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00:3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 高中生物 设计思路
一、设计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意义
高中生物是中学阶段必修的学科之一,对于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观念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视远远不够。同时,又因为高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思路相对狭隘,使得生物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瓶颈”状态,课堂效率不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飞快,生物科学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以往的速度,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应试教育的方式与社会发展已出现严重的“脱节”。因此,推进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势在必行。而谈到高效课堂,对其衡量的标准各有不同,但可以说,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还能让学生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何用短短的45分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实现教与学效率的最优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二、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设计思路
1 超前备课,科学设计教案。课前备课工作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需要在精心准备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将内容传播给学生。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效率,超前备课至关重要。教案中,要抓住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将生活实际与课堂相联系,因材施教。要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全方面考虑教材中的任何细节问题,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超前备课、科学设计教案才能使教学效果更优,课堂更精彩。
2 推陈出新,改变师生角色。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往往因为思路活跃但无人理解而隐藏自己的观点,从而严重地制约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学会理解学生对生物的不同见解,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不要一味地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效课堂的改革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看做课堂的主角,遇到双方有异议的时候,需要静下心来,学会倾听,使学生逐渐融入课堂,参与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增加师生双方的互动。
3 创新课堂,提高学生的自学、合作能力。高效课堂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充分提高学生的自学、合作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学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也就是说,我们在传播高中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小团队的力量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团队精神。有效的课堂互动,是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学生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交流、发散思维,获得正确的答案。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老师的单方面授课,过度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逐渐显得僵硬而效率低下,团队合作学习则成为最为理想的学习方法。团队合作更能激发学生从事物或现象中发现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研究,进一步扩展自己对知识的领悟,大胆假设、合作求解,在小组的讨论中更深刻地体味生物的奥秘。与此同时,老师还应当选出表现积极的小组给予奖励,采取鼓励的方式,抓住学生渴望得到赞美的心理,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营造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
篇2
1 教学目标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
农村中学设施一般比较差,生物又是所谓传统的“小学科”,从而导致了许多教师在备课中,仅仅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常常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三步曲”(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写入教案作为一种考查形式,根本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深入挖掘,准确把握。制定目标时经常表现出:三个维度面面俱到没有侧重,或是三者脱节牵强附会。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形同虚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凭经验和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仍然走着“传统教育”的老路。
2 教学目标过于宽泛。缺乏具体性
一节课所能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有限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具体、明确。特别是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不可能靠一两节课一蹴而就。但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确定教学目标过于宽泛,如将一些情感目标表述为“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或“初步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将能力目标确定和表述为“培养思维能力”或“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等,这样的教学目标几乎适用所有学科、任何年级段的教学,根本无法体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最后直接导致教学过程盲目,教学目标流失。
3 教学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缺乏指导性
在许多生物的教案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仍然采用“理解”、“了解”、“知道”、“掌握”、“应用”等笼统的词语加以概述。这样的目标表述过于抽象化和模糊化,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
要解决这种现状,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方向,促进其形成良好个性的教学目标
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方向,促进其形成良好个性的教学目标下,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就要加以体现,尽量使用课程标准中列出的能反应出学生学习中的变化结果的行为动词,如“举例说明”、“列出”、“制作”、“确立”、“创设情境”、“设计背景”等。这样既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又能让教师检测预期的教学目标,只有学生行为发生了与教学目标的规定相应的变化,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生物基础,弄清整体与个体的差异。一般来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具有强制性,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而智能发展目标和非智力因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是有差异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确立教学目标,不忽视每个新教学目标的生成。例如,关于“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教材的“本节聚集”和教师用书中本节的“教学目标”都没有列入“激素的种类”,教材中介绍的激素只有促胰液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素等区区几种。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想知道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重要激素,有些学生想知道性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毫无疑问教师应满足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提供相关资料和相关网站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去查阅。
3.2 整合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目标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版本教材、当地的自然情景和人文环境、网络资源这些都是常见的课程资源,面对如此众多的课程资源,应加以取舍、有效整合,落实到相关的课堂教学目标中。
在众多课程资源中,教材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课程资源。这次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教材不再只有一个版本,而是出现了多个版本并存的状况。高中生物课改有五套新教材,编写的思路各不相同,处理知识、培养能力、整个知识的设计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各有特点。著名童话家郑渊洁有句名言:“用一本教材教好每个学生,那简直就是童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加以选择、补充、完善。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只编排了人类的有关激素调节内容,没有涉及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涉及。但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和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因而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可参照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将动物的激素调节和应用列入到教学目标。
3.3 深入研究课程目标,注意系统性目标和课时性目标的有机整合
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其教学目标体系可分为:生物学课程目标、生物学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四个相互联系的层次。课堂教学目标是为最终达成课程总目标而服务的,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内容不同,因此必须将课程目标分解,优化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 课堂教学
生物学是解读生命奥秘的科学,作为学习与研究生物学的课堂,理应充满对生命奥秘探求的气息,充满着生命的意蕴与情调。然而,静下心来审视我们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生物课堂是没有生活的教学。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教教案、教教材、教课本、教答案” 等各种表现形态的纯粹知识式的教学。为了应试的需要,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的掌握,而忽视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出发点是人,是让人学会生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是让每一个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教育是一种生活,只有把教育本身当作是一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归它‘培养人’的本位。”
在多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们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教材增加了很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笔者结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高中生物教材的特点,和各位同仁探讨一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活化问题,让高中生物课堂成为沟通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的桥梁。
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生活化。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教室使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纸,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不能把思维仍停留在教室以内,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展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真正感受生物学的魅力。虽然这种整合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方式在操作上受到时间、工具等的限制,但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可以突破这些限制,真正实现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
生物课堂的生活化具有相对优势,因为生物与人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是,对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相关现象,学生一般不太注意,更不会探求这些问题的原因。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生物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生物的热情,体会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生活有关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人教版的教材问题探讨很多就来源于生活实际。例如在必修1的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这一节让学生说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且教师可以补充为什么喝奶粉的小孩会出现大头娃娃等现象,原因是什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问题探讨中给出的是DNA指纹检测在案件中的作用,并让学生自己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的方面的应用。为什么DNA有这些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出课题。通过这一系列是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二、遵循教学内容应联系实际的原则,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新课标的要求,要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与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核心知识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比如在讲授《细胞癌变》一节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医院放射科的医生常要在衣服外穿上皮制的围裙?它的目的是什么?医生怎样断定患者患上癌症的?是不是有变形细胞就可以?还要看什么?医生是怎样筛选和培养癌细胞的?等,从而有效的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到了知识,从而使知识向能力迁移。
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以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生物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解决生物问题的途径。这种教学模式的程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具体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要求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联系了生活实际。
第三、理论生活化,提高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教学大都侧重于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应用于生活实践,那么教学明显是失败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回归生活,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日常生活、生产中存在着许多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现象,而许多现象又是可以用我们所学的高中生物知识就可以解答的。例如,通过学习“新陈代谢与酶”,学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发烧时候不要马上降温”。又如,学习完“细胞呼吸”后,让学生思考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农作物或花卉萎蔫的原因,学生运用之前所学过的内容完全可以做出解答: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浇灌植物,会使植物根部温度下降,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渐弱,ATP合成减少,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减少,细胞液浓度变小,细胞吸水能力减弱,而外界气温较高,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导致农作物或花卉缺水萎蔫。
第四、作业布置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生物学就是要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为了考试而做题,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作业应该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因为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作业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例如在学习三大营养代谢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他们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给学生带来荣誉感和学习生物学的价值感,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生物学。
第五、培养动手能力,崇尚学以致用;课堂延伸化,拓宽知识视野。
知识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引导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在讲述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有关知识时,我让学生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后,探究恶性肿瘤的防治措施,关注人类自身健康。在学习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知识时,让学生在秋季,葡萄丰产的时候,尝试亲自酿制葡萄酒。在讲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后,让学生自制豆芽菜。当甘醇的美酒和鲜嫩的豆芽通过学生自己的劳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知识就真正的转化成了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之一,也是联系师生感情增进双向交流的重要纽带。课外活动开展的目的之一,也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与人们生活实际相关的,很多学生的家里每年都会酿作葡萄酒、糯米甜酒和发酵酸奶。教学到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调查家庭的传统做法,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酿作甜酒的时候为什么要挖一个洞?酿作葡萄酒的时候为什么可以不加酒曲?发酵酸奶的时候为什么要密封?这些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试一试自己的动手能力,必要时露一手,炫耀一下自己的手艺,而制作过程又需要一定的微生物知识,这就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第六、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生物新教材中为我们介绍了一系列与生物有关的职业,如医院里的检验师、育种工作者、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化石标本的制作者、神经外科医生、植保员、林业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误区
一、重教材,轻学生
绝大多数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还是把教材放在首位,屈从于教材的要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学生能理解掌握教材而进行的,他们认为只要想法设法让学生掌握了教材,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显然他们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理念,忽略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而事实上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的,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材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培养和构建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等目标为中心而进行设计。比如高中生物必修1―3中分别有科学实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三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不能把重点放在讲清实验、思维、探究的步骤上,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技能。
二、重知识,轻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豪韩愈的这句话至今还在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多数教师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所”,把知识从教师一方转移至学生一方,所以有这种思想支配,教学设计肯定是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但现代知识更新日趋加快,信息日益纷繁多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内向外地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比如在设计“遗传的基本规律”一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孟德尔科学发现相关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
三、重结论,轻过程
从我最近几年检查教师的教案设计来看,几乎都是概念、结论、知识点的罗列,学生认知和体验的过程几乎没有体现,这就说明教师从内心里还是认为只要让学生把结论、知识点记住就行,实际上这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显然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结论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知识既是名词,更是动词,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能有运用空间和价值的知识。
四、重认知,轻情感
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生物课程的具体目标分为“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能力”三个纬度。但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设计中往往以学科为本位,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去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书的过程,而且是个育人的过程,忽略情感的教学设计绝对不能算是完整的教学设计,充其量只完成目标的三分之二,所以完美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更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五、重预设,轻生成
我听了很多的公开课,也做过优质课评选的评委,在我听的这些课中确实有的教师讲得非常精彩,他们的教学设计细致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执行的也天衣无缝,但我总觉得这些课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他们整堂课都在按照自己的预设而在亦步亦趋的表演,课堂教学因此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设计时须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学生的感悟,又要给自己留有空间,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信息,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从学生的质疑和独特体验中满足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
六、重教师表演,轻师生互动
篇5
关键词: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手段
早在甘肃省实行新课改之前,我参加了新课程通识培训并自学《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之后学校又组织到银川市已实施新课改的学校实际考察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但这些都处于理论学习层面。2012~2013学年高三学生毕业,我循环到高二年级担任生物教学任务(我校从高二开设生物课),真正体验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作为一名用传统教育方法教学20多年的老教师感触很多,近一年来我一边学习一边教学,既是教师也是学生,现谈谈体会最深的方面。
一、教学中尽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如何,不管他们是生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是否有残疾,也不管他们对生命科学是否有兴趣,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是所有学生在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这一年我担任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其中(1)班是我校的奥班,(2)班和(3)班是普通班。面对这种层次差别,我在教学中,首先,做到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给(1)班加大加难教学内容,补充课外知识,扩充知识面,以便能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另两个班依据学业水平测试要求,降低难度,能掌握新课标要求的每节课教学重点即可。其次,为了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课堂多设立问题,把问题按难度系数分级,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这样力争做到课堂教学无死角、无“闲人”,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次,作业根据难易程度分级编组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每天每门课的作业都很多,对于优秀的学生,每天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有时间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可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如果布置的作业过多过难,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只能抄袭,做无用功,也会打击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完成了课标的要求。
另外,我特别关注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有残疾和从农村来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不仅自己做到尊重他们,而且带动全班学生尊重他们,不因个人身体有缺陷、家庭困难、学习差等原因而受到歧视,努力使班级成为一支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例如,我所带班级其中有一位女学生有语言障碍症。刚接上这个班时,发现她因自卑而不敢站在同学面前回答问题,就是怕同学们嘲笑她、瞧不起她,我为了打消她这种严重自卑心理状态,恢复她的自信而经常提问她,无论答对答错都以不同方式鼓励和表扬她,也让学生和她多沟通,经过多次锻炼,她感到了老师和同学们不仅没有歧视她,而且很关心和爱护她。后来,她在课堂上还主动回答问题,生物成绩更是不断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二、要不断学习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变革教学手段
篇6
1 问题提出
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方案自2008年实施以来,生物学科作为选修2的地位确立,也就决定了师生对生物学科的教和学的态度和策略。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之前,以每周2课时的教学时间完成必修一、二、三册的教学任务,选修生物的学生在完成非选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以后,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完成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所以一般学校都要安排每周4或5节的教学时间。这样,一轮复习往往很系统和全面,教师往往根据教材体系详尽而有序地进行教材讲解、加深和巩固训练,使学生在“一模”考试中成绩凸显;二轮复习往往出现教师复习策略上的“瓶颈”,以及学生学习“高原”现象。教师往往以“练”代“讲”,将各地模拟卷数十套做尽讲完,搞得学生很疲惫,高考成绩反而退步很大。尽管很多地区生物学科教研员,组织专题复习教学案,督促进行二轮专题复习,由于形势上往往还是教师“一言堂”,导致学生厌学,成绩不佳。
启于我国现代教育家裴娣娜先生《现代教学论》,笔者提出“学生主体式复习教学”模式,由本校高三备课组讨论后,确定详细方案,呈报学校教务处,经高三年级“质管组”批准后实施。
2 设计方案
2.1 确立教案
将高中生物教材体系按专题形式划分: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增殖、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变异育种和进化、植物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人体稳态和免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共13个专题,依据《步步高—本文由收集整理—二轮复习》资料为蓝本进行。
2.2 确定学生
由两次大型考试出现生物未达“b”的8位学生和主动提出要讲课的5位学生组成,分配专题时依据学生主动选取和个别分配的方式,教师往往把学生最薄弱的专题分配给他。例如,濮文清同学对遗传的基本规律部分最薄弱,就分配给她这个专题;李淑容同学对胚胎工程部分最有研究,她主动承担这个专题。
2.3 备课安排
安排学生的备课时间在上课前一个周末,有教师提供基本的思路和ppt,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调查其他学生的问题后,利用周末时间备课,和老师商讨后,确立教案。要求讲课学生至少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给听课学生,听课学生至少提出2~3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来“难为”讲课学生,讲课学生可以求助同学和老师,而听课学生只能独立思考或与同座同学讨论,要有课堂板书和课后作业布置等环节。主动要求上课的学生和被动安排的学生穿行。
二轮复习从4月1日正式开始,高三生物每周4课时,教师上2课时,主要进行能力专题训练,包括计算专题、图标专题和实验专题;学生负责的是知识专题,每周上2课时,5月20日左右完成二轮复习任务。
3 实施过程
在第一个专题复习之前,由教师先上“细胞的分子组成”作为示范。
第一个上课的学生由主动提出上课要求的邱志刚同学承担,这位男生落落大方,生物学素养较好,在江苏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省二等奖,在学生中威望较高,上课环节紧凑,提问有方,互动合理,笔者在下面坐着听课,几乎不要给他“帮助”。笔者点评后,不禁和其他学生一起鼓掌。
第二位上场的是沈孝同学,她讲的专题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首先用ppt演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发生条件、场所、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反应式等基础知识网络,接着引导学生思考[h]和atp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来源和去向?通过列表对比,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及过程的理解。接下来,她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叶肉细胞示意图,其中画了一个线粒体和一个叶绿体示意图,让同学思考如何用co2制造o2?如何用o2制造co2?一个调皮的男生举手回答说:前者我不行,后者我能行。说完做一个深呼吸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笔者赶紧控制课堂,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叶肉细胞中在不同条件下co2和o2的变化情况: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吸收co2释放o2?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吸收o2释放co2?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o2 和co2既不吸收也不释放?将这种状态用示意图画出,并在另一份纵坐标为co2的吸收和放出、横坐标为光照强度净光合作用的坐标曲线上指出对应的点或线段。学生完成后又接着提问什么情况下只有线粒体活动,叶绿体“休息”?什么情况下只有叶绿体活动?叶绿体能吸收氧气吗?线粒体能吸收co2吗?这些问题似乎没有道理,而又值得思考。
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计算,笔者在计算专题中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和提升,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在接下来的学生讲课中,笔者邀请了同备课组的另外两名教师来观摩,她们提出意见后,师生进一步加强备课,主动邀请学校领导来听课,得到校领导的表扬,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高了。
当然,也有效果很不好的。一位薛同学讲“人体稳态和免疫”专题时,只是对着ppt读,不敢看下面的同学。笔者提示几次,她只是用眼睛呆呆地看着笔者:“您说怎么办呢?”“下面怎么办?”在同学们的一再鼓励下,她也只上了30分钟,只好由笔者来完成下面的任务,在后面的“图标专题”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课后她向笔者表示歉意,不过还是收获不少。
4 效果统计
高考成绩出来,实验班从原来的达“b”率70%、达“a”率25%提高到达“b”率92%、达“a”率38%;对照班只从原来的达“b”率65%、达“a”率20%提高到达“b”率72%、达“a”率25%。
转贴于
5 思考
5.1 学生主体之一:学生更了解学生
在上课过程中不少讲课学生提问了非常简单的问题,如:病毒是细胞吗?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的区别?什么是细胞分化?甚至是基本概念,不少学生答不出,搞不懂。这让笔者知道,最了解学生的是学生自己,教师往往了解的不够深刻和全面,教师往往只关注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基础较差的。这样做,让所谓的“差”学生来讲课,也展示了“差”学生的风采,改变了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
5.2 学生主体之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今天来重温这句早就在教育学中出现的名言: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让他们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学生是主体”,这不仅是“新教育”的主张,也几乎是所有的现当代教育家和教育理论的主张。笔者在思考,在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梳理知识体系,夯实基础并主动探究,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究和实践的课题。
5.3 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工作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要准备学生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卡壳”,教师要给予过渡;如果出现错误,要及时予以纠正;如果课堂出现混乱,要及时制止。教师不仅是一堂课的“导演”,而且是整个二轮复习体系的制定者、决策者和“总导演”,既要有宏观上的把握能力,又要有细节上控制水平。每个家庭可能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孩子也许只有一次高考,教师要对他们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不允许失败!
5.4 不足之处:学生达“a”率提高得不够明显
篇7
新教材有如下主要特点: 1. 新教材看似课程编排核心知识不够突出、结构较为松散、重点内容不够集中,但新增了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而且生动形象,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容易吸引学生;2.新教材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生物学的中心环节,而且把过去单纯的老师教改为现在的引导学生主动学,更加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3.新教材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并结合许多生活具体内容,安排了“方法介绍“、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小栏目加以指导,将模型建构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落实,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和收获知识的方式;4.新教材的课后练习与章节测试题要做到灵活的、科学的、实用的设计。新课标不仅改变了之前的标准内容;也要提升全体学生在生物科学方面的素养,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要改变学生的讯息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去创新与实践。高中新课标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设计教学方法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时,必须以学校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思想觉悟为出发点去设计。只有通过这样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才可以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而之前的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场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为此,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开展生物教学。
一、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提问
培养实事求是、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怕麻烦,不要害怕教学过程被打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对知识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在讲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我针对教材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为此我在教学的某些细节上进行了如下处理:①将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第四组实验――"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中的"加热杀死"用下划线标记,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生疑;②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只讲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而不讲标记的方法。结果,我意料中的效果出现了:在我讲解的过程中,有两个学生分别提出了"S型细菌既然被加热杀死了,为什么还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死了,为什么它的DNA还起作用?""元素这么小,怎样去标记蛋白质或者DNA呢?" 。这两个问题一提出,我和其他的学生都兴奋了,我当即对这两位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和他们一起对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对某些细节进行适当的调整,设计高质量的教学。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使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与内容
教师按计划指导学生明确阅读对象和内容。例如学习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这一节时,阅读杂交遗传图谱时先设计2个小问题 1、第二代中的高产抗病品种能代代相传吗?2、怎样才能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让学生注意并思考,进而引出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注重科学的阅读方法
教师要按课程特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不论是理论概念还是生活实例都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带着问题去边阅读边思考。最后不断总结不断归纳,不断练习最后获得对该课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三、根据学生实际调整不同课程顺序
本人所带年级,班级学生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所以在我讲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过程中,如果按照课本的讲课顺序的话,先讲 第1章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但在讲课的过程中将会导致很多同学对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两个概念难以理解.因为这些知识是第2章第一节《减学分裂》中的内容缘故。而《减学分裂》这一节却被放到编者放到了第2章才讲到,这样知识的衔接就颠倒了。因此, 我先讲授第2章的《减学分裂》这一课时,接着再上 第1章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样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同时,在书写配子的基因型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讲这部分知识之前,先进行了“铺路”,先复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又通过挂图,讲清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抓住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再给同学们举实例,进而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学得就比较扎实,并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口诀记忆法
在教学中,对一些记忆比较多的内容,找出该知识点的共性与个性,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妙用生物记忆口诀记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不但喜欢记而且记得快。他们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变为一种快乐。
如:人类遗传病系谱图遗传型判断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无女病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 父病女无非伴性.
说明;原则上找有上下代的患者,先判断显隐性,然后判断是否伴性.
父病子病女不病为伴Y遗传,可直接判断.
光合作用歌诀:
光合作用两反应,光暗交替同进行,
光暗各分两步走,光为暗还供氢能,
色素吸光两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
A D P 变 A T P,光变不稳化学能;
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
二氧化碳气孔入,C 5 结合C 3 生,
C 3 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还需氢,
还原产物有机物,能量贮存在其中,
C 5 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永不停。
五、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现有的挂图、模型、投影、录像. 计算机进行合理的选择、修改和组合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多媒体已经成为新课改教学中教学手段的主要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的应用,新课改中的教学方法也不例外。像广播、电视、程序教学机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也大批量的涌入到学校中,并成功的介入到教学过程中,所以还要转变相关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生物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要求选择、组合以及使用适当的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来表达出生物或者生命活动的具体内容,既要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掌握生物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还可以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人类通过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是思维的基础。学生掌握知识及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只有把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上染色体变异这节课时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思考题,1,果蝇体细胞有几个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为什么果蝇产生时必须进行减数分裂,里有哪几条染色体?几种?
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谐音记忆法
高中生物学理论知识点多、起点高、难度大,记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把某些知识点变换一下形式,根据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下加工整理。
如: 八种必须氨基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赖氨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有个叫苏一节的又赖又色,又笨,做人又假被亮了黄牌
微量元素
Zn Mn Cu B Fe Mo
新 木 桶 碰 铁 门
胰岛素中两种细胞的作用:
阿(A)姨长得很高――即胰岛素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
八、心理暗示结合鼓励式教学方法
篇8
/
关键词 导学案 以生为本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持续深化改革的阶段,很多教师在此次课程改革中转变了教学观念,教学时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方式,摸索和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在此次课程改革中,中学生物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倡导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其中导学案的使用就起到很好的辅助和引领作用。笔者所在学校的生物教师也在摸索着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导学案,并坚持以导学案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教案的特点是以教为主,教师是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法的指导。传统的学案则强调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但这种学案在学生学习时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导学案不同于传统的教师的教案或者学生的学案,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包含两层意义:学生的学案和教师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导学案既要反映出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也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什么”和“怎样教”。由于本校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因此追求有效课堂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切入点,讨论如何从学生出发编写合适的导学案,以“导学案”为载体,采用“导学案”与“教案”相结合。笔者使用一段时间的导学案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自主学习意识等有了明显提高。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能力,设计出的一种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导学案的最佳方案,使学生借助导学案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笔者在编写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六项内容,即学习目标、自学引领、自学检测、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挑战一下。以“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课的导学案编写为例做阐述。
(1) 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利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如本节课的目标是:① 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② 能进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③ 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2) 自学引领,即课前预习环节。在上课的前一天教师将这个部分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预习书本来完成。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环节,经验证明预习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是显著的。但是很多学生都不进行预习,在课堂上会出现跟不上授课的进度或听不懂的现象。因此在导学案的开头先设置自学引领部分,旨在让学生在上课前能够进行预习,进而慢慢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如何控制自学引领的内容容量和难度呢?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多以填空为主,甚至直接用书上的原文去掉关键词,一般学生通过看书就能填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抓住关键语句,进而增强学生的审题能力。笔者通过自学引领督促学生学会看书,使学生将知识清晰化、条理化。另外,教师要注意内容设计不能太难太多,否则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产生倦怠感,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如笔者设计的本节课的自学引领部分内容:①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 ,把 等有机物 ,产生 和 ,释放 ,生成 的过程。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 ,其反应式可以简写成 。②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 ,把 等有机物 ,产生 或 ,释放 ,生成 的过程。这些填空可以使学生大致知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物质能量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区别。经过预习,学生学习时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也会更有效。
(3) 自学检测。该部分习题可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即在上课前,学生在自学引领完成之后去做的习题。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从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经过自学检测,学生也可以反思自己的预习方法和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学会预习,提高预习效率,也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
(4) 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对疑难问题、重点问题的探究,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综合性的特点,主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设计探究内容时,多以思考题、概念图或典型例题的形式出现,也可采取表格、图形分析,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导学案设计要针对课本中的重难点和核心问题,用来化解难点,要能够激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找到答案的欲望,如通过小组讨论、师生讨论、钻研教材、联系生活经验、查阅资料等。教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例如(部分内容):关于有氧呼吸的思考题:① 为什么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与线粒体的什么结构有关?
(5) 巩固练习。这个部分主要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巩固练习要紧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来设计,题量适中,难度适宜,以此来巩固和检测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目前开设九门文化课的高一学生来说,课后习题不要涉及繁怪偏的题目,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课余时间。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又能达到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
(6) 挑战一下。这个部分一般为一道题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做或者不做。此部分题目多以材料分析题为主,也可以是往年的高考题。因为近几年无论是高考还是会考,都越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因此利用此题来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也为部分能力较高的学生提供钻研的机会。另外,题目的设计也可以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材料,或是联系学生生活和健康,让学生懂得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以下设计:
如图1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 图3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2) 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3) 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 。本题以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随O2浓度变化的特点,综合考查了学生解读曲线、根据已知曲线画未知曲线的能力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采用导学案教学,可以更加优化知识结构,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任务更清晰,能够让学生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让学生自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它也是学生手头上的一份珍贵的复习资料。
参考文献:
[1] 韦慧旋,高中生物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2] 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10,10.
篇9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178-02
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年轻教师的发展过程:“一年适应,三年成手,五年成骨干。”现在我已经工作多年了,回头看看这么多年来的教学历程,虽然时间不长,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前三年是第一轮教学,教案写的很认真,很多教案后记有教学反思,或是自己的不足之处,或是课堂的精彩之处,或是对学生的要求,记载着当时的心得。再次翻阅它们,又有很多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回顾,现将几点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成功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情景,师生共同愉快地进入教学主体内容。那么,如何做到成功的导入呢?
1.1 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
1.2 通过当地的资源特产导入 。学生对家乡的资源特产都比较熟悉,如果以此来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了解家乡,关心家乡。比如在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节时,我以家乡群山植被的历史变迁导入新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当地山上的茂密森林在建国前夕曾遭到人们的严重破坏,森林几乎荡然无存,并通过展示图片,激发了学生热爱群山、保护群山的情感。
1.3 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高中生物内容较多,知识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授课时常常采用“启发式”导入。例如,在讲授“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内环境与稳态”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作为桥梁,引出新课内容。这种方式能利用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真正做到有启有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以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说明(图解见课本),复习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1)在食物链中能量储存于有机物,有机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低营养级高能量,高营养级低能量,(3)依据图解写出本题的合理的食物链,(4)依据食物链中生物的捕食关系,分析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其他例子不再赘述。
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3.突出比较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选择运用比较法,把课本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如,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比较、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比较、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等,这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4.优化教学方法
一堂课的核心是教学主体内容,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首先是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讲授法: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学生只要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经过整合、贮存到自己的头脑中就可以了。当然不能整节课都采用这种方法,但对一些新知识的教学来说,讲授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其他教学活动。
4.2 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或知识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是很常见的方法之一,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3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指定的问题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体现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之一。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助于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这种方法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4.4 直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用亲身实践或具体事物来激发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教学过程。常见的方法包括演示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这种方法能直观地展示学生周围不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感性认识。
除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探究法、学生自学法、观察法、启发法、角色扮演法、调查法等等。一节课中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有些内容可能采用探索式最好,有些采用谈话法最好,而有些可能适于启发式。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因素,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比如我在设计《植物组织培养》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对于原理部分,第一次讲课时利用了学生自学法和谈话法,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然后通过提问讲解。听课的指导老师建议这一部分直接切入就可以,因为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全能性,而且原理部分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因此不必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看课本,直接用谈话法启发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就可以。后来我改用了这种教法,果然学生能对答如流,教学效果很好,看来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选择教法。
5.灵活驾驭课堂
“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前要精心备课,而在课堂中能否顺利发挥还要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观察他们是否对讲解的内容感兴趣,是否在认真听讲,听懂的程度如何等等,相应地来调整课堂内容和节奏。当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以适当调节一下课堂气氛,鼓舞学生振奋起来;当观察到学生不太懂的时候,可以用更明了的方法去讲解;当某个学生表现很好时,还可以让全体同学为他鼓掌,这些都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好方法。
有时候学生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顺利回答出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先自问一下:是不是问题超出了学生知识的范围?是不是问题过于宽泛?还是问题指向不明确?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比如还是我在讲《植物组织培养》时,让学生从这样一段资料中总结出影响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因素之一:“在快速繁殖植物时,如果我们将一个枝条平均分成三段,结果发现,靠近顶端的那一段枝条的侧芽离体培养时繁殖系数最高,中间的次之,基部的最低。”很多学生回答是生长素的浓度,就是想不到外植体的遗传特征。当时我很着急,事先并没有想到学生答不出来,那怎样引导学生呢?我灵机一动,又问:“是什么造成了生长素浓度的高低呢?”这时学生就能想到是芽体所在的位置了,从而总结出外植体的遗传特征是影响再分化的因素之一。在这里不是直接把答案和盘托出,而是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也避免了课堂的尴尬。
6.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当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时,首先要自信,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去讲课,也才能赢得学生的佩服。当然,自信是要有基础的,一个老师只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自然就会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自信来。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善于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在讲课时会面向全体学生,与每个学生都有目光接触,与个别学生的目光接触时还可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的期待、鼓励或信任。
讲课的艺术还突出表现在语言和教态艺术上。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生动、准确规范,富有节奏;善于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高低强弱的音调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量和感染力量;还要善于以表情、姿态、手势等作为辅助手段,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如同沐浴春风,得到一种振奋的美的享受。
(上接175页)
(1)可以设置悬念,使“课程悬念化”。悬念的设置是为了引起观众紧张而期盼的心情,《百家讲坛》的学者充分利用悬念作为牵引,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2)“场景生动化”也是值得历史教师借鉴的。所谓的场景,包括授课过程中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情景表演等。
(3)“知识故事化”是《百家讲坛》值得借鉴的另一大“法宝”。之所以现在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重要原因在于,历史教师将精彩的历史史实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抽象成了教条理论,完全消磨了学生的兴趣。相反,《百家讲坛》那种故事化的讲述却充满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情节,这也是其深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历史教师如果能尝试着将历史知识进行故事化的改造,并在讲故事的过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历史教学一定是非常成功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便能掌握课本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3.4 以学生为中心适当整合教材。作为普通中学的高中学生,许多人的基础知识还是不扎实,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欠缺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个误区和习惯,那就是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和复习,都是等到要考试才来临时抱佛脚,只能停留在上课的那些模糊印象上,凭感觉考试了。所以,针对这样一些特点,我们作为老师的,就应该在如何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采用一些有效手段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篇10
一、伪讨论的主要表现
有的教师不能根据学情合理设置讨论题,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太难,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又很少,纯粹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到讨论之中,讨论时课堂上有被遗忘的角落。部分教师缺乏对讨论的调控,使课堂讨论的有效性降低。
1.讨论题过于简单,有的在课本上可直接找到答案
课堂上所讨论的问题一定要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产生激烈争论,通过争辩明确是非、达成共识。可是部分教师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有的类似于“春风杨柳多少条”,有的则在书上可直接找到答案,根本不需要动脑筋思考,这样的讨论就显得多此一举、毫无必要。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种调节方式有什么不同,其实这个问题在必修3的P31(人教版2007年第2版)表2-1中已经总结得很全面,毫无讨论的必要。
2.讨论的问题太难
课堂讨论的问题如果难度太大,学生跳起来也摘不到这个“桃子”,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倦感,他们就会放弃讨论。这样的讨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 的组织培养 》(人教版、选修1),执教者在介绍完培养基的成分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植物组织培养为什么是用蔗糖而不是用葡萄糖?该讨论题难度太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以自身现有知识根本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组织这样的讨论意义就不大。
3.讨论的问题远离教学目标
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要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的教师目标意识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活动,上课很随意。也有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抓不住重点、难点,他们所设计的课堂讨论题严重偏离了教学目标,这样的讨论意义不大。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必修3(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上课伊始教师就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红楼梦 》里有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对吗?”由于学生还不知道体液及体液的组成成分,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之间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讨论。这个讨论题也容易让学生浮想联翩,结果有的学生在嘻嘻哈哈闲聊,有的翻阅课本,宝贵的教学时间就在这偏离教学目标的讨论中悄然流逝了。
4.学生参与度不高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性格有别、表达能力各异,在讨论时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与。成绩较好的、健谈的学生滔滔不绝,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只能作为旁观者,有的干脆做与讨论无关的事情。课堂是所有学生学习的场所,我们的讨论也要面向全体。一方面,教师可将讨论的问题设计得有层次性,在讨论中可以让学困生回答最基础、最容易的问题,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一定要加强巡查、把握全局,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要把自己看成讨论中的一员,参与到讨论之中。教师要密切注视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对课堂讨论的调控,使课堂讨论有序高效地进行。要防止个别小组转移讨论中心,去讨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5.讨论时间不充足
开展讨论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这样他们才能用心思考、真正讨论。在一节课题为“基因突变”的公开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的改变?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是否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这两个讨论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完成讨论需要一定的时间。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刚开始有的还没进入状态,讨论就被教师武断地叫停了。这样的讨论不彻底、不深入,表演的成分很浓,师生共同演戏给听课教师观看,学生成了配合教师说出标准答案的“群众演员”,这样的讨论不要也罢。
二、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实效性
运用有效的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实效性?
1.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
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轻松、和谐的氛围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保证课堂讨论有序进行。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让他们敢想、敢说、敢于讨论。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能讽刺挖苦。要把他们的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利用,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错因,以利于更深刻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特别注意倾听来自“弱势群体”学生的声音,而不能让“强势群体”独霸课堂。
2.合理确定讨论时机
讨论的时机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预设好的。曾经听过一节省级评优课,这位教师备课很充分,在他的教案上,几点几分开始讨论、几点几分结束都有明确规定。课堂是动态的,情况是千变万化不可预知的,不能死守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讨论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这位教师严格执行教案上的时间安排,肯定能在45分钟之内把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完成,但讨论效果却很不理想。有效的讨论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安排,不要把课堂变成执行教案剧的舞台。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学生的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都会出现问题,这时可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在指导学生做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实验时,发现有的学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很淡,这时马上组织学生讨论: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很淡,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通过该题的讨论,学生加深了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的理解。人教版必修2的P121上有这样一道判断题:“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变异。”有的同学认为这句话正确,有的则持相反态度。孰是孰非?教师可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通过讨论加深了对可遗传变异的认识和理解。
3.科学设置讨论的问题
讨论的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讨论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通过讨论让他们明辨是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所设置的讨论题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在学习光合作用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变化,在课堂上可让学生讨论:动物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是ATP,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的ATP动物能直接利用吗?通过该题的分析讨论,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设置的问题要有讨论余地、要有思维含量。讨论题要能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要能激起学生思维内驱力,且一环扣一环,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状态。曾听过一节公开课“细胞呼吸”,教师在介绍完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后,让学生讨论怎样储存粮食和水果。该题开口较小,且储存粮食和水果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依据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可以得出结论。
4.加强对讨论过程的调控
多数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讨论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讨论,由于性格、基础等不同,有的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讨论时成了部分性格外向和优生的陪衬。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要设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讨论时要加强巡查,了解情况,为总结做充分准备。
5.对讨论结果作出合理评价
讨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结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时不能只关心学生的结论是否与标准答案一致,还要关注学生讨论的思维过程。受年龄、自身的知识储备等制约,学生通过讨论所得出的结论或观点,有可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合理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