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8 23:3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牛郎织女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牛郎织女教案

篇1

第一个意外:过半数的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几乎忘得净光,套句俗话说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又还给了老师。

在上课之初,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有关定语从句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① 什么是定语从句? ② 先行词是什么? ③ 关系代词有哪几个? ④ 每个关系代词的具体使用情况是怎样的?然后就此提问了数名学生,提问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差。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例句A plane is a machine which can fly. 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例句上对定语从句的各个成分进行标注并讲解,一一解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为了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以下几个简单的定语从句:

① The boy whose mother is our English teacher is Tom.

② This is the school that he studies in.

③ The man whom our Chinese teacher is talking with is our headmaster.

④ China is not the country that it was.

要求学生划出定语从句,指出先行词和关系代词。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指认。

第二个意外:不少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基本的句子成分。

当我讲到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的功能时,不少学生一脸茫然。我不禁问了一句:“不知道什么是主语、宾语和表语的同学请举手。”放眼望去,手举起了一大片。我开玩笑地说:“如果设计一个动漫镜头的话,你们会看到我在你们手举起的一刹那轰然倒地,被你们吓倒了。”

学生都笑了起来。我决定暂时把定语从句的讲解搁置一边,先给学生简要复习一下句子成分。在黑板上,我用中文写下了“狗拿耗子。”写毕,学生便异口同声说出了下半句。显然,大家对这个命题颇感兴趣。借助这一例句,我带领学生回顾了一下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概念。接着,又借助以上英文句子复习了表语和定语的概念。简要回顾之后,我环视教室,询问道:“大家对句子的这几个成分懂了没有?”学生们有的大声回答“懂了!”有的点头。算是解决了一个拦路虎。

第三个意外:不少学生不会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当然,这个意外给我的冲击力明显小于前两个。因为我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在讲到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宾语可以省略时,涉及到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概念。经“采访”,不少学生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得已,我只好再次搁置定语从句的讲解,转向讲解这两种动词的区别。其间,我引入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将不及物动词比作牛郎,将不及物动词之后的介词比作鹊桥,介词后的宾语比作织女,同时借助词组work in the factory进行讲解。学生在我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时便非常感兴趣,一直饶有兴趣地听着。然后,我又写了几个例句在黑板上,大家基本都能指出哪个是及物动词,哪个是不及物动词。

在搁置了两次定语从句的讲解之后,终于将关系代词的基本用法继续讲完了。

接下来,我布置了一些相关语法题让学生当堂完成,然后请学生给出答案,我做点评。从练习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基本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对这节课的反思如下:

好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注重知识的衔接。避免了让学生稀里糊涂地听,一知半解地听。新旧知识的衔接是否得当决定一堂课教学效果的成败。如果在学生出现知识断层的情况下讲授新的知识,学生必将听得似懂非懂,学习信心与兴趣也必然大受打击。教学效果与预设的目标必然相距甚远。

2. 诙谐语言的使用,神话典故的引入使语法讲解不再枯燥无味,激起了学生的听课兴趣,使解释通俗易懂。语法课公认的特点就是枯燥无趣。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诙谐幽默的语言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学习。

3. 注意讲练结合。讲练结合法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学生对于刚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训练。能帮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指导,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篇2

20xx年10月15日9:00,中国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绕地球运行14周后,于16日清晨6:23安全返回地面。宇航员杨利伟成为第一个乘坐中国人自己的飞船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星星知我心”活动正是针对我国“神舟五号”的成功升天和杨利伟的安全返回,以及学生对神秘的星空无限的向往而开展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星空的知识、故事,观察无垠的星空,拍摄星空的照片,对专家进行访问等形式,探索星空的无限秘密,激发学生对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星空的知识,学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精神。

活动的目标:

1、通过自主收集星空的知识,使学生对星空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对星空的乐趣。

2、通过观察,实践拍摄,以及电话采访等形式,使学生知道我们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在实践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主动创新的能力。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

活动的准备: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星空;电话采访专家;学生进行收集资料,汇总资料,编排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整合资料。

活动的方法:

多种途径收集有关星空的知识(图书室、新华书店、网络等);实践观察,拍摄神秘的星空;电话采访专家,接受专业知识;写观察日记,绘画,作文想象中的星空传奇等等。

活动的过程:

1、“飞天”的梦想

敦煌石窟里的“飞天”壁画美妙绝伦,她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神奇天空的幻想;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她是千古年来人们美好幻想在天空飞翔的梦,神秘而美丽的天空一直承载着人类的梦想。明代的万户,在人类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升空飞行试验,第一个为人类探索太空飞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利伟“首飞”成功,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变成了现实。从飞天到嫦娥、再从万户到杨利伟,从辉煌到衰落,从衰落到再度辉煌,中华民族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奋斗历程啊!

他们给了我们启示,给了我们勇气,让我们更加想去太空遨游,探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心灵深处都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使自己成为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基于这些原因,我在本班开展了探索星空的综合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对神秘星空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星空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为了贴合学生的心理,我为这次活动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星星知我心。

2、“行走”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梦想,而且都是那么甜美而神秘。她是人深藏在心底的追求,是难以遏制的动力。但是实现梦想又充满了坎坷和磨难,我们相信用智慧和血汗浇灌的成功之花一定是更加明艳而芳香。因此为了实现这次实践活动的梦想,我和学生们制订了详实的活动方案,进行了分组分工,明确了各个组员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

A组九大行星组(成员:薛瞳、田超、王伟、吴正川、吴杰、徐浩、吉天、卞正康、赵鹏程、吉善彬、吴海伟)主要收集有关九大行星的资料,绘制太阳系的模型图,并根据收集到的材料编排一个节目;B组十二星座组(成员:邱月玲、刘卉、翁玲、李琦、王颖、张敏、黎志慧、邱悦、张群、沈悦、戚梦静)主要是收集希腊神话中的有关星座的传说故事,并且绘制十二星座的星图;C组天文发展组(成员:陶智威、徐鹏、唐晨超、车永辉、孙辉、马伟、郑军、王毓敏、徐腾、严斌)主要是收集有关中国和世界探索星空的历程,传奇的人物,感人的故事;D观察实践组(成员:耿丽、刘莉、孙莉、孙琳、李志月、黄妍婷、黄凤阁、张莲、刘佳、陈佳月)实践考察小组,首先了解如何去观察星空,需要哪些工具,然后在实践中总结我们应该如何去观察。

在进行收集,访问,调查以及观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活动日记,并能就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写下自己的感想,谈谈自己的真切体会。

梦想在课堂

经过“行走”的岁月,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体验,还有了一定感想。他们将这些知识、体验和感想都带到了课堂,在课堂上放飞自己,展示自己,创造自己。

A组同学在薛瞳的带领下,编了《九大行星闹太阳》,九个人分别扮演九大行星,介绍自己的与众不同,让太阳来判定谁是人类最好的朋友。B组同学以美丽的希腊神话故事讲述了星座的故事。还表演了中国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C组概括介绍天文史的发展过程以及其中可歌可泣的故事。(万户、阿姆斯特朗、加加林、杨利伟)D组介绍自己观察的历程,采访的经过,谈体验和感想,展示创作的作品(以我命名的星球[图、文])

残缺的梦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梦想并没有完全实现,特别是观察实践组的采访工作和集体的观察工作都没有完成。有客观有主观。处于乡村,条件的限制,主动性和钻研精神还不够。

篇3

此外,有的课件的制作,只注重了形声画的开发和利用,哗众取宠,却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因素,文本内容。比如,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和声音效果,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们只顾着好奇和欣赏,却忽视了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对于本应掌握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反而对在课件中出现的各种声音及动画津津乐道。这就是辅助过度,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因此,有人认为,多媒体教学的程式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调动,不利于课文内容的涵咏、品味,而且,教师为了实现多媒体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计算机操作和课件制作,而忽略了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补充、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学生情况的掌握,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却是基本一致,这不免有些得不偿失。

其实,任何事物,总具有两面性,只要我们消除以上的一些弊端,完全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开创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意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既有色香味又有营养价值的美味佳肴。

1.在“一切皆有可能”的时空中,让学生领悟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例如诗歌的教学就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多媒体那缩短时空,增加信息密度,扩大信息容量的优势可以派上用场。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联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既可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可呈现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特征。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画面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就能生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就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在富有动感的画面中,让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朱熹倡导“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对于一些较为凝练的课文语言,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这里,本来是静止的山,竟具有了动感,这就把雪景写得很有立体感和亲切感。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让远山在镜头里不停地运动,结合飘洒的雪花,很好地营造了至美的意蕴,从而领悟“舞”、“驰”的丰富内涵。

3.在多重互动中,让师生情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

篇4

帕克・帕尔默,美国作家、教师、活动家。

本书探索教师的内心生活。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

别样的身份与角度,深深吸引了我。

我是用心的教师。

这是全书开篇之句,读来亲切、自然,开启了诚恳的促膝交谈。

那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又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但是那天晚上我下班回到家里,却再一次确信自己永远干不好教书这一行,这个令人头疼的职业。我既恼怒于某些学生,又为自己束手无策而尴尬。我反复思考一再在脑海中浮现的问题:到了我这个年纪,是否可以改行?也许在教学之外我还可以从事一种新的行业,一种我知道怎样做好的工作?

这是帕克・帕尔默讲述自己开始教学生涯的第三十个年头时的经历与感受,弥漫全书的是袒露心声的勇气。故事是描述这种真实的最好方式。这样的讲述、这样的故事,文中俯拾皆是。源于实践的理论,是长青之树。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帕克・帕尔默深入到书中提及的非同一般的组织中开展工作。源于帕克・帕尔默自己的教学实践,源于有“我”的文字,这是《教学勇气》吸引我的根本原因。我们不仅从书中的理论观点中获得启迪与智慧,还从帕克・帕尔默教授身上收获感动与幸福。有情感的记忆,才是有力量的,才是永恒的。

过不分离的生活

完整的、不分离的自身认同――这是优秀教学核心的整合状态,也是这本书的核心概念。

帕克・帕尔默说,“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决定”堪称“不可分离的生活”的活典型。1955年12月1日,在一辆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公交车上,她坐到了为白人专设的前排座位上。并拒绝给白人让座。在她的壮举推动下,金(King,M,L_)领导了一场公共交通联合抵制运动,最终导致联邦法院作出判决,宣判公交车种族隔离法违宪,由此进一步推动了公民权利运动。

罗莎・帕克斯作出这样的决定根源于她的心灵:决定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不管心里多么动摇,但内心深处渴望的自身完整要求她必须这样做。当她意识到不能再向那些损害她自身完整的某些东西妥协时,她对惩罚的理解就在突然间飞跃了。

在探索教师的内心生活后,帕克・帕尔默提出两个观点:

其一,人的心灵是值得万分珍惜的教学之源。教师唯有立足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才可能和外部环境实现完美和谐的交织,从而生成优质教学。这里的心灵是取它古代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其二,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自身认同在于构成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集,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我们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气沉沉。

由此可见,“人的心灵”与“自身认同、自身完整”在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里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

当有人问他,给教师提供一些日常教学中能够用到、从而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不是来得更实际吗?帕克・帕尔默说,30年来,他努力探索教学技巧,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方法。但是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好像一切又重新开始,感到恐惧无处不在。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惟一能供他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自身”“自我”“真我”“我”,多么珍贵的教学资源!综观名特教师的课堂:于永正、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周益民……他们哪一个人的课堂里没有一个独特的完整的“我”?反观我们自己的教学,缺失自我的分离现象随处可见:拿名特教师的教案上不出那种感觉;集体备课后的公开课只剩下流程与操作;毫无表情地刻板地照本宣科……大部分教师的课堂里都少了一个“我”。

帕克・帕尔默发现:教师内心世界的特征之一就是恐惧。恐惧是一种使我们和同事、学生、学科以及我们自己相分离的东西。

走进教室的教师是恐惧的。恐惧显得笨拙,恐惧暴露贫乏,恐惧遭遇陌生的问题,恐惧难以收场,恐惧让学生看穿无力帮助所有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走进教室的学生是恐惧的。恐惧失败,恐惧出丑,恐惧暴露无知,恐惧被拖进想回避的问题,恐惧自己的偏见受到挑战。

但制度提供许多保护我们免受直接冲突的方法。为了避免正面交锋:教师躲在讲台、资历证书和权力后面照本宣科;学生埋头笔记本中保持沉默。为了避免正面交锋:师生躲在学科客观性后面,学生说:“不要让我去思考这些材料――只给我事实。”教师说:“这些是事实――不用去思考它们,直接记住就行。”

当教师的恐惧和学生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时。恐惧就以几何级数递增――教育就瘫痪了。帕克・帕尔默告诉我们:不要害怕;我们只有认清了我们自己的恐惧才能洞察到学生的恐惧。

我总会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我的恐惧之中――因为在我的内心世界景观中还有我表达和行动的天地。

伪装是分离的别称。造成教师和自己内心分离的外在原因是教育体制,内在原因是恐惧。“如果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就会带来致命的损害。”帕克・帕尔默希望教师过“不分离的生活”。

过“不分离的生活”,就是默认,即使我们拒绝遵从制度的要求,制度也没有凌驾于我们的力量。过“不分离的生活”,就是坐到“公交车的前座”,即使制度要求我们回到“后座”去。不再抱怨造成教师地位低下状况的制度条件,也不再心照不宣地与其敷衍。相反,常常和在公交车上拒绝让座一样简单:在每天的教学中,以敬重我们内心最推崇的价值的方式教学,而不是以符合制度规范的方式教学。这一切都源自深爱教育,不忍使它堕落。

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

权力是外部赋予的,而威信是发自内心的。

权威、威信来自教师的内在生命。从威信这个词本身的词义来看,原创是其核心内涵。权威、威信赋予那些被认为是原创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动和自己的生活的原创者。而不是那些照本宣科地扮演远离于他们自己心灵的角色的人。一旦教师靠法律或技术的强制力量过活,他们就无权威、威信可言了。

教学共同体

共同体是本书的另一个关键词。因为现实是群体共享的。认知于共同体中、教学于共同体中、学习于共同体中分别是第四、五、六章的标题。我想本书还可以有另一个名字:我,共同体。

在共同体形成外在形状和形式之前,它一定要在完

整的自我中生根;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自己后才能与别人和睦共处。共同体是个体内部不可见的魅力的外部可见标志,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与世界联系的交融。

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

这一部分由认知、伟大事物、空间、“牧羊犬”几个重要概念构成。在否定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认知模式后,帕克・帕尔默提出自己的认知模式:

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

假若不是这样的话,认知的进程很久前就完全停止了。为什么我们甚至于到现在还不断挑战我们今天所持的观点?因为我们的注意力的中心是主体,主体不停地呼唤我们去深入地发掘它的秘密。主体拒绝被局限于现有的结论。帕克・帕尔默说弗罗斯特的诗句是对重要事物、对主体最贴切、最令人信服的解说:

我们围着圆圈跳舞,但是秘密就坐在中间且知悉一切。

“伟大事物”――帕克・帕尔默惊呼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主体。伟大事物不是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也不是关于它们的课本或解释它的理论,而是这些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如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则、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诸如此类的伟大事物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聚焦点。

帕克・帕尔默认为,如果我们要把课堂作为真正的共同体,一个让我们彼此坦诚相对的共同体,我们必须在教学的核心范围内,加入一件伟大事物,也就是第三事物。只有对“伟大事物的魅力”充满深深的敬意,认知、教学和学习才能根植于神圣的土壤,教师才能从其日常工作中获得一种神圣的感觉。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于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的、复杂互动的真正共同体。但是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一想到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共同体的空间――我们就得提醒自己尽量少花时间用信息和我们自己的想法把空间填满,而要多花点时间营造一个学生与主体及彼此对话的空间。

当学生说得完全不正确时,我对这种挑战的感觉最强烈。我身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想站起来以真理之剑击破这个谎言……当我考虑我的选项时,就变得更清楚了:其实我不需要马上去挥舞这把剑。即使谎言出现在我的面前,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以后,我们和真理都依然存在。接着,每当我从想要急迫地回应退后一步。群体中就越有可能另有人迈前一步,挑战刚才发言的那一位。这时,真正的共同体就活跃起来了。

思考如何开放共同体的“空间”后,帕克・帕尔默探究在这一共同体中自己的“角色”。在教师工作坊,帕克・帕尔默让教师填空:“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他要求大家尽快完成,马上接受发自内心的影像,抵抗任何去审查或修改它的诱惑。老师们为自己提出许多成功的隐喻:一道瀑布、一名爬山向导、一名园丁或一个天气系统。

帕克・帕尔默认为,当教学处于最佳水平时,自己就像一头牧羊犬――那种专门在野外赶羊的苏格兰柯利牧羊犬。牧羊犬有四项功能:维持一个使羊群能放牧和吃草的空间;把羊群聚集在那个空间中,找回走失的羊;保护空间的边界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拦在外:当放牧的草原上的草吃光了,它和羊一起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得到它们需要的食物的空间。

在“牧羊犬”管领的空间里,学生必须自己喂饱自己――这被称为主动学习。为了不让课堂涣散,牧羊犬早就会对不听劝的羊吠叫、警告而且常常足以及时阻止它们变得固执顽劣。假若经过反复警告还有顽劣者不服管教,一意孤行,牧羊犬会情愿让其面对野狼带来的劫数,也不会牺牲整个羊群。一只牧羊犬会“心慈手辣”,而不是扮演“老好人”的角色。把学生比作“羊群”。把自己比作“牧羊犬”,显示了帕克・帕尔默源于自我的教学勇气。

在上面几个概念中,我个人认为“伟大事物”对教学共同体的形成最重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们的课堂效率不高,我们的课堂激不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关键在于我们和学生围着一个欠缺伟大事物的圆圈而坐。窦桂梅老师上课,有激情,但她的激情是对“伟大事物”的激情和热衷于把“伟大事物”而非教师本人推到学习圆圈的中央。她的课堂有一个个这样的“伟大事物”:《秋天的怀念》中的好好活、《牛郎织女》中的爱情、《丑小鸭》中的高贵、《我爸爸》中的父爱……所以,她的课堂才会那样精彩。

学习于共同体

帕克・帕尔默认定:在教学的任何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优质教学的源泉是千差万别的心灵。在此基础上,帕克・帕尔默进一步认定:聚拢在被称为“教与学”的这一伟大事物周围是我们成为优秀教师的不多的几条途径之一。

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

世上只有一种诚实的方法可以用来精确地评价多元化的优质教学,就是身历其境。我们一定要观察彼此的教学,起码要偶尔做到这点,而且我们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讨论彼此的教学。

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打开心门,打开教室之门,不要让盘踞于内心的恐惧吞噬掉我们教学的勇气。同时,我们也应记住对话的基本规则――

人类的心灵不想要被别人“解决”。它只是想要被人看到和被人听到。心灵就像野生动物那样,坚强、能迅速复原,可是又有点害羞。当我们冲进森林大声呼喊,叫它快出来好让我们帮助它时,心灵仍藏在那里。但是如果我们安静地坐着去等候一会儿的话,心灵可能会现身。

机构即使没有领导者也可以只按行政规则办事而生存一阵子,但是教师共同体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需要领导。目前,民间有许多诸如“教师读书会”“成长俱乐部”等形式的教师共同体,但都是一些有识之士在做,经费、时间均得不到保障。其实,构建教师共同体是校长及教育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与教学对话的共同体并不单纯是寻求支持和成长机会的个人的自愿性选择,而是教育机构要求教学人员尽的专业义务――因为个人化的教学不仅阻碍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而且也助长机构的无能。个人化的教学使得教育机构很难更好地集中力量完成其使命。

帕克・帕尔默认定“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要求教师在构建教学共同体、参与学习共同体之前必须获得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但如何获得“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散见于字里行间,没有专门叙述的章节。但我认为帕克・帕尔默从怀特《永恒的国王》中摘录的诗文可以作为对该问题的回答:

“伤心最大的益处。”梅林回答说。“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这是绝对灵验的。你可能衰老到全身在颤抖,

你可能彻夜不眠,静听你紊乱失调的脉络……

你可能看到你周围的世界被邪恶的疯子蹂躏得面目全非,

也可能得知你的荣耀被更卑劣污浊的小人践踏在阴沟里。

只有一样东西可对付它――学。

学习为何人世如此沧桑,学习什么令它变迁。

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

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惧或怀疑,

也永不起后悔的念头。

学习这东西最适合你。”

学习,共同学习,这是最适合我们所有人的。

我的阅读理解结束语,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见。这本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因为你会发现它就是在写我们自己的生活,其中一些智慧的话语常令我凝思、沉想:

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而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呐喊。

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而亲切的款待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为。

任何行业的成长都依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进行诚实的对话。

这样的话语不胜枚举。书中还有大量的引用,我不能知晓他们每个人的身份,但我从诗文与话语中知道,他们大多是诗人、思想家、教育家……这些典雅秀丽、激情、思辨的语言也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

佳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