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3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信息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使几百年、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史无前例的信息技术革命,传统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信息时代教育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人们开始是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然后是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再后是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课程;最后是要求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信息教育:广义地说信息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狭义地讲,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
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一)普及高水平、连续性的基础教育
因为人们主要从事信息知识工作,这种工作的知识密集度高,要求人们具有较渊博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普及高水平、连续性的基础教育。
1.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为此,在积极配备、充实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设备及配套软件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内容方面,不仅包括信息技术本身,更应注重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改变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相分离的状况,消除信息技术难以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的现象。
2.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
“中小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工程应切实重视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普及信息意识、信息基础理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目前,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高公民素质,培养信息人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香港都纷纷将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科学列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主要课程。我国也明文规定:从2001年起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3.充分鼓励中小学学生参加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小学学生不应仅仅只享受信息化的环境,还应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精神、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活动技能等。
(1)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网网页的制作,特别是校园网上软件资料中心的开发与利用,既可培养学生的信息开发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网上的资源。
(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广播与电视节目的采集、编导、录制、播出、评价、反馈与改进过程。
(3)组织学生开展信息化讨论、策划信息化宣传、撰写信息化文章,既可普及信息理论,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
4.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应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相结合
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而且能使之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有效工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信息化。
(二)举办短学制、多形式、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科技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加速人才培养,因此要缩短学制。由于人们的工作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如面授、函授、电大等,来适应人们的需求。现代教育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信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为教与学增加了新的维度和方向,形成了多通道、全方位、整体化的教学信息加工传输模式,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信息社会知识密集型生产中科技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因此,需要培养知识广博,能适应新兴科技和工业发展的人才,使之能从事综合性技术生产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
(三)开展广泛的信息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学不胜学的情况,教育必须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自己管理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服务,逐步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的特征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四)必须实施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应用型人才,如书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愈来愈表现出充分的活力,这也就对信息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三化教育;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三高教育。它能帮助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获,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教育和学习效果。在信息社会中,只具有专门的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社会变化速度快,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高低。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可以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信息社会,要求人必须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存储、处理的能力,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互的能力。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终身教育,信息教育在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在职教育都离不开它,只有通过系统、完整的信息教育,社会成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五)教育本身要信息技术化
与信息社会相适应,教育本身也要信息技术化,这包括教育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成为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教育现代化就要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经之路。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信息化,要切实重视运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与成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三、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促进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这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教学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材观、现代学校观以及现代人才观。传统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还要培养品德。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全面的教育改革。
2.改革教育目标和内容
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要按照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教材,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教学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技术的培训,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育形式和方法
信息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相结合,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并存,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使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抓基础教育,而且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发展远距离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继续教育,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逐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改实验,把这些单一、落后的手段改变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
4.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过程结构形式。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多媒体技术将广泛应用,教师不仅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可非常方便地从软件数据库中选择并提取相关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加以组合安排,供辅助课堂或学生自学使用。这样,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人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得力工具。
1.多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1)个别化主动式学习:多媒体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保证,作为用户、学校和学习者个人,只要拥有多媒体终端机,就可以从公用网络的资源数据库中,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使个别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确立。
(2)结构化发现式学习:多媒体营造出了由学生控制的发现式环境,这种发现式环境允许学生在特定的内容领域进行探索和检验假设,他主要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发展学生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会组织、解释和运用材料,信息技术的这些运用将有助于学习者获取信息社会所需的问题解决技能。
2.多媒体技术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有效
当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急剧加快,人们不能不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之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这种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的还在于满足技术更新、技术进步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可能完全通过办校、办班来解决(尽管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大量的却要依靠在职自学或远距离教育来补充和提高。而后一种途径,又正好可发挥信息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优势,使学习者不仅可通过多媒体终端机,不断补充与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还可通过电信大学和模拟训练,来获取某方面的系统知识,强化与提高某种技能,从而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和有效。
(三)网络教学日益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普及,人们在尝试网络通信的同时,也想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①开放性;②协作性;③交互性;④共享性;⑤实时性;⑥个别化。
由于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因此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1.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
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教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时展的矛盾。
3.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多种媒体信息,学校不需要再用大量经费和人力建设管理自己的媒体资料库,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每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机会享受“名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着名图书馆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
4.有效实施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
开展网络远距离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远距离教育将具有双向传输的交互性能。学习者不仅在课堂看或听远距离传输来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可在家里看到课堂的景象,听到教师的讲授,或者看或听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声像材料,并能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教育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间完成,所需要的教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5.教学科研更加富于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信息技术也使得教学科研更加富于成效。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检索更加方便。教师坐在家里就可向国内外查询与收集到所需要的研究资料,不必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篇2
经济学家吴敬琏有一句名言:“制度重于技术”。[1]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资金、人才、技术的短缺或缺乏固然是一个问题,但制度短缺问题才是根本性的问题,才是制约教育信息化之顺利推进的瓶颈。在改革开放20多年和社会主义建设50多年来的今天,我国已经积累起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和社会基础:资金可以在国内外筹集;人才可以引进或是培养;而教育信息化在本质上就是将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过程,因此,这些都不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真正制约教育信息化的是我们缺乏某种制度对教育信息化中的资源进行配置和整合。说到底,教育信息化其实是一个资源的生产、分配、与再分配的问题,而这种配置和整合需要有一种制度架构或曰运行机制为支撑,通过它来调整各方利益关系。一般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由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但教育信息化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这就决定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要起主导的作用,但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的辅助作用。这种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对接”的制度的构建就成为教育信息化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此,运行机制建设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有着画龙点睛、提纲掣领的意义。
一、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社会服务体系”的教育化运行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作为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渗透的过程。换言之,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以及由这种应用或利用所引发的对教育观念、制度、技术等方方面面的革新、创新的过程。
所谓机制,本义是指机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而引申为工作方式或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稳定的模式化的相互关系(即结构),教育信息化运行机制是指教育信息化各类主体之间在信息化各个阶段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整个信息化的运行模式。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运行机制应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环境下,基于教育信息化具有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决定了:一方面,既要坚持政府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也就是实现政府和市场的结合,而社会服务体系则是这种结合的载体或平台。
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负责领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规划,在信息化过程中发挥推动、规划、协调和整合的作用,制定有关资源的投人、配置、整合、运营、管理、维护及其更新的游戏规则,并设立相关机构负责规则的执行,此外,其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基础教育部分主要由政府负责“买单”———政府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的投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直接生产公共产品,事必躬亲,事事都亲历亲为是一种方式,即美国公共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划桨”和“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使我国公共管理日趋与国际接轨和融合,历史性地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型政府逐渐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监管型政府过渡的背景下,政府只制定有关的游戏规则,并负责维护和执行这个游戏规则,具体的事务由它的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来执行,这也是一种方式,一种可能是更经济、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也即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掌舵”和“授权”。[2]由于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既可以自己直接生产公共产品,象它在计划经济时代惯常所做的一样,或是委托营利组织即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即英文Non-profitOrga2nizations,简称NPO)来生产,这样政府可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宏观政策,也就是掌舵。具体到教育信息化,作为政府主要代表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是充分、高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全社会提供优质廉价的教育信息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
所谓市场运作是指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第一,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生产、开发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产品,这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市场参与程度最高的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征是更新快、收益高、风险大。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源泉。可以说,没有充分完善的市场机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产品,只能是一句空话;第二,市场机制在聚集环境资源和优化资源结构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资源的投入、配置、运营、管理和更新将主要由政府把关,但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这具体表现为硬资源投入、更新的招标竟标制度,软资源投入、更新的企业与用户的交易制度,资源整合的股份合作制,资源运营和管理通过招标竟标方式,选择专业管理/运营公司运营维护的机制等等。
所谓社会服务体系其实是指设立某种结构或模式,它能够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对接”,使之既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辅助作用,它是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载体与平台。这个平台是虚拟的,也就是说是无形的,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车间或办公室之类的物理空间,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各种制度或规则,如宪法性规则、集体选择规则和操作规则。它在组织结构上分为三级,最上层是政府,负责掌舵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全盘工作,在它之下是各种诸如管理、监督、咨询、评估的非营利机构,如教育信息化评估研究院,教育信息化交易中心等机构,他们相当于政府的“人(agent)”,代表政府履行其推动、规划、协调、监督等职能。在非营利机构之下的是用户(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企业(软件提供商、硬件提供商、运营商)等,他们都属于第三层次,都直接受非营利机构的“节制”和管理。这个平台的功能是实现政府对信息化的领导,实现资源的配置、整合、利用、管理、维护和更新,实现教育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运行模式上,社会服务体系就相当于一个虚拟或网上公共交易平台,进入该平台的主体事实上是两类:用户和企业。一方面,这些来自全国甚至
全世界的企业携带着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信息化产品和技术进入平台进行交易,当然,这些企业要具有一定的资质标准,并且要定期评估之,不合格者淘汰出局(但是,如果它下次具备了资质,照样可以再次进入平台),以杜绝“终身制”,同时还要设立可操作性的交易规则,一句话,这些企业们要有一个准入、运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用户———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作为顾客进入平台购买产品或服务,他们相中了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后,基础教育部分向政府申请采购或是向政府报销采购发票———“买单”。当然,为了建立用户的责任与激励机制,使他们有监督企业或与企业谈判的动力,并防止他们花公家的钱不心疼、铺张浪费的情况发生,政府规定了每件产品或服务的采购额度或价格上限。(这有点类似于经费包干性质,因此,节省或浪费都是自己的,如此一来,用户也就有了节约开支———与企业讨价还价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是为了让顾客或说市场去监督、制约企业,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下,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时,政府基本上是退居幕后的,通过其人———非营利机构来制定“游戏规则”,管理各类企业和用户,裁判各种纠纷,维护市场秩序。或者是另外一种相对间接的采购方式:由政府直接出面,通过招标、竟标方式,与企业谈判,最终达成采购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这其实是相当于用户的集团购买,而政府是这些用户的谈判代表。比较而言,前者较适合于软资源(指非物理形式的资源如各种应用程序、课题软件、网络信息、电于图书馆等)的配置、整合以及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管理,而后者较适合于硬资源(指信息化的物理设备如光缆、计算机、路由器等)的配置与整合。因此,整个资源的配置、利用、管理、乃至更新的过程处处都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处处都可见市场运作的身影。这也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3]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理由
1、政府主导的理由———教育信息化的公共产品与准公品的双重性质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所谓公共产品(publicgoods)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国防是经常被引用的典型的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有国家防务体系存在,每个国民都能得到它的保护,不管他是显贵还是乞丐,也无论他是好人还是坏蛋甚至罪犯,你都几乎不可能排除任何他(她)不受其保护,而且,多出生或少出生一个国民也不影响其他人享受该体系的保护。其他的例子如不拥挤的道路,街灯等,都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是低效率的,这是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相信他付费与否都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那么,他就不会有自愿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搭便车(FreeRider),从而公共产品的投资无法收回,私人企业当然不会提供这类产品。但公共产品又是增进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在私人部门无法提供的时候,只有政府出面,通过税收筹集资金,生产这些公共产品。[4]因此,提供公共产品似乎成了政府的当然义务,社会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概莫如此。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不是很多,大量存在的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所谓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产品。教育的性质较为复杂,它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义务教育是较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因为他不具有竞争性,对全社会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性,正是政府职能和财政供给范围,应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的原则,取消或严禁对学生的收费(必要的杂费除外);而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具有较典型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私人性和市场竞争性较强,个人收益率超过社会收益率,故应采取“公共财政援助,合理增加私人投资,积极鼓励社会赞助的原则,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是增加非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私人投资,对企业或私人的投资或捐赠,应按国际惯例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5]
判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意义在于,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其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公共产品由私人生产的低效率,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必须主要地由政府来负责。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以服务于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的“信息化”,是从属于教育的范畴。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注定了教育信息化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这也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自始至终都将是信息化全过程的主角。
2、市场运作的理由
(1)、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说明教育具有一定的私人性,这一点在非义务教育领域中随着公民所接受的教育的程度的提高而越发表现明显,即受教育公民直接受益的方面将有更多的体现。这就说明,在教育领域包括教育信息化领域应该是有一定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的,这就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虽然是由政府负责“买单”,但首先,政府“买单”的比例将依教育的性质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化投资将主要由政府负责,因为义务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收益更大,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是更多地体现为个人的受益,故这个阶段尤其是大学及其以后教育阶段的投人可考虑有较大的市场参与程度,比如课件等就可考虑由学生自己来“买单”或是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其次,政府“买单”的产品将只限于基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的部分,对于超出此范围之外的属于个性化产品,将完全由市场机制解决,也就是由个人自己“买单”,如各类辅助教学的课件;最后,政府“买单”的方式要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如信息化资源投入/配置的招标、竟标制度,由用户直接到市场购买产品或服务再到政府报销的制度等等。
教育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运作提供了对接的平台,它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种制度安排为弥补“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提供了一种较大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育信息化运作的一些必备条件
教育信息化将是我国教育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将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等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为抓住机遇,顺
利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我们必须: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首要的一点是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即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科教兴国,通过教育的大发展来带动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多样形式、多条渠道、多种媒体的宣传和发动,通过专业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和制定目标责任制等手段,让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从而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营造出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教育信息化先导的观念。
2、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类组织———组织保障
组织是为完成一个或多个特定目标而有意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它使人类活动变得有序化。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其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要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类组织。首先,要在国家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应的各省、地(市)、县协调机制;其次,建立各种非营利机构(NPO),如:远程教育中心;教育电视台和优质教育资源示范与推广中心;在高等院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分布式研发与人才培养与培训中心;成立教育信息化评估机构等等。超级秘书网
3、建章立制,制定“游戏规则”———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规定了的人们之间交往的规则。人类社会要交往、要发展,必须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行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制度不断演变、进步的历史。制度的优劣先进与否决定了这个制度制约下的组织、活动和社会是否有活力,有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宏伟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是其成败的关键,而所谓运行机制无非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动态体现。要建立一个从宪法性规则到集体选择规则再到操作规则在内的制度体系。
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步伐,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法律法规,推进政策法规和信息标准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订和贯彻执行建立保障体系,普及教育信息化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针对社会的投融资给予鼓励和政策保障,以利调整主体和客体各方的利益,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要将教育信息化的考核指标列入校长的年度考核指标中,实行责任追究制,保证规划的如期完成。要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效果评估与实施监督机制。要建立教育信息化指标,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化进行评估。这些制度当中,最关键的要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中针对各级各类主体的准入、运行、退出的制度(机制)。
4、建立专家队伍,进行前瞻性和跟踪性研究———智力保障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为时代在发展和前进,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内容、手段、方式等是动态变化的,教育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也是动态变化的。由此,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深入和变化,我们必须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前瞻性、跟踪性研究,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如:建立教育信息化智囊团,即培养一支教育信息化的专家队伍,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为探索新环境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子,要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软课题研究,重点进行信息化战略研究,教育信息化法规制度研究与制定。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竺乾威,马国泉1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A].DavidOsbome,TedGaebler.ReinventingGovernment[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62–578.
[3]吕新奎.中国信息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7.
篇3
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除衣食住行得到显著改善,电子通信产品的普及是现代化发展的最直接体现,大学生处于接触这些产品的最前端人群,学生可以借助电子产品从网络上得到一切想要的信息,包括实事新闻、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纷杂的网络信息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获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体现为获取方式具有随意性、共享性、互动性、实时性和混淆性。这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信息共享能够使大学生摆脱知识权威的从师心理,激发探索未知验证新知的信念,信息互动便于大学生增强协同学习的观念。信息实时能够保证大学生随时了解知识前沿信息,但是网络信息的容量巨大,精华与糟粕共存,信息污染严重,由于获取方式自主无限制,使得许多大学生上网成瘾,迷恋于网络游戏出现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这种矛盾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切中了高等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任务为“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理念相结合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长期以来都为教育研究者所重视。信息化进程改变了大学生的获知方式,同时也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理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要遵从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步伐,这需要教育管理系统制定出适当的改革方案和完善的实施手段,从创新的本质出发,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罗杰斯认为创新理念包括认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几个阶段,即从个体对创新的初次认识,到对创新形成一种态度,到决定采纳或拒绝,到实施这个新想法,再到认可这一决策。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理念相融合的执行主体。信息化教育中师生的创新理念互动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深度理解和熟练操作,还需要学生对信息化课程学习模式的认可,而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促使他们主动的适应学习模式的改变,而对教师而言,则需要强制自己去更新和创造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三、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理念的革新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必然,在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知识来源,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将不复存在,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所取代,教育目标也从重视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创新人才转变,这都迫使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多媒体教学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教师和学生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实行异地同步辅导、讨论和交流,这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和充实自身的素养和信息能力,在学生优良素质形成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监督员,当学生思维走向误区发生偏离时及时干预纠正,以诱导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四、通过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学
生的创新性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才能激发产生的,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性思维活动。就环境而言,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配有计算机室、网络图书馆,学生可以通过它们查阅最新、最前沿的资料,这些将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有力支持。许多课程正在由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转变为网络课堂模式,其中设有很多模块,包括BBS、网上答疑、网上问卷调查都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便于学生及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另外,学校的各种开放共享性课程设置可以开阔学生的新思路,使学生产生新见解,如:网络精品课程,可以实现各高校间高水平教师经典讲座的共享;学科公开课程,可以使学生不受专业限制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开放实验课程(包括网络虚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无约束的实践空间和免费仪器设备资源。学校积极鼓励建设各种竞赛平台,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编程大赛等,通过平台让学生实时的了解各种比赛的最新动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五、电气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宽口径技术人才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
1.信息化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等,这类课程中理论公式繁多,结构图复杂,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书写板书和画图,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烦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引入为电气类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视频动画给学生讲解复杂的电机结构,也可以在线搜索最新的发展动态,让学生适时地了解学习对象。另外,信息化平台设置有交流反馈模块,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空间。
2.开放虚拟仪器实验平台电气工程类的实践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但高电压的实验条件非常危险,实验过程中的接线错误和合闸疏忽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开放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可以模拟仪器设备的运行过程,在计算机中形象准确的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及自动化的应用,学生只需登录平台,便可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这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安全的实验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设自主研发式电气课程设计传统的课程设计局限于规定项目的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由学校提供固定的实习经费。自主研发式课程设计是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主,由学生通过网络或者信息平台自行选题,自主完成设计过程,并要求能够将设计的成品进行销售,或者被企业所采纳,往往自主研发式课程设计周期较长,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与社会需求接轨,增强社会竞争意识。
4.建立创新与应用为主的毕业考核标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高校毕业考核标准的高低决定着其能否吸引企业的眼球,单一的毕业考试与毕业论文已经不能够体现学生素质的高低,新的考核标准应该具备多样化、实用性的特点。下面举例介绍一种考核标准:(1)各科学习成绩合格;(2)在所在系的所有教师和同学中有60%认同道德素质合格;(3)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并得到5名以上专业教师的认可;(4)攻读学位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在两家以上企业进行过实习,并得到主管领导的认可;(5)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获得过国家级(如专利)或者企业认可的产品设计证明;(6)在国家正规比赛中获得三等以上奖项。在上述考核标准中,6项均达到的为优秀;满足前5项为良好;满足前4项为中等;满足前3项为合格。考核标准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因此标准的制定应该结合时展趋势和专业特点综合制定,学校可以通过毕业考核标准来约束学生从入学起到毕业的所有行为和方向,使学生自觉产生努力和创造的激情,也给企业创造了一个获得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有效途径。
六、结束语
篇4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二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和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严谨是创新的作风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3、顽强是创新的精神
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学生通常会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篇5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各种资讯充斥着互联网,使信息具备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择性。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助力于现代化教学改革。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以下7种:
(1)个别授导。个别授导模式是通过计算机实现教师教学的一种典型方式。在该模式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授课,即单独教学。其基本流程为:计算机呈示与提问—学生应答—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教育背景,灵活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因人而异,使交互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2)操练与练习。操练与练习的过程中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容,而是由计算机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应当注意,练习与操作存在概念上的区别: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因此大多采用短答题和构答题之类的形式;而操作是设计联想和记忆,多采用选择题和配伍题之类的形式。
(3)教学游戏。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游戏与计算机密不可分。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教学游戏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模拟程序,但是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学,有乐趣玩,在其中加入了竞争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因素,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企业家,在游戏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从而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目的。
(4)情境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属于建构主义学习,是目前重点研究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该教学模式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模拟实际情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直观、生动的想象,从而唤醒记忆中关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使学习者在回顾以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吸收、掌握、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并且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情境学习模式的主要方法有认知学习、抛锚式学习等。
(5)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InquiryLearning)本质上是将信息检索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数据库系统和情报检索技术,根据需要从学科数据库中检索有用的信息。例如在历史、地理等大数据量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检索服务功能,通过收集合理的信息,经过严密地推导,得到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正确解答。
(6)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Learning或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CSCL)是一种与传统的个别化CAI截然不同的概念。在个别化CAI中,教学过程往往注重于人机交互活动对学习的影响。而CSCL则重点强调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突破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促进互帮互助等合作性教学的展开。
(7)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是对不同信息化教学模式系统的综合。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人际交互技术的发展。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将不同的信息资源、学习情境、教学工具综合在一个系统当中。这样,该系统就融专家系统、数据库、辅助练习于一体,使教师能够灵活地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方便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到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以下将从3个方面,结合上述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2.1基于“微课”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微课”是按照教学标准和实践环节的要求,利用视频拍摄技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展开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微课”拍摄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授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在视频设计中,应该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选择、练习布置,同时还应包括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通过将它们以一定形式进行组合,可以营造出一种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由于“微课”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后时间,并且包含大量练习,因此可以实现“个别授导”和“操作与练习”的目的。教师在采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既要充分考虑课件的趣味性,又不能忽略通信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首先,要严格控制微课时间。通常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文章会较长,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通过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个小的片段,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其次,要注意结合多媒体。“微课”制作切忌简单播放已有的PPT文档,要做到声、像结合,最好能插入互动情境,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主动学习。最后,要考虑分层次教学。由于“微课”教学是课后学生有选择的自主学习,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作不同的课件和习题,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2.2基于“情境教学”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通过创造或引用一些以形象为主体的教学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体验教材,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深刻。“情境教学法”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对社会和生活的进一步凝练,“情境教学法”才能影响学生。由于“情境教学”需要学生熟悉环境、了解环境、融入环境,因此可以实现“教学游戏”“情境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3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情境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下次课程的情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知识,熟悉下次课程的教学情境,从而对课程做到预习。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导入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知道为什么学习这部分专业英语知识,同时明白如何将这部分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最后,教师根据教学情境,可以适当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寓教于乐,达到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2.3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校园网的发展,信息管理成为校园网上的焦点。网络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了一条数字化桥梁,通过信息的传递,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更高效、更准确、更及时地建立联系。在校园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则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资源,促进教师尽快回应学生的动态学习需求,达到高效管理、教学的目标。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指导,因此可以实现“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和“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2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在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学生学习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时,既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又可以将学生的网络答题成绩进行分类统计,掌握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指导。
3结语
篇6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扞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着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
篇7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多而且繁杂,这样,作为该学科的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更应该努力搜寻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能够为教师更好地分享信息资源。首先,教师在平时上网浏览时可以注意收集一些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习题精选等教学素材资源,然后将所收集到的教学素材进行加工和整理,建立一个小小的“资源库”,随时可以为教学服务。其次,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可以按章或单元分工,各有侧重地进行搜集归纳,以便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学校更应让具体的专门人员进行整合、集中管理,将学校的网络资源、内部系统等现存设备、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努力形成内容比较丰富、全面的校园信息资源库,以便各科教师查阅信息与资料。例如,在期末整理复习资料时,六年级的六位语文教师分工合作,每人搜集整理一套专项训练,从字词到句子,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再到习作训练,最后进行综合练习,既做到各有侧重、集思广益,又进行了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2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给予课堂教学更广阔的空间
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应该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然后将所授课内容进行网络信息化数据规整,集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效于一体,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快乐、生动的氛围中学习、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视觉、听觉一体化的网络教学方式能够更快、更持久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对教学内容吸收、理解得更快更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拓展了空间。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文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播放海上日出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图文声像,构造出直观性、情感性融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理想境界,把学生带入奇妙无比的大海之上,观看神奇的海上日出。与此同时,再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呆板的文字转化为想象中的情景、变化成动态的画面,就如同身在其中一样,去感受日出十分的美丽画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陶冶性情与情操,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中的乐趣和美好。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事半功倍地达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点问题。它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色彩、音乐等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演绎、引导,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使学生快速接受、吸收繁杂的知识,更能够直观、生动地去切身体会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针对性较强的知识加以分析、整合,增强兴趣性,使教学内容变得易于接受,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品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力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是它区别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必然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要有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的动画、视频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真正感受进而展开联想,让学生进入角色,塑造学生多元化、具体化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3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巨大的学习平台
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使自主式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学习语文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与分享。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不再满足于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更倾向于在课堂之外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来获取、学习知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个体的针对性,学生回到家中只是完成作业,不能满足全部的需求,而多媒体和互联网则正好填补了这个不足。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方式有针对性学习或弥补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就是所谓的自主式学习方式。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推进,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方式更受到学生的青睐,进而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学校推广的“生本教育”的前置性作业就是自主式学习的很好典范。教师将自己设计好的“课前小研究”、课件放于网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前设计、布置的作业在家通过互联网进行预习和准备,查找、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在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中,学生是该学习过程中的完全主体,真正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事实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使语文学习广泛涉猎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但广泛阅读、多方涉猎,在语文教学中一直难以实现。网络信息化教学则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在这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学生可以应用网络信息化拓展阅读选择的空间,获得极大的选择自由。喜欢《西游记》而不读《水浒传》,爱读金庸而不爱读冰心,并不妨碍学生学好语文。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使经典诵读成为习惯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修内容,学校近期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微课”教学。不同年级的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在网上下载经典诗词,精心制作课件,或提前布置学生上网搜集,查找经典诵读的有关资料,在每天晨读时间进行诵读经典“微课”教学。现在每个班级的学生每天清晨都会自觉播放诵读内容,使得诵读经典成为一种习惯。
4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能够让教学效果反馈评价及时有效
篇8
高中化学的枯燥让很多初学者很难提起兴趣,主要是太抽象,让人很难理解。然而,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和音像可以把抽象微观的东西具体直观地表达出来。例如,讲到氢气分子(H2)的时候,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分子的组合方式,不仅浪费时间,同时对于抽象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非常吃力。但是如果用视频展示两个氢原子是如何通过电子配对形成稳定分子的,这样学生在看到的时候就可以直观理解了。另外,通过信息模拟技术,可以现场模拟化学反应发生过程,可以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最后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模拟软件多次重复做化学实验。传统的实验方式太浪费,同时还存在危险,学生可以在软件上反复模拟实验,确保实验过程不会出现差错后再去实体实验室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经费,还能保证实验安全。另外有些不需要操作的实验甚至可以直接在虚拟软件上模拟运行。不仅如此,在某些反应发生时,有些需要观察得十分细微,这时可以先通过模拟软件把反应发生时的效果放大,让学生了解主要特征之后再在实体实验室观察,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试卷,通过题海战术提高自己的成绩,这与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后,网络上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指导,自己在网络上寻找需要的资源。另外,学生可以把网络上存储的教学视频随时下载观看,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部分,现在化学又分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生命科学,所以在遇到相应题目或者知识点的时候,教材中可能并没有详细的解释,但是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自行查阅各种补充知识,甚至通过这些知识把相关的问题串联在一起。另外,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现在,科技发展速度飞快,有一些本来模棱两可的结论,可能过了几天变成肯定的结论了,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相关信息,避免出现教师讲授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教师不如自己的想法。
三、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
1.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一些复杂概念和抽象理论,认识这些问题需要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可能会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吃力。但如果能采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模拟,那么学生会得到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加快认识过程。例如,在介绍晶体种类时,将不同种类的晶体类型通过三维动画加以演示,那么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可以大大缩短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一个钠离子吸引6个氯离子,同时每个氯离子吸引6个钠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数量比为1:1,就像读者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一样,在没有学科知识基础的情况下,看到这段文字会很难理解这样的晶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如果用三维动画演示出来呢?相信即使没学过化学中这个知识点的人只要看见了就能理解氯化钠晶体是什么样子了,这就是所见即所想。
2.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原本无法实现的实验以及看不见的实验。有些实验反应特别快,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模拟,并把反应速度调低,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化学反应的每一个细节;而对于一些反应特别慢的实验,则需要调快反应进程,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的具体现象。对于硫酸的工业生产,由于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在教室及实验室内无法模拟这样的环境,这里就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了。教师可以用软件模拟制造环境,这样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硫酸的工业制法;另外可以通过模拟化学反应微观上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模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实验所产生的变化,准确地了解物质的特性。
3.发挥形象思维的独特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软件,把实验过程准确、反复地模拟,这样在学生进行正式实验的时候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实验应有的操作。
四、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所有学科的教学
利用本地多媒体电脑和网络协调工作,可以把有限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在一个愉悦的心情下把知识学会。但是,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能有一个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面对一道跨越学科的理科综合试卷的题目,如果教师素质不过关的话,即使所有的资料齐全,也未必能对学生将题目讲解清楚。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信息化教学,一定要把多媒体电脑以及网络的所有功能都利用上。第一,要充分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面对现在高性能个人计算机,如何全面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其实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把需要的东西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例如,利用多媒体处理软件把需要的图片进行处理。或者对某些声音文件进行编辑,模拟一些特定的环境。第二,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课堂中可能需要的课件。互联网中有很多的素材,充分利用网上的素材,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英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找一段对话,这时候完全可以去电影中找电影的对白,这样通过电影对白和课文中的对话相对比,给学生一个可以更深理解英语的机会。最后,在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丰富的知识。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加以引导。
五、结语
篇9
学历教育是国家承认其文凭的一种规范性教育,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我国高校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校生人数保持稳定且逐渐增长,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并逐步走向成熟。而其他教育形式的大规模发展起步较晚,在教育体系里与学历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这种其他教育形式是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构成的,虽发展薄弱,但在不断改革过程中仍取得了一定成绩。而终身教育无论是在理论内涵,还是在体系发展方面,还亟待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成人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就确定了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正在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成人初等教育、成人中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均是响应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成人教育的对象既广泛,又复杂。教育对象的基础参差不齐,教育形式也复杂多样,比如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教育等。
在继续教育研究领域,张伟远总结了我国继续教育对象的五种界说。这五种界说均是界定了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在职人员。相对于正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更倾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在职人员进行远程培训。同时与学历教育也出现一定融合,比如,教育部规定继续教育既可以包含非学历教育,也可以包含学历教育。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既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同时又强调依靠全国农科技网联和中央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既有交叉,又有区别。远程教育的发展更强调以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为主要传播和组织形式的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有30多年的时间。普通高校和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是我国远程教育的主力军。
对于终身教育,目前的发展更多的是在理论层面展开的辨析。终身教育既可以看作一种理念来指导其他形式的教育,同时又可以作为一个体系,包含其他形式的教育形式。如党的十报告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教育战略高度,将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作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战略角度分析,终身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社会各阶层人民对教育需求的现实要求。
二、地区终身教育资源的现状
地处青藏高原,占地面积122万平方千米,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8.8%,是青藏高原的主体,这里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全部土地面积的45.6%,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有“江河源”、“生态源”之称。由于高海拔低纬度的作用,总体气候呈现出高寒缺氧、复杂多变的特征,是我国、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独特的生态系统促使畜牧业、农业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同时,考虑到独特的高原特色,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推动发展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通过提供特色住宿、餐饮服务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对终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终身教育在地区仍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首先,以大学为代表的当地高校在发展函授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贡献突出。大学1998年只招收了函授教育人数121人,到2010年已发展到5109人,12年的时间增长了12倍多,发展迅速。然而,总体人数相对地区整个教育需求而言仍是较少。其次,地区地广人稀,导致农村人力资本非常匮乏。2010年,农村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占4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比倒数第二的青海(20.5%)高约28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2.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4%),比青海(10.1%)低7.7个百分点;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更低,只占0.7%,突出反映了农村劳动力低文化程度比重最大、而高文化程度比重最小的严峻现实。最后,地区教育组织力量和资源相对薄弱。当地高校只有6所,2所综合高校,1所是医学类本科院校,1所师范专科学校,1所警官专科学校,1所高职学校。除了综合高校专业相对较多,其他高校专业均比较单一。
由以上可看出,发展终身教育不但面临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也面临人文环境的制约。而现实的需求亟待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并完善,为提升当地的人力资源素质提供基本保证,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地区终身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1.建立以当地高校为依托的教育资源信息化中心,发挥其纽带作用。当地高校在发展本地终身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但体现在当地高校学生以当地生源为主,这些学生回到各个地方后能够发挥联系和纽带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当地高校教师与地区各个地方具有各方面的合作关系,便于及时发现教育需求的趋势,并寻找合适组织者及时跟进。
2.建立以自主拍摄的视频资源为主体的终身教育资源。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成为终身教育最合适的信息化载体。考虑到地区农村识字率非常低的特点,视频教育资源能够突破文字信息的限制,使得不识字的个体也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些视频资源最好以当地高校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的拍摄为主,针对工作内容,如畜牧业中的牲畜疾病特征判断、基本用药常识。具体环境下的知识讲解对终身学习者而言,具有占用时间少、学习效果高的特点。这也是考虑到终身学习者本身既要工作又要学习的特点。
3.利用互联网公开教育资源,通过译制形成本地化教育资源。由于地区,特别是当地农村地区高年龄人群,难以利用通常的英语及汉语等教育资源。依托地区当地大学,对能够满足当地终身教育的急需互联网资源进行译制,从而为这部分人群能够掌握当今最新的知识提供便利的通道。
4.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中讨论组。由于终身教育者所在的地方相距较远,难以像高校课堂那样,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深化学习。因此,建立空中讨论组,不但能够聚集一门课程的相关学习者,同时通过开放的空中讨论组,课程负责人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解答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够使相关学习者建立友谊,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提升终身学习的效果。
篇10
1.中小学学校校方不够重视。
中小学学校校方对信息技术教育不够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体系。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参考纲要仍是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在这一纲要中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及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具体的方针政策在校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弹性很大,其中也没有规定统一的考核标准。《纲要》中规定:“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要达到70-140个课时”。但是校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七成以上的高中仅高一开课,每周一节,除去节假日、寒暑假,勉强能达到35个课时。
2.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匮乏。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不足,远不能满足授课的需要。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来说,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师资问题往往也就成为学校最为薄弱的环节,好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非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而是由于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足,学校只能抽调其他学科的老师来填补空缺,而抽调过来的老师没有专业知识,他们要先自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然后再教学生。
3.授课内容重复。
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有些内容,小学开始学,初中重复学,高中继续重复学习。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学生时间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暴露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设计上的不科学性。为此,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逐渐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比较差的学校,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教育。
二、改进对策
1.明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的地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所以对于中小学校来说,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知识必将成为高考中的重要内容。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需求,循序渐进,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逐渐改进学习内容。
2.加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培养。
首先,各个中小学抽调具有相关基础的教师进入一些相关的高校进行培训;其次,作为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应把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当作自己的职责。为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变得十分重要。
3.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管理机制。
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管理机制,首先要把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当中,不能忽视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将其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最终应该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其次,为监督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情况,应该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选修课考试的科目,并计入毕业总分;最后,应该将学生的成绩作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4.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实践与能力培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