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11:2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二、讲授新课:
1.规律总结过程
方法1.教师引导
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反映在大倍投电视上)
介绍器材
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
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纪录: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较大较长
3玻璃较小长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四、小结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作业:阅读本节教材
探究活动
牛顿力学的建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力学的建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最终结果,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及牛顿力学的体系。
【活动流程】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斜面小车实验的再研究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运用不同的物体表面,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伽利略推理思维的理解。
【活动流程】
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与老师所做实验比较优缺点;与其他组交流。
篇2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和功用
教学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或教学任务。它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师生从事一切教学活动的指针,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
从理论上来讲,教学目标的概念分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其上位概念是指培养目标和国家教育目的(或教育方针),具有高度的原则性、概括性和抽象性。下位概念是指学科教学目标(或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表述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要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就必须实现教学过程目标化,教学目标科学化、系统化、具体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如果对本课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对预期的结果也不进行细细的琢磨,怎么可能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呢?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备课活动中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教学目标的编制。
教学目标的编制分为两步。
第一步,合理地确定目标,要特别关注能力目标、方法目标。所谓“思维之心只能寓于知识之体”,也就是说,学生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要注意其合理性。
第二步,科学地表述目标。笔者认为既然教学目标要由学生的学习结果表现出来,那么如果在开展学习之前,能让学生对将要学的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所明确的话,他们就是带着目标去学的,教学效果必然有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用“知道”“了解”“理解”这样的表述,对于学生来讲,要求不是很明确,这样的表述也就显得不很合适,可以改为“能说出”“能用公式计算”“能解释”等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
例如,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就可表述为:①能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②能说出什么是物体的惯性,并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③通过开展探究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能说出在哪些情况下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并能讲出运用时的注意点。④通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进一步增强科学意识。
三、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设计教案,并且狠抓落实。在每节课中师生双方都要明确目标,做到示标时牢记目标,达成时强化目标,反馈时深化目标,检测时巩固目标,分析、矫正时总结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断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就从课前示标和课后总结目标这两个环节简单谈谈。
1.认定和展示教学目标
这一环节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客观需要,它应该成为课堂教学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有明确的导教导学功能,为学生的认知学习提供了方向和指令。示标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边讲边示标;先讲后示标;也可课前预习目标,课后总结示标;开门见山式示标;阶段性示标,等等。另外,在示标策略上也可采取一些方式方法,如重点目标与一般目标相结合,口头表述与文字表达相结合等。示标在手段上也日趋多样化,除了常用的小黑板、纸条外,还可以口头、文字、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物质的密度》一节就可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分阶段进行示标,使学生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这样学起来必然思路清晰,这样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必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课后总结目标
我们知道,课堂小结几乎是每课必有的环节。如果能将课堂小结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将更加显著。我们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不妨重新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进行课堂小结,自我检查课堂学习效果。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作用却很大。
篇3
1 物理难学的原因分析:
1.1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物理涉及的内容广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而且按照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初中物理一般是先学习力学,力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比较集中,如:力、惯性、压强、功和功率等概念;牛顿第一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原理等重要的规律。这些知识多是初二物理学习的难点,抽象,难理解,很容易导致学习成绩的严重分化,是一部分学生产生怯学的心里。另外,初中所学的各学科横向联系的互相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数学上速度的单位读法是“每小时多少公里”而物理上的必须读作”多少千米每小时”;数学中的正比例关系用Y=k表示,而初中物理中的正比例关系是用y=kx表示;而且,物理公式中的字母代表的含义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才能确定等等。这些读法、表示法上的不同都容易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
1.2 来自学生自身因素。
1.2.1 一方面,许多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目的认识不足,导致有些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物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付出的努力很小。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学生学习物理非常主动,50%左右的同学基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但欠主动。40%左右的学生基本上是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动和自觉。
1.2.2 另一方面,学生从形象思维开始转向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学生难以适应。一些物理单位,如牛顿、帕斯卡、焦耳等学生感到既陌生又很抽象,难以理解,只好死记硬背,复合单位的出现更难以让学生接受。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运用理想实验、理想液柱等理想方法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压强等概念和规律时,学生会感到非常的困难。
1.3 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课堂教学改革出现走形式化,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占领阵地, 学生学习强迫多于引导,灌输多于启发,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忽视交流、合作参与、探究的学习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许多教师课堂上忙于讲语言点、做练习,忽视实验教学,舍不得花点时间搞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更不愿尝试多样化的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越来越觉得无趣,使本来抽象的物理课更加难学。
2 教学对策:
2.1 重视启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克服开始学习物理的不利因素老师要充分分析学情,把握新课标教材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不同的教材内容和课型,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魔术般的实验,用新鲜的知识,变化多样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奠定好的学习基础。
2.2 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赞可夫说过“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知识的获取”优秀的教师,课堂上常是满脸笑容的,讲课时津津乐道,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着一种热情的期待,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就非常地好。理解、尊重、关爱是对学困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的前提。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耐心的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轻松的谈心代替严厉的斥责,用商讨代替说教命令,用引导启发代替压制灌输。注重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学困生在心理上更需要老师的关爱、理解和信任,课堂上教师的目光要多投向学困生,目光中要充满了信任;课后多找学困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爱屋及乌,有喜欢老师而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学科,从而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化为行动实现老师的期望。
2.3 发挥物理实验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作用。
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尽量提高探究实验的效果,这对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设计了“瓶子吞蛋”的实验。先准备好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和去壳的熟鸡蛋一只,演示时,点燃酒精棉球并放入瓶内,立刻将鸡蛋堵严瓶口,当棉球熄火后,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从而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做单摆实验,先将摆拉到贴近人的鼻子,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学生都担心摆球会碰到鼻子,实验结果出乎学生的意外。这些实验都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做好准备。实验呈现真实有趣的物理事实,是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未知的结果的探究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产生了学好物理的欲望。这样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篇4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145-02
1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感性认识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同时,学生可以结合现有的生活经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建立,奠定物理概念的基础。
比如讲到“静摩擦力”这一难点时,为了突破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的理解,笔者设计了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获得概念:在中等厚度的书中夹住一个棕色信封,尽可能地让信封接近书的装订边,这时用手拿起信封,会发现书也会被拎起来。此时,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思考静摩擦力的概念与方向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实验场景中获得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正真学会,这都是实验在教学中的好处。
2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合作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易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知识不能很容易地接受。因此,教师可以创建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主动学习,在知识观上表现自己,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虽然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已经学习过了,但是对这一概念只是书面的了解,会套公式做题,对于实际应用还是一塌糊涂。事实上,在认知系统的不同阶段,研究的背景是不同的,所以建设“牛顿第一定律”的新的教学场景,彻底改变学生初中印象中的牛顿第一定律,从实验出发,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做到真正理解。
3 通过实验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从生活到物理教学,从物理到社会,从日常生活环境到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去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物理真理,可以一起思考生活中的物品或新型物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要想真正教好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际生活,学生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练习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够真正地学会运用。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时代热点话题,如能源、环境、交通等,让学生认识到其实物理学在科技进步、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留心观察,多多思考分析,关心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平时的生活中去。
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实验教学,实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建立物理概念,还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规则,甚至能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果能够很好地将实验教学带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有些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但若借助实验手段,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效果。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比较容易了,才会逐渐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想要努力学好。
如讲到“机械波”时,首先会利用教学仪器――机械波演示仪,用此仪器可以反复地向学生演示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此时,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合作讨论并归纳,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过程,还包括质点振动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媒体的序列,每个粒子的振动方向和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源。每次通过练习反馈,都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顺利地掌握了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
4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实验教学,摆脱死板的书本和课堂,会使课堂变得活泼有趣。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假如有机会去听麻省理工学院沃尔特・H.G.卢因教授的物理学讲座,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并不会坐在椅子上或是站在讲台上,更不会照着课本或是教案照本宣读,也不会一张一张地放PPT,在他的身上完全不会看到传统教学的模式。相反,他会坐在天花板的秋千上,以演示钟摆是如何运动的;他会用小猫的卷毛接触一个学生来产生电荷。“学生可能不记得一个复杂的公式,”他说,“但他们一定会记得教授在空气中飞。”是啊!如此有趣的课堂,如此接近生活的实验,哪一个亲身参与的学生会忘记呢?对于其中的物理知识,学生又怎么会不掌握呢?不仅会掌握,而且会真正学会,应用于生活,这不正是教育的目的吗?
其实在沃尔特刚刚开始教书时,他和大多数教师一样,也是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节课总是在不停地教授,恨不得一节课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慢慢的,他发现学生掌握得并不好,学生并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于是他开始寻找改变,寻找突破口。沃尔特很快发现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最使他们感兴趣的是互动的演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关键是不要告诉你多少知识,”沃尔特说,“但你的学生可以爱上体育课。”
虽然要花很多时间在课堂上,但他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备课(每节课他大约需要25个小时),但沃尔特仍然及时给他的每一个网络粉丝单独回信。他认为:“每个人都可能发现物理学是非常有趣的,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沃尔特认为,不管他是谁,人们可以从他的讲座学习的最重要的应该是:“不要总是盯着方程,而是要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世界。走出方程式,学习更充满乐趣。”
是啊,走出方程,学习更有趣。物理是这样,其他科目不也这样吗?当教师完全脱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当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兴趣或爱,还有什么学不好的科目吗?
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以认知观点而言,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已有认知结构中知识与新知的相互作用,从而构建新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经验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体验活动,提高认知能力。通过实验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学以致用,符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戴汝潜.何国平物理创新教育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9-10.
[3]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0.
[4]曹磊.各国物理教材剖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20.
篇5
赵国忠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然而,课堂教学是需要有亮点的。所谓“亮点”,是指课堂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最吸引学生目光之处。亮点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对人生和知识的渴求……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亮点更是必不可少,那么,课堂教学的亮点如何寻找?课堂教学的亮点又该如何设计?笔者就“新课导入”、“素材设计”、“重难点突破”、“课堂生成”、“课堂结尾”、“教学反思”六个方面例谈教学亮点的寻找和设计。
新课导入显现亮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新课导入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设计得好,就会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聚焦学生注意力。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
如在《魔术棒的使用》一课中,我采用“汉乐府”的形式导入新课。乐府诗《江南》是一首可唱的采莲诗,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这首诗歌因其歌词朗朗上口、和声优美动人、音调回旋反复,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学生。接着,我展示了根据这首诗的意境制作的一幅画,并问学生:古人为这首诗配了曲,老师想为这首诗配图,但只完成了一部分,请大家想想,图中还缺少了什么?就这样,学生在美丽的风景、优美的歌声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反之,如果新课导入阶段没有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影响新课内容的进一步学习。
素材设计展显亮点
布鲁诺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发生兴趣。”这里的材料即教学素材。素材的选择可以来自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是带有趣味性、创意性的材料……
如宁波市的黄书博老师在《动作补间动画》一课中,采用与物理课中的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教学素材,通过在光滑平面上小球的运动动画的制作,来揭示动作补间动画特点,该课在2013年宁波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任务1:模拟小球沿斜面B—C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运用了“牛顿第一定律”)。
任务2:模拟小球沿斜面A—B滚落的运动过程(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
素材的选择应该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选材;其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意识到素材的“实用性”;再次要体现素材的层次性,在难度上要逐渐递增,以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最后教学素材的选择要能实现知识点的整合。总之,素材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学”。
重难点突破彰显亮点教学重点通常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比较难接受、难理解的知识点。课堂教学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很好地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一堂课的亮点也往往隐藏在教师对这两个常规问题的处理上。
例如,《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难点在图层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上,处理的方法如下:准备好三张玻璃纸,在玻璃纸上分别画上白色的鸭子、黄色的鸭子(位置和大小与白色鸭子一致)、蓝色的小河;然后设计三个问题来说明图层的三个特点:透明性、独立性、顺序性。三个问题设计如下:
1.图层如同玻璃纸,玻璃纸有什么特点?图层有什么特点?
2.前层玻璃纸上画的“鸭子”被擦除时,后层玻璃纸上的“小河”会不会被擦除?图层有什么特点?3.交换两只“鸭子”所在玻璃纸的位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鸭子”?图层又有什么特点?
接着又在“图层调板”中设计三个问题来验证图层的三个特点,三个问题设计如下:
1. 擦“树”时,“荒漠”没被擦掉,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2.调换“树”与“荒漠”所在图层的位置后, “树”就不见了,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3.“荒漠”擦掉时,“树”会露出来,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用形象的实物与虚拟的图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图层的概念及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市级公开课《宽幅照的拼接》时,我将该课的重难点落实在“调色”上。因为自动匹配后,两张图片的颜色还存在细微的差异,手动调整这些差异是很困难的事,而宽幅照拼接的第二步“自动拼接”相对简单,第三步“裁剪图片”又在第四课就学过,所以重难点只能落实到“调色”这一环节上。如何在“调色”环节设计亮点?我采用评选“谁是最细心的人”方式进行切入,先以小组推评的方式推出每组最细心的学生,将他们的参数记在黑板上,然后开始逐一验证,经过“匹配颜色”、“输入参数”、“自动拼接”三步后,宽幅照初步形成,色差没调好的照片此时会有很明显的拼接痕迹。据此,由全班学生作评委,对他们进行星级评比,根据星星的数量,评出了我班最细心的学生。
通过这样的比赛,既让学生们掌握了调色和拼接的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细心、耐心的意志品格。“突出重点”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学;“突破难点” 是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对原有的知识进行类比、归纳,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可以利用各种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等方法来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让学生在轻松而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得深刻。
课堂生成探究亮点
课堂教学并不总是依照我们设计的路线进行的,有时迂回曲折,超出设计者的想象;有时甚至会朝相反的方向进行,这时该怎么办呢?是直接把正确的方法或答案告知学生,还是让学生继续探究错误呢?心理学家盖耶告诉我们:“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我在《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第五个环节“合并图层”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并在错误的尝试中使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能由一棵树变出一片树林吗?
学生尝试探究。
注释:发现部分学生用之前所学“复制图层”的方法复制出多棵树和影子,然后将树和影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片树林。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法,我期望能在错误的探究中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中来。
教师展示一件用错误的方法制作的作品,表扬其探究精神后,接着问学生甲:树林中的树有大小之别,你能改变其中一棵树的大小吗?
学生甲演示。
师:操作过程中,你碰到的最麻烦的问题是什么?
生甲:树和影子的形状需要分别调整。
师:为什么要分别调整?怎样实现二者的联动?
生甲:因为树和影子位于不同的图层上,复制前先把它们合并到一起。
师:怎样合并图层呢?
注释:至此,学生终于从错误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学生尝试探究、查阅资料。
学生乙演示合并图层的方法。
教师再次展示学生作品,问:“作品存在哪些问题?”
生丙:树上长树、影子挡树。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问题生成之后需要解决之道,更需要我们加以利用和引导。学生也只有在经历了对错误问题的深刻认识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课堂结尾呈现亮点
课堂结尾指教学活动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的教学活动。课堂结尾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要因人而变,因文而异,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灵活地选择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课虽终,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境界。
例如,宁波市张利波老师在《构图与图片裁剪》一课结束时,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将杂而散的知识点用导图的方式组织起来,条理分明、结构清晰,再结合“自定义动画”,使知识回放更有层次感和条理性。
一节好课的结尾应该是下一节课好的开端;一节好课的结尾也应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起学生思索;一节好课的结尾更应该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好的开头,引人入胜,妙的结尾,画龙点睛,课堂结尾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也可以启迪学生进行深度发散思考。
教学反思寻找亮点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堂课总会有不尽人意的、亟待改进的地方,表现在教学用语、教法上,也可能表现在课后小结、学生练习等方面。通过独自深入的思考,或与人讨论中改进问题,并把改进的结果应用于教学,在教学中进行印证,在印证中进一步改进,在反复的实践中寻找教学的亮点,打造完美的课堂。
例如,《宽幅照的拼接》一课的第二个环节的设计是“尝试拼接”,原先的设计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图层”知识对组成校门的三张图片进行拼接,然后根据拼接产生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找出解决方法。试教时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拼接时间过长,基本超过一分钟,二是拼接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后改用“师生竞赛”的方法得以解决,方法如下:“在屏幕上展现倒计时的数字,在45秒内让学生尝试拼接,如果能拼出来,就进行演示和表扬,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假如老师也来拼接的话,需要几秒呢?’学生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嘴里数着1——2——3……老师居然只要2.5秒……”
于是,课堂的学习氛围一下活跃起来,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例如,《宽幅照的拼接》拓展练习阶段原先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题的难度系数较小,第二题的难度系数较大,通过难度系数的递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试教时发现在这个阶段学生只能完成第一题,第二题形同虚设,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思后对原有的素材进行重新处理:降低第二题的难度系数,使两题的难度趋于一致,再次试教时,对学生进行分组竞赛,即前两组学生做第一题,后两组学生做第二题,在团队之间开展分组竞赛,比一比哪一队做得又快又好?
修改后既解决了原先存在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持续地提高自身的眼界,在名师的课堂中、在专家的引领中、在优秀的案例中、在反复的实践中,汲取养料,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篇6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决不能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否则就是一种缺失的畸形教育。然而,由于他们正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缺乏完全判断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和思想的腐蚀。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是不行的。所谓的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认为物理与法律无关,又不把物理课当思想品德上,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找准“渗透点”。
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例如,在声的利用的教学中,声音可传递信息,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本文由收集整理第十五条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第十六条,违法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于罚款。声的概念为: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七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住宅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昼间应小于或等于50分贝,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分贝。住宅卧室、起居室(厅)宜布置在背向噪声源的原则。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凡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时,必须采取隔声、减振措施。让学生来理解噪声的两种定义和噪声污染的相关法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噪声的定义。
二、把握“渗透时机”。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中,在光的传播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根据这个规律,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其后会形成阴暗区域,也就是影子。这就涉及了居民的采光权问题。采光权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一方为接受日照而要求另一方限制其建筑物或植物距离或高度的权利。《物权法》第八十九条对“采光权”有明文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我们通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采光权,使学生深刻理解采光权的概念,了解物权法的界定,进而充分理解法律制定的意义,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也维护好自己合法的权利。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例如,第十二章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第五十二条机动车在道路
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三、掌握“渗透度”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
“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篇7
论文摘要: 教师应该客观科学地把握自己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学生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本文结合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从“促”与“导”、“管”与“引”、“探”与“实”的有效结合方面阐述了有效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切实提高科学教学课堂实效的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把握。教师要深入践行课改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角色”,应该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
一、注意“促”与“导”的有效结合
1.深入钻研教材学情,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要促进学生发展,即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例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我重点考虑这几个问题:(1)教学目标的如何定位?课堂上如何落实三维目标?(2)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在哪里?要设计哪些活动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3)学生的原有认识怎样?由于日常经验和前科学概念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中很难理解的一个规律,高中生对它都不一定理解,何况初中生?并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4)怎样较好地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自己不同的看法?(5)课堂上哪些活动需要学生独立参与?哪些活动需要小组合作?怎样开展学习评价?(6)怎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增加学困生的参与机会……
2.有效指导学生思维,分析现象把握本质。
教师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现象,准确把握科学本质。譬如掌握概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而新的概念的建立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经过思维后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设疑、质疑、课堂讨论等多种方法逐步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逐渐摒弃科学现象中的无关因素,找到形成概念的关键因素,抽象概括出本质的属性,形成新的概念,实现由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键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对特征信息进行抽象,有助于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述和有序地记忆这些特征,这就成为学生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关键。例如,在学习“浮力”的概念时,我通过实验已经帮助学生构建了概念的雏形:浮力是由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但浮力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通过实验,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得出物体所受到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的结论。这时,我运用学生以前所学的压力、压强的知识,让学生自己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分析图,导出f浮=ρ液gv排的浮力公式来。
3.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促进探究活动深入。
课程教学中要实现有效的教学,教师作为“促进者”必须在课堂上放得下教师权威、长者的架子,积极地旁观,积极地倾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定和学习兴趣的维持,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课堂一旦这样动起来了,教师就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创造好了必要的条件。记得我在上八年级“电流的测量”时,我按教案先介绍了电流的概念,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流的方向,再介绍了电流的符号表示,电流的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表示,等等。接着我按课本内容用一个开关,一个电灯,两节干电池串联成一个最简单的电路来介绍电流表的使用,为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电流表,所以我希望他们在听我讲完电流表使用注意点以后,能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这类问题提出问题,以便于我进一步讲解有关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没想到一个学生站起来指着这个串联电路说:“老师,这个电流表连在电灯的前面和后面,它的读数会一样吗?如果装两只灯,电流表在两只灯前面、后面、中间读数会一样吗?”另一个同学也提问:“如果两只灯不是串联,而是并联,电流表的读数会一样吗?”我看到不少同学好像对这两个问题更有兴趣,通过他们的提问我知道大多数同学也已经预习过后面的知识,他们想马上知道答案。而课前我并没有计划做后面的实验,认为做实验会影响到上课的进度。但为了使他们保持探究的欲望,我马上改变原来的设计,当场做了串、并联电路电流特征的实验。从课后作业的情况来看,及时改变教学进程,以学定教,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二、注意“管”与“引”的有效结合
1.改变教师灌输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生态系统之后,我要求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教师“一言堂”的语言陈述,让学生记忆。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让学生根据生态系统的特征分组讨论生态平衡,讨论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向老师直接提问,或是小组总结讨论结果的时候集中提问。于是,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学生看书、查资料,进行热烈的讨论。最后几个小组的派代表发言,不同意的小组可以直接辩论。十分钟过后,对各个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对“生态平衡”的概念的理解:“生态系统只有发展到成熟阶段才能达到平衡,理解为阶段性;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理解为相对性;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等,理解为平衡性;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种类和能量上能较长时间的保持相对稳定,理解为稳定性。”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摆脱了对繁杂的外显规则的机械记忆,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激活了学生的内隐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教师适度调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目前学生的班级授课制仍存在,同班学生虽然以年龄界限来划分,但同一年龄档的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家庭、社会周边环境的不同,学生本身储备的知识素养与经验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管”和“引”就要有效把握。教师必须适度调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别是调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调控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我在讲授“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预习,以小组为单元,以“声音发生和传播的奥秘”为主题,利用身边的器材,自行设计实验,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并做好应对同学们发问的知识准备。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种方式的学习兴趣要远远大于老师的授课方式。为了确保课堂的有序和有效进行,我对每个小组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对讲解员、发问员、实验员等同学强调了有关安全,以及时间方面的注意事项,因此,一堂课在老师的有效引导和管理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每个小组都介绍了本组学习的成果和收获、通过实验演示了自己的发现、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连平时羞于表达的同学也积极参与了进来,有的充当实验助手、有的乐于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整节课的容量要大于常规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高度重视过程教学,鼓励学生体验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体验探究,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思维;也可纠正错误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的使用时,我就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师:如何比较雪碧和稀硫酸的酸性强弱?
(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比较它们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深浅程度来确定酸性的强弱。)
师: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比较并表示不同深浅的颜色?
(教师的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生生互动之后,生成了“将颜色按深浅不同的顺序排列起来并标上数字,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颜色及深浅”的创意。)
师:这正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下来的标准比色卡。ph试纸的功能类似于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我们可以通过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最接近的那种颜色所对应的数值就是该溶液的ph数值——表示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本课教学中,无论是用紫色石蕊试液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还是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都需要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并以此作为评判的依据。当我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食醋中时,学生观察颜色,回答说:“紫色变成了橙色。”“橙色”的回答与课本“红色”有出入,但却是学生对色彩真实的感受。对此,如果采用“橙色—橙红色—红色”将实验现象篡改为“红色”的处理虽然简单,但既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更有违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可取;如果吸取教训在课前将溶液浓度调合适,使实验现象定格为纯正的“红色”,确实可以避免课堂中不必要的色彩之争,但仍然无法解释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不同酸性溶液时必定遇到的颜色的差异,不可行。因此,我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同一色系中色彩的渐变”这一美术知识储备,引导学生体验“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强弱不同的溶液时,会变成红色系中深浅不同,色泽不一的各种颜色”,这样既尊重了学生观察到的真实现象,更合理地体现了指示剂变色的实质。由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对石蕊变色“颜色有深浅”的鲜明视觉体验,学生非常自然地想到“通过观察指示剂不同深浅的颜色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教师的设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比较并表示不同深浅的颜色?”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并极富挑战性,引发了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顺利地完成以“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不同深浅的颜色”,作为从“定性测定溶液酸碱性”到“定量测定溶液酸碱度”的迁移。
三、注意“探”与“实”的有效结合
教师要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将课堂变活。同时,在教学探索过程中注意与教学实际的相互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学习方式灵活,使其学习效率高效。例如在教授被子植物“双受精”现象时,我利用计算机动画来模拟,更加形象而直观。这样学生学起来也感到特别轻松,而且记忆深刻。再如在探究“升华和凝华”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的:
探究实验:调制鸡尾酒
师:同学们,咱们在酒店吃饭时,见过鸡尾酒吗?
生:见过。
师:你们知道酒杯里如梦如幻的情景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生:里面放的是干冰。
师:我们现在自己动手调制一杯好酒。
制作过程:在一杯饮料里投入一块干冰,杯中立刻浓雾弥漫。
师:同学们能否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一下眼前杯中的情景?
教师对同学们的语言描述进行精要点评,并帮助同学们对课堂的知识有效地进行深化理解,然后再进行思维拓展。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生:舞台上的仙境也是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汽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生:樟脑丸升华的气体来驱虫……
本节课通过一个小小的探究实验将同学们的兴趣瞬间激发出来,大家在“做中学”,在“看中思”,新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难点问题的解答变得有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三维目标悄无声息地得到了渗透。
当然,就目前课堂实践来说,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没有变,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已形成的学习生活习惯及社会对教育的所谓成绩认同评价等因素没有变。教师在课堂上践行“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时会有很大的压力和很多的困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仍然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此,教师对角色的把握必须有一定的度,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教养习惯与学校课程改革实施的教学方式方法上的衔接,又要考虑教师本身专业知识结构、思考方式、思维方式与教材编者意图感悟的一致性衔接。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不断总结、反思、提升,实现从教学理念到课堂行为的有效渗透,以创新的精神,在新课程改革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3]刘艳平.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学方式[j].新课程,2010,(6).
篇8
1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要求
与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相比,新课改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开放性和创新性上,更注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拓展.新课改要求高中生首先要掌握教学大纲上的教学内容,熟练运用教材知识内容,拥有应对高考检验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安排中,还要增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意义以及作用.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要首先转变自身对物理教学的观念与手段,建立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要想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采用科学正确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对此,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供各位教师参考:
2.1 转变教学观念,解放学生思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对于存在的疑问也是被搁置,久而久之,成为攻不破的顽疾.而一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正确的,并不理会学生的质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思想也被束缚住.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制定并调整教学计划.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与困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问题,让学生在平等主动的环境中开拓思维.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重力加速度“g”时,一些教师只是将定义通读一遍,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开始让学生记忆公式、做习题,学生在迷迷糊糊的基础上就开始了习题训练,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彻底理解加速度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对此,教师要及时调整,可以通过道具演示、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判断分析“g”的相关因素,求出与之相关的数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认识“g”,在以后的运用中才能得心应手.
2.2 定期进行反思,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所以,教师应当定期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授课方式,不断进行改进.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教师可以在脑海中回顾整节课堂,考虑自己是否完善的将教学内容表达了出来,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教学难点是否安排得当等等,并总结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为学生负责,也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定期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具体来说,教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经常阅读物理专业的书籍报刊;经常观看网络物理教学视频;听取其他物理教师的授课;向比自己优秀的教师请教授课秘籍等.在准备讲课内容的时候,要将教材弄透彻,并编写出完善的教案,预估授课时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教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力军,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完成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综合素养.
2.3 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对物理产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去,过于沉闷的课堂氛围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不能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乐趣,会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营造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内容时,由于力的概念过于抽象,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在讲台上互相推,观察两人脚底移动的现象,再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摩擦力原理.
此外,课堂学习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成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霸占”了整节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主旋律,这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被大大打压.所以,课堂学习方式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时,一些学生容易钻牛角尖,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物体的原始运动状态等,等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再进行总结解释,这样,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更加深刻.
2.4 采用针对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内容繁多复杂,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授课,且不说无法保证最基本的教学效果,就是时间一长学生也会产生疲倦,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针对性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而且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更为方便.
2.5 加强师生交流,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物理学习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只有拥有良好的交流,才能共同进步,实现有效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没有打成一片,隔阂太大,出现教师“进门就讲,讲完就走”的现象,期间不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这样的教师也心存忌惮,不敢主动与之交流,甚至有疑惑的问题时,也不敢向教师寻求帮助,这严重阻碍着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此,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主动询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那些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主动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不足之处.除了在学习上,教师也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与学生做朋友,解决学生的困难,当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而不是凶巴巴的古板老师.学生也会喜欢上这样的教师,进而喜欢上物理课程.
学生的思维散发要处在轻松的环境中,而良好的交流正奠定了这样的基础.新课改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综合水平的提高.物理教学的开展不应该局限在教材上,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点,寻找超越教材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二者相辅相成,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情绪上的变化,分析学生的成绩变化,从而推进物理教学的动态开展,实现有效的教学结果.
2.6 利用现代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高中物理知识与初中物理知识不同,甚至在本质上属于两个层次.高中物理知识抽象、复杂,很多实验都无法在课堂上或者实验室中完成,这也造成了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的现象.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教学设备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知识内容.像多媒体设备、实验计算机等,都能成为良好的辅助道具.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看到物理现象与规律,如物体的抛物线运动轨迹与初速度的关系或者将实验器材与实验计算机连接,可以获取更为精准的数据.又如在学习两个小球碰撞后的运动轨迹时,在现实的实验中无法有效的获得,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行,输入相关的数值,获得形象生动的轨迹图形.
篇9
创新是现代社会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我们要通过加强学习,其中创新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思维创新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思维创新学习心得1教育应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首先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因此,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形式在物理思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就对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谈一点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求知欲,也叫学习兴趣,是力求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追求真理。求知欲作为内在力量促使人致力于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对象,了解对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它是活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首先在于是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问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求知的大门。
问号更像种子,在未知的原野上开出一朵又一朵创造之花。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开始时,教师将一块黑板擦轻轻用手在讲台上推动,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会运动”学生答:“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马上停止推动,黑板擦静止下来,又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停止了运动”学生答:“因为它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再问:“空中飞行的子弹是否受到推力的作用它为什么能继续飞行呢”……这样通过步步设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知慧的火花。
又如讲“重力”这一节时,提问一: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提问二:手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过程受到向前的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三:竖直向上抛出的一小球,速度越来越小,这主要是受到空气的阻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一是复习以前的力学知识,提问二是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注意常犯错误:“受到向前的推力”,为以后的物体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理解打下基础;提问三启发学生直觉思维。通过设疑引入课题,创设情景,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来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号的情景中,层层迭进,波澜起伏,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的理论认为:人们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对现有类别有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们是不能被加工的。即使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不是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该知识有关的实验和教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质性的问题。如关于浮力的问题,学生早已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但常常认为木块浮在水面是由于木块受到浮力大,而铁块沉入水中是由于没有受到浮力或受到浮力小,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常给正确概念的建立和巩固造成许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些司空见怪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画面。比如,针对上述学生对物体浮沉的错误认识,设计一个小实验,测出漂浮在水面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入水中铁块的浮力大小。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冲突的矛盾,将会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究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善于利用,巧妙设计,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又如提出:人离镜越远,像看起来就变大。是不是距离变化了,镜中的像大小也变化了呢这个结论显然与正确的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矛盾的,但这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这时请学生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发现象和物等大,原来的观念就站不稳脚跟,然后再提问:“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于是学生就“顿悟”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
又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许多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干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与这些“前科学概念”作斗争,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展开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3、演示实验的美妙绝伦,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所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通过一个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成绚丽的七色,使无数初入物理学殿堂大门的学生如痴如醉;通过一个静电起电器,使人体的头发由于静电
斥力而竖起,显示出电力线的形状,使学生惊叹不已;如先将一个剥去外壳的鸡蛋,置于较蛋稍小的玻璃瓶上,鸡蛋静止在瓶口上不动,接着拿去鸡蛋将洒精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燃烧片刻,使瓶中空气稀薄,再将那只鸡蛋置于瓶口,可观察鸡蛋慢慢地被“吞入”,最后落瓶中。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想像力。
物理概念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因而它建立往往需要足够的感性经验,需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物理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在建立“惯性”概念时,事先演示两个小实验,“打蛋入杯和杯底抽纸”。提醒学生观察,当塑料片在棒击下飞出,而鸡蛋掉入杯中。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放在讲桌边缘,而杯底压一条纸将其突然抽出,杯子不落地,这时兴趣盎然,教师自然导入惯性概念教学。
物理教学中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只要我们根据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正确地应用科学的方法,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方面会有成效。
思维创新学习心得2通过学习,使我们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创新思维,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素材,创造“入口”。
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观察能力。一是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一看你的工作计划、方针、指导思想是否对路,是否符合上级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二是要善于从低处观察,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民-意,群众是否乐意接受和执行。三是要善于在过程中追踪,看一看工作过渡、衔接等是否畅通高效,措施能否有效落实兑现。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二、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
要做到创新思维,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加强训练。
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在当今社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借鉴比较,寻找启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认识了共性,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进行借鉴比较,启发自己的思路,去创新求解。
三、要勇于付诸实践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在竞争时代,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思维方式对了,即使工作遇到困难,往往也会“柳暗花明”;反之,机遇和条件再好,有时也会陷入“山重水复”。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我们的思维同样需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
创新思维,对于基层司法行政管理人员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基层司法工作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单位各项工作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以思维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努力实现基层司法所更好更快的发展。
思维创新学习心得3创新是现代社会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它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当然创新思维对我们数学教育专业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可以用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这一切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能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进而去积极探究创新。
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出示小明和爷爷的头像,问:“小明今年13岁,他已经过了13个生日,小明的爷爷今年65岁了,可是却只过了17个生日,小明怎么也想不明白,你能帮助他吗?”学生听了以后非常好奇,纷纷讨论起来。
又如,在学习“元、角、分”的知识后,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了“虚拟商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当售货员和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
二、抓住心理特征,引发学生创新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
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
所以巧用生活实例,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较大数量、较小数量、相差数量”三者数量关系的教学,课前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买水果,记下水果的重量或个数,亲身体验购物情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充分表达三者之间的联系,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重视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创造火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从疑问开始,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所以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要将“质疑“引入课堂,首先应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教师要一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质疑问题的热情。
如在教学“平行”概念时,学生问:“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教师说:“你的问题非常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平行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这个问题。”教师的话既肯定了学生的发问,又唤起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四、再现创新过程,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的特点时,可引导学生用橡皮泥和小棒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框架。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一定会遇到搭不成或搭得斜的问题,势必要想芳设法解决,而这个决绝的过程正是探究棱的特点的过程。然后,才此基础上,师生交流心得体会,并加以验证,共同获得新知。
五、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图形的拼组”中就有一个做风车的手工活动。活动开始时,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或自己通过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做出一个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惊奇地发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这个时代需要创新者,需要开拓者,那么教育就应当时代的潮流,将培养学生创新进行到底。
思维创新学习心得4本学期学习了关于《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的公共课,收获很多。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创造中或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独创性效果的认识活动过程。它既是非逻辑思维,又与逻辑思维、多维思维相通,是一个辩证的思维统一体。
细细回味我们的教育工作,其实,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创新都来源于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领悟,那些创新思维比较强的同志,在某种方面讲,仅仅是比一般人更能够关注教育规律。来源于细微之处的创新,这些创新正是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关注。
正如教育系统之中,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催生了很多巧妙的教育构想,进而形成了多项教育创新。教育管理工作同样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会解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创新都在于是否有心去发现,是否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运用到工作中,让小教育规律产生大的收获!
我们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的授受行,当今讯息万变、知识爆炸的今天,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处于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我认为积极开展加强个体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见与社会经济价值。
思维创新学习心得5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语文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下面,结合课改,就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创设知识能力实践机会,增强创新意识。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把实际参与看成学习的最高水平,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易于遇到新情况和产生新问题,这就是创新的过程。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语;断语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因此,只有注重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多创设知识能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遇到棘手的问题,学会开动脑筋,从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实施创新教育它要求要开放教育空间,要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让课堂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身为教育者应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大自然,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育的责任在于对民族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当今知识急剧膨胀、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的着力点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这是不可违逆的趋势。强化教育的“创新”追求,就是顺应时代要求,承担历史责任。因此,身为教育者,身为语文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一定要坚定教育信念,把握学习机遇,做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接班人,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用的人。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