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4 09:0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健康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健康教案

篇1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传统的传习教学方式方法被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代替,学习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必将引起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对教案的编写做出新的思索: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组织好我们的体育教学活动?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去编写教案、完成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编写体育与健康教案依据

1.适合学生生理机能变化特征

中小学生在7-18岁十二年的成长过程中,处于人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心理变化非常大。针对这一特点,在设计课程计划时,学生的生理机能现状就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即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生理机能相适应。

2.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变化

体育新课程关注的是人的培养,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来呈现的。事实上,7-8岁的学生和9-10岁的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心理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体育新课程中,教师课时计划的设计与制订撰写与实施,都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水平。否则,教案再丰富再华丽都是不能实施的。

3.重视主体的认知基础

①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围绕这一主体的要求来进行的,因此,在制订课时计划时,主体的认知基础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制定课时计划内容的难度若超越了主体的认知基础,学生学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畏惧感,于是“学生喜爱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在编写教案、组织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切感,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的认知。

②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过程,现代教学提倡进行情感式的交流,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必须建立在学习对象的情感基础上,如关注差异、师生平等、尊重人格、尊重选择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情感,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的目标

编写教案(制定课时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传统的教案计划往往罗列了许多“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等,但基本上是写来看的,很少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倡导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为本的学习方式,对于格式并不强求一致。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师的课时计划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构成要素,其余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取舍。

1.明确的显性学习目标

这种目标,不是“通过……使学生……”或“培养学生……”等,而是让学生上课第一时间了解到本节课将会“学习……”,通过学习能“懂得……”或“体验……”等,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直接面对学习目的并明确目标,从而主动地获得有效的学习。

2.提供可选择的内容

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对整节课就会有一个全盘的计划。传统的计划强调的是统一,规范有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恰恰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因此,在一堂课上可以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的活动方式,只要对达成的目标有利,是合理的,都应该提倡。

3.教学应是“为了全体学生”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源自前苏联,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教学模式,但经我们几代人数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已具备了我国自己的特色:阶段分明,构思严谨,程序不变,设计细致,因“材”施教,紧扣时间,独立性强。但这里的“材”是教材,而不是人才。这种程序化的设计,就像工厂生产一样,只考虑生产效率和质量。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只考虑动作技能学习的成功和达标率,并不考虑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转变,也不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不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因此,往往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参加活动,这难道不是违背了我们“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宗旨吗?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倡制定计划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思维的变化,强调整体教育效果。也就是说,课程的设计应该从学习目标引入,围绕目标的达成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所做的一切努力应该对实现学习目标起积极作用。同时,还应学用结合,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不同能力的养成,在各种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是未来人才必备的条件。

4.课后小记

传统体育课很少有人注意课后的小记工作,只重视本课“完成某项技术学生有75%”等,还预先设计运动负荷图和是否达到设计等。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不仅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明确了学生学习效果是否促进了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后小记,它不仅是一些琐碎小事的一般记录,还可以把教师对本课的感受,学生的突出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统统记载下来,为今后制定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三、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的表现形式

我们讨论研究了课时计划必须包含的要素,就可以运用这些要素来设计编写教案了。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形式,倡导一种人性化的学习方法。因此,教案撰写也应有个性色彩,并不强调统一格式,但必须有明确的、可操作的、灵活的、针对全体学生健康的目标,课时计划才能得以完整有效地实施。

篇2

一、加强常规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在学习体育知识,练习体育技能的每一节课,都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在常规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安全的重要性。一是学校要出台专门的体育课安全实施细则,包括什么情况下上室外课或室内课;上体育课学生的穿着是否符合体育课的规定;女同学特殊情况的处理;对没有按细则进行上课的教师如何进行处理等等。二是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授课,尤其是个别小学体育学科不受重视,没有考核,体育课不正规,是“一个哨,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种状况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加以整改:第一,不做热身或准备活动,不得学习新的体育技能,一定要在学生的关节、韧带等充分活动的基础上才可以学习新的体育技能。第二,教师做示范动作时,一定要讲解其动作不规范可能造成的后果:影响水平的发挥;导致成绩不佳;不能给人美的享受;特别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第三,有些体育动作必须使学生知道并且掌握保护要领,就像在师范院校体育教练传授我们体育技能是一样的,每个动作都要掌握保护要领,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三是一定要让学生克服盲目的冲动,由于初中生好奇、好动,有时考虑欠佳,在没有完全掌握动作要领时,就去尝试做动作,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消除这个安全隐患。

二、加强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体育课程包含一定的对抗比赛、对抗性活动,这样才能显示体育的竞技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一是注意体育课堂上比赛活动的安全性,小学生争强好胜,有时不考虑后果,容易造成伤害,所以在课堂的各种比赛中,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即使没有身体接触,也要注意安全,各种投掷、跳跃、赛跑类比赛等等。在有身体接触的比赛中,更应当注意安全教育,如篮球、足球比赛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二是学校的大型体育活动,一定要将安全放在首位,要动员所有参赛的学生、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虽然是学校性的体育活动,但是各项工作基本都是,体育老师安排,而且各项活动均和体育有关,因此,教师在平时体育课上就应当加强安全教育,渗透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工作做在平时,让学生在思想上牢牢的印上安全的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即使是比赛,也是如此。

三、加强健康课程的安全教育

篇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是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主要依据,要求教师熟知授课知识要点,具有实践经验者尤佳。

第1步――案例准备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案例务必紧扣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案例内容必须有明确的主题、人物和情节,设计内容应与问题相呼应。本文案例对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个体评估、问题分析、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效果评估等5个步骤,这是教学的重点和主线。考虑实践中患者个体情况千变万化,设计为开放式案例。

案例下发,将事先打印好的案例分发给每个学员。

教学案例

患者,男,35岁,IT工程师。身高175 cm,体重70 kg。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初诊血压155/110 mmHg。血压增高2年之久,曾服用复方降压片效果不明显,后改为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2次/d进行治疗,血压不稳,一直在130-145/80~100mmHg波动。

患者年轻,工作繁忙,吸烟史10年(2 d吸1包),睡眠质量差,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经常凭感觉服药,主观认为平时无不适症状不用降压药也无大碍;还认为是药三分毒,不情愿长期服用降压药,造成长期不规律服药,血压不稳定。

家族环境 父母家住沈阳,患者2006年大学毕业,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自父亲去世后,一直和母亲生活。婚后与妻子、儿子一起生活,其妻子为其高中同学。性格偏内向,在沪亲友不多,主要是工作上的伙伴。曾尝试晨起跑步,但因工作或自身原因(不愿锻炼,嫌太累)没坚持下来,意志力不是很强。单位每年会组织体检1次,除血压偏高外,其他指标还好。

工作环境 白领、长期在办公室从事编程等,工作压力较大,周边有3位同事吸烟,平时喜欢上网,希望能通过网络了解有关高血压预防、治疗的知识。

第2步――案例讨论

分小组 一般4~6人组成1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先做自我介绍,拟定小组名称,推选发言组员。

案例呈现 案例的展示可有多种形式,包括图片、影像、声音等,可将案例制作成几张PPT,学员直接阅读或由教师朗读案例;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手段展现案例,模拟再现实际情景;也可将案例编成剧本,由学员分角色表演。丰富案例展示的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案例的生动性与可及性,提高和加深学员对案例的理解。本案例采用多媒体PPT配文字说明的方式展示。

集中讨论 可以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时,组内每一位学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随时给予指导,注意调动每一位组员的积极性,引导启发讨论思路。

本案例关键信息提示 患者年轻,IT工程师(白领),睡眠质量差;有吸烟嗜好,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对高血压的认识有误区;对服药的认识有误区;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讨论思路

了解分析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年轻白领、接受能力强),区别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综合评估。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角度一一分析,寻找影响健康、影响血压稳定的突出问题(有不良嗜好、有认识误区、对控制血压不利)。

从防治结合的角度考虑处理方法,在患者有通过接受健康教育改变现状的愿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中的作用。

注意运用全科医学理论和健康教育技巧,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第3步――案例解析及解析要点

请各小组将讨论的核心观点写在纸上贴出来,或者直接写在白板上。

各小组先出1位代表进行小结发言。教师注意掌握时间,活跃课堂氛围,掌控教学全过程。

教师解析,解析过程要注意点评学员重要观点,及时纠错和补漏。

评估

一般状况评估:男,35岁,身材匀称;IT工程师(白领),年轻气盛,但接受教育能力强。

健康状况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无其他疾病。

不良生活习惯(危险因素)评估:①睡眠质量差,原因:工作压力大,习惯于晚上编程。②吸烟,原因:提神,排遣情绪。③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原因:没有时间,缺乏意志力。

认识误区(危险因素)评估:经常凭感觉服药,主观认为平时无不适症状不用降压药也无大碍。认为是药三分毒,不情愿长期服用降压药。

家族环境评估:与妻子、儿子一起生活,性格偏内向,在沪亲友不多。朋友主要是工作上的伙伴。

工作环境评估:工作压力较大,周边有同事吸烟,平时喜欢上网。

患者期望评估: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指导,希望尽快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及实施

用药指导针对其对所用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的误解,在健康教育时,为其详细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并为其提供药品说明书,满足其用药知识需求。

讲解药物治疗的作用及重要意义,嘱其不必过于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咨询社区全科医生,寻求医生的意见与帮助;为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与患者协商可采用一些如提示纸条之类的提醒办法。

向其说明长期、按时服药的必要性,讲解不按时服药的危害,指出“感觉血压不高没必要服药”的错误认识,帮助其重新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睡眠指导 为缓解工作压力,与患者协商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采用“放松疗法”,经常性做放松训练操;②嘱其自觉紧张或焦虑时,闭上眼睛,深呼吸;③寻求其妻子配合,由其进行协助与监督其每晚按时休息,良好睡眠有助于缓解丁作压力。

与患者协商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睡眠:①协助其制定工作时问安排,每晚0:00以前必须睡觉。②睡之前不要喝刺激性饮料。③睡眠之前喝1杯牛奶。④睡之前泡脚。

戒烟指导 与患者协商采取以下措施缓解工作压力:①不给自己无谓的压力,面对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这种要求要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②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困难就责备自己。③采用“放松疗法”,帮助其缓解工作压力。④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⑤看幽默诙谐的小动画或短剧。⑥将所遇到的困难或不愉快写下来,写完后把纸撕掉。⑦鼓励将困难或不愉快向妻子或朋友宣泄,寻求朋友(办公室吸炯同事)或家人支持。

与患者协商采取以下措施缓解工作压力:①嚼口香糖。②喝薄荷茶。③中医自我按摩头部太阳穴。按摩方法:四指并拢先按摩上下眼睑,然后按摩的手指从眼角处向太阳穴处移动,按摩数分钟。按摩的时候最好情绪稳定、挺胸收腹,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讲解吸烟的危害,鼓励并协助患者改掉吸烟习惯:①采用“目标分步”实现法,南5支/d逐渐减少至1支/d,循序渐进,逐步改掉吸烟的习惯。②选用替代疗法,如嚼口香糖。

运动指导 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讲解不锻炼的危害,使其认识到坚持锻炼的好处,并寻求其妻子的配合与监督,克服不愿锻炼、嫌太累、没坚持下来、意志力不是很强的弱点。

协助其制定步行与慢跑相结合的运动计划,即锻炼的30 min内步行时间越来越短,慢跑时间越来越长,直至实现全程慢跑。循序渐进,填写运动锻炼计划表,以便进行自我督促。教会其进行运动强度的监测,讲解运动的注意事项。如果时间不允许时,可采取以下方式:①以步代车。②爬楼梯代替乘电梯。③办公室健康锻炼等。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愿望是否得到满足?患者血压波动范围在一段时间内(至少3个月)是否较以前稳定?

要点总结

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考虑角度要立足于维护人的整体健康,不能局限于一点或几点,注意患者各类健康信息的完整性,如个体的一般情况、生活状态、健康状况、用药情况、不良嗜好及生活方式、认识误区、患者期望等。

要熟练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中的独特作用。

要熟悉影响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熟练掌握和运用能促使服务对象有意愿改变各种不良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的科学方法。

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及实施要注重寻求最简便、最经济、最实惠、最能让患者接受的办法。同时要在个体化方案的基础上推而广之,考虑群体因素,综合评估,将普遍性问题应用于群体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及社会效益。

要了解本机构其他科室协同性治疗高血压的手段和信息,如高血压患者俱乐部、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或咨询、健康管理家园、中医治未病方法等,关注患者参与情况。

篇4

1、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法制教育影视片。

2、了解一些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方面的知识,以及了解身边的不良因素对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3、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4、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活动准备:

1、《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2、心理健康咨询台。

3、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网站

4、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5、大屏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6、办心理健康手抄小报。

活动过程:

1、班主任介绍班会内容。并宣布大会开始。

2、中队长讲这次班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责任。

3、教师讲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4、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

5、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篇5

摘 要 现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提高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兴趣,教师生硬的批评和说教已经很难奏效,而心理暗示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所以把握学生的心理,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暗示,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心理暗示 中学生 体育与健康课 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人对客观的选择”,“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体育兴趣理解为:学生从事体育(或体育中某一种内容)学习与锻炼的心理倾向或选择。

笔者通过对重庆沙坪坝区部分中学从初一到高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的现象。主要障碍有这几个方面如:心理障碍、自信心不强、抵触情绪等。

现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提高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兴趣,教师生硬的批评和说教已经很难奏效。而心理暗示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涧物细无声”的效果。

所以把握学生的心理,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暗示,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针对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对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运用心理暗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重庆沙坪坝区部分中学从初一到高二年纪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二、分析与结果

(一)对心理暗示的理解

心理暗示是指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朝期望的方向发展。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者坏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暗示分为自暗示和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种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如著名的成语故事“望梅止渴”就是巧妙地运用了他暗示。

(二)对研究对象的分析

中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3-18周岁之间,体育教育将其分为水平四和水平五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发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从原来的不成熟趋向成熟,生理机能的变化涉及很多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变化”:一是身体外形的变化;二是内脏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

伴随着生理上的发育,身体构造的逐渐完善,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在迅速发展,对事物认识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一切事物,不满足成人和书本的结论,喜欢怀疑、争论和猎奇,也喜欢探索、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但其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容易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例如,容易毫无根据地争论,钻“牛角尖”,看问题孤立偏激,易走极端等。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代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普遍心理特点有:学习责任感不断增强,但学习往往凭兴趣出发;无意占主导地位;喜欢暴露独特的个性,集体观念不强等。

(三)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兴趣不高的分析

通过对重庆沙坪坝区部分中学初一到高二的学生(每个年纪男女生各30人总共3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204名学生在问卷中表现出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存在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7%,其中有过受伤经历存在心理障碍的有4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4%;觉得自身身体素质不行的有3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因为对课堂感到陌生而兴趣不高的有2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认为课中没有必要教授技能技巧而对体育与健康课产生反感的有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因为觉得上体育与健康课很累的有3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觉得课的内容不吸引人的有2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笔者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得到表1: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1.在以往的运动中受到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很低,不敢进行许多类似的体育活动,造成一定的心里障碍,导致体育兴趣不高。

2.由于自身身体素质限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使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体育兴趣的降低。这类学生主要是一些身体素质比较低的学生,如身体肥胖的学生,身体或智力有缺陷的学生。

3.对课堂环境的不熟悉,产生怯弱的心理,导致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情趣不高。

4.初中阶段的男生虽然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高,但对于在课中学习技能技巧的过程比较反感,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是觉得枯燥;女生则认为体育活动应该是男孩子的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5.高中阶段的男生普遍较好,女生由于生理发育,皮下脂肪的增多,对于体育运动特别是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学习特别不感兴趣,怕累、注意形象等问题普遍存在。

6.教师自身技能水平不够,主要存在课程的安排死板,内容老套,在课中不能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到课中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老师,而学生只有被迫地接受,对学生过于严厉,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7.学校体育氛围不够。很多的学校已经推广实施素质教育,但由于在现阶段升学考试中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也不能从根本上实行素质教育改革,只不过是在素质教育外衣掩盖下的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某些地区曾经就干脆地取消了体育毕业、升学考试),从老师到领导不能制定出真正切实有效的措施,很多教师迫于升学的压力,不赞成学生把课余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从而影响到了部分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

三、对策

以下几点是笔者针对运用心理暗示在中学体育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看法:

(一)语言暗示

一位教育学家告诫我们:“教师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催毁一个天才”。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藏有丰富的潜台词,语调的轻重缓急、快慢节奏都带有“弦外之音”,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某种附加的信息。优秀的教师都很注重语言的暗示作用,对学生含而不露的批评,委婉含蓄的要求,不失时机的启发和鼓励都可以通过语言暗示传递。

1.对在授课过程中不专心的学生的语言暗示

对于不专心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加重语调的方法,如:我在实习时一节高一年纪的课上,是一堂广播体操的新授课,当发现有几名女同学在我讲解示范的时候在队伍里面说悄悄话,这时我故意加重了一下我的语调,暗示她们几个不专心的同学,结果那几个女同学在接下的整堂课都学得很认真。但换作是立即停下讲课,对不专心的那几名女同学进行严厉地批评我想结果一定会是很不愉快,即使是她们不讲悄悄话了,但一定会出现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接下来的学习也一定是很不愉快,结果也是事倍功半。而这种含而不露的语言暗示,将批评转为委婉含蓄的要求,往往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于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状态的学生的语言暗示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兴趣的保持情况都不会很长,需要的是教师从旁不断地鼓励与引导。对于在技能学习中出现进步的学生我们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你越来越榜了!”、“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骄傲”、“哈哈,想不到你进步得这么快,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这类的语言,在得到老师积极的暗示之后,就好比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个高点推向另一个更高的点。

3.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的语言暗示

这里我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在以往的运动中受到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很低,不敢进行许多类似的体育活动,造成一定的心里障碍,导致对体育兴趣不高。

这类学生可以看出原本对体育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在受挫之后产生不敢的心理状态。

(2)是由于自身身体素质限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使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体育兴趣的降低。这类学生主要是一些身体素质比较低的学生,如身体肥胖的学生,身体或智力有缺陷的学生。

此类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和周围同学的影响,主动的将自己排除在体育之外,所以在课中表现出懒散厌学的情绪。

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如:“别怕,你能行!”、“来,老师在一旁保护你”、“这个难度对你来说太轻松了”这一类的语言暗示,能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时,有充足的安全感,消除畏难情绪,从而主动地参与到课中来。在学生通过大胆尝试后,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时,又可以用到如:“这次已经很好了,下次一定会更好”、“来,老师帮你总结一下,这次很不错”的暗示,让学生明白,只要积极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中来,一定会得到不错的效果,以此也可以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行为暗示

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行为暗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能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是心理暗示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情况一:对于课堂的不熟悉的学生

这一情况一般出现在刚入学的初一年纪和高一年纪的学生。由于对老师和同学的不熟悉,对于课堂总是多一些怯懦,尤其是面对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学习新的动作时。这时,一个信任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会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当学生们按教师的要求完成某一动作时,教师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而且报以赞许一笑,是对学生最好的表扬。有了这样的一种体验,在今后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能热情饱满地参与课堂活动,这不正是教学所追求的效果吗?

情况二:认为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中传授的技能技巧没有必要的学生

这一情况一般出现在男生当中。比如一些男同学自认为自己篮球很棒,在上篮球课时就表现出很懒散,不愿意学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后,该如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严厉的批评一定不是最好的办法,反之,如果能让这样的学生有机会出来给大家做做示范,然后教师在同学面前给出客观的点评,指出不足之后,由教师亲自针对前面出来做示范的同学的不足做一次规范而优美的示范,相信,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出现质的转变。

(三)环境暗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中,学生许多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无意识地对来自环境的各种暗示所作出的反映。教师创设特有的教学外部环境,能使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如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师在场地、课前的提问、准备活动、游戏的布置中,既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渗透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到的技能技巧。

(四)自我暗示

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种种手段暗示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正如暗示教学法提倡者之一,美国人类研究社社长卡尔·施米歇尔所说:“如果你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很困难,你就会感到困难。但是你如果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的老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头脑中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可能想到的情况还要容易”,这就是自我暗示的魅力所在。

四、结论与建议

(一)建议

针对以上几点影响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学习兴趣的因素,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和对心理暗示的理解,通过和指导老师、中学教师进行探讨发现心理暗示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到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去,可以有效地消除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们对体育于健康课的学习兴趣。

(二)结论

在对中学生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中学生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充分把握住中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找出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兴趣不高的原因,屏弃以往教学中用到的严厉批评学生的方法,多采用委婉的、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方法,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学生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争当课堂的主人,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章志光.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4-98.

[2] 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季浏,祝蓓里.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郭志明.教师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M].1992:60-97.

[5] 汪芳林.心理暗示教育的七种途径[J].教书育人.2000.(3):13-20.

[6] 宋少卫.巧用心理暗示与孩子沟通[J].高中生.2007(04):28-33.

[7] 黄美.心理暗示的妙用.当代教育科学[J].2003(13):70-74.

[8] 张洪波.谈心理暗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0(08):12-15.

[9] 黄晏.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Z2):5-8.

[10] 汪孝英.对情绪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3(01):12-16.

[11] 谢惠容,马国英.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四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9(03):35-38.

篇6

摘 要 体质健康教育是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可以增强体质,培养品质,开发智力,发展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特挑选西南两个城市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获得该领域的基础数据;初步了解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与局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体质健康教育 学校体育 马鞍山市 六安市 中小学生

健康是人类面向21世纪所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体质健康教育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中小学体质健康教育承担着培养青少年科学健康观的责任。健康不是没有病,而是身心全面健康的状态,包括:身体的、精神的、情感的、心灵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体质健康教育应从儿童、青少年抓起,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在中小学进行体质健康教育时机最佳、效果最好。我国有近三亿在校生,由于该人群具有身心、智能力发育、群体生活、变异性、可塑性大等特点,决定了中小学体质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该人群的体质健康教育,不仅为其终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体质健康教育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困难。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从不间断,但连续四次的全国学生体质调查却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人数显著增加。学校体育的调查也发现:学生锻炼行为的养成率和巩固率很低,“知行冲突”在高年级学生中十分普遍。面对此种情况,我们需要深刻反思,以新的视角来构筑适应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运作体系。

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在专家组的指导下,采用PPS法抽选学校样本,在学校样本中按PPS方法抽取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初步了解两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大课题的结题提供一份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金寨县中小学140名领导和教师(其中中学70名、小学70名),900名中小学生(其中中学450名、小学450名)。

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金家庄区、向山区中小学160名领导和教师(其中中学80名、小学80名),960名中小学生(其中中学480名、小学480名)。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120份,回收2076份,回收率96.07%, 其中有效问卷2010份,有效率94.83%。

2.专家访谈法:与部分体育专家就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座谈,了解其观点和态度。

3.数理统计法:在数学教师的帮助下,运用SPSS6.0统计软件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此相关的资料10篇,为本文提供理论参考。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两市体育教师的文化程度与工资收入情况

两市体育教师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工资水平较文化教师低。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看,中学:本科以上学历占77.27%,大专学历占22.73%;小学:本科以上学历占36.36%,大专学历占54.55%,中专学历占9.09%。收入情况基本同学历、年龄成正比,体育教师的收入较文化课教师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文化课教师补课待遇高,而体育教师课外训练和活动课的待遇低、有的学校还没有;其次,是基本课时的奖金系数比文化课教师低。

(二)两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1.两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

问卷显示,普遍认为学生体质与遗传和学校教育有关(遗传占70.25%、学校教育占68.63),普遍认为生活习惯、安全意识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容(生活习惯占97.73%、安全意识占90.91%),普遍认为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有效(很有效占54.55%、有效占38.64%)。这说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的体质和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是深刻的,他们对体育课在其中的作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2.两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体质健康教育的看法

问卷显示,普遍看法是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很重要(占81.82%),而实际上很多做法却自相矛盾。如:学习负担过重(占53.30%),活动空间小(占43.18%),健身场地不完备(网球场4.51%、羽毛球场40.90%、乒乓球台86.36%、排球场59.09%),对健康知识的宣传缺乏(宣传的占18.18%)。

(三)两市中、小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1.两市中、小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

问卷显示,学生普遍认为体质健康教育重要(82.5%),普遍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容(95.00%)、安全意识是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容(87.5%),大多数关注体质健康知识(83.50%),他们的体质健康知识大多来自电视和报纸(电视71.67%,报纸37.5%)。这说明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是深刻的,但认识大多来自传媒,而非体育与健康课。

2.两市中、小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的看法

问卷显示,学生大多数认为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起着促进作用(83.30%),也有13.30%的学生认为看不出效果。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从调查的结果看,主要是学校领导和文化课教师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足。如: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活动时间少(53.30%认为过重),学校体育锻炼设施不健全(67.50%),有相当多的学校没有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48.50%)。

(四)社会各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影响

问卷显示,父亲支持体育锻炼的占76.7%,母亲支持体育锻炼的占83.3%,说明父母对子女的身体健康情况非常关注。媒体也对此作了大量报道。经常看健康教育电视节目的占26.67%,认为有效的占81.5%;看健康教育杂志的学生占62.4%,认为有效的占80.32%;听健康教育广播的学生占26.5%,认为有效的占35.2%。但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有学生参与的更少。调查中有86.7%的学生反映社区不组织活动,即使有组织的,间隔时间也较长(一个月一次5%),组织的内容大多数是成人和老人活动的项目,忽视了社会生力军――学生。以上说明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视,但也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未做出实际行动。

(五)两市中、小学生课外体质健康活动现状

1.两市中、小学生课外体质健康活动频数

体质健康活动频数是指学生每周参加体质健康活动的次数,调查显示,两市中、小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质健康活动3次或3次以上的达53.10%,这高于1996年通报的我国体育人口31.4%的比例,说明两市中、小学生有较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且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要高于女生(男生为64.23%,女生为39.94%),体现了男生好动,女生好静的特征。

2.两市中、小学生课外体质健康活动的时间

调查显示,两市中、小学生课外体质健康活动时间较短,每天活动不足1小时的占76.65%。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各校为了应付中考或高考,挤占课余时间进行补课是一种客观现象。

三、结论

1.两市体育教师的文化程度较高,工资待遇较文化课教师低,从而导致部分体育教师的流失。

2.两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深刻,但实际工作中往往自相矛盾。

3.两市中、小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深刻,苦于学习压力,除了体育课外,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对于体质健康教育知识多数来源于电视和杂志。

4.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方面起促进作用,但力量有限。

5.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体质健康教育都很关注,但却未很好地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光靠学校体育,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只有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两市中、小学生每天的课外体质健康活动时间短,运动量不足,且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要高于女生,体现了男生好动、女生好静的特征。

7.两市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滞后。

8.学校领导的思想认识和多年来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都会极大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学校体育对体质健康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建议

(一)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

1.加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今后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主要举措。因此,可建立与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加强理论研究。

2.抓好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教材既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教师讲授、学生活动的对象与客体,它是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现有的健康教育教材,虽是近年编写的,但不是很全面。随着影视与多媒体的发展,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设也应将影视与多媒体等电子教材建设作为重点。

同时,在体育与健康融为一体,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一是在师范大学的体育系或体育与健康学院等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培养合格的师资;二是鼓励在岗的体育教师自学医学、心理学知识,尽快担负起学校健康教育的重任;三是对承担健康教育的现任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在岗培训,以提高授课质量。

(二)对学校领导层来说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工作者的生活待遇,特别是社会地位的平等,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

2.学校要有计划的开展体质健康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

3.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社区的活动空间和新型的器材资源、家庭的亲情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立体网络,有效弥补学校体质健康教育的不足;

4.对学生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加强学校和家长、家长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同时,可定期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活动,培养家庭成员的体育意识,为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5.发挥学校优势,定期向社区派遣教练员,组织健康活动的开展,解决社区体质健康教育的障碍,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6.利用学校的社会功能,加强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调动各方面力量介入学校体质健康教育。

7.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学生体质健康活动的场地和空间。

(三)对学校教师来说

1.对文化课教师来说

(1)不能只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协作精神,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的问题。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平等的教育活动,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所以文化课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大力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

(2)狠抓课堂质量,让学生从书本中解脱出来,还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

2.对体育教师来说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体质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2)“以学生为本”,注重健康知识的人文价值,用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传达人文关怀。

(3)对各种健康知识和实用技能综合改造,强调生活化和可操作性。

(4)精选方法,以少且受益深为标准。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追求实用、有效,达到“一法之效然,百法之效亦然”的效果,否则容易务广而荒。

(5)从兴趣入手,培养习惯。一个人对某项活动有了兴趣,且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就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这对习惯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习惯成自然,体育锻炼一旦成为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能与我们相伴终身。

(四)对学校学生来说

1.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从多种渠道获取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知识;

2.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学习,帮助教师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

3.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分数第一的“束缚”中跳出来。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1).

[2]秦椿林.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庞元宁等.试论中国不同年龄人群体育现状[J].体育科学.2000(1).

[4]曲宗湖.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季克异.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2002(6).

[6]马凌.新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J].体育教学.2003(2).

[7]潘建芬,唐东辉.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卢元.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篇7

关键词:西北民族大学;体弱残病大学生;体育保健;教学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99-01

针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保健班教学方案设计的研究,本文采取实验法为主,观察法和文献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教学方案的设计调查研究,为改善高校保健课程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相关概念

体育保健课:体育保健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卫生保健意识的教育过程。课程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锻炼,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心理生理活动,取得增强体质,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运动处方:19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运动处方”,国际上得到承认。90年代我国的周士枋教授给运动处方下的定义是:“在运动疗法治疗中,常以处方形式来确定运动种类和方法、运动强度、运动量,并提出治疗中注意事项”。

(二)西北民族大学体育保健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自1996年开课以来 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案以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育保健课程教学方案特征: 内容多项目杂有较大选择性, 重视全身机能训练,重视养生保健,注重个体差异,有一选择教学内容,针对身体康复约占课程的30%左右,一些终生进行的活动项目,跑游泳 乒、羽、篮、足、健美操 太极拳 养生舞蹈 太极剑占课程比例的20%,教学内容由粗到静过度,由广到侠多度。

体育康复的运动处方制定:

首先对学生目前身体健康状况做出不得调查了解:对2009级至2011级辅修体育保健的学生的年龄、性别、既往史、遗传病史、现在病史 最近体制检测报告(医院病历) 专家补充检查(自术后恢复状况) 疾病诊断等方面和相关资料进行测试和分析总结,健康状况调查如下: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制定的,不同体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体育项目,根据学生的恢复程度定期改进运动处方。针对以上学生的健康状况,为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量身制定了体育保健运动处方。并跟踪调查体育保健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的身体恢复效果做阶段性比较。以小儿麻痹后遗症为例。课堂讲解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临床表象,发病的原因,针对目前的病情可采取的治疗方法等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具体案例设计康复方案。

小儿麻痹初期运动处方:①全身性活动,慢跑②拉伸身体 主动拉伸患肢,股四头肌的锻炼:坐位,换腿膝关节取伸直姿势,做髌骨运动。坐位,换腿取屈膝姿势,在手帮助下用力伸膝,或者坐位,在小腿负重下伸膝③(斜对墙壁)俯卧撑 5-10次④马步冲拳 5-10次⑤胫肠肌锻炼:脚背上翘练习,足跟步⑥俯卧背翘 或站位体前屈后伸 绕髋关节⑦吊挂牵引拉伸患臂,绕踝关节膝关节⑧髂腰肌锻炼:侧卧位大腿屈向腹部 仰卧位屈膝抬腿(脚步离地面)仰卧位直腿举起⑨每周4-6次,每次1-2小时。

小儿麻痹中期运动处方:

①全身训练②部自我按摩,拿捏,拍,叩③拉伸运动(辅助工具,哑铃)专门性训练上肢运动,下肢运动④动拉伸 外力帮助拉伸⑤太极拳系列或自己擅长和喜爱的体育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游泳、毽球⑥每周5-6次,每次1.5-2小时。

(三)教学方案的设计效果评价

对2009级至2011级学生三个学期体育保健课程的学习和运动处方的实施,根据体质监测结果,最近医院体检报告单,不定期改进运动处方,检查运动处方实施情况,定期体质恢复情况检查(学校医院或学校体质检测中心),对学生的康复效果结果仅以小儿麻痹后遗症为例:换肢肌力有明显改善,萎缩肢体活动范围扩大,截肢周围痉挛有所改善。

二、结论

对体育保健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及评价标准等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体育保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进行选项教学实验,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个体差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以求使病残大学生身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尽量能够得到与正常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整个课程的设计重视个体的发展,着眼促进体弱学生的体质恢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技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

作者单位:杨贵兰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曲世明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杨贵兰(1983-),女,黑龙江嫩江县人,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曲世明(1983-),男,黑龙江勃利县人,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一部,主要从事医药保健。

参考文献:

[1]卓大宏.医疗体育常识主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篇8

各党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我院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卫生服务。院党委决定,在全院范围深入开展“学习‘八荣八耻’,争当健康卫士”主题教育活动。一、活动内容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讲话,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健康卫士。

二、活动安排

1、学习教育(3月27日——4月30日)

医院4月上旬举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服务为民健康卫士”专题讲座,同时各支部要以“学习‘八荣八耻’,争当健康卫士”主题教育为载体,组织干部职工通过党团组织生活会、主题座谈会、讨论会、撰写心得体会等学习教育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做到人人有笔记、人人有体会。(党办负责)

2、主题征文、演讲(5月1日—5月30日)

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以“学习‘八荣八耻’,争当健康卫士”为主题,“我与医院共发展”为内容的征文、演讲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引导干部职工把“八荣八耻”内容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工会负责)

3、实践教育(6月1日—12月31日)

继续开展“以一带五”、“青年志愿者”、“我与医院共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实践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医院蔚然成风。(团委负责)

4、总结表彰(20__年元月)

各支部认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民主评选、支部推荐2至3名健康卫士,并将活动总结和健康卫士事迹材料于12月20日前报党委办公室,经院党委确定,给予表彰奖励。(党办负责)

三、活动要求

1、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荣辱观念是善恶、是非、美丑等价值理念在一个时代的具体体现,是人们赖以行动和自律的标尺。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核心问题,从法律、操守和信念的高度,以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涵,科学定义了我们时代应该具备的是非观念、善恶分辨和美丑界限,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指引性。“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引导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理清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紧迫问题,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坚持不懈地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全院干部职工。各支部要在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中贯彻“八荣八耻”,要把干部职工引导到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热情和力量的道路上来,把干部职工引导到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道路上来,鼓励干部职工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激励干部职工在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两个层面与错误的观念作斗争。

3、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工作实际和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全院干部职工要在具体的岗位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争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者和促进者,以实际行动忠诚于党的卫生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4、坚持与当前开展的学习贯彻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各支部要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引导广大党员认真践行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切实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严格规范思想行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表率。

5、坚持与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医院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各支部要狠抓已经制定的 思想政治工作、职业道德建设、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措施的落实。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让何以为荣、何以为耻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做人做事的准则,树立人民群众健康卫士的良好形象。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化学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悟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体元素的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教学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

引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水平也逐渐提高。吃得好是否就身体好呢?

如果饮食不合理会引起营养不良。如何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

多媒体显示:几种营养强化食品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97~P98,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多少种?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50多种,除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氧元素、钙元素

归纳小结:

1.成人体内约含有钙1.2kg。钙是构成骨、牙齿的重要成分,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变形,出现佝偻病、牙齿发软,易患龋齿等症状。成人缺钙,发生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必须摄入足够的钙。幼儿、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我国营养学会1998年对每日膳食中的钙供给量提出建议:婴幼儿400

mg~800

mg,青少年1

000

mg~1

200

mg,成年人800

mg,老年人1

000

mg~1

200

mg。

【设问】哪些食物中含有钙元素呢?

【学生活动】学生抢答(对答得最多的学生给予表扬。)

【多媒体显示】常用食物中的钙含量(mg/100

g)

提问:氯化钠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讲解:钠和钾元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讲解:以上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均超过0.01%,称为常量元素,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对人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作交流

对照下表,分组讨论交流锌、铁、硒、碘、氟五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健康的影响。

元素

人体内含量

对人体的作用

适宜摄入量

摄入过高、过低对健康影响

食物来源

多媒体显示:

讲解:另外我们再介绍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硒:生命的奇效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能治疗高血压等疾病,但是摄入过量会使人中毒。

锌:智慧元素,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微量元素同其他元素一样,受体内平衡体制的调节和控制。摄入量过低,会发生某种元素缺乏症;但是摄入量过多,微量元素积聚在生物体内也会出现急、慢性中毒,甚至成为潜在的致癌物质。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土壤和水中缺锰,可能是芬兰和中国某些地区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

反馈提升

1.用元素符号填空。

(1)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的元素

(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摄人量过高、过低会引起贫血

(3)能防止龋齿,缺乏易产生龋齿

(4)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过量不会引起中毒

(5)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摄人量不合理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请根据下表列出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填写相应的元素名称及符号。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元素名称及符号

缺少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缺少会引起贫血

缺少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少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3.钾元素可以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及代谢。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果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酸钾(C6H5K3O7·H2O)。下列有关果味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每个分子中含25个原子

B、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该物质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D、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7︰3︰8

篇10

关键词:标准教材 选编教材 合理搭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22

笔者在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多年,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编写教案探讨教学。国家教育部基本上每隔几年就出版发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教材。全国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基本上是以这一教材为标准制定本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和进度的。但是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省各地区情况千差万别,每一所学校的基本建设和体育场地场馆设施状况差别就更大,如果完全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制定本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难度是很大的,而且也不符合现实。

所以,要想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既不违反教育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又可以充分照顾到各个地区学校的不同状况,各个学校体育教学的自选自编教材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的合理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旨是健康,也就是说不论开展什么样的体育项目,都要遵循健康这一要素。

大家知道,建国初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曾针对全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过《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体育大纲》,那时的原则和标准是以运动成绩为基本要素,提倡培养尖子生和优秀运动员,忽略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更忽略了全体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均衡发展,虽然看似强健了体魄,但对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全面均衡发展是欠缺的。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呢?笔者以为心理和生理的均衡发展才是真正的健康。要达到这一目的,标准教材和自编自选教材的合理搭配使用是符合现代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原则的。下面,笔者就标准教材与自编自选教材的合理搭配作一简要分析。

1 自编教材应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原则

在具体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无论学校学生情况有多么不同,都不能违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体现出的健康这一基本原则。

健康,应该是全方位的、科学的、合理的。如果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时,不能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或者只注重学生单一的身体素质,或者偏袒学生的运动成绩;亦或只顾学生快乐,亦或不管体质好坏,都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原则的违背。

前面说过,我们对健康的理解,应该是全方位的。健康包含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这两方面内容。生理健康似乎容易理解,就是人们常说的身体健康的生理指数;心理健康就不那么容易衡量了。其实,要真正理解心理健康并不难,心理健康就在我们生活中善良,诚实,团结,友爱;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艰苦朴素,积极进取等等这些人类共同的优秀品质,都应该是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所以,在具体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和自选教材时,都应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达到均衡发展。

2 标准教材和自选教材的分配比例

关于这一点,笔者在此不能给出一个标准。因为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学校情况不同,标准教材和自选教材在体育课教案里所占比例不尽相同。

比如在标准教材里,有相当的内容是和“水”有关的,但是这些内容在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在广大偏远山区学校就不能或者不能完全体现在体育教案里。而标准教材里的有关冰雪方面的内容,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学校也同样不能或者不能完全体现在体育课教案里。所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体育教师就要因地制宜地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和编写相应的体育教案了。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科目,对于自然环境,场馆场地,体育设施器材的依赖性很强,而恰恰在这些方面各个民族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别非常巨大,客观上造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很难在所有学校统一实施使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具体实施时,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学校体育场地场馆情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案。至于标准教材和自选自编教材在教案里所占比例的多少,也不能一概而论,只要不违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原则和精神就行。

在雨多水多的地区,我们可以加大与水有关的体育项目开展比例,比如水球、游泳、跳水等等;在山多沙多的地区,我们同样可增加跑跳攀爬以及耐力方面的体育项目开展比例,比如蹬山、野外跑、沙漠步行等等。在体育设施较为完善的地方学校,可以适当提高体能技巧训练等方面的项目比例,例如体操、舞蹈等;而在体育场馆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学校,我们又可以增加游戏类项目的比例,例如具有民族特色的角力、对抗、摔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