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31 02:1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作为侧重理科类学生学习的教材,本节侧重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这部分知识达到大纲中所规定的B层次或C层次的要求。本知识点,按最新教材来讲。
教材从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蚀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实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以及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注意联系化学键的有关知识,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以及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需要通过分子(或离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实现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称。并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说明只有具有足够能量和合适取向的分子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教材配以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进一步说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和的情况,从中归纳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接着,教材围绕着以下思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又进一步介绍了压强(有气体存在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对上述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对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综合运用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教材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图画来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教学关键。教师不可轻视实验和图画在本节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本节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节教学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2.运用比喻、图示方法,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如制成动画教学软件加以模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篇2
高一上半期,第一次带火箭班,我不敢有一丝松懈,坚持认真备课(即翻阅多本资料书和以前的教案,再重新写教案),认真上课,认真进行晚辅,每一节课都很认真,可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最好,课堂教学实效不高,我开始苦恼。通过课下与学生交流,反思我的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规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就是去完成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就想把这些知识“灌”给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顾及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实效不高。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呢?
后来我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代替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每一节课尽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课堂实效。具体表现: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
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挖掘情景中的信息,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探究的欲望;在选择情景素材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特点,并能够与学生已有经验和认识产生联系或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才能落实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脱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探究。
案例:在讲高一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时,若按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增设一个美丽神奇实验―――“滴水生烟”,马上提问:“为什么锌加单质碘,再滴加水,产生美丽的紫色蒸气?”抓住学生好奇心,引出本节内容。
二、设计导思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设计导思问题,即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要求问题难度要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 “桃子”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紧扣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长点来设计和提出问题。如果太难,不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会无所适从,逐渐丧失探究的信心和乐趣,出现教师讲授代答,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比较大且难理解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成阶梯递进式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给学生以相关信息提示,辅助学生完成;同时导思问题要有启发性,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案例:在讲解高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运用化学理论如何解释这一结论?这是本节一个难点,如果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学生无从回答,就会出现教师讲授代替学生回答,学生被动接受。为了提高课堂实效,突破这个难点,我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并提出阶梯递进式问题:①什么是有效碰撞?②什么是活化分子?③有效碰撞的条件?④什么是活化分子百分数?⑤为什么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刚才那个问题)?通过设计阶梯递进式问题,使刚才那个问题迎刃而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三、调控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
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评价活动,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与点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保障。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
进行课内自主探究的活动,使活动完全按教师备课时预想的方案进行,这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因为只有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促进知识的自然生成,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这里要强调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调控,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积极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为他们搭建平台。
要运用一些启发性语言,来调控课堂气氛与进度,如:“其它同学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尽量避免出现教师代答或对学生的发言不予理睬。如果个别学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不要绝对否定学生,可以考虑与学生课下交流讨论。
四、 师生反思总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化学知识具有较零散的特点,通过课堂反思总结,不仅让学生回顾课堂上新学过的知识点,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还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反思的形式有多种,例如由学生谈本节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或通过典型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与方法,培养迁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可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反思总结环节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通过课下反思,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篇3
传统的“五个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加上有限的化学实验演示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1 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微观概念和
原理[1]
化学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年开设的一门学科,由于概念较多,对于初学者来说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些学生因为不理解化学概念造成后续学习的困难。对于微观领域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单靠教师的语言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借助多媒体处理和转化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形成化学概念。
例如在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学生的世界首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世界,因此,他们在认识事物时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所见所感,不容易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教师在一开始引入微粒的概念时制作了一段视频,就是从浩瀚的宇宙开始搜索追寻一个微粒,从宇宙到地球,从地球到亚洲,从亚洲到中国,从中国到北京,从北京到东城,从东城到学校,从学校到一个人,从一个人到一只手,从一只手到一个细胞,从一个细胞到一个个分子,让学生感知对于物质的认识就是这样:从看不见的猜想假设一直到看得见的仪器检测,这就是认识微粒的发展历程。学生也初步理解了物质是不连续的,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接下来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学生也不能想象出各种微粒的微观结构,就造成概念形成的困难,对进一步学习物质构成(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造成障碍。借助画图软件,把微观分子、原子变成看得见的分子、原子模型,并且借助球棍模型使之立体化,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概念。
在学习微粒的性质时,大部分教师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微粒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又融进了多媒体的使用。例如在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推测出微粒的性质后,利用动画模拟了蔗糖溶解的过程以及酒精和水混溶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于微粒性质的理解,进而又播放了视频“金原子的超显微结构”,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金原子之间有间隔,原子在不断地运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析确认无疑。
如何检测学生有没有真正建立微粒观呢?设计一个想象力比赛活动,就是把“物质及其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通过类比的方法表现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作为活动的前言:“当1919年日蚀证明了我的推测时,我一点儿也不惊奇。要是这件事没有发生,我倒会非常惊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表现超乎预期,他们借助语文中的文言文写了“两小儿辩水”,解释宏观上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微观上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用数学中的图形变化类比化学变化,用英语中的单词重组类比化学变化,用音乐中音符重组类比化学变化,等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学生已经建立了微粒观。
建立“宏观—微粒”的认识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符号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让学生在看到一个个符号时能联想到宏观物质,能想象出微观结构。所有的符号不再是单纯的符号,而是有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的指代意义。学生初步建立“宏观—微观一符号”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后,继续用这种思路学习化学方程式。
例如先演示氢气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建立宏观事实,接着引导学生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再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揭示氢气燃烧的微观实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用符号表达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也就很容易写出来了。进而用相似的方法,学生可以写出水通电、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等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让化学教学不再是像英语学习一样单纯的记忆,这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奠定了扎实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微粒观的建立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在学习溶解过程以及酸碱中和的实质时,学生很容易描述出微观过程,这有力地证明了微粒观已经深入学生的认识观,这样好的教学效果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成功的体现。
高中阶段也有一些化学原理适合借助多媒体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学生不能理解可逆反应自身的特征,对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认为完全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也不能理解动态平衡的含义,认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就停止了”。利用3DMAX制作了课件,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融合在一起,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都在变化。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过程,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分开,设置时间,第一秒反应物分子减少得多,增加得少,生成物的分子增加得多,减少得少;直观看到的是反应物分子数减少,生成物的分子数增加。与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吻合,即生成物的浓度不断增加。但通过上述媒体展示,学生感知了逆反应的存在,只是正、逆反应速率不同。接下来的动画是第二秒、第三秒……,正反应速率在减小,逆反应速率在增大,到了某一时刻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减少分子数等于增加的分子数,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学生理解了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认识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课件也获得了北京市一等奖,全国优秀奖。
2 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实验[2]
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可能由于反应物或生成物有毒、有味,或是由于有危险,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相关反应,或者教师将有关实验录制好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视频。如讲空气成分的测定时,动画模拟拉瓦锡的实验,通过抓取细节和多角度分析科学家实验,探究其中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原理和误差。接下来让学生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学生就在拉瓦锡实验的启发下设计了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一个和书上的实验设计大同小异。可见,形象的动画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
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中,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是本课题的重点。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课堂无法完成实验,单纯画图讲解学生分析理解起来有一定障碍。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之后播放高炉炼铁的视频,接下来按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实验装置实验顺序尾气处理这一主线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将它与炼铁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起来,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因为他的头脑中有了具体的表象,也就很容易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除此之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如浓硫酸的稀释,若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就会引起液滴飞溅,以上这些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使用Flas模拟这些实验的错误操作,还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除此之外,初中化学教学中像倒吸现象、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酒精灯的错误使用都可以借助动画模拟,让单纯的讲解变得形象生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我学习[3]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每个人都需要根据工作或生活的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从而完善和提高自己。化学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如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在网络上自主选取适合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其钻研学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展个性特长,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也能让学习弱的学生根据需要选取适合自己的多媒体信息补充落下的知识或者理解不深入的问题。例如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更深层次问题的详细信息,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共享的资源像哈佛课堂实录,扩充自己的知识和眼界;学习弱的学生可以选取网络上的视频片段,重新对化学某模块知识进行学习,加深理解的同时自学能力也会逐步增长。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考试评价体系是思考的下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祖建方.论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课程网.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及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
篇4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赖语言这信息载体来支配、调节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的语言表达的直观性、准备性、幽默性等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语言的艺术化不但可以使学生增强记忆材料的直观性、形象化,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案例,在此谈谈在教学语言艺术性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在上课的初始阶段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所以教师应该在引入的时候多下点功夫,如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表演化学魔术或讲个化学笑话等。这样不但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能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比如,在讲“酯”这一节的内容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什么炒菜的时候加点醋和酒,味道更香?”“为什么酒年代越久越香?”来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就有了求知的欲望,也就会认真地往下听课。
二、注意化学用语的准确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此教学语言应该注意其科学准确性.科学的,准确的教学语言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正确。比如,在进行酸碱盐的概念教学时,“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这里“完全”代表了唯一性,如果省略掉,就与酸的真实内涵相违背了。如NaHSO4能电离出氢离子,但它不属于酸,因为它除了能电离氢离子,还能电离出别一种阳离子钠离子。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些定义时,应该具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方式。
总的来说,教师在讲授概念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确性,对“只有”“一般”“基本上”“都是”“完全”这些字眼要加以强调解释。在归纳学生易混淆的知识时,应该注意语言的严密性与科学性。这样,在传递化学信息时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传授概念、判断、推理时的模棱两可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导致科学上的错误。当然,在教学中还应该考虑到学生认知的阶段性,比如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条件不同,教师应适时给予正确描述。
三、诙谐幽默的语言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有一些抽象难懂难记忆的内容,所以上课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注意容易分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脱离乏味疲惫的状态。
比如,在记忆生石膏(CaSO•2HO)和熟石膏(2CaSO•HO)的化学式时,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我就教学生跟据CaSO前系数的不同,结合俗语“一回生,二回熟”去记忆。这样学生既觉得有趣,又容易牢记于心。
再如,在比较取代和加成这两种反应类型时,我用“取而代之,有进有出”来形容取代反应,表扬它礼尚往来,很懂礼貌,用“进而加之,只进不出”来形容加成反应,感叹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学生在笑声中就轻松地掌握了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再例,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物理量,但是比较抽象。我是这么解释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量的。我们买烟的时候,会说买一包烟,而不说买二十支烟,虽然两者数量相等;我们会说买一双袜子,不说买两只袜子。我们常常用大的单位(代表一定数目集体的单位)来代替小的单位的集合。
四、启发性的提问
提问也是课堂上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精心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搞清思路,最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参与课堂活动。
比如,在讲钠与乙醇的反应的时候,我首先做了一组对比实验:把两块大小差不多的钠分别投入到两个分别装有乙醇和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两个烧杯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谁反应更激烈?水的酸碱性如何?能与钠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酸吗?乙醇是酸吗?乙醇能与NaOH反应吗?通过讨论以上问题,学生便可以自己得出结论――乙醇不是酸,不与NaOH反应。
五、形象的比喻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比喻,有时能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难点,并增加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记忆深刻。
例如,0.1mol/LCHCOOH和0.1mol/LC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写出该溶液的物料守恒。
答案:C(CHCOOH)+C(CHCOO)=2C(Na)=0.1mol/L。
讲解:该混合溶液中主要研究两个过程,一个是醋酸的电离过程,可以电离生成醋酸根离子一个是醋酸钠中醋酸根的水解过程,水解可生成醋酸。因此不管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如何,一定有C(CHCOOH)+C(CHCOO)=2C(Na)=0.1mol/L。我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A同学和B同学身上各有100块钱,总共200块钱,然后A同学借给B同学20块钱,B同学借给A同学30块钱,这时A同学有110块钱,B同学有90块钱,两位同学口袋里的钱不一样了,但总数仍为200块钱。即总数与他们互相给予的多少无关。
再例:一定量的盐酸跟足理镁粉反应时,加入CHCOONa固体为什么能减缓化学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的总量?我是这样解释的:加入CHCOONa,CHCOO会结合H,这里CH3COO就相当于银行,盐酸把H+储存在CHCOO这个银行里,这样溶液中H的浓度就减小了,反应速率也就减小了,但储存在银行里的东西是可以再被取出来的,而且能被全部取出来,所以最终H的总量都会参加反应。因此,生成的H的量不会变。这样,就轻松化解了难题,学生也将印象深刻。
教学语言是一门高级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本身的再学习再深造,并且有意识地在平时备好教案的基础上,对教学语言进行设计。
艺术性语言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使学生思维经常处于活动的状态。教师若能巧妙地把化学教学的艺术得体的表现出来,不仅能添增教学活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调动其积极性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能审时度势地抓住机会巧用语言艺术,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大仁.浅谈化学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4.
[2]向竣.注意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质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8.
篇5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是教师进行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更新。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方式。实验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一些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这样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三、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1. 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看到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盐酸和稀盐酸,同时放入大小相同的锌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浓盐酸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 ~80 mL,而盛稀盐酸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 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2. 作业布置的反思
我校以山东科技版为新课程版本。预习作业有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迁移应用”;复习巩固作业有教材中的“练习与实践”,这些习题作为教材中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有时还要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有效率和准确性,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差距。
3. 公开课的反思
篇6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化学》课程特点,通过分析教学现状,确定了该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提出调整《大学化学》知识体系、革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化学应用主题讲座、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等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具体可行措施。
关键词 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36-01
作者简介:张大峰,男,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化学;张会菊,女,汉族,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合成。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化学类专业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探索”(编号:2013JG020)和“《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4JG015)的研究成果。
《大学化学》是面对非化学相关专业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构建高校工科学生的化学观念,丰富其知识结构,培养其全面工程技术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基础化学知识及其应用,注重结合工科学生的特点,引导其从化学角度看待工程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作为知识拓展,本课程也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展现当代化学的魅力和前沿问题,及其在解决诸如能源、环境、生命等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问题方面的不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科学素质。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化学》课程的开设,在课时安排及教材选用方面没有统一标准,百花齐放。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化学》的授课学时逐步减少,作者所在单位更是将其课时缩减至32学时(16理论+16实验学时)。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挑战,更造成了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的显著下降。座谈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与其所修专业相距较远,且理论过多,缺乏实用性,反映出目前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存在较多问题。由此可见,当前的教育改革环境,要求调整建立新的《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以保障在缩减教学课时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这已成为《大学化学》教学工作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结合实际,改革教学内容
1.调整教学知识体系。目前,《大学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对稳定,主要由基础知识、生活应用、实验教学三部分构成。基础知识涵盖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基本定律、溶液、电化学)、化学动力学、元素化学等内容,生活应用主要介绍化学与环境、能源、国防、生命、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与应用,实验涉及基础化学仪器操作、经典化学反应等。如前所述,我校课堂教学课时已缩减至16学时,短时间内不能将以上内容全部讲授给学生,结合多年授课经验,我们确定了加强基础、注重工程应用、建立工科学生化学观念的教改思路。将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整理,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揉和,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时在短时间内给予学生最大的知识量。
2.编写新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内容安排既要保证基础化学知识的传授,又要体现化学与各专业的联系,以适应各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大学化学》授课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其教材更应祛粗取精,增加有用的知识,去掉陈旧过时的内容,合理安排知识难度和讲解方式,使学生易于课堂听讲和自学。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好的教材更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我们将依据国家“九五”重点教研课题——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工科大学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汲取国内各版本教材的优点,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继承我校出版的《大学化学及实验》教材的思路和特色,编写出与时俱进新教材。
三、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大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学习能力。《大学化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应该将传授知识作为思维训练的载体,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应是首位的。教学实践中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尝试推行工程案例教学,同时结合化学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应用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1.引入比较法和类比法教学。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与其类似事物也应具有相似属性的推理方法。《大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引入比较法和类比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如“常数”的概念贯穿于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涉及标准平衡常数、酸碱常数、溶度积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等。从定义式来比较,标准平衡常数和酸碱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均反映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都和平衡体系中粒子的浓度、压强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把这几个常数归纳到一起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比较速率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速率常数反映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和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不同,但它们的变化规律又有相似性,如与温度的关系,前者是阿伦尼乌斯方程式,后者是范特霍夫方程,二者在表达式上相似,解决的问题也相似。这样,利用比较法和类比法,可以将基础知识的大部分内容织成一个网,便于理解和记忆。
2.开展化学应用主题讲座。《大学化学》课程的内容极其丰富,在向学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化学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否则会觉得知识如死水,和生活没有任何关联,找不到学习该知识的价值,所以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化学应用介绍。可以考虑将理论知识、最新科研成果、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化学事件等相结合,集中开展主题讲座,争取利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最大的信息。
3.建立大学化学课程学习网站,使用好网络教学平台。为了解决下课后学生与老师见面机会少、沟通不便,无法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现实状况,考虑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大学化学》课程学习网站。教师可以将电子教案、课件、习题及答案、教学视频等诸多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实现在线提问与解答,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决难题,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同开发使用的Sakai网络教学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能够提供课程资源共享、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讨论、学习记录、以及各类统计等功能,为师生提供一个不受时空限制、互动式、协同式、多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目前国内很多知名高校都在推广使用,我们已将其成功引入《大学化学》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反映良好。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应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和课程特征,最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更好地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彦伟,孙广,等.大学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111-112.
[2]王枫,张会菊.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2011,(2):173-174.
[3]徐虎,张敏,等.提高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6):48-51.
[4]关润伶,张建洲,等.工科无机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高教论坛,2009,(9):74-76.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反应原理
1.试剂石灰石或大理石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板书】三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
【引入】
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今天我们将来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前面学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经验分析,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制取所需药品、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的方法。
【展开】目前已学过哪些反应可生成CO2?
学生活动:
列出很多反应
除大家列出的反应外,还有许多反应可以得到CO2。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如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中很难实现。碳燃烧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等等。
提问:以上反应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和实验排除反应1、2、3、4、6、7、8。明确反应5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
[板书]:
实验药品:
1.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请归纳反应的特点。
3.反应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4.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提出探究问题:设计何种实验装置来制取CO2?(至少2种)
教师提供制氧气、制氢气的装置图供学生参考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
1.首先考虑制氢气的装置。
2.在制氢装置∩希慕笛樽爸谩?/P>
3.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
4.画出草图,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
5.其他小组质疑。
(建议:此处应提供可制备CO2的各种仪器及组装好的装置图。最好是动态的。)
在同学们的共同设计中找到满足条件的设计。
1.简易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导气管)
2.将试管改为烧瓶、广口瓶等较大液体容器。
3.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气体出口有控制开关或固液分离机关设计)
提出问题:根据大家的设计,总结满足需要的制取CO2的合理装置。
1.制取少量的气体
2.一次性制取大量的气体
3.随时开始随时停止的实验装置。
【结束】
提问:根据CO2的制取装置的讨论,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一般思路。
(建议:此处应设计动画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根据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及待制取气体的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因素来考虑制取气体的装置。
1.固体加热装置。例如制氧气。
2.固液不加热装置。例如制氢气、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
家庭小实验:
篇8
今天素质教育在大力呼唤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五个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加上有限的化学实验演示的教学方法,已存在着教学手段落后和教法陈旧的不足,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教育手段正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而是通过其特有的优势,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人才规格多样化,这些均符合新课改精神。
例如:在高一化学学习“环境保护”一节中,我就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有关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图片、动画及视频。看着这些令人痛心、令人深思的画面,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积极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现在的“主动探究”。在参与活动中,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关注环境问题,并可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等,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而这些正是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认识,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来为教学服务,积极地去适应新课程改革。
2 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1 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学习高二化学《乙醇》一节时,笔者在课前两分钟,播放有关酒的起源的一段视频,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传说,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资源丰富、灵活多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应用多媒体课件所进行的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的文字存储和图形处理、复制、缩放、剪贴等功能,将教学的有关内容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演示。例如:在介绍乙醇的工业制法时,笔者分别播放了一段关于制法的视频和演示了乙醇制法的工艺流程图,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轻松掌握了该知识点。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知识密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2.3 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化学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化学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介绍乙醇的化学性质时,它既是这一节的重点,又是这一节的难点。笔者用课件首先展示乙醇分子模型的动画,让学生感性认识乙醇的结构特点,为化学性质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介绍乙醇的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时,利用动画分步演示,既让学生认清反应产物,还准确了解断键方式、反应历程,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两个反应的本质,达到突出重点、淡化难点的目的。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与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学,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需要注意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功能。
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仍须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手段为辅助”的原则,扬长避短,灵活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它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作用。
4 利用电教媒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之一,造纸、火药、指南针、烧瓷等发明很早。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但在1840年,英国人却依靠指南针来到中国,用钢铁制成的战舰和利炮,以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我国的大门,给学生播放这些知识的录像片,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而且使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增强国力而努力奋发拼搏。而通过播放侯德榜博士拒绝外国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国为祖国作贡献的动人事迹,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5 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它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模拟微观世界的化学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能一目了然。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电解的原理,反应的历程,电子得失等大量微观现象进行动态的模拟是化学教师渴求的现代教学手段。
6 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指为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而将各个教学环节按一定顺序安排的有机组合。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将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共同作用给学生,不仅缩短了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师更充分的讲解内容和启发学生思考,而且可以使学生有更为立体、综合的全面感知。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对教学结构和进程微调,改进课的过程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课件,边操作边讲解,使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媒体充分结合,发挥各自的功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展示事实、创设情景、呈现现象、提供示范,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重点或难点,运用计算机的暂停功能,把画面定格在某一恰当位置进行分析和讲解,必要的时候辅之以适当的板书、讨论等。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教师易于讲清知识内容;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和记忆知识内容等。
7 多媒体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
7.1 教师教学方面。
7.1.1 盲目崇拜迷信多媒体,忽视传统教学的优势。如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认为这样成功率高,节约时间。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取代的,用多媒体来实验,没有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更能使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弱化了部分实验功效。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7.1.2 对多媒体教学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执怀疑的态度,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在公开课中的样板戏,不足以形成常规的实用性。
7.1.3 在实际制作时,大量的引用效果,以求酷眩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
7.1.4 把化学课件单纯的理解为用PPT代替黑板,师生、生生和人机交互经常衔接不自然。老师成了“放映员”丧失了主导者的地位,学生成了观众,丧失了主体者的地位。
7.2 学生学习方面。
7.2.1 对多媒体教学充满兴趣和向往,很欢迎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实际上课时有的学生只顾看新奇的动画而并不及时思考动画所要表现的实质问题,有的学生只顾听声音而忘了看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还有的学生思维随着画面而浮想联翩,而忘了学习的内容,一节课下来所获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