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8 19:0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记叙文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记叙文教案

篇1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从系统的高度认识单元设计的作用初中语文第三册继培养记叙能力之后,联系生活培养说明能力是主要任务。第一单元记叙文和说明文并存,要求在上学期记叙文学习的基础上,注意说明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记叙文与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备课时,应把握区别,注意关联,前瞻后顾,统筹设计教案。从内容、文体、语言、教法等方面前承后递,从单篇孤立的备课设计的圈子里跳出来。从系统的高度驾驭处理教材,是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实现从第二册记叙文教学到第三册说明文教学过渡的第一步。

2.从生活的广度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要较好地完成本单元记叙文到说明文的过渡衔接,首先应从生活的广度去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整体上把握课文题材与文体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课文内容的备课:一是前瞻上学期,结合第二册第七单元,复习不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二是后顾本单元,处理相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第二册第七单元记叙文和议论文共容,目的在于启后。《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以记叙竺可桢的事迹为主,但叙中有议,以议论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谈骨气》重在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道理,却议中含叙,叙述事例,论证观点。通过复习叙中之议和议中之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内容适用不同文体的特点,为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过渡作好铺垫。本单元课文均以桥为题材,为何文体各异?因为各自写作目的不同。《中国石拱桥》为着讲述桥的特征和造桥的科学道理,侧重说明;《北京立交桥》重在描述桥的美丽风貌,报道桥的建设发展情况,故用记叙;《吴门桥》和《母亲架设的桥》或写景或记人,所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巴黎的桥》旨在描述巴黎桥多桥美,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

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认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温故而知新,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3.从文体的角度把握表达方式的交叉现象本单元文体的过渡特点,表现在表达方式的交叉使用上。加强表达方式的教学备课,是顺利过渡到本册第二单元说明文系统教学的关键。可分四个层次设计教学:①辨明记叙与说明语段;②比较记叙与说明的区别,即内容特点;③理解记叙与说明的关系,即谁主谁次,谁服务谁的问题;④学习记叙与说明的语言特点,即记叙语言生动形象,说明语言通俗简明。表达方式有主有次,但统一服从于表现文章中心和作者写作目的需要。它们往往综合使用,互相交叉,相互为用。

篇2

论文关键词:继续教育;公安发展;实战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公安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跟不上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是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努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离不开教育和培训,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结合体,只有始终把公安继续教育贯穿于实际工作中,教育与实战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高效平稳的发展离不开公安队伍的有力保障。公安队伍的建设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至关重要,公安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公安人员的建设,也就是人民警察个人素质的建设。公安继续教育是建设一支优秀的警察队伍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安继续教育工作的时代特点有哪些,公安继续教育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公安继续教育的时代特点

公安院校是公安队伍继续教育的主阵地。警察这个职业是政治要求高、社会性强、科技含量大的职业,这就决定了警察这个职业的继续教育,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方位育人。毫无疑问,公安继续教育应该对培养对象传授警察专业知识,训练警察专业技能,培养警务实战能力,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警察是国家的执法者,又是管理者,国家赋予警察极大的权力,人民群众对警察有很高的期望值,这就要求警察的政治理论素质、社会基本道德素质都要高于一般人。因此,公安院校的继续教育应特别重视全面育人、持续育人,尤其要加强政治理论素质、社会基本道德素质以及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培养塑造,既强调文化素质、警务素质、身体素质,又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既强调专业能力,又强调人品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又具有良好的警德、警风、警纪和必备的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及发展潜能、与现代警务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相匹配的适应公安岗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1. 公安继续教育对公安教育全面继承的特点。公安继续教育基本上依托于各地公安院校,因此,公安继续教育无论从教育的形式还是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都要全面地继承公安教育。

2. 公安继续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由于犯罪手段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犯罪手法越来越先进,公安人员素质也要迅速地提高。因此,公安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公安继续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3. 公安继续教育不受重视的特点。公安继续教育一直是我国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各院校倾向于重视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一直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为提高公安队伍的学历层次,近年来又从大学生中招录公安干警,加剧了公安继续教育地位的下滑。因此,公安继续教育在各院校都存在不受重视的特点。

二、公安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安继续教育虽然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认真回顾反思,却发现其并没有形成具有公安本质特色的独立形态。概括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1. 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多,实验、实训课少。公安继续教育在教学形态上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真正的训练与实战能力培养很少;通常理论课的学时要占到60%以上;实训、实验课不到40%,警务技能课所占比例更小。教学安排上没有体现公安工作的需要,没有体现公安工作的特点。

2. 在课程体系上,照搬学历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公安继续教育基本上脱胎于公安学历教育,许多课程都是简单的照抄照搬,如政治理论、法律、心理、照相、计算机等。这些课程照搬照套,不做任何的调整,直接形成所谓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与根据公安工作需要添加的一些专业课,共同形成了和公安学历教育基本一致的课程体系,没有真正体现公安教育继续教育的需要。

3. 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由于公安继续教育对公安学历教育简单照抄照搬,结果学历教育脱离实战、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样被移植过来。教学内容的变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跟不上公安工作的变化,公安继续教育没有突出体现时代特点。

4. 教学方式主要是封闭式的自我运作。公安继续教育形态的运作节律,基本上是公安学历教育的模式,教学上基本没有实战部门的参与,与不断发展的公安实战警务情况基本脱节,造成了教育不能契合公安工作的节奏,培养出来的学员还需要在参与公安实战中重新学习。

因此,克服上述弊端,构建符合公安工作时代要求、适应公安实战要求的公安继续教育新形态势在必行。

三、公安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公安继续教育培养的学员基本都是在岗的人民警察,他们担负着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经受着公安实战的严峻考验,面对着各种复杂情况的实际工作。他们为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希望通过公安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强化警务技能。公安继续教育为适应这种需求,必将向不间断教育、终生教育的大方向发展。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发展趋势: 转贴于

1. 实行主体性教学,学习、训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的人就是主体。现代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是教师培养学员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公安人才才能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员的主体意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是将来公安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而能不能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实行教训一体化,教学更贴近实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战相分开进行的做法,将被教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所取代。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将体现教训一体化的原则。教师在每堂课的设计中,将抛弃传统的“满堂灌”、“纯理论”的教学形式,为学员留出适当的训练时间,让学员对教师说讲的知识进行处理、消化和演练,以实现理论知识向实战能力的转化。具体的教学训练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双方辩论等训练方式。

为了与教学方案设计上的变化相适应,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将体现贴近实战的原则。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要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请来自一线的有丰富经验的实战教官参与。通过请实战教官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实战,而且更易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实战。根据课程内容不同,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技能、操作类型的课程,如现场保护、现场勘察、盘查战术、派出所工作、查缉等,将运用模拟实践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现场、真实情景,实行体验式教学,让学员练习基本技能,通过切身的感受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涉及具体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的课程,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灾害事故的处置与防范、活动的防范与处置等,将采用讨论法来实现教学的目的。根据认知规律,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员思考、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切实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涉及综合性课程,如犯罪认定、案件查处等将采用实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选出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典型案例,让学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实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既能开发学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员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又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具有警察特色的实训力度将加强。由于国家赋予警察有效打击犯罪、保持社会安定和调谐治安秩序的责任,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公安继续教育培养公安人才,必须采取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的多次反复而螺旋上升的途径。因此,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具有警察特色的实训力度,实行教训、战训一体化,是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充分利用高素质的学员管理干部队伍,通过与学员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以榜样和示范作用有形或无形地影响每一位学员,将对学员的素质教育融入日常的每一个生活环节中。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效率 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作为基本知识能力培养的一门学科,对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不仅是确保语文学习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综合实现各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新时期,必须通过多种手段的有效运用,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明确教学目标,细化备课环节

受小学生年龄总体偏低,自控力和自觉性存在不足的特点,语文老师必须在课前进行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制定过程不仅是将授课时长、授课内容以及授课重点明确记录在教案上的过程,更多的是要综合近期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针对考试中存在的疏漏点和强化内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目标,并以此实现对学生专项能力的培养。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以应对考试为总体方向,通过在教学环节强化相应的考察重点,实现学生答题能力和应变分析能力的提高。以取得较高应试分数为目标,很容易使教学目标产生偏差,从而使素质能力教育转变为机械学习。因此,必须树立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对备课环节的细化则体现在对授课内容详略的侧重上。对授课的中心环节,必须进行反复备课,以实现对知识点、相应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由此拓展而来的课外知识,文化常识的全面掌握。与此同时,还必须根据预期的授课内容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在备课时进行预讲,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应对工作。在进行教案书写时,不需要将涉及到的内容面面俱到的罗列出来,但必须对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讨论、游戏活动环节的流程进行明确规划,在实现对主要授课内容强化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

二、丰富课堂内容,增加互动环节

课堂效率能否提高,主要由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在不少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只能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着板书,而学生们则在听课的同时完成对板书内容的记录,整节课上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都极少,这种授课方式在无形中令上课变得枯燥乏味,进而造成了课堂效率的降低。

丰富的课堂内容可以通过交流和活动让整节课“活起来”,从而实现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的共同提升。此时的课堂内容可以包括朗读、相关资料片的播放、教师授课、学生分组讨论、课本角色扮演等方面,通过合理安排每个部分所占的时间以及对教学主线所产生的作用,可以使枯燥的学习转变为游戏和娱乐的环节。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在四十五分钟内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而授课环节中穿插的电视动画、游戏恰恰能够起到很好的提升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游戏变为课堂内容之一是新课改模式下的创新点,所谓的游戏并不局限于形式,而是以小组竞争、团队合作为手段,通过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获得相关问题的答案为目标。此时,游戏的意义成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互动环节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方面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适当的互动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集体的力量,并促进学习兴趣的产生。在小学中、高年级,互动主要分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两大类。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组内讨论和班级辩论两个环节,此时,学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相关问题的反馈意见,并通过对不同意见、思路的分析整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种互动主要强调配合性与竞争性,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环节中来,避免出现成员被孤立的现象。而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及学生给教师的反馈,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问环节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平台,在这里,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提出相关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思维,学生也可以通过回答相关问题向教师反馈自己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三、注重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意识

提高课堂效率不能从对某一知识掌握的数量度来判断,而要综合考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学生在学习记叙文和说明文时,能够保证较高的课堂效率,对文章中心思想及作者写作意图能较好的把握,在学习文言古诗以及议论文时,学习的效率就会发生下降,从而拖慢整体教学进度。

纵观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其在文章内容及题材选择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从以往的记叙文、故事类文体占绝大多数,转变为在每个单元内都合理安排了不同类型的文章。在这一变化下,想要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就不能把视线放在学生对特定类型文章分析能力的提高上,必须从整体入手,使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成为一种本能。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使学习知识转变为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看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重难点,实现效率的提高。

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刻板而枯燥的,每一个授课环节都是按照课前准备进行,这造成了授课方式的僵化及效率的下降。自主意识能使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学生自身对文章分析能力、理解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实现授课环节的灵活化,进而避免部分无用环节造成的时间浪费。此外,合作意识的养成也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合作能帮助学生发现思考环节中存在的遗漏与弊端,帮助他们及时解决课堂上发现的问题,从而避免思维僵化、知识点掌握不牢、个人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养成合作互利的习惯。

结语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环节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时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从细微环节做起,不断突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着手,相关学校及老师应在有效范围内丰富授课形式,提高讲课质量及生动性,并通过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借鉴来促进语文教学的高效化、质量化前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活 教实 教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我认为应该从把语文教活,把语文教实,把语文教美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全面理解语文的功能,把语文教活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文育人”。语文教师教学生“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当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应该要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将“教文”纳入“育人”的大目标。

语文教学如果抽掉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因失去灵魂、生命而暗淡无光。教师须把握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

文章的精髓离不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教学中如离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文章的精髓就失去光泽,失去育人的威力;分析推敲词句篇章,如不充分阐发它们所表达的情和意,就显示不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只有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才能把语言文字教“活”。

(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如《妈嫂》是一首歌颂嫂子的赞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本文的情节:哭嫁,卖柴,捕鱼,焚竹筷,叫“妈嫂”,从而领略妈嫂身上所体现的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善良、宽厚、诚实、吃苦耐劳,富有爱心和家庭责任感,体味中国女性宽厚博大的胸怀。

(二)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切入口,激荡学生的情感。在教《拿来主义》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何谓“拿来主义”,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是什么?”“‘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怎样的?”“实行‘拿来主义’的方法是什么?”“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更好地把握“拿来主义”的含义。

(三)增添感情的浓度,形成余音缭绕的效果。如教《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就可以用臧克家《有的人》中的一段话:“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体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首诗通过对比歌颂了鲁迅的人格,如果用之歌颂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也极为恰当。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引导学生或目看文字,或耳听音响,或口述佳景,或心游四方,从而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在赏心悦目中受感染。

二、准确把握语文的本质,把语文教实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的人文应用学科,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功能的多样性。语文学科的多功能是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说到底,还是属于智育范畴。它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根本任务,这是语文学科基本的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真本领。在进行语文训练时,不能重读写,轻听说,而是要把握读写听说四种能力相辅相成的关系,既要培养听和读的合理吸收本领,又要训练说和写的表达基本功,并在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中智育的又一重要内容。

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预先包装好的一批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充分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千万不能因赶进度而丧失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如教《简笔与繁笔》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文中所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中的“那雪正下得紧”中的“紧”字之妙,可以先讲述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前因后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紧”字的妙处。这样做既让学生了解了“紧”用在这里的作用,又让学生掌握了文章中用简笔的妙处。学生有疑而不得解时,可以启发他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解决疑问:或纵比,如古今作品比,不同时代比,课文重点词语和一般词语比,或横比,如同一作家不同风格比,同一作家同类作品比,不同作家相同风格特点比。这样学生就在比较中深入理解了教材,挖掘了教材的思想和艺术内涵,探求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深刻之处,也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点。

语文教学以阅读文章为主,但读文章时须考虑识字、写字的因素,并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字识得多,写得正确,不仅反映了语文水平,而且反映了文化水平。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要加强识字、写字的点拨,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切切实实地打好语言文字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训练,应该以基础知识为“核”,基本能力为“壳”,切实掌握了“核”,能力就强。语文教学要教最基本的。

三、充分展现语文的神韵,把语文教美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任务是:培育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把发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基本任务之一。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美育因素,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无处不在。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熏陶,能使学生的情操高尚起来,对学习对生活有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要求。如果忽视或抽掉美的熏陶,就会苍白无力,失去育人的作用。要脱离低级趣味,识别假、恶、丑,并有抵御力,美育应发挥强有力的功能。

语文课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如课文中的美的现象、情趣、理趣,美的篇章结构,美的语言,等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美无处不有,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不但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择优来表现美,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和书本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语言,让学生在寻找和发现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蕴含的美,并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来感受美。如教《荷花淀》一文时,在这样的激烈残酷的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通过对白洋淀地区劳动妇女在斗争中成长过程的生动描写,表现了她们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艺术地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着,带领学生感受文章语言之美――字词凝炼、句式整齐、感情浓烈、富于诗意。学生披文以入情,不仅很好地理解了文章语言的佳妙,更为语言中包孕的感情激流所激励,为白洋淀地区劳动妇女高尚的情操所感染。另一方面,语文课本身就是美的情境气氛、美的教学内容、美的课堂结构、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姿教态构筑而成的美的世界,学生阅读可感受美、领略美,论辩可赏析美、想象美,练习可体验美、创造美。他们在语文课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美的人生,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美的教学语言是融激趣、传情、达意、启智于一体,有感情,有色彩,有智慧,有哲理。说理,高屋建瓴,无懈可击;表情或淋漓尽致,慷慨激昂,或委婉曲折,娓娓而谈。除此以外,板书香味浓郁,品位极高;它精巧工整,极富神韵;它使学生不但受到思想教育,感情熏陶,而且获得思维训练和美的感受。一般地说,在记叙文教学中,为了体现记叙文记叙要素明确、事件意义和人物品质突出、选材组材合理等特点,可用线索脉络式、提炼纲要式、感知组合式等,在议论文教学中,为了体现议论文议论要素明确、论证结构严密等特点,可用逐层递增式、综合立体式等;在说明文教学中,为了体现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说明方法多样、说明顺序合理的特点,可多用图表图解式等。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为了体现形象鲜明、情节完整、环境典型、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多用脉络式、摘录词句式、提炼纲要式、综合立体式等。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以把课教活、把课教实、把课教美的思想贯穿于其中,三者密切结合,并行不悖,才能形成明确指向育人目标的语文教育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于漪.站在大写的人字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于漪.给语文教学加点钙.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主编.解读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于漪.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但是我们在使用课件的时候,也不难看出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种种问题迹象表明,广大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更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平时观课积累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对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和体会。

一、课件选用要适量

适量,说的是课件的内容尽量做到少而精,不能大而全。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用在解决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地方,就语文课来说就是要放在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情感障碍和补充学生学习知识的短缺上。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学的主要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自己理解,自己思考的过程。如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面面俱到,从课文中的生字词,到文章的结构分析,到重点词句的讲析,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都做成一个个小板面,内容多得就象是电子教案,那么课件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而且会冲淡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占去学生学习中自主思考、体验的时间。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考虑自己制作的课件是否真正在启迪学生的思维、突破学习难点上有帮助,不能一味的追求课件的精美和完善。

二、课件展示要适时

适时,指的是什么时间使用课件最为合适。换句话说,那就是课件的展示时机要出现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

有的教师看到别人制作的课件十分精美,在课堂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想在自己课堂上使用,结果,由于使用不当,导致过早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对课件中描述的画面能记得住外,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却一无所知。为什么是同样的课件,效果的反差这么大呢?原因就在展示的时间上。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突然给学生一个惊喜,总能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情绪。这种教学艺术同样也表现在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上。与内容紧密结合的情境画面,教师宜在讲课之前出示,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设计的一些动漫效果课件,则在教师讲解后,学生仍然有困难时,适时出现;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有了较深的理解以后再出现,从而能让学生借助声象图画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从而达到一种审美的升华。

三、课件形式要适文

适文,指的是课件制作的形式要根据文章特点选用不同的素材和资源。

多媒体课件大多数是由精美动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声音组成的,以形成一种赏心悦目的情境,用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语文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就体裁来说,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就表达方式上来说,有的侧重于叙述,有的侧重于抒情,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重说理,有的则是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就表达的情感方面来说,有的激昂奋进,有的情真意切,有的委婉低沉,有的气势磅礴,有的诙谐幽默。

教师只有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来选取适合课文内容的背景材料,才能制作出精致典雅的画面。一位教师在制作《天净沙・秋思》一课的课件时,课件的背景用的是一个鲜红的太阳落入大海的画面,颜色十分鲜艳,精美的画面好象是与诗的内容相一致,但这位教师却没考虑诗歌的主题是一种凄凉悲伤的色调,因此制作出来的课件,大大冲淡了文章的主题,影响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情绪与导向。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课;方法

语文备课,是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语文课程的特点,结合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受教育者有效地学习的课前准备。我认为在准备工作中,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懂教材。拿到教材后,必须深入分析。首先,认真阅读,划分体裁。再根据体裁确定思路。比如,是记叙文的,就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入手;是论文的就从论点、论据、论证入手;是小说的,就从典型环境的描写,典型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入手。其次熟练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把握单元与单元之间和各单元的课文与课文之间,以及各个基础训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共性和个性。有效利用目录去梳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点。其三,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每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把握;并能抓住重点、难点,对课文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进行分析、综合。练就一种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的能力。

二,懂学生。要因才施教,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所反映的生活状况联系起来,让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我们这个时代和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进行比较,达通学生与名人和作家的那一缕灵犀,已达到与名人作家们休戚与共、忧患同担效果。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学生喜欢绘画,就为他创造用图画反映所学内容的机会;喜欢写诗歌,就为他创造用诗歌表达情感和生活内容的机会;喜欢写日记,就为他创造和别人分享快乐的机会。根据学生个性,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对于鲁莽粗心的人,多给他做些精细的事情,让他在多次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竟而注意修身养性;对于畏缩不前的人,多鼓励他去做些力所能及并且易见成效的事情,让他在多次成功里体会到做事的快乐,竟而不断增强自信;害怕读书的人,可以推荐趣味横生小说或散文给他看,引导他去欣赏,让他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心智开启的,竟而提起阅读的兴趣。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对全体。做到:既让优生吃得饱,又让中生吃得好,还要让差生吃得消。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全力建构和谐课堂。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在第一时间内对无助者给予必要的帮助,对后进者送去及时的抚慰,给失望者迅速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平等的互助互学的关系。懂学生,换句话说:就是懂得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义不容辞地施以援手。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还要分层次考虑,提出适当的要求,努力使每堂课的教学都切合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实际,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展开。

篇7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即可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创设出和谐、风趣的教学环境,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即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呢?

一、利用多媒体引入影视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也成为学生开展课外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受到了教育专家的认识,小学生的对于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电视、电影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将影视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对于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效果。

影视资源兼容并包、海纳百川,语文作为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其内容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的得当,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也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影视资源的流动速度快、信息量大,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元素,将影视资源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就能够很好的扩展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只要教师对学生适当的进行点拨,发挥好影视资源中的偶像作用,就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受益匪浅。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网络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在网络上可以搜寻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将这些丰富的网络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提升教师经验,促进教学改革,扩展学生的视野都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收集网络中的教案与教学经验,将其应用在语文教

学中

要将网络资源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网络资源的价值,特别是辅助语文教学的价值,将网络资源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互动,也能够获取与分享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交际与沟通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还能够方便教师对班级进行科学的管理,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沟通工具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各项事宜开展讨论,能够让班级生活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其次,利用网络建立一条联系学生与家长的纽带

在网络的发展下,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型的沟通工具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沟通工具多是免费的,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可以申请微博或者公共微信账户,并将自己的域名公布,让学生的家长知晓。平时,家长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当然,在微博中的内容应该有一定的限制,有关学生的隐私就不宜公布在上面,在通过微博与微信与家长进行联系时,也应该注意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学生以鼓励为主,提升学生的信心。

除了建立与家长沟通的纽带之外,教师还为学生建立博客,博客中的成员就是教师与全体学生,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刊载于博客中,形式可以为记叙文、日记、说明文、信件等等,除了供教师批改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点评与讨论。此外,只要学生感兴趣,均可在博客中发表自己的习作,这种方式就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笔墨作文的形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创作兴趣,不断的提升出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必然要求。

三、利用计算机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教材是维系教师与学生教学的唯一媒介,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就得到了扩展,教师的职能可以由信息技术来替代,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即可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识字、拼音小游戏,自己来检测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优化教学的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两者的结合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下一阶段下,教师必须要掌握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策略,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锻炼,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相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应用将会越来越成熟,能够很好的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莹.寻求本真 追求实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

[2]周波.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04(10).

[3]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1(05).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语文信息化资源库建设 调研

2010年11月,教育部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12月,在“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又进一步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和推广作用,促进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现代化高科技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强,学校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同样发生着重大转变。已由原始的只有粉笔和课本的单一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教学转变。现在各学校基本上都实现了每个办公室、教室都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室室通。所有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校园网资源库组织和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每位语文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语文教学中资源的紧缺使教学面临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进行了关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调查,为今后学校在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能有更快、更高的发展找到一条快捷而高效的道路。

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方面。目前,无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探讨。

通过对60多名无锡市各职业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来看,当今职业学校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1)学校信息化资源库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指计算机房、多媒体课室、网络教室、校园网等硬件建设。软件资源建设指各种应用软件平台建设,如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及优秀教学案例、电子教案、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的积累和建设。另外,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估等各教学环节,也是信息化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2)在语文资源建设和教学方面

语文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不应该过分追求资源的数量和多媒体的形式,而应尽可能积累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资源,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达到最恰当和最优化。另外,利用资源库辅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估等各教学环节,也是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3)语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培训方面

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理念的传承者和实施者,所以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成效。转变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就要不断接受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观念、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等培训。

一、调研结论

(一)在调查问卷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点学校重视资源的实效性、运用的便捷性等特点。

教育资源库最常见的是教案、图片、课件等现成的素材上,这些素材确实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思考,但一个个“死”的教案、课件不可能应对不同层次“活”的学生,教师更需要具有互动关系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动态资源。目前大多数学校语文信息化资源库收集的动态资源较丰富多样,这些动态资源为教师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提供极富价值的信息,为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保障。

在试题库的建立过程中,有的学校既收集各年级月考、期中期末等综合性试卷,更以知识点为依据,进行“零件式”收集。所谓“零件式”收集就是把各知识点分为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文、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等“零件”,教师把收集来的优秀资源以“零件”的方式放入相应的“仓库”,并对每一份“零件”标注难易度、使用年级,教师出题时只要按学生的实际和考核的要求选择相关的“零件”加以组合,一份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试卷轻松搞定。“零件式”资源收集的优点不仅使教师能省时、高效的完成出题任务,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并且随着资源的不断积累和运用的加强,来自资源的评价也会越来越多,出题的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二)探索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1.基于资源库的语文教学改变了教师传统的角色定位。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开放的共享的网上资源,教师这种优势被逐渐淡化,基于资源库的语文教学活动,促使教师进行角色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首先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基于资源库的教学使以前传统教学中教师私藏的各类“秘籍”材料公布出来,与学生一起共同占有。老师的备课材料将不再由老师先进行筛选,而是直接面向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材料。于是,教师的职责从传统课堂中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自主的在资源库中寻找相关信息,加以整合,形成答案,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其次,教材执行者转变为教材开发者。语文课改新教材因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而备受学生的喜爱,然而新教材知识体系的不够清晰、课后训练的不够完善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网络时代的来临,弥补了新教材的这种缺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发新的教材,将课本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执行者更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材的缺欠,增添新内容,成为教材的开发者。

2.基于资源库的语文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学资源库的网络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的理论,使之成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绝好场所。

二、问题与思考

“面向教育、服务教育”是资源库建立的基本宗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使教师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能利用网络,进入庞大、完善的资料库,方便、快捷、全面地查询、浏览、阅读各类书籍,获得所需的文字、图片、动画、影片甚至是课件等资源,参照各类工具、指导书籍、优秀教案以及其他专家、学者、优秀教师针对该内容所发表的评论、建议,结合自身的实际,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在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同事,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能自主地浏览教师的电子课件,能冠军涵盖了不同学制的各个学科优秀的教案、题库进行自学、预习复习与知识的拓展。总之,资源库将成为各类教具的一个庞大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电子仓库”,师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电子资源。

当下语文教学信息化资源库建设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还很多,如:

1.制定校园网的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主要是为资源的开发提供统一的标准,达到资源基本属性结构的一致性,以实现资源的在一定范围内广泛贡献不够,并为师生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价、获取和使用能得到最大的效率,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数据的共享和相互操作提供技术支持。

2.在使用语文教育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方案上,主要在同一技术标准的指导下,使用基于能够后台数据库管理的语文资源库网站上包含课件、课例、素材的点播和瞎子啊;教师备课系统;学生作文在线编辑系统;学生作业在线讨论BBS,使语文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能统一有序地进行。

3.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传资源的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绝大多数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是利用网络下载,教学使用次数很少屈指可数。课堂教学多数用的是教师的多媒体设备,而且多数是视频展示、幻灯片和flas等教学演示。

从制作教学课件方面看,教师常用的有PowerPoint幻灯片、word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这些常用的简单而且易于操作的制作工具。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基于开发能力有限、开发制作教学资源的技术手段使用不熟练,由于教学任务重等原因时间不充裕等原因给课件制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够得到适当的制作设计指导和培训还是可以进行资源的开发的。再利用资源共享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

4.资源库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如何对海量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保存、检索管理?如何组织大量人员进行分类研究、应用研究?这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目前教师由于教学等的压力在校上网的时间比较有限,还未意识到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对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这与将来的实践形成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探究出一套科学、实效、便利的方法措施,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硬软件设备是多媒体教学的基础和保障,而现在学生家里大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因此利用网上资源开展教学只能偶尔为之,难以普及和推广。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考试技巧;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71-01

一年一度的中考也如高考一样,牵动着万千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而大家都知道,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成绩的取得,仅仅靠短暂的三两个月的时间去复习,那是很困难的事情,重要的是平时脚踏实地的学习积累。但有系统、有计划的复习对中考语文成绩的提高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特别是阅读。

作为初三语文教师来说,思路清,方向明,至关重要。中考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选择复习资料,怎样划分复习阶段,哪些部分需要重点复习,这些关键要素能否处理好,往往也决定了中考的成败。

一、文言文的复习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学会整理

第一轮回归课本知识复习阶段,以课本为单位,落实词句,学生根据要求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虚词中的“之、其、而、以、为、于”等的一般用法的归纳;以及文章重点句翻译。课前(最好是利用寒假期间)布置好把课文抄写在笔记本上,并留有一些空白页面,复习课堂上让学生主要完成这部分任务,学生很多忙得不亦乐乎。其次,采用课前10来分钟的小测,可以有效的检测学生的落实情况,效果挺好的,把学生易错、易疏忽的地方多次检测,从而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网络。

2、练习强化,提高能力

文言文的复习训练,“循环巩固提高式”的训练,应该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

首先,以篇目为单位,梳理文言文基础知识,牢固掌握课文复习要点;接着,以试卷的形式进行练习,试题内容涵盖当天复习的文言文知识要点;第三步,答疑讲解;第四步,阅读阶段性检测,整册书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检测;第五步,总结测试情况,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到在6月上旬时,结合各县市区的质检卷把要求的文言篇目重新进行强化训练。这样,经过不同层面的多次反复练习,学生基本上可以牢固地掌握文言文知识,从而从容应对中考。

二、现代文的复习备考策略

1、紧扣课本进行单项复习,夯实现代文阅读基础

首先,按课本的顺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分册复习,紧扣单元导读提示中的主要内容与能力层级,编写复习教案,梳理知识要点。复习时包括体裁辨识、结构分析、要点概括、词句品味、文段分析、手法理解等基本点进行复习指导、归纳。其次,根据复习的要点辅以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因为只有把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彻,才能进行分文体的专题复习训练,也才能提高复习的效果和提升阅读应考能力。

2、根据文体进行专题复习,提高文体意识能力

在复习指导中我们根据三种基本文体,侧重点的不同而制定复习要点:

(1)记叙性文章。要求从:把握感受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品思路,文章结构划分层次,概括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表现手法;理解品析词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语境义、特殊含义、言外之意,以及渗透的思想感情;准确识别记叙的要素,顺序、详略、线索、感情基调,理解表达方式,基本写法与表现手法;感悟作品,个性解读,表达自身的感悟体会,并且能够迁移模仿。

(2)说明性文章。要求从:找准说明对象,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理解主要内容,筛选、概括主要信息;理出文章的基本思路,了解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针对相关知识进行质疑、探究。

(4)议论性文章。要求从:概括论点;概括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并且能够补充论据;识别基本类型;指出论证方法,说明论证的内容;领会语言的严密性;并且附带考察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个性解读,对材料的观点有独到的认识。

在训练时要心中有数,对不同的考点,要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指导,对学生能力薄弱的考点更要深入指导,加强练习。

3、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提高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考场现代文阅读通常强调高效阅读,要求学生能迅速筛选信息,理解并能概括主题。其具体操作方式是:首先定序。读者快速阅读课文,画出关键词,从而寻找行文的线索,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其次是定位。就是对全文所叙信息进行精练化,然后进行筛选,理清主要信息。

4、精选编习题,进行有效的训练,提升复习效果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最忌一味地做题目、讲题目、评改题目。科学的复习思路是:先进行单项的复习,再进行文体的、综合的复习。单项的复习就是从“通用的阅读能力”的角度,对阅读能力的基本点进行一个一个的覆盖,它们包括体裁辨识、结构分析、要点概括、词句品味、文段分析、手法理解、内容解说、联想迁移、自由欣赏、发表见解等基本点。要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然后再分别进行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小说阅读、寓言故事阅读和淡化文体阅读的复习。每一个训练点的复习都需要教师对语段练习进行精心的设计,突出训练的重点。对不同基础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更要给予不同的关注,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先进行下一个要点的练习,还不过关的学生就再进行相应的变式的训练,使他最终形成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每次的训练,都要强调学生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在读中习得能力,悟得方法。即遵循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学习目标。

5、仔细推敲词句,强化答题语言表达,提高答题规范

篇10

一、作文教学资源共享,想说爱你不容易

毋庸置疑,一线的语文老师对于作文教学资源共享肯定是持赞成和欢迎态度的。即使是再优秀的老师,他在作文教学上也不是全才,不能将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做得尽善尽美,他肯定也想从别人那里获取优秀的作文教学资源来改善自己作文教学的不足,弥补自己作文教学的短板。但在目前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想获取足够而有效的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却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1.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各自为阵,资源共享意识不强。

新课标虽提出了一些阶段性、方向性的作文教学目标与要求,却未给出可操作性的方案。新教材就作文教学内容虽作了相应的安排,但对教学方法却无明确的指导。一线教师开展作文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规划和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校与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你按你的做,我依我的做,作文教学缺乏合作交流,大家各自为阵,资源共享意识淡薄。这对于中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改进与提高是不利的。

2.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可供共享的资源不丰富,共享途径不 通畅。

目前,人们对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共享的探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资源库的建立至今未提上议事日程。因而,一线教师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资源并非易事。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可供共享的作文教学资源还不丰富,二来是因为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共享途径还不够通畅。

时下,少数语文教学期刊(如《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或作文教学期刊(如《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作文成功之路》等)会刊发作文教学方面的文章,但这类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且这些期刊普及的程度也不高,共享这些资源的途径也不够通畅,一般要通过期刊网付费下载,难以满足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共享需求。在一般情况下,教师获取作文教学资源主要还是通过教学资源网站(如语文学科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这些网站提供的资源一般都是作文教学课件,优秀作文范例等,资源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也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当然,参加一些作文教学研讨会也可以获得一些资源,但这类资源的数量极其有限,且共享仅限于极小的范围内。

二、作文教学微课化,作文教学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1.何谓作文教学微课化?

要说清楚什么是作文教学微课化,首先要从微课说起。

微课近两年受到人们的热捧。但目前,国内学界和教育界对微课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人将微课作为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学习资源,也有人将微课作为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还有人将微课作为教学研究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形式。教育部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的“微课”评审新标准指出:“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

对于中小学的一线教师而言,微课主要还是用于课堂教学,因此,在我们看来微课主要还是一种教学资源。按照这个理解,我们将“作文教学微课化”理解为: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将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结构思路、材料选择、修改润色等)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制作成微课,用之于自己或别人的作文课堂教学中,以达到作文课堂教学的精练、简洁、高效以及资源共享的目的。

从这个定义看,作文教学微课化是一种作文教学资源开发形式,也是作文教学资源共享的 途径。

2.作文微课化资源共享新途径,新在哪?

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共享资源形式,如课件、教案、论文、优秀作文范例等,作文微课化资源共享新途径,新在哪?

首先,载体新。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主要以文字为载体,辅之以图表,记录设计者(作者)的作文教学思路或作文教学思想,使用者一般要经过自己的转化和讲解才能作用于自己的课堂和学生。而作文微课以视频(5~10分钟)为主要载体,辅之以声音、文字、图表等,它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使用者可直接用之于自己的课堂,作用于 学生。

其次,主题突出,目标聚焦度高。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当然也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但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一般是根据一个话题或一个课时来设计,选题切口相对较大,教学目标往往不止一个。而作文微课受时间限制,选题尽可能集中,教学目标高度聚焦,一般聚焦于作文教学中的重 难点。

再次,教学语言凝练,教学过程简洁流畅。微课配有画外音,微课制作者在录制画外音之前,一般都会根据时间限制和教学内容写好解说底稿,这样,微课的整个教学语言相比平时的课堂语言要凝练得多。教学过程相比平时的课堂要简洁流畅得多,不会像平时的课堂受意外情况的干扰。这有助于提高相同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面向学习者。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无论是课件、教案、论文还是优秀作文范例,面向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而作文微课主要是面向学生,微课视频主要是播放给学生看。

3.作文教学微课化有利于作文教学资源共享,优化教师作文教学。

首先,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师个体差异,有些老师擅长记叙文写作教学,有些老师擅长议论文写作教学,有些擅长讲解文章结构,有的擅长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等等。作文教学微课化可以把教师自己擅长的版块做成微课,供大家资源共享,也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辅助自己的作文教学。这样,作文教学微课化可以让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扬长避短,优化自己的作文教学,进而整体改进和提高中学作文教学。

其次,作文教学微课化便于资源共享。作文教学微课是电子资源,资源容量较小,一节10分钟左右的微课容量一般不超过15MB,这便于资源的存储、上传、携带。微课使用方便,共享者可流畅地在线观看,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这些都便于建立微课资源库,共享资源。

三、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共享的关建在于建立资源库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共享的关建在于建立供大家方便使用的微课资源库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中小学微课教学资源网站和微课资源共建平台,如中国微课网、优优微课网、浙江微课网、广西中小学微课资源网、微课教学资源共建平台等,这些微课资源网站有部分作文教学微课资源,但数量非常少,难以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要真正实现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共享,就必须建立专业的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库和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库和微课资源共享平台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丰富作文微课资源,二是建立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共享平台。

首先,如何丰富作文微课资源,即如何保证资源库里有足够数量的作文微课资源。没有足够丰富的作文微课资源,就谈不上资源共享。

作文微课资源共享于一线教师,也应来源于一线教师。一线教师直面作文教学问题,他们针对问题而开展创作性的教学对于其他教师有借鉴和启示意义。若把创造性解决作文教学问题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供大家共享,这对整体改进与提高中学作文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要丰富作文微课资源,就要在一线语文教师中普及微课知识,教会老师如何制作微课,让一线语文教师手中都有自己的作文微课,这是作文微课资源共享的前提。

同时,要树立教师作文微课化意识,鼓励教师将自己作文教学中擅长的内容和版块制作成微课。一旦教师形成作文教学微课化意识,教师手中的微课就会慢慢多起来,作文微课资源自然会慢慢丰富起来。

其次,如何搭建作文微课资源共享平台,这涉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这点上,我们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谈不上什么新想法。但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应该不是什么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外高校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共享教学资源的做法可以拿来借鉴。同时,不少研究者提出的教学资源共享方案,如罗桂联的“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方案”,也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