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4 12:1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1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学过近三年科学课,他们愿意合作交流,能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引导。本课就是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也会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最稳定、用材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演示教具(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2、分组材料:塑料吸管、大头针、剪刀、报纸条、木筷、胶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认识这个建筑物吗?(课件展示埃菲尔铁塔)

教师介绍:它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设计,全塔高307米,相当于百层楼房那么高,至今已有100多年了,可它仍然巍然屹立。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

②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

2、加固其它平面支架

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

汇报

3、解决前面开课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铁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

4、提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了三角形稳定牢固的特性,平时你们发现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的支架?

5、刚才同学们说的高压线塔,电视塔、桥梁等为什么那么牢固又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它们中有许许多多的三角形,而三角形是稳定牢固的。

6、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

正因为埃菲尔铁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

三、设计并搭建立体支架

1、谈话:同学们,将三角形支架、四边形支架、五边形支架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一个立体支架)

你们能用尽量少的材料搭一个又高又稳固的立体支架吗?

在搭建前,我们要先干什么呢?

2、学生讨论回答并分组设计草图。

3、学生动手搭建立体支架,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并及时进行指导。

4、谈话:我看同学们动手搭建高塔的热情非常高,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到这里。下面请那个小组上来汇报并展示你们的作品?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作出评价。

5、教师小结:一个不稳定的高塔,可以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四、拓展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课内容)

2、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搭建立体支架没有完成的小组课后继续完成你们的作品。

3、同学们要用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会有很大的发现!

板书设计

不易变形

三角形结构

最稳固

用料少

架梁

增加稳固性

《搭支架》导学单

实验一:搭支架

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支架,用一定的力往两边拉拽,记录实验情况:(用的多少表示承受力的大小)

支架形状

预测稳固性

实际稳固性

三角形

正方形

多边形

通过实验,我们认为:(

)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篇2

一、填空题(1、2、3、6、7、8、10原创,其余改编)

1、体温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40℃时水银体积___________35℃时水银体积___________。这种现象主要和水银内部的___________有关。

2、太阳的热是通过________方式传播到地面上的,烧开水是通过_______方式传播热量的。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会慢慢地发生变化。___________就是利用太阳下影子的这种变化而计时的。

4、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叫___________型水钟;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叫___________型水钟。

5、清水和盐水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___________。

6、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___________现象。

7、用手往下按一块在水中的泡沫,会感到手上有一种向上的力,这是泡沫在水中受到的___________的作用。

8、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它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___________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____小时。

9、根据单摆的___________特点,人们制成了摆钟。

10、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物体比较特殊,例如___________℃以下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二、判断题(1、2、4、5、6、9、11、12原创,其余改编)

(1)热水袋水温60℃,人的手接触热水袋,热量从手上向热水袋传递, ( )这样的热传递形式叫热传导。

(2)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多,所以冬天要穿羽绒衣。 ( )

(3)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么它在食用油中一定是浮的。 ( )

(4)夏天自行车的轮胎的气不能打的太满,否则会因气体热胀而爆胎。 ( )

(5)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 )

(6)提出“日心说”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 )

(7)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也是不一样的。 ( )

(8)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

(9)有一只摆钟,每天总是走快一点,应该往下调节摆锤下面的螺母。 ( )

(10)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6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 ( )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浮。

(11)人们用铁做锅,而不用铜做锅,是因为铁的导热本领比铜强. ( )

(12)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例如人可以大约呼吸60次左右,心跳20次左右。 ( )

三、选择题(1、2、4、5、7、8、9、13、原创,其余改编)

(1)一个茄子在水中是浮的,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后茄子在水中是(

)

A、沉

B、浮

C、无法判断

(2)相同体积的50℃水和10℃的水比较(

)

A、冷水重

B、热水重

C、无法判断

(3)往大小厚度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里倒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

)

A、铁杯

B、塑料杯

C、陶瓷杯

(4)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东面,乌鲁木齐在西面,一天中先迎来日出是(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无法判断

(5)比较下图中的两个摆的摆动速度(

)

A、1号摆摆的快

B、2号摆摆的快

C、两个摆摆的一样快

(6)1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的水和最后10毫升的水比较(

)

A、后10毫升滴的快

B、前10毫升滴的快

C、滴的速度一样

(7)(

)作为地球自传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公认。

A、傅科摆

B、极昼极夜现象

C、四季更替

(8)在北部的星空中,有7颗星组成勺子的模样。这7颗星被称为(

)

A、北极星

B、北斗星

C、牛郎星

(9)要使沉在海里的潜水艇上浮,正确的方法是:(

)

A、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注水,以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B、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C、抛弃潜水艇的压载舱,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10)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

A、加糖水

B、加盐水

C、加清水

(11)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4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1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13)下面那种情况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大(

)

A.图1

B.图2

C.图3

四、连线题(原创)

棉被 热的良导体 木制筷子

铁锅锅身 热的不良导体 铝棒

陶瓷勺子 空气

五、图形题(1改编,2原创)

1.预测图中铁块、木块在水中将会如何运动?并在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和铁块的受力情况。

2

六、简答题(原创)

1、 有一个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但没有破损,请你想办法让瘪了的乒乓球再鼓起来,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2、人们为什么会觉得北极星是“不动”的?在北极看北极星在什么地方?南极看北极星又会怎样?

3、要使制作的保温瓶保温效果好一些,应考虑哪些因素?

2011年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科学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填空题

1、水银热胀冷缩 大 小 微粒运动

2、辐射 对流

3、长度 方向 日晷

4、泄水 受水

5、不一样

6、四季更替

7、浮力

8、24 1小时

9、等时性

10、4℃

判断题

1—6 × × × √  × ×

7--12 √ √ √ × × ×

选择题

1---5 B A A B B

6—10 B A B B C

10---13 B A A

连线题 棉被 热的良导体 木制筷子

铁锅锅身 热的不良导体 铝棒

陶瓷勺子 空气

图形题

1、铁块沉下去 ,木块浮起来。

2、实验说明了钢条会热胀

简答题:

1、把乒乓球放在热水中球就会鼓起来。这是因为球里的气体热胀了。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压碎方糖,加热方糖的实验,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解释的过程。懂得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了解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二)学会用压碎方糖,用蜡烛给方糖加热。

(三)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证意识。

难点:观察加热方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方糖、蜡烛、火柴、盘子、记录单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导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个有趣的小视频。(视频棉花糖和糖人)。生活中,糖有许多有趣的变化,我们今天用糖来进一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

(二)压碎方糖

1.

(PPT出示方糖两块、锤子、牛皮纸)你能用这些材料让方糖发生变化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预生:敲碎)方糖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2我们怎么设计这个实验更科学?谁来说具体的步骤?

预生1:一块方糖不动,一块放糖敲碎,对比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生2:把方糖压碎,观察变化.(有补充吗?把方糖敲碎之前,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师:要先仔细观察整块的方糖,再观察敲碎的方糖,比较有什么变化。

4.

这个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预生:敲的时候小心手,注意安全(还有补充吗?)

温馨提示:(图)

师:把其中一块方糖包在牛皮纸里面,用榔头敲击,注意不要敲到手。敲击完成后,请马上把榔头交到讲台桌上的盒子里。

PPT出示记录单。(记录单中显示色块)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完成记录单的红色部分。除状态和颜色之外,我们还要从更多的方面去观察方糖,你们可以继续往下补充。

分组实验,记录变化。

5.交流:实验中发生哪些变化?

预生样本:方形,大;压碎后

形变小 分散 颗粒(板书)(其他还有补充吗?)

师:我们在刚才的实验中观察到了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又观察到颜色、状态和气味没有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有明显变化”同样重要。

师:把方糖压碎后有新物质产生了吗?(总结板书:无新物质产生。)

(三)加热方糖(板书:加热)

过渡:(出示PPT材料:调羹、方糖粉末、蜡烛、火柴。)老师再增加蜡烛、调羹和火柴,我们还能让方糖小颗粒继续变化吗?

1.这个实验我们怎么操作?谁来说一下具体步骤?

预生:把方糖颗粒分成两份,一部分留样对比,取一部分方糖粉末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方糖的变化。(怎样更科学?)

2.预测一下:加热方糖小颗粒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预生:会熔化.....(都行)

3.

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预生:1.注意安全.....

4.

加热到什么程度结束比较合适?(所以当加热到没有明显变化为止。)

5.

(PPT出示温馨提示)老师还有几条温馨提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注意:1.取少量方糖碎屑放调羹中间(PPT演示倒少量方糖粉末加热。拍摄图片)

2.外焰加热

3.小心烫手

4.加热到没有明显变化为止

5.多种感官观察

出示记录单,师:要仔细观察加热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全部记录下来,记录在加热后的变化。

6.

师:请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7.分组实验,边观察边完成记录单

整理材料,补充完整记录单

8.班级交流:

(1)实验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他组相互补充)

我们先来交流第一栏(一栏一栏描述,自行询问补充)

生:原来是固体,后来熔化变液体了(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形:固---液-------------固;

色:白---无——焦黄------黑;(原来是白色,直接就变成黄色了吗?)

气味:无---------香—---—焦

有气泡

软硬

硬---软--------------硬

(板书:如上)

(2)

勺中黑色的物质还是不是方糖?你的理由是什么?

预生:形、色、气味都与样本不同了。

预生2:有气泡产生(两个学生回答)

小结:勺子里黑色的固体物质,经科学家反复验证它已不是方糖,而是加热中产生的新物质。

(板书:

产生了新物质)

(四)对比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我们来看黑板,你有什么发现?

预生:压碎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加热的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

2.小结: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只改变了它的大小、状态、形状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科学上把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得物质,科学上把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五)拓展延伸

1.那方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吗?

预生:无反应(师:指板书,这个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预生:一开始的熔化是物理变化。(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生:因为方糖从固态变成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预生:我认为颜色发生了变化,已经产生新物质了,所以是化学变化。

师:那现在我们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方糖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我们来重复刚才的实验再次观察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演示实验3分钟)

实验步骤:加热到糖变成透明液体,未出现黄色。冷却,凝固,敲碎,与原来的白糖小颗粒比较,有什么发现?

得出:我们发现在这个变化中糖还是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这是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总是伴随着物理变化。

2.

加热时点燃的蜡烛又属于什么变化?

得出:蜡油

固体——液体

属于物理变化;

烛芯

发光发热等

属于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

刚上课时,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糖变成了棉花糖和小糖人,这两个过程中,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预:变成棉花糖是物理变化,糖还是糖,颜色还是白色的;而小糖人是化学变化,它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敲碎

加热

方形、大---变小、颗粒----

形:固---液--糊---固

色:白——无——黄——褐---黑

味:无——香---焦

没有产生新物质

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方糖变化实验记录单

第组

观察内容

压碎前

压碎后

篇4

课时目标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问:目标引领

问题导学

(1)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猜(读):联系旧知

自主尝试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就计算出6个面了呢?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三、探:合作探究

点拨辅导

1、探索正方体的表面积

(1)正方体的特征。自由回答,集体整理。

(2)正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呢?(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边长)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3)小组讨论交流,寻找计算方法,汇报结果。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表面积用S表示,棱长用a表示,那么

字母表示:S=6a²

2、出示例2

自己完成,集体订正。强调“至少”的含义。

3、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就是没有哪一面?它的表面积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看图p35)

四、用:训练推进

拓展延伸

1、p35

做一做

2、用玻璃制作一个长9dm,宽5dm,高7dm的无盖长方体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3、把一个方体分成两个棱长是4cm的正方体(应该怎么分?)

板书设计

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叫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表面积用S表示,棱长用a表示,S=6a²。

例2

1.2×1.2×6=8.64(dm²)

1.2²×6=8.64(dm²)

答: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8.64dm²的包装纸。

课堂小结

篇5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美术学科中独具表现形式的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是中国文化、哲学、审美情趣、智慧的大综合,区别西方概念的纯绘画。那中国画继承状况如何呢?一个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美术,但外国人告诉他,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然而现在确实学习外国的美术教育多于中国画,高考的科目全是西洋画、艺术院校的国画专业课程有的结合西方课程失去了国画特有的特点,更可怕的是有的艺术院校因国画专业就业率很低,取消了国画专业,这样大部分老师对国画不够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节课40分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工具准备、知识传授、技能学习、乐趣的培养、体验实践、卫生……)。(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4)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不集中,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及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有:《彩墨游戏一》(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二》(三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鸟》(四年级上册)、《用彩墨画鱼》(四年级上册)、《娇艳的花》(四年级上册)、《动物的脸》(四年级下册)、《山水画》(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五年级上册)、《有特点的人脸》(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六年级上册)、《画故事》(六年级下册)共十二课。三年级是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运用点线面来体验趣味性。四五年级是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技法,表现自己对花、鸟、鱼、虫的认识与理解,体验笔墨趣味。六年级运用笔情墨趣来创作生活。 

三、选择国画为课题的理由 

1.中国画具有广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 

2.字如其人,我认为画也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能对孩子的人格品行进行教育。 

3.符合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让国画成为大众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途径,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国画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学习得以实现的而中小学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今天做好国画教育,明天后继有人继续做国画教育工作,相信,国画艺术会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轨迹上开出继续传承、更加绚丽的花朵。 

5.我校要营造书香氛围,学生对诗歌理解水平较高。 

6.教师虽然不是国画专业毕业,但认真学习、钻研、请教,相信能胜任教学。我校专任教学副校长王立峰书法、篆刻都很在行,可以随时请教。 

四、我校的现状和实施途径 

东方实验小学是新建5年的学校,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而且半路转来的多,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基础相对弱,美术教师有4位(王锐、乌丽雅斯、孙海珍、金萍)。 

具体措施如下: 

1.先从每个班级选出约2名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在每个星期二到五第七节课进行培训,最后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课程不脱离课本的意图。低年级1~2年级主要以彩墨游戏的方式接触中国画、熟悉中国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中国画时能感受到乐趣,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主要参考对象为吴冠中的作品。3年级从儿童喜欢的简笔画入手,以简单的线条画出有趣的图像和表情,同时贯穿并应用简单的国画理论(墨色、用笔、干湿)。4~5年级以具象的为主,鸟、鱼、花、动物为主。6年级根据生活创作,可以画人与人的组合、人和环境的组合故事。 

2.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国画讲座(可以由优秀的学生担任,也可以聘请知名学者)。 

3.多让孩子参观画展,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提高自己,为国画作品多又质量好的学生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全校师生及家长参观,增强学生创作的动力。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教师根据实验研究中总结的经验,编写专著、培训、撰写论文,成果展示,并将有价值的经验在全区推广。 

结题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 

1.提交科研论文、撰写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2.提交研究实践中相关的电子成果资料,集册和个册成果展示等。 

3.出版专著地方特色初中校本课程《校园国画》及国画欣赏读本。 

4.通过活动课、课堂教学、公开课等形式,开展国画教学实践,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整理、汇编活动案例、优秀教案及孩子的感想体会,随时随地了解各大杂志的国画比赛信息,交流、展示本校的阶段成果,为交流、提升搭建平台。 

5.收集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国画作品,交流学习技法,提高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其他学生也学到了新知识。 

6.整理各种活动照片,编辑国画课题等活动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篇6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知道学生“在哪里”

有人笑谈:语文教师上课时是知道要“去哪里”的,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学生现在“在哪里”。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非但不是“零起点”,而且是起点各异。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犹如处于阅读之旅的始发站,教师很有必要对出行的人员及装备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1. 学生的知识起点

谁也不能否认学生是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进课堂的,虽然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但是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基本一致的。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句,抓住关键词“智慧”开展教学,再布置课堂作业:联系文本说说“智慧”的体现,用“智慧”一词造句。笔者看着“熟悉”的作业,不由想起之前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中“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时,关于“智慧”一词的教学也设计了类似的课堂作业:题1 ,正确书写“智慧”,至少说出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题2,用“智慧”造句。题1的设计主要考量的是“智慧”一词是该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题2的设计与四年级的“撞衫”了。两个年级课堂作业雷同的现象,说明四年级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零起点”,显然是不科学的。

2. 学生的思维起点

思维起点一般是指学习和认识新知识时已具备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它的基本形式就是判断,主要有自然起点与逻辑起点两种。关于自然起点,通俗地说便是感性思维,是关于主体的感知觉记忆与情绪的心象手段。思维的逻辑起点也是一种心象手段,是运用表象和想象对于事物的分析和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抽象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感性思S为主,即通过具体的形象,运用语言的描述进行思维。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让学生完成“作者笔下的小艇是什么样的”与“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两份作业,便是两种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体现。前者让学生借助具体的语言,通过感知觉的参与,产生富有情绪的表达――小艇又窄又长,两头翘起,还很灵活,你看……后者基本上只能得出理性的判断:小艇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两种思维方式无所谓对错,只是作为教师很有必要考虑:小学生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有所认识,阅读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3. 学生的经验起点

我们经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看到这样的作业:这篇课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完成这份作业,需要对文本的主要信息进行提取,梳理要点并进行表述,具有一定的难度,并非适合所有年级的阅读教学。

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师在新课伊始便出示课堂作业:课文围绕荷花写了

、 、 等三方面的内容。期待学生以“闻花香、看花美、联想花”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这必然导致课堂上出现少数学生应答而多数学生当“看官”的现象。假如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各自然段主要写作者在做什么?那么学生很容易读懂第一段写作者闻到荷花的清香,第二、三段写作者看到美丽的荷花,第四段写的是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在此基础上,借助课堂作业:“课文先写 ,接着写 ,最后写 。”让学生梳理课文的脉络。经由读懂一段话,再把段意联结起来整体把握课文的学习过程,是中年段学生语言训练和经验积累的重要经历。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重视学生的经验起点来展开教学进程。

二、 定位学生的学习终点,明确学生“去哪里”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制约和规定学习的进程[1]。其实,相对“在哪里”的茫然,关于“去哪里”――学习终点的问题,教师还是比较清楚的。毕竟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教师总会从字词学习、文本把握、词句理解、表达赏析等方面列出几条要求,并付诸实践。

不过教师信手从各类参考书、教案集中誊抄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学段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基于学情的具体要求,大多缺乏针对性而且不具操作性,课堂作业设计也失去了准星。明确教学的终点,要求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能关注学情,体现学习策略,给出检测标准,教师依标扣本设计课堂作业方能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共同走向终点,并允许个别学生拥有一定范围的弹性要求存在。

1. 明确学段的阅读目标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第三学段都提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但是第三学段进一步提出“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要求。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要求,决定了课堂作业设计着力点的异同。如,同是写人叙事文章的内容概括教学,四年段属于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第三学段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桥》的课堂作业应这样设计:题1,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老汉身上的什么事?抓住具体的语句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题2 ,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人物的特点,说说环境描写在烘托气氛方面的作用,并仿写一段话。教师熟识学段目标,才不至于提出低于或高于学段目标的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规定和提示课堂作业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均有的放矢。

2. 明确课时的训练目标

学段目标是基于学段的基本要求,相对宏观一些,课时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引领教学和检测学生是否到达终点的评判标准。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猫》一课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解作者笔下猫的性格,并用关联词说说它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课堂作业设计如下:课文第一自然段从______、______、 ______ 三方面写出了猫的性格______。主要体现在它既______又______;既______又______。虽然______但是______;虽然______但是______。表达作者______的情感。

学生当堂答题,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反观自己的教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帮助所有学生最终到达终点。

3. 保证必要的弹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还应体现在能否促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比如新课中的生字,有的学生课前已熟识,有的学生连字音都不能正确拼读。基于学生起点的教学,教师应把听写排进课堂作业,用时2~3分钟进行6~8个生字的听写,随后同桌用1~2分钟迅速批阅。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教师重点展开易错、难懂字词的教学,然后让听写有误的学生订正誊抄;达到正确书写和理解的学生,自由选择用其中的词语口头编故事或写句子。学生的差异是现实存在的,教师考虑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学目标允许弹性存在,以期下要保底,上不封顶。那么所有的学生都能到达终点,教师还会欣喜地发现有不少学生还取得了“破纪录”的高水平发挥。

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师在课结束前出示课堂作业:题1, 抓住词眼“醉”,说说文中谁醉了,为什么醉了?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题2,思考谁没醉?为什么?通过查阅资料说说对作者的了解。选择题1的学生再次回看全文,抓住词眼“醉”字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词的表达之妙:“小儿醉”因为周围景美,因为卧着剥,自由惬意而醉;“翁媪醉”,因为满足于孩子们自然成长已能分忧,老夫妻自在逗乐喝酒而醉;“大儿子醉”因为暗喜自己能种田,想象明年好收成,欣喜劳动能换来美食而醉。教师从学生的反馈判断是否达到学习的终点。选择题2的学生则要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跳出文本,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抱负,感怀作者的豪情与无奈。学至于此,学生显然超越了学习的终点,奔向了另一个起点。

篇7

一、读懂教材的编写思路

首先,多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可见,课标是教学的准则、依据,是联系课程计划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课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课程标准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把它灵活应用到课堂上呢,有一个“笨“方法,“把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

其次,细读《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简称教参,它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师读教参,实际上是“站在编者的肩膀上”与作者对话,再加上读教材时就好像在独立地与作者对话,二者结合如鹰之两翼,搏击长空。然而,现在的教师由于有大量的教案资料和网络教案资料可以参考,往往忽视了教参的存在价值。有的教师为图方便、快捷,草草地浏览教材之后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研读各种教案上。其结果是只能领会其形式上的表面而不能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精髓。只有认真研读教参,才能选择适合自己风格、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再次,通读全套教材。

教师要通过通读根据课标理念编写的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标准和教材内容,对全套数学教材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个领域有所了解,把握全套教材的脉络,这有助于理解课标精神,有助于把握每册、每单元(课时)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制订出准确而适当的三维教学目标。

最后,读懂教学重点和难点。

读懂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为它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为了更好地读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认真解读与新知有关的知能基础、后续知识、知能盲区和学习障碍,做到“到位”但不“偏位”和“越位”,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围绕教学重点,还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让教学更有效。

二、读懂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

教学内容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读出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目标及设计意图;②读明对知识背景的了解,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③读懂教材的主题图和旁注;④读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疑惑及寻求答案的方式。

譬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教材体现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算公式的意图。在教学视导过程中,教师都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木块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摆成的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如出现如下的情况:

再让学生思考交流中,还是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为什么没有出现长×宽÷高呢?其实我觉得教学时应该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再让学生进一步去探讨、研究、论证,加深对新知识认识与理解,也是对学生缜密思维的培养,这也许是教材的另一种意图。

三、读懂教材的上下结构

同一个知识系统,了解这个知识点的起点在哪儿?到哪儿去?找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有些知识在教材中分几个年级出现,编者意图是什么?

新课标教材的编写思路、每册教材的编写安排、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每个内容的具体呈现,无处不体现出上下、前后内容在外部看来的环环相扣和内部看来的紧密结合。每一个数学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读懂教材的设计才是最为实在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过于强求“攀高”不符合现实,不负责任的“就低”也不是可取之道。

教材中很多知识领域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如“分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教材分为两学段安排,在第一学段在三年级编排“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第二学段在五年级编排“分数的意义”。它们在每个学段安排的教学要求也不同,第一学段内容简单:①用单个的物体表示单位“1”;②在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③先认几分之一;④再认几分之几;⑤将分数的分母尽量控制在10以内,避免大的分母对分数含义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第二学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分数概念:①单位“1”既表示一个物体,也表示一些物体;②抽象出 “分数单位”的意义;③借助抽象的、概括化的语言界定分数的一个方面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它揭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果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的话,就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超出教学的要求。因此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钻研好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等。

在研读教材时,要对相关的前后章节做系统的了解,对知识的呈现背景进行钻研和分析。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准确地驾驭教材、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否则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

四、读懂教材的“弦外之音”

教材中的“弦外之音”,即文中所隐含的内容,处理得好无疑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不过,这样的“弦外之音“有时是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品,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添加,但不能牵强附会。

如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一课,体现在“实验”的环节上,教材上只设置了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的实验内容,那么言下之意在不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或等底不等高或不等高不等底的情况下,结果又如何?因此,在组织实验探究的环节里,可以为学生同时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实验器材,使学生通过不同条件的实验,直观发现:用圆锥容器装水(或沙土)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刚好三次,否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读懂教材的同时,还有融入自己的智慧。

五、读懂教材的主题图

“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功能价值认识不足,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也只停留在表面与浅层上,缺乏有效开发与深加工。比如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仅此而已;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在开头几分钟的情境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里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比如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主题图,它的呈现形式是一幅校园场景图,它是以校园场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其次,这个主题图给了我们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在本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比如上例中“四边形”的主题图中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等。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再次,要读懂“主题图”所呈现的图形、图片、场景或情境中渗透了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的主题图选取的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配以最能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为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

六、开发习题资源

习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学生一旦开始解题,他就接受着一种思想的训练,从技能、思维、智力、非智力等各方面塑造自己。课标教材的习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有习题资源的意识,将教材中的习题拓展为一个个值得学生探究的数学问题,以利于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让习题增值。

如四年级上册94页第4题,教材提供了3组题目,要求学生“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在学生完成第4题后,可以设计如下的一组题目:

72÷9= 8000÷400= 36÷4=

720÷9= 8000÷40= 360÷40=

7200÷9= 8000÷4= 600÷400=

问题一:“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三组题的奥秘。第一列,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同时变化的规律;第二列,被除数不变,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第三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的规律。这几道题渗透了“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后面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打好了基础。

问题二:是不是所有除法题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让学生猜想,猜想激起了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猜想让学生的脑中盘旋着各种奇思妙想。

问题三:你能自己出题验证猜想吗?自己想办法去证明这个规律是存在的。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这个规律,而且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基本了解到如果要让一个规律成立我们应对它的真实性进行验证,看看能不能找出反面例子。

篇8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现状

(一)教师对转化思想本体知识掌握不够

笔者曾对全校30名数学教师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能够说清转化思想定义的教师占30%;给出一个数学问题能够说出运用什么思想的占15%;能够结合具体例子简述转化思想含义的占16%,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对转化思想本体知识掌握水平确实很低。

(二)数学课堂上缺乏转化思想的指导应用

笔者对自己听过的100多节课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课堂上,85%以上的教师对转化思想的渗透意识相对薄弱,只是单一地进行知识性的教学和练习,没有充分认识到转化思想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三)两种关系处理不当

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的“隐性知识”,但不少老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两者的关系,对无形的数学思想生搬硬套,不能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感悟数学思想。

(四)上限目标把握不准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方面,没有明确地指出数学思想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致使许多教师对数学思想的渗透把握不准,也有很多老师没有对教材、新课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数学思想的把握不准。

本文对转化思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关于转化思想的一些理论支持,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提供了一些策略,相信对教师的教学会有帮助,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转化思想理论的研究,提升教师素质。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悉心研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转化思想

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隐藏于数学知识当中,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从本文第三部分对小学数学1~12册的梳理可见,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深入地钻研、挖掘教材中的转化思想,理解教材中渗透的转化思想应达到的目标,然后精心设计教案,有目的、有意识地逐步渗透到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亲历体验,在探究过程中渗透

教材中的知识是显性的东西,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则隐藏在数学知识当中,是无形的,四年级下册在学习“植树问题”时,教材的问题情境是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题目中的数量比较大,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人手,用“把大数变小数”的方法进行研究,渗透“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如果全长变为10米,研究起来比较简单,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发现“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运用规律我们就能解决大数据的问题了,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从简单人手,将困难的变为容易的,将复杂的变为简单的,这样将转化思想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体验到转化思想方法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

(三)介绍历史,在数学文化中渗透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作为数学教师,不仅应该熟读数学史,更应该用好数学史,借用数学史这盏明灯,把数学名家运用转化思想解题的方法渗透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热情。

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片段:验证三角形内角和180°,

先独立思考如何验证,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汇报结果,之后介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帕斯卡,12岁时,就发现“任何三角形的三内角和是180°”,介绍他的证明方法,

(四)加强训练,在练习中强化

1.适时点明

告诉学生如何使用转化思想,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通分的方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但却不明白这种方法运用的是什么思想,教师此时可适当点明,把不熟悉的陌生的问题与熟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转化思想。

2.合理练习

篇9

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1、提问导入。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师生一起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总结、运用提问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情境”,出现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相“冲突”,造成学生有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然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就易于调动学生心理中的积极因素。

2、谜语导入。谜语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谜语具有思考性、知识性、趣味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当学生听到猜谜语时,马上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媒体导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手段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景。一改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和学习兴趣。

4、实验导入。(1)在学生“玩”中导入。玩是儿童的天性,有目的的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中形成问题、发现问题。比如在教授《压缩空气》一课,课一开始我就给每位学生发一个针筒“玩”,结果学生发现:用手指顶住针筒口,针管按到一定程度就按不下去了。(2)教师演示实验导入。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开门见山,直接用演示实验进行实验,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思维。

5、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天性,从故事中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内容的关键处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二、指导探究方法

在做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的《运动与摩擦力》实验时,老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实验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发现,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有分工、有合作、有观察、有交流,最后再进行全班的汇报和交流,达成共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理解起来也容易,知识掌握的也更牢固。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就应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探究,也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扶他们一把,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优化探究过程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教师而要把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实践,缩小至在时空上可以纳入课堂教学中为止。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也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投入。

2、准确、充足的准备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工具,但是很多课程的材料在我们的实验室是找不到的,往往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动员学生这个大部队来一起搜索。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教案设计我准备的比较充分,根据我的设计一共需要22种实验材料,每种材料需要25组,一时准备起来还比较有难度。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铁夹子、纸杯、塑料杯、铁丝、铁钉、纸条、布条、铅笔芯插座塞、橡胶管等材料,让学生准备了易拉罐、陶瓷少、铁勺、螺丝刀、老虎钳。为了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前我把每种材料检测了一遍。

3、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要呈现图片、文字、实物等,比如在汇报交流时,便于全体学生看清楚实验记录单,可以利用投影仪具有高倍放大功能,将实物调整至合适大小。

4、引导学生表达与倾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如果每个人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相信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会有思维的碰撞,这种碰撞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学习。因为不同学生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完成独自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5、学会使用实验记录单。比如:我在上《营养要均衡》这一课时,在教材上给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记录单“一天的食物”。在教学时,我对这个实验记录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我预先设计好的实验记录单填好。在上下一节课时我在班上展示了几个学生的实验记录单,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对这些记录做了讨论交流,然后进入膳食问题的研究。让学生明白了科学课中使用实验记录单是为了更好的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习惯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评价探究实验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探究中教师的评价是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的,而教师在评价中应投入真情,如赞许的目光、激励的言语、智慧的点拨都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动力。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是学生深入探究的关键,也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肯定。

五、延伸课外探究

篇10

一、情境及其规律

为了理解这里所说“规律”的含义,先来分析“课标(2011年版)”中给出的例题。针对“探索规律”这一课程内容,“课标(2011年版)”中一共出现了4道例题,其中第一学段共有两道,分别是“课标(2011年版)”中的例9和例10。

例9: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字母或图形,并说明理由。

1,1,2;1,1,2;_____,_____ ,_____。

A,A,B;A,A,B;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

例10:在图1中,描出横排和竖排上两个数相加等于10的格子,再分别描出相加等于6、9的格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图1 课标例10图

例9所给出情境的特点是多个对象(数字、字母、图形)有序排列,并且按照确定的个数3重复出现,构成循环,学生发现这样的规律后就可以预见后面相应位置的情况了。例10的特点是给相加为10的格子涂色后,恰好构成了自左上到右下的“对角线”图案(图1中字母A处)。“课标(2011年版)”第二学段课程内容中关于“探索规律”的两道例题分别是例30和例31。

例30: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

例31:一个房间里有4条腿的椅子和3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共60条,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例30所描述情境的特点与前面例9是类似的,仍然是多个对象有序排列,并且按照固定个数重复出现,体现的是循环的规律。例31从表面看不具备前面例题中“有序排列”和“图案”的特征,但可以用下面的图2将问题情境改造为“有序排列”的表述方式:

图2 例31情境改造图

图2第一行表示椅子个数依次递增的有序排列,第二行表示凳子个数依次递减的有序排列,第三行则显示总腿数“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的排列规律。

综上4道例题可以发现,这里所说的规律指的是运动或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这样的不变因素将不同对象或同一对象的不同运动状态联系起来,进而使得这种运动或变化状态和趋势可以把握。简单地说,所谓规律就是“变中的不变”,比如前面的例31的图2中,随着椅子和凳子个数的不断变化,总腿数从48开始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对应的椅子个数和凳子个数的和(16)是确定不变的,进而导致总腿数每次增加1也是不变的,正是这样的规律使得椅子个数、凳子个数以及总腿数之间建立了联系,进而使得对这些变化状态和趋势可以把握了。

与这一含义较为接近的英文单词应该是“Pattern”,这一单词在英汉词典中通常译为“模式”。《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针对“Pattern”的第一条释义为:“一系列行为或事件,共同展示了事物是如何规范地发生与发展的。”与这里所说的“规律”的含义基本一致。因此,所谓探索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运动与变化过程中寻找不变因素,在国外许多教科书中把这样的内容叫作“发现规律(Finding Pattern)”,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找规律”。

二、怎样发现规律

“发现”作为人类的认识活动,要基于客观存在和主观意愿的共同作用。这种主观意愿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相信规律的存在,第二是有把握事物及其变化的意愿或动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个别、具体对象及其关系的观察和比较,找到能够制约这些对象及其关系的确定性因素,进而通过归纳和解释确定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之后根据情况对这样的规律进行推广和应用。

如果把“发现规律”看作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那么这样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起码应当包括六个环节。一是建立“目标和动机”,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明确“我想要做什么”或者“我需要做什么”,为后面的活动明确目标,形成动机;二是明确“情境与对象”,这个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建立后面活动的观察对象;三是针对相关情境或研究对象的“观察与比较”,这是发现规律的核心环节,不仅需要观察对象本身,更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对象之间的关系方面;四是对初步结论的“归纳与解释”,通过观察与比较,可能会得到一些相对零散的结论或者猜想,这时就需要找到它们的共性,归纳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结论或者猜想,而后对这样的结论或者猜想的正确性进行解释和验证;五是对所得结论的“推广或应用”,任何一个规律往往会孕育着更具普遍性的规律,同时,发现了规律往往意味着很多相关问题可以得到解释,因此这个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推广与应用的意识;六是对发现过程和结论的“反思和总结”,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想法,把这些想法及时总结并固化为文字,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及时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下面用一个实际例子说明这样的过程。

20世纪末期曾经出现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困惑与争论:即将来临的21世纪的第一年应当是2000年,还是2001年?[1]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自然应当把公元纪年的规律搞清楚。首先需要明确两个前提。第一,公元纪年起始年为公元1年或元年,也就是没有公元0年;第二,一个世纪规定为100年。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可以把从公元元年开始的纪年方式有序地排列出来:

图3 公元纪年图示

观察图3,纵向看公元1世纪最后一年是公元100年,公元2世纪最后一年是公元200年,依此类推可以得到初步结论:“公元几世纪最后一年的年数是n×100”。据此就可以初步得到结论,21世纪最后一年是2100年,因此倒推100年得到21世纪第一年是2001年。

横向看相邻两个世纪对应年数相差100,比如公元3世纪第一年201年比公元2世纪第一年101年多100。由此推断出21世纪第一年应当比1多20个100,因此21世纪第一年应当是2001年。也可以先求出20世纪最后一年是2000年,进而得到21世纪第一年是2001年。这样就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正确。运用同样的规律可以知道公元22世纪的第一年是2101年,等等。如果把以上内容设计成一节课的教学方案(简称“教案”),则可以用如下表格的方式呈现。

实际上课过程中,可以将表中的“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单独打印成“学习活动记录单”,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可以自己阅读学习任务和活动。以上活动的核心环节是“观察”,观察的重点特别要关注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体现为“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应当说突出了规律的本质。除此之外,学习活动的设计中还应当重视渗透文化和关联思考[2]。比如表中关于牛顿生卒时间问题以及直尺刻度问题的设计,都是出于这种考虑。

三、广义的规律

广义的规律指的是事物之间必然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面所说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不妨叫作“显性的规律”。还有一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体现为“原因和结果”或“本质与现象”之间依赖与制约的关系。通过观察与比较往往发现的是“结果”或“现象”这样显性的内容,探索规律还应当包括揭示产生结果的“原因”,或导致现象发生的“本质”。这样的规律可以称之为“隐性的规律”。下面用小学数学课程中“数的整除特征”为例进行说明。

“2,3,5的整除特征”通常是小学五年级的课程内容。其教学过程可以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一些具体特例,找到“变化中的不变因素”,而后归纳出结论。以“5的整除特征”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关于这一内容的安排,是先在1~100的数表中找到5的倍数,然后发现其个位数字都是5或0,因此得到“个位数字为5或0的数是5的倍数”的结论。(见图4)

图4 “5的整除特征”教科书扫描图

这样的设计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特例中归纳(实际上是“不完全归纳”)出的结论应当是“如果一个数是5的倍数,那么其个位数字是5或0”,而不是其逆命题“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5或0,那么这个数是5的倍数”。[3]第二个问题是没有引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隐性的规律,也就是5的倍数具有这种特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5和2具有相同的整除特征?

事实上,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写成一个10的倍数与其个位数字之和的形式,比如84可以写成“8×10+4”,2015可以写成“201×10+5”等等。而10是5的倍数,因此这个数是否为5的倍数就由个位数字决定了。同样道理,10同时也是2的倍数,所以2和5的整除特征是一样的。这样的内容还能为学习中学数学和物理中的“科学记数法”作铺垫,所谓“科学记数法”就是把一个多位数,比如n+1位数“”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4]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引导学生用“探索规律”的过程学习“数的整除特征”这一内容,可以将2和5的整除特征放在一起同时学习,为此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案。(见表2)

这个教学设计与前面“发现规律”的设计框架是一样的,其中对隐性规律的探索体现于“归纳与解释”这个环节中了。

“课标(2011年版)”以及教科书是将“探索规律”与诸如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以及常见的量并列为课程内容,这可能是想突出这一内容的重要性。事实上,应当把探索规律看作人的认识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注释与参考文献:

[1]裘明. 21世纪第一年为何年[J]. 科技术语研究,1999(1).

[2]郜舒竹. “变教为学”从哪儿做起[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