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4 10:3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案

篇1

一、课题:

劳动、爱集体

二、本课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也是对班集体尽职尽责,教育学生当好值日生。

篇2

原告:左昌炽,男,1949年12月17日出生,汉族,湘阴县人,邵阳市商业技工学校职工,住该校。

被告:邵阳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法定代表:刘新民,主任。

第三人:唐玲玲,女,现年20岁,汉族,新宁县人,邵阳市医药站职工,住邵阳市商业技工学校。

左昌炽家与第三人唐玲玲家系邻居,素有积怨。1996年1月1日晚8时许,左、唐两家再次发生口角,唐玲玲及其父母、胞兄等五人冲进左昌炽家中,双方持棍棒殴打,被闻讯赶来的学校教师制止,唐玲玲父母、胞兄等退出左家。但唐玲玲与左昌炽之妻胡冬莲仍互相揪头发,扭在一起,左昌炽将房门关上,并要喊公安部门前来处理。当红卫派出所干警赶来后,见唐玲玲仰卧在地,满脸是血。经湖南省法医检测中心鉴定为重伤,左昌炽的伤情经邵阳市公安局法医检验所鉴定属轻微伤,被告邵阳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以故意伤害对左昌炽劳动教养三年,左昌炽不服,向河南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申请复议。该省劳教委员会以复决字(96)第074号决定予以维持。左昌炽遂向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告左昌炽诉称:其因举报而遭受打击报复,但被告颠倒是非,黑白不分,反而处罚原告,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被告(1996)教字第960号劳动教养决定,以维持法律的尊严。

被告辩称:左昌炽故意伤害唐玲玲事实清楚,证据可靠,对左劳动教养三年,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得当,处罚适度,应予维持。

第三人唐玲玲诉称:我被左昌炽故意致伤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被告决定对左昌炽劳动教养三年是正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  判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第三人唐玲玲的伤已构成重伤,致害人的行为应受刑法约束,而被告邵阳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出(1996)教字第960号劳动教养决定,以行政处罚处理本案,显属使用法律、法规错误。原告的诉讼请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二)目的规定,该院于1997年4月19日作出判决如下:

撤销邵阳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1996年8月17日(1996)教字第960号对左昌炽的劳动教养决定。

本案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合计370元,由邵阳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承担。

一审宣判后,第三人唐玲玲不服,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应追究左昌炽的刑事责任。

被上诉人左昌炽辩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予以维持。

被上诉人邵阳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未答辩。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邵阳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以左昌炽故意伤害致唐玲玲重伤,对其作出劳动教养三年决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一审判决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该院于1997年6月20日作出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370元,由上诉人唐玲玲承担。

篇3

    被告:海南省海口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张海国,该委员会主任。

    原告宿海燕不服被告海南省海口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对其作出的劳动教养决定,向海南省海口市新华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告诉称:我此次来海南,只是想与王国平就我们之间的债权债务说清楚,看看有没有了结的可能。我没有纠集他人到王的住所,更没有指使他人将王国平、王伟平兄弟砍伤和抢走其财物。被告以我参与伤害王氏兄弟为由,决定对我劳动教养三年,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求撤销被告的劳动教养决定。

    被告辩称:根据原告宿海燕参与伤害王国平、王伟平兄弟的事实,依法决定对其劳动教养三年,认定的事实是清楚的,证据是确凿的,适用法律正确且程序合法。法院应当予以维持。

    海口市新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原告宿海燕和被害人王国平曾经在广西北海市合作开办一美食城,涉案人王斌是当时的美食城办公室主任。后王国平未经宿海燕同意,私自将双方的合作项目转让给他人,自己来海口开办公司。涉案人邱光富、王先养原是王国平在海口市开办的公司中的职工,后二人均以工资入股该公司。自邱光富、王先养入股后,王国平的公司再未给二人发过工资。

    1997年2月16日,原告宿海燕、其子李山和王斌从四川成都同机飞到海口市以后,就与邱光富、王先养一同到海口市机场东路翠竹园别墅13A-D座(王国平的公司住所地)找王国平。当晚11时许,王国平、王伟平兄弟回到公司。双方在谈论债权债务时发生冲突,继而相互纠缠殴打。在纠缠过程中,李山、王斌、邱光富、王先养用菜刀砍、用手脚打王国平、王伟平,致二王轻伤。宿海燕在一旁发现王国平、王伟平受伤后,将其送往海南医院秀英留医部诊治,并帮其交付了入院费用,后在守护病人时被派出所抓走。

    1997年3月14日,被告海口市劳动教养委员会以(97)海劳教字第130号决定书认定:原告宿海燕以债务纠纷为由,于1997年2月16日从四川来海口,纠集李山、王斌等5人于当晚11时许到王国平的住所守候,用砍刀和手脚将王国平、王伟平兄弟砍至轻伤,并抢走一些财物。宿海燕有纠集伤害他人的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及其《补充规定》的规定,决定对宿海燕劳动教养三年。

    海口市新华区人民法院认为:在王国平、王伟平兄弟被砍、打成轻伤的事件中,在场的5个人,究竟是原告宿海燕纠集其他人,还是其他人纠集宿海燕;究竟是谁叫动手打人的,都有谁动了手,尚未查清。宿海燕多次说过其并未叫人打王氏兄弟,也不承认自己动手打人。被告劳动教养委员会仅凭被害人王国平、王伟平的陈述,在没有其他旁证材料的情况下认定是宿海燕纠集伤害他人,显属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况且劳动教养决定中只提到适用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及其《补充规定》,没有指出适用的具体条款,是适用法律不当。为此,海口市新华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一、二目的规定,于1998年4月23日判决:

    撤销被告海口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97)海劳教字第130号对原告宿海燕劳动教养三年的决定。

    一审宣判后,被告海口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不服,以一审判决忽略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中所存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否认了原告宿海燕的行为在整个事件中的客观存在,从而导致判决错误为由,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被上诉人宿海燕辩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判决公正,应当维持。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上诉人宿海燕和其他四人在同王国平、王伟平谈论合伙经商的债权债务时发生冲突,李山、王斌、邱光富、王先养在与王国平、王伟平相互斗殴中,造成王国平、王伟平轻伤。由于没有旁证材料证明此次事件是宿海燕纠集所为,其后果应由参与斗殴的李山、王斌等人承担。上诉人海口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在只有王国平、王伟平的陈述而没有其他证据互相印证的情况下,仅凭宿海燕与王国平之间过去有感情上的纠葛和经济上的纷争,宿海燕是案发当天从四川飞赴海口,当晚又在现场等事实,就推断宿海燕必有纠集并伤害他人的行为,从而作出对宿海燕劳动教养三年的决定,是错误的,应予撤销。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据此,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于1998年7月21日判决:

篇4

进一步深化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略,总结和探索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发挥其实施素质教育主体实践基地的作用,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健康、稳定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劳技课的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此同时不断提高学校劳动技术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

二、工作目标:

(一)教师方面

通过本课题研究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深化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生方面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养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

2、初步掌握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所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认识、技术思维、技术实践和技术创新能力。

3、初步具有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审美意识、伦理意识、效益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关心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劳动技术教学计划三、具体措施:

(一)理论学习,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是搞好劳动技术学科建设,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劳动技术学科教师要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各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劳动技术课教师必须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习有关的理论,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大力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精心设计好劳动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优化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就成为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篇5

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1].这些利益包括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既包括人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的权益和利益。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起源于美国。早在1924年,美国的谢尔顿就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司的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处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主张,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对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界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一种观点是否定企业的社会责任,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首先,企业的社会责任本身是一个假命题,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过于模糊、抽象,且义务对象无法加以确定,欠缺操作性;其次,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导致企业最终失败。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将以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让消费者承担,最终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淘汰出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消减经营者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企业社会责任一说违背了企业作为营利性社团的本质,有向公益团体转变的风险。

另一种观点则持肯定的态度,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司财产的运用是深受公共利益影响的,和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正迫使企业同时承认和尊重其他人的利益;企业管理者应树立公司责任观,不仅要通过一定的法律机制促使公司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而且管理者应当自觉践行这种责任。

不论是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一方,还是否定的一方,双方的立论前提均是相同的,即认同“经济人”的假定,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假定,认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在本性上都是“使自我满足极大化的理性主体”,个人将永远不满足而竭力追求净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法律经济学也接受了这一假定,并把它作为理论的前提,并主张个人是理性行为者或功利最大化者。同时,它也将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引入进来。“经济人”假定还认为:个人将永不满足并竭力追求净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个人将对未来可预测的客观成本——收益的变化做出反应。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取得最大效用或利益,可供选择资源的最后单位的边际利润是相等的。“经济人”的最大化原则不仅要求每一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而且要求每一行为扩展的边际成本要与边际收益相等。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谋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根本目标,是绝对的,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的。但同时,由于责任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责任与社会共生,与社会共存,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责任总是与行为主体的地位相一致。一个人在社会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并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它在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获得了其他组织不同的社会地位,理所当然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事实上,企业交纳税金、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等,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近期濒繁发生的矿难事件以及齐齐哈尔假药事件,正是反映出这些企业(经营者)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

对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议,现在应该暂告一段落。因为,在新的《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将“社会责任”列入法律,这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确立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尚没有明确的规定。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对劳动者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对企业债权人的责任、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共事业的责任以及非法行为的监控责任。本文主要讨论企业对劳动者的责任。至于企业对劳动者的责任,主要包括:保证实现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和择业权、报酬获取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获取等劳动权利。

从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来看,绝大多数是企业未依照规定履行其社会责任所引发,主要集中表现在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显失公平甚至违法的劳动合同、千方百计压低雇工工资、延长劳动时间,随意加班加点、生产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职工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等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有立法相对滞后、执法不严、企业经营者意识淡薄等等。但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经营者刻意回避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之所以回避其社会责任,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是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的攫取利润这一资本的根本属性使然。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三,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从所周知,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压力正逐年增大,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大中专学校的比业生以及其它待业人员的数量正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严重失调,就业机会稀缺形成“买方市场”,企业主的强者地位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监管不力。政府官员不仅是劳动行政官员,而且肩负着地方经济的责任。推行社会责任势必提高劳工待遇,而为此增加的成本都是由当地企业承担的,这会导致当地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丧失,并可能损害当地企业和政府的经济利益。因此,基层政府官员更多表现出对企业不遵守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行为表示理解或者行过且过;三是职工维权的机制不完善。目前企业职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唯一合法途径是“调解——劳动仲裁——法院诉讼”,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定必经程序,非经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职工要在漫长的仲裁或审理过程中等待,影响进入诉讼程序的时间,使职工没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资方抗争。

篇6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全县执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的实施意思》精神,为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解决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局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质量,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公正执法、依法行政,加强执法队伍宗旨意识、法律意识教育和纪律作风整顿,集中解决执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全面推进执法队伍建设,更好地为我县经济跨越发展服务。

通过开展教育整顿活动,全面加强我局执法队伍建设,使执法人员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政纪、法制教育,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严格公正执法意识、依法行政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要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此次整顿的重点问题得到有效纠正和解决,执法人员违法违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执法活动中的公开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督管理和执法队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到位,监督约束机制健全,作用明显。

二、教育整顿工作重点

(一)加强教育,牢固树立五种观念

1、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在执法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谋民之所需,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切实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思想问题。

2、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观念。各科室、各部门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公正执法作为根本准则和宗旨,教育和引导执法人员坚定公正执法信念,把公正执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不折不扣地将法律的规定和精神贯彻到执法活动的全过程。

3、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习日制度和“青年干部论坛”,把法律学习纳入日常的政治、业务学习之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自身法律修养,牢固树立“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便民高效、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依法行政观念。

4、牢固树立文明执法的观念。要不断完善文明执法制度,努力使用文明执法语言,采取文明执法手段和措施,把文明执法融入到执法过程的各个环节。

5、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各科室、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法律的严肃性,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努力维护法律尊严,严格执法,教育和引导执法人员不断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强化监督,严格实施六项制度

1、严格实施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执法主体资格。未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不得确定执法资格,不得核发执法证件,不得从事执法活动,执法活动中要坚持持证上岗。聘用的合同工、临时工只能从事辅工作,严禁从事执法活动。

2、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度。大力推行执法公示制,做到执法主体、依据、程序、结果、监督等执法运行过程的公示公开,增强执法透明度,合理适用自由裁量权,防止执法的随意性,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依法执法,合理执法。

3、严格实施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要依照行政处罚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实施“罚缴分离”制度,对罚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坐收坐支,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挪用或者私分罚没财务,严禁罚款打白条。

4、严格实施执法监督制度。加强对执法科室和部门的领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执法行为,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5、严格实施执法责任制。各执法科室、部门要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依法界定执法职责,认真梳理执法依据,并将执法职责分解到具体岗位。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必受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6、严格实施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执法犯法的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给予纪律处分,视情节取消其执法资格、吊销执法证件、调离执法岗位或清除出执法队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需要整改的突出问题

1、认真纠正解决部分执法科室、部门对执法队伍建设工作认识不高,对执法队伍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危害认识不足,疏于管理,甚至袒护、包庇执法人员违法违纪等问题。

2、认真解决少数执法人员宗旨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违法执法,纪律松弛,对待群众冷硬横等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3、大力整顿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不敢为、不愿为、不思为、不必为”等执法不作为行为;着力解决少数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徇私枉法、久拖不决、久拖不执,办人情案、关系案等突出问题。

4、认真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及非执法岗位上的人员从事执法活动,着力解决无证执法、不持执法证件执法及不出示执法证件执法问题,坚决杜绝超越执法权限、地域权限等越权执法问题。

5、认真查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执法不当等实体违法问题,依法纠正事后补充程序、执法程序倒置、执法没有程序等违反法定执法程序问题。

三、方法步骤

此次执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从3月25日开始,到4月25日结束,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阶段(3月25日至4月2日)。

1、搞好组织动员。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议,对全局执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进行研究部署。召开全局执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大会,结合我局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对全局的教育整顿活动做出具体安排,提出明确要求, 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活动要求上来。

2、认真组织学习。坚持组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利用学习日时间,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依法行政基本知识、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基础法律知识,同时还要重点学习《公务员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在学习中,要坚持局领导带头,提高学习的带动性;要坚持“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典型警示”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要坚持完善和落实学习制度,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第二阶段,查找问题阶段(4月3日至4月9日)。

1、广泛听取意见。采取向干部职工、服务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开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全局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局发放问卷不少于100份,局机关、社保局、就业局和医保中心四个组分别组织,每组发放问卷25份以上。

2、组织开展自查。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要对照活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采取自我剖析、向服务对象征求意见等形式,认真搞好自查,找准本科室、本部门以及本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撰写心得体会。听取意见和自查结束后,执法科室、部门及有关人员要针对此次教育整顿活动撰写心得体会文章,找准自身不足,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改进方向。

4、集中梳理组织交流。对收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集中梳理,找准主要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剖析,查找深层次原因,为有针对性的整改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整改阶段(4月10日至4月17日)。

1、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要对活动中查摆出来的问题、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总结,找出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执法科室、部门以及执法人员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集中整改。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要及时向反映问题的单位和群众反馈。

2、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要建立落实整改措施责任制,结合工作目标分解,把落实整改措施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对于群众及服务对象反映的错案坚持逐一复查,有错必纠,件件有回复,取信于民。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抓好整改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加强思想纪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做到用制度去约束人,用制度去规范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不良现象的发生。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4月18日至4月25日)。

要对全局执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进行一次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迎接县执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检查的准备。各科室、部门要将自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要及时将自查报告上报县行政机关教育整顿工作组。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全局执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的组织领导,局成立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尹庆利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总支书记刘铭员、副局长宋怀良、白文俊、许景臣和纪检组长韩志英同志担任,成员由局机关各科室、社保局、就业局、医保中心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具体负责整个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组织领导、方案制订和督导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蒲晴林同志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各部 门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全局教育整顿活动的协调,材料起草,信息上报及其一些事务性工作。

篇7

正如一代伟人恩格斯所说的“尊师重教是一个民族强大的表现。”如果没有老师对文明的继承和传播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就不可能培育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由此可见,民族的复兴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而教育事业中教师是功不可没的。在教师岗位上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生平凡,一世艰辛,但他们却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在他们手里握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我们就是那颗希望的种子,在老师的手心里正在茁壮地成长着……

为了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培养广大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组织这次“老师,托起太阳的人”主题活动。

活动安排:

1、采访老师,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写好采访稿。

2、做一天小老师,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记好工作日记。

3、查找资料,了解名人成长经历中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记录和摘抄,并且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4、查找名人尊师的故事、尊师敬师名言警句等,摘抄。

5、了解“教师节”的由来。

6、出“老师,托起太阳的人”的主题墙报。

7、组织主题画、手抄报展示活动。

8、给老师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

9、早上见到老师时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

10、一份自己决心改正缺点追求上进的日程表。

11、“教师节”时给老师一份问候,推荐几种方式:

1)给老师发一封庆祝教师节的电子邮件;

2)自己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老师;或到商店买一张贺卡,悄悄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3)给老师画一幅铅笔画,再加上一行深情的问候或写首抒情诗;

4)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能看到黑板上写的祝教师节快乐的话;

5)以全班同学的名义,在老师的讲台上放一束鲜花;

6)帮老师把自行车的气打足或给老师买一包润喉糖,让老师保护好嗓子。

12、以“我的老师”为题举行征文活动,队员们把对老师的理解、尊敬、赞颂,用文字表达出来。

13、“教师节”召开主题班队会,庆祝老师的节日。

附:

老师,托起太阳的人

——×年×班庆祝“教师节”联欢会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2、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3、祝贺老师的节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选报节目,编排联欢会程序,编写主持人串词;

2、选择主持人,主持人背诵串词;

3、排练节目,准备道具;

4、磁带、录音机、多媒体等;

5、布置会场,邀请任课老师参加联欢会。

活动过程:

(班会在晚上召开,熄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响起,整个教室忽然亮起来,同学每人手中一支点燃的红烛。几位主持人一起手持点燃的红烛走到前面。)

甲:老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老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乙:噢老师,您是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已经泛起了霜花。

丙:噢老师,您是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么多牵挂。

丁:噢妈妈,老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合:老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充满了泪花?妈妈呀,儿女已长大,牵着您的衣襟走过了一个个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们,儿女自有儿女的报答。

×年×班庆祝“教师节”《老师,托起太阳的人》联欢会现在开始。

(手捧鲜艳的康乃馨的同学们跑到老师们面前给老师敬礼、献花。其他同学一起唱《老师礼赞》。)

甲: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增添华发,三尺讲台荡漾着笑声, 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阳光融化着冷漠的冰雪,你是向导引领我们走出科学的迷宫。

音乐起:小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乙: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丙:还记得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也记得您课余和我们一起游戏的轻盈,更记得您带们泛舟南湖时的笑语嫣然。

歌伴舞《让我们荡起双桨》,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表演。(同学们坐在小船上的半蹲姿势,边唱边做摇桨的动作,老师站在旁边,也是边唱边做摇桨动作。)

丁:小船儿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在水中,老师您就是那划船的桨,带着小船驶出港口,向着正确的方向。

配乐诗朗诵《引路人》

甲:是您用一根教鞭导出一条小溪,引领我们找到来时的路。

小品《送礼》(一学生表演小品《送礼》。大意如下:一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却错误认为,给老师送礼就是尊重老师。)

乙:是啊,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我们送给您最好的礼物。老师,您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丙:美国作家米切纳拒绝了总统请他去白宫参加高级宴会,为的是去见自己老师,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老师比总统更重要!

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许都记得《程门立雪》的故事吧?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是这样尊重自己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甲:是啊,老师,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今天我要说:“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乙:您的眼睛在烛光中辉映出一群稚嫩的脸庞,您挥舞的双手,画出一个美丽的世界。站在讲台上,化做一棵树,您就是我们眼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配乐诗朗诵《风景——献给尊敬的人民教师》,伴舞蹈《好大一棵树》。

丙: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老师,我们真诚地祝愿您,亲爱的老师!祝您平安、幸福!

合唱《祝你平安》。

丁:祝您平安,噢,祝您平安,您天天都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相声《老师,我知道你的心》。

甲:我们也知道您的心,您虽是一簇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三句半《红烛赞》。

乙:老师这么辛苦,老师这样操劳,×××同学要教您一套健脑操,您批作业累了的时候就做一做,您改作文倦了的时候就健健脑,您的健康最重要。

(一同学教《健脑操》)

丙:小时候,我就有个愿望。

丁:是什么愿望啊?

丙:长大了当一名老师。

丁:老师说:“长大后,你就成了我。”

丙:是啊,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生1:我真想,真想送一杯热茶,给您带去温暖。

生2:我真想,真想化作一缕清风,为您吹走疲劳。

生3:对您最好的尊敬,应该是尊重您的劳动,好好学习,听从您的教导。

生4:因为您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

生5:在作业本上批改的每一个标点,

合: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希望啊,老师!

生6: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要说,老师既是我们的导师,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生7:亲爱的同学们,你把老师比作什么?

生8:我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生9:我把老师比作小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生10:我把老师比作黑夜里的明灯,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生11:我把老师比作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着干裂的心田。

生12:找把老师比作一叶小舟,它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13:我把老师比作太阳,它让每一颗种子萌发自己的生命。

生14:我把老师比作大地,让每一个希望变成丰硕的果实。

……

甲: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

乙:老师的工作是伟大的。

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教育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篇8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军队复员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安〔93〕2号)和《北京市实施〈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若干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1989年第4号令)精神,现对因自谋职业或因各种原因政府不再负责安置工作而需转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复退军人档案移交、接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指复退军人包括退伍义务兵、转业士官和复员干部三类人员。

    二、复退军人档案中应当具有以下材料:

    (一)《档案材料清单》及《档案转移通知单》(样式附后);

    (二)自谋职业申请书;

    (三)入伍前档案材料;

    1.入伍前是学生的,档案中应有相应的学历证明材料;

    2.入伍前是在职职工的,档案中应有《招工审批表》或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证明、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证明材料。

    (四)服役期间的材料:

    1.《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

    2.《义务兵退出现役登记表》或《士官退出现役登记表》或《军队干部复员审批报告表》;

    3.服役期间(含待安置期间)受过处罚的应有处罚材料。

    (五)其他材料。

    三、档案移交程序:

    1.市、区(县)复退军人安置办公室派人持介绍信将复退军人档案在做出转档决定20日内转往市、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1)被批准自谋职业的复退军人档案转往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办理个人委托存档;

    (2)按有关安置政策规定,政府不负责安置的复退军人的档案,转至其户口所在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失业人员管理。

    四、档案接收工作:

    1.劳动部门根据上述规定审核、接收复退军人档案。

    2.若档案材料不全,由市、区(县)复退军人安置办公室对缺损原因出具证明后,再行接收。

    五、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关于移交、接收申请自谋职业的复退军人档案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管发字〔1994〕286号)同时废止。

    附件1:

                            档案材料清单

------------------------------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目|

--|------|-------|--|----|----

序号|  材料名称  |  转入份数    |页码|转出份数|  页码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11  |            |              |    |        |

12  |            |              |    |        |

13  |            |              |    |        |

14  |            |              |    |        |

------------------------------

    档案    |  (单位公章)    |    档案    |  (公章)

    转出    |      经办人:    |    接收    |  核收人:

    单位    |    年  月  日    |    单位    |  年  月  日

------------------------------

    注:1.此清单由档案转出单位填写,包括各种履历、学历证明,招工(招用)证明、技术等级证明等基本材料,加盖公章后装入本人档案。

        2.空格部分需用斜线划掉。

    附件2:

                       复退军人档案转移通知单

                                       (200  )军安字      号

---------------------------------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身份证号|

----|--------|----|--------------

入伍日期|                |退伍日期|        |入伍前身份|

---------------------------------

户口所在详细地址|

---------------------------------

        |                                      |

  转    |                                      |

        |                                      |

  档    |                                      |

        |                                      |

  原    |                                      |

篇9

    教案“罪莫大焉”?

    对教案的指摘,概括下来主要有三点:     ———“教案无用论”。写教案教师做“无用功”、“出工不出心”,于教学毫无益处,“大约也就是练练字了”。不仅如此还“浪费教师时间、压抑教师个性、阻碍教育创新”。     ———“教案工具论”。教案是领导检查、评价教师的工具。领导懒惰或无能才会在教案上和教师纠缠不清。写教案是迫于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抄抄改改、巧妙应对”。     ———“形而上教案论”。教案从“物化的书面计划”走向“头脑中清晰的思路”,变成“书中夹注、兴之所至的教材点评和只有本人能领会的符号和提纲挚领”。     由此可见教案“罪莫大焉”。果真如是耶?我想就以下几点和大家商榷。     教案与上课存不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个立论成不成立?如果不成立,备课和教案的确没有什么用处,是“无用功”,不写也罢。但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我深知备课对教学的重要意义。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教师拒绝备课,乃至不负责或狂妄地说:“我不用备课就能上好课。”     我认为最简单的备课也要做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前者指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即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后者指教学过程的计划和安排,即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教案的重点在后者即形成教学之预定方案。二者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不能盲目重视内容轻易忽视形式。一个教师,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通晓古今,如果教学中没有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学生也不会买你的账;即使你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嚼碎吃透教材,如果教学中没有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学生的收获也不会很大。因此我认为,教案不仅有用而且必不可少。

    有效的教学首要是教案

    虽然教学过程受师生情绪、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千变万化、难以预料,教案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有一定局限,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教案,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案、设计教案、制定教案。课程改革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组织实施教学,首先应该在教案上下功夫,而不是给教案扣上“无用”的帽子,踢到一边。 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扎扎实实的作风。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也是在严谨认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难道不做精心准备,不进行周密计划,盲目走进课堂,随心所欲就能培养出“富有灵气、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传统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忽视艺术性,造成僵化的教学管理和教案模式,让教师苦不堪言。今天我们提倡改革创新、彰显个性、弘扬教学的艺术性,但要谨慎,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强调艺术性忽视科学性。高超的教学艺术来自于娴熟的教学技术,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于扎实的工作作风。“头脑中清晰的思路”会因课堂复杂的情况而模糊,让教师手忙脚乱;带有预见性和指导性的“书面计划”,却能让教师心中有数、游刃有余。“书中夹注、兴之所至的教材点评和只有本人能领会的符号和提纲挚领”留下的印象是零散的、杂乱的,只有汇集在一起,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形成严谨的方案,才能切实起到作用。因此,形而上的教案要慎言、谨行。

    招来“非议”缘于管理

篇10

关键词:教案,知识产权,著作权法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5月30日,重庆市语文教师高丽娅将自己所在的小学告上法庭。原告诉称:根据被告要求,在1990年至2002年期间,原告先后交给被告48本教案,被告在收取、检查教案后没有及时归还给原告。在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下,被告仅退还了4本,其余44本已被被告销毁或卖给废品站。原告认为,教案是个人智力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学校检查之后应该退还原告,被告的上述行为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教师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请法院判令被告返还44本教案;赔偿损失8800元以及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但被告认为,编写教案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教案本是教学中使用的物品,就象上课时使用的粉笔一样,学校拥有教案的所有权和处理权。在检查完教案后,可以不退还给教师,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1]该案已经历了法院驳回,原告上诉。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艰难历程,目前仍在进一步的审理过程之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案一经媒体批露,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由于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的、直接的涉及教案的规定,本案引发了法律界和教育界的很多思考:教案是否具有知识产权;教案到底应归属教师还是归属学校;学校侵犯的是教案本的物权,还是附载在教案本上的智力成果权益。

二、教案的属性

1、教案的概念。教案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与计划。教案直接关系到上课的质量,其规格、式样、详略等均没有统一标准,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教案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姓名、班级、学科名称、课程主题、课程类型、上课时间等。(2)教学目标。目标所表达是预想的教学结果,通常以教学结束之后学生能够做到什么的方式进行表达。(3)教学资源准备和利用。课时计划应列出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学习材料、视听设备、具体模型等。(4)教学进程。教学进程是指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其重点考虑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采用全班教学、小组教学还是个别教学,是用讲课、演示法、说明,还是运用讨论、游戏、提问等方法。采用何种形式与方法主要视具体情况加以综合利用。教学进程是教案的最核心部分。(5)评价学习效果的设想。评价学生是否实现了每节课的目标,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6)其他可能部分。包括:教学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布置作业、特殊说明等。

2、教案是一项知识产品,应享有著作权。(1)《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二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一词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不论其表现形式或方式如何,诸如书籍、小册子和其他文字作品等”,显然,教案作为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方案与计划,付出了教师极大的时间、精力、智力与劳动,凝结了教师丰富的教学积累和深刻的思考规划,其本身又不延及思想、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因而无论教案是否发表,应属一项智力成果、知识产品。(2)教案享有著作权。我国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由于教案完全可以通过书写、复印、印刷、录制等丰富各异的手段和方法予以复制,享有著作权保护的“可复制性”的要件,因此,判断教案是否享有著作权的关键在于教案是否具有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是指作品是由独立构思而成的属性,作品不是或基本不是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相同,即作品不是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的作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此也曾作出解释:独创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自己的创作,完全不是或基本不是从另一作品抄袭而来。作品的独创性是法律保护作品表达方式的客观依据,是区别不同作品的重要标志,也是作品取得著作权的最主要条件。[2]教案是教师根据各项具体情况独自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的结果,既不是依已有的形式复制而来,也不是依既定的程序演推而来,而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以具体学生为出发点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晶,更重要的是,教案真实地记载着教师各阶段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积累的过程。作品的独创性在教案的第四部分教学进程和第五部分评价学习效果的设想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因此,笔者认为:教案具备了独创性与可复制性的特征条件,享有著作权应无争议。

三、教案是一般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教师个人享有

1、著作权法的一般规定。我国的《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可见,一般的创作作品归作者个人享有,只有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下,代表单位意志进行的创作,其著作权才归单位所有。

2、职务作品的权属规定。我国的《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个人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作者使用外)。此外,由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的职务作品,指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对于这种情况,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而其他权利则属于单位。[3]

3、教案是一般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教师个人享有。结合本案可以分析得出:首先教案的写作是教师为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而编写的,完成教案是教师的一项本职工作,学校是通过收取、检查教案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其次,根据《教师法》第八条之二的规定,教师应当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可见,教师编写教案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完成教学的重要义务,因此,教案具备了职务作品的特征要件,应属职务作品;再次,在一般的学校与教师签定的聘用劳动合同中,都会有“在聘用其间内,教师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努力完成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以及其他任务”的条款,可见,编写教案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目前学校与教师签定的聘用劳动合同中一般都没有关于教案权属的具体条款;最后,教师编写的教案,既没有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也不属于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计算机软件等作品,更不是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作品,而是教师根据各项具体实际情况独自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的结果,因而,根据法律规定,笔者认为:教案是教师的职务作品,属于一般的职务作品范畴,其著作权归属自然不言而喻,归教师个人享有,学校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四、学校侵犯的是教案本的物权

1、作品与作品载体。作品是指以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所反映出的智力创造成果。作品在借助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往往要附于某一物品上,该物品即作为作品载体,如载有小说的图书,以及载有教案智力成果的教案本等。作品与作品载体存在显著的区别。作品载体是载有作品的物质实体,属于物权保护的范围。而作品作为著作权的客体,具有无形性、永久性的特征,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4]

2、著作权与物权的区别。(1)权利的客体不同。著作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具有无形性特征,物权的客体则是实实在在的有形物。(2)权能的可分性。著作权的同一权能可以处分多次,而物权的各项权能却只能处分一次。(3)权利的保护期不同。著作权的保护期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保护期届满即丧失著作财产权。物权则没有期限,只要原物存在,物权即存在。(4)当著作权与物权发生冲突时,著作权通常让位给物权。比如一幅绘画,当物权转让给他人时,著作权通常还在原权利人手中,如果著作权人行使权利,要以使用作品原件为前提,这势必发生冲突。当二者不能达成一致时,著作权将让位物权而无法实现。[5](5)权利的限制不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合理使用、强制许可等措施,物权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6)侵权形式的不同。著作权的侵害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的作品,与作品物化载体无关。物权侵害的主要行为,往往直接作用于物本身,表现为侵占、妨害或毁损等。

3、学校侵犯的是教案本的物权。在本案中,被丢失的44本教案是原告教师独自选择、设计、综合、撰写以及多年积累的结果,教案本则是载有教案的物质实体,所以,综合上述分析,教案的著作权与教案本的物权理应均由原告享有,学校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而学校将44本教案本销毁或卖给废品站,其侵权行为表现为对教案本的物权的妨害或毁损,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利,但并没有实施抄袭、剽窃或篡改原告教案的事实与故意,因此,学校侵犯的仅仅是教案本的物权,而非教案的知识产权,应采用民法的原则和规定进行调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十七条“侵占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应当折价赔偿。”的规定,学校理应赔偿遗失原告教师44本教案本的损失。

结语:透视本案事实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其实主要反映了我国著作权法中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权属以及相关保护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深入,由法律殚精竭虑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权属明显多此一举,不合时宜,现实的实践早已经突破了法律原先设定的原则与框架,而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在这个问题上仍沿用原法、进展不大,笔者在此认为:职务作品的权属不妨由劳动者与单位通过劳动合同或其他方式约定,采取这样的方式将有助于避免纠纷、提高效率,符合当事者意思自制的原则与法制的人文精神。

参考资料:

[1]参见王少冗:《教案的所有权到底归谁》,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7月31日,第2版

[2]参见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3]参见郑成思著:《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