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8 13:5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麻雀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麻雀教案

篇1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利用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六、作业。1.写生字和词语。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妆、“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篇2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而且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因而,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从而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例如:《詹天佑》一课,最能表现詹天佑具有杰出才能的是他所设计的“人”字行线路。为什么要设计这条线路?火车是怎样在线路上行驶的?教学中的难点,单凭教师对文字的解释以及版画的讲解都很难突破这一难点。惟有计算机的演示,能将此难点化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现青龙桥陡峭的坡势,让学生了解此处的地形特点,然后演示出”人”字行的线路,一列火车在“人”字行线路的行驶过程,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的效果,无须教师的任何讲解,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从内心产生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正是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巧妙运用,才将学生活动引向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前台,教师也由讲解者变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

二、有效应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优化语文教学目标

1.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兴趣。将现代教育技术恰当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借助电脑画面等教学手段,以语文内容为本,用图画配上音乐为辅助,创设模拟情景,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如:教学《麻雀》一课时,我板书课题后问:课文写了几个角色?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通过电脑投影逐一显示出小麻雀、猎狗和老麻雀,接着随着惊险的音乐声起,追问一句: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放映录像,为学生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使他们兴趣盎然,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

2.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词句,文段往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从直观、形象的教法入手,有利于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展形象思维。如《雨》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的图象、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一句话中,“渐渐地”一词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我让学生看两幅动画:一幅动画显示雨水由慢逐渐变快,由一滴一滴的雨珠慢慢连成一条线;一幅图画显示雨水突然变快,一下子连成一条线。学生马上指出第二幅动画不对,可见已经领悟到了雨的变化由缓到急、慢慢变化的。接着,我又出示了几幅图像:花儿慢慢地开放,太阳从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让学生用“渐渐”说话,他们不仅说了老师展示的画面,还联系生活实际说了很多渐渐变化的事物。因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的今天,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再造能力都能得到同时发展。

篇3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在备课中,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做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为使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备课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周密思考,力争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通过精心设计教案,力争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笔者在新课改中对小学数学备课的几点看法。

一、为落实合作学习法而备学生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合作学习置于非常突出的位置,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现这一点的方式是分组交流。为使分组合作交流有声有色,教师在备课中要注重备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学生的年龄、成绩和性格差异,为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做出准备。一年来的听课学习,使我体会到,不理想的分组交流往往是由于教师“备学生”工作不彻底而造成。

科学的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中力量(学习成绩、男女比例、学生性格)的均衡,“组内异质”指小组中成员间的搭配求异。我们教师应将不同成绩、不同性格的学生混合分组、合理搭配,使性格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学生优势互补,使优等生带动后进生。

教师在备课时,如果对学生的情况研究不透,就会产生以下情况:小组容量过大,致使某些学生根本没时间发言,无法与其他学生交流;只顾及成绩搭配,忽略学生性格差异,致使某些成绩好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只善于思考却羞于表达,起不到组织者的作用,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成效。

总之,要运用合作学习法教学,了解学生是关键。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力求少而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小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出发,研究如何激励小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交流合作,而不是单纯地强化训练,教学内容力求少而精,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时间。

教师在备课安排中,若内容过多,既有课本内容,又有补充内容,教学极易产生节奏快的情况,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

三、备课设计合作学习内容时要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使小组合作学习太流于形式,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时要有一定难度,设置的问题使学生单独解决有一定困难,从而迫使他们自觉寻求与其他学生合作,使交流有意义,使学生有兴趣,使合作有实际内容。

例如,市教研室送教下乡活动中,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节里,教师就把某些容易理解的问题当做难点交给小组合作讨论,结果是延误了时间,使学生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愿望。

四、备课时要用新理念处理教材

要想使用好新教材,就必须摒弃旧的教材观,树立新的教材观。传统的做法是“教教材”,把“以本为本”作为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当然,这种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中往往过分依赖教材,把教材神秘化,做法是:教材上有的内容不敢不教,教材上没有的内容不敢补充。

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教师不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鉴于以上理念,我们在数学备课中应做到两点:

1.联系实际生活,做好教材的充实和变通,提高小学生合作的欲望

在处理安排教材内容时,尽量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情景的切入点,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现实,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利息》一节时,可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导学生深入实际,调查访问银行、信用社和家家户户存钱得息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在备教材时,也可以对教材中数学问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做适当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

如教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一节时,根据农村学生对海鸥生疏的实际,可引导学生们联系小燕子或小麻雀等,使他们学有兴趣,能体会到数学知识来自现实生活。

2.按新课程标准,备课时应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提供和应用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不应是教学内容被动的接收体,而应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创造的主体。为此,备课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利于学生提出创造性的意见,要融合学生富有个性的经验、感情和想象。

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在备课时应设计让学生在家中,到商店、饭店、车站等地方去收集、了解不同钟表的情况:有圆的,有方的,有各种动物形状的。有分针、时针的,有数字式的,有用粗、细杠标记的……上课时将学生搜集的有关钟表的情况汇集起来,让他们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对钟表有了形象的认识,也使他们对本节课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对钟表的认识和研究。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新授课的导入,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进入学习过程。如市教研室送教下乡活动中,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首先引用了阿凡提卖花布刁难财主的故事,阿凡提将平行四边形的花布给了财主,并用充分的理由说得财主哑口无言(面积不少,无法利用)。以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好奇,产生了强烈求知欲。

篇4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和人类有着割舍不开的情缘。幼儿喜欢与动物为伍,常常会不知不觉地与动物对话,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他们喜欢聆听动物的故事,怀抱毛绒绒的动物玩具,翻着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然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幼儿很远,幼儿并不能时时接触,充分了解,无法真正走进动物的世界。幼儿喜欢动物,他们渴望做动物的朋友,但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动物的家园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考验,我们将从动物的生活环境、习性、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引导幼儿进行探究。

二、主题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

2.对动物奇特的现象和特殊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3.了解人类可以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发明创造。

4.体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保护它们的欲望。

三、活动安排及形式

1.学习:

集体活动:动物园里真热闹(艺术)、长大以后像什么(艺术)、树和喜鹊(艺术)、小鸟分窝(科学)、五只鸭子(音乐)、狗熊分饼(科学)、好朋友(科学)、恐龙的秘密(科学)、妈妈和宝宝(科学)、螃蟹的奇遇(科学)、潜水艇的秘密(科学)、小螃蟹吹泡泡(语言)、大树的医生(语言)、猫头鹰(艺术)、田鼠太太的项链(语言)。

分组活动:神奇的树、大鲨鱼、我喜欢的动物、送鱼儿回家、野斑马、送小动物回家、啄木鸟、鸽子、小蜻蜓捉害虫、小猫吃鱼。

2.运动:

会模仿各种动物的姿势,动作协调。

初步学习跳绳的技能,锻炼手脚协调能力。

远足活动:

体育游戏:小猴爬、老狼几点了、赶小猪、老鹰捉小鸡、打鸭子、小乌龟、狡猾的狐狸等。

3.生活:

了解自然角或家里宠物的习性,学着照料它们。

有探索生活中常见动物特征和习性的愿望,喜爱动物。

4.游戏:

美工区:

提供光盘、广告纸,吹塑纸、水粉颜料、版画、橡皮泥等各种材料。提供剪纸步骤图。

益智区:

提供动物棋子、动物拼图、十二生肖卡片等,供幼儿排队。

语言区:

打印有关动物的汉字卡片和动物图片,供幼儿认读配对。提供幼儿百科全书;发动家长带有关动物的书籍和图片供幼儿翻阅。提供幼儿自制动物服饰表演动物时装秀。

生活区:

提供动物图片,给动物辨尾巴、辨脚等。提供针线、纽扣给动物装眼镜、订鱼鳞。

建构区:

搭建动物园。

四、主题网络图

五、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1.“动物大世界”研究分布图。

2.教室内布置一幅海洋背景图,将幼儿的美工作品展示在上面。

3.让幼儿自带动物玩具,并布置一个情景,使之成为“动物之家”。

4.在区域中提供动物的拼图、图书或将自带的活动材料、图画张贴于墙面上。

六、家长工作

1.带一本有关动物的百科全书或书籍。

2.将主题的名称、目标、要求及内容等发帖到网上,使家长了解这一主题活动的意义,便于家长配合。

3.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利用各种资源(如图片、图书、录像等)制作孩子喜欢的小动物。

4.带一件自己喜欢的动物玩具或动物标本来园。

5.帮助孩子查阅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和孩子一起看《动物世界》等专题电视节目。

6.家长还可以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公园或动物园去,近距离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七、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动物园里真热闹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乐器与节奏型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进一步了解常见动物的不同特点。

2.能乐意参与到活动中,体验打节奏带来的快乐。

环境创设:

1.动物园导游图一张、各种节奏型卡。

2.各类小乐器:打鼓、木琴、小铃、响板、沙球、铃鼓、木鱼等(或自制的各类小乐器)。

3.乐曲:动物狂欢曲。

活动重难点:尝试运用不同的乐器与节奏型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活动流程:说说――尝试表现――模拟参观。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不同动物的动态,并匹配相应的乐器。

1.看动物园导游图,图上有不同的区域:鸟类区、猴山区、狮虎区等。

2.听乐曲:有轻快的、沉重的、跳跃的等,根据音乐的变化猜测所代表的是动物园导游中的哪些区域。

3.随着音乐表现不同区域动物的活动特点,选择乐器,尝试匹配。

4.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通过打击来表现动物行走、跳跃等形象。

二、尝试运用不同节奏型表现动物的形象

1.用有节奏的句式介绍动物的特征。

2.每位幼儿选择一种节奏型和一种乐器,随着音乐练习。

3.两个小朋友用一种节奏型合作表现两种动物的特点。

4.一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及节奏型,表现自己小组代表的动物。

5.两个小组选择两种乐器和不同节奏型,合作表现两种动物。

三、模拟参观动物园

1.根据参观动物园的线路图,讨论每个区域运用哪一组的节奏来表现。

2.根据动物园导游线路图先后所经过的区域,到达某一区域时,选择代表这一区域动物的幼儿就随音乐打击乐器。

海洋音乐会

活动目标:

1.了解海洋里的鱼类,激发对海洋生物的探究兴趣。

2.感知鱼的不同发音方法,愿意根据提示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1.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尝试回忆和复述故事。

2.感知不同鱼的不同发音。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鱼类图片。

活动流程:导入活动――故事分享――延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知道哪些小动物会唱歌吗?(小鸟/小青蛙/小鸭子……)

师:其实有许多动物都会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曲,连小鱼也会唱歌呢!想听一听吗?

二、故事分享

1.小黄鱼的家在哪儿?它是怎么唱歌的?

2.它唱起歌来“呱呱呱”。这声音像谁呢?

3.海豚的歌声是怎样的呢?谁来学一学?

4.对虾唱起歌来又是怎样的呢?

5.它们都会发出好听的声音,那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猜猜他们身体的哪个部位会发出声音来呢?(引导了解:收缩鱼鳔、扑打鳃盖、咬牙齿、摩擦鳍棘等)

6.小青鱼也想报名参加音乐会,能进来吗?为什么?

三、延伸

1.幼儿讨论。

师:海洋里还有许多鱼类会演奏音乐呢,你还想请谁呢?

2.幼儿联想。

师: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呢,回家再查一查还有哪些鱼类会演奏,明天自由活动的时候交流。

潜水艇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潜水艇为什么会下沉、上浮,知道它是仿造鱼鳔创造、发明的。

2.乐意利用塑料瓶去探索潜水艇的沉浮原理,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初步认识潜水艇,了解潜水艇的沉浮原理;

幼儿尝试动手制作潜水艇,体验做实验的兴趣。

活动准备:潜水艇课件、鱼鳔、纸制的鱼、塑料小管各一份、塑料瓶每人一个、装满水的透明塑料框。

活动流程:导入――讨论――幼儿操作、探索与体验――经验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鱼最大的本领是游泳,可到底为什么鱼会上浮、下沉呢?

师:原来,鱼的肚子里有个叫鱼鳔的东西,鱼鳔到底怎么会帮助鱼上浮、下沉呢?看看鱼鳔里鼓鼓的装的是什么?

师:对了,是空气!当鱼鳔里全是空气的时候,鱼就会浮到水面上的。

二、讨论

师:聪明的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动脑筋想办法,创造、发明了一样能有鱼这样的大本领,而且能带着我们人类上浮到水面、下沉到水里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幼儿猜测)

师:那你们动动脑筋想想,潜水艇为什么会和鱼一样上浮、下沉呢?(幼儿动脑筋想象、讨论)

三、幼儿操作、探索与体验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人人来当回小小科学家,用这个塑料瓶来做做潜水艇,想想怎样才能让“潜水艇”上浮、下沉?(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经验交流

你在做“潜水艇”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你的“潜水艇”有没有完全上浮、下沉?

狮子的假发套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描述狮子心理变化的词,孤独、失望、惊喜、激动。

3.感受狮子心情变化过程,懂得帮助别人可以得到快乐。

环境设置:森林背景图一张,两张大狮子的形象图,小猴、小鹿、兔妈妈、兔宝宝的图片各一张制作成立体教具;(狮王进行曲)音乐。

活动重难点:学会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理解描述狮子心理变化的词,孤独、失望、惊喜、激动。

活动流程:出示两张狮子图片――分段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分段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完整倾听故事。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狮子图片,引出主题

1.出示狮子图片。

师:看看老师把谁请来了?(大狮子)

看它长得什么样?它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啊!是一头漂亮的金发狮子。

2.出示秃头狮子图片。

师:现在这只狮子变成什么样子了?

它怎么会秃头的呢?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3.出示森林环境图,引出故事。

师:它是不是和小朋友猜的一样呢?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通过两只狮子对比,了解金发狮子很漂亮,秃头狮子不漂亮了,引发幼儿思考,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二、分段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边讲边议角色的形象与心理活动

1.讲述“森林里……真威风!”后问:大狮子很想和小动物交朋友,你们觉得小动物会和大狮子做朋友吗?为什么?

2.讲述故事(“大狮子很想和小动物”……“一钻就不见了”)

提问:

(1)小动物们愿意和大狮子做朋友吗?故事中是怎么说的?

(2)它们都不愿和大狮子做好朋友,你觉得这时大狮子心里会怎么样呢?

师:

(1)得不到朋友的狮子,心里很失望。

(2)大狮子在森林里一个人独自散步,心情很孤独。

讨论:如果你是大狮子,你会用哪些办法赢得朋友呢?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可是在离大狮子不远的小兔家着火了,而兔宝宝还在房间里,你们想这大狮子知道了,会怎么做?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3.讲述故事(“从森林里”……“真难看呀”)。

提问:

(1)大狮子是怎么做的呀?

(2)兔宝宝得救了吗?可大狮子为了救兔宝宝失去了金发变得很难看,小动物们会不会更不喜欢它,更不愿和它做朋友呢?为什么?

(3)大狮子为了救小兔失去了金发,头上光秃秃的很难看,小动物们想什么办法来帮助大狮子呢?幼儿猜想。

师:小动物到底想了什么办法来帮助大狮子呢?继续听故事。

小结:幼儿倾听故事前半部分,了解大狮子心情失望、孤独的原因。

三、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

1.小动物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大狮子?

2.大狮子看到这么多小动物到家里,它心情怎么样?

3.最后大狮子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

小结:幼儿倾听故事后半部分,了解大狮子心情的转折。

四、完整倾听故事,讨论、理解主题

1.完整倾听故事。

2.为什么大狮子没有了金发,却赢得了很多朋友?

师:只要帮助别人,就能赢得朋友。大狮子是这样做的,我们小朋友也要这样。我们要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3.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呢?

小结:幼儿理解故事主题,懂得帮助别人可以得到朋友。

活动延伸:

这样的狮子你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那请你们也来帮狮子设计一个漂亮的假发套,把它画在纸上好吗?

八、主题活动反思与小结

“动物世界”的主题进行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幼儿在其中快乐地畅游着,说要结束似乎大家都有些恋恋不舍的感觉,当然对自然、动物的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对幼儿来说对动物的探索只是刚开始,我们只能说暂时告一个段落。回顾这一段时间开展的活动,不管对幼儿还是老师,都有不小的收获。

1.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活动。

学习性区角游戏能让幼儿更主动地尝试和探索,并且能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在前两个主题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继续创设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性区角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了很多有关动物的秘密,如:

语言区――幼儿自己带来书籍、画报等资料,从各种资料中获取了很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并且在和同伴的交流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进步。

美工区――幼儿搜集了各种废旧物品包括纸盒、鸡蛋壳等进行制作小动物,并在欣赏各种动物的外形美中,审美能力得到逐渐的提高。

生活区――通过尝试为小动物装眼睛,培养动手能力。

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幼儿很喜欢做有关动物的游戏,如:“送小动物回家”等游戏。在散步时,幼儿更加关注小动物,经常蹲在草丛边观察蚂蚁、螳螂的生活习性,看到草地上的小麻雀也非常友好,找到树上的鸟窝,都决心要保护它。

在饲养角中,幼儿饲养了鱼、乌龟、小鸟、松鼠等动物,并每天喂养它们,增进了他们对小动物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