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4 15:3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本故事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绘本故事教案

篇1

一、课程目标

通过绘本《獾的礼物》,让小朋友理解死亡的存在,理解爱的礼物可以传递,学会去爱父母师长、爱自己,学会用行动表达爱。

二、教学设计

以爱为主题贯穿课程,同时通过观察、思考、问答和动手等教学环节的设计,锻炼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用具

课程ppt、绘本、折纸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观察活动:(引导小朋友们观察图片)

1.观察动物獾的图片,说明獾的外形特征

2.观察故事中的主人公獾的图片,总结其外形特点,引出这只獾已经很老了

(二)内容教学

1.讲述绘本《獾的礼物》

2.思考并回答问题:

(1)獾去哪里了?

(2)獾留给大家的礼物到底是什么?

(三)发散思维练习

1.鼹鼠非常感谢獾,在它离开后,仍然有他的爱陪伴着朋友们,鼹鼠等朋友会不会把同样礼物带给别的人?

2.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收到同样爱的礼物呢

3.谁送给过我们爱的礼物呢?

4.我们怎么把我们的爱送给他们呢?(注意,针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爱的方式)

(四)动手练习

折纸——爱心

借助爱的表达与传递,为爱的人,折一颗代表的心

篇2

一、儿童图书馆或图书区角建立(《博苑儿童图书馆管理制度》)

1,园所或教室内相对安静的一片区域;

2,简单装饰:

1)风格:清新、自然;

2)内容:设主题墙或主题版,粘贴或绘制《博苑儿童图书馆管理制度》、园长推荐图书、主题排行榜、今日小馆长、十大好书投票、近期活动预告等;

3,不仅是图书角,幼儿园走廊、墙面、前台都可以有图书系列活动的展示和预告;

4,制定《博苑儿童图书馆管理制度》并落实执行。

二、固定阅读时间,固定成果展示

1,根据各园所情况,设定固定阅读时间并命名,如每周一书、每日一刻钟、周五大讲堂、书香满园、班级读书会、班级阅读沙发等;

2,每次读书活动后要有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展示在图书馆或班级主题墙,如

1)读后感:可由绘画、陶艺等手工展示,如书中的动物和情节;

2)好书评选:可把书的封面(打印封面图片)贴在主题墙上,孩子贴几颗星星或星星、月亮等表示喜爱程度;

3)改编故事剧:根据某本书改编故事编排成短剧,其他活动或读书时间时展示;

4)童言童语记录:孩子听故事或复述故事往往会说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话,记录并展示给家长,可为成长日记的一部分;

5)评选阅读小状元/阅读达人/阅读小博士并展示在照片墙;

6)各班推荐图书小馆长,作为图书馆与班级之间的桥梁。

三、组织图书系列活动,家园共育(《图书活动怎么搞》)

1,教师绘本研习沙龙《说绘本故事的要领》、《幼儿阅读观察记录与反思表》、《教师书评》

1)好书分享和评选;

2)儿童阅读观察记录分享,了解孩子读书行为;

3)绘本怎么读--教家长如何给孩子讲读绘本;

4)课程设计--阅读课教案分享、绘本如何和幼儿平时生活学习结合

5)策划图书活动

2,家长讲座/讲堂

1)召开家长会:展示活动成果,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生活、学校图书系列活动的细则;

2)定期培训,话题广泛:如何进行亲子共读、如何通过绘本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原创故事分享等

3)策划面向孩子的家长小讲堂,分享职业体验、奇闻趣事给孩子;

4)召集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成立说故事团队,到各班开展说故事活动。

3,园所组织系列活动

1)和园所现有课程及活动融合;

2)由图书主题延伸活动;

3)创编故事剧;

4)书展、画展,好书评选;

5)亲子故事大赛;

6)自制图书;

7)开办图书医院

8)跳蚤市场

9)每学期不定期换书日

四、整合与运用外部资源,做好宣传

1,活动预告与展示的所有平面设计到位:宣传海报、借阅手册、主题墙、图书馆/区角、照片墙、走廊展示、前台、园所门口等;

2,运用网络平台:微博、博客、QQ空间、微信、网站等及时上传活动情况,文配图;

3,接受园外人士、团体或媒体来园访问,入班观摩共读课程并做经验分享;

4,在小区或广场做阅读相关的户外活动,扩大影响;

篇3

那一天,一个家长给我打来电话,内容大致如下:老师,我很担心孩子的学习啊!昨天,我见过家校联系本上的日记作业,我叫孩子拿来了日记本。结果,他却写了短短的9行字。看看班中,家中有人指导的学生写话效果也不好,更何况是家长忙于工作、无人问津的孩子呢?为什么孩子害怕习作,不愿意习作?笔者思考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来自教材

从二年级上册的一次写话到三年级上册的八次习作,从写几句话到一整篇习作,从二年级的观察看图写话为主到三年级的回忆性抽象作文为主,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难度上跨度都是很大的。

(二)来自教师

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培养,使学生一味以规范为标准,人云亦云。课堂上不愿意多花时间,于是匆匆指导,请学生回家完成,效果不好。

(三)来自学生

学生口头表达容易,但要转化为文字困难。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

二、【思考】——我们领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话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绘本作文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绘本图文并茂,画面精美,更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尤其适合小学低段的孩子阅读。绘本作文的教学是以这样的绘本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形式进行的习作。

三、【探究】——我们实践

(一)改变环境,潜移默化

我国古人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1.装扮“绘本之家”

因为学生在校时间90%在本班教室,班级布置不仅可以熏陶影响学生,起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室墙面上专门开辟“绘本之家”一角,每月推荐优秀的绘本书目。不仅如此,为了更加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每期都重点推荐一本,挑选书中的5页,打印出来贴在墙面上。

2.设立“绘本图书角”

我在班级书柜中设立了绘本图书角,家长们只要一个学期买两至三本,拿到班级的绘本图书角中,孩子们可以借阅到其他同学的书,阅读的面就大大增加了,阅读的内容就大大增多了。

(二)亲近绘本,注重方法

读图、听绘本故事其实是读心的过程,用直观的方式,通过调动人的最原始的感觉系统眼看、耳闻、心想,感同身受,激发兴趣。

1.共读——欣赏精美绘本

低段孩子最喜欢听故事,看故事了。每个星期三中午,都是读绘本时间。这是孩子最喜欢的。笔者利用实物投影,一页页地翻,一页页地读给孩子们听,很好地把“读文”与“读图”有机结合起来,增添了阅读的情趣。

2.近读——讲述精美绘本

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布置读绘本、讲故事的作业,每周一次。在学校里,通过我的讲述让孩子们走进绘本。在家里,孩子的讲述让家长一起走近绘本。这是一个从看书到讲书的转化过程,让孩子们在图画的引领下,愿意表达。

3.赛读——享受精美绘本

在班级中,两个月举行一次讲绘本故事比赛。比赛中,孩子们为同学带来了动听的故事,可谓是精彩纷呈。他们的故事讲得十分流畅,而且表演得惟妙惟肖,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和好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如一缕缕春风拂过孩子们的心田,滋润他们的灵魂。这是一顿美味的“心灵的盛宴”,让孩子们更喜欢绘本了。

(三)习作实践,形式多样

1.画写

写爸爸,是每一个学生在习作时都会遇到的题目。《我爸爸》作者安东尼·布朗用书本鲜见的方式颂扬了父亲。这绘本的语言很有特点,语言简单朴实、精心设计排比句式。通过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爸爸画一张像,说一句话,让孩子们真情流露。课后写关于爸爸的几句话,学生有感而发,一个个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2.仿写

《爷爷一定有办法》来源于一个古老的犹太民间传说。作者用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讲述了一位智慧而又慈爱的老爷爷用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双手,把一块料子缝制成温暖、舒服的毯子,又把旧了的毯子制成了衣服、领带直到很小的一粒纽扣。在绘本中,有两段话反复出现,给绘本带来了韵律美。我引导孩子们反复阅读、品味,并模拟动作,仿写。

3.补白

《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的主人公塔比莎的一颗牙齿松了。她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它掉出来。“和而不同,写中求异。”同一个画面,我却给了孩子们三个不同的角色,分别是塔比莎、猫和牙齿。写前,先让孩子充分地说,并引导孩子用上准确的语言。事实证明,收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文章充满趣味,把自己拔牙的经历都写进去了。

(四)正面评价,积极引导

1.鼓励评价

根据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影响很大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改作文时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好学生的作文闪光点,必然多,自不多说;对于作文能力差的学生,只要完成一次习作应该表扬,书写有进步应大肆表扬。

2.多元评价

评价不仅发生在习作完成后的结果评价,它还是一种过程性评价。习作批改可以前置,实施多次批改。在习作书写的过程中,就可以介入批改,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孩子们习作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四、【回眸】——我们欣喜

事实表明,绘本作文走进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生活中多了一种情趣,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绘本作文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是无穷的,那份快乐,荡漾在孩子们的心里,洋溢在孩子们的小脸上,弥漫在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之中。一学年下来,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他们笔下总是会冒出新鲜的词语,变得善于表达,喜欢写话了,变得愿意主动练笔投稿了。每期校报《渔浦》中,总有我们的一角;每次校广播里,总有我们的一隅。孩子们真得变成《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中的毛虫,为了化茧成蝶努力汲取绘本中的营养。

参考文献:

[1]朱水根.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01-01.

[2]杨九俊,姚炳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09.

[3]张化万.走进作文:专题研讨.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04-01.

篇4

一、削枝强干,学会取舍

在设计之初,我不想放过每一张画面、每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然而,孩子们在众多的画面中重复地欣赏猫的不同姿态,耗时很长,效果不佳。大家一致认为要抓住绘本中重点的美术元素,于是我将画面进行取舍和组合,如:一千八百多字的故事内容被我概括成八百多字,画面直接跳跃到第二页重点欣赏,对比观察3、4、5、6页,一带而过浏览第7、8页,后面颇有争议的人生感悟也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自主学习。通过削枝强干,整个活动紧凑流畅、富有节奏、效果很好。在反复教学中,我深感善于利用绘本,必须学会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舍取和组合。

二、凸现亮点,大胆表现

“亮点”是孩子在活动中最有热情、最感兴趣的环节,也应该是教师在设计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亮点”需要我们教师在设计和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关注,努力创设好的情境,安排多一点时间,为孩子构建表现的舞台,充分展现孩子的风釆。为了突显活动亮点,将绘本与美术有机融合。我反复斟酌,最后我把这次活动的“亮点”定在“欣赏绘本”和“展示评价”这两大环节,于是,我在欣赏部分,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先进技术,通过“聚焦灯”的放大、多媒体的组合、优美音乐的配合等手段,使欣赏部分入境、入情、入诗,为幼儿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展示评价”环节,我精心准备了三幅巨大名画作为作品展示背景,为孩子的想象表述提供支架。孩子们想将创作好的作品贴到哪张“名画”就贴到哪张上,接着我让他们说一说“你的猫在干什么”。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我的猫卷曲在蒙娜丽莎的怀里睡觉,很甜蜜。”“我的猫站在树顶上眺望,它好像在看妈妈有没有回来。”“我的猫躲在门后面想玩捉迷藏的游戏。”“我的猫在抓老鼠……”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个孩子说:“我的猫盖住丫狗,因为名画里有许多狗,没有猫,所以盖住它。”瞧!孩子们因为有了“名画”的大背景,畅说得很开心,在孩子的眼中每一只猫都有了生命和情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且也打开了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三、开放教学,不怕冒险

“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我第一次试教后大家对我的评价。的确,我在教学中想开放又担心孩子出不了效果,导致的结果是教学活动缺乏个性和活力。在老师们的建议下,我取消了欣赏后的示范画猫,同时在欣赏吋,我将问题设计得更开放更注重艺术的想象,如:看椅子上的感觉如何?它的姿态好像告诉你什么……调整后的教学让我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在教学中,我为孩子们稚嫩大胆的线条而喝彩,为孩子们无所羁绊的构图而感动,为孩子们想象奇特的画面而惊叹,我们陶醉于欣赏真正属于孩子个性的作品,孩子们是真正天生的艺术家!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附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学习从五官局部开始向整体头的画法。

2 在看看、找找、演演、画画等多种形式中欣赏猫的不同动态,并能运用简单的线条创作表现。

3 体验想象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教师:《藏在名画里的猫》课件,《收割季节中的一餐》《侍女》《蒙娜丽莎的微笑》大幅背景画。

幼儿:黑笔、白纸、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1 谜语游戏,学习从局部到整体的画法。

导语:一根圆柱子(鼻子),挂着两个小钩子(嘴巴),旁边各有一个黑珠子(眼睛),下面摆着细棍子(胡须),住在一间圆房子(头),屋顶两个尖窗子(耳朵),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师:今天老师画猫的方法和你平时画猫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画的?

2 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放大绘本,欣赏不同动态的猫。

导语:今天这只猫不但藏在故事里,它还藏在——?

(出示绘本封面《藏在名画里的猫》)

(1)教师讲故事,幼儿每找到一只猫后就放大图片,欣赏猫的不同动态。

(2)教师继续讲故事从第三、四、五页《梵高的椅子》《庭院中的女人和小孩》《热带雨林之虎》,运用对比,找出画中的不同。

提问:猫咪们为什么要尖叫起来,它们看到了什么?椅子上有只猫在干什么?你觉得它睡在椅子上的感觉如何?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猫?它的姿态好像在干什么?

师:猫味们在名画中看到了自己,这时他们的心情觉得怎样?

3 提供背景,幼儿创作不同动态的猫贴在相应的场景中。

(1)欣赏三幅画。

第一幅:在纽约,菲莉西玛看到一幅画《收割季节中的一餐》,画上的人们在干什么?有没有猫?第二幅:在马德里的美术馆里,菲莉西玛看到一幅画《侍女》,画上有谁?有狗却没有猫。第三幅:到了巴黎,菲莉西玛去欣赏一位夫人的美丽画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上面有猫吗?

(2)幼儿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画出猫睡觉的姿态。

(3)播放轻音乐,幼儿边听,边在白纸上用黑笔画猫,画好后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名画背景上。

4 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篇5

关键词:绘本 数学 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自由探索、实践操作中发现数学知识并理解相关知识经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生动的活动过程,寓教与乐,让幼儿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的生活性,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爱上数学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绘本以其有趣的童话情景、直观的画面和简洁的语言赢得了孩子和老师的喜爱。如何将绘本有效地运用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数活动中充分发挥绘本的有效价值,如何让幼儿喜欢学,愿意学数学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传统数学与绘本数学

(一)传统数学的“刚”与绘本数学“柔”

传统的数学相对来说是较为单调和枯燥的,在传统教学中更注重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公式,是否能够答对,这也就造成了对于这样乏味的学习,孩子们很难提起兴趣。但绘本就很好的客服了这一点,利用绘本本身的情节、人物等,引导幼儿以阅读的形式学习数学,相对与传统数学较为“刚”性的教学方式,绘本以其“柔”的方式,帮助孩子掌握数学概念以及逻辑性的思维,同时帮助孩子们掌握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连接,了解过程和结果的联系。绘本数学的“柔”体现在穿插其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故事,也更容易吸引孩子的兴趣点,能充分调懂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数学教学则相对而言更为“刚硬”,他更着重于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老师或家长的辅导、教授,并在幼儿对于相关数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以大量练习进行巩固,与绘本数学相比,更为枯燥乏味。数学绘本,让孩子自助的从绘本图画中寻找数学知识、线索,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数学绘本的根本目的,因为只有兴趣才是学习的基本动力。

(二)传统与数学,绘本与数学。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固然学习了多种多样的数学公式,但我们却终究没有学明白数学的真正意义。这就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数学与生活缺乏连接性。我们记住了公式,却总是缺乏与生活的联系。

《虫虫来跳舞》这是关于上、下、左、右、前、后这些方位词的概念的一本图画书。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学校老师都会和我们小朋友讲到方位的关系,例如做操排队时,我们大多进行镜面示范,因此小朋友的左边是我们的右边。但是当我们和小朋友同方向进行时,左右方向又变成一致,这很容易让小朋友的左右概念混淆“怎么刚刚还是左手现在又变成右手了”。

《虫虫来跳舞》这本书,它以虫虫这样一个“小不点”的形象,请孩子们以面朝同样的方向来跳舞,这样虫虫的左边就相当于小朋友的左边,而虫虫的右边就相当于小朋友们的右边,这样小朋友在故事中就了解了左右。

而例如在绘本《时间的故事》中,利用眨一眨眼睛就是1秒帮助孩子掌握秒的概念,而又以“太阳公公起床从山的这头爬到那头再睡一觉起来就是一天”,来帮助孩子掌握天的概念。抽象的秒、分、时、天等,很难让幼儿感受,但是当将其带入幼儿熟悉的事物中去时,他们有了实际的体验,自然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反向的将这种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数学与学习能力的养成。

数学的学习,培养的是孩子们的数学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跟应该注重孩子学习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利用数学绘本进行教学中,我们着重的不应该是孩子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应当关注的是孩子在整个活动中是否能自己思考,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探讨,以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和获取。这是传统数学与绘本数学上的根本不同。

二、利用绘本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一)选择适宜的绘本

要将精彩的绘本故事演绎为生动的数学活动,首先,选择的绘本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且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或学习科学知识。例如绘本《一寸虫》、《春天去派对》等,这些绘本以一个有趣的故事逐步的带领幼儿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在不知不觉间学习各种数学知识。这些书对于幼儿父母也是较有益处的,绘本本身的魅力配合数学知识,让孩子更容易养成对数学的兴趣。有的父母明知学习的兴趣往往比孩子学多少东西更有用,但是苦于兴趣该如何培养的问题,数学绘本教会父母用最恰当的方式,既然孩子学到东西,同时又有兴趣。

(二)适当增减绘本内容

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绘本之后,要根据目标的重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对绘本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减。部分数学绘本涵盖的内容是相当多的,为此教师在选择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时,应当对绘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一堂教学活动中接受太多的知识。将绘本从头讲到尾,并不是对幼儿进行数学绘本教学的方法,反而会因为内容的杂驳使得孩子不知道听什么而失去兴趣,教师应当抓住每节课的重点,对绘本中相应的内容加以强调,其他则酌情删减,甚至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适当的创编,让孩子在初步学习了绘本中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和巩固。

(三)给予幼儿充分自由的表述

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会根据自己对绘本的认知来对幼儿进行提问,但是,这仅仅是老师对绘本的认知和理解,并不是孩子本身的,考虑到幼儿的天性,当他们发现画面上的一些情况时,往往会有一些表达,其实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孩子们理解程度的最佳机会。我们要给幼儿提供积极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不能仅仅依靠已经设定的活动教案去限制幼儿,因为他们才是阅读绘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体,若是把这种主角成分剥夺,那么也毫无兴趣可言。

(四)鼓励孩子们积极讨论

我们教学的对象就是幼儿,他们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在阅读数学绘本中,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考虑,由此得出各种各样“天花乱坠”的答案。我们要接过他们的回答,并且,为了让幼儿更加生动和真实的了解绘本,尊重他们的想法,引导幼儿进行大胆的讨论,甚至是有理有据的争辩,最后让孩子心服口服。在大家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迸发出一些思想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绘本本身存在的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更加的了解绘本,觉得数学并不枯燥,反而很有趣,由此引发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篇6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银川暑期研习营磨课教案。

【预设目标】

1.通过读图、听文和猜想,了解故事内容,感知父爱的温暖。

2.发现图画的秘密,体验读图画书的乐趣,培养观察、表达、想象能力。

3.从图画书中学创作,学习“……像……一样……”和“也像……一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童谣《爸爸好》导入课文学习。

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的力气真不小

做得多 说得少

脏活累活他全包了

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的肚量真不小

挣得多 花得少

剩菜剩饭他全包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就是关于爸爸的,请大家看一看书的封面,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到作者,随机介绍)他就是作者安东尼,英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儿童绘本作家,他的作品曾经获得过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

(说到睡衣,随机介绍睡衣)他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件黄格子睡衣是爸爸留给安东尼唯一的一件遗物,安东尼看到这件睡衣就像看见爸爸一样。

3.既然这本书的书名叫《我爸爸》,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安东尼笔下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呢?(想)瞧,他的爸爸来了!

二、导读封面

1.孩子们,我们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看过什么故事书,读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还记得书的名字或者文章的题目吗?说几个听听。

师:真是阅读高手,大家都很棒!

2.解题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分享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板书)我爸爸。

3.读封面、环衬、扉页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封面,看看能从封面上了解什么信息。

师:翻开书第一页叫“环衬”,这本书的环衬非常特别,是――花格子。继续往下翻,这叫“扉页”。扉页上面是一个烤面包机,你看烤出了一片非常特别的带花格子的面包。

第一部分(10)

1.他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呀?(生仔细观察外貌、穿着,胖、头发乱蓬蓬的、衣领不整齐、睡衣皱巴巴的。如果之前没说到睡衣,就在这里介绍。)

2.你们概括的太好了,他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中年男人,可是,安东尼却不这么想,他认为他的爸爸……谁读(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3.棒?棒在哪儿呢?想知道吗?(想)一起来看!

4.爸爸棒吗?(棒!)棒在哪儿?

(飞起来了)爸爸跳得太高了,看起来就像飞起来一样!咦?爸爸的姿势让我想到了一个人,谁?(刘翔)刘翔是谁?刘翔是奥运会110米栏的奥运冠军,曾经打破了世界纪录,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刘翔棒不棒?可刘翔跨过的只是一个个矮小的栏杆,而安东尼的爸爸跨过的是――(月亮)!月亮在半空中呢,他的爸爸都能跳过去,真是比刘翔都厉害了呀,所以安东尼说,他真的很棒!读安东尼的话。板书:跳

5.还有更棒的呢!爸爸棒吗?哪里棒?(在晾衣绳上走钢丝)

板书:走。

真厉害啊!这个姿势,你在哪里看到过?(马戏团)马戏团的演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并且有绳索保护的,爸爸有吗?(没有)之前我们提到他的爸爸长得很胖,一个胖胖的人走在细细的晾衣绳上并且走得如此平稳,所以他的爸爸真的很棒很棒!谁能读得棒?

6.读得真好啊,既然安东尼是如此的崇拜爸爸,那么他肯定还有许多本领呢!瞧,(爸爸什么都不怕)真的什么都不怕吗?老师不相信,老师就挺害怕它的(出示狼)。它就是狼和小羊当中的那只既凶猛又会故意找碴儿的坏蛋大野狼。你觉得它可怕吗?哪儿看出来的?可奇怪的是,这么让人害怕的大野狼却夹着尾巴朝着门外跑去啦,看来,它害怕了,怕谁呢?(爸爸)

爸爸就是安东尼的保护神,把可怕的大野狼都赶走了,爸爸真的太勇敢了。板书:勇敢

(爸爸)谁能来给爸爸配音?

7.怪不得安东尼这么崇拜爸爸呢,他的爸爸真的很棒很棒很棒!

三、新授

第二部分(8)

1.可你们知道吗?爸爸还可以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般变化呢,瞧,他都变成什么了?

2.真厉害啊!爸爸首先变成了猩猩。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猩猩?所以,可以说,爸爸像___一样。

3.紧接着,爸爸又变成了猫头鹰。猫头鹰能说明爸爸的哪个优点呢?(聪明)可以说,爸爸像___一样聪明。

4.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剩下4幅。

四、品味细节,升华感情

1.重新播放幻灯片,跟老师一起回顾故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

发现一:很多图里都出现了( )的图案。

发现二:爸爸一直穿着( )。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他真的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在作者心中他无所不能?

3.小结:这全是因为“爱”,父子之间浓浓的“爱”。(师在板书画上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并体会夸张手法的好处。现在你能感觉到作者想对爸爸说的话是什么?(出示最后两页图画)齐读最后两句。

4.配乐,学生合作再完整地读一遍《我爸爸》,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融入自己的声音,使你的表达也充满浓浓爱意……(在优美抒情的朗读中,让学生再次感悟对爸爸的爱)

五、深情小结,布置作业

1.每一个人看完这本绘本之后,感动的暖流在心里久久散不去,脑海里都会反复出现绘本里的这句话: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我一边看一边想到自己的爸爸。爸爸不是大官,也没有大权,不是富人,更别说什么家财万贯,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爸爸,足以让我骄傲,因为他真的很棒!我想,在某个阳光的午后,孩子们一跑一跳地来到爸爸身旁,微笑的嘴角上扬,看着爸爸大声地说:“爸爸你真的很棒,我爱你!”我们可爱的爸爸们一定会眼含泪花地微笑,拥抱住自己的宝贝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这本充满爱的书,还学会用《我爸爸》的写作手法创编故事,请大家下课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2.推荐阅读绘本:《爸爸和香烟》《给爸爸的吻》《像爸爸一样》《我妈妈》等。

附板书设计:

我爸爸

篇7

行了参与性指导后,顺利开展了第三次教学活动。

课前我对这次教案设计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假设性评价,查阅了很多资料,并且根据根据前两次活动经验及老师们提出的建议,我对教案中的有些环节进行了改动。1、重新设定了目标:①积极参加讲述活动,体验交流的乐趣。②知道遇到困难要共同协商,一起解决问题。③能仔细观察图片,根据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进行讲述。2、教学对象仍然定为大班幼儿,因为大班的孩子观察的仔细,说的画面内容也更丰富,相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更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些。3、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原来的七幅图片变成了八幅,在最后加了一副蚂蚁玩滑梯的图,整个故事看起来更加完整一些。

本次课的教学活动过程我也进行了很大改动。首先我把第一大环节音乐游戏删掉了,改为直接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将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动词删掉了,改为了在活动过程中无形的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幼儿更容易接受。在活动最后增加了一副图,整个故事更加的完整并且有趣。最后一个环节的游戏《蚂蚁搬西瓜》改为炒西瓜皮,炒西瓜皮是在最后活动结束的时候在活动现场炒的,现场炒菜不仅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也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最后一个环节的设定不仅符合活动主题,而且还给孩子们一个答案,原来西瓜皮还可以做成菜肴,真是一个好的创意。

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也进行了小结性评价。教案设计:新增加的最后一幅图片,是所有小蚂蚁们正在西瓜皮做成的滑滑梯上开心的游戏。我引导幼儿小组讨论完上一幅图片以后,就直接请幼儿进行整个故事的完整讲述了,我忽然想起来还没有出示最后一幅图片,这个时候我没有返回去重新提问,而是顺着幼儿的回答和讲述到了第二大环节,两名幼儿讲述完了以后,这个时候我回到了最后一幅图上:“刚刚这两位小朋友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什么,你们也把西瓜皮变成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聪明的小蚂蚁把西瓜皮变成了什么?”这个时候出示最后一幅图,小朋友们看见小蚂蚁在玩滑滑梯很兴奋,纷纷议论着,这个时候我接着说:“今天张老师也把西瓜皮变成了有用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出示炒西瓜皮的道具,我转身变成了厨师,幼儿更是高兴极了,接着我炒西瓜皮,这个时候活动热情到了极点,最后请小朋友们一起品尝,他们的活动热情和兴趣点更是到了达到了。

课后我又进行了总结性的自评。

课前我对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仔细考虑、推敲、调整,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能够找准幼儿兴趣点,并展开讨论。

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把幼儿的注意力及时拉回来,并且进行适时的引导,顺利进行下面的活动。

能以自己对活动热情、画面内容的滑稽以及自己的语调,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完成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参与活动热情、积极性极高。

活动内容有重难点,问题能够层层递进,并且没有无效提问。

存在问题:1、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能够作出具体的反馈。2、我提出问题以后,对于幼儿的一些回答,我不敢接。

怎么样才能够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具体的反馈呢?我想首先是我在平日的工作中往往习惯于笼统地表扬幼儿。“你回答的真好!快给他鼓鼓掌!”“你真聪明!”……这样的反馈会使其他幼儿想:我的回答跟老师的不一样,我要是没有老师想要的回答,那我说的就不对,我可不去冒那个险!要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具体的反馈,才能鼓励幼儿提高他们的探究和操作水平。给予幼儿具体的反馈可以有以下具体做法:

(1)描述幼儿的回答,扩展幼儿的某种经验或澄清某种关系。

(2)提出新的问题,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询问回答错误的幼儿的想法,而且也应询问回答正确的幼儿的想法。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来说,询问可以鼓励幼儿重新思考他们的回答或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的询问不仅可以巩固正确的回答,而且,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推理过程。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幼儿来说,询问有助于幼儿澄清他们的观点,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接受老师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介绍补充材料对幼儿原先的结论提出质疑,使幼儿进一步思考。

关于幼儿的回答与我想要的答案不一样时,我应该怎样接。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解决,因为想要对幼儿的回答的问题接的得心应手,首先要很多的教学经验。这可能跟我的教龄有关系,我没有多少教学经验,没有带过大班幼儿,对他们的认知发展还不是很了解。相信过不了多久我在这个问题上会解决的很好的。

通过“一课三研”活动,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此外在每次的研讨中通过个人的反思到集体反思,还会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既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附:

绘本《蚂蚁和西瓜》教案

活动目标:1、积极参加讲述活动,体验交流的乐趣。

2、知道遇到困难要共同协商,一起解决问题。

3、能仔细观察图片,根据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蚂蚁和西瓜》课件、西瓜一个、炒菜备用品一套。

活动过称:

一、逐页出示图片,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

1、 出示第一幅图片。

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大家一起看看图上有什么?这四只蚂蚁看见那么大的西瓜可高兴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2、 出示第二幅图片。

教师:它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推的?你能不能帮蚂蚁想一个好办法呢?

3、 出示第三幅图片。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去的?

4、 出示第四幅图片。

教师:蚂蚁们跑到西瓜边在干什么?小蚂蚁为什么要把西瓜挖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5、 出示第五幅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小蚂蚁是怎么运这些西瓜的?

二、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幼儿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三、炒西瓜皮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把西瓜皮做成了***,张老师也把西瓜皮做成了有用的东西,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

篇8

指导思想

以xx区教育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蓝图,以xx小学敏慧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明确目标,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校本培训,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做好教学常规和质量调研的研究和管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成就自我,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而努力。

主要工作

一、丰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我们要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研讨活动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走出去”就是指走出校园。学校要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出去参加上级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赛课、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并能把外出学习到的经验回校后传授给更多的老师,从而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请进来”就是将专家、特级教师、教育名师请进我们的校园,聆听大师课堂,感受名师风范,汲取新鲜理念。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常有活水源头来”。

其次,研讨活动要凸显校际交流特色。在牵头协作区教学的同时,我校已经牵手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海门市东洲小学两所名校。我们要加强与两所名校的校际交流,通过交流,切实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协作区学校的教学交流,通过教学联谊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着力打造“红杏杯”教学研讨活动。 “红杏杯”已经走过了十七个春秋,2017年,第十八届“红杏杯”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将以“锻造敏学课堂,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素养”为主题,围绕专业知识、课件制作、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本届“红杏杯”,教师的参与面要广,40周岁以下教师全员参与,比赛涉及的内涵要丰富,通过比赛,将很好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

第四,继续推进学校的草根研究平台。继续以大学科为平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科组长的作用,提升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长的能力,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等基础阵地,带动全校的教学研究氛围,带动教师整体发展,从而提升全校的教学质量。大学科组一月一活动,以评课、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主;年级学科组两周一活动,重点讨论本组的推优课、先行课,以及下两周的集体备课教案。

二、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不断变知识传授为学力构建,变技能强化为情商培育,转变狭隘的质量观,深入探索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质量生长途径。要呵护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培育学生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情商)的培养,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达到质量提高的目的。

在南通市十二字方针的引导下,结合 “敏学”课堂研究范式,我们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课堂评价体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力,我们设计了《xx小学“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其中,学生表现为评价重点,占比63%,包含“有效预学、独立思考、适当合作、主动交流、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善于归纳”七个方面;教师素养占比25%,包含“内容科学、善于引导、充分激励、语言精练、媒体恰当“五个方面” ;总体评价占比12%。

在听取推门课、组内先行课、全校推优课之后,运用评价表,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点评,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搭建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学习品质

锻造敏学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用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学科,低年级开展童话故事大赛,中年级进行阅读知识竞赛,高年级进行现场作文大赛;数学学科,低年级进行数学绘本阅读及数学日记活动,中年级进行数学游戏活动,高年级进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竞赛;英语学科,三年级进行英语儿歌朗诵比赛,四年级绘本阅读创作,五年级英语短剧表演,六年级英语故事大王赛,全校进行英语之星选拔。

艺体常识学科,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根据各年级段必读书目和荐读书目,在质量调研中增加相关内容的考查。继续利用优秀作业展评,促进学生养成认真作业和书写的习惯

月工作安排

二月 报名注册

教研组长会议

集体备课期初教学工作检查

听推门课

实习老师会议

三月 推优课(1)

毕业班质量调研

毕业班教师会议

学科活动

红杏杯教学活动

四月 期中质量调研

推优课(2)

教学常规检查

学科活动

五月 听随堂课

推优课(3)

学科活动

实习老师汇报课

制定毕业班复习计划

毕业班调研

六月 期末教学工作检查

毕业班模拟

毕业班参加区调研

篇9

一、“参与式”教研,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

在“怎样提高投掷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活动效果”的教研活动中,我采用了参与式教研的形式。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即由教师自愿报名承担教研观摩活动,初次备课行政和班级教师共同修改备课教案试讲小组教研(分析问题)与研讨调整修改教案第二次试讲再次小组研讨活动。第二阶段为现场观摩与主题研讨活动。由教师进行现场授课,课后由教师进行自评。第三阶段为参与式研讨活动。活动前把研究主题告知教师,并将教师分成三个组自行进行准备(查找资料)。研讨活动中,教师结合现场观摩的活动根据不同年龄班开展投掷活动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进行研讨,研讨后每组选派1-2名发言人交流研讨结果。第一组从趣味性入手,从材料的趣味性、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教师指导语、游戏化的语言、改变投掷的多种方法等不同的层次讨论出多种策略,为教师打开了思路。第二组依托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投掷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从前投掷力量方向动作等各环节与趣味性游戏相融合,给趣味性投掷找到了理论的根基。第三组从小、中、大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投掷目标入手,先研究目标再研究策略,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次活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非常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体验式”教研,让教师在经历中感悟

体验式教研,是指让教师通过亲身的操作去感受工作内容、程序和教育策略的一种方式。其突出的是教师的“体验”。根据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中存在的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阅读及对引导幼儿阅读的目的不清的情况,我精心选择了绘本《猜猜看――谁做了什么?》开展了“引导幼儿阅读的几点思考”的体验式教研活动。活动开始先让教师回忆,之后我请教师们当孩子跟着我一起分享一本书《猜猜看――谁做了什么?》并请教师们边看ppt边思考。我将绘本的基本知识如:环衬、版权页、书名页、内页、封底等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并通过简洁的引导语及暗示动作引导教师发现细节,建立画面之间的联系。这一思考引发了教师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是学习阅读,因为学习阅读让幼儿学到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有的认为是在阅读中学习;还有的认为两者都有。我接着引导教师思考:这两个答案的核心或重点各在哪?对于幼儿园的孩子重点应放在哪?经过步步深入的分析教师们达成共识――幼儿阅读的目的是让幼儿喜欢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最后我将这一结论与我们平时的做法进行对比,并提出今后我们又将怎样引导幼儿阅读。

三、“对比式”教研,让教师学会反思

对比式教研能够直观形象地帮助教师理解新理念,帮助他们在教研中逐渐接近、理解教研主题。我园根据教师在写观察反思中存在的不会写反思、思路不清、甚至有些教师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观念等问题。我采用了案例式的教研方法开展了《如何写观察记录与反思》的教研活动。活动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观察小游戏:我呈现了一幅画面并交代任务:你观察到了什么?并写下来。之后请教师把自己写下来的读一读与大家分享,有的教师写的简练、有的繁琐、有的加入自己的想象与猜想、有的像讲了一个小故事。在老师的发言中时时能听到教师们一次次的笑声,同时我捕捉到一个小小的信息,大部分教师都把画面上的人物说成是一个小男孩,我反问:你是从哪看出他是男孩的?短头发就一定是男孩吗?穿短裤就一定是男孩吗?我的反问让教师恍然大悟。于是我把我写的念给大家听,并请教师们说说这种写法和教师们的哪不同。在鲜明的对比下教师们马上意识到这种写法更客观、没有夹杂自己个人的想法。同时总结出观察要客观描述幼儿(教师)在活动中的动作、语言、表情……记录的信息一定要记录原貌,不应加入自己个人的主观的或推测性的语言。此环节用意在于让教师在经历与感受中心灵深处受到一种震撼,教育反思的基础是教师观察到的客观的现象。

四、“案例分析式”教研,充分调动教师原有经验,让教师在思考中成长

案例分析式教研凸显的目标是教研的目标,凸显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忽视或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用问题引领教师围绕案例进行研讨。教研的活动形式要为教研的目的服务。选择什么样的教研形式,应该首先考虑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教研的关键问题;然后再根据教研的需要权衡不同形式存在的利弊或形式之间的有效结合,选择更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形式;同时,这一策略应该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

篇10

“能够根据课程开展和幼儿发展发掘各类家长资源,资源利用合理有效。”《幼儿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要领》的课程实施力,提出教师对家园社区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能力。家长参与”,被视为幼儿园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有效积极的社会教育资源加以运用,如何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贡献者,加强幼儿的家庭教育,并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与活动呢?我班在实施开放式教育过程中,运用“家长老师进课堂”这一手段,使家园教育合力作用发挥更大,就此探索分享我们的做法和思考:

一、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建立班本家长资源体系

基于对班本家长资料的收集、研究,分析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水平,推行“家长老师进课堂”之前,对家长们进行问卷调查,鼓励家长运用各自专业与特长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既能够弥补班级中两位女教师在某些领域知识的不全面性,更能结合大班下学期的走班活动,让幼儿更早的体验小学教师上课的走班形式。之后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盲点确立教学内容,并帮组家长熟知教学进程,提供相应所需的教学材料,最后确立活动方式。

二、丰富园本课程,促幼儿全面发展

1、从“故事妈妈”到“图书漂流”

第一位报名参加“爸爸妈妈进课堂”开放式活动的妈妈是一位“故事妈妈”,她是一位小学教师,自身在语言领域非常的擅长,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了适合大班幼儿的绘本故事与道具,为我们“爸爸妈妈进课堂”开放式活动翻开了第一页……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班本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大班幼儿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并且能够经常专注地阅读图书。所以从两位“故事妈妈”的开放活动,我们自然而然的根据幼儿的需要顺水推舟展开了“图书漂流”活动。

所谓图书漂流,指我们会在每周五给幼儿进行图书漂流的活动,幼儿可以在教室的“书吧”内自行选择喜欢的书籍或是回家挑选家中的书籍来与班级中的好朋友们进行“故事大王”分享活动。利用双修日和平时的时间,幼儿可以在家中与家长共同亲子阅读书籍,利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讲述书本故事,在每周自己值日的当天来与班级中的好朋友分享故事。

在“图书漂流”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幼儿愿意与班级中的朋友一起讨论书本内容,也敢于在班中其他幼儿面前大胆运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事,这与《指南》中对于大班幼儿的发展要求相符。部分幼儿能够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且在讲故事的同时语言、表情都比较生动。

2、从“万圣节妈妈”到“巧手宝宝”

紧接着报名参与“爸爸妈妈进课堂”开放式活动的妈妈是一位手工达人,结合马上要来临的节日――万圣节,她决定利用幼儿园里常常见到的“扭扭棒”作为活动最主要的材料,结合万圣节主题,制作各类蜘蛛头箍、魔法棒、猫咪耳朵头箍等。通过幼儿自己的双手制作出自己在万圣节开放活动中能够使用到的万圣节道具。结合《指南》我们发现,大班幼儿能够用自己制作的作品来布置环境、美化生活,而在万圣节活动中正好能体现。

3、从“营养早餐妈妈”到“营养早餐我做主”

幼儿园的生活馆让幼儿爱上了生活,爱上了幼儿园,他们在生活馆自己做主包饺子、榨水果汁等。回到家中,班级中的小爱总是喜欢与妈妈分享自己在生活馆发生的趣事,在家也喜欢吵着闹着帮妈妈一起做家务,幼儿园的生活既影响着幼儿也在影响着家中的爸爸妈妈。

所以我们迎来了第四位“营养早餐妈妈”,小爱的妈妈告诉我们,既然孩子们都那么喜欢自己制作美食,这一次我就来做一次关于“营养早餐”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宝贝们回家都想要自己做主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营养早餐,所以从“营养早餐妈妈”我们引出了活动“营养早餐我做主”,根据幼儿的参与,我们共同制作了“营养早餐我做主调查表”,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搭配合理的早餐,并在表格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而爸爸妈妈们也在表格下方留下了自己对于此次活动的感想。

4、从“科学爸爸进课堂”到“PH试纸小作业”

相对于生活馆的有趣,科学馆更多地则是对于科学的探索,本班的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喜欢刨根问底,每次去科学馆活动,班级中的孩子们总是带着一大堆问题回来,美美爸爸关注到了这一点,报名参加了我们的“爸爸妈妈进课堂”活动,成为了第一位走进我们开放式课堂的爸爸成员,还是一位科学爸爸。这位爸爸给小朋友们做了变色彩虹、小孔成像、反射四个实验。结合《指南》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动手动脑寻找答案的同时常常能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感受到兴奋与满足。

而此次开放活动后,科学爸爸还给我们小朋友留了“PH试纸小作业”不仅让此次开放活动走进了教室,还走出了教室,来到了家中。

三、注重教育合力内涵,提升班级文化建设

1、刚开始时,许多家长认为给幼儿讲课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当他们亲临现场,才发现问题棘手,因为他们讲的内容孩子们不能理解、接纳。家长们主动请教老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写好教案。当家长成功地向孩子们完成了一次活动后,感触地说:“这种成就感是从来没有过的!”同时家长在自己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一下提高了,幼儿都非常崇拜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他们感到自豪,此次开放活动在伴随幼儿成长的同时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2、教师作为此次活动的推动者,不干预幼儿的发展,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自由自主的进行开放式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关注活动,从而发现幼儿所需所想,及时进行跟进与推动。活动开展的同时,家长与教师做到及时沟通商讨课程,做到家园合作,增进家长与教师间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