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2 14:1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函数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函数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在中学数学的始终,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性强是函数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对概念作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中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程度会直接影响数学其它知识的学习,所以函数的第一课时非常的重要。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目标:了解对应和映射概念、理解函数的近代定义、函数三要素,以及对函数抽象符号的理解。

(2)能力训练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使学生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整个中学数学,如:数、式、方程、函数、排列组合、数列极限等都是以函数为中心的代数。加强函数教学可帮助学生学好其他的数学内容。而掌握好函数的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基石。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函数的近代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函数近代概念,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

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抽象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的理性认识的能力也比较高,对于刚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而且由于函数在高考中可以以低、中、高挡题出现,所以近年来高考有一种“函数热”的趋势,所以本节的重点难点必然落在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及函数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上。

二、教材的处理:

将映射的定义及类比手法的运用作为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函数的定义,是以集合、映射的观点给出,这与初中教材变量值与对应观点给出不一样了,从而给本身就很抽象的函数概念的理解带来更大的困难。为解决这难点,主要是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运用引导对比的手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反复比较几个概念的异同,使学生真正对函数的概念有很准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学生自主预习为辅。

依据是:因为以新的观点认识函数概念及函数符号与运用时,更重要的是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概念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使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运用在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结构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为学生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法:四、教学程序

一、课程导入

通过举以下一个通俗的例子引出通过某个对应法则可以将两个非空集合联系在一起。

例1:把高一(12)班和高一(11)全体同学分别看成是两个集合,问,通过“找好朋友”这个对应法则是否能将这两个集合的某些元素联系在一起?

二.新课讲授:

(1)接着再通过幻灯片给出六组学生熟悉的数集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它们的共同性质(一对一,多对一),进而给出映射的概念,表示符号f:AB,及原像和像的定义。强调指出非空集合A到非空集合B的映射包括三部分即非空集合A、B和A到B的对应法则f。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从A到B的对应是否为映射的关键是看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通过对应法则f在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2)巩固练习课本52页第八题。

此练习能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映射可以“一对多,多对一”但不能是“一对多”。

例1.给出学生初中学过的函数的传统定义和几个简单的一次、二次函数,通过画图表示这些函数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是特殊的映射进而给出函数的近代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使得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它包括非空集合A和B以及从A到B的对应法则f),并说明把函f:AB记为y=f(x),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或f(x))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并把函数的近代定义与映射定义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再以让学生判断的方式给出以下关于函数近代定义的注意事项:

2.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3.f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

4.f(x)是一个符号,不表示f与x的乘积,而表示x经过f作用后的结果。

5.集合A中的数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的唯一性。

6.“f:AB”表示一个函数有三要素:法则f(是核心),定义域A(要优先),值域C(上函数值的集合且C∈B)。

三.讲解例题

例1.问y=1(x∈A)是不是函数?

解:y=1可以化为y=0*X+1

画图可以知道从x的取值范围到y的取值范围的对应是“多对一”是从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所以它是函数。

[注]:引导学生从集合,映射的观点认识函数的定义。四.课时小结:

1.映射的定义。

2.函数的近代定义。

3.函数的三要素及符号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4.函数近代定义的五大注意点。

五.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

篇2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9.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背景教学.

2.教材尽量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并注意运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认识抽象概念.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种直观的数学思想,发挥图形在子集以及集合运算教学中的直观作用。

3.教材在例题、习题教学中注重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这一观点,一直贯穿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

4.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中,渗透了集合中的分类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分类思想在生活中和数学中的广泛运用,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缺少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从繁到难,逐步渗透这方面的训练.

5.教材对函数的三要素着重从函数的实质上要求理解,而对定义域、值域的繁难计算,特别是人为的过于技巧化的训练不做提倡,教师要准确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拨高教学.

6.函数的表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重视采用不同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目的是丰富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研究图象,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方法.

7.教材将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进行了逻辑顺序上的调整,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函数概念学习的连续性.

8.教材加强了函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通过电脑绘制简单函数动态图象,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函数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9.为了体现教材的选择性,在练习题安排上加大了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地取舍.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约13课时。

1.1集合4课时

1.2函数及其表示4课时

1.3函数的性质3课时

实习作业1课时

复习1课时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湖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8)不等式的所有解;

(9)洞口一中2007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

篇3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过程:一、提出课题:“三角函数”

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值来定义的。相对于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门学科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二、角的概念的推广

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

2.讲解:“旋转”形成角(P4)

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

“始边”往往合于轴正半轴

3.“正角”与“负角”——这是由旋转的方向所决定的。

记法:角或可以简记成4.由于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1°角有正负之分如:a=210°b=-150°g=-660°

2°角可以任意大

实例:体操动作:旋转2周(360°×2=720°)3周(360°×3=1080°)

3°还有零角一条射线,没有旋转

三、关于“象限角”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

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轴的正半轴,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例如:30°390°-330°是第Ⅰ象限角300°-60°是第Ⅳ象限角

585°1180°是第Ⅲ象限角-2000°是第Ⅱ象限角等

四、关于终边相同的角

1.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

2.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个周角的和

390°=30°+360°-330°=30°-360°30°=30°+0×360°1470°=30°+4×360°-1770°=30°-5×360°3.所有与a终边相同的角连同a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即:任何一个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a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4.例一(P5略)

五、小结:1°角的概念的推广

用“旋转”定义角角的范围的扩大

2°“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在中学数学的始终,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性强是函数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对概念作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中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程度会直接影响数学其它知识的学习,所以函数的第一课时非常的重要。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目标:了解对应和映射概念、理解函数的近代定义、函数三要素,以及对函数抽象符号的理解。

(2)能力训练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使学生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整个中学数学,如:数、式、方程、函数、排列组合、数列极限等都是以函数为中心的代数。加强函数教学可帮助学生学好其他的数学内容。而掌握好函数的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基石。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函数的近代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函数近代概念,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

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抽象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的理性认识的能力也比较高,对于刚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而且由于函数在高考中可以以低、中、高挡题出现,所以近年来高考有一种“函数热”的趋势,所以本节的重点难点必然落在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及函数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上。

二、教材的处理:

将映射的定义及类比手法的运用作为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函数的定义,是以集合、映射的观点给出,这与初中教材变量值与对应观点给出不一样了,从而给本身就很抽象的函数概念的理解带来更大的困难。为解决这难点,主要是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运用引导对比的手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反复比较几个概念的异同,使学生真正对函数的概念有很准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学生自主预习为辅。

依据是:因为以新的观点认识函数概念及函数符号与运用时,更重要的是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概念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使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运用在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结构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为学生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法:四、教学程序

一、课程导入

通过举以下一个通俗的例子引出通过某个对应法则可以将两个非空集合联系在一起。

例1:把高一(12)班和高一(11)全体同学分别看成是两个集合,问,通过“找好朋友”这个对应法则是否能将这两个集合的某些元素联系在一起?

二.新课讲授:

(1)接着再通过幻灯片给出六组学生熟悉的数集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它们的共同性质(一对一,多对一),进而给出映射的概念,表示符号f:ab,及原像和像的定义。强调指出非空集合a到非空集合b的映射包括三部分即非空集合a、b和a到b的对应法则f。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从a到b的对应是否为映射的关键是看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通过对应法则f在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2)巩固练习课本52页第八题。

此练习能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映射可以“一对多,多对一”但不能是“一对多”。

例1.给出学生初中学过的函数的传统定义和几个简单的一次、二次函数,通过画图表示这些函数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是特殊的映射进而给出函数的近代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使得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它包括非空集合a和b以及从a到b的对应法则f),并说明把函f:ab记为y=f(x),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或f(x))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并把函数的近代定义与映射定义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再以让学生判断的方式给出以下关于函数近代定义的注意事项:

2.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3.f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

4.f(x)是一个符号,不表示f与x的乘积,而表示x经过f作用后的结果。

5.集合a中的数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的唯一性。

6.“f:ab”表示一个函数有三要素:法则f(是核心),定义域a(要优先),值域c(上函数值的集合且c∈b)。

三.讲解例题

例1.问y=1(x∈a)是不是函数?

解:y=1可以化为y=0*x+1

画图可以知道从x的取值范围到y的取值范围的对应是“多对一”是从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所以它是函数。

[注]:引导学生从集合,映射的观点认识函数的定义。

四.课时小结:

1.映射的定义。

2.函数的近代定义。

3.函数的三要素及符号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4.函数近代定义的五大注意点。

五.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

书本p51习题2.1的1、2写在书上3、4、5上交。

预习函数三要素的定义域,并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一)

一、映射:2.函数近代定义:例题练习

篇5

一、知识结构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本质,掌握单调性的证明.

(2)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明,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明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认识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认识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认识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特别是在第三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一个课件,以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开始,逐渐让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时,就比较容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如)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奇偶性的概念,回会利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在奇偶性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难点是对概念的认识

教学用具

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它是反映函数在某一个区间上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函数的另一个性质.从什么角度呢?将从对称的角度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对称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在生活中有很多对称,在数学中也能发现很多对称的问题,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所学的内容中,特别是函数中有没有对称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举出一些数值上的对称问题,等,也可能会举出一些图象的对称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函数具体化,如和等.)

结合图象提出这些对称是我们在初中研究的关于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问题,而我们还曾研究过关于轴对称的问题,你们举的例子中还没有这样的,能举出一个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的吗?

学生经过思考,能找出原因,由于函数是映射,一个只能对一个,而不能有两个不同的,故函数的图象不可能关于轴对称.最终提出我们今天将重点研究图象关于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从形的特征中找出它们在数值上的规律.

二.讲解新课

2.函数的奇偶性(板书)

教师从刚才的图象中选出,用计算机打出,指出这是关于轴对称的图象,然后问学生初中是怎样判断图象关于轴对称呢?(由学生回答,是利用图象的翻折后重合来判定)此时教师明确提出研究方向:今天我们将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现在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

学生开始可能只会用语言去描述:自变量互为相反数,函数值相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比较得出等式,再令,得到,详见课件的使用)进而再提出会不会在定义域内存在,使与不等呢?(可用课件帮助演示让动起来观察,发现结论,这样的是不存在的)

从这个结论中就可以发现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成立.最后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给出定义,不准确的地方教师予以提示或调整.

(1)偶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叫做偶函数.(板书)

(给出定义后可让学生举几个例子,如等以检验一下对概念的初步认识)

提出新问题: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它的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数值规律是什么呢?(同时打出或的图象让学生观察研究)

学生可类比刚才的方法,很快得出结论,再让学生给出奇函数的定义.

(2)奇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叫做奇函数.(板书)

(由于在定义形成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故可以先作判断,在判断中再加深认识)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板书)

(1);(2);

(3);;

(5);(6).

(要求学生口答,选出1-2个题说过程)

解:(1)是奇函数.(2)是偶函数.

(3),是偶函数.

前三个题做完,教师做一次小结,判断奇偶性,只需验证与之间的关系,但对你们的回答我不满意,因为题目要求是判断奇偶性而你们只回答了一半,另一半没有作答,以第(1)为例,说明怎样解决它不是偶函数的问题呢?

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解决问题,指出只要举出一个反例说明与不等.如即可说明它不是偶函数.(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再次认识到定义中任意性的重要)

从(4)题开始,学生的答案会有不同,可以让学生先讨论,教师再做评述.即第(4)题中表面成立的=不能经受任意性的考验,当时,由于,故不存在,更谈不上与相等了,由于任意性被破坏,所以它不能是奇偶性.

教师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刚才这个题目,你发现在判断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若学生发现不了定义域的特征,教师可再从定义启发,在定义域中有1,就必有-1,有-2,就必有2,有,就必有,有就必有,从而发现定义域应关于原点对称,再提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什么条件?

可以用(6)辅助说明充分性不成立,用(5)说明必要性成立,得出结论.

(3)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板书)

由学生小结判断奇偶性的步骤之后,教师再提出新的问题:在刚才的几个函数中有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有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也有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那么有没有这样的函数,它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呢?若有,举例说明.

经学生思考,可找到函数.然后继续提问:是不是具备这样性质的函数的解析式都只能写成这样呢?能证明吗?

例2.已知函数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求证:.(板书)(试由学生来完成)

证明: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

=,且,

=.

,即.

证后,教师请学生记住结论的同时,追问这样的函数应有多少个呢?学生开始可能认为只有一个,经教师提示可发现,只是解析式的特征,若改变函数的定义域,如,,,,它们显然是不同的函数,但它们都是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由上可知函数按其是否具有奇偶性可分为四类

(4)函数按其是否具有奇偶性可分为四类:(板书)

例3.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板书)

(1);(2);(3).

由学生回答,不完整之处教师补充.

解:(1)当时,为奇函数,当时,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当时,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当时,是偶函数.

(3)当时,于是,

当时,,于是=,

综上是奇函数.

教师小结(1)(2)注意分类讨论的使用,(3)是分段函数,当检验,并不能说明具备奇偶性,因为奇偶性是对函数整个定义域内性质的刻画,因此必须均有成立,二者缺一不可.

三.小结

1.奇偶性的概念

2.判断中注意的问题

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2.函数的奇偶性例1.例3.

(1)偶函数定义

(2)奇函数定义

(3)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例2.小结

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4)函数按奇偶性分类分四类

探究活动

(1)定义域为的任意函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的和,你能试证明之吗?

(2)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

篇6

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函数教学案例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函数教学案例借鉴一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关系.

3.会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4.能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决综合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索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①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就是二次函数y=ax2+bx+c,当 y=0 时,自变量x的值,它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横坐标 .

2.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的关系: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 无 交点;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 一 个交点;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 两 个交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 求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

例1 求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分析】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时,交点的纵坐标y=0,转化为求方程x2-2x-3=0的根.

解:因为方程x2-2x-3=0的两个根是x1=3,x2=-1,所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3或-1.

【教学说明】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首先令y=0,把二次函数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求此方程的根.

探究2 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思考:

(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

函数教学案例借鉴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体会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本节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y=h(h是实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掌握用图象法求方程的近似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或y=h)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求根公式,来对二次函数及其图象进行进一

步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启发式讲解 互动式讨论 研究式探索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老师主要通过演示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图象,讨论研究出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互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方法及学法:自主探索 观察发现 合作交流 对比归纳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之前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代数表达式的三种表示方法,其中主要对一般式和顶点式做了大量的训练,因而从“数”的方面对二次函数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但对交点式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特别是对于从数形结合的这一数学思想来认识二次函数,他们对整章各节知识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完整的形成,通过从本节课学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开始,学生将会对二次函数的“数”和“形”真正开始进行全面、深刻的接触。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认识二次函数图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转化为顶点式求出最值,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二次函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已经有了探索本节课的数学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函数图象应用的学习,对于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有了较多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多采取联想、类比的启发式教学,相信他们会有能力完成好本节新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环节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可用公式h=-5t2+v0t+h0表示,其中h0(m)是抛出时的高度,v0(m/s)是抛出时的速度.一个小球从地面以4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起,小球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 (1)h和t的关系式是什么?

(2)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初步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承的联系。

环节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x2+2x,y=x2-2x+1,y=x2-2x+2的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 x2+2x=0,x2-2x+1=0有几个根?验证一下一元二次方程x2-2x+2=0有根吗? (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例题讲解

1、在本节一开始的小球上抛问题中,何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60cm?你是如何知道的?

2、二次函数y=ax+bx+c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关系如何?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的重点,比较抽象,因此通过画图让学生能够清楚形象的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 若方程ax2+bx+c=0的根为x1=-2和x2=3,则二次函数 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

. 2 抛物线y=0.5x2-x+3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 )

A 两个交点

B 一个交点

C 没有交点

D 画出图象后才能说明 3 不画图象,求抛物线y=x2-x-6与x轴交点坐标.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应用,是对新知识点生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环节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考虑,1号同学发言交流,教师引导补充)

2如图,一个圆形喷水池的中央竖直安装了一个柱形喷水装置OA,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按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水流喷出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式是y=-x2+2x+3(x﹥0).柱子OA的高度是多少米?若不计其它因素,水池的半径至少为多少米,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至于落在池外?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环节五: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提示:鼓励学生交流收获,视情况给小组加分) 2.检测:

(1)抛物线y=x2+2x-3与x轴的交点个数是

(2)抛物线y=mx2-3x+3m+m2经过原点,则其顶点坐标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检测学生一节课的收获,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接收受情况,以备个别辅导。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内容是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然后介绍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本节课,在引入问题的设计中做的不够充分,知识的生成没能有效呼应,没有达到预设的课堂效果。我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合理把握重难点,在情景引入和知识生成的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力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新的突破

函数教学案例借鉴三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探索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二张

第一张:(记作§2.8.1A)

第二张:(记作§2.8.1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数y=kx+b(k≠0)后,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0时,一次函数y=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篇7

关键词:焊接技术 教学 安全教育

1焊接技术安全教学的必要性

《焊接技术》课程教学是从事机电行业的人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基本课程,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焊接技术的安全、卫生防护及焊接设备的基本知识,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掌握常用的焊接工艺理论和操作方法,以提高其电气焊接操作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年纪小,接触社会少,基础知识差,安全意识差,而焊接技术又存在强弧光幅射、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所以在焊接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车间实训过程中,必须全面地、系统地讲清楚手工焊接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全面的、细致的、万无一失的现场实训工作,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2焊接技术教学过程的的危险性与原因

2.1焊接技术教学过程的的危险性在焊接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焊接常用电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焊件,一旦对这些能源失去控制,就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性。焊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影响焊接生产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

2.1.1影响焊接生产安全的危险因素

(1)爆炸和火灾:是焊接过程中易发生的工伤事故,而且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主要是在气焊、气割、焊条电弧焊焊接过程中。焊接过程中之所以容易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方面是由于焊工需要经常接触可燃易爆物品;另一方面是由于焊工需要经常接触压力容器和燃料容器,如乙炔发生器、氧气瓶、液化石油气瓶、乙炔瓶以及检修补焊时的罐、塔、柜、槽、箱和管道等,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明火,因此容易构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条件。

(2)触电: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各种焊接方法都有触电危险。焊条电弧焊操作触电的机会较多,尤其在容器、管道、锅炉内和钢架上的操作,四周都是金属导体,其触电危险性更大。特别是在高空作业中,触电事故还易引起高空坠落的二次事故。

2.1.2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可分为物理有害因素与化学有害因素两大类。在焊接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物理有害因素有电弧弧光、高频电磁波、热辐射、噪声及放射线等;可能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有电焊烟尘和有害气体等。在各种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中,由于接触电焊烟尘的人数最多,因此电焊烟尘是影响最大的有害因素。长期吸入电焊烟尘而发生的电焊工尘肺职业病,是当前焊接安全卫生工作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主要问题。

2.2造成焊接技术危险性的原因

(1)焊接切割作业时,尤其是气体切割时,由于使用压缩空气或氧气流的喷射,使火星、熔珠和铁渣四处飞溅,当作业环境中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气体时,就可能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2)在高空焊接切割作业时,对火星所及的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未清理干净,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乱扔焊条头,作业结束后未认真检查是否留有火种。

(3)气焊、气割的工作过程中未按规定的要求放置乙炔发生器,工作前未按要求检查焊(割)炬、橡胶管路和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装置。

(4)气瓶存在制定方面的不足,气瓶的保管充灌、运输、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足,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乙炔、氧气等管道的制定、安装有缺陷,使用中未及时发现和整改其不足;

(5)在焊补燃料容器和管道时,未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在实施置换焊补时,置换不彻底,在实施带压不置换焊补时压力不够致使外部明火导入等。

3如何加强焊接技术课程教学安全教育

3.1必须树立安全的观念和意识

安全的观念和意识的树立是提高安全教育效率和质量的保障,也是焊接技术课程教学的首要内容。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焊接技术的危险性,让他们切实认识到树立安全观念和意识的必要性,才能促使他们认真学习和理解焊接技术的安全措施,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焊接技术的学习。

3.2场地教学中要听从教师的指挥

学生进入训练场地要听从指导教师安排,应注意作业环境的地沟、下水道内有无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以及是否有可能泄漏到地沟和下水道内可燃易爆物质,以免由于焊渣、金属火星引起灾害事故。进入训练场地后未经同意或未了解设备性能,不能私自乱动场地内的设备及其它物品。学生必须在掌握相关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后,才能进行操作。遇到问题立即向教师询问,禁止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进行尝试性操作。

3.3做好焊接技术的操作安全教育

(1)学生焊接操作前要检查电器线路是否完好,二次线圈和外壳接地是否良好,检查周围环境,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焊补燃料容器和管道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焊补方法。

(2)开动电焊机前检查电焊夹钳柄绝缘是否良好。电焊夹钳不使用时,应放在绝缘体上。推闸刀开关时,人体应偏斜站立,并一次推足,然后开动电焊机。停止时,要先关电焊机,再拉开闸刀开关。氧气瓶严禁与油污接触,不能强烈振动,以免爆炸。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以免弧光灼伤眼睛和皮肤。气焊操作时,必须由指导教师调整好后,指挥学生现场操作,严禁学生私自操作。

(3)高空焊接切割时,禁止乱扔焊条头,对焊接切割作业下方应进行隔离,作业完毕应做到认真细致的检查,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应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要求的气瓶,在气瓶的贮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结语

焊接技术安全教育应是职业课程教学重点内容。焊接技术安全教育应该充分根据焊接技术自身固有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然后制定出合理的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具体的安全教学的内容和细节,从而有效提高焊接技术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加强焊接技术安全教育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必须树立安全意识,二是必须掌握安全操作程序。做好这两点,是提高焊接技术安全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韩国春.职业教育实训设计[M].北京:铁道出版社

篇8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

(2)能应用指数函数概念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从图像和解析式的不同角度研究指数函数性质;

(4)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2)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像、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1.利用电子白板的特点,创设有效的数学情景、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电子白板投出:“某种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提出问题:这种细胞每过30分钟就由1个分裂成2个,设想经过900分钟(15个小时)后会产生多少个细胞?

图1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白板上拖动文本框,公布估算的数据:900分钟后细胞总个数10.74亿个。

教师提问:在上面这个问题中,细胞个数用y表示,分裂的次数用x表示,y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得出公式y=2x( x∈N* )

问:如果经过990分钟(16.5小时)后细胞总数是多少?

师生用白板计算:990分钟后细胞总个数85.90亿个。

教师:y=2x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指数函数。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指数函数,让学生体验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2.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找出规律

(1)指数函数的定义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投影关系式 y=0.84x

叙述:我们在本章开始的学习中,接触到一个与y=2x 类似的关系式,y=0.84x。

问题:①y=2x 和y=0.84x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是指数形式)

②它们能否构成函数?(能)

③它们是否是我们已学过的函数类型?(否)

教师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个函数的共同特点:指出指数函数的表达式的特点,指数是自变量。用字母a代替底数,上述两式可以表示成y=ax的形式。称作指数函数。

设计意图:人天生有模仿和尝试的欲望,学生此前已经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这时用白板创设一个看似认识,但又不同的函数,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在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共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概念。

(2)指数函数中底数的分类

问题:在指数函数中,底数可以为下列3类吗?

①a<0

②a=0

③a=1

你能写出上述3种情况下的指数函数形式吗?

学生上台在电子白板上书写几个符合上述条件的指数函数形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述底数与指数之间的关系,说明一般情况下不研究这3种情况的指数函数。本课我们主要研究当a>0且a≠1时的指数函数的性质。

问学生: y=2×3x是指数函数吗?

教师分析:有些函数式貌似指数函数,实际上却不是,如 y=ax+k (a>0且a≠1,k∈Z);有些函数看起来不像指数函数,实际上却是,如y=a-x(a>0,且a≠1),因为它可以化为 y=(a-1)x,其中a-1>0,且a-1≠1。

例题讲解:下列函数为指数函数的有 ② ③ 。

①y=x2 ; ②y=8x; ③y=(2a-1)x(且a≠1);④ y=(-4)x。

学生在白板上用拖动的方式,将②,③2个正确答案的序号拖到填空线上。

设计意图:底数的分类是本节课的难点,只有认识清楚底数a的特殊规定,才能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并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白板写出三种情况下的指数函数形式,然后指出问题,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再通过练习强化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投影(见表1):

表1 分析y=ax的图像和性质

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完成上表中的图象和解析式。

学生活动:分成两组,一组讨论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另一组研究指数函数的图像;然后进行交流。

交流、总结: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用几何画板软件,改变参数a的值,追踪y=ax的图像,让学生在图像的变化过程中,观察图像的变化规律和指数函数的性质。

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师边总结边在电子白板上分步显示表1的图像和解析式(见表2)。

表2 分析y=ax的图像和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过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而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理解、记忆。

3.应用典型例题理解概念

(1)练习: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3x和 y=(1/3)x的大致图像,并说出这2个函数的性质;

(2)例1:已知指数函数f(x)=ax的图像经过点 (3,27),求f(0),f(1),f(-3) 的值。

(3)例 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①1.82.5,1.83.2 ;②0.61.2 ,0.6-1.2 ;③1.50.6 ,0.61.5 。

根据本题,你能说出确定一个指数函数需要什么条件吗?

教师用电子白板讲解、画图、板书,与学生互动交流、小结。

设计意图:例题设计围绕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在熟悉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基础上学会构造指数函数方法,利用单调性比较两个幂的大小。解题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总结在数学活动中所获取的数学经验,领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4.巩固训练提升总结

(1)若函数y =(a-1)x 在R 上为减函数,则a的范围为

(2)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m,n 的大小。

① am

② am>an ( a>1 );

③ m=a2.5,n=a3(a>0,a≠1 )。

设计意图: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师生及时用白板进行纠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采用如下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形成概念知识运用回顾反思。

利用白板工具,改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指数函数,通过对比总结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让学生体会研究方法。

白板的使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交互性,操作性,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概念,探究方法,反馈练习,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文俊. 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8

篇9

(2)通过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证明中的由因导果、执要溯因等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证明方法的探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全面思考方法;

(4)通过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①本节重点是性质定理及推论的证明.一个定理、公式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吸收定理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证明过程的探求,使学生理清思考脉络,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②教学难点一是性质定理的推导与运用;一是证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选择.在推导定理中进行的恒等变换与不等变换,相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有一定难度的;证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不外是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以及简单的放缩变换,根据要证明的不等式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是无疑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三、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性质定理的证明及简单运用,第二课时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证明举例.

(2)课前复习应充分.建议复习:当时

以及绝对值的性质:

,为证明例1做准备.

(3)可先不给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性质定理,提出问题让学生研究:是否等于?大小关系如何?是否等于?等等.提示学生用一些数代入计算、比较,以便归纳猜想一般结论.

(4)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较多,也应放手让学生去探讨.

(5)用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记忆不等式及推论.

(6)本节教学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由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猜想,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证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

理解及其两个推论,并能应用它证明简单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掌握定理及等号成立的条件,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

难点是定理的推导过程的探索,摆脱绝对值的符号,通过定理或放缩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在初中学过绝对值的有关概念,请一位同学说说绝对值的定义。

当时,则有:

那么与及的大小关系怎样?

这需要讨论当

综上可知:

我们已学过积商绝对值的性质,哪位同学回答一下?

.

当时,有:或.

二、引入新课

由上可知,积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积;商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商。

那么和差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和差吗?

1.定理探索

和差的绝对值不一定等于绝对值的和差,我们猜想

.

怎么证明你的结论呢?

用分析法,要证.

只要证

即证

即证,

而显然成立,

那么怎么证?

同样可用分析法

当时,显然成立,

当时,要证

只要证,

即证

而显然成立。

从而证得.

还有别的证法吗?(学生讨论,教师提示)

由与得.

当我们把看作一个整体时,上式逆用可得什么结论?

能用已学过得的证明吗?

可以表示为.

即(教师有计划地板书学生分析证明的过程)

就是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重要定理,即.

由于定理中对两个实数的绝对值,那么三个实数和的绝对值呢?个实数和的绝对值呢?

亦成立

这就是定理的一个推论,由于定理中对没有特殊要求,如果用代换会有什么结果?(请一名学生到黑板演)

用代得,

即。

这就是定理的推论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那么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

例1已知,求证.(由学生自行完成,请学生板演)

证明:

例2已知,求证.

证明:

点评:这是为今后学习极限证明做准备,要习惯和“配凑”的方法。

例3求证.

证法一:(直接利用性质定理)在时,显然成立.

当时,左边

.

证法二:(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在时的单调性。

设,

,在时是递增的.

又,将,分别作为和,则有

(下略)

证法三:(分析法)原不等式等价于,

只需证,

即证

又,

显然成立.

原不等式获证。

还可以用分析法证得,然后利用放缩法证得结果。

三、随堂练习

1.①已知,求证.

②已知求证.

2.已知求证:

①;

②.

3.求证.

答案:1.2.略

3.与同号

四、小结

1.定理.把、、看作是三角形三边,很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理解便于记忆,此定理在后面学习复数时,可以推广到比较复数的模长,并有其几何意义,有时也称其为“三角形不等式”.

2.平方法能把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但应注意两边非负时才可平方,有些证明并不容易去掉绝对值符号,需用定理及其推论。

3.对要特别重视.

五、布置作业

1.若,则不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B.

C.D.

2.设为满足的实数,那么()

A.B.

C.D.

3.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正整数的值是__________.

4.求证:

(1);

(2).

5.已知,求证.

答案:1.D2.B3.1、2、3

4.

5.

=

注:也可用分析法.

六、板书设计

6.5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一)

1.复习

2.定理

推论

例1

例2

篇10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4分)下列语句写成数学式子正确的是()

A.9是81的算术平方根:

B.5是(﹣5)2的算术平方根:

C.±6是36的平方根:

D.﹣2是4的负的平方根:

【解答】解:A、9是81的算术平方根,即=9,错误;

B、5是(﹣5)2的算术平方根,即=5,正确;

C、±6是36的平方根,即±=±6,错误;

D、﹣2是4的负平方根,即﹣=﹣2,错误,

故选:B.

2.(4分)如图,∠1=∠B,∠2=20°,则∠D=()

A.20°B.22°C.30°D.45°

【解答】解:∠1=∠B,

AD∥BC,

∠D=∠2=20°.

故选:A.

3.(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B.=﹣3C.=﹣4D.=3

【解答】解:A、原式=2,错误;

B、原式=﹣3,正确;

C、原式=|﹣4|=4,错误;

D、原式为最简结果,错误,

故选:B.

4.(4分)如图,AB∥EF,∠C=90°,则α、β、γ的关系为()

A.β=α+γB.α+β+γ=180°C.β+γ﹣α=90°D.α+β﹣γ=90°

【解答】解:延长DC交AB与G,延长CD交EF于H.

直角BGC中,∠1=90°﹣α;EHD中,∠2=β﹣γ,

因为AB∥EF,所以∠1=∠2,于是

90°﹣α=β﹣γ,故α+β﹣γ=90°.

故选:D.

5.(4分)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A.B.﹣1+C.﹣1D.1

【解答】解:数轴上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由图中可知1和A之间的距离为.

点A表示的数是1﹣.

故选:D.

6.(4分)下列实数中,﹣、、、﹣3.14,、0、、0.3232232223…(相邻两个3之间依次增加一个2),有理数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

【解答】解:有理数有:﹣、﹣3.14,、0、,共5个,

故选:D.

7.(4分)如图,已知∠1=∠2,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3=∠4B.AB∥CDC.AD∥BCD.∠B=∠D

【解答】解:∠1=∠2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选:B.

8.(4分)∠1与∠2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若∠1=50°,则∠2为()

A.50°B.130°C.50°或130°D.不能确定

【解答】解:∠1与∠2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

∠2不能确定.

故选: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3分)“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如果两个角都是某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解答】解: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如果两个角都是某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都是某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0.(3分)|3.14﹣π|=π﹣3.14,﹣8的立方根为﹣2.

【解答】解:|3.14﹣π|=π﹣3.14,﹣8的立方根为﹣2,

故答案为:π﹣3.14,﹣2.

11.(3分)﹣1的相反数是1﹣,的平方根是±2.

【解答】解:﹣1的相反数是1﹣,的平方根是±2,

故答案为:1﹣,±2.

12.(3分)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化简|1﹣a|+的结果为1﹣2a.

【解答】解:由数轴可得出:﹣1<a<0,

|1﹣a|+=1﹣a﹣a=1﹣2a.

故答案为:1﹣2a.

13.(3分)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AD长的距离得到直角三角形DEF,已知BE=5,EF=8,CG=3.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解答】解:RTABC沿AB的方向平移AD距离得DEF,

DEF≌ABC,

EF=BC=8,SDEF=SABC,

SABC﹣SDBG=SDEF﹣SDBG,

S四边形ACGD=S梯形BEFG,

CG=3,

BG=BC﹣CG=8﹣3=5,

S梯形BEFG=(BG+EF)•BE=(5+8)×5=.

故答案为:.

14.(3分)如图,直线m∥n,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m上,且∠ACB=90°,若∠1=40°,则∠2等于130度.

【解答】解:m∥n,∠1=40°,

∠3=∠1=40°.

∠ACB=90°,

∠4=∠ACB﹣∠3=90°﹣40°=50°,

∠2=180°﹣∠4=180°﹣50°=130°.

故答案为:130.

三、解答题(共70分15题:7分,16、17题:8分,18、19、21题9分20、22题:10分)

15.(7分)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

已知:如图,ADBC于点D,EFBC于点F,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E,∠1=∠2.

求证:AD平分∠BAC,填写证明中的空白.

证明:

ADBC,EFBC(已知),

EF∥AD(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DA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已知),

∠BAD=∠CAD,即AD平分∠BAC(角平分线定义).

【解答】证明:ADBC,EFBC,

∠ADC=∠EFC=90°,

AD∥EF,(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GE=∠DAB,∠E=∠DAC,

AE=AG,

∠E=∠AGE,

∠DAB=∠DAC,

即AD平分∠BAC.

故答案为: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BAD,∠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BAD=∠CAD,角平分线定义.

16.(8分)求出下列x的值.

(1)4x2﹣49=0;

(2)27(x+1)3=﹣64.

【解答】解:(1)4x2﹣49=0

x2=,

解得:x=±;

(2)27(x+1)3=﹣64

(x+1)3=﹣,

x+1=﹣,

解得:x=﹣

17.(8分)已知:2a﹣7和a+4是某正数的平方根,b﹣7的立方根为﹣2.

(1)求:a、b的值;

(2)求a+b的算术平方根.

【解答】解:(1)由题意得,2a﹣7+a+4=0,

解得:a=1,

b﹣7=﹣8,

解得:b=﹣1;

(2)a+b=0,

0的算术平方根为0.

18.(8分)如图,AB∥CD,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F,∠CFE=∠E.求证:AD∥BC.

【解答】证明:AE平分∠BAD,

∠1=∠2,

AB∥CD,∠CFE=∠E,

∠1=∠CFE=∠E,

∠2=∠E,

AD∥BC.

19.(9分)如图:BD平分∠ABC,F在AB上,G在AC上,FC与BD相交于点H.∠GFH+∠BHC=180°,求证:∠1=∠2.

【解答】证明:∠BHC=∠FHD,∠GFH+∠BHC=180°,

∠GFH+∠FHD=180°,

FG∥BD,

∠1=∠ABD,

BD平分∠ABC,

∠2=∠ABD,

∠1=∠2.

20.(10分)已知如图:AD∥BC,E、F分别在DC、AB延长线上.∠DCB=∠DAB,AEEF,∠DEA=30°.

(1)求证:DC∥AB.

(2)求∠AFE的大小.

【解答】证明:(1)AD∥BC,

∠ABC+∠DAB=180°,

∠DCB=∠DAB,

∠ABC+∠DCB=180°,

DC∥AB;

(2)解:DC∥AB,∠DEA=30°,

∠EAF=∠DEA=30°,

AEEF,

∠AEF=90°,

∠AFE=180°﹣∠AEF﹣∠EAF=60°.

21.(10分)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B,∠AOD:∠DOE=4:1.求∠AOF的度数.

【解答】解:OE平分∠BOD,

∠DOE=∠EOB,

又∠AOD:∠DOE=4:1,

∠DOE=30°,

∠COB=120°,

又OF平分∠COB,

∠COF=60°,

又∠AOC=∠DOE+∠EOB=60°,

∠AOF=∠COF+∠AOC,

=60°+60°,

=120°.

22.(10分)在网格上,平移ABC,并将ABC的一个顶点A平移到点D处,

(1)请你作出平移后的图形DEF;

(2)请求出DEF的面积.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SDEF=3×4﹣×2×4﹣×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