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4 22:4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之歌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花之歌教案

篇1

课题

之歌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韵和品格,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

教学

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花的爱恋与赞美。

2.想象文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花的美丽。

教学

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奇特的想象。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人们都喜欢花,那五颜六色、清香四溢的鲜花装点了人们的生活。我们随时随地可见那些美丽的鲜花:生日宴会上的康乃馨,婚礼现场的红玫瑰,校园花坛里的白牡丹……人们赋予鲜花许许多多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加深对花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黎巴嫩的纪伯伦是怎样看待鲜花的。

谈话环节可以创设一个氛围,使学生兴趣被激发,能够集中精力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

(板书课题:花之歌)

2.

纪伯伦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2】

苍穹

坠落

孕育

冠冕

赠予

祭献

摇曳

旖旎

馥郁

凝视

琼浆

婆娑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了什么?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板书: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诸元素之女

礼品

婚礼的冠冕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在这首为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出示本课的难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基础。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学习词语的方法。

以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

2.教师范读课文。

【出示课件3】

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变黄,冬天枯萎。等到春天来临,鲜花又重新开放。在自然界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出示课件4】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我”是野地里的花,“我”在晨风中看着太阳升起来,光明降临;傍晚时分,群鸟归林,我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地从西山头落下去。“我”是属于自然的,我享有和自然界其他生命同样的生活。)

【出示课件5-7】本文想象奇特,综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说一说。

(文中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

预设:“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我是星星”“我是诸元素之女”“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感知一些优美句子的特点,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这些句子都是拟人句。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这组句子是排比句。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板书:仰望高空

对光明心驰神往)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对比阅读,学会想象。

1.自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想象奇特)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在叙述中加上奇特的想象,让文章更加生动,耐人寻味。)

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认识奇特想象的好处,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合理运用。

板书

内容

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花之歌

诸元素之女

仰望星空

礼品

对光明心驰神往

婚礼的冠冕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坠(duò

zhuì)落

祭(sì

jì)献

凝(yí

níng)视

朝(cháo

zhāo)露

仰(yǎng

yáng)望

哲(zhé

zhè)理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我是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缩句)

2.芳草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改为反问句)

三、选词填空。

孤芳自赏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

;我从不

,也不

【答案】

一、zhuì

níng

zhāo

yǎng

zhé

二、1.我是星星。

2.难道芳草不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吗?

三、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课后反思

《花之歌》通过花语的倾心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既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又袒露出了花的凋谢命运,纪伯伦的诗有着哲理寓意深邃,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人生的。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纪伯伦的作品帮助很大。

最后通过对比阅读总结写作方法,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由于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备课素材

【作者介绍】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兴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自己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示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

1931)。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浪之歌(纪伯伦)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的炽热。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她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脚下。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

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面容憔悴。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雨之歌(纪伯伦)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

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冠(

增(

凝(

寇(

赠(

疑(

浆(

仰(

孤(

桨(

抑(

狐(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礼品

)的风光

)的眼睛

)的琼浆

)的小草

)的叫声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我在原野上

,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

,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

2.用“

”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

”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句子。

例: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参考答案:

一、冠军

日寇

增加

赠予

凝视

可疑

泥浆

船桨

仰望

压抑

孤单

狐狸

二、贵重

美丽

明亮

美味

顽强

动听

三、1.摇曳

呼吸

察看

凝视

2.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教学 实验 课程 改革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格局下,我国科技力量澎湃发展,经济速度增长加快。与之同时,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极力关注,院校面临教育事业发展的改革要求也空前提升。虽然经过多年以来的教育改革与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管理创新,高职院校办学及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布局结构也日趋合理化。但是,高职院校为了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主义与迸发活力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就必须在教学体系中充实各类基础专业内容,以时刻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实践性基础化学教学作为促进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与工作内容,加强其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值得现代高职院校对其予以重视和重点关注。

一、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主阵地。其培养人才的核心思想也是对准当前大学生主体人群。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念下,常以教学课堂为主阵地,目的是向学生灌输各类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理论基础与学科专业知识水平。而高职院校历经多年教学体制改革发展,为了进一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提高院校学生未来市场就业率,提供学生更为充分与广泛的市场就业空间,院校教学体系应提倡大力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思维意识养成。因此,可以说实践性化学教学改革对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意识、以及促进打造现代化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高职院校实践性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都是依照传统教学思想,相对单一的重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的程序化教学流程学习。但究其实验教学内容板块,也多是依附于理论课堂进度安排选择性开设。并且,处于该“四大化学”教学流程模式下,其对应的实验教学分别设课,各成体系,内容间相对独立,所以难以统筹规划与进行科学管理。基于此,为了改变高职高专院校基础化学传统教学的被动、落后实验教学格局,加强其实践性基础化学课程改革极为迫切,应能重视高职高专院校这项教学改革工作议程中的重点热议课题。

二、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究

(一)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以优化实验教学结构

一直以来,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指导思想下,实验教学始终是处于“四大化学”课程体系教学的附庸地位中。换言之,实验教学主要以本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强调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的获得为目的,所以其在基础化学教学中一直以来处于从属的附庸地位。按照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实验化学课程主要服务于有机、无机、分析、及物理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教材授课实施进度做出系统安排,高度强调理论课程与教学学习考核的评判唯一性。同样,从实验教学课程内容角度去看,许多课程内容相对陈旧、综合设计比例较少、实践环节的更新速度有待提高。如此一来,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实验的尴尬境地,实则主动探索的机会较少;虽然不少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观察现象较多,但独立思考的空间却很少。显然,实验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与民主、和谐、创新的教学气氛格格不入,脱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实践空间,许多思维个性优势都难以充分展现。

基于传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种种问题存在,高职高专院校应大力贯彻并提倡现代化教学理论模式的改革及应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提倡的“专业多元化、内容多样化、方法综合化”等发展要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完善,以设置出现代一体化的基础化学教学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现代化基础化学体系结构示例图

在该实践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基础化学课程主要仅仅围绕基础操作、综合训练、及设计创新三方面对原有的四大化学实验体系课程进行完善。一方面,通过基础实验操作主要提倡的是技能培训为主,强调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积累,所以利于学生主体能够养成良好的基础实验操作习惯;另一方面,综合训练与基础实验操作的配套应用,其综合训练也要求了学生要逐渐学习关于称量、提纯、制备及测定等综合实验实践方法,所以也特别利于学生提高自主思考、实验观察、数据处理等的综合能力掌握。而设计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创新实验环节中将具体化学问题加以解决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验理论方法的融会贯通能力,引导学生能够从“发现开始”到“进行思考”,再到“活学创新”,从而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主体的理论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自主思考能力,以为学生养成独立自主与挖掘个性潜质提供充分准备。

(二)优化实验教学方法,以改革实验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但最为重要的也是“贵在得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有法则是需要其教学期间能够遵循基本教学规则;同样,教无定法强调的是结合不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对象、具体操作时间、实验条件、场地条件等进行创新的、活学活用的、合理科学的教学实践;还有,贵在得法则是指教学手段具备改革创新优势,才能将学生的想象力与参与热情及创造力尽情发挥出来。因此,基于以上思考认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粗浅性的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原则予以参考,具体如下。

1.规范性原则。所谓规范性原则,简言之就是在实践实验环节中所遵循、依照的规章机制和安全规则内容,用以强调师生间在实验操作环节的规范性操作,从而才能确保实验数据记录及实验成果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务实求学、团队配合等的健康习惯与从事态度。

2.主体性原则。实验教学环节的本质是提高学生主体实践能力。基于此,在该教学环节中应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指导教育观念应用,以重视并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的中心主体地位,也进一步摆脱了实验教学在过去教学过程中的附庸从属地位。同时,通过基础实验、综合实践、设计创新三大实验教学环节的综合应用,也能使学生通过对资料文献的探索研究、设计方案的评价分析、以往实验数据的分析思考等来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格局,将被动性参与转化为主动性实践学习。

3.差异性原则。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实验环节进行时应能允许学生多次失败,但要辅助学生从中找出具体实验出错或失败的原因机制所在,以通过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逐渐从失败走向成功;在此环节中,强调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闪光与挖掘潜力价值的机会。

(三)改进实验考核标准,以优化实验评价体系

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教学环节虽然有考核标准,但考核标准过于守旧,所以难以全面衡量与评估实验教学成果。基于此,在实践教学实验环节建立出一种合理、公正、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非常重要且异常迫切。正因如此,笔者所提出的考核模式参考标准内容主要有平时成绩部分、操作实践成绩部分、以及实践基础理论部分三大环节。其中,操作实践考核部分的成绩比例占据40%,其余两者各占据30%,共同构成百分比考核标准制。这样一来,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规范内容则要涵盖称量、定容、移液、滴定、蒸馏、回流、萃取、升华、层析、抽滤、熔沸点测定等;当然,为了使得最终考核评价标准合理与科学,实验考核标准内容也并非仅是围绕基础知识与原理的考核,同样也包括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步骤、实验获得结果、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处理、以及后续实验考题等的测评环节。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分阶段、分层次的掌握到各个时期的所学实验理论与技术方法,同样也打破了过去实验环节紧紧围绕理论与原理的学习死板局面,更利于学生提高参与实验的热情与积极性。

结 语: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属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目的也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自主思考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等,十分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因此,高职院校应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以真正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钟.高职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与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3(3).

[2]程振华.高职基础化学实训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化学教育.2014(4).

[3]徐斌.高职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究[J].广东化工.2011(11).

[4]李辉.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

篇3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目标;化学教学价值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7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31

近日,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位教师开设了两节研究课,课题分别为《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激起了听课教师的热烈讨论,也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

一、教学案例

学情分析:该中学是生源较差的一所完全中学,该校的高中办学模式颇为独特,分为普通班和传媒班。综合考虑江苏高考政策的特殊性和本校的生源现状,该校已经有三年没有开设选修化学班了,也就是说普通班的学生只要在高二通过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即可,而对传媒班的学生文化课要求就更低。

案例1:《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授课人:刘老师。

授课对象:传媒班学生。

教学过程:

1.展示自然界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图片。

2.写出常见的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铁的化合价。

3.以Fe、FeSO4、FeCl3为例,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

4.提供试剂,分组实验,实现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5.小结“铁三角”。(实际未完成)

6.实验探究某种市售补血剂的有效成分。(实际未完成)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周密,流程清晰,体现出执教者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学科水平。值得商榷的是,人教版必修1教材的相关内容只涉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引入了Fe综合性就大大增强,而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对文化课要求很低的传媒班学生,因此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出现了偏差,导致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特别遗憾的是,“某种市售补血剂的有效成分”这一原本应该成为本节课亮点的实验探究没能进行。

案例2:《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授课人:张老师。

授课对象:普通班学生。

教学过程:

1.分组实验,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亚铁。

2.写出造成氢氧化亚铁“变色”的化学方程式,并讨论哪些环节造成氢氧化亚铁被氧化?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的措施有哪些?

3.分组实验,采用防氧化的措施制备氢氧化亚铁。

4.讨论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原理,并播放实验视频。

5.小结:(1)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条件;(2)探究的一般思路。

6.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评价。

分析:本节课三维目标明确、可操作,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设置阶梯降低讨论难度,探究气氛浓郁,学生实验有序,教师点拨有效,体现了教师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但部分听课教师质疑,在教学进度很紧的情况下(每周2课时),专门开设一节课仅仅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是否值得?

二、由案例1引发对教学目标的思考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还应考虑中考、高考等考试的方向。以上依据孰重孰轻?我个人认为,在几者兼顾的前提下,制定教学总目标时,应首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落实,毕竟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但制定具体的课时目标时,则应首要考虑学情,以确保每节课教学的有效性,分阶段、分步骤地达成教学总目标,最终还是要落实课程标准。

本案例中,如果学生的基础很好,且将来还要面向高考,这样略高于课程标准及教材的教学目标设置自然没问题,不仅能使知识的掌握更为系统化,其思维高度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但现状是学生基础较差,只需面对学业水平测试,这种凌驾于课程标准及教材之上的教学目标设置明显是不妥的,对学生造成的干扰甚至会影响到最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由案例2引发对化学教学价值的思考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价值都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普及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知识学习为载体,让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发展。学生毕业后,一旦专业上不涉及这门学科,所学的知识本身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大部分遗忘,但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所培养的思维方法却可能会使其受益一生。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在人教版教材中只占很小的篇幅,做一个演示实验,简单地讲解一下实验要点,再板书一下化学方程式,十几分钟其实即可完成教学任务,仅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教学效果也未见得比本案例中差。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虽然本案例中的教学方式表面上看起来耗费了更多的时间,但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来看,在不过分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偶尔尝试一下还是有其深远意义的。

篇4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 安装 调试 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原则及思路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贯彻校企一体、工学结合课程理念,针对陕西包装、军工生产、医药、船舶等企业中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检测维护的需求,按照自动化设备安装员、设备调试员的行业标准,融入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以简易组装件生产自动线的控制程序设计,气动回路设计及仿真、运行调试到正常运转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

在对自动化设备安装员、设备调试员岗位能力充分调研与分析基础上,选择MPS操作手站调试与运行,MPS各工作站气动系统设计,加工站调试与运行,安装站调试与运行,搬运分拣站调试与运行, MPS各工作站组态监控为教学项目。教学项目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通过所有项目的学习,把我们的学生从设备调试员,维护员的生手培养成熟练工。整个课程为104课时,设计六个项目。项目一 MPS操作手站调试与运行;项目二 MPS各工作站气动系统设计;项目三 MPS加工站的调试与运行;项目四 MPS安装站调试与运行;项目五 MPS搬运分拣站调试与运行;项目六 MPS各工作站组态监控。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及过程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根据确定的学习情景,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制定工作任务计划,教师与学生协作,完成项目教学任务。

以“以项目为主线”并进行分解,以若干“任务”为支撑,在将新知识融入其中,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将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要点穿插到各个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在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工作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学生是学习工作的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清晰地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六步骤”方法组织教学,六步骤具体如下:第一步,布置团队工作任务。第二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独立学习,收集整理解决方案的资料,然后小组讨论确定解决方案。第三步,小组讨论确定工作计划。第四步,按照既定的解决方案实施,记录实施过程的现象和数据。第五步,按照职业标准进行检查,小组讨论进行评价工作完成过程中较好和不足的部分。第六步,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下面以项目一操作手站的调试与运行的第五个子情景――操作手站运行过程的控制的实施过程为例,介绍以上六步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实施该子情景的工作任务时学生已经完成操作手站执行元件的基本控制,时序控制,顺序控制等子情景的工作任务,该子情景的工作任务是在完成前面子情景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前面子情景的工作成果对操作手站的整体运行进行控制,培养学生面对复杂设备运行过程时的PLC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的能力,为后续自动线的整体控制与调试做好铺垫。

本次任务设计6个教学步骤:

一步:资讯。老师:交代工作任务---设计MPS操作手站PLC控制程序并调试通过,要解决这一问题,讲授PLC顺序功能图的画法,顺序功能图转换为梯形图程序的方法,梯形图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方法,给出操作手站的I/O分配及操作手站的运行过程,操作手单元上位机与下位机间的PLC程序传送方法。学生:认真学习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方法,PLC指令的使用方法,顺序功能图转换为梯形图的方法,学习西门子STEP7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及程序调试的方法与技巧。

二步:决策。老师:观察和记录小组对操作手站运行过程的分析情况,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情况,PLC控制程序的设计情况,解答学生讨论时提出的问题,对不能正确设计顺序功能图及梯形图程序的小组予以引导。学生: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分析操作手站的运行情况,据此设计描述操作手站运行情况的顺序功能图,通过分析对比确定控制程序编写方法及流程。

三步:计划。老师:观察和记录小组设计的MPS操作手站的顺序功能图及由此得来的梯形图程序,对学生制定的方案合理与否不给予校正,让学生自行摸索。学生:根据小组的讨论分析的结果,共同制订使操作手站正常运行的工作计划,做到人员合理分工,目标明确。

四步:实施。老师:观察和记录各小组进行操作手站运行过程PLC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的工作步骤等情况,引导不能正确设计与调试操作手站PLC控制程序的小组重新制定方案,对学生可能会引起事故或损坏设备和工具的异常操作给予纠正。学生:按照上一步制定的计划,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完成描述操作手站运行过程的顺序功能图的设计,编写操作手站PLC控制程序,在操作手站上调试PLC程序,使得操作手站按照要求运行

五步:检查。老师:检查程序的运行是否使得操作手站各个执行元件按照动作要求动作,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指导学生修改并重新调试。学生:各小组对调试好的PLC控制程序进行检查,检验程序的运行是否使得操作手站按照规定的动作顺序动作,针对检查结果对程序进一步优化。

六步:评估。老师:组织小组进行操作手站PLC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工作汇报,互评,并对每组进行考核评价,再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学生:小组派代表汇报,演示程序的运行,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小组总结。

三、课程改革未来的展望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改革经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将根据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持续不断的推动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将本课程打造成为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专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参与式教学课程开发 田红彬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