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7 03:0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的折射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的折射教案

篇1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

(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

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入两种媒质的界面上,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

(三)课型:规律课.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教具:演示仪器: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

(注意:本课中的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光在反射中有什么规律?

(2)什么叫做光路的可逆性?

2.引入新课:

(1)演示:①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

②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

③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引出课题——光的折射规律.

3.授新课:

(1)演示: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

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

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

(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

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4)演示:

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射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

②再将入射光线沿盘面斜射到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并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位置,及折射角的大小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得出:(板书)

2.①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教师: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当入射角改变时,折射角也随之改变,但总是小于入射角,那么,能否得出结论: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呢?

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

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

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

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

(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

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

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

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粉笔时,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而这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如图.若观察者恰在这一光束的路径上,逆着其传播方向看去,则不会感觉到粉笔错位了.那么如何解释“错位”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研究.

4.课堂学习:(1)p19练习一,1、2题并订正答案

(2)就书中的“想一想”,让全班学生画出光路图,并令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全班订正.

5.总结新课:

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

6.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篇2

案例一《磁体与磁场》新授课上,一条课本的磁场习题“顺带”牵出一个有趣的力学题

某位老师教学《磁体与磁场》,在学习了磁场和磁体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进入问题合作学习与探究阶段,学生们按照老师的布置研究了一组课本习题.其中,最后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一个正方形底座上固定一根光滑杆,依次套上三个相同的具有磁性的铁环,每个磁铁环的上下两面都有磁性,一面是S极,另一面是N极.如果B的下表面是N极,请你判断A、B的两面磁性如何?这个问题并没有难住对于磁场充满好奇的学生们,他们很快发现,A、B之间产生的是斥力;否则,B就要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掉落在A的上面;同理,C与B之间产生的也是斥力.这样,根据磁体的同名磁极之间作用特点和异名磁极作用特点便不难判断出断A、B的两面磁性.本来讨论到这里,学生探究活动便可算作完满结束,孰料一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请问,既然三个铁环相同,一样重,为什么插在杆上,静止时,它们之间为何不等间距?

如果按照事前设计的教案,这个问题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流程之中,况且本节课对于《磁体与磁场》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合作探究阶段看,学生掌握得相当好,许多教师往往这时会安排到课后个别与提问学生交流,但是,这位老教师却临时改变了事前教案安排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所谓“教师小结”,而是兴致盎然地“陪同”学生探究这个“偶然”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意识到:而将AB视为一个整体,那么,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应该与C的重力平衡,AB之间的排斥力应该与BC的重力平衡,说明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AB之间的排斥力;而上述BC之间的距离相对于AB之间的距离而言要近一些,由此可见,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听课教师不由得击掌称好:将一道磁体与磁场的习题似乎是“顺带”变为力学题,似乎这节物理课“跑题”了,但是,这位老教师教学处理十分灵活,凭着教学机智,将问题的讨论竟然又由力学问题“化归”到了《磁体与磁场》的问题上.事后,这位老教师的一席话值得回味:既然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就应该不拘一格,出现所谓“偶然”、“不经意”、“无准备”的临场问题,不妨就地取材“顺带一笔”,好好组织学生探究,这样,学生既然对问题感兴趣,通过探究就能活化课堂所学的《磁场与磁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研究力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的思维是如何的简洁、优美,领略物理科学探究的魅力与方法.当然,这样做就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案例二《光的折射》实验探究课上,一个课本演示实验“顺带”牵出一个有趣光学现象与问题

初中物理对于光现象的介绍限于篇幅与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介绍简单的反射与折射知识以及透镜的基础知识,对于折射现象一般不介绍全反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定量表示.课本在《光的折射》新授课中安排了一个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演示光斜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先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束照射到透明水槽的底面上,并在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做好记号,便于下一步实验进行对比,教师这一步演示的目的是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没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沿直线传播;接着,教师向水槽中注入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是如何随着水面的升高而变化的.很多教师一般是边演示边讲解这个实验,但是,有一位物理老师却要求学生同时到黑板上尝试画出激光束在水槽中注水前后光线传播的大概的光路图,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展示的现象;在概括出折射的定义后,完成折射的定性规律学习,然后便进入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课本所附习题与教师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随后在黑板画图的那一位学生出于新奇,要求教师允许他自己动手尝试:如果把激光笔按照图2乙所示方式放置,实验结果如何?这位学生的“一时兴起”,并没有让这位物理教师感到尴尬与干扰,随后,就让这位学生给全班演示改变实验条件之后出现的现象,学生们无意中兴奋地“发现”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无论倾斜程度即入射角多大,总能发生折射,并折射进入水中,但是,从水里沿与水面倾斜相交的方向向空气传播时有时也发生折射,有时,却全部反射回水中.这位教师对学生发现的现象进行了精炼的概括,虽然没有进行理论的过多介绍与深究,但是,他临场随机应变,给学生“开了一扇通向高中物理光学课的窗户”,启发了学生,引起学生重视实验的动手与动脑结合的物理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提高预留了空间.

案例三《滑轮应用》习题课上,一条司空见惯的习题讨论中“顺带”出解决问题的“小窍门”

篇3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停地去创造,对每节课我都会细细品味,或欣喜、或迷茫、或自责……从中摸索着研究的方向,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教学评比课可以说是我教学能力提高的促进者和见证者,在这些课的前前后后本身就是学习、反思、再学习的过程。

1997年11月,在我工作第三年就请缨参加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面对区内物理教学的佼佼者,我通过了写教案、说课预赛顺利闯入决赛,但在决赛中我遇到了不熟悉学生、不熟悉教材的困难,因为那时将一期课改新教材高二内容《光的反射和折射》作为唯一比赛内容,而比赛地点放在齐贤中学。我并不气馁,仔细研究教材并设计教案,将引导学生研究光的折射定律定为本课的主线,这也是我教学生涯中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一个开端,实际上当时研究性学习的提法还不普遍,但在教学比赛中明显感到对学生的准备还是不足,最后获得“二等奖”。虽然有点遗憾,但在这一过程中我所获得的及促使我去追求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有许多东西在平时教学中你是感觉不到的。比如“说课”,在这之前我所知甚少,比赛前我仔细研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揣摩如何将一节课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呈现出来,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也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还有在教学准备过程中,组内老教师对教学每一环节都进行悉心指导,可以说是倾其所有,这种学习是终身受益的。经历这一过程,对我的教学心理素质也是一次极好地锻炼。然而这次教学评比中所出现的问题对我触动更为大,也在很长时间内我将“让学生全身心融入我的课堂”作为我教学的基本追求。

而后我也非常珍惜每次公开课、教学评比课,在1999年5月我参加了区教学选拔赛,并在同年10月参加了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获得“二等奖”,在2001年4月,我向全市物理教研员开了一节教学研究课,这些课每次都促使我去思考、去学习、去创新,我尝试过情景教学模式、主题研究交流学习、物理方法教学等,当然每次课都会留下一丝遗憾,但或许就形成了我新的追求。在近六年连续的高三毕业班教学中,我研究过专题讨论复习模式的课题、推行过主题研究性复习、开辟过学生讲坛、建立过学生学习档案……其中有两项成果还在市级刊物发表,感悟最深的莫过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让他们信心百倍地进入人生的任何考场。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在我完成上海市青年教师课题《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实践与研究》之后,体会犹深。在苦苦探索提升学生质疑能力之路时,更深切感受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有不断的进步。

研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质疑是思维的开始、创新的基础,但质疑心理学基础何在、质疑能力又如何评价和培养,研究一开始这些问题就紧紧缠绕着我。平时忙于教学而疏于教学理论学习的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有目的翻阅各类杂志,学习有关认知论思维论的专著。从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到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从中认识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观、知识观对教育的影响;这些理论的学习极大地影响了我的教学观,指导着我质疑能力培养策略的制订。但在其中也曾出现彷徨,本想先致力于学生质疑能力外显的研究,想了解质疑的心理学发生机制,但发现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而自己缺乏理论研究的根基,只好作罢(可能以后会将其作为主攻方向)。最后转向结合二期课改的实践,致力于操作策略的研究。为了作好调查,我又自学了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理论,实践中又碰到许多问题感觉调查力度还不够。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深切感受到学无止境。

研究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时,自己更应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满足于经验思维的教师总以为这些结论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使用,可一旦变化了学生、变化了教材或变化了时间,或许原先成功策略就失去了价值。二期课改教材刚一推出,上课教师不适应、不习惯,实际上这是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在作怪。在研究中,我就不断告诫自己要反思,要做学生质疑的楷模,每一个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不能靠经验而要看事实。“预习提问”刚推出时,学生敷衍了事的很多,我并不把它简单认为学生不认真,我反思整个操作流程,发现评价激励不及时是症结所在,我们及时调整策略使评价有力促进问题质量的提高和质疑意识的增强。我始终认为:“最好的教师可能是那些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和思虑从而掌握了技能和增长了智力的人们”。

研究是一个协作的过程。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教师间会协作也必不可少。在课题研究中光靠一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课题组有三人组成,可以说研究成果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课题组长的我,主要负责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的设计,并不断整合、反思研究中的问题,总结我们的研究成果。姜雄老师在调查资料的整理、学生访谈、教学反馈方面作了很多细致工作,周世平老师两个班级成为我们策略方案实施的实验班,一年来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为本课题积累了许多策略实施的案例,并在评价方面想了许多方法。我们三人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案例分析会,将我们的想法、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打算一起交流讨论。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因材施教;高效课堂;探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86-01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高效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与实践,下面,我浅谈一下我对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认识。

一、分析低效的原因

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从教师方面,那应该是,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也忽视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二、因材施教,创造高效课堂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优化课堂的微观结构。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大体如何分配等等,要完成宏微观结构的设计程序,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想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来设计好的轨道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思路往既定的方向引,说白了,就是老师设计好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课堂教学的微观结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六、引导阅读理解

篇6

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必须放弃以前陈旧落后的思想和方法,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谈谈具体我的做法:

一、突出物理趣味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铺设良好的通道。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

二、创造融洽气氛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处于这种状态中,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怎会不活跃起来?

三、巧妙设置提问

请学生回答问题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骄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避免让学生产生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的误解。不是问题的问题就不要问。有的老师就有这样的习惯:一上课,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就开始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几课?它的标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黑板上写着呢。”像这类问题就是明知故问,毫无价值,不仅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易让学生反感。

四、发现解决问题

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要满足学生想提出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就必须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表现。这样,知识的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才是学生主动体验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即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如果师生互动的气氛已形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还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所以更有意义。

五、加强实验教学

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实际操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可极大地增强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如“光的折射”这一节,新课引入时,我从课本后面的一个学生实验入手,在碗里放一枚硬币,先让学生的视线从碗口上方向下移动,直到刚好看不见硬币,此时慢慢向碗中加水,结果又能重新看到硬币了。在学生兴奋之时,问:“之前为什么看不见硬币?”学生回答:“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再问:“加水后却看到了,光还是沿直线传播吗?”答:“不是,传播方向发生了弯折。”由此自然导入到“光的折射”。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操作好的同学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篇7

关键词:英语阅读;学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77-3

1 选题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的要求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在以英语为外语的教学背景下,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条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以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为例,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题目分数比重占整个卷面总分的50%以上。如何高效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规范办学向英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课堂教学质量不下降,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再提高,这就要求师生努力创建高效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传统学习模式必须转变成以学生为学习主体(learner-centered),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信息、掌握要领等新的学习方式。于是,我校就提出“以学案代替教案,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自主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课题研究。

2 学案及学案导学的概念

学案及学案导学的定义虽不相同,但所表述的涵义是相同的,如:

“学案就是学习的方案,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学习材料。”“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通过教师的调控,突出学生自学,有效发展学生个体素质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体系。”(赵加琛、张成菊,2009)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编制的学习活动方案。”“该方案有目标、重点难点、探索过程、学法指导、测试、反馈等环节。”“学案导学充分体现教师是研究者,学生是探索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达标’为目标的教学行为。”(光、陈启胜,2000)

“导学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等功能。”(任长松,2003)

3 理论依据

学案教学可以得到下列教学理论的支撑:(1)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2)布鲁纳的发现法(Discovery);(3)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4)图式理论(Schema)等。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主动建构知识意义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发现法强调如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首先提醒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编制出科学的学案,同时帮助教师如何做好指导者,即如果学生所学内容在他们已有的发展区内,那就应该使学生通过自己先自学来完成;如果所要学内容超出了他们现在的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完成学习。而图式理论则是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采取两种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即“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有了以上理论的支持,课题研究就有了方向。

4 研究设计

4.1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方面:

(1)自主阅读学案的编写与设计。

(2)实施学案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3)学案导学教学效果的检验。

4.2研究假设

学案导学改变了传统的“教案式”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阅读)能力。

4.3研究方法

“学案导学”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应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受试者(subject)为我校高一、二年级全体学生,在同类性质、同水平的班级中随机抽取“试验组”和“控制组”,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前测等行动研究,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一学期后(共四学期),进行问卷调查、后测,分析、讨论,作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4.4研究工具

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师问卷调查表,前测、中测、后测试卷,数据收集整理SPSS文件包,英语阅读教材。

4.5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进行调查,建立初始数据;(2)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3)阅读能力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4)数据的处理、分析、评价和课题研究结果的报告;(5)反思及进一步完善阶段。

4.6研究时间

2009年2月10日至2010年10月31日。分为三个阶段:(1)2009年2月10日至4月10日为准备与前测阶段;(2)2009年4月11日至2010年4月10日为实验实施和中测阶段;(3)2010年5月10日至2010年10月31日为实验实施和后测、分析、评价阶段。

5 实验取得的成效

本课题实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一)教师教学行动方面

(1)增强了教师的“研学”意识。实验前的教学研究,教师的备课重点是研究“如何教”,即教师备课的重心是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知识,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试验后,教师关注的不再是自己“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研究学生的学情、学法和心理状态以及研究课内如何让学生高效学习、高质量学习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

(2)增强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实施学案教学改变了教师“单打独斗”行为的发生。教师自发地形成合作,合作编写导学案,在备课组集体教研中互相讨论并修改导学案,整合了各位教师的资源,大幅度缩小了因教师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教学效果的差距;而且,对那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组内合作可以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教研活动中,得到快速成长。

(3)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课题研究能力。为了设计出科学合理、适用有效的导学案,教师必须分析学情,研读教材与课程标准,精心选择素材,合理设计与编写学案。这一过程激发了教师的灵感与创造性,提高了教学预见性,自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利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学会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与讨论,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活动有序又高效,从而提高课堂管理与驾驭能力。总结评价导学案教学工作的成效,不断反思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研究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老师深入课题研究,通过实验不断升华点滴经验,使学案教学更科学、更适应学情,从而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4)改变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必然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课前的自主探究(Exploration)一课上的讨论(Discussion)一展示与交流(Display and Communication)一课中的教师点拨与归纳(Instruction and Summary)一课末的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pand),突出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英语阅读教学向优质教学的发展。

(二)学生学习行动方面

(1)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为了完成阅读任务并在班集体前展示,主动查阅资料,主动咨询老师、同学乃至家长,商讨问题,求证答案等。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讨论气氛浓烈,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他人的解释。

(2)阅读能力与交际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几个学期的实验与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高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

(3)自学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借助学案上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内容的指导,学生经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阅读任务而获取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理解,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阅读材料中的观点或思想提出质疑或给出自己的观点。

(三)阅读成绩

篇8

一、抓好入门教学

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好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二、培养师生感情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时,就会对它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他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感情,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都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问:为什么“100W”的灯泡比“60W”灯泡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ρ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样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有初步的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六、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以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在八级的串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开关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S两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开关断开时,L1、L2均发光,当开关S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能不能存在,画出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至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开光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好玩,但要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渗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杠杆平衡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安排指导学生观察家庭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的“吃水线”,搞清楚轮船的吃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上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怎么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篇9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上好第一课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2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3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4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5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6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7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

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

篇10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效预习;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从抓学生的预习效果做起,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许多难题,诸如如何减少教师的话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预习效果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难题

         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从知识本位走向知识过程和文化的统一;从学科本位走向将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的统一,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过程的方法并重。强调课程应基于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方式、语言发展和文化背景,重视学生的经验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将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之中。虽然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符合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却削弱了课本的可读性。学生看课本就像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找不准规律,没有详细明确的辅导书,学生的成绩就很难进步。

         在这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有差距的情况下,笔者借鉴了永威的教学模式,既课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预习,但时间很短。但在运用这种预习模式时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1.学生会做的不讲,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有时候教师耐不住性子总想把知识讲给学生听,占用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2.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一用“先学后教”就能显灵。刚开始,学生并不领情,如何让他们参与到预习之中,积极思考、勤于动脑成了一大难题。

         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每次一让学生预习,学生总是借机说话或者休息。

         4.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预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如果学生每节课都高度紧张,课后又有大量作业,时间长了学生就难以承受。

         5.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对这些学生都束手无策。

         二、先学后教的实质

         先教后学就是把把孩子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望激发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如独立思考,动手拭错,自我纠正等)完全交给孩子,把孩子扔到知识的海洋中让他自己去吸纳、去搏斗,一句话,就是给学生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而教师在其中只是“向导”、“路标”,起着“引路”、“架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为学生的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参谋”和“顾问”。

         有些学校之所以能实践成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论,而且用实践去证实自己的理论。他们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而是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去创造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注重对问题的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预习的好处

         1.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然后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使它不成为听课时的拌脚石,有利于学生顺利理解新知识。

         2.有利于听课时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走,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

         3.预习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这样,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味,思考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果高。

         4.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水平。由于学生课前预习过,教师讲的内容和板书在学生心中已经大致掌握,所以学生在上课时可以不记或少记书上有的,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教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

        四、如何预习

         1.编好导学稿,引导学生自学 

         编写导学稿,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教师们轮流编教案、学案。

另外作业本上的作业也可以布置学生晚上自修时做,让学生学会思考、钻研、创新。

         2.布置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问题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解决,通过实验,观察实验时产生的现象,理解并解释这些现象,知识点的掌握才能巩固。所以周六、日经常布置一些小实验,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双休日生活。如《光的折射和反射》布置学生买个放大镜,做一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每次预习,除了敦促学生加快速度积极动脑外,还要适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概览:预习开始的时刻,原原本本把所要学的内容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新课的概念内涵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读过之后懂不懂?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明了目的:学生要学哪些知识点,哪些是重点。(3)细阅:划出各知识点,找出重点,做好疑难记号。经历阅读预习以后仍不明白的内容,不用强求明白,把它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4)拓展:阅读课外知识,如书上的阅读材料,课外有关的轶闻趣事。(5)目的竣工:试着完成作业本上和导学稿上的作业,如能完成,预习的目的就基本达到。

         4.进行第二次备课,完成“实践到再认识”的提升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本,导学稿初步批改,掌握学生的疑难之处。批改分全批全改,部分批改,现批现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掌握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动向,把问题及时地展示出来。教师的备课在被付诸于教学实践时,由于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难以准确预料,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这就有必要进行第二次备课,对原来的教案进行修改、补充。

         第二次备课主要是根据现代教学认识论提出的,它遵循和反映现代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活动既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的认识过程应遵循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基本规律。第一次备课便是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安排和管理课堂教学。但是第一次备课仅仅体现了“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并没有完成教学的理性认识过程。因此,只重视第一次备课的过程是不够的。第二次备课是由“实践到再认识”的再认识。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对教学中所用到的有关知识和原理进行再认识,从中得到的一些新的认识,总结出某些教学的规则和特点。教师通过第二次备课,可以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尽快地对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作出质的判断和量的分析。如估计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处理和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取是否适当,教学的组织安排和教学的进度是否合理等等。教师通过第二次备课获得信息反馈,既是对第一次备课的认识效果进行评价,又能根据教学实践,及时总结自己教学的优缺点,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甚至提出有一定创造性的见解,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实施先学后教,有效预习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高,教学成绩也在不断提升。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要进一步的适应,预习节奏还有待进一步加快,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先学后教,预习是关键。如何预习,加快预习节奏,提高预习效率,是我们初中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初中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课题通过实践加以研究,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原理与教学策略[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