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30 13:1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的反射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身的课。其中光的反射规律是本节的核心,也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阵地。在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解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提出新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题引入
师: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另一种物质时情况又会怎样呢?
生猜想:反射回来。
[实验探究]把玩具激光笔打开,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
师: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光被平面镜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它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天花板上出现一红色小光斑。
[实验探究]打开玩具激光笔,让光束垂直射到水面上,并在水槽和激光笔上方放一张白纸。
师:这次同学们又观察了什么现象?
生:一束光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有一部分光射入了水中,有一部分光被反射了回来,因为上方的白纸上呈现了一红色光斑。
[实验探究]用一幻灯机将幻灯片的图像投射到粗糙的屏幕上。
师:同学们为什么能从墙上看到图像?
生:屏幕将幻灯机投射出来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
师:以上实验说明,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本身是不发光的,你们为什么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我?电影、幻灯的幕布为什么总是用粗糙的白布来制作?为什么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且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呢?
[设置疑问,激励思维。](学生思考,议论)(教师不作定论)
师:这些问题都跟光的反射有关,学习和研究了光的反射规律,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板书课题]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师:从上面的实验中,你是否可以总结一下,什么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生: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师:请同学们来举一些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生: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凹面镜,凸面镜。
师:以上的实验,我们都可以用光路图来表示。
(板书画图,并讲解)
反射面:MM’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法线:过入射点和镜面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演示实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让学生装观察入射光束、反射光束、镜面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生: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在镜面的同一侧,反射光束,入射光束在法线的两侧。
师:猜想一下,入射光束向法线靠拢时,反射光束会有什么变化?
生:反射光束也会向法线靠拢。
师:对不对呢?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向法线靠拢,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师:根据上面实验的现象,我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准备怎样来回答:当入射光束逐步偏离法线位置时,反射光束与法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生:变大。
(演示实验,证明其正确)
师:猜想一下,在光的反射中,会不会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重合?
生:会。
师:谁来上讲台,演示一下。
(学生上讲台演示,存在重合)
师: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重合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通过观察:入射光束与反射面垂直时。
师:这时入射角等于多少度?
生:(1)0°(2)90°
(教师强调入射角的定义,明确当入射光束垂直于反射面时,即与法线重合无夹角,故i=0°,此时反射角r=0°)
师:在刚刚的实验中,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怎样变化?
生:也变大。
师:(提出猜想),即么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会有什么关系呢?
生:猜想:可能会相等吧。
师:如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做实验来探究。
师:如何实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实验方案后,再阅读课本P39实验与记录。
[演示实验]
器材:教学激光演示仪
步骤:(1)在激光仪的分度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教材上的表格中。
师:根据实验情况,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生: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这就是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板书)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指导学生看课本“漫反射”内容)
师:光不仅射到平面镜上会反射,射到所有的物体上都会反射。如光射到平静的水面、玻璃面、光滑的金属面上都会反射;光射到墙壁、衣服上都会反射。反射时都遵循我们总结的反射规律,所不同的是反射情况不一样。这种粗糙表面上的反射叫漫反射。
师布置课后实验:试一试在家里,晚上关灯,将一小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
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哪个显得亮?
(让猜想一下,教师不作定论,明天课前交流。)
三、请你来总结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实验。
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3、今天你证实了多少个猜想是正确的,多少个猜想是错误的。
四、巩固新课
1、请一位学生讲述反射规律的内容
2、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分别指出,入射角、反射角、入射线、反射线、法线。
五、布置作业
篇2
关键词: 物理课堂 教学 生成
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预设,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可见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教学预设。好的预设是一节成功课的前提,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预设外生成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我认为“生成”的课堂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是最精彩的。
下面我从一线教师的视角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物理课堂“生成”的理解。
一、摆脱原有教学设计“生成”
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实际“生成”对教案作出适当的调整,把教案看作是学生学习的预案,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进行随机灵活的调整。
案例一:在教学“光源”时,有的学生提出“月亮是光源”。我就将错就错,让学生对“月亮是自身发光,还是反射太阳光?”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学生根据收集的有关月光的信息积极展开交流讨论:和太阳相比,月亮有哪些异同点。我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归纳并列举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根据黑板提供的知识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大胆猜想。A类学生认为月亮是光源,因为它和太阳一样发光。B类学生认为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离地球近却不及阳光强。C类学生认为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又没被挡住,若月亮能发光,就不会出现“月缺”和“月圆”的现象。最后我对学生的猜想和分析给与合理的评价和定位:月亮其实不是光源,月亮是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B类学生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灯光离我们更近,却不够日光和月光强,它可是光源。C类学生的理由比较充分,老师赞同。如果月亮是光源,在没有被挡住时,看到的是圆月。而事实上,太阳光照射月球时,有一部分光被地球挡住了,使得月球一部分有反射光,一部分无反射光,因此产生“月缺”的现象。
这样,我理智地放弃了预设,尊重了“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留给学生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味,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在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使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二、超越文本“生成”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作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为学生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案例二: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讨论,认为可能与压力、受压面积的大小以外的其他因素(如物质的密度、材料的软硬程度等)有关。对于他们的猜想我不轻易否定,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另外,本活动提供了较多的实验器材,可设计多个实验进行研究,学生各抒己见,实际操作,积极思考,合理评价,最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三、在追问中“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重视不够,不是放置不顾,就是手忙脚乱,不会处理。因此,教师要敢于追求“生成”,善于用好“动态生成”资源。课堂成了师生对话的场所,其教学效益在教师敢于追求“生成”,给予正确的引导,在交流对话中不断“生成”与建构,让学生在探讨、尝试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案例三:在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但有位学生却说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猜想。我捕捉住这一错误及时“生成”一个妙不可言的教学过程:
师: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
生:可能还与塑料刻度尺的弹性有关。
师:同学们想想,他的猜测对吗?
生1:对,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的情况下,弹性好的形变程度大。
生2:对,当形变程度相同时,弹性好的所用的力小一些。
生3:不对,他们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我们探究时针对的是同一把尺,弹性程度相同。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仔细想一想,谁说得更有道理呢?
接着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生3说得有理,接下来的实验探究要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每组将用的就应该是同一把尺(弹性不变)。
我对学生错误的猜想并没有回避或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引导学生仔细揣摩,用心体会,由一个错误从而辐射到整段的学习。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感受到了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及时关注了学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合理引导,给猜想错误的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了该怎样去探究。
四、拓展“生成”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及时捕捉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让课堂弹性化,追求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是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动、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课堂会因动态“生成”而精彩连连。
“生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
总之,当教师捕捉到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后,改变原有的预设,建构“生成”式课堂,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会绽放,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02-411.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28-32.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3-8.
[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4.
[5]张铝明.论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构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
[6]钟启泉.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教师人文读本(第三卷).
篇3
案例一《磁体与磁场》新授课上,一条课本的磁场习题“顺带”牵出一个有趣的力学题
某位老师教学《磁体与磁场》,在学习了磁场和磁体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进入问题合作学习与探究阶段,学生们按照老师的布置研究了一组课本习题.其中,最后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一个正方形底座上固定一根光滑杆,依次套上三个相同的具有磁性的铁环,每个磁铁环的上下两面都有磁性,一面是S极,另一面是N极.如果B的下表面是N极,请你判断A、B的两面磁性如何?这个问题并没有难住对于磁场充满好奇的学生们,他们很快发现,A、B之间产生的是斥力;否则,B就要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掉落在A的上面;同理,C与B之间产生的也是斥力.这样,根据磁体的同名磁极之间作用特点和异名磁极作用特点便不难判断出断A、B的两面磁性.本来讨论到这里,学生探究活动便可算作完满结束,孰料一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请问,既然三个铁环相同,一样重,为什么插在杆上,静止时,它们之间为何不等间距?
如果按照事前设计的教案,这个问题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流程之中,况且本节课对于《磁体与磁场》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合作探究阶段看,学生掌握得相当好,许多教师往往这时会安排到课后个别与提问学生交流,但是,这位老教师却临时改变了事前教案安排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所谓“教师小结”,而是兴致盎然地“陪同”学生探究这个“偶然”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意识到:而将AB视为一个整体,那么,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应该与C的重力平衡,AB之间的排斥力应该与BC的重力平衡,说明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AB之间的排斥力;而上述BC之间的距离相对于AB之间的距离而言要近一些,由此可见,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听课教师不由得击掌称好:将一道磁体与磁场的习题似乎是“顺带”变为力学题,似乎这节物理课“跑题”了,但是,这位老教师教学处理十分灵活,凭着教学机智,将问题的讨论竟然又由力学问题“化归”到了《磁体与磁场》的问题上.事后,这位老教师的一席话值得回味:既然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就应该不拘一格,出现所谓“偶然”、“不经意”、“无准备”的临场问题,不妨就地取材“顺带一笔”,好好组织学生探究,这样,学生既然对问题感兴趣,通过探究就能活化课堂所学的《磁场与磁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研究力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的思维是如何的简洁、优美,领略物理科学探究的魅力与方法.当然,这样做就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案例二《光的折射》实验探究课上,一个课本演示实验“顺带”牵出一个有趣光学现象与问题
初中物理对于光现象的介绍限于篇幅与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介绍简单的反射与折射知识以及透镜的基础知识,对于折射现象一般不介绍全反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定量表示.课本在《光的折射》新授课中安排了一个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演示光斜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先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束照射到透明水槽的底面上,并在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做好记号,便于下一步实验进行对比,教师这一步演示的目的是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没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沿直线传播;接着,教师向水槽中注入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是如何随着水面的升高而变化的.很多教师一般是边演示边讲解这个实验,但是,有一位物理老师却要求学生同时到黑板上尝试画出激光束在水槽中注水前后光线传播的大概的光路图,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展示的现象;在概括出折射的定义后,完成折射的定性规律学习,然后便进入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课本所附习题与教师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随后在黑板画图的那一位学生出于新奇,要求教师允许他自己动手尝试:如果把激光笔按照图2乙所示方式放置,实验结果如何?这位学生的“一时兴起”,并没有让这位物理教师感到尴尬与干扰,随后,就让这位学生给全班演示改变实验条件之后出现的现象,学生们无意中兴奋地“发现”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无论倾斜程度即入射角多大,总能发生折射,并折射进入水中,但是,从水里沿与水面倾斜相交的方向向空气传播时有时也发生折射,有时,却全部反射回水中.这位教师对学生发现的现象进行了精炼的概括,虽然没有进行理论的过多介绍与深究,但是,他临场随机应变,给学生“开了一扇通向高中物理光学课的窗户”,启发了学生,引起学生重视实验的动手与动脑结合的物理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提高预留了空间.
案例三《滑轮应用》习题课上,一条司空见惯的习题讨论中“顺带”出解决问题的“小窍门”
篇4
一、理解新《课标》的内在含义及实质
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点,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特别是在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过多强调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丰富雄厚的知识作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各种能力的土壤,而谈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无异于缘木求鱼。
教与学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观点理念,是传统教学观点理念基础上的一个飞跃。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是一个知识传授者,但更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机智。教师自身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其它各方面的素质,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教师自身素质高的基础上,才能营造出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探究场所,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火花,诱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准确把握实验物理实验教材的特点
与以往的物理教材相比较,新的物理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因此,课堂教学中的重点要放在探究实验上。认真组织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探索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掌握物理基本规律和基础知识。
三、做好实验课的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
实验学习合作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允许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 。实验学习合作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奠定组内互助合作的基础, 组间同质为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每一个小组又以两人为单位组成实验组,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又可以互相讨论学习,共同提高。以实现实验课堂的高效性。
四、多样化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多样化
1、让学生走出课堂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在实验室上、在教室上,也可以在教室外面上。如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带学生到就近的河边或池塘边看倒影,让学生自己感受生活中的光的反射,把问题具体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他们在平静的池水边,看到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即光线平行射入湖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形成物体的倒影)。让一个学生自己将一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层水波,湖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乱了,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能看到了紊乱的岸边景物的倒影 。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水面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水面,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等等。通过这些生动而且直观的实验,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篇5
关键词:科学探究;有效教学;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139-03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初中科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学评价“唯分”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教学机制下,学生成了解题工具。在这种教学机制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都受到扼杀。为了还学生一片科学的天空,真正的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我们必须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能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艰辛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给学生构建探究的平台。过去的科学教学活动,偏重于知识内容的传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对科学的学习缺乏参与,享受不到学习科学过程的乐趣。针对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尽量选择足够多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例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时,需准备用钉子作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的容器等,这些器材部分由教师准备,部分可由学生准备,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做引导者、合作者,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设计实验获取证据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学生并未真正领会就“草草收兵”,时间一长,这类学生在学习中就有许多认识的误区,也会失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科学情景,多设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面对多种疑问,产生浓厚的探究、揭谜兴趣。例如在“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中,上课前先播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随后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歌词中的声音分别是由谁发出?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们兴趣盎然,最熟悉的歌词所述的声音,究竟是由谁发生的?它们怎样产生的?平时思考很少,现在确有探究一下的必要。又如:“光的反射”一节的教学,上课前先在墙上挂上一个靶牌,然后提问“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是什么项目?”(射击)我们现在来玩一玩射击游戏,用激光手枪射靶牌(直接瞄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同学们能通过一旁的镜子射中靶牌吗?”问题提出,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上台试射,但都没有成功。教师上台射击,先移动位置(让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后,举枪一举射中。为什么老师可一次射中呢?因为老师懂得反射定律,同学们想探究一下反射究竟有什么规律吗?开放性、趣味性问题引起学生的多种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设计课堂实验,开展探究活动。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发现学习。在目前的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的现象,即便进行实验,大多用来验证科学结论,以致实验的探究性、创造性成份白白流失,也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严重不足。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高度重视科学学习中的实验成份,并创造条件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力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科学”。例如,在台州市优质课评比中有位老师执教《神经调节》时,对“反应快慢的测试”活动的处理方式与众不同。一般教师会用有趣的故事引出不同的人在一定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然后按书上的方案展开活动。该参赛教师则将这个活动以问题“人的反应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猜想,然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一边实验一边探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从中自主发现科学规律。有的学生设计了不同于书本的实验方案,该参赛老师及时表扬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鼓励他们利用课外时间探究自己想探究的一些问题。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像波亚利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显然,该参赛教师比一般教师更能发挥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统计、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实验教学往往被教师忽略,因为它不仅耽误教师的教学时间,即使做过实验,学生在面对试卷的实验题时,仍然会出现很多错误,还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结果让学生背下来的效果好。即便是让学生做了实验,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先设计好实验的步骤和过程,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下实验的操作,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接统计、分析,然后告诉学生记住这个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完全背离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相反学生只是片面地接受了老师的结论,没有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没有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随着中考的改革,这样的这种“背多分式”的教学手段不断在日趋灵活开放和实践性强的中考实验题中败下阵来。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笔者从七年级学生一接触科学实验起,就着意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与指导资料进行对比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统计数据,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探索实验中隐藏的科学规律。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怎样才能让一束激光发生反射?②如何找到被反射的光?③一次实验能得到实验结论吗?如果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相互讨论后很快就设计出了实验方案,利用自己设计的方案学生们认真进行了实验,并且还设计了实验表格,对实验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最终得出了实验结论。再例如:平面镜一课,先安排学生自己猜测、再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测是否准确的教学过程来探索平面镜成像规律,学生不但得出了课本上的实验结论,还发现了诸如像和物左右相反,像和物移动速度相等的结论,学生也由此品尝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当然,由于初中生能力的限制,一开始并不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是从低起点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再慢慢地增加要求,以完成与否作为评价的依据,对于学习优秀的则通过公示的办法促进其积极性,并让其他学生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学生的设计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捕捉课堂“意外”,及时引导探究。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这些“意外”,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学生思维“跟”过来,精彩将不期而至。例如在上九年级《探索碱的性质》时,教师按预设演示了碱跟指示剂、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的性质的实验,在做碱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后,忽有一学生问了一句: “要是再把硫酸加进去会怎么样呢? ”这可不是今天这节课预设的内容啊,如果一定按原来预设的教学程序进行,无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将会使他们可贵的好奇心受到伤害,于是,决定对原来的预设做相应的调整,和学生一起做了这个预设外的实验,并请他们思考:“要是把硫酸,硫酸铜都放在一起再滴入氢氧化钠那还有没有沉淀出现呢?”这下可不再是一种声音了,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这时便请他们讨论一下说说各自的看法和理由。接着,让学生解答了这样一道题目: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n(克)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m(克)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平时,我们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讲解这道题目的,但是今天就是因为这个意外一切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从课前设计意图看,只是通过实验,了解碱的性质就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学生提的问题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提问加以搁置,或是一句课外再说的搪塞,而是将这意外看作是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积极地加以利用,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样做是教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保护, 也是课堂教学体现民主、平等、宽容的需要。在科学课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引导学生上,才不会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教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笔者认为由学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热情。
二、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探究
教师应该积极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生活,通过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注重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精选和确定较好的实验内容,并按教学规律、知识层次科学地组织是做好生活化实验的基础。确定实验内容,要本着结合教材与联系生活,注重综合与突出问题的理念。所谓结合教材与联系生活,就是在开发实验内容时,在某一章节的知识点上,要考虑与实际生活挂钩,让科学知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所谓注重综合与突出问题,就是尽量把一些科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掌握知识、熟练操作。比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例如:在讲到“声现象”时,我们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噪声现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上书当地噪声严重的企业,对这些噪声严重的单位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在学习了“光现象”后,我们让学生到校外广泛了解光污染及光污染的治理,还要求学生到眼镜修配店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检查和镜片的配制过程。笔者针对初中科学中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制“酸碱指示剂”:
1.知识链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怎样来判断哪些物质呈酸性,哪些物质呈碱性呢?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石蕊试液,通过在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实验,表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实验设计:①实验目的:制作可检验酸碱性溶液的试剂。②实验材料:带盖的玻璃瓶2只;筷子;蒸馏水l升;生的紫色卷心菜(或用红色玫瑰花、牵牛花、洋葱的叶子来代替)。
3.实验步骤:①把蔬菜或花瓣的叶子撕成细细的碎片放入玻璃瓶内。②在玻璃瓶内加入烧开的热的蒸馏水并稍加搅拌。③将玻璃瓶静置,直到汁液颜色溶出时,把溶液过滤至另一只瓶内,叶子丢弃不用。④将制取的溶液滴入要检验的液体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其余的保存在冰箱里备用。
4.实验现象:溶液逐渐变为蓝色,滴入不同的酸碱性液体中时颜色会发生变化。
5.实验说明:热水可使菜叶的色素全部溶解出来。卷心菜溶液若加酸会变红;加碱则会变绿。红色玫瑰花溶液若加酸会变桔红;加碱则会变蓝绿。牵牛花溶液若加酸会变红;加碱则会变蓝。洋葱汁液若加酸会变红;加碱则会变黄。因此,这些溶液可以作为酸碱试剂。在使用时,受测试的溶液体积不能太多,以免浪费酸碱指示剂,再者也会使实验现象不易观察。在滴加时,应逐滴加入并不断将液体摇匀,注意滴加时不能碰触到被测的溶液。
探究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实验。在生活中进行探究,能将书本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既使知识活化,又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学习的思考
1.新课程目标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教学中要把科学探究摆在合适的位置,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循序渐进,科学探究的内容应由简单到复杂;科学探究的程序应由只包括部分要素的不完整探究逐步过渡到包括所有要素的完整探究;教师在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应逐步减弱。
2.教材的内容并非都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切不可把什么东西都搞成探究,而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忽略“三基”的学习,以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在摇篮中。探究性学习适用于通过实验总结、阅读讨论能得出结论的内容,而理论性强、极为抽象的章节,不可强行采用探究学习模式,以避免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人为的障碍。
3.构建新型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状况时,不能仅仅看他掌握知识多少,而要看他的全面发展,看他的潜能,鼓励他成长,保护他的自尊。在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建立适应以探究性为主的课程要求的评价体系。
总之,科学课教学实施科学探究,能使科学教学形成自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使科学教学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与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重于学习过程,更看重以学习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比知识更重要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更深远,今天学生能够研究小课题,明天他们就会研究大问题,这是我们要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琴,庞丽娟.科学探究:本质、特征与过程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1).
篇6
还喜欢跟邻居的几个五六岁的孩子一起跳牛皮筋。路人看见了总会投来奇异的目光,记得读初中的时候。那眼神好像在说:"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不仅喜欢和他一块跳牛皮筋,更喜欢和他做游戏,和他跳舞、唱歌…说白了就喜欢当"孩子王"。
怀着牛皮筋弹起的梦想,就这样。考入幼师。说实在就在毕业实习那阵子,就怀着疑自己选择了不喜欢的职业。那时在行知幼儿园实习,为了第二天能上好课,带好一天的活动,前一天晚上要开夜车准备教具、备教案,一直到凌晨两点多,眼皮打架了头也痛了还要反复检查教案、教具是否都准备好,天天如此。天天给自己加油鼓劲:绝不能上一堂失败的课。当我看到孩子们获得的微笑时,当我实习成绩得到园主任、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自豪:可以当老师了。
真正跨进了幼儿园的大门,十九岁。做了一名幼儿教师。迎接我一束束纯真而带着探究的目光,孩子们打量着我这个自己也需要老师的老师。"别忘了勇敢强健的爸爸、温柔慈祥的妈妈、善良可亲的姐姐,博学多才的智者,还是和他一起嬉戏的伙伴…"理智在不时地提醒着我微笑着走进孩子们中间和"小男子汉?quot;脑门顶着脑门,手腕扳着手腕地比试,跟"小公主们"一起唱呀、跳呀。从孩子们那友好、信任的目光中,读到孩子们心底的声音:老师,欢迎你。
部分孩子对着画纸置之不理,上美术课。没有一点积性时,只好耐心地手把手地教。语言课时,为了教他一个新词语或一个短语,把说话的速度放慢,同时也不忘做些生动地教具,便于他理解。做幼师的谁都怕带小班,但谁都逃不过要带小班,也是如此,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大小便经常解在衣裤上,刚开学段时间每天早上要哭,每天早上我也会条件反射地情绪紧张,但还是要耐心地处理每件事情。想我不仅仅要做他老师同时还要学会做他妈妈,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结束一天的工作,倒在床上不想动了还真觉得累。可是每当我看到自己的辛勤和爱心使孩子们取得一点进步时,一股由衷的欣慰油然而生。
下学期班上来了一位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孩子,有一年我带小班。叫李佳烨。记得刚入学那天,佳烨的妈妈诚恳地说:"本来要把她放到聋哑学校去,知道我单位几个同事的孩子在董老师班里,想让她有个伴,那几个小伙伴她认识,所以想让即试试看,不行的话,再转园好了"看着这张可爱的小脸蛋,期盼着能从好的嘴里发出与同龄人一样甜甜的声音,可她只是瞪着眼睛看着我开始有点惧怕--这样的孩子来到班。让我怎么带好这个班?
小佳烨还算能干,几天下来。小朋友做早操排队,也会走过来排队,看到老师敲铃知道要集合。为了让小佳烨学会说话,每天上课时有意识地用身体语言给她提示,鼓励她下课时,拿着一些图形卡片,让班上几个能干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说图形卡上的词语,让小佳烨对着我口型学。有一次上课时,惊讶地发现她举高了小手,嘴里还不停地叫"老师、老师"叫得虽然不是不很清楚,但确实是叫老师,一下子我班的老师和36个小朋友不知道有多开心,兴奋地跳起来,佳烨会说话喽!佳烨会说话喽!那天,妈妈来接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不敢相信,班里小朋友的鼓动下,佳烨对着我两位老师叫了一声"老师"佳烨的妈妈蹲在女儿的身边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个一脸憨厚朴实的母亲抱住了女儿。"辛苦你两位老师了"好半天,对着我说。
小佳烨已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一段时间后。还会说几个日常短语。生活护理上,对她也是加倍地关心和照顾,佳烨很喜欢上幼儿园,特别喜欢画画,喜欢老师在小朋友面前夸她画画得好,看到小朋友为她鼓掌,就知道小朋友也在表扬她喜欢她
如果您没有做过老师,也为佳烨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而感到自豪。也许很难体会这份心情,但这确实是一个老师最值得骄傲的时候了这是用满腔的爱换取的一份厚礼--一份世俗的天平无法衡量的感情:"孩子们爱我更爱孩子们"世了上的爱有无数,而孩子们最需要的爱是鼓励和关怀以及毫无怨言的耐心。
付出了千百倍的耐心,对于那些顽皮的孩子。上课多提问他早操课时请他排在第一排,多给他机会,从而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潜力。户外活动时,顽皮的孩子不小心扭伤了脚,或是流鼻血,有些不理解我家长要责怪我诚恳地向他道歉、赔不是同时提醒自己要把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当这些顽皮的孩子在小小运动会上获得名次的时候,当这些顽皮的孩子在美工展览区展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当这些顽皮的孩子在木偶戏表演中有声有色地表演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满意地笑了对我也多了一份理解。
比海洋更大的天空,法国作家雨果这样写道:比陆地更大的海洋。比天空更大的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爱,会觉得,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
问他"假如有一天,当我给孩子们完《七色花》故事以后。一位婆婆也送给你一朵神奇的七色花,要用它做什么?
有的说:"要把它送给贫穷的人。"
有的说:"要让北极变得温暖。"
有的说:"要把我祖国变得更美。"
"可是小朋友想一想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七色花吗?"
没有呀!"孩子们失望地说。"唉。
这就是做事情的本领。等你长大了学会了很多本领,就说:"有。这本领其实就是七色花。用这朵七色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到"从孩子们目光里,仿佛真的看到一朵朵神奇的七色花,七色花让我心和孩子们心连在一起。
让孩子有"要送给她一双温暖的鞋子"这样的爱心;用散文诗欣赏《帽子的秘密》教育孩子坚强勇敢,还通过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育孩子富于爱心和同情心。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用故事《共伞》对孩子进行友爱教育等等,还以自己良好的师德作风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篇7
一、充分利用学生对教师的信息反馈,调节教师的教授活动
1、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案。教学中,通过提问,课堂讨论、实验、练习和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等途径,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与掌握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以求理想的教学效果。2、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质疑,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许多情况下是由于教师的教法选择不当造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回答与提问信息,并对此进行及时的、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如果属于教法问题,应及时地改进教法。如在“气体 摩尔体积”一节教学中,教师运用形象的语言讲解了“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任何1摩尔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升?”但是学生对这一问题仍普遍存在疑惑。经分析是由于学生年龄影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这时,教师就应该选择较直观的教法,如用黑板图示“碘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间距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启发他们正确解释这一问题。3、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修改后继课的教案和教法。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时间是教学效果的最佳具体反应,为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争取每堂课挤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内练习,以作为了解教学效果的“窗口”。课内练习较顺利完成,就果以适当提高课外作业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否则就降低作业的要求,必须时基本知识要求补充讲授,以便调整后继课教案,不使问题积累起来。
二、及时评定学生的反馈信息,促使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活动
即时反馈方式主要包括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外在表现的捕捉与反馈和形成性检测两种。(1)学生课堂反应的捕捉与反馈。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构成课堂教学重要的反馈信息,这种随机反馈信息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停留时间短暂。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以此反思、调控自身的教学。比如,当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很感兴趣、有所领悟进而产生共鸣时,往往表现出注意集中、目光有神、会心微笑等相应的情感反应。这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情绪高涨,这说明教师的授课恰到好处,可按计划展开教学。然而当学生皱起眉头、目光迟疑,或情绪松懈、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都应对自己的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或变换教学方法、放慢教学节奏,或拓展加深、加快进度。(2)形成性检测。化学形成性检测是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评价,其目的在于获得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便于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或调整教学设计,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化学课堂教学往往将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教学单元,在结束每个单元教学或整堂课之前,应运用适当的方法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各单元或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学生的认知缺陷,进行有效补救,强化教学效果。及时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动机。
三、加强学生间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当前,中学的课程设置和课表编排使各门功课的上课时间与课外作业时间脱节,这是学校教育永远也摆脱不了的客观现实。因此,教学中的延时方馈方式就会一直存在。延时反馈是学生在课后延迟一段时间才给予的反馈,当天或第二天给出的反馈就是作业,隔更长时间给出的反馈就是终结性测试,在作业和终结性测试之间还有与教学章节相适应的单元测试。在我僮的传统教学中,检查评定往往是单向反馈,即教师直接批改作业、实验报告、试卷,学生坐着等教师批给的结论和分数。学生不了解产生的错误的过程与根源。另外,会使一些中下等学生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这样就不利于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独立的按教师提出的目标,在老师指导下,发挥学生个体与班内同学相互间的交流评价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水平。例如在“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一节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将课堂练习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写作为:2H++CO32-=H2CO3时,教师不应只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是……”而是引导学生在互相讨论评价中去认识产生错误的过程和根源。经过这种学生间的检查评价,学生很快知道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到碳酸钙在水中属难电离物,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加强学生间学习结果交流评价的途径有:问题讨论、作业对改与自改等。但应该注意:一是学生间的检查评价,必须在教师控制指导下进行;二是不能用这种检查评价代替教师的检查评价。
篇8
本课内容是关于平面几何里简单的几条线的教学,发现在给定射线概念的时候还是个模糊的概念――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相似的看成是射线。二话没说,设计教案就自信满满地去上课了,当教学到射线的时候,出现了如下状况:
师: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汽车的灯光、太阳照射的光有没有直的线?(出示图片汽车灯光和太阳图片)
生1:汽车灯光照出来的线是直的。
生2:太阳光发出来的是直的。
师: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课件出示)
师:想一想,射线有哪些特点呢?
生:直的线,能无限延长,有一个端点。
出示课件演示射线能无限延长的特点。
师:能延长,再延长,再延长,就可以无限延长。
教学活动进行到这里,我还是没一点觉悟,感觉还是相当满意的,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师: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那现在来看看,这条直的线不仅能向一端无限延长,向另一端也能无限延长的叫什么呢?它叫直线。(课件演示)
师:我们今天新学了两种直的线。现在把下列线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你的分类标准找出它们之间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分类。(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
生1:线段、射线、直线。
生2:能测量长度的、不能测量长度的。
师小结说明分类方法。
师: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自己认真想想,再请与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教师课件出示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格。)
生思考讨论。
生汇报。
生:都是直的。
师:对,我们学习的这些线都是直的线。
生: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师:非常正确,观察得真仔细。
生:线段不能延长,可以测量长度,射线可以无限延长,不能测量长度,直线更能无限延长,也不能测量长度。
大问题出现了,我一听到这个“更”字,就想他们对“无限”这一概念的认知有问题了,于是决定以此突破来解决射线与直线“可以无限延长”这一抽象的现象。
师:你用了“更”字,说明你用直线的长度和射线的长度作了比较。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射线只有一端可以无限延长,直线可以两端都无限延长,所以我觉得直线更长。
师:射线和直线真的能比较长短吗?
生:能,就是这个理由,直线比射线长。
就这样有个学生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争论了半天,我给他们下了“死命令”,射线和直线不能比较,都是无法测量的,所以不能比较它们的长短。
课后反思,感觉一节课下来他们根本没学到什么,知道的就是明白的,不知道的还是不清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对教学射线这一环节深入不够,又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可以无限延长的东西,就连太阳光也总有尽头,所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学生根本性的了解射线可以无限延长的特性。为此,特意设计了如下环节,希望解决这一问题:
师出示日食时太阳的图片。
师:7月22日出现在中国的日食,大家都观看了吧!
生:看了,全黑了。
师:那你有没有发现直的线?
生:太阳光发出来的是直的。
师: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课件出示)
师:想一想,射线有哪些特点呢?
生:直的线,能无限延长,有一个端点。
出示课件演示射线能无限延长的特点。
师:能延长,再延长,再延长,“砰”。(教师作出头被撞的样子)
师:撞墙了。
生笑。
师:请问射线会不会撞墙?
生1:不会撞墙,会发射回来。(用光线做演示的弊端)
生2:不会撞墙,墙不是镜子,不会反射。(同上)
生3:打个洞就不会反射了。
生4:你们都不对,线又不是真的光,撞到墙上这条线就不是射线了,就是线段了。(终于等到我想要的,赶紧拿了支粉笔,边说边画:从一端出发,走着走着撞到了墙上。画了一条线段。)
师:撞到墙上是线段,那么射线真的需要打个洞才能穿过去吗?
生:不需要,它可以无限延长,不管有没有墙还是其他东西,都挡不了。
师:射线可以无限延长,仅仅针对你画出来的一段射线而已,其实射线应该说是无限长,我们想画都画不完,画出来的仅仅是一小部分,所以说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之后教学过程顺利得多,学生没有自己出现比较用词,我故意提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延长,直线两个端点可以延长,那么直线比射线长,这样对吗?学生很自然地就提出无法比较。
篇9
关键词:物理教学 改革 主体作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六、引导阅读理解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七、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物理教学;思维方式;物理现象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入门是关键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注重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