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1 03:5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年级美术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风来了》
教学目标:
一、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二、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人和事物的变化。
二、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准备:
师:图片生:练习纸、图画本、铅笔、彩笔等。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感观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听觉就是其一个主要的方面,我们用声音表现一下微风的感觉.
师: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哪几种不同的风吗?(微风、大风、狂风)
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对各种风的记忆和认识。
四、尝试训练。让学生自己表现画风.
1、比赛画风。
让学生用线条来表现风。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形象的“风”来。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同学评一评。
教师进行简单小结:用线来画风可以形象的把风的方向和路线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不同形式的风。
2、景物描绘。
在黑板出示几种物体。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如果风来了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并请学生尝试把它画下来。学生相互间交流、并互评,黑板上学生的画,看看他们表现的对吗?
师小结:风能让许多东西动起来,飘起来。
3、人物的表现。
回忆在风中的经历,让学生描述,并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加深对风中的人物特征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在风中行走的经历吗?谁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难走吗?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的?
五、图片欣赏。
书上的图没有用线条来表现风的大、猛。我们讨论一下他是用什么东西表现风很大,人行走困难的呢?
师:小结。
六、创作表现。
“风”经常碰面,你还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在教室里乱翻我们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或是在你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给你带来清凉的可爱样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把你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描绘下来!------在图画本上画一幅表现风的画面。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篇2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优化途径
一、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教学生活化”是现在教学的新兴模式,它是指将教学和生活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它所要求的是:在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内心变化,让学生从教学中懂得如何很快地走进生活,很快地融入现今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通过将教学和生活巧妙地结合,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觉得学有所用,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解析
1.美术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提高欣赏能力
美术在生活中存在的形式有很多种,在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我们随处可看见生活中的美术。从路旁的商业广告,到任何一份商品的宣传,都离不开美术设计,在初中阶段,将生活和教学进行合理的、有机的、巧妙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并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良好品质,而且,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不但让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美术这门艺术的轻松和闲适。例如,在初中九年级课本中,其中一节课题是“展示艺术”,在教学前,教师完全可以先让学生对自己所认为的艺术进行一下资料搜集,其搜集地点和方式不限,可以是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如,图书馆、书店、博物馆、展览馆,也可以上网搜索,然后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评价、解析与说明。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搜集资料时的亲身体会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评价,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
2.美术课堂生活化,让美术教学更具实践性
因为艺术本身就源于生活,美术又是艺术的一部分,在如今的商品经济社会更加体现它的生活价值。在初中阶段,将美术课堂更加生活化,可以使美术教学更加富有实践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去郊外,或者海边等有美好自然景观和风景的地方去采风,在大自然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会让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更加有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使美术教学更赋予实践的意义。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第一节讲的是“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其中要求学生画一幅风景画,在这节课上,教师就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去欣赏大自然,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画出自己所要画的内容,使自己所画的风景画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生活化教学使美术课堂更加有了实践意义。
3.美术课堂生活化,为课堂增添了审美色彩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一样,美术亦是如此。因为我们每个人是不同的,所以看待问题的观念和审视美术的审美观也是不同的。如何以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在初中阶段,将美术课堂生活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对风景、人物、色彩、图案、形状有了不同的审美观念,使课堂赋予了更多的审美色彩。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第一课“另一种选择”中,我们主要对书中印象派画家的画风进行比较,画家梵高和莫奈虽同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绘画风格有极大的差别,梵高用一系列黄色节奏来画静物,而莫奈却用以动衬静来描绘静物,所以,在学另一种选择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的所感处,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让绘画充满不同的审美色彩。
三、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使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面,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他们的生活现状为契机,了解当今孩子的生活品位。如,在讲初中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三课“情感的记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在生活中自己情感发生变化的时候是在哪种场合,哪种环境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讲的课题,按照这种方式,长此以往,慢慢地学生就会感觉到美术知识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与美术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
2.运用多媒体技术,让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优势日益突显。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视频、声音、动画等巧妙地结合,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更具直观性和艺术性。如,在讲初中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九课“走进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所要教学的古代人的着装、生活、交通工具、古代人生活的视频等进行简单的收集,然后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体会、观看、进行分析,在观看的同时联想一下自己所生活的真实环境,形成一个很鲜明的对比,使学生更加地珍惜现在的生活,从而营造课堂积极的学习气氛。
3.实践操作、演练,让美术课堂更具生活化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更加关注学生动手操作演练的能力,自古以来就倡导学以致用的道理,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如能将学到的知识快速地应用到生活中,不仅能够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更能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与生活是如此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初一年级面具制作教学这一章,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准备材料,以一次化妆晚会为前提,让学生设计自己的面具,让学生在精心设计后,现场演示,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当然还有很多,如笔筒的制作、生活物品的再利用等设计比赛。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离不开生活,它源于生活,它会为生活创造别样的精彩,让生活充满艺术的魅力,在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地把生活和美术联系在一起,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美的习惯,提高美术学习的乐趣。这样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葛赛芬.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之途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篇3
关键词: 重庆市万州区 美术教学《门》教案 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论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根据美术教学目标和美术学原理,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要有一个变化过程:绘画过程同文学创作一样,具有“双重转化”性。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它要依据“反映论”的精神,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转化为作者的认识(观念和情感),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其次,是作者的观念和情感向文字的转化,它要遵循表现论的原则,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①,但绘画的第二重转化的作品是画面而不是文字罢了。
前苏联心理学家A・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说:“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就是:第一,把外部刺激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作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的体现的文字描写。”②同样,美术创作的作品是画面而不是文字罢了。
“从事物到认识到表现”。由事物到认识,这是第一个转化。它要依据“反映论”的精神,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画者的认识,即观念和情感。从事物到表现,是第二个转化。它所遵循的是“表现论”的原则,美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有三:一是绘制得出,二是绘制得好,三是有创意。要绘制得出,就要在第一个转化上下工夫;要绘制得好,就应在第二个转化上花力气,要绘制得有创意,就要在多看、多想、多动脑筋。要绘制得出、绘制得好,绘制得有创意,就要做到养成三种习惯;一是多画速写或者多写生,收集素材;二是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三是要多看多想象,用美术语言表现好美术作品。因此,我们既要全面认识“双重转化”的辩证关系,又要重视写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观察、认识与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强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四)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船力。
(六)树立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形成健康人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三、操作程序
在学习和借鉴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视觉感受―自主尝试―解惑示范―探索想象―操作实践―评价拓展。
(一)视觉感受
感受寓认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尝试
1.初步认识。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初步认识教材,了解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2.学生尝试。在学生自己初识教材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技法,教师巡回查看,发现问题。
(三)解惑示范
1.教师讲解专业知识,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直接示范基本技法,解决技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探索想象
1.欣赏启发。欣赏名作,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2.启发想象。(1)想象表现内容;(2)探索表现方式。
(五)操作实践
1.学生作业。
2.教师巡回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同问题集体指导。
(六)评价拓展
1.学生作业展示、评价,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2.拓展课题相关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美术其他表现形式和知识。
四、课例及评析
七年级上册第8课《门》教案
学习目标:(1)能对门的文化背景和门的造型设计意图阐述自己的见解。(2)能对1―2种门的结构功能做出较详细的描述,对门的造型材质的色彩进行简单的评述。(3)能设计一个门,并画出效果图。
教学重点:了解门的文化背景,能对门的造型、材质做简单描述。
教学难题:设计一个门,并画出效果图。
教学过程:
1.视觉感受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非常荣幸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今天的美术课,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图片。
(播放视频)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门的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和老师一起来了解门的历史、功能、样式等知识?
2.自主尝试
师:现在我们一起了解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了解。
(1)出示学习目标
①能对门的文化背景阐述自己的见解。
②能对1―2种门的结构功能做出较详细的描述,对门的造型、材质和色彩进行简单评述。
③尝试设计一扇门,画出效果图并简述设计理念。
生:快速阅读。
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之后,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自主学习。
(2)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0―31内容。
①门的作用是什么?
②门大致有哪几种类型?
③能从门的造型、色彩、装饰、材质、蕴含的文化等方面进行简单阐述吗?
师:同学们结合课本找出问题答案,做好记号。
师:现在我们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情况。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能够解决的知识。
生:我知道门的作用是门是建筑的出入口,一开一关联通或隔断房子内外的两个空间。
生:门大致有皇宫贵族门,园林景致门,普通民居门,现代家居门这几种类型。
师:非常好,那位同学说说第三问的答案?好像同学们对第三问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没关系,我们大家一起来合作探究解决。
(出示课件)
(3)小组合作学习
①欣赏图片,从材质、色彩、造型、装饰、蕴含的含义等方面了解和感受。组长做好记录。
师:请同学们注意自己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
②出示学生合作学习任务。
1组分析皇宫贵族门――(5组点评)
4组分析普通民居门――(2组点评)
3组分析园林景致门――(7组点评)
8组分析现代家居门――(6组点评)
师:好,同学们交流结束了,现在各小组做好准备,把你们了解到的知识指派组员发言和大家分享。请1小组同学分析皇宫贵族门,5小组补充点评。
1组生:我们觉得制作工艺复杂,造材讲究,威严华贵,是权利、地位、富贵的象征,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5组生:1组同学从造型,文化方面分析得很好,我组觉得还有色彩方面,皇宫贵族门的为朱红色,上面还有金黄色的门钉和铺首,门钉的数量代表等级的高低。
师:两组同学回答的都不错,鼓励一下。请4组2组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4组生:我们觉得民居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用美观,朴素,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传统韵味。
2组生:我们认为,民居门虽然朴素,但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别是牧民的毡房实用性非常强,因为牧民放牧时是流动居住,毡房可以随他们流动。另外,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民居门的造型还体现出了民族的。
师:非常不错,民居门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下面有请3组7组同学。
3组生:造型别致,选材讲究,能增添景色的层次,营造一种错落有致的情趣,使人在进入时不断感受到新的画面。
7组生:我们赞同3组同学的观点,补充一下我们发现园林景致门的造型以几何图形或图案为主,有的门还结合地势修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师:我国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不仅花草树木尽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顺应自然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好有请6组8组同学。
8组生:我们觉得现代家居门造型别致,选材广泛,中西和壁,工艺先进,极富现代气息,体现了人们新的审美观点。
6组生:8组同学总结得很完整,我们小组认为现代家居门简洁自然,颜色也多样,可根据自己喜好随意选择。
师: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我们从造型、色彩、材质欣赏了各类门,认识了门除了具有实用性以外,不同时代,不同用途的门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一扇门呢?
3.解惑示范
师:不过要想设计一扇门,刚才的知识还不够,我们还要了解门的基本构造才行。请看屏幕:
师:讲述门的构造。
师:了解了门的构造之后,我们到底怎样来设计一扇门呢?
教师示范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方法:第一步:构思(设计什么主题的门);第二步;构图;第三步:描绘。
步骤:构图定位,画大体轮廓,细致描绘,整体调整。
师:老师刚才给你们做了示范,也讲了创造门的方法,现在我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准备创造什么样的门?
4.探索想象
(1)欣赏各种门设计作品
(2)启发想象
(3)生说自己的创作想法。
5.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现在就请按作业要求创作一道自己喜欢的门。
作业要求:创作一扇既实用又有趣的门,如商场、学校、公园、山庄、风景区等。
作业要求:(1)造型简洁;(2)形式新颖;(3)主题明确。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6.评价拓展
自评互评:(1)有创意――40分;(2)体现了主题――20分;(3)造型新颖――20分;(4)较好地表现了特色――20分。
作品展示,教师评价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充分开启了智慧之门,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创造了这么多扇精美的门,希望以后同学们多发现美并能用所学创造美。
(欣赏世界各种有象征意义的大门设计。)
注释:
①庆锡刘.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5-6.
②[苏]A・科瓦廖夫,著.程正民,译.文学创作心理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51.
篇4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述职报告的写法依据报告的场合和对象而定,一般来说采用总结式写法。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初中美术教师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美术教师述职报告1尊敬的领导:
在一学年里,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____班的班主任和____班的美术教学工作。一学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现具体进行述职报告如下:
一、班主任工作
在担任____班的班主任工作中,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该班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并在体操比赛中荣获级组第一名。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年工作计划,为整个学年的美术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以"如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教学实验专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艺术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所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充分得以自由地运用。
三、第二课堂的开展
因材施教,做好培优工作。抓好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学。根据本校学生的美术基础,发掘有美术兴趣、特长的学生组织他们在第二课堂进行培养,并按年龄、基础等情况分为美术兴趣小组初级班和创作班。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划、步骤,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教学。初级班以基础训练,观察能力为主,创作班则重发挥技能,通过观察生活、关生时事、外出写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在创作中自由表现。
学生经过一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后,美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创作出的作品题材广泛,构思新颖、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学校的支持下建成本校特色的艺术长廊,各方来宾对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有着较高的评价。
此致
敬礼!
述职人:______
20____年__月__日
初中美术教师述职报告2在这一个学期中,我担任了二年级三个班的美术课教学。我对一个学期中的二年级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
2、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使学生形成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措施
1、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即中是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胆改革。
5、改变评价方法,采用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尊重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四、自身素质的培养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美术方面的知识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初中美术教师述职报告3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年过去了。回顾这学年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和体育教学工作,基本上是完成了任务。工作中我享受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年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提高。
一、教学方面: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美术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书画展和永川区的一些绘画和科技方面的比赛。
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在校综合才艺展示周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参加的还是以初
一、二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平进步得很大.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3、在美术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以消除“美盲”为目的,理论知识为主,美术技巧为辅。
广泛介绍艺术的几大门类,让学生都能知道些美术方面基础知识,在美术的领域不再是个盲人。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我想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积淀一些有用的艺术常识就尽了我的努力与义务了。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
除了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上广泛收集资料,自己制作适合我们乡镇初中的美术课件,分类进行讲解。有空时自己也画了一些画,除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外,对学生也有一些示范作用。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二、我的经验与教训方面: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课件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如中国画与文学、书法艺术与诗词、点线面与数学等方面的联系。
总之,本学年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通过总结反思,我将在下一学期的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更好地为学生服好务。
初中美术教师述职报告4本人于________年____月出生于____市______镇,____年毕业于________美术系,____年__月取得______本科文凭。______年被评为中学美术一级教师,现申报中学美术高级教师职称。
一、思想政治方面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质工作,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工作上兢兢业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宽容、友爱之心与同事相处,同事间的关系相处非常融洽。
二、教学教研方面
(一)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课外认真辅导兴趣小组的学生,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学生有二百余人在全国、省市获奖。____年在____市元旦作品展览中获“优秀辅导老师”,____年在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国义演活动中获____赛区“辅导老师奖”。同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绘画类指导工作一等奖。一位学生的书法作品发表在《美术教育》杂志上,____年年一位学生的书法作品发表在____市爱祖国爱家乡《________》上。____、____年年十位学生的书法作品被选送到日本展出。有三位学生考取了____中的艺术特长生。多年的教学成果,获得了领导和同行的认可,____年被评为镇教学骨干,____年所在的新桥中学被评为____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____年绘画作品在____市中小学教工书画比赛中获三等奖,有两幅绘画作品在杂志上发表,一幅绘画作品被选送到____展出。____年所在的____中学体艺教研组被评为“文明教研组”。教案《________》获市三等奖,____年在____市第十届教学节活动中获“教学能手”称号。任现职以来连续两年被评为新桥镇“先进教师”,____年市考核优秀,调入华校之后,每年都是先进个人。
(二)教科研方面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____年年,负责并参与的省级课题《九年一贯制美术教学的衔接和优化》;有15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其中《美术课堂的“六度”》发表于《当代教育研究》,《艺术的灵感---生活》发表于《美术教育》杂志。
三、德育教育工作
调入华校之后我一直担任副班主任工作,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教学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副班主任。
以上是我任现职以来在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成绩,但还存在工作不大胆,教学工作深度不够等不足的地方,那将是我今后要不断完善的方向。我将会以此自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美术教师述职报告5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七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美术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美术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副好的美术作品,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 .美术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操,通过艺术形象,培
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美术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活动(绘画、手工制作、欣赏,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美、表现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
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美术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期七年级大部分内容是绘画,同事还穿插了书法课程,绘画课程几乎每节课都有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大量的图片展示,书法课程也用了多媒体展示,这样学生临习帖子的钱就省出来了,同事也可以欣赏到大师们的作品。
四、努力学习,加强修养。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写生课。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美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并精心创建了自己的美术博客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当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
为
1、课堂教学不能针对7个班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这一必要环节。
篇5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生物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上考虑到“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由于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有机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45分钟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许多章节都蕴含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如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生物》第1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重要概念,包括环境、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等,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重点强调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学生明白植树造林的意义,并自觉参与植树、保护植物。另外,像“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可渗透“防止水土流失”;“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可渗透“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稳定”等等。关键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认真挖掘教材中的环境保护内容和知识点,从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生态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
2.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体验生态环境教育的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亲身经历环保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共鸣,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为。(1)成立生物兴趣小组,让校园处处洋溢生态环境教育的气息学习完“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领学生给校园内木本植物分类挂牌;和美术老师合作,引导学生创作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拍摄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照片,并选择优秀作品在教学楼的走廊和教室展出;从七年级开始,各班的每个学习小组都要养护一种植物,在班级布置评比中作为一个考评点;“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保护”、“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等宣传标语在校园随处可见。(2)结合重要纪念日,开展各种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如每年的“爱鸟周”,教师可尝试开展系列环保活动:请林业局动管科的专业人员开展爱鸟护鸟的科普讲座,举办保护鸟儿的漫画展,组织学生参加关于当地常见鸟的征文比赛,让喜欢绘画的同学设计爱鸟护鸟的小报,利用鸟类标本在校内外进行宣传活动。在“植树节”前后,和团委老师带领团员们去农村植树,到福山森林公园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创办“植树节”手抄报,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让教师和学生享受到自然带来的清新,懂得植树绿化的重要,同时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达到了生态环境教育效果。此外,3月22日的“世界水日”、4月22日的“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6月25日的“世界土地日”,都是很好的主题宣传活动日,有利于学校开展一系列的校内和校外环保活动。(3)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参观生态教育基地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请学校相关部门配合、协助,带领学生到自来水厂、科技馆、地震台、气象局、化工厂等单位参观,学生了解到许多生态环境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同时也懂得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在学生心中埋下生态道德的种子,使学生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坚固的“生态屏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4)利用迎检机会,成立环保志愿者组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学校团委组织成立了环保志愿者组织,由学校委派一名生物教师担任总指挥。无论是校园内的卫生保洁,还是校外的“文明城市,我当小卫士”活动,同学们都尽心尽力,在实践中成长。如开展“吾爱吾校,清洁校园”志愿者活动;“保护母亲河———‘美丽城市美丽心灵家园清洁行动’”为主题的清洁城市活动;利用周末进社区清理卫生死角活动;“雷锋精神永相传———清洁家园齐行动”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活动形成人人讲生态、个个讲环保的良好氛围,为创建美好幸福的家园添砖加瓦。(5)尝试开发校本教材,构建特色环保课程每学年由学校的生物教研组牵头,各班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若干个环保研究性学习项目。每个项目从教师教什么、学生想要学什么的角度,围绕着“当地生态环境”去探讨,分成若干个小主题,每个小主题的后面都设置了研究小课题,如《红菇生态资源调查》项目、《母亲河污水来源调查》项目、《金塘化工园区排污途径调查》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生态环境意识,达到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通过几届师生的共同努力,利用环保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开发出了《保护生命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教育》教材,利用该教材成功开设环保特色课程,更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3.规范日常行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和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内容。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具体规范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养成自觉节约能源,具有环境道德要求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生物考研组通过举办“低碳知多少”活动,教育学生平时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回收,反对浪费,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折花木,不践踏草坪,不在厕所和走廊乱涂乱画,不损坏公共财物等。
4.加强环境保护法律宣传,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机渗透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强化学生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如在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生物》第7章“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中讲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合理的森林资源利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行为使得荒山越来越多。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等也使得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严重。此时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条款。又如在教学第17章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时,教师可简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知识。再如在讲授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教师还可以继续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不言而喻。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的教育,它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今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落实。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是配合教师展示教案,而更多的学生则称为“观众”,教师让学生能照搬教案的设想做出回答,确保能小心翼翼地牵着学生沿着教师的“教路”走。教师最担心地是完不成自己精心设计的“密不透风”的教案,力避学生的“节外生枝”,故而教师“珍惜”课堂上的一分一秒,大讲特讲“自我陶醉”,而学生疲于奔命、昏昏欲睡。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如何得到发挥呢?因此语文教学呼唤主体意识,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的兴趣、知识和能力得以尽情展示。
一、把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
目标明确了,学生才有了学习的方向,内容才会学的主动。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更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还要领会其思想内涵且受到启迪,其次目标要恰当,应分层次;后进生完成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中等生完成发展目标即理解知识有一定的深度,运用技能比较熟练,优等生则要完成上限目标即知识理解深刻,既能运用熟练,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如学习散文《春》一课,后进生的目标是识记文中的生字词,背诵描写春花、春风的两段及末尾三段,明白春是美丽的;中等生要欣赏写景角度、方法;优等生的目标是学习写景技巧,能形象描写你心中的春天。
二、把时间交给学生
自主活动时间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真正树立起“为学而教”“为育人而教”的教学思想,心中装着全体学生,使爱的阳光照射到每个学生的心头,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学习活动。最近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故乡》,听课老师反映,这节课上的活动使人耳目一新,学生也认为自己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我也深深体会到只有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才会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三、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去年秋末新的教学形式吸引了我,令我蠢蠢欲动;今年春杜郎口之行令我茅塞顿开。我毅然决然投入到教改洪流中,首先将任教的班级变换了座位,并分成六个学习小组,还给他们划分了“势力”范围,学生们又很自豪地写上自己的“豪言壮语”。我提前两天给孩子们设置了预习问题,让他们合作思考,查阅资料,拓宽思维,作出解答。课上分给各组展示,之后各组间相互补充,接着我对学生尚未全面和恰当地给予补充与修订强调,好!同学们欢呼雀跃,争着为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了,或娓娓道来;或天马行空;或旁征博引;或激扬文字。讲解的自我陶醉,听讲的啧啧赞美,识记牢固了,理解深刻了,知识丰富了,技能提高了。语文重在朗读,这时朗读比赛在默契中开始了,那字正腔圆阴阳顿挫的声音,回荡在教师内外。你们会了么?我要看同学们的收获,不行,张三要提问二组,李二要检查四组……整个教室都被同学们饱满的热情充斥着,下课了,同学们还沉浸在那欢乐的求知中。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朗读分析讨论研究,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质疑,积极讨论,大胆想象。如学完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后,开展了以“感受春天、享受幸福”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把全班分成六组,各组派五个代表分别完成“古诗词默写(关于春)、作诗、作画、作文、范文朗读”等任务,然后抽调有语文美术特长的学生组成评委予以评比,百分之七的同学都参与其中,结果古诗词囊括历朝历代,诗作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绘画栩栩如生,作文想象大胆,寓情于景。可见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知识,个性张扬了,性情陶冶了,能力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学生们说“我的课堂我主宰”,长期被老师“霸占”的课堂终于回到了我们手中。
又如,教学《愚公移山》一课,在疏通文义、体会内容后,安排了辩论的学习方式,设计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愚公很愚”和“愚公不愚”,让持不同意见的两方学生进行辩论,一方学生认为,虽然山高大、人员少、工具简陋、路途遥远,但愚公胸怀远大理想,知难而进,不退缩、不屈服,不畏冷嘲热讽,很坚定、很执着;移山何时能成功姑且不论,我们欣赏的是他的勇气,敬佩的是他的精神。
另一方学生认为,明知山那么高大,移山困难重重,把家搬走比较容易,却执迷不悟,他太不聪明了,智叟的话不是很明白吗?此时教师引导:试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条件差我们就甘心吗?倘若学习上遇到了难题,我们就逃避吗?不能,我们更应该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辩论学生们明白了本文的主旨,是说明人力可以战胜自然,学习的是那种坚定不移、不畏艰难的决心与意志。虽然教师的活动很少,但学生都参与了,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篇7
所谓的同课异构,就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理解,自己备课和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和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各不相同,这样便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课。听课的教师就通过对这三节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此课所经历的过程或还没有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一、探索中,建构校本教研模式
【案例背景】
新课程实施之前,我县各学校开展的教研形式基本上是集体研究式教学的探索,即通过集体备课形成通用教案(简称通案),然后使用通案进行教学的一种做法,目的是集中集体智慧,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然而,通案的形成环节过多,花费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加上人人都要上通案课,都要调课、听课,评课,老师们只能疲于应付,教学教研水平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为此,为了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们尝试改革集体备课制度,进行“同课异构”教研形式,于2007年上半年开始实施。这里,2007年在县二中召开的“一课三讲”初中英语教研活动,由三所学校所承担的课题分别组织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此次教研内容为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七年级上册Section A, Topic Two, Unit Two,分别有三位不同学校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模式的教学设计。这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了开放式教学、任务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案例简析】
案例一:开放式教学
1、 引入新知
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出“颜色”,如:I have green coat. Li Ping has yellow shirt.Jiang Yan has red blouse.Zhang Junping has a blue ruler.等等。
2、操练新知
首先,用“转盘”训练并熟记“颜色”及其相关句型:What color is/are it/they? It/They is/are. I like red.等等。然后,运用图片做guessing game游戏,练习What color is the pen/toy car?
3、 运用新知
首先,做游戏,即Read after the video(看动画)。然后,Color the pictures(图画、贴画、汇报)。
当代教育提倡“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这一理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有趣、针对性较强的开放性游戏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整堂课体现了Happy这一特征,让听课教师印象深刻。
案例二:任务式教学
1、 任务一:看一看,数一数
出示七色彩虹挂图。Wow,how beautiful!Today we’ll learn a lesson about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2、 任务二:想一想,说一说
渗透奥林匹克知识,学习“颜色”。Look at the Olympic rings.Can you find the colors on it?
3、 任务三:玩一玩,讲一讲
首先,出示“八色风车”,操练“颜色”及其句型What color is it? It is red等等。然后,发挥学生的想象,回答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when you see this color?
4、 任务四:做一做,谈一谈
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涂上颜色,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不仅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教师首先把任务明确地演示给学生,然后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充分获得成功感。
案例三:探究式教学
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① Sing a song all together:“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录音机)
② Ask and answer:Is Li Yingming/ wearing yellow today?Are you wearing yellow today?If you want to know the colors,you should ask“What color is it”Start!
2、解疑导拨独立探究
① 拿出调色板及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料,边画边复习red,yellow,blue.
② 利用三原色调出“绿色、黑色、褐色”(green、black、brown)。
3、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①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使用调色板调出其他颜色。如:orange,pink,purple等等。
② 在学生合作探究中教师巡视进行解疑导拨,如:light color 和heavy color的区别,实验记录的保存等等。
4、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① Su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lor and color and structures up.
② 指认颜色游戏。
③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带颜色的事物进行对话,训练句型。
5、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① 让学生运用配制颜色的美术知识给自己或亲朋好友设计多彩的服装。
② A fashion show(思想教育)。
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联系,可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教师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合作过程中学习英语,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成长中,收获累累教研果实
这次的“一课三讲”初中英语教研活动成功之处有以下三点:
1、 耳目一新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颖巧妙的构思,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3、 学习内容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由此看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实在又有一定成效。老师们通过对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观摩,引发了对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深度思考。这样的活动不但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提供自主探索、创新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使每一位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提升,更创造出了我们教学的一片新田地。
三、总结中,反思教学教研问题
篇8
【关 键 词】 初中;美术教学;感知;欣赏
良好的美术感知和欣赏,可以使学生向往美,对美有强烈的追求,这样才能使他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使他们热爱美术学科,这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以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普及艺术修养的要求。在实际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把美术感知和欣赏渗透进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更新观念,正确看待感知与欣赏在美术学科领域中的作用
在美术教学中,感知和欣赏是学习的基础,只有懂得欣赏美术作品,能够领略其中的趣味,才能逐步使学习者对美术产生兴趣,增进了解后激发学习动机并付诸行动,认真努力地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所教授的每一堂美术课中,对美术感知与欣赏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因为它首先涉及学生能否对本堂课目内容产生求知欲。其次,在教学的很多环节中,感知与欣赏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七年级美术第十三课《设计吉祥物》,面对这一设计类课题时首先觉得难点颇多,尤其是怎样理解吉祥物这一概念。如果只是提出“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涵期盼成功的愿望”这一抽象概念,学生就不能感知吉祥物的形象和所扮演的作用,学生头脑中也不可能对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如果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出符合审美要求的吉祥物作品,就必须让学生看懂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特点,并了解其功能与设计要求。为此,对于本课教案我是如此设计的:
课题导入:通过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动画短片播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首先,吉祥物的概念,通过学生感知和欣赏的引导来完成。1. 设问:看到“福娃”大家心情怎么样?谈谈感受(很欢乐,很喜庆)。2. 你认为福娃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想法?(讨论后学生得出结论:期盼奥运会圆满成功地举办,是宣传奥运会。)3. 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得出2008年奥运吉祥物的概念:为了组织2008年奥运会而设计的标志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涵期盼奥运成功的愿望。4. 学生在理解奥运吉祥物后再感知其他有代表性的活动吉祥物,进一步理解吉祥物的概念。
其次,向学生展示不同形式的吉祥物作品,让学生了解吉祥物的表现类型。学生再展示自己收集的吉祥物,增进知识的生活化;初步认识吉祥物的造型特点、色彩要求等。在学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归纳出吉祥物造型的可爱之处(夸张、活泼、幽默、憨厚)、色彩特点(对比鲜明,色彩亮丽)。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欣赏、认识吉祥物造型的可爱、色彩的要求,理解吉祥物的概念,可谓事半功倍。
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欣赏,研讨吉祥物的构思方法。1. 展示不同国家举办的奥运会吉祥物,让学生明白吉祥物的设计往往代表该国(该地区)人民的喜好和形象。2. 给出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活动名称及其吉祥物图片,让学生把名称和吉祥物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吉祥物的形象代表活动的主题,设计吉祥物必须与主题相关联。3. 通过动画,让学生感知奥运吉祥物原型,理解吉祥物都源于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型,并在其基础上做适当的改变。学生理解后拟定一个主题活动,让他们练习原型选择。4. 学生充分理解原型设计后,教师在黑板上为某一活动确定一个原型,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夸张变形练习(主要是拟人化的改变),说明设计吉祥物的第三个步骤是对原型进行拟人化、卡通化的夸张变形。5. 结合有突出色彩特点的吉祥物进行展示,复习吉祥物的色彩要求(鲜亮、明快、有各自特点)。
最后,提出作业要求以后,在屏幕中滚动播放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寻找灵感。
本堂课经过如上所述的精心设计,教学效果极佳,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很多同学设计出了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感知与欣赏的作用功不可没。
另外,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美术时感知和欣赏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从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所提到的要求来进行理解。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纬度来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家都知道,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之一,所以这成为我国近年来课程改革着力改进的问题,即便在总目标上,知识仍是一个重要的纬度,但我们要适当降低其难度和要求,反倒是以往我们忽视的过程与方法在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中有所强调。因为在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中,学习是每个人终身的事。在学习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学习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
“而这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这样的:通过一定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逐渐体会和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学习过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基础。”(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试问,一方面要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学生却不懂得欣赏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事物的美,结果肯定事与愿违。“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到美术学科内容有其独特性,我们对这种独特性理解为很难被具体量化。尽管美术的内容也有程度上的递进关系而各阶段也与感知欣赏有密切联系。”(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综上所述,美术课程总目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感知与欣赏贯穿于整个美术学习,其作用毋庸置疑。
二、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感知欣赏美术作品
要使学生学会感知和欣赏,首先必须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去鉴赏美术作品。这要求教师尽量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鉴赏。第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美术,在学生头脑认知结构中明确美术的范围、种类和各自的特征。因为只有了解了美术的大致种类后,才能使学生不会总是以一种固定模式去欣赏美术作品。如西方绘画通常以客观真实再现物象的形貌、空间位置、光影为特点。而中国画则追求“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浪漫主义,在造型上要求似与不似之间,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如果只以西方绘画的审美要求来评价中国画,或以中国画的审美要求辨别西方绘画的好坏都是片面而不正确的。同样,在分清绘画类型的同时,我们追根溯源,造成两种不同类型艺术追求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源于两种不同类型艺术的人类文明背景。因此,除了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种类及特殊要求外,也需要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
三、努力使感知与欣赏融入学生生活与学习中,让学生养成热爱美、追求美的习惯
纵观人类的所有活动,可以说美术是最富有人性意味的活动之一,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既诉诸人的心理,又诉诸人的生理,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感性。一旦处理不恰当就可能对人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就连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晚年也曾说:自己过于沉迷于科学的抽象符号和法则体系中所造成的感觉迟钝和情趣麻木而由衷地忏悔。在整个美术活动中,主要诉诸的是视觉,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类8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既给我们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又是人类乐趣与幸福的源泉,如果我们不懂得很好地运用它,会使我们信息量减少,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活情趣。
美术欣赏和感知正是承载着这样一个使命,使学生学会不只用眼,还要使视觉传递给大脑的信息既要有事物的外表又要有事物的本质。要养成这样的习惯,除了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欣赏方法,更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运用“艺术要求”的方式去感知欣赏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达到义务教育普及艺术修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明妮. 有效欣赏教学的“第六感”[J]. 新课程·综合,2011(11).
篇9
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那音乐教师年度总结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音乐教师年度工作总结,来欣赏一下吧。
音乐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级(133—136)和八年级(129—132)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配合学校政教处,成功的举办我校第二届“花样年华”艺术节,并成功出演节目——吉他独奏《爱的浪漫史》。此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广大师生及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还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学习,加强修养。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并精心创建了自己的音乐博客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当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课堂教学不能针对8个班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这一必要环节。
2、忽视与个别班级学生的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但我会尽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关注第二课堂。
小学音乐教师个人年终总结又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段边工作边学习的日子里,我凡事都脚踏实地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为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因此,在这里,我想实事求是地来谈谈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之处。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
在思想政治上,自己虽不是一名党员,但时刻能以比党员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我能主动关心学校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曾有老师戏称我为“管家婆”、“女管家”,不管这称呼里面是带有褒奖还是别的什么,我都付诸一笑。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对于学校的荣誉,我也能积极维护,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我都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然后尽心尽职地做好各项工作。
其次,在教学上,学校领导根据我的个人特长,让我教双语班的音乐。
说实在话,做专职音乐教师,这是我任教十五年来第一次,没有多少经验,但我能注意多向同事请教,平时自己也注重多看成功课例,多听示范课,所以在这学期举行的省实验小学音乐教师评优课中,我觉得还是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不过比起湖塘片的老师,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尽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双语特色精心设计教案。为了使自己的英语课堂用语更加娴熟,我在上学期报名参加了英语大专班的学习,虽然对于大学英语我感觉很陌生,学得也很艰难,但我坚信自己的刻苦、努力一定会换来优异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我能向比我年龄小的同事请教,他们也总能毫不保留地帮助我。由于我的不耻下问、勤奋好学,一时间竟能激起英语组老师共同学习的热情,我的内心也感到无比高兴。对于英语组的活动,我也能积极参与。每一次的英语歌曲比赛和英语节的节目,我都能认真排练,从背景、道具和服装的设计到制作,我也会主动请其他老师帮忙,然后自己把好关,所以在演出质量上应该比以前有所提高,特别是学校合唱队的训练,自己也是边教学边摸索,认真训练,应该说现在的演唱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第三,在少先队工作上,我能尽我所能做好德育办的助手工作。
对于工作中必须考虑的细节问题,我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学校领导下达的任务,我都会认真去完成。在工作中,我总喜欢默默无闻地表现。在抓学生常规方面,我是高标准,严要求,自上学期对学生抓常规教育以来,我经常利用升旗仪式、联合早会以及行为规范的知识培训等机会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对一些顽皮的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会紧抓不放,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耐心的教育;对一些涉及到生活中的礼仪规范我就利用课堂上的一些时间来教给他们。上学期举行的学生常规管理成果展示活动,通过一部分老师的鼎力支持,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应该说,在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常规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校容校貌也有所改观。当然,由于学生年龄小,好的行为习惯不能长久保持,“冷热病”重,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给他们做正确的引导,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因为班主任这一职责的德育功能和工作效应是旁人替代不了的,许多细致入微的事情要靠大家去做。
平时,我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随手关掉无人灯,随手关上忘关的门窗——目的只是想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虽然有时收效甚微,但我绝不灰心,我会尽可能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活,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能多与我交流、沟通。因为我不是什么能人,更不是什么完人,在工作中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老师们可以帮我提出,我想这是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况且学校是我们大家的,需要大家的关心和爱护。当然,一学年来,我所做的都是些平凡小事,虽然没出什么成绩,但镇里、学校里的六、七次献花献辞和DV制作大赛以及学校里学生的各项比赛活动中也融入了自己的不少汗水。但由于学校里的杂务性事情太多,自己往往会为了应付这些事情而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其他老师都说我忙,但我总觉得忙得没有成绩,但有时回过头来想一想,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有人去忙,也许是我比较适合吧!所以自己虽然失去了一些,但我并不后悔,也绝不会停止不前。对于今后的路,我会谨慎地走好每一步,用自己的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再上新的台阶!
音乐教师工作总结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途径。其中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但一到音乐活动,孩子们的表现却有些被动,只是一遍一遍地跟唱,虽然在老师问:“喜欢不喜欢这首歌”时,孩子们条件反射似的回答“喜欢”,但却不乏表情漠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的孩子。虽然在老师“注意表情”“高兴一点”“笑一点”等言语提醒下。他们会有所表示,但这些不是孩子在感受的基础上的自然,主动的表现。教师也往往头痛上歌唱活动,一遍一遍的范唱毫无生趣,似乎音乐游戏,打击乐,韵律活动等形式更让孩子有兴趣,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歌唱活动似乎成了“鸡肋”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
怎样调动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再歌唱时感到愉快呢?兴趣是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回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幼儿的兴趣点才是教育的有效起点。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互动”来进行歌唱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一、拉近距离,引起情感共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授课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情感互动”。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但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通常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因此,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_彩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力呢?
1、多种方式,引发兴趣。
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如在教授《春天来了》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谁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听!是谁在为春天歌唱?美丽花儿、嫩绿的草儿、可爱的布谷鸟”。
------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也可以利用歌词来创编谜语,大班幼儿对猜谜有着极大的兴趣。如《大雨小雨》我就用一个传统的谜语:千条线,万条线------幼儿的关注点一下子都集中到歌曲上来。这是“言语互动”。
2、范唱感染,激发_。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大母鸡》这节课,我进行了两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边弹边唱,让幼儿根据我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歌中所唱大母鸡胖胖的身体,孵蛋,带小鸡在草地上捉虫的有趣画面;而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范唱中,我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了虫儿飞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这样,使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_。这是“想象互动”。
3、简单线条,辅助提高。
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由于孩子尚未具备一定的视唱的能力,不能独立处理关于音准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来学唱歌曲。在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础上,通过日常活动渗透,让幼儿多倾听,多哼唱,多模仿。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歌曲的情感。一些简单的线条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如节奏缓慢的就~~~表示,节奏快的就用""""表示。形象又生动,有些歌曲中的附点是孩子们难掌握的地方,我就用—表示前半部的3/2拍,_表示后半部的1/2拍。孩子们一下就明白了,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4、辅助绘画,大胆创编。
美术和音乐本是艺术教育的两个领域,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会带给幼儿美感和愉悦,我将绘画活动与歌唱活动结合互动。在《小树叶》这首歌曲中,我引导孩子们先利用树叶进行绘画创作,再将自己的作品创编成歌词,创编出“我看像------”的乐句,将美术与音乐融合一起。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歌词,相互传唱时,喜悦与兴奋溢于言表。这是绘画与歌唱的“互动”。
篇10
关键词:中学戏曲教育;学科意识;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23-03
教育软实力相对于经济投入和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是满足教育所需要的以师资储备为核心的学科意识、知识修养、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政策扶持等综合状况的反映。中学戏曲教育在整个中学阶段处于弱势,虽然国家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的角度出发强调戏曲教育,并从2007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0省市开展“戏曲进课堂”试点工作,但时至今日,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师资力量等软实力的缺乏。基于此,我们于近日对中学戏曲教育的软实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对中学戏曲教育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一、调查情况说明
中学课程标准涉及戏曲教育的有语文、音乐和艺术,由于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艺术教师,所以本调查以语文和音乐教师为主,其中语文教师354位,音乐教师71位,目的是从他们的立场和现实体验出发,了解当前戏曲教育软实力的具体状态。
调查内容包括对戏曲教育功能的定位、戏曲教育目标的认识、教学内容的建构,教师当前专业储备状态、研究型教学意识等等。
调查的形式为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听课。
调查面向全国以随机的方式展开抽样调查,既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既有“戏曲进课堂”试点学校,也有非试点的学校,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更为普遍和常态的把握。
二、现状和危机
(一)功能定位模糊,戏曲教育目标认识不清晰
为什么要进行戏曲教育是戏曲教育方向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落实,“教什么”和“怎样教”就会成为空谈。作为普适性教育中的戏曲教育,应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区分清楚。戏曲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戏曲演员,也不是为专业学校输送戏曲人才,而是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能欣赏戏曲这种艺术样式。说到底,中学阶段的戏曲教育其实是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修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会欣赏”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戏曲教育的目标认知又如何呢?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以了解教师对戏曲教学目标的认知程度:您认为戏曲艺术的教学目标应该确定为:A.创作和表演 B.欣赏和批评 C.两者都要 D.其他 。选A的有16.90%,选C的有43.66%,也就是说有约60%的老师认为创作和表演应该成为戏曲教育的目标。这个结果显示,面对戏曲教育,不少教师将素质教育混同专业教育,对戏曲教育的功能定位还很模糊,对戏曲教育目标的认识还不清晰。戏曲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说得很清楚: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艺术学习,学会欣赏艺术,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而音乐课程标准中虽然对戏曲提出了会唱的要求,但每学年也只要求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1段。可见会欣赏始终是戏曲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会唱也是为会欣赏服务的。
(二)缺乏学科意识,教学内容建构缺乏专业眼光
中学戏曲教育采取“一科切入,多科综合”的形式,戏曲教育并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戏曲教学可以缺乏学科意识。缺乏学科意识的教学会导致教学内容无序,教学方法随意,教学评价泛化。这在戏曲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中的戏曲内容编写缺乏学科意识。戏曲以零散片段的方式进入中学教育,教材内容没有体系,难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以人教版为例考察中学戏曲教学内容,初中阶段音乐教材在八年级下册安排了一个单元《梨园撷英》,语文教材在七年级下册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高中阶段语文教材选了《窦娥冤》《牡丹亭》,音乐教材(全一本)只在第十单元介绍了京剧越剧等,选的曲目有《谁说女子不如男》《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等。整个中学阶段戏曲教材内容偏少,且学时累计不超过10学时,这样的安排很难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更难以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目标。
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学科意识。一个教学素材,可教的内容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体现了教师是否具有清晰的学科意识。在调查中我们收集了教师教学的教案,另外实地随堂听课,发现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来看,教师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作者背景、戏曲情节介绍等方面,而对唱腔等体现了演唱风格和审美特征方面的特点等很少涉及。而后者其实更有利于学生在欣赏戏曲时能“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另外中学戏曲教育课时紧,而教师往往又觉得什么都需要教,求全求多,这样就会导致课堂容量大,每个教学点匆匆而过。如在一位老师所上的《梨园撷英──唱大戏》的示范课中,短短45分中里既有戏曲知识,又有审美体验,还有审美活动。且每一活动版块都包含大量的教学点,学生在课堂上目不暇接,课堂节奏很快。这种课作为公开课,很好看,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并不一定很有效。这节示范课引发我们思考的是:教师对学科要有比较完备和科学的教育学视角,这样才清楚课堂上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
三是教学评价缺乏学科意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教育学特点,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再到教学评价的进行,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当前戏曲教学评价在语文课程中有“泛语文”的倾向,在音乐课程中有“泛音乐”的倾向,语文偏向于考察学生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来评价戏曲的文本价值的能力,将戏曲体材等同于其他叙事文学体材;音乐偏向于评价学生是否“会唱”,而不是注重学生是否“会欣赏”,模糊了戏曲集文本、音乐、舞美于一体的特性,将戏曲教学等同于其他一般歌曲教学。
(三)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戏曲教学力不从心
知识储备就好像冰山的底座,浮在水面上能够向世人展示多少取决于其基础有多深厚。教师的戏曲知识储备就是冰山的底座,它使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鉴赏能力、批评能力,并且能够成功地把自身的鉴赏和批评能力转化为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而有效的引导能力。
中学教师戏曲知识的储备如何,能不能胜任戏曲教学,为此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您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指:A.京剧、昆剧等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各种戏曲表演形态。B.包括宋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和地方戏等各种曾今存在和当下存在的戏曲样式和形态。有近50%的人选择了A,这说明很多教师缺乏完整的戏曲史观念。以语文课为例,《西厢记》和《牡丹亭》分别属于古代戏曲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文体,两者音乐体制、文体结构、语言风格均不一样。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扣紧元杂剧和明代传奇不同的文体特征和审美风格来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戏曲史的概念。而从调查收集的教案来看,《西厢记》和《牡丹亭》的讲授等同于小说,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成了主要内容,学生学完这两篇课文之后,除了记住张生、崔莺莺、柳梦梅、杜丽娘这几个人物形象,以及反礼教歌颂爱情的主题外,能够促进他们拓展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都没有掌握到。
另外,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您是否创作或改编过戏曲剧本?您是否有过戏曲表演经验?回答从来没有的,创作或改编:音乐33.8%,语文68.8%;戏曲表演经验:音乐38.3%,语文74.29%。这个结果也使我们对戏曲教学产生担忧,教师没有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经验,就很难产生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与其他艺术样式区别的审美体验,这样在教学中也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戏曲的美。
知识储备的缺乏还会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判断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备课时主要参考资料是教学参考书,而对于有关剧本选段或表演的权威评价很少涉及,能查阅该作品在戏曲史上地位和特点的教师则更少,这说明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备课时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对教学内容缺乏自己的判断。
如实地听课《窦娥冤》,有学生问:窦娥给人的感觉是很善良的,为什么在蔡婆改嫁的问题上,她冷嘲热讽,很尖刻,这好像不符合她的性格?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感到很茫然。因为教学参考书对于窦娥形象的分析就是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教师也这样教给学生了,从来没想过其中的矛盾性。在早期的戏曲创作中存在着作家的声音盖过人物的声音的创作特性,窦娥作为童养媳,安分守己而又善良,这是符合其身份特征的;语言尖刻确实不符合她的身份,而这种不符合窦娥身份的尖刻语言其实是关汉卿个人泼辣老健的笔锋和气质在窦娥身上的不自觉流露,这是戏曲创作初期的必然现象。而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很好的教学者,还要做一个很好的研究者。
三、建议和对策
(一)立足学科意识,加强师资培训
当前中学阶段戏曲教育的师资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校音乐、语文教师,二是专业剧团戏曲演员,三是作为戏曲爱好者的票友。其中以学校在职教师为主,后两者没有教育学背景,其参与学校戏曲教学大多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带来不好的结果是导致学校戏曲课程活动化,但其介入学校教育确是因为中学戏曲专业教师缺乏。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戏曲方面的培训刻不容缓。
对戏曲教育师资的培训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高校在读师范生的培训。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未来学校戏曲教育的主力军,但就目前高校师范专业设置的课程来看,戏曲类的课程少得可怜,2011年我们也曾对高校中文和音乐两个专业的师范生做过调查,师范生所受到的戏曲教育也是零碎不成系统的,专业的戏曲课程很少,很多学生通过公选课的形式获得戏曲知识,这给戏曲教育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高校师范专业要设置学科意义上的戏曲课程,这类课程包括戏曲史、戏曲鉴赏、戏曲创作和表演等,并注意和中学戏曲教育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到中学后能够很好地运用。
二是中学在职教师戏曲教育专门培训。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各省市都很重视,每年都组织大量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但种类繁多的培训中,关于戏曲教育的专门培训很少。这点从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验证,在回答“您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主要从何而来”的问题中,只有16.9%的音乐老师和2.82%的语文老师认为自己的戏曲知识来自于工作后参加的专门培训。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培训组织单位要充分意识到戏曲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训时要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安排专业的戏曲教师和专门的时间对教师开展戏曲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不过在职教师的培训和在读师范生的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还是有区别的,在职教师大多具有戏曲教学经验,因此培训要注意专家讲座和学员经验交流相结合,多采取对话和研讨的形式,围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果说师范生的培训以获取戏曲知识为主的话,那么在职教师的培训则以提高戏曲教学能力为主。
(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强戏曲学科课程建设
中学阶段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我们不可奢望为了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在中学开设专门的戏曲课程(这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戏曲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课程意识,一是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编写要体现一定的学科意识。
戏曲教学在中学阶段具体到教师实施的时候为什么差别很大,这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同一个教学目标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也说明了我们的课程标准本身在表述的时候存在着模糊性以及泛化倾向。比如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关戏曲部分的表述是: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学习表演简单的歌剧、音乐剧、京剧或其他戏曲、曲艺片段,并能对自己与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就这两句话来看,包含两个层级:欣赏和表演,但核心目标是什么,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告诉教师,课程标准如果明确欣赏是核心目标,表演是为欣赏服务的,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会侧重,也就不会因为目标的不明确而出现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杂而乱的现象了。
对于戏曲教学内容的编写,我们的观点是“少”但要“精”。少,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是必然的,所以要在“精”上下工夫。戏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经典性和系统性。当前各版本语文教材在“经典性”方面做得不错,但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且不是每册教材都安排戏曲内容,这一是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戏曲知识,二是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戏曲。音乐教材在让学生“会唱”的方面做得不错,即选取的篇目学生易于学唱,但篇目的选择随意性比较大,经典性不够,显然没有经过科学细致的论证。
(三)多学科融合,增强各科教师对戏曲教育的参与度
生活本身是不分科的,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追求的是多科之间的综合效应。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语言、舞蹈、历史、服饰等,单靠哪一科来完成都是不可能的。就戏曲教学而言尤其要强调多学科之间的整体互动,戏曲多科综合的教学可以采取课题研究的形式,如各科共同教学《窦娥冤》,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戏曲文本在语言上的特点,探讨《窦娥冤》中的戏曲语言和其他文体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历史可以通过《窦娥冤》探讨元朝的婚姻制度,从而让学生明白窦娥的悲剧除封建吏治的黑暗之外,还有元代独特的时代因素,特别是当时对于寡居妇女极为不利的接脚婚和收继婚的婚姻制度;美术可以让学生研究戏曲《窦娥冤》中人物的脸谱艺术和服饰艺术;音乐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窦娥冤》在不同剧种如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河南梆子中不同的唱腔,从而了解不同唱腔的特点,以及在人物表现力上有何不同。总之,各科形成合力,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戏曲,这样也有利于通过个例达到对戏曲艺术相对整体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教学零散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也是极为有效地整合学校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