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0:3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德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体育课教学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是通过组织教学和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第二是在教学中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第三是通过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熟悉教材并对教材内容精心安排,以及良好的课堂气氛外,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课堂经常受到突如其来的外界的干扰,有的学校长期存在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的现象,特别是受到场地小、器材少、班级多等客观限制的情况下,相互影响和干扰的现象就更为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经常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某某若不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上来,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效果,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停止讲解或示范,提出某些学生思想不集中,也采用点名批评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带有强制性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通过观摩教学,听课教研,对学生进行调查交谈发现,虽然学生的注意力暂时被转移过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同教师在情绪的抵触,矛盾激化等现象,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完成,失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研究探索,发现采用提问的方式方法,解决学生出现的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课中提问的优越性再现在以下向个方面:
一、提问对课堂气氛的和谐有利。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才是建立条件反射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条件反射,甚至会影响和破坏条件反射的建立。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采用对其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否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上课。对学生来讲,用点名提问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比用点名批评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保持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如果学生的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二、提问对学生注意力有暗示作用。
一般来说,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学生,由于注意力没有放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上,因而对教师的提问也无从回答,教师在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外,帮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做暗示了学生注意力要集中,又加深了讲解示范的力度,有助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进一步理解,当教师对一名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其他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某些反应和想法,如果老师提问到我,应该怎样去回答,这种心理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检验教学成败的标志之一。
三、提问对动作技能教学有帮助。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调动师生的两个积极性,提高初学者的水平。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改进教法;反馈信息的合理运用,提高动作的练习效果,改变环境和条件等。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时,出现共性的错误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指导帮助教学。常规性地找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演示,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加强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学生示范之前作出要求。比方说:老师要对示范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提问,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和帮助教学的实际效果。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从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出发,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与价值问题,提出了具体劳动的二重性观点,把具体劳动分为效用劳动和非效用劳动,尝试把效用劳动纳入劳动价值论的讨论范围,来解决传统劳动价值论中争议较大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在17世纪由威廉·配第提出,经过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奠定和发展,马克思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劳动价值论。但是,的劳动价值论在解释当今经济现象时却无法完全令人信服,这也是生产费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等西方经济学理论拥有较大市场的原因。有必要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补充和完善,使其适应时展的需要,本文尝试从新角度研究劳动与价值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1.1关于价值创造的源泉
劳动价值论认为,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过去劳动不能增加任何新价值。与此相应,过去劳动的物化—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起转移价值的作用。这就表明新价值的创造仅与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相联,而与生产资料的数量质量变化无关。这无法解决减少了的活劳动和增加了的新价值之间的矛盾。值得研究的是,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过去劳动中凝结着大量科技成果并大量代替活劳动的今天,过去劳动及其物化形态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变化?在直接生产过程以外的知识劳动的地位和作用到底如何?如果拘泥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就不能说明如今的现实。
1.2关于价值量的决定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创造与劳动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价值量越大;时间不变,价值量不变,改变的只是既定的价值量之间的比例,即新价值与转移价值的比例。马克思也说过,在同一时间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个别企业)创造的价值可以是倍数,但他又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这很难解释当前发达国家劳动时间缩短,而工资与利润却同步增长的现实。
1.3关于价值的构成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质是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其中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脑力劳动在物质生产领域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商品价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引起商品价值构成的重要变化。马克思没有对这个问题展开论述。另外,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物质产品的价值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生产这种产品直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它是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很明显,这种分析并没有把通过各种途径加人到物质产品中去的物质生产领域内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全部包括进人。实际上,物质产品的价值构成要比马克思的分析更复杂。
1.4关于价值的实现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并将商品价值归结为劳动,而劳动只是供给方面的因素。现实生活中,需求方面表现出来的力量有时候大大超过了供给,而且使商品价格始终远远超出其价值,如部分地段的房地产,劳动价值论把商品价值与商品所面临的社会需要的联系仅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建立起来,这种对于商品价值实现的说明并不是非常充分。
2.对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与价值问题的探讨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传统划分方法,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彼此之间只存在不同量的问题,具体劳动是具体有用的特殊形式的劳动,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质的问题,但是,仅从这样的劳动二重性范畴出发研究现实的经济生活问题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把具体劳动进行细化,得出具体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是效用劳动和非效用劳动的统一。效用劳动是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它在交换中体现为抽象劳动,经过交换形成价值。非效用劳动是在劳动过程中被产品放弃的劳动,它无法形成价值。因此,效用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源泉。
以效用劳动为基点,能较好地解释诸多传统劳动价值论无法圆满解释的问题。
2.1价值创造的源泉
价值创造的源泉是效用劳动,包括活劳动的效用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效用劳动。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个人直接参与商品生产、信息处理的机会越来越多,具体劳动中效用劳动占比也越来越大,使得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了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其效用劳动程度高,单位时间支出的效用劳动多,其创造的价值就多,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少数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劳动者可以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在单位时间内支出更多的效用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活劳动的减少与价值量的增加是可以同时并存的。
知识可以物化为生产资料,但生产资料本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它只转移价值。作为理论形态的知识,是人类劳动的物化,不可能自发地转化为活劳动,因此也不能创造价值。任何知识,如果不转化为知识劳动,生产出产品并用于交换,就不能形成价值。因此,价值的增长是源自效用劳动的增加。
2.2价值量的决定
决定价值量的不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而是最劣等条件下的效用劳动时间。如果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效用劳动时间相等,则它们的价值相等,但它们耗费的劳动时间可以不等。效用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延伸的,其延伸的长度决定于使用价值量的增长速度。优等条件下的效用劳动时间往往是劣等条件下的数倍,因此,效用劳动时间相对于劳动时间而言是无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不断增加,效用劳动时间不断向前延伸。现实情况中,劳动时间缩短了,但效用劳动时间却增加了,工资与利润就可以表现为同步增长。
2.3价值的构成
一种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该产品直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直接生产过程中最优配置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构成。这种最优配置与效用劳动相吻合,能体现了管理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样的构成也才能把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全部纳人。直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属于转移价值部分,但它也会随着物化劳动的效用劳动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最优配置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包括了通过各种途径加人生产领域内的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为了达到最优配置进行的各种脑力劳动都应该计人新价值。
2.4价值的实现
价值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在交换中,需求和供给(效用劳动)共同决定了价值的实现路径。如果仅从供给考虑,价值的每次交换都应该是等价交换,实际上,在需求的作用下,等价交换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供给在客观上要求实现等价交换,要求体现抽象劳动的同一性,但需求在主观上则要求体现等效交换,要求体现所得的效用至少不低于所失的效用。对某种效用劳动的需求越大,表明需求者愿意和能够补偿的其他效用劳动越多,这种效用劳动就越容易转化为抽象劳动并实现价值。因此,交换价值在不同时间内的不一致是需求发生作用的结果,也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不一致的结果。价值实现的难易程度与交换价值的大小成反比,价值实现越难,其交换价值越小,反之,价值实现越容易,其交换价值越大。
3.结论
篇3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德育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动。教育学和心理学把12-16岁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这段时间,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不光要探究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树立把德育教学贯穿在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的意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每位同学。教师只要有德育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二、利用教材内涵德育思想指导学生行动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众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结论,主动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用自己亲身实践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并将它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编写教学案例,进行思想教育。此外,教师在讲解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帮助学生融汇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学会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用自己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探究“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父母赋予我们太多,我们要应该孝敬父母”,教师在备课中,分析教材蕴涵的德育情感,以“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对我们的爱——孝敬他们”为其内部情感联系。要把握这种条理清晰的情感思路,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观点的理解及德育意识、德育情感的培养。
三、德育思想在问题情境中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展示教学目标,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提供有效、广阔的平台,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情载理,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才能有效地灌输德育意识。例如,讲到“天下父母心”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录音播放儿子给父亲的一封信,设置道德情境,形象直观地渲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境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播放后有很多学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道德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实践体验中实现德育目的
篇4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毋庸置疑,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在逐渐理解、消化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现象。于是,有人感慨语文教学中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师冥思苦想所“成就”的“教什么”的内容,有人惊呼语文课教给学生的大多是“伪知识”,也有人感叹语文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不知道该教些什么。
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有机整体,但如果只讲究科学性忽略其艺术性,必然导致教学的凝重、呆板,缺少那么一份活泼、隽永。我以为,授课者应以艺术为载体,把教育与美妙的艺术结合起来。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下面仅谈几点粗浅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第四,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上新教改课程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中国古代的大圣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也有力地说明启发式的教育很重要。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方法”、“手段”和“技术”的运用都应从实际出发,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课改就是用多媒体上课,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表演,演课本剧、演小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老师只是坐在旁边做免费观众。
篇5
一、主题电影是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多年来,我们的人文思想教育是被忽视了的,是不成功的。在实施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增强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人文素质水平的关键。要避免说教式、注入式等形式化教育的倾向,还人文学科本身的魅力,就要探索多元化的人文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诸如举办人文知识系列讲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人文知识竞赛,开展阅读与人文思想教育有关的阅读教育活动,外出参观人文景观等。通过开展人文思想教育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就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把人文思想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如何利用优秀的电影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就值得我们现代教师去研究,去为现代中学生寻找一条人文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或荧屏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思想熏陶,情绪感染的一种精神活动。为此有人说:电影,能从诗中学到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汲取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光线和色彩;从音乐中窃取音响流动;从画师处偷得构图和情趣;从建筑那里摹得结构。它是各种艺术的综合,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思想与艺术的珠联璧合。
电影融光、声、色、画为一体,形象逼真地、深入浅出地演绎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它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打破了时空限制,能让全世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相会于课堂,相会于今天;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主题电影能让学生走近名著,和名人握手,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从而完善人格,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同时它还能让学生随剧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惧、憎,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张扬个性,成为中学生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二、主题电影是实施人文思想教育的客观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地理和环境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准确地说是一所农村孩子的学校,家长文化素质偏低,82%的家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学生家庭缺乏文化氛围,家长眼界狭窄,文化品位不高,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人文认识,因而也就缺乏对学生,对自己孩子的人文关怀。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需要,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学生现象,更加促成了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的单调、家庭教育的缺失、知识来源的匮乏,知识结构的单一的现象的形成。因而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相对封闭,课堂表现缺乏活力,往往难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开展现代人文思想的教育,需要一种媒体给他们进行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培养意志的人文思想教育。在这样的客观教育背景下,我们择立了电影课程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整合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改特点,目的就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涵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具有人文关怀,品德高尚的人”。
三、主题电影对语文知识有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厚重的经典名著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利用影视作品以其生动具体的银屏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本质,通过观看主题电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背景的了解,提高学生理解、表达、鉴赏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特色之一,具有对语文知识强化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第一、利用主题电影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素材。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备受学生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这一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可以把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细节的叙事技巧,以及结构的章法借鉴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比如在一次主题为《用什么打动“我“的心》的作文评讲课上,我通过学生的作文拟题、选材等的评析,引导学生得出:“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是作文取胜的法宝。接着播放电影《围城》让学生讨论,这部电影,在写作上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达成共识:换个角度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去表达情感。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换角度”几方面考虑,一定会打动人心。生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导学生写影视评论文章等。
第二、利用主题电影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视艺术是一种语言性很强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走向他们所喜爱的影视作品。如确立话题“我喜欢的电视剧”,“电影、电视给我们带来什么”,“你对影视剧中的什么最感兴趣”,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说说电影电视的利与弊,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甚至争辩。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这样一定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
第三、利用主题电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以美感为前提的特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问题串教学的趣味性,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问题串的趣味性,要结合学生自身特色不断创新问题,通过设置趣味性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讲“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大家知道圣诞老人吧,圣诞老人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这个帽子很特别吧,那么让你制作,你会制造出一个类似的帽子吗?结合自己的制作经历,提出对圆锥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能够深深地被问题所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调动起来,学生在学习圆锥的过程中也将能够更积极、更主动.
二、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有步骤地提出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都是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教材中的难点问题,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会很难理解.即便是理解了,在以后遇到相同问题的时候还是不会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住知识点的层次性.在应用问题串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知识的层次性,对于数学难点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来向学生提问.把握住知识的层次性是做好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的关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点.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对于该知识点,教师要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本身的特性来设置提问:一是向学生提出两个方程x2+6x+5=0和x2+8x-9=0.让学生来解这两个方程.二是在解答了两个问题之后再向学生提问,这两个方程中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与方程系数之间有何关系.三是再举两个例子来让学生解决.解决之后再观察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同方程系数的关系.之后是要学生观察ax2+bx+c=0,这个方程中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同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最后就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上述规律表示出来,通过这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中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
三、问题设置应该更加生活化
初中数学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地是进行理论教学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不可能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因而在问题串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巧妙地设置问题,这样就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将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问题串把日常生活实际同知识连接起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在讲“数据在我们周围”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把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统计出来,之后再根据统计结果来计算所统计学生在全班学生中所占比重,并用统计图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助于增加对全班同学的了解,又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统计能力.
四、问题串要具有探索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串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问题串具有探索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问题串的探索性,问题串要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调动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性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采取专门措施来合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能力.
五、结语
篇7
摘要:包山楚简表明,战国中期楚在东方有一个经济区名曰“啻苴之田”,是楚王新大厩所在,其范围当今固始县以东、霍邱淮水以南、六安以北、定远以西的地方。“啻苴”的合读接近于“鹊”音,与秦汉时期的芍陂之芍的读音、地理范围正相当,与孙叔敖修造的诸陂塘分布范围也接近。而清华简记载楚国灵、平、昭王皆都于亳州之南的乾溪之上,结合文献记载知此时芍陂一带得到较好开发,并成为楚平、昭王“马政”之属地。芍陂灌区还可以推到春秋后期,这已接近孙叔敖的时代。过去认为芍陂始建者是春秋时期的孙叔敖,颇有道理,而战国后期某人修造说则完全不能成立。
中图分类号: K928.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4044109
芍陂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规模也最大的陂塘蓄水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时修时废。其早期情况因为资料不足,学者间颇多异说,尤其是创始者为谁、地理范围的大小以及名称问题。现结合包山楚简、清华简资料与传世文献重新讨论,期以推进这一重要水利史问题的研究。
一、芍陂音义及名称由来
芍陂的得名,一般以郦道元的说法为依据。《水经注》卷三二“肥水”条叙其支流豪水曰:“又东北迳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1]但是,“芍陂”之名在传世文献中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等。①《汉书·地理志》庐江郡“潜县”条云:“沘山,沘水所出,北至寿春入芍陂。”颜师古注:“芍音酌,又音鹊。”该志六安国“六县”条亦云:“如溪水首受沘,东北至寿春入芍陂。”颜师古注:“芍音鹊。”《后汉书·王景传》载:王景“迁庐江太守。……郡界有楚相
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李贤注亦曰:“芍音鹊。”《太平御览》卷七二地部“陂”条,注云:“芍,魏志音鹊。”看来芍陂之“芍”读如“鹊”是注家比较一致的意见。而“陂”则较好理解。《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注云:“陂,泽也。” 《说文解字》曰:“陂,池也。”《方言》卷六:“陈楚荆扬曰陂。”《尚书·泰誓》孔疏云:“泽障之水,使不流溢,谓之陂。”《周礼·地官·稻人》:“以潴畜水。”郑众注“潴”:“畜流水之陂也。”陂就是古代畜水的湖池、水塘之类,有人类加工的成分,是淮河、长江流域流行的叫法。《礼记·月令》:“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尚书·禹贡》云:“九川涤源,九泽既陂。”这两部作品一般认为北方学者所作,说明北方也有“陂池”的说法,当然也可能是相互影响的结果。
芍药是一种草药,芍药之芍,古音学家尽管属韵不尽相同,或者说在宵部,或以为药部,而两部邻韵,差别不大,一些学者就把两韵合为一部。如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十一家古韵分部异同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另如潘悟云主持的《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查询”“芍”字古音,http:∥/。鹊字古音,或者说在铎部,或者以为鱼韵,清母。参考潘悟云主持“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查询。鱼、铎相邻,音甚近,与芍药之芍声韵不同,但也不甚远。近来阅读一些研究芍陂的文章,关注者或者重复郦道元所言[2],或者说芍陂即期思陂,期在舒六方言读为ci,与泚同,泚水、沘水即期思水,“鹊与期同声,与芍同韵,鹊声显然是由‘期’声演变而来。这就说明芍陂的读音是由‘期思陂’演变而来。”[3]我们知道泚水与沘水并不相同,期、思古音都在之部,与鹊在鱼部也不一样,不可直言期与沘同读。
姚汉源提出芍陂得名可能有三种情况,即以芍药或汋约,义为绰约,形容陂之美;以多凫茈(今名荸荠)等水产物得名;以从汋义为激水声,汋汋之声,为取水时之声,汋通酌。而他个人倾向于第三义,即芍陂或汋陂古有取水灌田之利,因名。姚汉源《泄水入芍陂试释——读〈水经注〉札记》,载《芍陂水利史论文集》,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等,1988年印。这个解释很有特点,但是否如此不能征实。
郑肇经又提出一种新说法:“我认为孙叔敖主持修筑的一系列陂塘当时可能受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的局限,工程较为粗放,经过后世人把这些陂塘工程逐渐加以改进和扩展,就形成为一个陂塘大灌区,才起名叫做芍陂的。南朝刘宋裴骃《史记集解》说:‘民传孙叔敖曰,葬我庐江陂(指安丰芍陂),后当为万户邑’。这就说明安丰芍陂地处南北要冲,有发展的前景,原名庐江陂,芍陂的名称是后世人起的。”[4]他所说的《史记集解》裴骃的注文引自《皇览》,但其中并没有说及庐江陂名在芍陂之前,况且为数百年后的民间传言,不会是原话,直接说芍陂名后于庐江陂,目前看证据不足。因为汉代早期庐江郡在江南,庐江之名指长江以北的地方是在汉武帝以后。[5]再说,庐江郡先秦本为群舒之地,所说方言与楚人的当有区别,作为楚国贵族孙叔敖所名之陂,与庐江当地人所言似乎也不一定完全一样。还有就是由庐江陂改名为芍陂的理由,这里也不能体现出来。
可以看出,学者们围绕芍陂之名提出了很多解释,但都没有推到先秦,主要根据秦汉及以后的资料加以推测,虽有自己的道理,但不能较好地证实。
篇8
【关键词】音乐 教学 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21-01
一、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新世纪理想的音乐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品格、娴熟的教学技能、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创新的教学观念等优秀教师的独特素质。第一是优秀的教师应该关心学科内容,积极探究教学内容;第二是优秀的教师应该关心他们的学生,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理及心理特点;第三是优秀的教师必须要热爱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专业和社会地位应该有着积极的态度;第四是优秀的教师必须合理的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音乐教师要有全面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文化基础知识越多,系统性越强,个人的眼界就越宽。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才能高瞻远瞩赋予音乐教学新的内涵,才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它包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声乐知识、器乐知识、民族民间音乐知识、音乐史常识等。音乐教师还应该具备丰富的艺术学、教育学、美学、音乐心理学等学科知识。
(二)音乐教师要重建教学知识结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组织方法
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要多与同行交流,既能提供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资源,又能消除孤独感,获得心理支持,能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教师要多参加各类培训,要同别的学科一样积累很多教学案例,有助于在特定环境下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怎样进行唱歌教学?音不准怎样进行听觉训练?怎样进行识谱教学?怎样解决具体的歌曲重点、难点,用什么教学手段更好?音乐教师要能弹会唱会写,要能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和开展全校性的大型音乐活动。
(三)音乐教师要具有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与音乐整合能力
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师应具有支配资源、使用信息、掌握新技术、运用系统方法的能力等,信息时代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过去旧的课堂教学,音乐教师只有依靠教材和教参及配发的辅助资料就可以了。新课改以来,随着网络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熟练的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上运用多种手段,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音乐教师要具有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评判标准,但成功的音乐教师除应具有友善、理解、温暖、敏感、系统、热情等人格魅力外,情绪上的成熟性应是成功的教师应具有的另一重要品质。这意味着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让个别学生的行为扰乱了自己的情绪,如果教师表现出被学生的行为所困扰,这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而且会使那些故意找茬的学生感到幸灾乐祸。
二、教师课堂教学应具有创新精神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一)教师课堂教学应具有创新精神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教师要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首先自己要有创新精神,应具备即兴音乐表演、自制简易乐器、编配伴奏音型等的能力。
(二)教师教学的个性风格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教学风格是教师执教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技能、手段和方法,它既是教学工作成熟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才华、个性的一种显露。教学艺术的高效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并充分发展其认知能力,以保证学生在“认知”和“发展”两方面都能高效率地达到预期效果,高效率地实现预期目标。教学艺术之所以具有高效功能,是因为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和能更有效地因材施教。
三、音乐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掌握双基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知识学习与技能的训练普遍被淡化,教师在音乐课上所花知识学习与技能的时间越来越少,好像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离开音乐教师就不会完整唱课本上的歌,教师在课上教唱歌一带而过;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认为简谱不如五线谱重要等,导致会识谱的学生凤毛麟角。另一现象是,乐器教学成了出力不讨好的事,很多教师课堂上不教乐器。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应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来完成。
(二)处理好综合性与音乐课的本体性的关系
音乐与音乐文化的教育是音乐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育新理念,这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音乐与相关文化、相关学科的综合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感受和人文理解。但是,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是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服务的。教师要掌握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学生,随着生理的变化和音乐知识学习的积累,音乐学习心理也将具有不同的特点,音乐教师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征对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要处理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兴趣是指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将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索的心理倾向,甚至带有感彩和向往的心情。学生在音乐课上最喜欢的活动是听音乐,其次是唱歌。学生最喜欢的歌曲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铺天盖地,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会唱的流行歌曲比课本上的多得多,这不能不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师的深思,一味的排斥不如正确的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流行音乐并合理引进课堂,要选择有充分的感受力、想象力的音乐。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内容空洞、思想苍白、形式粗糙甚至低级趣味、无病的流行歌曲对没有足够鉴别力、喜欢盲从的青少年是一种毒害。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班级制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当今社会广播、电视、VCD/DVD等大众传播媒体以及家庭和社会的音乐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音乐教师应了解学生课外有无参加少年宫、文化馆等学习唱歌、乐器或舞蹈,要给这些孩子展示自己音乐才能的机会,可以在艺术月文艺汇演中或在音乐课上让他们上台表演。
参考文献:
[1]施婧. 音乐教育教学浅论[J]. 大众文艺,2012,(6).
篇9
关键词:新课改 教育 理念
基础教育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是:发展性的课程功能观,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观,生活化的课程观内容观,创造性的课程实施观,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观,民主化的课程管理观。但理念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而这种差距正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问题所产生的。
新课程改革后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课改意味着教育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转变时期,一些老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想转变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受到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转变还是存在困难的,他们想用新的教学方法却缺乏新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想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又不符合新的改革要求,他们变得束手无策。
其次是一些年轻教师更新意识强,在新课改中也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却带有盲目性,没有看到新课改的实质。例如福建师大文学院的孙教授前一段时间去一所中学听语文课时,上语文课的那位老师给学生们上的课是《木兰辞》,在讲课前那位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部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这挺有新意的,这位语文老师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起到开拓学生视野的作用,还看出这位老师认真施行新课改的政策和方针,但他没有把它落到实处,原因就在于他的实施方法带有盲目性。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播放的这部影片内容,孙教授说这部影片只是动画片与所上的《木兰辞》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这种做法就是硬套新课改的公式,用的是新思路走的还是老路。我们说“教师对新课改的接受表现为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一是把新课改文化合理化为自己的观念过程,二是相信这个观念的正当性,并把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观念过程”①。但这位老师没有做到使价值观念向行为观念转变。
第三,新课改后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像传统的那样一味地给学生们灌输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自己向老师提问题或发表意见。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学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同时教师们不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对学生的问题或观点持尊重的态度。可以看出师生目前的状况还不能形成一种默契的配合与互动,这对新课改的实施包括其中教学方式的转变都是一个阻力。还有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一些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时间以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甚至造成课堂纪律混乱。
第四,在教材方面,目前新课改内容比新课改前增加了许多。如高中思想政治原来只分经济、哲学、政治常识三个部分,新课改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生活内容。高中语文原来新课改前只有6册书,新课改后必修课教材就有5个模块5本书,选修课共有5个系列,每一个系列一本书,共10本教材。内容上的增加是为学生减负还是加负?加负并不是新课改应有的。学生的基础并没改变,学习时间有限,每科学时又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和完成这些学科上就存在很大的压力,教师们也觉得时间紧,任务重,难以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可以看出新课改后出现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第五,高考新方案尚未公布,这使得教师在备课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教学上难以突出重点,同时也造成学生学业上的茫然。不少学生对课程尤其是选修课没有一个较熟悉的认识,教师也没有对此认真讲过,也没有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少学生反映新教材例题少,书看不懂,只好通过买参考书和练习题来应付;教师反映的是教材版本多,教师怕知识遗漏就把它们全部都讲解给学生,另外找时间补上,可见高考新方案仍未公布造成了师生仍旧走应试教育的道路,这样新课改的理念也就无法得到内化与外化。
新课改的问题可归纳为:1.大部分教师在适应这一改革方面存在困难,也有一部分教师则是硬套新课改的教学公式,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2.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很强,师生还不能够完全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默契的配合。“新课程师生理念的改变,要求教师从权威的角色走向与学生平等合作的伙伴”②;3.课时与教学内容发生了矛盾;4.高考新方案不能与新课改同行以致新课改无法充分发挥作用;5.师生都感到茫然且各自的任务都很繁重。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供它们的解决办法仅作意见供参考。首先要加强对教师“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秉承终身教育”③的继续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时为教师进行新课改培训,在培训中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也可以运用以往教学模式中的精髓与新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还要求“教师的学习需要理论的指导和专业的引领”④。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利用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课堂讨论发表观点的积极性,在讨论中教师要不时地引导学生,并要照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教师让学生讨论问题前应先教授有关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并让学生充分理解,然后再开讨论课,讨论课上不能硬抠教材知识点而应该联系当今社会热点将知识进行迁移,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科间的互动,扩大学生的综合知识面。第四,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掌握所传授的知识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不断给学生以引导,为学生多出例题,例题要经典、新颖、质量高,有针对性。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真正从学会变成会学。第六,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后的反思。第七,高考应尽快制定出新方案,让师生们都能够有个提前的适应,高考的新方案应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新课改成了时代的需要,这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并不是说明以往的教育制度不好,以往的教育制度适应的是当时该制度所在的时代,也就是说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应时而变的制度才是好制度。从总体上说新课改还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未来,新事物一开头一般是不容易马上被人们所接受的,但新课程改革始终体现着人性化的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创新型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⑤,新课程改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关注学生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许多课程增加了小组活动,综合实践,专题讨论等内容,大体上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教师讲学生参与程度低的状况,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们有了亲切感,学习兴趣倍增,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新世纪面临新挑战,新机遇、新时代呼吁新人才,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否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方法和手段。我相信新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让教师们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更加出色的水平,让学生们能够在快乐的学习中不断地进步成长。
注释:
①林正范等著《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转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60页
②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61页
③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5页
④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7页
⑤彭兴顺著《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5页
参考文献:
[1]林正范等著《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转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4]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彭兴顺著《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篇10
一、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启发学生思维。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去积极寻找答案,教师的提问不断指引学生思维前进的方向,促进学生产生一种答题成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通过提问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反省自己的教学范式和方法是否存在不足,并及时调整,因此课堂提问有教学反馈的作用。
3.教师通过提问,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去思考,也能把通过巧妙的提问,调节课堂气氛。
二、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刚开始上课的前几分钟,学生还没有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来,行为比较散漫。这种时候,给学生提出一个生动有效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而在上课25分钟左右的时候,学生又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那么在这种时候提出一个生动有效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调整好上课状态,从而创造一个有活力的课堂。而且,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如何加强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环节
1.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更有主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多听听他们的声音,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仔细研读教材,针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提出问题,诱导他们独立思考。初中的孩子们常常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我们教师也应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2.注意培养师生关系,加强师生合作
在我们的上课过程中,师生关系也尤为重要,老师和学生能够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们教师应该多关心学生,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同时这也能够加强师生的合作关系,促进交流,进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3.改变陈旧的课堂提问方式
初中的学生们还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年纪,在课堂提问时引入设问的提问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知识内部结构的串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够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从而减少了学生上课走神的现象,更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应该先对问题做出铺垫,然后诱导学生进入到老师的问题中来,而且这样老师很容易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所以才能及时的给学生解决问题。
4.课堂提问问题要有深度,有广度
教师设计课堂的提问应该更全面,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在简单的英语题目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深层次的推理,解释和分析,引导学生在自己本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进步和跨越;但问题不能太难太深,这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还可以设计一些分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整合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和分析归纳等高层次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整理查阅资料,给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方案,给学生锻炼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