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6 03:3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教案

篇1

一、学生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目的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二、班会准备

1、班会前一周,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小摊进行实际调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2、排演小品《爱买零食的他》。

3、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

4、准备一脸盆水以及洗手液、毛巾等物品。

三、班会程序

1、主持人宣布“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2、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以“食品安全与卫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位同学已经经过自己的实际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有关“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知识。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的目的。

3、主持人请同学们汇报对学校周围小摊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

学生谈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烤羊肉串、烤年糕的桌子又黑又脏,食品上叮着苍蝇,有沾满了灰尘。②制棉花糖的机器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去,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③袋装食品没有明确的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

4、主持人小结:大家的眼睛可真亮!观察得非常仔细,调查得很全面,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样的食品我们同学吃了能不生病吗?下面我们来看小品《爱吃零食的他》。

5、小品表演《爱吃零食的他》

主要内容:上课时,一个男生突然肚子痛,送到医务室。经校医诊断是得了急性肠胃炎。经过了解,他早上上学时吃了小摊上的油炸鸡腿。

全班讨论:①这位男生得的是什么病?

②他为什么会生病?

6、主持人归纳:学校规定不能到小摊上去买零食吃,可有的同学偷偷地去买,不听老师的劝告,刚才的这位男生就是因为吃了小摊不卫生的食品而生病的。那么究竟什么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己从大超市买的食品和我手里的小摊上的食品进行比较,看看安全的食品必须有哪些标识。

学生比较并且讨论:安全的食品要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具体的地址和电话、保质期、食品的具体组成成分和重量等。

7、主持人:我们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讲的安全标识以外,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那么究竟怎样洗才能把手洗干净呢?请A同学为我们作示范,大家一起伸出手来试一试。

①先把双手放在水里浸湿。

②用洗手液将手心和手背都擦遍。

③搓搓手腕,搓搓手背,再搓搓手心。

④用清水将手上的泡泡洗干净。

⑤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把收擦干。

8、班主任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想法及时地和同学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大家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道理。同学们也都表达今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心。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如何去选购安全的食品,并练习了怎样洗手。希望每位同学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大脑更聪明。

二、学生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目的:

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班会形式:

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班会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选定主持人和参赛队员,搞好舞台布置。

3.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

(一)班长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请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主持人: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

(二) 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必答题)

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第一、二组为苹果组,第三、四组为荔枝组。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 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和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苹果 C、面包和牛奶 D、馒头和豆浆

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看来战况还满激烈喔!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分。……

(二) 抢答题

主持人:下面要进行第二轮的比赛,同学们加油呀!这一轮的比赛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同学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在我问完题目后,就可以回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

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

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

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

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

(三)辩论题

小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说出你们的意见和结论。说得最好的小组加3分,第二名加2分。

主持人: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结论:弊大于利、应停止使用。

主持人:好啦,比赛到这里结束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组的积分。

(四)《食品卫生安全童谣》(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念)。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

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

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

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

篇2

关键词: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36-03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相关恶性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已上升至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食品掺假以及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为保护人类健康,减少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发生,2001年至今,一些工、农科院校陆续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也相继设置了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是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衔接学科。因此,如何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是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掌握医学背景知识、提高对医学相关课程兴趣的关键。本文在对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调查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择潍坊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共计102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大四毕业班学生(半年实习)48名,在读学生54名。另外选择38名代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调查。

(二)研究方法

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安排、课时安排、授课方法与手段及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其中课程内容设置部分每个条目给出非常有必要、较有必要、一般、没必要四个选项,并依次赋予分为4、3、2、1,得分越高,认为越有必要开设相关内容。问卷由调查员统一发放,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并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

(三)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内容设置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门课程共15章内容,平均得分3分以上的12章,占80%,2~3分的3章,占20%。排在前10位的为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公共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及预防、特殊人群营养、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较普遍,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和老师对疾病与健康的关注度大于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关注。

三类调查对象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内容必要性的认识不一致的有:在读学生认同度高于毕业生的有食品营养学绪论、营养学基础、临床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毕业生认同度高于在读学生的有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公共营养、特殊人群营养、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毕业生认同度高于教师的有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毕业生、教师、在读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内容必要性的认同见表1。

三类调查对象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内容认同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与毕业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65,教师与在读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76,毕业生与在校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0.60。在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在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生活事例中。在校学生对课程内容认同度与老师最接近,相关系数为0.76。毕业生也经历了在校学习的过程,但经过在食品、疾控、检验等相关行业的实习,接触和处理了当前社会最新的、最贴近生活的食品安全事件、食源性疾病事件,其对这门课程的意见和教师、在校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65、0.60。

(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时间安排

1.学时安排。本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营养学绪论学时数为2学时的占52%,营养学基础学时数为5~6学时的占69%,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46%,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52%,公共营养学时数为2~3学时的占81.4%,特殊人群营养学时数为4学时的占55.9%,临床营养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70.6%,营养与疾病学时数3~4学时的占100%,食品污染及预防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92.2%,食品添加剂及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61.8%,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学时数为2学时的占57.8%,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95.1%,食源性疾病及预防学时数为4~5学时的占5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学时数为2~3学时的占81.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62.7%。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设定理论课程为3时,每部分内容的学时数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见表2。

在食品营养学绪论、营养学基础、食物中的活性成分、特殊人群营养、食品污染及预防、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等几章内容的学时安排上基本一致的。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公共营养、临川营养、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课、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几章内容的学时安排上,教学大纲中安排的学时数少于调查结果,学生要求相应增加。原因可能为这些内容既涉及到营养又涉及到疾病,营养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可深刻了解本专业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提高学习兴趣。根据调查结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节的学时数可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医学相关课程的积极性,更好掌握医学相关知识,加强对社会、人类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更好的体现医学院校为背景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优势,有利于扩宽就业途径。

2.课程安排。根据本次调查,72%的学生认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授课时间应该安排在第3学期,该结果和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方案一致。宁波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将营养与食品卫生开设在第4学期,第三学期主要学习食品及食品工程相关课程,这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所依托的学校的性质有关。医学院校医学是强项,培养的学生是体现医学背景,掌握医学知识和食品检测技术的宽口径人才;而工科院校食品工程是强项,培养掌握各种检测技术、食品研发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授课方法及手段

7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导入法非常适用于这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维生素C这节内容时,将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图片及视频,以及维生素C缺乏时出现的症状的图片、视频引入课堂内容,利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讲解维生素C的特点,生理功能,缺乏的原因,缺乏导致的体征及疾病等内容。把食物与预防疾病紧密联系起来,既提高了该专业学生对食品相关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其对医学相关课程的兴趣,有利于体现医学院校以医学为背景、预防为背景的专业特色。

本次调查中有30%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跟不上。这可能与学生刚开始接触医学相关内容有关系,可根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具体内容及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重点内容可利用多种教学法优化组合、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演示视频、多媒体课件和工业检验录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践行“浸入式教学”理念,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45%的同学认为可建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网站,把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及参考资料等课程资源上传至网站。这样可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与信息,学生有疑问时也可以随时在网站上留言、提问,以便教师及时解答,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好这门课程的衔接作用。

(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

本次调查的102名学生中有40%学生认为应多开设传统的营养学实验,58%学生认为应开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实验技术手段,30%学生认为应多开设案例讨论,把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联系起来。因此实验教学内容的选定既要有传统的营养学实验,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素养的训练,又要有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现代实验手段,还应把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健康紧密联系起来。

三、讨论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诸多环节雷同化程度高。同一专业的低水平、无差别、重复性建设,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另一方面极大地加剧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为此地方高校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须在特色上做文章。专业特色是保持专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驱动力。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须有其特色,即有效利用本校资源,加强医学相关内容的教育,在课程、实验、实习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培养既懂食品知识,又懂医学知识的复合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使学生成为掌握医学、营养学、卫生学、食品安全学以及食品检测技术,熟悉GMP、HACCP等国内外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法规,熟练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关、食品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等与食品相关单位从事食品质量监控、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工作,也能够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下午四点四十分我们观看安全教育影片,使我大为震撼。

在统计中得知每年由于车祸而死亡人数多得惊人,而且大多数都是中小学生。一名叫钱红艳的小女孩因为车祸而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她的爷爷让她下半身躲在篮球里,用篮球来代替自己的双腿来走路,人们都叫她"篮球女孩".她是多么可怜,因为车祸,把她的自信心碾得粉碎,让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们应该遵记交通法规,不让悲剧重演。

在夏天游泳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了。而溺水身亡的人数等于每天一个个班级里的一位学生不见。在游泳中我们不能在没有大人的看护下进行比赛,在遇到有人落水时要呼喊大人来帮助,我们还要学会对溺水者进行抢救。只要学会做到这些要求,我们就能在夏天游泳时有保障。

不给陌生人开门,也是我们所要牢记的。影片中的小主人公是聪明的,当自家停电陌生人冒充修电工人时,他打给同学电话得知没有停电。又假装和爸爸打,说他马上回家来下走陌生人。我们都应该学习小主人公,当陌生人来时从容镇定,不慌不忙地来应付。

我们只要做到遵守交通法规,了解游泳常识,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我们一定可以拥有安全,更好的来面对崭新的每一天。

篇4

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凸显治本之效。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一省市工商机关针对农村食品经营者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质量意识薄弱的特点,因地制宜,突破监管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新途径,已成为十一省市工商机关始终追求的目标。浙江省工商局从抓经营者自律入手,以推行“万村放心店工程”为抓手,构建经营者自律、市场公开竞争、社会参与监督、行政引导规范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已覆盖了全省95%的行政村。通过“五个统一”抓好制度建设,即统一牌匾、统一制度、统一标识、统一台账、统一承诺,使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得到了100%的落实。通过“四路并进”的竟争态势抓好食品入市关,即由配送企业、加盟连锁超市、食品批发市场、流动放心车实行定点配送,形成了食品经营者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互动约束机制。通过“两措并举”的考核激励与竞争劣汰措施抓好实效,即放心店和维权网建设作为属地工商局目标责任制列入考核,让消费者和社会代表共同参与测评;对放心店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好的给予经费补助,差的坚决摘牌,被摘牌放心店有220家。通过“一网多用”的县、乡、村的三级消费维权监督网络抓好农村食品消费维权。即建立消协分会、维权监督站、设立监督点、聘请维权监督员,实现了放心店自律与维权网监督的有机融合。宁夏自治区工商局从借助政府基层组织力量入手,以推行“村所挂钩”监管模式为抓手,构建社会监督、经营者自律、行政监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区覆盖面已达到98.24%。

“村所挂钩”以村委会为依托,在行政村建立维权站点,由工商所所长任站长,村干部任副站长,村民为义务监督员。通过统一名称、统一电话号码、统一办公地点、统一奖惩的“四统一”,形成了机构、人员、职能、责任、经费落实到位的安全监管互动机制。这一机制的实施实现了“五个确保”,即确保所在地的食品经营者的自律制度覆盖率达到了100%,确保12315进村镇达到了100%,确保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达到了100%,确保工商所“两图一书”达到了100%,确保市场巡查达到了100%。甘肃省工商局从抓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代化网络模式入手,努力构建三大监管服务体系。即依托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构建具有“相对集中受理,分工协作办理,应急指挥调度,信息汇总分析,进行消费提示”农村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监管快速反应体系。武威市工商局利用这一体系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全部追回了104只有毒羊肉和32付有毒羊下水,避免了一次食品恶性事故的发生。依托“一会两站”消费者维权机制,84%的农村地区构建由乡、镇、村负责人和村民参加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社会监督服务体系。榆中县“一会两站”成功调解了一起4个乡镇、10个行政村997户农民因种子质量问题致使1888亩农作物受损、准备集体上访的突发事件,为受害农民争取补偿款94473元。依托18台食品安全检测车和500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形成的食品质量监测机制,构建省、市、县、所四级联动的食品质量安全电子网络监控体系。这一体系先后对市场上销售的15类61种39119个批次的食品进行了快速检测,销毁处理各类不合格食品1176公斤,大大增强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难题寻到了有效的治理之策

目前,城市社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为无照经营食品多发地带,对分散于这些地区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如何治理成为考验十一省市工商机关全面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西安市、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湖南省汉寿县等地工商局清醒地认识到无证无照经营食品不仅仅是单纯市场秩序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依照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要求,提出了治理无证无照的指导思想: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牵头,工商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全面实施综合治理。这些工商机关以解决城中村无照经营为重点,积极采取“疏导与治理相结合,以疏导为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措施,使食品市场经营主体持照率达到97%以上。上海市工商局针对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的“三大特点”,即96%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来自外省市和上海市下岗失业者的人员结构特点,98%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经营规模小、技术含量少、投机成本低而市场需求大的经营结构特点,98%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分布于自有或租赁居民房、违法搭建房屋、农民宅基地房的经营场所特点,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确立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场食品经营持照主体率已达到99.8%,窝点的回潮率从去年的62%下降至18%。西安市工商局雁塔分局针对40万(占60%以上)外来人口居住在37个城中村中、城中村居民90%经济收入都来源于出租房屋的特点,探索出了“四位一体”,即由工商牵头,公安、卫生、街道办事处村委会负责人组成“社会联动监管服务领导小组”的城中村互动制约疏导监管模式,基本上实现了联合警示奖励、联合端挖窝点、联合信息通报、联合召开会议、联合执法检查的“五联动监管服务”机制健康有序的运行,使37个城中村示范村平均持照率已达到了96%,有效地净化了城中村食品市场经营环境和经营行为。

三、推行经营者自律制度方法多样灵活

十一省市工商机关清醒地认识是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其关键环节还在经营者自身的诚信度。其中推行经营者自律制度是确保诚实守信经营的有效举措之一,围绕这一举措,九省市工商机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各项自律制度。广东省工商局积极推行“市场食品质量准入”管理方式,即通过标准准入管理、检测检疫准入管理、市场抽查准入管理、购销挂钩协议准入管理来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已有3352个集贸市场、超市实施了市场食品质量准入制度,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覆盖面达到81.3%,其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市所有食品市场已全部实施了市场食品准入管理。甘肃省古浪县工商局实施“八个做到”自律制度指导服务模式,即通过食品批发户在建立食品电子档案时做到及时录入未备案的食品信息、建立食品书式档案时做到及时登记分类归档、建立购货台帐时做到账货帐票相符、建立销货台帐时做到账货帐票相符、使用信用卡时做到随货发放;食品零售户在建立食品档案时做到一品一档分类归档、建立购货台帐时做到账货帐票相符、建立销货台帐时做到账货帐票相符、使用信用卡时做到随货发放,使辖区经营者自律制度建立覆盖面已达到了100%。上海市工商局在食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食品经营者中全面推行食品安全标准化合同文本,通过合同文本确定食品经销商与供货商的法律责任,已有50%以上食品经营者自觉利用标准化合同文本落实自律制度,根据合同约定已销毁不合格食品220余吨。

同时,通过明确市场业主第一责任人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内控机制的措施,使食品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成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引导经营者建立健全各环节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并同内部考核结合起来,责任到人,更好地对消费者负责,积极推进食品经营者自律体系建设。福建省工商局实施食品安全市场业主责任制措施,即通过签订合同明确了市场业主(即市场开办者)是市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指导市场业主建立对经营者资格进行查验把关、建立食品质量管理机构、为消费者投诉提供方便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从而明确了市场业主、经营者、工商部门三者的责任和关系;通过制作《市场业主责任制指导手册》,对上市肉品、蔬菜、水产品、禽类产品、月饼等市场业主和经营者实施分类指导,强化了行业自律;通过市场业主与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使承诺制书成为市场业主严把经营者进入市场、规范其行为、清理出市场的强制性要件;通过成立“经营者自律委员会”,明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公约,据此开展评选诚信经营户活动,完善市场内部自律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市场业主评价机制,实施督促经营者索证索票、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等13项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市场业主责任制工作考核标准》,采取市场业主季度自评报备、工商部门组织半年考评的办法、聘请市场义务监督员监督评价等办法,对业主的管理成效进行考评。根据评价结果,由工商部门结合市场巡查和不合格食品退市情况及市场业主履责、履约、履诺情况,对市场业主进行信用分类、约谈告诫、限期整改、行政处罚,督促业主履好职尽好责。取得了“四方共赢”的好成效,即消费者赢得放心、经营者和市场业主赢得效益、管理者赢得效率、政府赢得放心。

四、基层工商所食品市场巡查到位措施有力

重在预防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根本原则,而市场巡查是落实这一原则的重中之重,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状况怎样,存在什么问题,又无重大隐患,及时发现与否,执行与否,是考量工商机关监管水平高低、职能责任落实到位与否的晴雨表,更是确保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分类监管、综合治理能否继续推进的根本措施。十一省市工商机关落实《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措施得力,方法多样,效果也日渐现露。主要是通过日常监巡查,强化工商所岗位责任和责任追究制,突出考量“五个到位”的指标落实情况。使其成为工商所开展自查自纠、进行年度考评、落实执法责任的重要内容,有些地方对责任不落实的取消评先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工商局实施了“三十一种”常见问题巡查模式,即对证照、自律制度、食品检查、其他方面等四个方面,按照存在问题、处理方式细化为31种违法行为或不规范行为及对其处理的方式,几乎涵盖了常见的违法或不规范的行为,执法人员只要对照巡查,巡查就会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既提高了巡查效率和针对性,又减少了巡而不查的隐患。杭州市工商局施行考评量化巡查模式,通过每月一讲评、每季一考核制度的实施,将食品安全巡查监管责任、任务和问题落实到每一个执法人员。江苏省无锡市工商局实施经营者星级评定巡查模式,通过对食品经营者证照管理、经营场所、组织机构、食品质量、服务人员、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度等要件的日常巡查量化大分,评定

一、

二、

三、

四、五星级的食品经营者,将食品经营着自律制度的落实与其提高食品质量和诚信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湖南省长沙市工商局推行量化打分的巡查模式,通过对两大类(交易秩序监管、消费维权)11项(禁止上市商品、肉品市场监管、禽类产品监管、食品质量监管、熟食制品监管、证照监管、安全卫生及公示牌、警示牌、公平秤、维权途径及处理)的量化打分,将监管的薄弱环节或重点环节逐一落实到位。

五、实施名牌食品监管凸现食品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作用。

具有驰名商标食品的知名度已成为食品经营者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食品经营者展示或占领食品市场的知识产权,是食品经营着综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省市工商机关深深地认识到食品商标的生命力和附加值是无限的,而食品商标离开消费者是毫无疑义的,保护好食品商标就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维护食品市场安全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长久动力。宁夏自治区工商局全面部署了清正食品及枸杞、滩羊等名牌食品的专项整治,尤其是中宁县工商局针对“中宁枸杞”占农业总收入39.1%的品牌产业的特点。查获“中宁枸杞”证明商标侵权包装袋44040条,硫磺熏蒸枸杞19.95吨,枸杞专业市场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亮照率达到100%、信用分类监管100%、进货查验、索证所票等自律制度达到100%。),为保障年出口4000多吨及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1496余元立了大功。

上海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推进农产品商标培育发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执法检查,在查处侵犯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商品300余例案件的同时,已有1334件农产品商标进入了注册商标申请的行列,12件农产品商标已成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创造了历年之最。浙江省工商局采用国际一体化的标准模式,即一体化的本质是平等竞争,对等主张,是世界经济平等竞争的旗帜。平等竞争就是规制要平等,标准要平等,权益要平等;对等主张就是竞争手段要对等,主张权益的途径要对等,监管手段和监管力度也要对等。通过实施这一监管措施,对进口的重点品牌食品进行了执法检查,结果是某些品牌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并发现一些企业在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质量标准,有标准歧视存在,违背一体化平等竞争的理念。这充分反映出国际一体化下质量标准的不一致和一些国外企业漠视我国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一执法检查对加大进口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醒和引导消费者确立和强化正确的消费理念,确保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利用科学技术实施综合监管成本低效率高

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已经成为十一省市工商机关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最佳手段。甘肃省兰州市工商局城关分局在工商所实施食品安全电子系统监管模式,将食品经营主体资料、企业信用分类、网格执法责任人、经营者分布状况、12315申诉举报点、不合格食品抽检公示、食品市场最新动态、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食品安全市场巡查、食品违法行为查处等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集于一网,通过对监管工作中各种信息的自动处理,为工商监管和食品经营主体、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良性互动平台。浙江省嘉善县工商局在食品批发市场推行“一卡通”电子运行现代网络监管模式,集食品主体、质量资料、经营行为、行政监管于一网,探索出了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化运行机制,实现了食品市场动态巡查快速准确“三定位”(即经营主体、经营食品、经营行为三定位),目前仅通过嘉善商城批发市场实施“一卡通”制度所编织的这一城乡放心食品配送网,就使70%城乡食品经营主体的食品准入、交易及退市的得到全过程监控。

安徽省池州市工商局贵池区分局实施“诚信通食品安全电子维权库”监管模式,通过50家承载全区95%以上食品批发经销的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基础资料信息库基地”(以下简称“信息库基地”),这一信息库基地将成千上万种进入贵池区销售的食品通过书式审查备案存库,并与全区依法登记的食品经营者主体通过“诚信通”构建起电子互动查询备案维权网络系统。一是已形成经营者自律电子化共享资源的格局。凡是经营者进货时只要通过本店的“诚信通”对所进食品进行扫描确认即可,属于“信息库基地”备案的食品就可放心经营,否则即可拒绝销售,又可向工商部门反映;二是已形成消费者自动电子化快速维权的格局。消费者从任何一家法定食品经营店购买的食品,只要通过食品店的“诚信通”进行扫描确认,就可得知该食品法定要件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即可不购买,又可向工商部门举报。三是已形成执法者自主电子化巡查到位的格局。工商执法者对每一家巡查过的食品经营者,只要通过该家经营者的“诚信通”扫描确认执法代码身份后,就可将巡查的“痕迹”传递到各级监督机构和领导的电子系统。这一电子系统的建立既降低了经营者自律成本、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执法者的执法成本,而且提高了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消费者的维权信心、执法者的监管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对食品市场入市、交易、退市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有效电子化监管。

篇5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创新思路、大胆实践,注意巩固和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成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稳步提升,受到国家和省食品安全综合考评组的充分肯定和市政府的表彰。

一、主要做法

(一)抓住两条主线,调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积极性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中,我们牢牢抓住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这两条主线,督促相关监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鼓励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

一是对各相关监管部门全面开展量化考评,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年初,我们牵头联合市农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工商局和商务局组成考评组对市辖各县、区政府和12个职能部门**年食品放心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检查,对工作优秀的县、区和职能部门进行了表彰,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和部门提出了整改要求并进行了通报。这是我市第一次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进行大考,对各被评价单位震动都很大。受表彰单位深受鼓舞,干劲更足;其他单位也不甘落后,奋力争先。为推进工作深入开展,我们**年又制定了《**市食品安全管理指标评价方案》。与**年量化考评细则相比,新的《评价方案》更加适合我市实际,更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年年底,由我们牵头,抽调相关监管部门人员组成综合评价组,对各县区和14个相关部门**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综合考评。通过连续不断的综合考评,肯定了各县区和各有关监管部门成绩,查找了工作中的不足,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监督检查激励机制,有效促进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深入开展,为推进食品放心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全面推行信用体系运行机制,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为此我们以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推动企业规范生产、自律经营,有力提升了全市食品安全水平。我们与相关监管部门一起在全市确定了53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参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创建。全市有55家食品单位被推荐到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进入复审。我们组织了16位食品安全专家对上述企业进行审核确定,最终有44家食品企业脱颖而出,被评为**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单位。市政府陈启涛市长亲自为诚信单位授牌,有力地调动了食品企业诚实守信的积极性。

(二)夯实三个平台、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

1、完善食品安全协调机构这个平台,保证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牵头部门、作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只有在综合协调、督查督办上多做工作、做实工作,才能发挥抓手作用,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借助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这个平台。我市成立由15个部门组成的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后,又适时对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增补,调整后的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共有成员单位27家。在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行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年12月31日,经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将**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更名为**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并保证各项措施和经费的落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后,加大统一领导力度,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综合管理水平。

2、加强食品协会这个平台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在食品安全工作中食品企业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由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有具体的监管职能,很难与食品企业直接沟通和对话,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心声。而食品协会是联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食品协会这个平台规范企业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我局牵头协调有关部门,成立**市食品协会后,积极吸收各个食品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协会,现已有团体会员近50家。在市食品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市又相继成立了豆制品协会和盐业协会。我们充分运用食品协会这个平台,在信用体系建设、扶持企业发展等多方面发挥协会的作用。市食品协会从强化企业自律入手,按照我市食品产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市优秀食品企业”和“**市特色食品”的评选工作。目前已有11家食品企业和5家食品企业的5个食品品种通过了“**市优秀食品企业”及“**市特色食品”审核。通过打造品牌,提高**食品产品和食品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扶持优秀企业做大做强。

3、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这个平台作用,建立食品安全科学机制。由于食品安全涉及多个学科,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我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专家在制定食品安全发展战略和规划、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让专家参与科学决策,保证结论的客观和公正。**年初,**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我们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名优食品企业和特色食品品牌评选活动中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提出各行业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诚信单位候选名单后,由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上述55家企业按照标准逐一进行现场检查,综合考评,打出分数。以此为基础,经征求市消费者协会等协会的意见,拟定了参评单位的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在“**市优秀食品企业”及“**市特色食品”的评选中,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也参加了的现场检查和评审,为推进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抓住四项重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

国家赋予我们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的目的之一,就是克服单个部门单一环节监管的局限性,加强各监管环节之间的衔接,提高监管的效能。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重点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为提高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降低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市政府出台了《**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指定安徽省首次Ⅲ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暨培训班在**举行。在我局的统一牵头和组织下,市各有关部门精心准备、周密安排,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省政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领导以及省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工商、卫生、质监、农业、商务等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和全省17个地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观摩演练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华社安徽分社、新浪网、中国医药报、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等十余家新闻单位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二是联合多部门整治豆制品市场。豆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工作是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年,我局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和市农委联合制定《**市豆制品市场准入规范》,成立了专项整治办公室,对豆制品市场准入专项整顿做了全面部署。**年,根据“帮扶一批、整治一批、取缔一批”的思路,我们联合上述几家单位对豆制品市场开展了不间断的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对不符合市场准入规范的豆制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查处。同时,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专题向市人大和市政协报告,市电视台等新闻部门对豆制品专项整治工作全程进行了跟踪报道,有力推动了豆制品市场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目前,已有19家符合规范的豆制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通过验收企业的产品在**市的豆制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豆制品市场准入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是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监测信息公开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工作透明度,2年来,我们联合市卫生、工商、质监、和农委对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信息了5期公告,并公布不合格食品生产厂家及不合格原因。在工作中,我们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争取领导重视,引起社会关注。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每月编发3期《**市食品放心工程简报》,及时报道食品安全最新监管动态,每一期简报都报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协等有关方面领导。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每次大的活动都联系相关媒体及时报道,不仅扩大了综合监管的社会影响,也促进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是加强督查督办。我们对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的每一起食品安全案件高度关注,及时督办,把综合监管职责“虚”事做实,实事做好。为了便于群众投诉举报,我们在**日报等媒体上公布了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及投诉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接受群众监督。制度建立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受理投诉举报食品案件32起,每次均迅速以核查函的形式书面通知相关监管部门核查,并要求7日内上报核查处理结果。所有投诉举报案件,各相关监管部门都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反馈处理结果。

二、几点体会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历史重担落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肩上,因此,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要用创新的思维探索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新途径,要立足本地实际、着眼未来、理清思路、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稳步提高驾御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履行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效能建设是转变机关职能、推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大举措。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立党为公、行政为民的理念,结合我市实际,突出解决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坚持群众事务重于泰山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提高为民服务的主动性,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和工作制度。

2、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完善的制度是抓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基础。食品安全的基础是行为规范,包括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种政府行为、监管行为、企业行为的规范,这些规范的表达形式就是各种制度。一是规范政府监管部门的各类制度,包括责任制度、追究制度、监察制度、协调制度、应急制度、披露制度、考核制度等;二是规范和激励企业的各类规定,包括诚信制度、巡查制度、抽检制度、举报制度等;三是制度的落实,包括强化制度执行,严格制度约束。制度一旦实施,严格执行是管理有效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运作机制,实现了体制、机制、制度的有机统一,确保了食品安全协调机制高效规范运行。

3、要协调好与相关监管部门的关系。沟通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是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到多个部门,在监管链条中,每个环节都事关全局,忽视不得。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说到底就是协调各个监管部门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能齐抓共管,形成监管合力。要协调这么多的监管部门,正确处理好与各监管部门的关系就成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工作中,既要积极主动、敢唱主角,也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端架子、尊重别人。工作中主要采取正面处理的方式,多表扬,多鼓劲,对监管部门的好做法及时反映,好经验积极推广,好措施大力宣扬。同时,与各部门不但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也要建立情如亲人的个人友谊。把“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的思想贯穿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形成了相互尊重、融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和谐人际关系。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07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7)的最后一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效能建设为契机全力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水平,确保我市食品安全。

篇6

一、充分认识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严峻性和艰巨性

近年来,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紧紧围绕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个中心,改革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监管体系,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监管措施,较好地完成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目标任务,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制售假劣食品药品案件也时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一是农产品产地生态和生产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种植、养殖过程中超量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有害添加剂,导致药物残留超标;二是食品生产加工的小企业、小作坊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城市农贸市场、城郊结合部和农村食品经营条件差、进货渠道混乱,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四是制售假劣、过期甚至变质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出现;五是公共场所的食品摊点以及中小餐饮单位数量多、分布广、流动大,卫生条件差、监管难度大,各类集体食堂经营成分复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隐患仍不同程度存在;六是医疗机构制剂和农村药品质量还不能完全保证,个体诊所和农村卫生室药品购进与管理不够规范,销售假劣药品和违法虚假药品广告也没有得到根治;七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配套以及监管人员少.检验监测资源分散、检测技术和手段落后等深层次矛盾.也制约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一)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形成综合监管合力。一是健全机构。理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探索赋予乡镇政府食品药品监管职能,从根本上解决监管空白问题,做到无缝隙覆盖、全方位监管。二是强化综合协调。加大与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部门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补位,相关政策规定要做到衔接配套,努力形成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整体优势,共同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三是整合监管资源。积极探索食品检验监测资源整合的路子,建立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共认共享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加强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与分析,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及时提出加强监管的对策与建议,切实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监管责任。一是坚决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确保工作责任到位、保障措施到位和督促检查到位,要认真落实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不断改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条件。二是坚决落实部门的监管责任。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尤其要抓好对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调度。做到关口前移,重点下沉,早发现、早处置,确保工作不留死角,不出现监管空白。三是坚决落实综合监管部门的工作责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协调、科学评估、监测与监督抽查、应急处理、信息收集及、评价考核及责任追究等制度,认真履行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牵头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要按照省委“三个体系”建设的要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考核评价,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狠抓源头治理,认真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农药残留专项整治,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结合产品认证,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和名优企业带动战略,推动食品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规范行政审批,严格企业和产品的市场准入。强化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卫生管理经验,积极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系统,切实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监管,加强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药品购进、管理和使用行为。

(四)突出薄弱环节,强化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着力抓好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区域、重点时段的专项整治,尤其要抓好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常用药品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品种.以及药品、保健品广告的整治。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强化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管,认真查处食品药品安全案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把节口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城郊结合部、城市农贸市场、医院周边、学校周边和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食品摊点作为专项整治的重中之重,强化食品专业村、专业一条街和餐饮摊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

(五)保障弱势群体生命安全,强化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立足于长效监管,坚持疏堵并举、纠建并举和打防并举,重点抓好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学校食堂的整治。同时积极推进和构建以实施连锁超市和放心店为重点的农村基层食品流通网、以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为重点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和以投诉举报中心为依托的群众监督网。加快实施超市进乡镇、检验检测进市场、连锁店和监督举报电话进农村的“四进工程”,逐步解决农村居民使用食品药品质次、价高、不方便的问题。把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手段,逐步解决农村居民用药质量和药品价格问题。

(六)健全应急机制,加快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加快应急体系建设,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保证应急费用及时到位和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尽快形成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应急能力评价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责任。尽快组织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对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七)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切实加强信用基础建设,建立健全食品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档案和信用记录档案,进一步完善信用征集、信用奖惩和信用信息等制度,强化对试点单位、试点行业的督导检查。建立健全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和互动。完善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机制,着眼于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和提高产品信誉,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评价办法和工作程序。

(八)加强宣传信息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一要加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督促生产经营者守法自律;同时对生产经营者要加强包括环境技术、生产技术及质量标准技术在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与推广,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二要认真做好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结合政务公开,宣传监管部门的职能、职责,让群众既能识别、又能方便及时地举报假劣食品药品。三要加强信息管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维护食品产业的良好信誉,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重大违法案件,应集中统一公布。

三、立足食品药品安全。积极促进和推动“和谐”建设

篇7

一、“案例式”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当前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关注程度较低,学习的热情不高,许多专家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罪魁祸首”,因此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去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去探究成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而“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主动性恰恰具有解决上述问题的“天然优势”,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成了扭转以往局面的有效可能和有益尝试。

二、“案例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斯莱文的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合作学习往往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它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构建出全班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学习的教学动态组织系统,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让学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案例式”教学的课前准备。

(1)确立教育教学目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这三项教育教学目标既是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案例式”教学中,教师教学活动所进行的一切选择都需要与此紧密关联,依此为本。

(2)精心挑选案例。一般来说,案例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案例中必须要有有趣的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按一定结构展示出来。②案例应是真实和通俗的,学生能对案例所反映的情景感同身受。③案例的选择还必须考虑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澄清理论上的是非,解决认识上的迷惑;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素。

(3)精心设置问题。有了好的案例并不一定就能够成功实施“案例式”教学,只有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悬念、有逻辑、有梯度,案例才会被学生接纳。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讨论要难易适度,所设置的问题太简单则没有讨论价值,太难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问题的设置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教学的中心和案例的主题,防止漫无边际的争论。

(4)课堂教学预设。教师应对整个教学过程作细致的预设,其内容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包括:第一,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探索性自学,做必要的理论准备;第二,在课堂教学阶段以什么方式来呈现案例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三,在案例讨论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偏差及如何引导使其“重新归位”。

2.“案例式”教学的课堂实施阶段。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通过案例的呈现,创设出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达到调动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的目的,并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节以及问题设计中的合理悬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对案例保持高度的注意,并对此进行思考、探索和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分析案例问题时抓住热点信息、疑难信息、模糊信息等,为接下来小组有目的的讨论做必要的内容准备。

(2)小组讨论,分享借鉴。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是每4人一个小组,每组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记录小组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可以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质疑供同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力争实现信息共享。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普遍困难,以便在讨论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课堂发言,全班交流。课堂发言的具体做法是各小组选派1―2名学生展示他们所属小组讨论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发言充分进行,让各种观点在课堂中碰撞,让学生共享各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对所有观点进行初步筛选。

(4)总结升华,落实教材。讨论结束后,教师需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的方面,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较大偏差,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教师在总结时还应注意案例与理论知识的联系问题,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案例研讨与系统的知识学习统一起来,将感性认识、具体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一般认识。

3.“案例式”教学的课后巩固阶段。

案例教学的课后巩固阶段,可以运用“案例―理论―案例”的检查模式,通过全新案例与相似问题的设置,来检验学生是否牢固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四、“案例式”教学的实践意义

1.“案例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向学生提供真实、趣味性的社会实例,有效缩短了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距离,使得刚一开始就能“抓人眼球”。另外,案例分析过程中,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不追求标准答案的教学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没有压力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保持。

2.“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

篇8

(一)暴利引诱。食品生产商泯灭良知、唯利是图

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可以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资本可以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在暴利引诱之下,食品生产商如资本家聚敛资本一样,为了利润。可以泯灭良知、唯利是图,铤而走险。甚至可以牺牲人民的健康,不顾一切而违法犯罪。

(二)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

在市场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了解所购买食品的全部信息。对大部分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消费者所拥有的信息较生产商所掌握的食品信息少,所以会出现市场失灵,仅靠市场自身的交易规则根本无法保证食品安全。

(三)投机谋利,食品产业链条形成恶性循环

食品产业链条涉及的部门及行业竞争群体众多,整个链条逐步形成了固有的谋利模式。从最初的食品原材料生产到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生产链条共同瓜分利润,相互间形成谋利默契。尽管有个别食品生产商本来有良知、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但处于整个产业链条中,市场上的食品良莠不分、真假难辨,企业间没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安全的食品反而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而无人问津。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商被渐渐融入一种采取各种投机手段谋取利润的恶性循环中。

二、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食品生产及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一)社会资本的具体含义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关系结构中的资源,为关系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一种社会网络,指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另一方面是指规则和信任,指一种组织或关系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社会资本这两方面含义分析我国食品生产及食品安全现状。

1)制度体系不完善,社会资本滥用导致食品生产行业恶性竞争

我国市场经济缺乏完全自由的竞争和公平、公正的交易制度。导致我国食品生产行业进入准则畸形。生产者依靠积累各种人际网络关系和权力资源进入食品生产链,一旦进入就受行业内各种社会关系和金钱利润的驱动和限制,使整个食品生产行业形成不良竞争氛围甚至是利益勾结。导致恶性循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2)权钱勾结,社会信任体系缺失

在我国食品生产的一些行业。成为基本共识,生产商不信任法律体系和市场规则的公平、公正,选择寻求权力庇护,使自己逃离不合理的市场竞争以获得竞争优势,不顾食品质量和安全。食品市场良莠不分,真假难辨,消费者便理性选择价廉的物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因权利缺失和信任危机,对食品市场失望至极。所以消费者不信任生产商;生产商为谋利不择手段、公然违法违规、在恶性市场竞争环境中不信任市场自由、平等的竞争规则;权钱勾结导致政府及各监管部门缺乏公信力,整个社会信任体系严重缺失。想以食品市场的商品差异化和价格细分来实现良性市场竞争是不现实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及市场自身缺陷,市场无法通过自身调节实现有序的市场经济,所以必须重建我国社会信任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如何通过社会资本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1)编织食品生产行业的社会网络,弥补法律、制度的缺失

社会网络可为网络中的成员提供资本、信息等稀缺资源,也可限制个人利益,这种社会网络可阻止网络成员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事。在中国,社会网络关系可作为制度空缺的填充物发挥作用。因此。在各食品生产行业形成社会网络。使网络中的食品生产商分享生产信息、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本,共同创造良性竞争环境,达成互惠互利的网络行为准则,净化食品生产,防范食品安全问题。

2)构建独立的社会组织。防范权钱勾结

食品生产行业的社会网络只是各生产商的内部网络,行业内的生产商可能在暴利的引诱下集体泯灭良知,达成只为谋利的不良社会网络,官商、权钱极其容易勾结,所以必须成立独立的第三方的社会组织,作为食品生产商和政府各监管部门的信任链中介。保护公众利益。政府需给第三方社会组织在法律的框架下,可独立活动的权力,保障它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并通过自由发达的信息渠道调查结果,达到社会监管的目的,防止,提升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的信息透明度,引起政府和社会民众注意,从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提升公民社会道德和信念,构建社会信任体系,提升社会监管力度

在中国社会,人民缺乏信念。从而导致有的生产商和政府监管部门在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时无所畏惧。加上法律和制度的弊端使他们有机可乘,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违背社会伦理道德,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管理者之间只有金钱、利益,完全不存在信任,导致我国社会信任体系崩溃。所以。必须强化人的社会道德和信仰,构建良好的社会信任体系。生产者应把食品的质量放在首位,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感:政府管理人员应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不法行为进行监管,维护社会秩序:第三方社会组织需要消费者将自己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变成实际行动。社会信任体系的建构需要无处不在的时刻努力。也只有以诚信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社会资本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我国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唐亚婷.食品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创业.2011(4):73-75.

篇9

 

一、食品安全的民事责任

 

狭义的食品安全是指食品、食物等用于使用的食物,必须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必须从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都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要求,必须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广义的食品安全不仅包括食品的健康与可使用,还包括实物量的安全。本文主要探讨食物物质的安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品安全的民事责任是指食品有毒害或食品不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造成或可能造成包括急性、慢性危害的公民或法人因此而应当承担的民事违法行为,并且当事人必须对相应的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不利后果和责任。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的民事责任中明确规定:如果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生产、销售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食品对人身、财产或其它造成损害的笔下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和民事责任。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可以获得相应的造成的损失的赔偿金,还可以依法向食品生产商或食品销售商索赔,索赔金额为食品价款的十倍。

 

二、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的局限性

 

(一)我国食品立法归责举证责任不明确

 

所谓归责原则是法律审批中根据相应的标准和原则确定行为人导致的损害而造成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处理侵权纠纷的基本原则和造成侵权损害是的赔偿标准原则。当前我国对侵权的归责主要有无过错、过错和公平责任等原则。我国民法中对于食品安全的归责提出因食品、产品质量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和义务。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食品生产者和食品销售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并存。这种并存的归责原则容易导致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举证责任不明确,不利于食品安全责任人的判定和食品安全责任人赔偿金额的确定。

 

(二)我国食品安全民事赔偿范围不明确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相关当事人进行食品安全民事赔偿的范围不明确。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违反食品安全法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当事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该法律条款唯有明确承担责任的主体和主体应当承担的赔偿范围,总体上看该条法律条文十分笼统。对于侵权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通常遵循全面赔偿的原则,而食品作为侵权主体的中重要形式之一,应当适用民事责任的全面赔偿原则,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食品安全的受害者往往因为申诉程序复杂,申诉过程中的交通费用、律师费、精神损失费和误工费等间接费用难以真正估量,法律上即使判决承担相应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主体赔偿相关损失,也不支持受害者索赔交通费、律师费以及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费用。从而造成了食品安全受害者维权成本过高,维权收益与付出、支出不成正比,因此导致许多食品安全的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了在民事侵权中进行精神赔偿的相关问题,但精神损失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难以确定,侵权双方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维权过程中各执一词,难以真正判定。

 

三、从民法视角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立法建议

 

(一)完善我国食品立法归责举证责任不明确

 

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食品生产者和食品销售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并存。这种并存的归责原则容易导致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举证责任不明确,不利于食品安全责任人的判定和食品安全责任人赔偿金额的确定。欧美国家对于食品安全责任的法律规定,食品安全的行为实施人一旦存在主观意愿上或由于疏忽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等,受害者通常无力证明食品存在安全缺陷的情况下,应当立法完善相应的举证,应当将举证责任归食品生产、经营和销售方,如果食品生产销售方能证明食品是安全可靠的则为胜诉。明确食品安全立法归责举证制度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提高消费者维权的意识和决心。

 

(二)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惩罚制度

 

对于食品安全的过错方,应当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应当建立对消费者及受害者直接损失的赔偿以及间接损失的赔偿以及精神赔偿相结合的完善的赔偿机制。对于精神赔偿金额的确定应当有明确的标准和赔偿依据,完善赔偿范围。通过将实际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以及惩罚赔偿等有机结合的方式给食品安全受害者进行有效的经济补偿,同时给予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相应惩罚,为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拉响警钟。

篇10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将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

造成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在农村,许多地方监管部门的设备相当落后,有的甚至没有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的总体水平较差,缺乏系统培训,对许多现代化的高精度仪器操作不熟练。并且,农村消费者自身对于食品的安全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识别。

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在农村,许多无证无照的地下食品加工厂,卫生条件极差,但是仍然在农村很有生命力,是因为国家对他们的打击力度不够,使得这些地下作坊得以生存。而对于食品则是检查力度不够,周期过长,监管空挡过大,使得不少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到处流通。

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会如此严重,有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因的。许多有问题的食品,我们放之任之,无形之中让这些不合格的生产厂家更肆无忌惮的生产不合格的食品来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在此,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以下几点对策:

第一,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农村有安全问题的食品的生产厂家,经营者,以及各个流通环节的负责单位都要严格按照法律制度予以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国家应对农村资金落后的地区予以补助,食品检测设备落后甚至没有设备的地方国家应该投入资金以加强硬件上的缺陷,并且,在检测人员的综合水平方面,国家应该组织各项检测人员的综合培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知识理解以及对高精密检测仪器的操作。

第三,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村食品的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第四,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在农村积极开展各项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活动,多组织一些宣传、讲演等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教育广大农民树立安全生产农产品的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