visa (维萨)与 MasterCard (万事达)两大国际信用卡公司联合制订的安全电子交易规范。它提供了消费者、商家和银行之间的认证,确保网上交易的保密性、数据完整性、交易的不可否认性和交易的身份认证,保证在开放网络环境下使用信用卡进行在线购物的安全。

    目前,SET协议由SETCo负责推广、发展和认证。SETCo是由Visa和MasterCard这两个公司为首组成的SET厂商集团,把SET标识授予成功通过SET兼容性试验的软件厂商。

    1.SET协议中采用的数据加密过程的特点

    (1)交易参与者的身份鉴别采用数字证书的方式来完成,数字证书的格式一般采用X.509国际标准;

    (2)交易的不可否认性用数字签名的方式来实现。由于数字签名是由发送方的私钥产生,而发送方的私钥只有他本人知道,所以发送方便不能对其发送过的交易数据进行抵赖;

    (3)用报文摘要算法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4)由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运算速度慢,所以要和对称加密算法联合使用,用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数据,用数字信封来交换对称密钥。

    2.SET协议的数据交换过程

    SET协议的购物系统由持卡人、商家、支付网关、收单行和发卡行五个部分组成,这五大部分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如下:(1)持卡人决定购买,向商家发出购买请求;

    (2)商家返回商家证书等信息;

    (3)持卡人验证商家身份,将定购信息和支付信息安全传送给商家,但支付信息对商家来说是不可见的(用银行公钥加密);

    (4)商家验证支付网关身份,把支付信息传给支付网关,要求验证持卡人的支付信息是否有效;

    (5)支付网关验证商家身份,通过传统的银行网络到发卡行验证持卡人的支付信息是否有效,并把结果返回商家;

    (6)商家返回信息给持卡人,按照订单信息送货;

    (7)商家定期向支付网关发送要求支付信息,支付网关通知发卡行划账,并把结果返回商家,交易结束。

    三、SSL协议和SET协议的对比

    SSL协议和SET协议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接口

    SSL协议已被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内置,无需安装专门软件;而SET协议中客户端需安装专门的电子钱包软件,在商家服务器和银行网络上也需安装相应的软件。

    2.处理速度

    SET协议非常复杂、庞大,处理速度慢。一个典型的SET交易过程需验证电子证书9次、验证数字签名6次、传递证书7次、进行5次签名、4次对称加密和4次非对称加密,整个交易过程可能需花费1.5至2分钟;而SSL协议则简单得多,处理速度比SET协议快。

    3.认证要求

    早期的SSL协议并没有提供身份认证机制,虽然在SSL3.0中可以通过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实现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身份验证,但仍不能实现多方认证,而且SSL中只有商家服务器的认证是必须的,客户端认证则是可选的。相比之下,SET协议的认证要求较高,所有参与SET交易的成员都必须申请数字证书,并且解决了客户与银行、客户与商家、商家与银行之间的多方认证问题。

    4.安全性

    安全性是网上交易中最关键的问题。SET协议由于采用了公钥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可以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可鉴别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且SET协议采用了双重签名来保证参与交易活动的各方信息的相互隔离,使商家只能看到持卡人的订购数据,而银行只能取得持卡人的信用卡信息。SSL协议虽也采用了公钥加密、信息摘要和MAC检测,可以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和一定程度的身份鉴别功能,但缺乏一套完整的认证体系,不能提供完备的防抵赖功能。因此,SET的安全性远比SSL高。

    5.协议层次和功能

    SSL属于传输层的安全技术规范,它不具备电子商务的商务性、协调性和集成性功能。而SET协议位于应用层,它不仅规范了整个商务活动的流程,而且制定了严格的加密和认证标准,具备商务性、协调性和集成性功能。

    四、总结

    由于SSL协议的成本低、速度快、使用简单,对现有网络系统不需进行大的修改,因而目前在电子商务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扩大,网络欺诈的风险性也在提高,需要对参与交易的多方进行认证,在未来的电子商务中SET协议将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丁韶年: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J]. 电子商务世界,2004(4)

    [2]韦苏婕 王素仙:试论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J].大众科技,2004(9) 

篇8

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工程生产实际给出若干案例,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在教师地引导下组织文献查阅、研究和讨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案例的设计后,通过报告的形式汇报研究成果,汇报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掘者,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十分突出,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因此已经在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6,7]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综合了电子技术、电路、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综合性。同时,“电力电子技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在“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达到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新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为:1.提出课题(案例)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课题小组,小组可由教师划定,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根据“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选取实践性较强的5个案例,分配给5个课题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个课题,课题的选择由各组自行协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电力电子技术”,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注意案例的难度,案例不能过于简单,需具有挑战性,但也不能难度过大,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甚至令学生失去兴趣。经过实践,笔者给出的第一批5个案例为:级联式晶闸管整流器的设计、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的设计、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矩形波交流电源的设计、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的设计。当然,案例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向上一届学生索要案例设计结果,同时考虑到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每一届教学中都将对案例进行修改或更换.2.研究学习各课题小组根据案例的要求,进行分工合作,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判断案例涉及教材中的哪部分章节的内容,深入阅读教材,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文献资料及学习方法,通过图书馆、期刊网等文献检索工具的帮助,查阅相关文献,对课题进行拓展学习。由于课题涉及的电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较多,需要学生阅读较多的文献。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和讨论,并进行材料的整合并为报告做准备。3.仿真研究由于学时以及实验条件所限,学生无法对每个设计出的电路进行实验研究,为了检验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可采用仿真验证的方法。目前,有多种仿真软件可以仿真电力电子电路,其中最常用的是Matlab/Simulink和PSIM。这两种软件已被许多教师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学生动手使用的并不多,实际上,这两种软件易学易用,学生无需在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案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用设计的仿真程序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设计完成后,要给出不同拓扑结构、不同控制策略、不同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下的主要波形,并由此确定最佳拓扑和参数。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与教师交流。4.报告讨论报告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课程结尾阶段进行。由于学时的限制,为每个案例分配的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课题组推举一位报告人,报告人应在报告前做好PowerPoint讲稿,报告时用5分钟的时间介绍案例的要求和设计结果。余下时间由全体学生讨论设计的合理性,学生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由报告人进行解答,报告人解答不了的,由该课题组的其他成员解答。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对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加以把握,最后对案例设计的结果进行点评,并记录学生在报告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5.撰写小论文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每个学生提交一份与案例相关的研究性小论文,教师应要求每个课题组内各成员间的小论文内容有区别,即应侧重于自己所研究的那一部分。6.期末考核期末考核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报告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小论文的质量。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为课题组的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以“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为例,可将案例拆分为若干子课题,如: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三相逆变电源的设计、常规SPWM调制方法研究、梯形波SPWM调制方法研究、鞍形波SPWM调制方法研究等几个子课题。在小组成员较多的情况下,可令其中一部分同学用Matlab/Simulink仿真,其余同学用PSIM仿真,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相互独立的任务,还可将不同仿真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

案例举例

篇9

一、案例教学法与传统工科专业教学比较

传统的工科专业教学往往采用讲授法教学,以“教”为中心,即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提供教学资料,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教法”制约了“学法”,造成学生只能“照葫芦画瓢”,完全被动,使的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大大下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则通过教师采用案例引导来说明理论知识,学生通过案例的研究分析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深入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所以传统工科专业教学与案例教学法有着如下区别

二、工科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传统工科专业教学都是由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组成,各个环节依次进行,相辅相成,课程实验验证理论,课程设计综合运用理论,但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感性认识被延时,以致对学习内容起初产生的兴趣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如果在工科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对实例进行理论分析后,不通过实验验证,又往往会造成学生感性认识不深刻。但如果课程中穿插实验,又会使教学时间安排过紧,造成满堂灌,不利于学生接受。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在通过EDA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对实例进行仿真验证,使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加强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

(二)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学生积极性不高,难于适应勤于思考,勇跃发言探讨的案例教学模式,所以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牢牢把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宗旨,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冷场。

三、基于MULITISIM2001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实效性强的潜在优势,所以如何把案例教学的优势,变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就是“好的案例+好的教法=好的效果”,为了增加教学效果,我在案例教学中采用了EWB(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辅助案例教学。EWB软件有着界面简单,容易操作,现象直观的优点。下面我以数字电路教学为例。

(一)精选案例

讲述数字电路的译码显示电路时,为了加强学生数字综合设计的能力,我选用了智力竞赛抢答器电路,因为这个设计包含了数字电路的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显示器的知识,有利学生较全面熟悉数字电路设计过程。

(二)情景描述,介绍案例

通过多媒体介绍资料,如七段显示器显示数字的过程通过动画展示,并通过图形分析结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七段数码显示器的驱动问题和共阴共阳类型区别;对于译码器74LS47,74LS48通过MULTI?鄄SIM2001仿真(如图1),实时控制键盘键位给集成芯片引脚加载高低电平,看七段数码显示器输出数字,分析译码芯片的真值表,加深学生感性认识。

(三)提炼理论,分析案例

导入案例,要求学生运用以上资料设计一个四人智力竞赛信号抢答器电路。先对以上多媒体展示的资料进行提炼,引出数字电路设计过程,提出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并用多媒体框图从右到左演示(如图2),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即以

半开放式分析,指导学生从数码显示器到译码器,编码器分步设计电路。其中提出设计的要害和关键问题,如如何使译码器正确显示三号和四号选手的数码3,4,以及如何使译码器和编码器正确衔接,同时通过多媒体超链接对所要用到的芯片资料进行一下复习。

(四)应用理论,审视案例

根据理论,让学生进行讨论,设计电路,然后对电路(图3)进行EWB仿真验证。

从仿真电路的现象指出设计缺陷,由于编码器选用了74LS147优先编码器导致选手抢答时优先显示高位数码。提出对抢答信号重新设计。进行开放式讨论缺陷的原因,到最后暗示学生运用教材以前的实例,JK触发器组成第一信号鉴别电路来设计抢答信号。让学生重新设计电路,得到电路(如图5),再进行EWB仿真验证,完善了设计电路。

(五)总结归纳,形成体系

总结数字电路设计理念,介绍设计时细节处理方法。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同时提高能力。

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参与能力,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数字电路知识,同时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达到了学以致用,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参考文献】

[1]韩力,吴海霞,齐春东.Electronicsworkbench应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杨志忠卫桦林.数字电子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模拟电子电路;三极管;三种组态;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84-02

一、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共同点

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放大交流信号的,但不管其接成任何一种组态,直流偏置都应该是一样的,即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这样才能满足组成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偏置条件,如图1所示。

二、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判断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这三种组态的主要特点就在这个“共”字上,即哪个极作为输入、输出信号的交流信号公共端,图2、图3、图4分别画出了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示意图。

在确定了公共端后,还要看输入信号加在三极管的哪个电极,输出信号从哪个电极输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信号由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共基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

三、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特点和用途

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在理论上有何区别呢?这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种组态特点的关键。首先把三极管看成一个四端网络,通过微变等效分析法可分析出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各自特点,如表1所示。

通过表1我们可以分析出:共发射极组态电压、电流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中等,输出电阻高,因此该种组态一般适用于放大电路的中间极;共集电极组态电压放大倍数低,电流放大倍数高,最主要的特征是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因此该种电路适用于输入、输出级及缓冲级;共基极组态电压放大倍数高,电流放大倍数低,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高,频率特性好是它的重要特性,因此常用于高频电路或宽带放大器。

四、三极管放大电路不同组态组合放大电路

在讲完三级管放大电路三种基本组态后,要想进一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就要介绍一下三极管放大电路不同组态组合放大电路。在现实中,可根据三极管三种组态的不同特点,将其中任意两种组态进行组合,构成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不同组态组合,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

(一)共射―共基组合放大电路

共射―共基组合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如图5所示,在这两种组态组合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负载,由于后级共基极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很小,致使前级共发射极组态的电压增益很小,整个电路的电压增益主要由共基极放大电路提供,由于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频带宽,所以这种组合电路特别适用于高频工作,常常用于视频放大电路。

(二)共集―共射组合放大电路

共集―共射组合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如图6所示,第一级共集电极电路主要特点是输入电阻高,用于提高整个电路的输入电阻,第二级共发射极电路主要用于提高电路的放大倍数。

五、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及组合的实际案例分析

让学生能够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不同应用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好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实际案例教学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在教学中,笔者通过以下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这一问题。

实例1:视频放大及视频输出电路。

一般电视机都有音频、视频输入输出转换板,这里给学生介绍一下视频输入信号输入端子部分电路的例子,视频输入端子是为VCD等视频设备提供视频输入信号的输入端,这个电路一般有两部分,一部分为视频放大部分,另一部分为视频信号放大后与内部电路的缓冲及阻抗匹配部分,这两部分由于功能不同,所以各有特点。视频放大部分因主要完成的是视频放大,且视频信号频率较高,故应采用宽带放大器,因此用共基极放大电路较适宜。而与内部电路连接需考虑阻抗匹配,输出阻抗要低,因此应采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图7为某品牌电视机的这一视频放大转换电路。课上要对这一电路进行简单分析以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1、R2、R3、R4、C1、VT1组成共基极放大电路,外接视频输出设备,输入视频信号从VT1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C1为VT1基极交流接地电容;R5、R6、R7、VT2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视频信号通过C2从VT2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这两级电路由于功能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组态形式,保证了视频信号的放大及与内部电路之间的阻抗匹配。通过这一实例使学生理解三极管各种组态在电路中的作用,由于问题是从实际案例出发,因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实例2:超外差收音机高放与混频电路。

这个例子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的一部分,而且是用一个三极管分别组成共发射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以完成高频放大和混频两个功能的电路,实际电路如图8所示。在讲这个实例之前先给学生介绍一些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使学生对这个实例更容易理解。从图8中可分析出,双联可变电容器的一部分CA与磁棒线圈B1的主线圈组成了一个串联谐振电路,利用这个电路的选频特性并通过调节可变电容CA对高频信号进行选频,以选出要收听的电台电磁波信号,这个高频电台信号通过磁棒主副线圈的耦合作用传送到三极管VT1的基极,对于这个电台高频信号,三极管VT1组成的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放大后的电台高频信号从集电极输出。同时三极管VT1与振荡线圈B2及双联可变电容的一部分CB组成共基极振荡电路。这里有两个信号:①高频电台信号f1;②振荡器的振荡信号f2。这两个信号同时在VT1基极输入端进行叠加,利用三极管的非线性产生两个频率:f2-f1和f2+f1,在通过选频网络选出f2-f1,这就是超外差收音机中的465KHZ中频信号,这个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检波、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这里主要是介绍混频电路,因为这个电路既含有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又含有共基极振荡电路,是一个三极管分别组成两个组态放大电路的实例,因此分析好这个电路对于学生掌握三极管三种组态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帮助。

六、结语

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较难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何让学生学懂、学好这部分内容是授课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用案例法进行授课,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