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2 20:5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制订课堂教学目标的出发点由“大纲”向“学生”转变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大纲要求,完成教材知识传授目标。教学目标是针对教师“教”制订的,是惟一而不能改变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备课就是为了熟悉大纲,吃透教材,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材知识传授目标。一份优质课教案适用于多个班级的课堂。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培养学生成长的要求,传授教材知识目标。课程标准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制订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层次要求,具有弹性。因此,教师备课是为了了解学生,熟悉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任何优秀的教案都不可能包打天下。
在备课中,教材、学生都很重要,但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却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把学生放在第—位,是以“人”为本;把教材放在第一位,是以“本”为本。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目标。尽管不少教案也强调能力目标,也提到思想教育,但是这种“能力”只是解决知识问题的解题能力,这种“思想教育”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僵化的、空洞的说教。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知识目标只是教学目标之—,解题能力只是知识目标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取代以前“思想教育”的又—个教学目标。它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社会要求,尊重学生作为鲜活的人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根本目标。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是否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是编写教案的主线,学生按老师的规定听课、练习是“责无旁贷”的事。在课堂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演”得好就是课上得好。
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编写教案的主线。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和示范者。在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学员”,学生“表演”是否到位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四、对学生的认知层面要求由“简单描述”型向“多视角反思、挖掘”型转变
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如地球的形状问题,传统教学主要停留在简单的描述这一认知层面上。学生不能得到更高一级的思维训练,这不仅是对课程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丝毫得不到探索的乐趣。而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人的各种综合能力不是直接从结果中直接产生出来的,而是在过程中体验和积累起来的,要体现这种新的理念,必须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不同视角的反思和挖掘。若体现这种理念,必须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增加学生反思的机会,创设不同的情景,比如在地球形状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有孙悟空那样的本领,你会到达天边吗?假如你是一位3000年前的古人,你会如何思考和验证脚下大地的形状?等。
五、检测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由“重知识”型向“重方法、重情感”型转变
传统教学的目标的评价标准注重的是“教”的结果,即学生是否达到教材知识目标。实行课程改革后,教学的目标的评价标准注重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不仅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更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六、教育手段: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
传统的教学在教案中只需写好如何讲解即可,教育手段非常单一;而未来是信息时代,教育手段应该是“多样”的: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引进、网上浏览、适应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需要而增大信息量、科技量,有利于提高质量;用简单、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技巧将他们的才智与世界上最好的专家连接起来,实现网络教育,则可以满足其个体自我发展需要。
七、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向“师生平等”转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强调的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这就是说他们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正是由于这种师生关系的转变,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能够提出的问题,多方面思考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形,以便能够在课堂上应对课堂。
篇2
一、高中地理教案设计
1.与教材内容同步设计
在高中地理教案的设计过程中,要保持和教材同步并且一致的设计原则,虽然说教师可以有适当的教学拓展,但是总体的教学方向不能脱离教材要求,毕竟教案是指导课堂学习的,所以说要和教材高度统一。另外,教师设计的教案还要与学生的学习计划同步,教案中涉及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达成方式等都要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对应,这样才能够促进这两者间的融合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比如,在准备“人口的变化”这一节的教案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近些年来某个地区的人口变化资料,形成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信息,贴合教材的学习主题,来设计教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节的知识点。
2.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机械地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课堂的主体地位不明确,这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教案设计应该本着以学定教的设计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订“教”的内容,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学”,本着这一目标去“教”。在教案设计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尽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时,教师可以在教案中列举最贴近生活的例子,现在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这与绿化面积的减少,环境的破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在这一环节开展一个自由讨论,让学生针对荒漠化的防治来献计献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贯彻以学定教的设计原则。
3.遵循实用简单的原则
教案作为一个教学的总体指导,其实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合理设计,有些地方可以简略,只要做到简单实用就可以了。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案,简单便捷地展现出来,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教学的思路,还能够节省大量的备课时间,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就可以了,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高中地理板书设计
1.科学合理的原则
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忽视板书的设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板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地理这一学科包含着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因此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也要符合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学生从板书上获取的信息要是准确科学的,反映客观事实,这是板书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因此教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一定要保障学生看到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如果板书内容错误将会给学生带来错误引导,对于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2.启发引导的原则
板书并不是将教材或是教案上的内容原本不动地誊写在黑板上,而是要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引导性,在课堂学习中板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所以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应该在设计板书的时候更加用心思。教师可以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采取对比分析或者是总结归纳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产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规律,产生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学生受到启发。比如,在学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时候可以联系“环境与环境问题”这一课,之所以现在自然灾害频发主要和人类的活动是分不开的,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得不到治理,然而这一过程中人类并没有停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产生因果关系的联想。
3.美观艺术的原则
板书的美观艺术性同样非常重要,设计合理的板书不仅能够展示教学重点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同时要让学生产生视觉美感,如果学生看到的板书是潦草杂乱的,会极大降低学习兴趣。美观整齐的板书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后身心愉悦,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篇3
关键词 人文地理 案例教学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新课程改革提出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现代教育模式,为此案例教学就成为了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提出具体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现在的地理教科书上每一章或者是每一节的编排都出现了案例,特别是在人文地理中出现的案例尤其多。虽然案例教学看似已经被引入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但是其存在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案例选取不当,没有很好地紧扣教材内容,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不是取材于生活,不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案例内容没有明确的主题、人物和情节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地理人文地理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么我们就会有很多疑问了:什么样的案例才是最好的案例,怎样选取案例呢?案例教学应该按照怎样的教学范式?案例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与新课改的理念息息相关,对于人文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都具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为例,对以上问题再进行探究。
2 人文地理案例的选取
首先案例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教师在教学时是参与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案例。其次案例教学还必须是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是他们从“要我学”上升到“我要学”。好的案例还具有启发性,因为案例本身不只是简单的事例,它包含着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隐含着地理概念和原理,能激发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积极思维,自主建构地理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迁移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第三选取的案例还要服务于教学。作为教学案例,它是教材相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它能使教材更贴近生活,便于理解,便于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在选取案例时,不能随意选取,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使用了没有突出教材重点内容的案例,不仅达不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而且会使案例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南辕北辙。第四,选取的案例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地理课堂中案例的选取,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最后选取的案例要有典型性。不是所有真实、生动的案例都可以进入课堂,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必须要进行严格地筛选,选取最能反映地理原理、揭示地理规律的典型案例来。因为越是典型的案例,揭示的规律就越准确,蕴含的道理就越深刻,而且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角色。人文地理中有很多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的代表性、科学性、典型性都非常的强,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和地理意义。例如本章教材中的案例,“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对于“农业的区位选取”、“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3 课堂中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呈现的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为在人文地理中案例教学具有以下步骤:首先是呈现案例,其次是提出问题,第三是分析案例、讨论交流,第四是应用拓展、整合提升,第五是总结和评价。下面我们根据上面案例教学步骤为依据,针对本章的不同内容进行教学,从中体验案例教学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价值。
3.1 培养学生识别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案例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对的形成
学习本节“农业区位的选择”时,笔者利用案例1采用“抛锚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区位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如下:(1)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的历史中分析如下问题: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2)以你的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探究农业地域类型时,利用案例2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地区(澳大利亚)了解混合农业,进一步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目的是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分析问题,掌握规律,提升能力。设计的问题如下: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案例是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一个载体,其本身并不是教学的重点,而是其背后反映的原理,以及运用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1中涉及的以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合理布局农业区位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3.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案例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学习本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商品谷物农业时,教材中提供了该案例。探究的重点之一是通过学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取得的经验,推动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快速发展。在讨论分析美国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土壤肥沃深厚(黑土):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四通八达;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教师提出了如下的知识迁移:(1)根据所讲案例结合我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概括中国东北部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两个地区从农业结构地域类型看都属于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2)影响两地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3)世界上有很多地广人稀的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发展这种商品谷物农业?(4)这对我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借鉴意义?
教师“教案例”和学生“学案例”并不是学习案例本身,并不是案例的一切内容都要求掌握,而是通过案例让学生悟出案例背后的地理的基本原理,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实现三维发展目标。对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学习,教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注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
3.3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
案例四: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在学习“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教材提供了该案例探究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提出的解决措施,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很好地为我国西北地区游牧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对此案例,笔者采用角色扮演法,课前2―3天成立“改善我国西部游牧业智囊团”,以考察“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改善西部游牧业”为主题分4个考察大组:政府官员组、经济学家组、牧民组和环境保护组。每个考察大组的主要任务以导学学案的形式下发。将每个考察大组分为两个考察小组(考察任务相同),使小组之间产生竞争,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小组内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分组时,先由学生根据考察任务自愿分组,再由教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进行调配。分组完成后,要求每个考察小组的学生在报刊。或者网络上搜集“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北游牧业”的相关图像和资料。
通过模拟考察、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方式,力求使案例教学形式多样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对案例的学习研究,也可以引发学生对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西北游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提炼出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课题组对本章内容进行了总结研究。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对案例选择的一系列原则、教学三维目标等进行综合总结研究认为,本章案例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形成的原因,而且也学会了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形成问题的研究方法,增强了综合分析迁移能力,并且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内容,根据案例教学模式,采取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了人文地理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4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采用案例教学进行演绎教材、创新教法,提升了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了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并且学会了人文地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增强了创新能力,提高了解决人文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案例教学的学习及其在人文地理中的实践探索,笔者总结出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员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2)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员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员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
(3)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4)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员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雪梅.地理案例教学的问题辨析与范式建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1).
[3] 靳玉乐.,宋乃庆.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保庭春.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地理案例教学[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11).
[5] 敖道.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2).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目的;选取典型;开放式课堂
地理案例教学法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地理情境描述,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形成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并归纳总结出一般性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价值取向。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案例教学目的,避免陷入“教案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归纳、总结等,以培养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学会学习方法。它突出对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归纳、表达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生活问题,而案例本身所蕴含的知识点不是教学的重点,更不是目的所在。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节中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案例,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探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掌握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不是仅局限在黄土高原微地貌成因的分析上。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取其他典型案例,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因此,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体会编写者的意图,避免沦入“教案例”的误区,从而导致教学目的错位。
二、选取典型案例,以诠释原理
选取恰当的案例,这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在选编案例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选取的案例是否典型,是否能反映地理原理,揭示地理客观规律;是否有利于创设情境;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教师将选取的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诠释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会首选教材案例。这是因为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比较经典,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有很高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如,“人口的空间分布”一节,选择教材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就有很好的说明性。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涉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内容,美国国内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迁移,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内容,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人口迁移的缘起,都会涉及对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这是对教材内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最好诠释。然而,由于教材面向全国,具有普遍适用性,有些教材案例不符合我们的本土实际,对于那些与学生相距遥远、学生不熟悉的教材案例,我会选取一些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乡土地理案例来替换,或根据教学需要增补乡土案例,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生活化的地理。如,以六都草莓基地的建设为例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以漳湾镍合金厂的污染分析工业区位的环境因素等。
选取乡土地理案例,起点低、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三、拓展案例分析,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对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拓展,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师呈现案例,创设案例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要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和提升,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工业区位的选择”一节,笔者先利用教材案例“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引导学生分析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因素,探究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工业区位的一般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笔者再给出宁德核电站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探究建设宁德核电站的区位因素,论证宁德核电站厂址的适宜性,学以致用。
对案例进行拓展分析,让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可以利用学到的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理念。
四、构建开放式课堂,让生活化案例走进课堂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师生互动,教学同步,其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做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要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充分想说的空间;改变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开放式课堂体系。
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笔者选取乡土案例,开展了一节案例教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思路如下:探究活动一:利用宁德市区卫星图像、宁德一些功能区的景观图片、“宁德市详细规划图”,思考:宁德主要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功能区?探究活动二:读“宁德市详细规划图”,结合生活印象,探讨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探究活动三:展示“宁德主干道分布简图”,学生公布课前调查的几所商场的租金表,讨论:(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2)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本市的空间结构?探究活动四:登录宁德市规划局官方网站,阅读“宁德市近期规划图”,说说你对家乡的城市规划有什么修改意见。
像这样围绕乡土地理案例展开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人人参与,各组汇报精彩纷呈。通过分析本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归纳其影响因素,不但培养了方法和思维过程,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索案例教学的有效策略,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法,使之为新课程服务,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对促进学生在学习地理时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改善地理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阐述了地理导学案在编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就其价值和结构两方面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浅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91-02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给出了导学案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这种观点认为导学案是一种学习方案;也有的学者认为“导学案”是在学案导学模式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等,由教师设计的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材料,这种观点认为导学案是一种学习材料。概括地说,“导学案”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由教师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预案。“导学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迅速走红,使得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对高中地理教学有以下积极意义:
1.“导学案”的运用与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贴近。“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一副图景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理已经成为了众多地理教师的共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2.“导学案”的运用可以改善高中地理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更加凸显学生“学”的自主地位。导学案的突出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引导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学案“导读”、“导问”、“导思”、“导练”。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就在于课堂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留给学生。“导学案”中“导”的精髓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将教学主题中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或合作完成学案的学习。导学案的问题化设计赋予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的可能,传统课堂中教师的“灌”转变成了如今课堂中的“导”,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与“学”在课堂中趋于和谐。
二、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观察了大量课堂并收集了诸多地理导学案后,发现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在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地理导学案编制的问题。
(1)地理导学案的呈现模式习题化。“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合作探究”、“课后自我巩固”是组成地理导学案的三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的编制有不同的要求。在编制地理导学案时,教师出于对学生地理考试成绩的考量,“地理导学案”往往变成了“习题集”,学生在学习这样的导学案过程中,基本为课前做习题预习,课中与教师交流课前习题,课后做习题巩固,再预习下一个学习内容的预习习题,基本等同于循环做题,这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2)地理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填空化。教师在编制导地理学案时,应当在充分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再结合学情,对教学课题的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地理课本中陈述性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孕育于情境中的地理问题。地理导学案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问题设计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笔者在收集诸多地理导学案后,发现许多地理导学案并未体现出对地理知识的加工,而只是简单地将地理课本中陈述的地理知识关键字省略。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个课题,某地理导学案在学生课前预习模块设计问题如下:
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
①气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旋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___,高空____的环流系统。气旋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____方向偏转。
②反气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气旋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___,高空____的环流系统。
这样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并不能调动学生自主的思考,只是让他们成为了“搬运工”,将书本中陈述的知识搬运到了导学案中。
(3)地理导学案过于突出地理知识的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精华,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笔者在分析大量的地理导学案后发现,这些导学案基本上是以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为主,“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案中基本得不到体现。知识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因此,在地理导学案的编制中,教师应当以地理知识为承载,将地理知识中可以蕴含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外显。
2.导学案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导学案课前使用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地理学习课题是导学案的重要作用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课本,自主思考,通过思考产生疑问,为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奠定基础。笔者在访谈了一些中学地理教师和中学生后,发现部分学生不会使用导学案,即使会使用,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学案编制主要由教师完成,学生对使用导学案是陌生的,如果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不加引导,学生的感觉是学习又多了一张“试卷”,做完这张“试卷”就是完成了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课前预学的过程几乎等同于看书完成填空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对知识的质疑,没有提出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如果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没有产生疑问,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此外,教师在导学案的课前使用中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完成课前的预学缺乏指导。在笔者收集的地理导学案中,几乎没有导学案针对课前预学有详细的指导。
(2)导学案在课堂中使用的问题。导学案是地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只有师生共同参与并互相作用才能达成预设的导学目标。从地理教师的角度来讲,一些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对导学案的使用心存疑惑与排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未能较好地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学习地理,导学案在课堂中的桥梁作用也就形同虚设。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喜欢保持自己过往的学习习惯,认为导学案上的很多知识都在地理课本上,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导学案,因而也比较排斥。
此外,过分地依赖导学案也是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突出的问题。导学案几乎包含了学生学习某个地理课题的整个过程,有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教师的教学也几乎完全围绕着导学案的编制来展开,教师课前备课的重点变成了制作导学案,课堂教学变成了讲导学案。此时,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地理教材,使得一些学生认为完成了导学案就完成了地理的学习任务,教师也误以为学生完成了导学案就等于达成了教学目标。
(3)课后使用导学案的问题。温故而知新,学习的成长往往离不开课后的反思,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课堂中师生互相作用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并不等同于完成了教和学的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课后应当依据导学案的内容及时总结、巩固;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在课后应当反思导学案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完善,此外,还有必要及时回收导学案,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也是一个了解学情的好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在课后及时完善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投入到下一个学案的编制中,这是教师课后使用导学案常见的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没有及时回收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的问题,观察学情。同时,多数学生在课后就将课堂的学案“雪藏”,并没有及时总结、巩固。事实上,课堂结束后,部分学生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还是有疑惑或未完成的,缺失了课后温故导学案的这个过程,导学案的作用也相应地打了折扣。
三、对完善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认识
导学案是对改善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关系的尝试,虽然在应用中存在问题,但教师不能因为存在问题而否定或放弃这种尝试。如何避免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认清以下两个问题:
1.充分认识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地理教师在编制和应用导学案前首先要明确导学案的价值,“导学案”不能等同于“教案”,也不能等同于“习题集”,那么,导学案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导学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这是其最主要的存在价值。“导学案”的应运而生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下学生被动学、教师“满堂灌”的问题,因此,导学案要凸显“导学”的功能,而“导学”要基于“学情”,也就是说,“导学案”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相结合,教师只有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导学”才是真正地引导。
当前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这让不少地理教师尝到了“甜头”,许多地理教师纷纷效仿导学案。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导学案”不是“万能胶”,并不是所有地理知识的学习都必须用导学案,导学案应该因地理教学课题和学情适时采用,即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2.地理导学案应当包含哪些模块。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因此,地理教师在编制地理导学案时,要依据“地理课标”和“学情”确定好每个地理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地理导学案中不可或缺的模块,而有明确的方向则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根据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导学案的“导”可以分为“课前导”、“课中导”、“课后导”,因此,地理导学案中应当包含课前的“自主学习”模块、课中的“合作探究”模块、课后的“总结巩固”模块。导学案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在具体的编制中应当尽量简练,地理导学案则应该有机地将地理课本、习题册等学习资源组合起来,并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地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只是对学习资源的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瑞祥.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6-10.
[4]黄莉敏.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案设计探析[J].广西教育,2010,(6):64-65.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选取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66-02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要求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鉴于此,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生活化”案例的选取,将抽象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具体化,能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生活化”案例的特点
(一)直观性
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抽象思维与理性认知要以感性认知为基础。生活案例源于生活中的地理事物、现象,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化”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直观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讲述生活中事例,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典型性
典型性是指所选取的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切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取,还是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一般来讲,在地理案例教学中通常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事件,通过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讨论建立起适合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时代性
生活案例的选取大多趋向于近期发生的事件或是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能起到说服和检验证明的作用。通过生活案例展示自然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发现地理知识就在生活中,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
(四)可行性
生活案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生活化的案例源于生活,学生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会独立或有组织的进行考察、收集资料、综合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既达到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二、生活化案例选取原则
(一)激趣导向性
一个好的导入既有利于知识内容的引入,也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思维活跃,富于探究性,喜欢标新立异。鉴于此,通过选取学生比较关注的时事和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生动形象的案例,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心理倾向。例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案例:2013年2月份,京、津、冀等地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引出PM2.5,视频展示与教师阐述相结合,完成教学任务。
此新闻热播案例,既具有时代性,又典型直观,是民众所关注的热点,通过此案例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理解检验导向性
案例教学不是教育者展示正确而标准的答案,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在说明道理和证明概念、原理、规律。选取的案例应是现实生活的缩影。用来教学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可信的,才能起到检验证明的作用。例如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对于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是学习的重难点,特别对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理解判定难度较大。案例:图片展示或课前实地考察河流侵蚀堆积地貌。以盘锦湖滨公园河流地貌为例,通过观察湖滨公园河流流向、泥沙堆积,使学生对河流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一个感性的认知,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达到理性认知,突破重难点。
(三)实践导向性
生活案例本身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使他们愿意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自发的进行分析与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也加深了感性认知。生活化案例源于生活,源于身边的事物,利于素材的收集、分析、考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例如: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案例,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等。
三、生活化案例教学的建议
(一)案例选取的建议
1.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选取案例前必须明确教学目的,紧扣教材内容。2.选取的案例难易适中,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理解能力。如若案例中设计的问题难度偏大,思维就会受阻;过于简单,又会降低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教师要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本功,及时进行素材更新。2.教师应当向学生布置任务,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课前熟悉案例,并做好充分准备。3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用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4.教师对学生分析讨论中表现出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点出分析的思路与方法;最后做出总结。
篇7
摘 要:庆阳市深居西北内陆,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冬春季节干旱。庆阳市今年四月,在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评审中,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是针对“逢雨必涝”的城市顽疾,按照“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开发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水弹性城市”,主要体现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很多地理观点,是乡土地理学习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海绵城市;人地协调;核心素养;因地制宜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要加强城市地下河地上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海绵城市,确保城市的人们不用下雨再“看海”。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从庆阳市入选“海绵城市”的优势、建设中体现的地理观点及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典型案例三个方面谈谈。
一、庆阳市入选“海绵城市”的优势
庆阳位于甘肃东部,陇山(六盘山)以东,即陇东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较远,受季风区影响薄弱。东部有跌宕起伏的子午岭,西边有巍峨壮丽的六盘山,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庆阳气候、经济等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之称。区内东西之间208千米,南北相距207千米。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庆阳境内,所以庆阳市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降雨量南多北少,降雨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并多暴雨。境内河流主要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等五条主要河流,河溪特点是缠壑绕沟。庆阳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是典型的西部干旱缺水城市。特别是作为唯一一个建在黄土塬面上的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硬化面积增加,原本绝大多数就地下渗消纳的雨水集中下塬排放,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建设海绵城市,着力构建“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生态水环境治理体系,将降雨就地拦蓄消纳利用,不仅是固沟保塬的迫切需要,更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今后三年,庆阳市将把海绵城市、管廊城市建设作为全市建设系统的一号工程来抓,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基本思路,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措施,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二、“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地理观点
(一)人地协调观点
庆阳市是建立在黄土塬上的塬面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庆阳城区建设迅速发展,原来的“涝池”蓄水已经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退让,新的城市水系体统需要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是在当下人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提出,以“水”为核心,按照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将雨水的综合利用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协调发展,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点。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修编工作。庆阳市领导干部邀请专家,修订完善海绵城市、管廊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在规划修编过程中坚持规划项目与即有项目相结合,海绵元素与城市风貌特色相结合,做到以规划为引领,以计划为抓手,按规范标准全面推进海绵、管廊城市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另一方面体现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海绵城市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调蓄设施与城市现有的绿化设施园林景观相结合,净化了成本,减少了水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观点
地理环境是四大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种要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观点要求人类活动改造环境要素时,注意对其他要素以及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庆阳市自身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海绵城市利用城区原有的北湖、南湖、东湖以及南小河沟建设雨水收集系统,起到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利用“千池百涝”工程,进行水体的水质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生活用水的自然循环。在改造旧城的同时,加强地下水系统的改造,以及“绿色”屋顶的利用,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这一系列的针对“海绵体”的生态建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彰显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观点,使生态效益得到发挥。
(三)因地制宜的观点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从当地的特色的区域环境,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庆阳市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20项海绵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LID雨水系统,如太一住宅小区绿色屋顶(采用空中绿地景观花园),下沉式绿地、广场;超标雨水蓄排系统,如南湖、北湖等人工湖;水资源净化及回用系统,如西峰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和中水管网;防洪和内涝治理工程,如红杏山庄、兰州东路雨水下沟排放工程等。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加强新建及既有建筑绿色屋顶改造,在“两证一书”发放、施工图审查、开工许可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中进行管控。南区生B雨洪集蓄保塬项目,总投资2.71亿元,分桥梁、湖体两大部分,人工湖体水域面积达400亩,平均水深3.4米,年复蓄水量173.6万方,预计年可减少水土流失量50万立方米;北湖、南湖等湖泊、城区下沉式绿地广场、管廊调蓄池、停车场调蓄池作为调蓄设施,实现超标雨水蓄排及径流总量控制。东湖公园片区是庆阳市区典型的易涝区,近几年通过建设调蓄水体、公园下沉式广场、生态透水停车场和雨水下塬排放口改造,片区年径流总量空置率达到81%,排水管道标准提高至2年一遇,新建人工湖,水体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群众反映良好。
三、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典型案例
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到课堂上,庆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到地理课堂上的典型案例。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地理学习要为学生创造这种关心家乡发展、解决家乡问题的机会。同时与地理教材中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解决措施内容相联系。课本地理知识与家乡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面对不同的生活情境、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篇8
应用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案例,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教学案例。就像子弹之于枪支。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是和教材中的关键先关联并具备代表性的实际,具备说服力,和可靠性,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因为学生发现的知识,是根据实际发生或者真实存在的事物得出的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对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案例,可以选择与课堂知识重点相关的信息,图片,新闻报道等等案例,所选的案例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足以激活学生好奇的案例,例如百慕大三角,地震,海啸等等,学生可以再这一个过程中从一个被动的学生身份变成一个善于探索的观察者。当然学生的观察过程应该有教师带动和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眼前案例存在的隐藏内容,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出新的定义。通过这种引导,能让学生对案例的本质内容作出相应的探索和总结,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个体案例中,归纳出一类情形,从而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知识。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观察力,事态发展洞悉力和博爱的人文气息。这就是地理教学案例的存在价值。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开发策略
课堂上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应该是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具备直接联系,并具备实际的代表性,具备说服力以及可靠地支撑点,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例如海啸,可以向学生展示印尼海啸的相关情报,和讯息以及新闻报道,让学生从相关的已有讯息中总结出已知的知识,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述和讯息,讲述海啸的破坏,破坏范围,再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海啸以什么样的发生速度,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居住人群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措施,海啸的持续时间,还小的征兆,当地政府对于海啸的相应预防工作是什么样的,海啸带来的附带性的自然灾害是怎么样的,每年地球上会发生多少次海啸,海啸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回答,或者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质疑或者肯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再调动课堂,让学生一起总结出,与海啸相关的地理自然科学知识(海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底发生了地震、海底的火山爆发或者地面上火山爆发、海底发生滑坡现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通常会在地震高发带形成海啸,并对沿海的设施及居民带来危害。海啸的速度高达700~800千米/小时,几个小时内就能波及整个大洋,海啸的波浪长度长达数百公里,并可在以很小的能量损失几千公里持续几小时,本身在海内的高度并不足一米,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沿岸地区,就会由于岸边的阻力作用,导致海啸的波浪大幅度增加,形成高达10多米的海浪,并且每隔数分钟就会有下一波新的海浪更新力量,波浪的内部作用力也是十分剧烈的,能够将沿海地区的堤坝摧毁,沿海地区的房屋或其他建筑,都可以被海啸铺平。海浪的形成,大体主要是因为海底的地壳发生了变形或堆积交错。据可靠统计,全球发生海啸的高发地区多是因为深处地震带的原因,也就是说,地震因为海底的地壳形变可以较高几率的带来海啸,比较具有规模,并且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打击的海啸,大约有270次左右,每年都会有6次左右大规模的海啸灾难,海啸多发生在环太平洋海域,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高发岛群,日本相关海域发生海啸的总数占环太平洋区域发生的海啸总数的半数以上)。教师要从全部的信息网络中搜寻到具备一定代表性的并且和书本内容直接相关的讯息,未必非要局限与地理自然科学里,也可以从财经,政治,生物,历史或者生活等等其他方面开发新的讯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素材。
3.教学案例开发的研究核心
自然科学类文化知识这种最接近于人类追求真理的动机意识类知识,其实是最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知识,应该是作为常识了解熟知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索和研究也正式标示着人类思想进步与否的参考依据,实际上错过了这些知识文化的普及,或者说是以错误的方式普及,使得地理以及其他文化知识变得让人抵触实在是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大憾事。所以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是类似于改变现有状况的革新动作,也希望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当中,能够体现出相应的价值,带动当代教育的发展与更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本质实际上是借助对一件具体的地理实际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该情景作出观察,研究,探索,分析,好奇,求知,并能够对自己目前所知道的东西所质疑,或者与他人进行探讨,这是一种开放思维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接收到教师所传达的讯息。所以结合以上表述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并让学生学会探索,并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分享自己的探索发现,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的内容,通过质疑,得到相应的参考依据,变为新的知识。
4.结语
篇9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近乎真实的场景,大大缩短情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案例教学甚至不能简单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设计的层面是多样?复杂的,如果教育观念还是固守于传统既定知识,培养统一人才上,案例教学的运用也就显得多余了。那么在课堂上怎样进行案例教学呢 ?
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1.1 案例引入
教师所用的案例,从其来源讲,无外乎两类:一类是自己编写的案例,另一类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前者,教师可介绍一些有关写作案例的感受?趣闻?轶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后者,教师可运用其他一些手段来提醒学生予以注意的必要性。
1.2 案例讨论
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总是与下列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信息至关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应制定怎样的实施计划?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以及如何付诸?如何进行整体评价?
1.3 概括总结
这个阶段属于过渡阶段,它通过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
案例教学方法与我们通常使用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它有许多优点:
1.3.1 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生。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1.3.2 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生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生的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
1.3.3 生动具体?直观易学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的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1.3.4 能够集思广益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10
作为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农业部门通过竞争决定其区位。因其竞争是围绕地租进行的,故地租曲线是探究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重要工具。准确把握地租曲线的运用方法是探讨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基础和前提。
(一)运用地租曲线分析市场所具有的农业圈层分化功能
根据《孤立国》中的六个前提,假定地租曲线R=(P-C-Kt)Q中的农产品单价P、单位农产品成本C、农产品运费率t、农产品总产量Q等为常量,讨论市场距离K的变动对地租R的影响。
(二)运用地租曲线分析市场作用下的农业圈层分化机理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地租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首先,讨论农产品运费率t与直线斜率、单位面积利润P-C与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不同农产品的运费率t、单位面积利润P-C画地租曲线,探究运费率t、单位面积利润P-C在“杜能圈”形成中的作用。再次,分析不同农产品空间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农业圈层分化机理。
(三)运用地租曲线探究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分析步骤
学生经探究得知,整个分析过程有以下步骤:第一步,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第二步,分析农业生产的地域格局。第三步,分析农业生产地域格局同市场的关系。第四步,分析不同农业部门的单位面积利润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农产品运费的关系。第五步,比较区域农业地域格局与“杜能圈”的异同,并分析原因。探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二、运用地租曲线分析现实中“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生产表现出圈层结构,但与经典的“杜能圈”存在差别。引导学生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究,能强化他们对农业区位论的认识。
(一)1980年代上海郊区的农业圈层现象
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生产由近郊到远郊可分为四大圈层:第一圈层以发展蔬菜、奶牛、花卉为主;第二圈层以生产棉花、蔬菜、奶牛和自给性粮食为主;第三圈层以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为主;第四圈层则以商品粮、棉花、渔业和奶牛为主。该农业圈比“杜能圈”要复杂得多,需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
(二)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经过探究,发现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各农业圈层皆以市场为圆心。第二,越接近市场的圈层,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越高、其运费率也越大;反之,农产品的单位面积利润越低、运费率也越小。如单位面积产值高、运费率也高的花卉生产仅出现在第1圈层。单位面积利润较低、运费率较小的粮食生产在第1圈层没有出现;第2圈层仅出现了自给性粮食生产;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中商品粮的生产都上升到第一位。第三,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为不完整的圆环。第四,每个圈层中的农作物皆不止一种。
(三)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经过探究,总结出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第一,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决定农业圈层的分化。其依据为,四个圈层皆以市场为圆心,且距市场越近的圈层,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越高、其运费率也越大。第二,同一个圈层中多种农业部门并存的成因有二:一是某些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运费率非常接近;二是农民的种植偏好、获得的市场信息、决策风格等存在着差异。而杜能创立农业区位论时所选的农业部门,在单位面积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决策风格并无两样。第三,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为不完整的圆环,不影响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决定农业圈层的分化。这是因为上海濒临海洋,农业圈层的发育受到限制。从形成机理看,该农业圈层现象属于“杜能圈”。
三、运用地租曲线分析“泛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圈层现象具有其特殊性,探究其形成机理能得到新的结果、产生新的认识,对学习和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农业圈层现象
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五个圈层,由里向外依次为:第1圈层土地投机商、开发商多,发展温室栽培、养鸡等半工业化农业;第2圈层土地投机商拥有大部分土地,多撂荒地;第3圈层逐步转变为农业、城市企业收入较高的雇员等的居住地,多兼业农家;第4圈层主要发展奶酪、谷物,有可能变为非农用地;第5圈层种植玉米、养殖家禽,城市化的影响甚微。
(二)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出该农业圈层的三个特征:第一,各农业圈层皆以城市为中心,且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二,离城市越远,土地开发商越少、土地投机商拥有的土地越少,非农用地的比重越小,农业集约化程度越高。第三,离城市越远的圈层中,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并非逐渐降低。
(三)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如下:第一,引起土地利用圈层分化的城市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在其作用下土地经营活动追求农业利润最大,单位面积农产品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1圈层发展温室栽培、养鸡等半工业化农业,其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最高、农产品的运费率也最高。第2圈层距城市(市场)较远,较高的运费率使半工业化农业难以发展,多撂荒地。第3至5圈层分别为兼业农家,发展奶酪、谷物,种植玉米、养殖家禽。距离城市越远,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农产品的运费率越低。二是非农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扩展中心。它同土地的相互作用引起土地利用圈层分化,其作用机理为:农用地非农转化几率的大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的利润占所有土地收益比重的大小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离城市越近,农用地非农转化的几率越大、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利润占土地所有收益的比重越高,土地开发商和土地投机商越多。反之,土地开发商和土地投机商越少。第二,土地利用圈层分化所追求的利润包括当前收益和预期收益。第1圈层距城市最近,农用地非农转化的几率最大。出于追求当前收益,土地开发商多;因追求预期收益,土地投机商也多。第2圈层离城市较远,农用地非农转变的几率变小。追求当前收益受限,遂土地开发商有所减少;出于追求预期收益,土地投机商拥有大部分土地,且撂荒地多。第3至5圈层分别为农用地与居住用地、有可能非农化转变的非农用地、城市化影响甚微的农用地,皆因追求当前收益。第三,土地利用圈层分化所追求的是农业利润与农用地非农转化利润之和的最大化。离城市越近,单位面积土地非农化的利润越高、土地开发商和投机商越多,土地作为农用地的价值受到土地非农转化“屏蔽”的程度越大,农业生产越粗放。反之,离城市越远,农业生产越集约。综上所述,该土地利用圈层现象是“杜能圈”受到非农用地的扩张中心对周围土地利用分化作用的改造而成。越靠近城市,“杜能圈”受到的改造越强烈;离城市越远,“杜能圈”保存的越完好。尽管该土地利用圈层现象同“杜能圈”有所区别,但仍保留“杜能圈”的痕迹,故称其为“泛杜能圈”。
四、运用地租曲线分析“类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卢旺达丘陵地带的农业圈层现象独具特色,探究其形成机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农业区位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一)卢旺达丘陵地带的农业圈层现象
非洲国家卢旺达的丘陵地带围绕丘陵顶部的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状,从内往外依次为:第1圈层为聚落;第2圈层为香蕉地;第3圈层是内侧耕地;第4圈层是咖啡栽培地;第5圈层是外侧耕地;第6圈层是丘陵冲积地上的耕地,且分化为两个次一级圈层。其中,6A为全年都能耕种的耕地,6B是旱季才能耕种的耕地。
(二)卢旺达丘陵地带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探究后归纳出该农业圈层的特征:第一,该土地利用方式同海拔高度密切相关。第二,尽管该农业圈层围绕丘陵顶部呈同心圆状分布,但作为其圆心的聚落不具备农业区位论所言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功能。首先,第3、5、6圈层均为耕地,它们共同的几何圆心不是农产品消费市场。究其原因,卢旺达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粮食不能自给;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民拥有小于1hm2的土地,种植业规模小、粮食主要用于农民自己消费,故三个农业圈层的共同圆心是粮食生产者的集中居住地、粮食的集中消费地,但不是市场。其次,第2、4圈层的共同圆心也不是市场。这两个圈层分别为香蕉地和咖啡种植地,其产品主要供销售(国内或国外),产品运费的等值线应以市场或贸易口岸为圆心。显然,这同两个圈层以丘陵顶部的聚落为中心相悖。再次,第6圈层分化为6A和6B两个次一级圈层。6A海拔较高,雨季不被洪水淹没,可常年耕种;6B海拔较低,仅旱季露出水面、可耕种。很明显,这两个次一级圈层共同的圆心是地形上的最高点,而不是农产品销售市场。第三,距丘陵顶部越远,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并非逐渐递减。如第4圈层咖啡的单位面积利润显然高于第3圈层所种的粮食。
(三)卢旺达丘陵地带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海拔高度在该区域土地利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分异使得丘陵顶部超出当地的翠翠蝇、疟疾等昆虫,或传染病的分布上限,成为人口聚居区。其二,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加剧了农民耕作时往返的时间效率的空间差异。离聚落越近,耕作时往返的时间效率越高;反之,时间效率越低。而丘陵地区陡峭的地形,加之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其时间效率的空间差异增大。根据比较优势,越接近聚落的地方越适宜精耕细作,离聚落越远的地方越适宜粗放经营。其三,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决定农民劳作过程中受昆虫、传染病等侵害风险的空间差异。海拔越高,耕作时受侵害的风险小;反之,受侵害的风险高。海拔高度从另一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空间差异。其四,特定范围内,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决定农用地耕作条件的空间差异。第6圈层分化为6A和6B即是。该农业圈层是特定区域内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致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空间差异。其实质是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导致的“类杜能圈”,或称“山地农业圈”。当然,此处所说“类杜能圈”或“山地农业圈”不同于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前者分化的原因是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引起的不同农作物比较优势的空间差异,后者分化的原因则是由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引起的水热组合状况的空间差异。
五、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