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20:2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篇1

关键词: 《我的空中楼阁》 文本施教 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以其欢畅清新的文风,溢满愉悦的幸福感觉,而令人心醉神往,爱不释手。相信,这正是令此文一直雄踞于散文单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所在。如此情形,起码也有十几年时间了,此文能被众多教育学者、专家如此欣赏推崇,历时长久而不衰,足可看出其美学价值、教育价值的深远。

一读此文,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喜欢上它,这种感觉是油然而生且情不自禁的。特别是文本中作者所倾泻出的对小屋的喜爱感及小屋给予作者的幸福感,更让人钦羡不已。一个简单甚至简陋的普通小屋,竟给人带来如痴如醉的狂喜,这在繁华尘世中,似乎并不是一个小屋所能完全给予和成全的。这种不经意间获得的纯真幸福是如此难能可贵,让人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这小屋,与唐代刘禹锡笔下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陋室”有着类似功效,但其中的差别更是显而易见:李乐薇之“小屋”,是天然的真切使然,是原生态的完美呈现;而刘禹锡之“陋室”,虽有清幽、雅人、怡性之功效,但多了人为的高洁、清雅、傲气之痕。两者相权,可见,那自然的小屋少了装饰与雕琢,品位反而更拔一筹了。

小屋很怡人,小屋很美丽,可是在把如此倾心动人的文本教授给学生,让这美丽和幸福无限扩大、帮助学生体悟作者为何有这般感受时,我们常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往往深感效果不佳。换言之,一个充满愉悦幸福的文本,通过我们的传授指点后,那当中的美好韵味就会荡然无存、消蚀殆尽,而空留干涩无味,这实在是我们所预料不及的。这样的状况,值得我们沉思再三。

经过反复思索和揣摩,问题应该出在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语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重在对个人审美体验和情感熏染的拔高升华上,同时也兼顾到知识、技能的累积和教导。而在这个文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出现“知行”分离现象:在理智上极欲传达那种爱得深沉的美学享受和体验,而实际教学中却把它肢解成了对文本中所含知识点的清点、传授和教导,用这样南辕北辙的方式共享作者所传达的曼妙情感,其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终究只会让学生索然寡味,逃脱不了知识点的增加、累积、拓展、延伸模式,难怪学生看文本津津有味,学文本了然无趣。

语文施教者注重文本中的知识,并把它们细细地教导,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一环;但是,一堂语文课,一个散文文本,也必然少不了传达文本的审美体验与情感价值的共鸣交流,这更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大语文,大真人”,这就需要在一次次的审美体验、情感价值的共鸣交流中达成、拔高、升华和内化,少了这一点,那绝对是死水无澜的低境界。

因此语文教师在接触一个文本,尤其是饱含情理类型的文本时,首先要与文本所传达的精气神产生共鸣,然后借助自身的巧妙方法、教学手段帮助引导学生与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最终让学生实现幡然的一悟、会心一笑,相信,这些才是语文教育者的真正目标所指,期望所在。

就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而言,文本的美丽动人自不用言说,文本中所含有的知识点也是棱角分明、清楚异常,但仅感知这些,是绝对达不到情感层面境界共享的。要真正解读这个文本,真正让学生明了体味文本中作者所有的情感震颤,就要让学生先着眼于作者对小屋的直白表达。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感而发,那种感受所指,才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所在。有了这样的思考,我认为解读这一文本就会豁然开朗了。

纵观整个文本,作者对小屋的感觉应该是直接显然的,那就是对小屋的真切喜爱――爱小屋,爱得沉醉、热烈。一个“爱”字,足可包含一切。如果能让学生真正明白作者“爱小屋,爱得沉醉、热烈的缘由”,那么,学生就必定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实现情感层面的愉悦共鸣,真正把握作者所无法遏制的快乐源头,爱之深沉了。有了这样的感觉和思路,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作如下思考:作者对小屋有着什么样的感受?(爱得沉醉、热烈、深沉)作者为何如此喜爱这个甚至有些简陋的小屋?(或小屋到底具有怎样的风情使得作者痴恋不已?)如此一来,学生自然会迅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风景很优美,环境很清雅,空气很清新,心情很放松,生活很自由……这些都会被学生们一一筛选毕尽,而且在学生的筛选过程中,也就越来越接近作者“为小屋爱得痴狂”的缘由所在。

最后,再拔高升华:小屋的美丽动人是让作者“爱之深”的全部理由吗?这样步步紧逼,那种情感境界的共鸣就呼之欲出了。原来作者爱上小屋,确有小屋的清新美丽使然,但又不全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小屋令他心境舒畅。简言之,就是小屋给了他一种难得的幸福感觉――养眼(愉眼),养心(悦心):景色之赏心悦目,优美动人;心境之随意自如,无拘无束。

在生活中,养眼(愉眼)的东西实在很多很多,但因为尘世生活中的名利浮华,养心(悦心)的则就少之又少了。对一个久在俗世中谋生的凡人而言,谁不会带上那样的一丝名利之心呢?但是,总有那么一刻,人们苦苦地找寻那随性自如的某个角落,一方寸土。忽然有一天,有人惊喜万分地发现这一处让人久久寻找的既“养眼”又“养心”的寸土所在,那种欣喜若狂的感受我们又怎会不感同身受呢?

所以,这才是李乐薇为这样的普通小屋“快乐恒久远”的源泉所在,可以说那是一种渴望和奢求,更是作者心灵深处的坚守和呐喊。相信,对于已经有些生活阅历的高中生而言,这样的情感共鸣也同样是轻而易举便能达成的,从而和作者一起真正喜欢上这间名不见经传的“空中楼阁,简陋小屋”,达到精神层面的体验与共享。

当然,这样的小屋,俗世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这就更能因势利导地引出本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托物言志”手法――借小屋寄托作者的渴望与追求,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在情感体验中领悟到“空中楼阁”的双重含义。

篇2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意外 创造精彩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统一。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也正因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可能”。教师要把这种意外生成的资源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让课堂更加精彩。

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但它不会凭空而至,有时又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那么,该如何把握生成性资源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的追求必然会变成空中楼阁。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

平时我们所说的备课,就是对教与学的预设。一是对教材的预设,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和设计,使之更贴近学生。二是对学生的预设,就是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我在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这个教学内容时,就遭遇了一次较大的“意外”。这是一节镇江市的公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用替换的方法解决例1,而对于例2,许多学生往往想不到用替换的方法去解决,于是我在导入时设计了“用铅笔换学生笔袋”的环节:(1)一枝铅笔1元,一个笔袋10元,学生很容易得出:十枝铅笔换一个笔袋(价格相当)。(2)如果老师就要用一枝铅笔去换你的一个笔袋,怎样换呢?学生也很容易地得出:老师再给9元钱。这两个环节是分别针对例1和例2而设计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已模糊地经历过类似的方法,只是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完整的数学模型。所以在课堂的引入部分,要唤醒学生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那节课讲解例1的部分进行得很顺利,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篇3

一、期待中迎来机会

从教十余年,虽然送过几届毕业班,成绩都不错,且也在一些教育杂志上发过些文章,也算是“小有成就”。但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在公开课方面很是虚弱,至今没有一节像样的公开课。每每想起这事,心中难免有丝丝酸楚,自己就怎么一直没有“露脸”的机会?也难怪,对于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的青年教师,市级公开课的机会少之又少。感叹之余,也只能自我安慰,机会是平等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010年,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市青年教师小数优课评比在我校举行,作为东道主,学校有一个名额,可以直接参加比赛。当学校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时,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活儿”。虽然我一直任教的是高年级,但这次比赛是低段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好不容易有个机会,难道还能拒绝吗?就想抓住这次机会,把这堂课上下来,到时候换张证书,因为这是评职称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二、备课,我选择了拿来主义

时间很紧,离正式比赛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拿着1至3年级6本教材,每一课看上去似乎很熟悉,但细想却发现内容很简单,没什么教的,玩不了噱头。一天过去了,还在为选择课题而犹豫不决。第二天上午,去阅览室,正好看到了杂志上有特级教师张冬梅老师《认识小数》一课的教案。教学中,张老师创设了一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小数的过程,这是个亮点。如果自己在比赛中,也能有如张老师上的那样,定会让评委眼前一亮。于是就把教学内容确定了,就上这一课,教案也有了,也省了不少时间。于是,所谓备课就是自己做下课件而已。

匆匆忙忙做好课件后就进行了第一次试教。问题当然少不了,首先是教案不熟悉。当然,最精彩的环节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背了一个晚上教案后,次日又进行了试教。这一次,教案是熟悉了,但也远远没达到想象中的完美,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在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创造新的方法来表示3角”这个问题无从入手,出现了冷场。赛课中出现冷场是很忌讳的。因此,很多老师建议我把这个环节重新设计。但是,如果把这个环节换掉的话,这一课将会“毫无亮点”。况且,别人能上出效果,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想,这可能是这个班的孩子比较差了一些吧。自己学校上课,主场优势,到时候换个好一些班,效果定会好一些的。最后,我还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教学设计不变,但是必须把几个问题再细化一下,问题的指向性再明确一些。

三、难以忘怀的四十分钟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期待的赛课终于到来了。常听别人所说,上公开课之前磨课的日子很煎熬,很痛苦,上好之后就是全身心的释放,然后是甜美的回忆与丝丝的美中不足,是一种痛并很快乐的感觉。但我感觉这次并非别人所描述的那样,且应属于上完课后的这种轻松快乐在课前就到来了。

上课铃响,我满怀激情。第一环节,导入,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如何用分数表示价格进行得非常顺利,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进入创造环节。

我出示表示数位的方格: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我是这样预设的:先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整数中的位值原则。提问:这样把1写在个位,表示什么意思?写在十位、百位呢?照这样写下去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发现越往右表示的数越大后,越往左表示的数越小。做了上述铺垫后,引导学生将数位从整数部分向左拓展。提出问题:3角不满1元,这个3写在个位的哪边?

有学生回答,写在个位。还有学生说写在个位的右边,就是没有学生说要写在个位的左边。我心中有些慌,怎么会这样呢?我都启发铺垫到这份上了,怎么就是启而不发呢?不得不又重新启发:把1写在个位,表示什么意思?写在十位、百位呢?照这样写下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更加糊涂了,刚才会的问题现在也不回答了。我心中更急!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只得自己说:可不可以把3写在个位左边的数位上后,这样表示的数就更小?学生半信半疑。

缺少临场应变能力的我更紧张了。于是,激情骤然消去,只想着完成教学设计,把课上完便了事。我自导自演:把3写在个位的左边,把表示数位的文字擦去,让学生发现这个3又自动地跑到个位上去了,有什么办法让3不跑?从而引导学生创造出一个符号,将个位与更小的单位隔开。再引出小数便水到渠成。

当我将表示数位的方格上的数位文字拿掉,并提出问题:这样你能看到个位在哪儿呢?为什么新增加的数位变成了个位?看来就简单地增加一下数位没有用。怎样才能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新增加的数位?你能有什么好办法呢?发挥你的聪明,创造一个办法吧。

满心期待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方法,可结果使我彻底失望!

时间在一秒秒地过去,还没有人举手!

没有办法,我只得启发:我们写作文时,用什么将两种话隔开的?学生回答:标点符号。我说,是啊,我们可不可以想个符号呢?有学生说可以用句号,也有学生说可以用逗号等。我乘机便引出小数点。跌跌撞撞,总算将这个环节熬过去了,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四、反思:失败亦有所得

原先认为自己的课还拿得出手,而这一课后,一下子觉得自己不会上课了。十多年,自己一直还徘徊在教育教学的大门之外!很长一段时间,课上的一幕在我脑海回荡。学生为什么不配合,没有按我预设的路径前行?为什么这一课上得这么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失败来自于自己对课堂教学没有充分的准备。错误的备课观念是这一课失败的主要原因。简单地认为备课就是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设计就备完了课。实际上,直接用现成的教学设计,就省略了众多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对教学中的问题估计不足。

首先,背课时,我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谈不上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或者说,背课时,没有把备学生当成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分析教材,我了解到学生学习此知识的基础是初步认识分数。可在学生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小数的经验?生活中学生很多机会接触到小数,特别是在购物时,学生都知道零点几元就是几角。可以说,学生对小数并不陌生。这些,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学生对“3角=0.3元”熟悉程度远比“3角=■ 元”要深得多!而我偏偏舍近求远,故弄玄虚,逼学生去创造出0.3。这些资源,不是靠通过分析教材能够得出来的。教学中错过这些资源,教师会教得很累!

其次,一直在高年级教学的我,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心理、生理的特点把握不准。教学中,创造小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到底有多难?将数位向右扩展学生能接受,容易些,但将数位向左扩展,这与数位向右扩展的难度不是等同的!从认数开始,学生一直认为个位是最低位。个位的左边还有数位,学生在观念上更不能接受!再说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充分形成位值观念,小数相关的数位、计数单位的知识在五年级时才学习,这样编排定是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的。我高估了学生的水平,低估了知识的难度。一句话,我在备课时只关注到了教师怎么教,却漠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漠视了学生是怎么学数学的。一切漠视学生原有经验与水平的教学设计都如空中楼阁,都是徒然。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成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是的,学生是鲜活富有个性的生命,是带着全部的丰富性进入课堂的。这里不仅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困惑、学生的情感等。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防止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防止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觉得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与训练,建构教与学的和谐;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进行有效地诊断;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选择恰到好处的矫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让学生学习的有新收获,成长的有新起点,发展的有新高度;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准确地把握难易程度,智慧选用手段与方法……

概而言之,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教育、教学从这里出发!

五、批判地接受,成长的道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果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了准确的认识,这堂课还这么教吗?教学中还有没有必要进行让学生进行创造出小数?学生在生活中都认识了小数了,为什么还要回过头去进行所谓的创造?这样是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现在想想,平时的一些公开课中,类似于这种作秀的成份是不是太多了?华丽的外表常常能迷惑人的眼睛。教学,是为了展示教师还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好课从来就是带有些遗憾的。我们习惯于仰视名师,把他们的公开课看成是没有瑕疵的精品,从不去怀疑他们课中有没有不合理的成份,对他们的课也常常是拿来主义,最终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因为借鉴名师,上了一堂失败的课,并不能使我一蹶不振,反而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软肋,更激起我向名师学习的欲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利于我们飞向更高空。学习中,我们也要有一种批判的精神,这样才不至于迷失自我,不人云亦云,在教育教学广袤的天空中留下自己的声音!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设情景 激励情感 协作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这他山之石为砺石,来琢磨教学,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整合达到最优化,已成为当前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不是每一节课都适用信息技术,不是只要使用信息技术就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要在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必须首先解决两个观念问题。一是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教学工具之一,它既不能完全替代教师,也不能完全替代黑板和粉笔,它不是简单的“板书搬家”或“教案搬家”,而应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媒介。借用南国农先生的一句名言――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的机械化,而是教学的最优化。二是信息技术不仅仅指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各种媒体,不单指网络和多媒体,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视机等都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来看待”。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可以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和创设学习环境。传统的学习环境主要有两个要素,即教师和学生,知识传授主要以黑板

和粉笔为媒介。这虽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无障碍交互,但有些内容却无法传达,而且学习环境单调,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将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就打破了这样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环境变得丰富生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将贾府人物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列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而易举地了解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鉴赏人物时,又截取电视连续剧的相关片段,使学生结合文本形象地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更为形象地观察和体味到了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步步留心”的小心谨慎心理。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励情感。语文能力的培养着重在于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落后现状,以及社会潜在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非常注重数理化和英语的学习,反而忽略了学习母语,造成语文能力低下的现状。对此,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和增强对母语的热爱,进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任。

优化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环境,改进教育技术,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以优美、深厚的传统文化来感染学生,进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譬如在学白的《蜀道难》这一课时,我们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著名演员濮存晰配乐朗读的《蜀道难》,学生们马上就被那富有激情的声音带入了情境当中,后来就随着一起朗读。一节课下来之后,学生们反映效果非常好,许多学生已经能够有感情地背下来了。此外,我还曾尝试让一些朗读较好的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录制自己的朗读,拿到课堂上来展示,不仅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而且很好地激励了那些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不仅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了《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意蕴深沉、语言优美的散文后,学生被这些优美的散文深深感染了,我们便借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让学生自主举办了一次美文交流会。学生自己设计并主办了以“发自内心的美”为主题的美文交流会。他们利用电脑及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提示主题,以配乐朗诵的形式介绍美文,并上台交流自己的感受,动情时甚至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情入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资源,加强交流协作。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都是由教师来给学生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及相关内容,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把我们的信息资源已经“从四壁为墙的空间扩展到世界,扩展到地球村概念”。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逐渐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就可以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分派下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并得出相应的结果。在学习《神奇的极光》这一课时,四位学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其中两位学生负责搜集极光图像,一位负责整理神话传说,一位负责电脑制作,结果为同学们献上了一部制作精美的课件,既是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充分显示了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资料、学习心得,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不止这四位学生如此,其他一些小组的同学也有不错的表现,譬如学过《失街亭》后,同学们便通过网络来搜集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有些喜爱《三国演义》的同学还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还有学生合作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喜爱〈三国演义〉》,展示后在同学们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确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资源,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结协作能力。有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仍然各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便各自拥有了两种思想。我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正是这样的感受。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创设情境、激励情感、丰富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而最终成果的展示更会增强学习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信息技术的利用是由我们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策略来决定的,使用它的目的是使教和学达到最优化,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一句话: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教和学。

参考文献:

篇5

调查发现,一些学校、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大方向不明确,他们只是指望通过集体备课解决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一次集体备课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下周的课(或下面的几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怎样的例题或习题,怎样进行作业与考试……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细节进行。这本无可厚非,甚至是非常必要的,但从下面的理由看,集体备课仅有这些也许就显得不够了。

在新课程背景下,形成自己的教学文化应当是一所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积极探索、逐步构建并形成自己的学科教学特色,应当成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目标。学校原有的教学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学校的每个学科要努力形成怎样的教学特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如何确定;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规划而需要分解的阶段目标又是什么,如何实施……这些都应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所要明了的。

与此同时,相对于集体备课的长远规划,学科组平时的集体备课过程则应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将集体备课的长远目标、内容细化分解,紧紧围绕当前教学内容,切合当前教学实际,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学校要将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与当前工作重点、教师专业成长与实际教学需求结合起来,使集体备课活动每一阶段有研究探讨的重点,既扎实有效、务实具体,又抬头看路,始终瞄准努力的大方向。

二、分工备课多,合作交流少

集体备课应当是平等、民主、互助、开放的交流活动过程。集体备课,人人都是主角,但分T又应有所不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学科带头人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示范作用,研讨时中心发言人(也称主备人)作中心发言,提供相关材料,设计并提出富有探究意义的研讨问题。所有的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达成共识,形成实施教学的基本思路、提升自己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本人、学生、教学内容等)进行“二次”备课。同时,要力戒以下两种走向极端的做法:

第一,一人备课,大家“享受”。将备课的任务全压在学科带头人身上:每次集体备课都由他们作“一言堂”的中心发言,他们拥有“霸语权”,其他教师则没有“话语权”;由学科带头人提供现成的“样板”教案,其他教师坐享其成,一成不变地到课堂上去“执行”;有的学校甚至完全将集体备课代替了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这种做法看似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避免了青年教师可能要走的“弯路”,实则是一人备课,大家“受害”。首先,受害的是普通教师,他们与学科带头人缺乏交流与反思,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失去了基础,集体备课也就失去了“集体”的意义;普通教师被动“接受”,积极主动的思考少了,个人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没了,拿来的“成果”终究不是“自己”的东西。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其次,受害的是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离开了学生的实际,再好的教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套教学方案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老师、所有的班级,这样的做法只能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

第二,“分工”备课,资源“共享”。将某一时段的教学内容(或模块或章节)按一定形式“瓜分”,提前分配给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师备课,大家“凑”在一块,形成“完整”的备课。这一时段(章节或内容)的备课用你的,你准备材料、作中心发言,提出教学建议;下一时段(章节或内容)用我的,我作重点讲解,给定教学设想;下次再用他的……一些人美其名曰“人人备课,资源共享”: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重点突出,难点分化,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分头“攻关”。这种认识和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其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基础条件、教学经历、业务水平、发展潜力是存在差异的。他们虽然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但担当的角色应是不同的。相对而言,优秀的教师应承担起指导、引领、示范、带动、把关的作用。其二,人人担当“主备人”,将教学内容“瓜分”,集体备课变成分工备课、分别备课,会打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的完整性。教材中的模块和章节都有各自完整的知识、思想体系。每位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把握往往是不同的,教师之间各自为战显然对于从整体高度把握教材、把握教学是不利的。从着眼长远的视角看,如此做法对于形成并主动构建学科教学的特色也是不利的。

三、备教材多,备学生少

当前,集体备课还是较多地关注了教材而忽视了学生;关注教材又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点的分析和落实上。例如,就某一教学内容(或章节)而言,教师大都比较关心: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有怎样的变化,是新增内容还是传统内容;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高是低,“理解”还是“了解”,“掌握”还是“熟练运用”;高考对该内容的知识考查要求是怎样的,常见题目类型有哪些,教学如何达到考试的要求?选择哪些例题习题;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规定几课时授完?能讲完吗……集体备课似乎一切都是在为了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情”却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去研究我们教学的对象,再“好”的备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试想,当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情感态度不甚了了,甚至连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某一内容的知识基础都不能做到了然于胸,怎么可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方案来?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是教学活动的起点。集体备课要备学生:调查学生学习基础与已有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情感倾向,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特点,商讨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只有这样,集体备课才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够做到备课是基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

四、备讲法多,备学法少

目前,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教师的教案书写,关注的重点依然是课堂上的“讲”:内容如何讲得清楚,题目如何讲得精彩,重点怎样强调到位,语言怎样力求优美,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一切似乎都是在为教师课堂上的“完美表演”而准备。

例如,笔者参加了一所学校高一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课题为“函数的概念”。先是学科带头人作中心发言,他首先谈了自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对函数概念的“变量说”和“对应说”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函数的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就是具体的教学建议,特别强调要讲清“对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值’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并设计出了一组强化题目,给出了讲解的方法……在学科带头人发言之后,全体教师也都围绕这一议题谈体会,说打算(课堂上“讲”的设想),却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问题情境,总体上要把握哪些“有利”的“契机”,教师又该作怎样的角色转换与定位。显而易见,这样的研讨与交流固然深化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落实)的认识,完善了教师对教法的设计,为“讲课”作了充分的准备,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口因此,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有利时机”,适时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

著名数学家张景中说:“好的老师,就应当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的美妙。”“数学教学的改革电不能只着眼于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应该下功夫研究在课本之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表达方式,不但要教学生算,更要教学生想。”备教师的“讲”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讲”是为了“少讲”,“讲”是为了“不讲”。

五、备课前预设多,备课后反思少

一些教师认为,备课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并把形成教学思路与实施方案看作是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意味着活动的终结。因此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练习作业……成为每次集体备课的主旋律。而对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教后“回头看”、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与评判、教学的得失总结却涉及的较少。

诚然,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只是一个预设,但却是执行教学行动的“指南”,是达到理想与精彩“生成”的基础,因此集体备课前预设也是顺理成章的。但“预设”不可能预料到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他们就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学生的思考时常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不可能总是走在教师事前“预设”的轨道上。教学过程中也就会时常发生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会有怎样的反应?他可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顺势推进学生的学习;他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强行拉回到自己的思路上,这当然是毫无益处的;他可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好端端的“设想”遭遇到了挫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撞击,无疑会引发教师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课前预设有何不足?教学过程有什么不当?今后应该怎样调整,有什么教训和经验值得总结汲取……这分明是来自“身临其境”的“当事人”的真切感悟。这种感悟,既亲切自然、弥足珍贵,又稍纵即逝,及时地总结交流是十分有意义的。那么,在随后的集体备课时,就上一次的备课及其教学实施过程回顾反思(比如采取课后说课的形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回顾教学设计形成的轨迹,联系课堂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交流各自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对策略”,感触各自的困惑与迷茫,反思存在的不足,共享成功的经验……

在当前大力推行校本教研活动的背景下,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已为我们所认识,但在实施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和不足。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努力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策略,将校本教研推向更高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应当成为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篇6

关键词 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因其基于教学、着力而及时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备受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也为广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所推崇。但是,目前集体备课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虽有几年时间,效果却不明显:既定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实现原定的教师成长计划尚有一定差距,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慢,特别是青年教师进步幅度小;教师参加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不高,全身心投入不够;一些教师抱怨集体备课有作秀成分,对学校程式化的集体备课过程管理厌倦,对集体备课的热情下降而敷衍应付……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陷入茫然、尴尬的境地。这其中的原因既有我们对集体备课的认识欠准确,又有操作过程巾的失之偏颇。本文将从集体备课活动中存在的几个“多”与“少”进行对比分析。“多”是我们可能做的偏多要适当减少,“少”是我们也许做的不够而应当加强。我们要将“多”与“少”有机结合起来,寻求二者之间的必要的平衡。

一、备教学内容落实多,备学科长远发展少

调查发现,一些学校、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大方向不明确,他们只是指望通过集体备课解决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一次集体备课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下周的课(或下面的几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怎样的例题或习题,怎样进行作业与考试……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细节进行。这本无可厚非,甚至是非常必要的,但从下面的理由看,集体备课仅有这些也许就显得不够了。

在新课程背景下,形成自己的教学文化应当是一所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积极探索、逐步构建并形成自己的学科教学特色,应当成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目标。学校原有的教学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学校的每个学科要努力形成怎样的教学特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如何确定;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规划而需要分解的阶段目标又是什么,如何实施……这些都应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所要明了的。

与此同时,相对于集体备课的长远规划,学科组平时的集体备课过程则应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将集体备课的长远目标、内容细化分解,紧紧围绕当前教学内容,切合当前教学实际,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学校要将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与当前工作重点、教师专业成长与实际教学需求结合起来,使集体备课活动每一阶段有研究探讨的重点,既扎实有效、务实具体,又抬头看路,始终瞄准努力的大方向。

二、分工备课多,合作交流少

集体备课应当是平等、民主、互助、开放的交流活动过程。集体备课,人人都是主角,但分T又应有所不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学科带头人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示范作用,研讨时中心发言人(也称主备人)作中心发言,提供相关材料,设计并提出富有探究意义的研讨问题。所有的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达成共识,形成实施教学的基本思路、提升自己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本人、学生、教学内容等)进行“二次”备课。同时,要力戒以下两种走向极端的做法:

第一,一人备课,大家“享受”。将备课的任务全压在学科带头人身上:每次集体备课都由他们作“一言堂”的中心发言,他们拥有“霸语权”,其他教师则没有“话语权”;由学科带头人提供现成的“样板”教案,其他教师坐享其成,一成不变地到课堂上去“执行”;有的学校甚至完全将集体备课代替了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这种做法看似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避免了青年教师可能要走的“弯路”,实则是一人备课,大家“受害”。首先,受害的是普通教师,他们与学科带头人缺乏交流与反思,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失去了基础,集体备课也就失去了“集体”的意义;普通教师被动“接受”,积极主动的思考少了,个人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没了,拿来的“成果”终究不是“自己”的东西。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其次,受害的是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离开了学生的实际,再好的教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套教学方案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老师、所有的班级,这样的做法只能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

第二,“分工”备课,资源“共享”。将某一时段的教学内容(或模块或章节)按一定形式“瓜分”,提前分配给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师备课,大家“凑”在一块,形成“完整”的备课。这一时段(章节或内容)的备课用你的,你准备材料、作中心发言,提出教学建议;下一时段(章节或内容)用我的,我作重点讲解,给定教学设想;下次再用他的……一些人美其名曰“人人备课,资源共享”: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重点突出,难点分化,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分头“攻关”。这种认识和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其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基础条件、教学经历、业务水平、发展潜力是存在差异的。他们虽然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但担当的角色应是不同的。相对而言,优秀的教师应承担起指导、引领、示范、带动、把关的作用。其二,人人担当“主备人”,将教学内容“瓜分”,集体备课变成分工备课、分别备课,会打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的完整性。教材中的模块和章节都有各自完整的知识、思想体系。每位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把握往往是不同的,教师之间各自为战显然对于从整体高度把握教材、把握教学是不利的。从着眼长远的视角看,如此做法对于形成并主动构建学科教学的特色也是不利的。

三、备教材多,备学生少

当前,集体备课还是较多地关注了教材而忽视了学生;关注教材又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点的分析和落实上。例如,就某一教学内容(或章节)而言,教师大都比较关心: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有怎样的变化,是新增内容还是传统内容;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高是低,“理解”还是“了解”,“掌握”还是“熟练运用”;高考对该内容的知识考查要求是怎样的,常见题目类型有哪些,教学如何达到考试的要求?选择哪些例题习题;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规定几课时授完?能讲完吗……集体备课似乎一切都是在为了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情”却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去研究我们教学的对象,再“好”的备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试想,当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情感态度不甚了了,甚至连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某一内容的知识基础都不能做到了然于胸,怎么可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方案来?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是教学活动的起点。集体备课要备学生:调查学生学习基础与已有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情感倾向,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特点,商讨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只有这样,集体备课才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够做到备课是基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

四、备讲法多,备学法少

目前,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教师的教案书写,关注的重点依然是课堂上的“讲”:内容如何讲得清楚,题目如何讲得精彩,重点怎样强调到位,语言怎样力求优美,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一切似乎都是在为教师课堂上的“完美表演”而准备。

例如,笔者参加了一所学校高一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课题为“函数的概念”。先是学科带头人作中心发言,他首先谈了自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对函数概念的“变量说”和“对应说”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函数的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就是具体的教学建议,特别强调要讲清“对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值’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并设计出了一组强化题目,给出了讲解的方法……在学科带头人发言之后,全体教师也都围绕这一议题谈体会,说打算(课堂上“讲”的设想),却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问题情境,总体上要把握哪些“有利”的“契机”,教师又该作怎样的角色转换与定位。显而易见,这样的研讨与交流固然深化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落实)的认识,完善了教师对教法的设计,为“讲课”作了充分的准备,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口因此,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有利时机”,适时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

著名数学家张景中说:“好的老师,就应当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的美妙。”“数学教学的改革电不能只着眼于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应该下功夫研究在课本之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表达方式,不但要教学生算,更要教学生想。”备教师的“讲”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讲”是为了“少讲”,“讲”是为了“不讲”。

五、备课前预设多,备课后反思少

一些教师认为,备课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并把形成教学思路与实施方案看作是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意味着活动的终结。因此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练习作业……成为每次集体备课的主旋律。而对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教后“回头看”、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与评判、教学的得失总结却涉及的较少。

篇7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作了很具体的规定。在“教学目的”中,要求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把“听说”和“读写”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并列地位。在“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这就确定了听说读写是整个中学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就近年高考语文而言,听说能力的考查有明显的加强的趋势。一是直接命题考查考生的语音、停顿、重音、歧义、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的能力;二是结合作文试题,考查考生实际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比如广播稿、演讲稿、讨论稿、节目主持人发言稿、通知等应用文体和谈话语体的写作及修改。

再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言,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是娴于辞令、口齿伶俐、善于社会交际的人才,必须是耳聪目明,“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要旨”(叶圣陶语)的人才。

然而,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仍然是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而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的甚至将教材中有限的听说专项训练改为学生课外自学;现行中学教材(尤其是高中部分)虽然有听说能力的专项训练,但指导性不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实施,而且没有科学的系统,更没有专门的教材;不少教师认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想方设法给学生锻炼口才和听力的机会,但毕竟无序;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的有限又使得有识之士的“教改”实验只是“空中楼阁”;结果,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学了十几年语文(且不说在生活中的学习),大多数听说能力却较差,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平淡,语速不当,话不成句,表情难看……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听说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迅速地大面积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中学语文听说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

陷入困境之后,必须走出困境。近十年来,笔者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而且一直与同仁一道努力探讨听说教学改革之路。于此且作一总结以就教于大家。

(一)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进组织形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研读大量文献和各种语文教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省属重点农村中学)实际,学生实际个人(自身)素质的实际,大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以小组教学为主,以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说,这种组织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语文学习中心小组。每班4-5人,由有语文特长和语文兴趣较浓的同学组成,语文学科代表兼组长。中心小组的主要职能是:①参加教师备课,研究讨论教学的难点,分析落实教学重点,具体讨论确定教学要点,分析安排训练的知识能力点和训练方式;②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考核本班学习小组(见第2点)的语文学习;③编选拟定语文课文练习和单元练习,组织进行单元检测;④帮助老师批阅修改评析部分作业;⑤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之下负责讲析(或安排组织其他同学讲析)部分课文。——总而言之,让中心小组成为老师的帮手,成为小老师,负责组织、管理具体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

2.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每组4个成员,各小组同学的语文素质大致相当,座位临近(前后左右同桌,如不是同桌,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课时自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和中心小组的组织引导下完成各项语文学习任务(其中包括课内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3.组建了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之后,教师主要的职责是:①具体指导语文中心小组的工作,在各种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中做好示范(比如示范朗读,示范备课讲课,下水作文等等);②组织中心小组讨论制订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列出课文和单元教学的知识能力点;③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最重要的基本篇目;④补充语文中心小组讲析课文时遗漏的知识点和未处理好的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文或单元有关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⑤编制单元练习,组织单元考试;⑥科学评价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提示补正方法;⑦负责课文或单元或语文活动的重要的关键问题的小结或撰写相应的专题论文;⑧编印优秀作文集,组织优秀作文稿;⑨指导各种重要的语文活动(如朗诵、征文、创作课本剧,等等);⑩精选印发课外练习并指导课外阅读。

(二)优化听说能力训练的方法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的听说训练的主要方式有如下4种:

1.朗读。这里所说的朗读主要包括:①早自声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和要求背诵的篇目;另外每学期补充10篇古诗文,要求背诵。每周三节早自习,每节40分钟,一学期下来,诵读时间达40小时,三年初中或高中,诵读时间达120小时,课文背诵达60多篇;②名篇赏读,间周一节课(课外活动),主要从《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散文》、《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纸杂志选择精短时文;③新闻会,间周一次,要求全体同学写稿投稿(也可从报纸上荐稿,大量采用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拟的新闻稿,每天晚上7:00至7:30是全校学生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中心小组选稿改稿定稿,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普通话脱稿播送。

2.读书报告。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故事会,每学期2次,在期中考试后进行(因为本校每年春秋两期分别有音乐之春和艺术节,在中期考试后第3周左右进行,故事会就安排在此间的课外活动之中),主要讲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等;②读书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讲所读的书籍(以文学名著为主)的基本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朗诵其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断;宣读自己的“文学评论”(实际上是读书心得,往往既省“评”,又省“感”);③假期见闻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是概述自己假期所见所闻所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叙述二三事。

3.讨论论辩。①讨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其具体方式包括个人钻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师(或中心小组)总结发言。②论辩,即组织论辩会,不定期举行,从课本、影视、生活中去选择与语文学习相关的重要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论辩。要求各学习小组在认真准备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写出书面发言材料(或提纲),然后采用双方论争的形式进行辩论;同时组织好“评委会”进行裁判和评定。

4.讲课比赛。

我这里所说的“讲课比赛”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讲析课文。每期一周,一般在期中考试之后的第一周进行(因为本校每期期中考试之后有一次运动会,停课2至3天,学生相对较轻松,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备课),但必须在开学之初公布教学计划时就要安排各学习小组具体的授课任务(我的教学计划和总结往往是先由中心小组讨论草稿,然后我定稿打印,学生人手一份)。作为教师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讲课”示范,二是具体指导如何备课、如何确定难点、如何设计练习、如何讲课,教给学生“教学”的方法。

②评讲试卷。这里所说的“评讲试卷”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其是语文复习中,让学习小组在分头准备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语文试卷进行评讲。要求学生必须讲清:“试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怎样考的(角度、题型)——怎样解答(答题技巧)”;必须评准:“试题好不好(难度、信度)——好在何处(科学性)——有何启示(相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评讲时出现不足,教师要认真分析,予以补正。

(三)寻找检测听说能力的科学方法

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听写:从内容上说,包括听写词语、句子、句群、语段;从文体上说,主要是古诗文;从方式上说,可以老师朗读学生听写,也可以是学生互相听写。

2.听话答问:通过同学老师诵读或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答问。问题不宜设置太多,问题的内容可以是记忆性的,可以是筛选性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

3.听话笔记:其中包括听课笔记,要求记准要点,记清思路,记住难点,突出重点。

篇8

关键词:英语阅读;“语言点”教学;知技合一;语境为先;学得与习得

良好的英语阅读技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初衷之一。在当前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形势下,各类用英语交流的信息迅速膨胀,英语阅读对人们学习、工作甚至是保障日常生活所发挥的作用都不言而喻。同时,随着素质教育展开和新课改的推行,各地区英语教育都与实际社会的语言需要紧密结合,在考试等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以杭州市为例,近年来英语阅读在中考阅卷中的所占比重稳步提升,已成为英语试卷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杭州市也多次提倡英语教师重视阅读方面的教育。有了应试侧重的指挥棒以及课堂设计的改革,阅读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持久的训练,同时也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思考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等。笔者致力于从教学实践出发,以下主要介绍初中英语教学有关提升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课本阅读是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根本

课本是教学的武器,更是学生优秀成绩的发源地,善用课本者,正如战士坚守了正确的阵地,定会在一番刻苦攻坚后取得成绩的上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笔者发现,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成绩优异者并非靠辅导书、培训机构和盲目的“鏖战”来支撑,而是他们坚持着对课本的充分利用,几乎能把每篇重点课到烂熟于心。

通过不断总结,笔者认为在阅读能力的训练中,五步循环的学习方法――提问、阅读、答疑、记忆、巩固,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是问题提出环节,可以先对课文的主题进行大概介绍,在教师提前备课的前提下,定位几个能贯穿全文的思考问题,具体可以参考课后问题的设置。然后是阅读环节,包括略读和精读两部分:通过略读,锻炼学生在一定时间里定位全文主旨、找出各段和全文的主题句,简要回答第一步提出的几个问题;精读环节,则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等形式,对课文的词汇、短语、句型和篇章结构、情感表达进行精细掌握。

前两个环节是课文利用的中心环节,需要使用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随后是答疑环节,经过几节课堂学习,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所疑问和困惑是必然的,为了保障课文的充分有效利用,必须对学生进行答疑指导,解答他们的问题,攻克他们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然后是记忆环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和验收措施,督促学生记忆重点知识、完成相关作业。最后是巩固环节,可以以不定期提问和回头复习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组织的考试前加以全盘的巩固学习。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这个方法对于英语学习不失为良策,因为它适应了初中学生的学习记忆特点,同时也适应了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体制。

套用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种培养兴趣的方法。首先是借助流行话题和流行素材,搜集和学生关心的话题有关的阅读材料,培养其兴趣。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尤其注重对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借以巩固所学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能逐渐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另外,为了使学生对于长篇阅读素材保持耐心并能上手,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简易的英汉对照读物,比较实用的有“英语书虫”等系列丛书。在培养各类短中长篇阅读材料阅读能力的同时,可以适时穿插一些简短的英语幽默小品、生活窍门、名人趣事等的材料,让他们充分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

由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由小学的简易对话向高中英语的过渡阶段,所以初中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反感想法都是常见的。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必须保持耐心和爱心,及时主动疏导,及时对学生给予人性化的关怀,对他们表现出的各种问题给予指导和点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一些较好的做法。例如,带领学生在一些很简单的文章上面练练手,培养信心,使学生发现英语阅读的意义,侧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使其可以掌握略读和精读的不同技巧。

二、日常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及新课标基本要求

在日常教学中,语言知识的教学主要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可以称之为“轻描淡写派”,另一种称之为“挖地三尺派”。先看第一种。每次教研活动,我们可能都会发现一种现象:无论是哪一级别的公开课,绝大部分执教教师很少触及“语言点”这根“高压线”,因为他们担心听课教师认为“守旧”“跟不上趟”。但对于阅读课的第一个课时,对课文的理解从Skimming, Scanning, Detailed Reading 到Evaluating,理解题的形式可谓丰富多样,但一到篇章结构“语言点”教学时,执教教师对知识点的处理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带而过。另一种倾向,就是授课教师主控课堂,把所出现的新词及其用法一一罗列,分别示例,对句型分析“到点到位”对语法知识深究细挖,唯恐漏掉什么。诚然,这两种做法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要么讲得太“略”,要么讲得太“细”,都与教学的本质相违背,与新课标的本质、要求相违背。

无论是传统模式下的语言教学还是在交际法倡导下的语言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它把语言知识作为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部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共同构成了语言教学的五大目标。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也十分强调“双基”能力的培养,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我们都清楚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前提条件,若没有了这个着力点,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篇章“语言点”呢?

三、阅读课中知识点的教学要想贯彻“高效”教学策略,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1.英语语言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主体,教学中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再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自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各不相同的。因而,教师在教学前应针对“学生需求”做调研和分析。比如,教师可以印发预习提纲,在课前把它们分发下去,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各自的语言重、难点,并把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为课堂的讨论和讲解提供依据。

例如,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就十分注重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并采取各种办法了解不同基础的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通过自己制作问卷、课余畅谈的形式,用真诚贴心的语句,设置科学合理的选项,让学生由衷地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实际情况。久而久之,学生积极反映自身困难,努力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2.篇章“语言点”的讲解必须贯彻语境为先的原则

任何词、短语、语法、话题和功能都应是有一定情景的语言现象。教师的示例或阐释必须是有完整语境的文本或篇章。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给出语义正确、语境真实、语用合理的句子,还要关注学生真实的兴趣和困难。“语言点”的剖析应基于上下文的分析和推理,不可孤立罗列语言知识。教师要告诫学生,对一个词义、短语、语句的理解不应就事论事,不可望文生义,而应借助于背景知识、前后文和图式进行理解。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解决阅读理解题目困难的原因,都是不能从全文全段的角度把握文章主旨,而只从具体的词汇和短语出发做题。为此,我专门拿出时间训练学生的语境把握能力,通过设计专门的素材和题目,训练学生从上下文揣摩词汇含义、短语含义和寻找正确解题思路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在这方面出现的失误大大减少,学习成绩和学习英语阅读的信心也大大提升。

3.教师在进行“语言点”教学时也应该坚持“知技合一”的原则

能力来源于基础知识而又高于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需要能力而又促使了能力的形成。既没有脱离基础知识的能力,也没有不需要能力的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同样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点”教学时,无论是备课安排上,还是教法的采用上,都要贯彻“知技合一”的原则。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对课本的充分利用,笔者带领学生把英语课本上的阅读文章作为训练“知技合一”的最佳战场。首先,学习基础知识,使学生在一遍遍的阅读和朗读中掌握具体词汇短语、句型句式,达到知识层面的验收合格。同时,在学习课文和提升训练中,把课文当做试验各种阅读能力技巧的素材,把各种提升阅读速度、强化捕获信息能力等的训练项目,通过课文加以实践和强化。这样一遍遍的学习下来,学生不仅发现重要的词汇短语和句子已经可以达到流畅记忆的程度,而且为课外的阅读和考场的阅读,储备下良好的方法和技巧。

4.提倡精讲多练

语言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而,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意味着教师应尽量减少说话的时间,确保学生足够的训练时间。

在进行语言知识训练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贯彻从领悟、机械训练到实践运用的循序渐进的步骤。笔者将课堂营造成一种自主和高效的氛围,学生已经掌握和感觉困惑的知识,都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到我的教案中,然后笔者再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进行课堂设计和时间分配,争取把关乎最大多数学生和最重点的知识首先讲解透彻,再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个体以不同的点拨和指导。此外,笔者时常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告诫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他们对阅读培养起的日益浓厚的兴趣以及课外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来看,精讲多练的方法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受用。

5.“学得与习得”并举

所谓“学得”是指(通常是在正式的教室环境中)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即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的显性知识。这种学习是系统的、正规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自己对语法书的阅读而了解到一些语法规则,并且能感悟和谈论这些规则。而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自己读背、领悟、写作而获得。鉴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应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1)加大课堂语言训练的密度和节奏,尽量扩大课堂容量。

(2)在课外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途径来运用英语语言知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得与习得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一把双刃剑。此外,笔者还通过设置英语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大大扩展学生的课外学习空间,给他们创造更多可以学以致用和相互促进的契机。良好教学成绩的取得,不仅与高效率的课堂紧密相关,与课堂外的努力用功也是息息相关的。

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英语阅读的新技巧新方法,始终坚持使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引导和兴趣涵养,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地运用实例教学,许多学生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是英语成绩的提高,还有学生从学习英语中获得的信心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才是教学最大的成功。在阅读课知识点的教学中,只要处理好了以上关系,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师生的默契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不仅体现了新课标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语言作为载体的功能,促进了学生的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祁光颖,吕爽.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06).

[2]祖瑞.关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06).

[3]刘润清.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

[4]杨丽.语篇知识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的相关性[J].现代外语,1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