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6 16:5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色彩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色彩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在三年级学习三原色知识之后的再一次色彩学习。在了解色彩冷暖、深浅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色彩的知识。不同的色彩,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这些联想,是人们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材中出示了詹建俊、蒙克、马蒂斯等艺术家的作品,意在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家作品的基础上,观察艺术家是怎样运用色彩的,体会艺术家在绘画时如何运用色彩表达主题、升华情感。通过分析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表现力,为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活跃、观察、动手能力较为全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造型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点、线、以及面块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色彩还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觉,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通过分析、探究、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情感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示范让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3、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色彩世界的美妙,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运用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片

学生:纸张、水彩笔、油画棒等。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1、播放音乐《喜洋洋》、《二泉映月》。

2、提问:听音乐,说一说你的感觉是什么?可以尝试着用点和线把你听到的感觉画出来吗?

3、展示图片《春夏秋冬》、《酸甜苦辣》

4、学生欣赏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画了什么,运用了哪些美术语言表现画面?

5、教师小结。

《喜洋洋》热闹

春节

红色

《二泉映月》哀伤

月色

湖水

孤独

蓝色。

《春夏秋冬》、《酸甜苦辣》点、线、面、色彩。

6、导入课题:《色彩的情感》

(二)、发展阶段

1、想一想:什么是情感?

情感: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图片展示喜怒哀乐四种不同的表情,学生说出四幅画都代表了哪种表情。

2、欣赏教材中的三幅美术作品。

说一说:这三幅美术作品都描绘了什么?运用了哪些美术语言描绘的?

学生为这三幅美术作品选择合适的色块图。

3、展示不同的颜色和形容词。

学生为这些颜色找到合适的形容词。

4、学生尝试说出图片中颜色的感受。

喜洋洋——红色——(联想)春节——(心理感受)喜庆

夏天——红色——(联想)火焰——(心理感受)炎热

愤怒——红色——(联想)怒火——(心理感受)愤怒

二泉映月——蓝色——(联想)水——(心理感受)悲凉

冬天——蓝色——(联想)冰雪——(心理感受)寒冷

哭泣——蓝色——(联想)冷酷——(心理感受)哀伤

5、找一找:谁能找出黑板上的冷色和暖色?

教师简单讲解冷暖色知识。

6、展示学生作品。

连一连:你能为这些画选出合适的题目吗?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出这些学生作品。

(三)、实践阶段

作业:

1、尝试用点、线、面和色彩的方式,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某种情感体验。

2、直接用水彩笔或油画棒进行绘画。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观察其他同学的画,猜一猜他们画的是什么。

2、运用所学的点、线、面和色彩的知识评价其他同学的画。

(五)、课后拓展

篇2

关键词 油豆角;绿色蔬菜;安全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083-01

油豆角是营养全面的一种蔬菜,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极低,同时,又富含膳食纤维和各种微量元素,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为保证青冈县产出的油豆角生产安全、符合绿色蔬菜标准要求,特制定了如下生产技术措施。

1 根据土壤质量选择地块

良好的产地环境是生产绿色蔬菜的前提,产地空气、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质量要符合食品行业标准(NY5010-2002)的要求。选择土层肥厚、肥沃、通透性好的地块。有机质要达到1.5%~2.5%,全氮0.10%~0.15%,有效氮50~80 mg/kg,有效磷30~120 mg/kg,有效钾100~200 mg/kg,硼和钼含量适宜,隔年增施硼和钼肥,要适时进行秋翻地,达到待播状态。

2 择优选择豆角品种

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高产稳产的油豆角新品种。如将军油豆、哈菜豆十号、哈菜豆十五号等。种子质量要达到:纯度≥97%,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2%。

3 培育壮苗

种子处理是一种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方法,若种子处理或叶片喷施农药防治均有效时,应优先选择种子处理。种子播前应进行干热处理、温汤处理、热水烫种、用1%高锰酸钾浸种或10%磷酸三钠浸种药剂消毒、药剂拌种等处理[1-2]。

采用无病虫化育苗,减少或避免土传病害,克服连作障碍。采用营养钵、穴盘等方式育苗。配制营养土并用福尔马林100倍液喷洒苗床,拌匀后堆成堆,用塑料薄膜覆盖闷2~3 d,然后揭开薄膜,经7~14 d,土壤中的药气散尽后使用。福尔马林消毒可防治猝倒病和菌核病。或用代森铵消毒,用50%代森铵水剂,加水稀释200~400倍,浇灌在床土上,床土浇药液2~4 kg/m2,可防治立枯病。育苗设施要消毒、定植前要炼苗。

露地播种根据经验终霜前10 d,选晴天播种,大棚育苗种植应根据定植时间前推20 d。苗龄不超过25 d。

4 生产管理

根据菜豆的生理特性,在温、光、水、气上保证菜豆正常生理需要。温度管理:白天20~25 ℃,前半夜14~16 ℃,后半夜10~12 ℃。采用适温种植、遮阳网、通风、保温措施等措施进行调控。光照管理:菜豆喜光,饱和点3.5万lx,补偿点1 500 lx。采用人工补光、反光幕、种植密度、搭架或吊蔓、整枝等进行调节光照。水分管理:看天、看地、看庄稼,根据不同生长期需水量合理灌溉。利用干花湿荚原则控水。空气调节:通过放风调节空气湿度,控制有害气体产生。

5 合理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控制化肥施入量,做到平衡施肥。基肥施腐熟有机肥75 t/hm2、硼砂30 kg/hm2。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每生产1 000 kg菜豆需要纯N 3.4 kg、P2O5 2.3 kg、K2O 5.9 kg)。化肥中的氮肥1/3用作追肥,在花荚期施用,其他化肥用作基肥。硼肥用硼砂600倍液或速乐硼1 200~1 500倍液,钼肥可用钼酸铵2 500倍液于菜豆第3片真叶展开、开花前7~10 d和开花后分3次喷施。

6 病虫害防治

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治菜豆病虫害,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为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农业防治:多采用轮作、深翻、有机肥充分发酵、清洁田园等形式,加强对土壤病虫害控制。物理防治一般采用防虫网、诱杀(黄板、蓝板)、灯光诱杀(频振式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是利用昆虫天敌、微生物(苏云金杆菌)、农用抗生素(阿维菌素杀虫杀螨剂)、植物源农药等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一是不使用国家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同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安全用药。锈病防治: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隔10~15 d喷1次。细菌性疫病防治:用农用链霉素3 000~4 000倍液,隔5~7 d喷1次,连续2~3次。菌核病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隔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炭疽病防治: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隔7~10 d防治1次,连续2~3次[3-4]。

7 及时采收

确保用药安全间隔期后采收,采收菜豆要保持产品清洁卫生无污染,尽量适时采收、午后带果蒂采收。为保证从采摘到销售15 d内保持良好的商品性,应选择抗病性强,没有细菌性疫病、叶梢病的角。采收后产品在包装、运输、贮藏等环节,应采取相应有效措施,防止产品污染、腐烂、霉变。

8 参考文献

[1] 冯佳新.毛葱复种油豆角栽培技术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11):30.

[2] 林彦明.大棚油豆角春早熟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10):13.

篇3

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近两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深究培养专业性创新人才到底需要怎样的艺术基础,在不断的改革实践中逐渐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些许经验。

“分解系统、并置单元”,是指把原有的系统教学通过“分解”形成知识单元,而后再将单元顺序进行更有实效的“拆分与合并”,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分解后的知识以“点”状结构重新呈现在教学中,对于该“结构”的秩序与安排让知识点的分布更为合理、易懂,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与掌握,更重要的是使教学“对于规律由简入深的认识”的操作性得到提升。色彩教研室所设置的色彩基础课程教学都属于“分解性教学”,其中包括“色彩同类色训练”和“色彩冷暖互补色训练”。本次我们主要介绍第二门课程《色彩冷暖互补色训练》。

该课程是对色彩的冷暖对比、补色的基本规律的训练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掌握科学的色彩规律。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客观自然色彩更为准确、清晰的观察,以及分析能力,既做到更为理性、主动地表现对象,又能够同时注重冷暖色、补色的物理特性和情感特征,全方位提升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必备信息及参考。

在教学实践中,不仅是以知识的传授量来衡量课程质量的优劣,还要有合适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将知识点融汇至课程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消化知识点,从而提高课程质量,所以对于课程优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秉承这样的思路,对于课程的优化与改革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在教学中具体的实践运用,“板块化”与“单元化”逐渐成为色彩基础教学的主要特点。以“冷暖互补色”训练为例,该课程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相关的色彩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将冷暖色训练和互补色训练分置为两个大板块,这样在教学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学生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分解系统”。既然把原有的系统知识以点状进行分解就还要把相应的点进行秩序化的排列,其先后顺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管道”的疏通。也就是说将复杂的课程内容经过梳理和筛选找出有密切联系、承前启后的“点”进行分层研究,以不断积累知识点来扩容课程的知识量,亦是“并置单元”的初衷。

古有“千举万变,其道一也”,现代教学亦是如此。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其目的都是用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来掌握本质规律,不同的教学法只是在操作手段上有所差异,其根本目的基本相同。秉承这个理念,我们的基础教学大部分都围绕“掌握规律”这一教学目的来设计课程内容与形式,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由简入深地掌握色彩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自身对色彩认识的科学性和审美高度,为学生真正奠定“常识性”的色彩基础。

虽然说教学形式随时展一直在改变,教学目的却是相对固定的,但教学方式的优劣的确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由新的教学理念而衍生出的新型教学虽然继承了传统教学中必要的知识点,但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改变的确使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大大改善了。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有相应的理性规律作指导,包括以实践为主的绘画学科也不例外。“冷暖色、互补色练习”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分为两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二段式”教学。“前段”教学主要以理论形式将该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导入,使学生在课程之初对该课程所要了解学习的知识有较为宏观的认识。“后段”教学主要以实践为主,通过写生训练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色彩规律,掌握“冷暖”、“补色”在视觉中显现的状态,并在写生过程中学习、领会这些规律在画面中如何得到更合理、更全面的表现。

在设计该教学的过程中,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仍然为“二段式”。首先,我们尽可能地考虑教学目的与教学形式的叠合,不仅要突出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课程的目的和每个训练环节的关系,使其能够主动地面对教学、解决问题;其次,要照顾到该教学法的操作性与可持续性,因为实际操作的成功率是正确评估该教学法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教学改善的根本所在。

经过两个教学循环充分证明了该课程的可行性。从教学的安排来看,“单纯的看问题”相对于“全因素”的教学方式具有“由简入深”的特点,在学生能够从明确的“点”切入后,更为复杂、深层的链接会变得有理有据、易于破解。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该教学不仅解决了学生对“冷暖色”、“补色”概念上的 认知,对理论起到了“支撑”作用,实践过程还变得“规范”、“合理”。另外,该课程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调性”的认识,解决了极大多数学生画面的“花”、“乱”、“脏”等问题,使学生对于色彩的表现有一个健康的开始。

任何事物想要达到理想中的“完美”是有难度的,一门课程的设计想要较为充分地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还需要经过反复地实践与改善才能实现。当然,由于本课程的实践周期较短,也必然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的问题,这需要更长时间的调整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我们会抱着积极的态度,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尽可能在下个教学循环之前拿出已知问题的解决方案,让该课程逐渐趋于完善、成熟。

篇4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如何让幼儿喜欢美术活动;如何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如何让幼儿成为美术活动中的小主人等等问题,有待于我们研究。

一、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1.幼儿的涂鸦现象

在美术活动中,往往有很多幼儿出现乱涂乱画的现象,一张白纸发下去,没几分钟就涂满了,这样的情况在小班幼儿的身边普遍发生。然而,小班幼儿的绘画正处在涂鸦状态,因为他们的观察和绘画能力都很有限,表现手法也非常随意,因此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我们成人很难看明白,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发现,才能挖掘出宝宝“作品”的真正内涵,才能更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从而可以对他所描绘的“作品”进行补充,提高对“作品”的要求。

2.幼儿不肯动手画画

活动中不难发现,有个别幼儿对绘画似乎不感兴趣。然而,仔细观察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幼儿不是少了兴趣,而是缺乏自信。在同一阶段的幼儿,绘画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往往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在活动中就缺乏自信,教师对于这样的孩子,就应该在活动中重点指导,降低对孩子作画的要求,在一旁提示和指导、鼓励和表扬、保护他的自尊,培养他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3.同一块区域出现乱七八糟的色彩

成人的世界里,对于看待事物的颜色单一,像香蕉是黄的、苹果是红的等,然而在孩子的眼中,色彩却是丰富多彩的。保护孩子对色彩的选择,教师需要做的,是教给孩子对色彩的运用。同样的事物、同样的色彩,孩子在涂法上面,只是缺少一些手段,教师可以将多种涂色的方法传递给幼儿,保留幼儿喜欢的色彩,保留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的作品在喜欢的颜色上,变得更精彩。

4.模仿老师、身边的幼儿

美术活动中,有很多幼儿会经常模仿老师或者是身边幼儿的作品,去描绘自己的作品,对于这种现象,我想说的是,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是尤其重要的。

二、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1.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在观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教学内容确定观察的对象,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条件。如:教幼儿画“蝴蝶”,在活动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后,又让幼儿欣赏不同颜色的蝴蝶在空中飞旋、在花瓣上休息、在花丛中嬉戏等不同姿态。教学时,根据教学上的难点,重点示范某一部分,启发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形态的蝴蝶,从颜色、动态、数量、构图上引导幼儿作画。这样,幼儿的美术作品显示出不同的效果。

其次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我们观察、倾听就会发现,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把握时机,随时随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感兴趣的对象。有一次户外活动,有一位幼儿发现地上有很多蚂蚁在搬运东西,大喊:“哇,快来看,地上有蚂蚁耶。”顿时,所有的幼儿都产生了好奇心,都跑过去看。借此机会,我马上去科学室借了放大镜,引导幼儿一起观察蚂蚁的外形、颜色和蚂蚁不同的活动状态。下一次的美术活动中,正好要求幼儿用西瓜子拼贴蚂蚁,这为活动垫下了很好的课前准备。

2.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发展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在一次公开课美术活动《拼拼贴贴》中,我示范操作,引导幼儿学习图形拼贴画的方法。

教案一:教师:“圆形”宝宝准备出发了,依次找来了两个小椭圆形,一个大椭圆形和一个小圆形 。“圆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变出了一只什么?

幼儿:小兔子

教案二:教师:“圆形”宝宝准备出发了,它会去找谁做好朋友呢?

幼儿:圆形、三角形、梯形……

教师:“圆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会变出什么呢?请幼儿大胆动手尝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拼贴方法,达到不同的拼贴效果。

幼儿:太阳花、毛毛虫、人……

教师在设计教案一中,以框框的形式,局限了大部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发展的空间,导致幼儿在操作时,去模仿教师的作品,能力弱的幼儿去模仿周围幼儿的作品。然后教案二跳出教材的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他们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动脑想象,动手尝试,动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篇5

色彩三元素:色相、纯度、明度

色相:色彩呈现的质的面貌。

纯度:也叫饱和度,指某色相发射光的单一程度,也可以理解为鲜艳度。

明度: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明暗程度的感觉。

五大调子:

高光、中间调(统称亮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暗部)

高光的色彩:基本是来自于光源色的直接反射。当高光不强烈时,其冷暖为光源色和固有色共同作用。

中间色的色彩:主要是固有色和光源色的综合,这两者谁的纯度高强,那么亮部的色彩就倾向于谁。

解释:光源色暖,亮部就偏暖;光源色冷亮部就偏冷。光源色冷暖倾向越明显,亮部色彩受的影响也就最大,比如朝霞黄昏。

光源色不明显时(纯度不高),则以固有色为主形成亮部色彩的冷暖。比如阴天物体受光影响较弱,可以清晰的看到固有色本来面貌。

色温

固有色的暗部是什么颜色呢?撇开其他因素,一般来说蓝的暗部偏紫,黄的暗部偏橙,橙的暗部偏红。

明暗交界线的色彩:基本不受光源影响和环境色影响,与暗面色相一致,明度纯度降低。

暗部的色彩:由固有色和环境色综合(受环境光影响较大),同时明度减暗。

互补色平衡论:

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色彩会要求它的对应补色,如果补色没有出现,眼睛会自动将它生产出来,正是因为这个,色彩和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互补色的配合也是和谐的。

色彩规律:

1.补色规律: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反之亦然。(例如画皮肤阴影时,亮部用暖色,耳朵则可以用冷一点的玫瑰红,可以让耳朵部分相对颧骨更靠后些,暖色的感觉近,有膨胀感,冷色的感觉比较远,所以善用色彩特性结合素描关系可以塑造真实可信的三维空间效果。)

2.固有色相同且在室外光照情况下,近暖远冷,近纯度高远纯度低。(远处受环境光大气影响较多)

3.一般亮部最灰(最不纯)中间色最饱和,暗部比中间色不饱和一点,最好从背景起步,确定主色调和光源(袭日)

篇6

【关键词】小学低段;美术;色彩教学

一、小学低段美术色彩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创新,教学偏向模式化

当前在小学低段的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逐渐偏向模式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惰性,缺乏教学创新能力,导致原本生动形象的色彩教学显得极为枯燥乏味。过于单调的模式化色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孩子对色彩的挖掘和创作发挥;同时,部分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色彩,使得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而进行色彩创作,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也造成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断下降。

(二)教学理念不合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依旧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在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仍不能以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接受程度和身心特点来改进教学,最终导致色彩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应有的美术和色彩运用技法得不到及时掌握,从而更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和美术技能的发展。

二、小学低段美术色彩教学的有效改进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色彩学习能力

对处于小学低段美术学习时期的孩子而言,其美术和色彩好奇心较强,但多数缺乏一定的色彩敏感度和相应的辨别能力。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规律,美术教师需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在其对色彩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要指导其结合环境、光源和色彩等因素,对各类色彩变化进行合理地比较和把握,以便促进其美术审美能力的提升。举例而言,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过程中,其观测结果会受到不同环境和光源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物体自身的色彩进行积极判断,避免因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判断失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色彩学习能力。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进行色彩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之中,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通过使用多媒体来弥补传统美术色彩教学的不足和缺陷,用幻灯片、图片或视频等各种形式来呈现相应的色彩知识,更为准确地在教学中体现色彩差异,从而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色彩辨析能力。比如在学习色彩对比的时候,孩子经常无法充分理解色彩变化及其变化效果,这时候可以用图片和PPT形式来展示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和色差,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色彩效果,为其带来视觉震撼和强烈的感官冲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并帮助其加深美术色彩的学习印象。

(三)利用卡通及实物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多数小学生都比较迷恋动画里的卡通人物和色彩炫目的动画场景,因此在小学低段美术课堂中,卡通图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将所教的色彩知识与卡通图片甚至实物场景有效结合,利用游戏教学和多媒体的形式,在大屏幕上展示选好的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讨论和临摹,这样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色彩绘画中更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创作,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收获成就感。此外,除了要利用色彩简单的卡通图片,教师还需要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色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一栋结构清晰的房子和一棵大树,结合生活实例讲述绘画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自主思考联想,并从中得到思维启发。真实的场景和人物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到生活中的色彩表达,从而能更为精确地把握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绘制方法,了解更有层次和更为丰富的色彩内容。

篇7

关键词:动漫教学;造型设计;色彩教学;民族文化;创新培养

1 引言

在动漫教学领域中,两者都是以图形为结合的表现形式,两种字意中所表达的基础是相同的,包容了二维与三维的教学。如果说动漫中角色造型与线条是动漫的“生命”,那么色彩、光感、影像将是动漫的“血肉"",而民族性的创新风格特征,就是整个动漫的“精髓”[1]。只有这三位一体的结合,才是当前我国动漫制作的基础,也是在动漫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对于这三点的理解与掌握,关系到将来的自身发展与提高,是作为一个动漫者必需体会的学习过程。

2 造型设计在动漫教学中的创新培养

动漫中,造型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造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部动漫作品的格调,事关整部动漫的成败。在我们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造型设计的培养目标应是动静结合。不单是传统教学中的单一写实性素描教学,也不能按一般设计专业那样,只作为短期的基础课的设制。动漫中造型设计的课程,应不单是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2]。更应贯穿每一个动漫学生终身,在教学中,依据动漫的特点我总结出了几个步骤来进行培养。

(1) 对于学生“看”的培养。 要有动态造型力的培养。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造型的关键是观察,对于动漫专业来说讲,最主要的是把静态的观察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作为动态的描述;要有广博的造型知识。“看”的目地是要学生观察我们的生活,要通过教案中的各种中外动画影片的造型角色,来提高学生们的眼界。引导学生对于各种造型元素的吸收,并能用语言和画笔来进行描述的双重能力。

(2)对于学生“变”的培养。“变”是动漫中一个必须重点训练的造型手段,动画与现实影片的制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动漫的表现手法是虚拟的,非真人实景的拍摄。如同天马行空一般,角色的造型可以是现实,也可以是虚构,动漫创作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虚构的无限性,能使人们大胆突破想象尺度。从而达到现代人所不能达到“过去""“将来”中的各种时空中穿梭。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大胆的引导学生变化造型,由写实的人物、动物、建筑。

(3) 对于学生“画""的培养

造型中的传统技法中,“画”无非是对于对象的具体或者抽象的表达,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以中,长期的课程训练为主,并辅以石膏人体、透视基础知识、骨骼的基础绘画形式。动画中的绘画同样离不开这类传统技法的教学,在继承以传统造型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要加大速写与默写的练习投入,动漫教学中最具特点的方式,就是分镜头的表现上。

3 色彩知识课程在动画教学中的创新培养

我们把动画造型说成是“生命"",那对于色彩来说是“血肉"",色彩作为动画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基础色彩在动漫的教学中体现了剧本的基调,对于整体的画面能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

(1)色彩中的延续性。动画色彩中的延续,主要体现在对于动画角色上色与整个动画场景的色彩感觉。首先,要学生利用色彩的基本原理,进行色彩的冷暖对比,色彩构成的各种手法等基础知识点的练习,再结合动画中的场景进行创新。色彩的学习,是造型上的有益补充,可以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觉,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

(2) 色彩写生的自主性培养。色彩的显示,不外乎自然色彩和人造色彩,相对于动漫专业来说,静物写生、室外风景、人物与动物的写生,都是为了满足动画角色创造与场景创作的基本前提。在第一阶段的基础色彩写生训练,主要是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动漫教学应有别于传统的色彩基础教学,理论上的理解要更多的引导入实践之中,自然界的色彩写生,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感觉方式。而对色彩的控制与运用,从而达到写真的“第二自然”的目的。作为动画,要充足于“动”,动画中出现的连续画面是,由人眼中的“物象残留”组合形成。在教学中,可以立足于减少对于单独画面处理的Hq-f司,多作4到6帖的动画训练,同时,要求一定的团队合队,可以分编剧与创作两方面。利用多帧数的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对大局色彩的整体把握与一定的团队意识。

(3) 装饰图案的引导性作用。在对于动漫初学者来说,在实践教学中装饰图案是训练是必要的。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所喜好与熟悉的动画人物,场景或各种道具造型。可以指导学习复制多份,用各种装饰画的手段来表现。在一定的装饰图案的制作训练后,用自身喜爱的卡通人物与场景、变形变色、抽象等等的重新设定,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色彩感觉比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训练逐步严格自身的图面,也反过来促进了写生训练中,对于写生物体中色彩修饰,并提高了物体的造型的严谨。

4 民族文化知识在动画教学中的创新培养

民族文化知识作为中国动画产业中的“精髓”,它所代表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当前,我国动漫当前走的主要是模仿西方的道路是事实,但是,民族性的文化根基是不能被否认的,国内大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国动画的民族性问题不应被忽视的观念。可见,“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这一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的动漫来说,只有走中国时代特色的中国动漫之路才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从士大夫的书画怡情到当代的审美读图,可以说中国动画的文化根系还在于传统文化。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加强民族化的学习有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民族文化的了解。教育不但要解决动画创作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还要加强对民族本土文化的教育, 从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的1926年《大闹画室》开始,到中国水墨动画的先河《小蝌蚪找妈妈》,再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世纪60年代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形象的出现。应该说我国的动画片曾经有过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早期就借鉴出了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刺绣等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

(2) 引导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我们应把学校的民族性的课程加强,要引导学生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探索了解与认知,从最早的水墨画、素描、木偶、皮影、京剧、剪纸、年画中去寻找灵感之源。在 教学中,要加入一些中国动漫欣赏课程,与学生的考察相结合,作为高校考察的课程可以安排去一些民族文化形式较多的地区。在中国民间美术的教程知识教学中,可以把传统壁画、年画、京剧脸谱、饮食文化,各民族服饰与建筑的演变,和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相结合,再提炼吸收到自身的动漫创作中。

5 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蓬勃发展的产业环境下,把动漫教育孤立地作为亭台楼阁和上游产品的一类品种的观点是不明智的。社会的进步、动漫产业经济的发展、动漫创意运作的优化、动漫的普及、制作水平的提高都必须依靠人才,产业要做大做强更需要大量的动漫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和凸显归根结底靠教育,动漫教学的特征决定了动漫教师的高素质、教学的创新性、招生的规范化、产业与教育的连结化。

参考文献:

篇8

一、培训目标:

以着力提升教师有效学习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训实效性为重点,以“立足课程、聚焦课堂,提升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逐步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

二、培训对象

红卫路小学全体在岗教师。

三、培训内容

第一板块:研修专业

目的:分别通过舞蹈、合唱、素描、色彩、队列、田径相关项目和阅读策略的培训,提升音乐、美术、体育和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内容:音乐:舞蹈和合唱;美术:立体制作和色彩;体育:队列和田径相关项目;语文:阅读策略。

第二板块:研读专著

目的:以读书分享的形式交流,树立现代知识观和教育观。

内容: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拓展教师视野。

要求:结合老师们的阅读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反思,不断更新育人观念,树立现代知识观、教育观、学生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第三板块:研学课标

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为主要内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各校区分学科教研组,研读20xx年修订的各科《课程标准》。

要求:帮助我校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第四板块:研究教学

目的:各教研组研读教材,撰写教案。

内容:(1)学科教材研读,熟悉教材;(2)撰写教案,选取典型案例,研讨课堂教学技能。

第五版快:信息技术

目的: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12学时)

内容:一是教学资源的获取,掌握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检索、加工与利用的基本方法。二是简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简单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三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四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技巧与方法。

要求:一、根据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配备的班级多媒体设备、交互式软件的特点,创新培训方法,采用“边示范,边练习”以及互动研讨等培训方式,确保教师“人人会”。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完成规定学时、研讨、作业、考核等任务。

四、具体安排:

(一)专业研修

1、参加人员:全体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和部分语文教师。

2、内容:音乐:舞蹈和合唱;美术:立体制作和色彩;体育:队列和田径相关项目;语文:阅读策略。

3、培训时间地点:音乐:8月15—16日,师范附小一小;

美术:8月17—18日,阳光中学;

体育:8月19—20日,z实验学校;

语文:8月24—26日,望湖小学。

(二)集中培训(8月20—29日;作息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日期方式参训对象内容地点负责人具体要求

8.20 上午讲座全体教师师德培训报告厅胡昕

下午分组 讨论全体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体现指定教室(分教研组进行)

8.21上午互动 培训20xx年8月—20xx年8月进入我校的教师新进教师培训报告厅z新进教师:学习红卫路小学的各项常规(打包成电子稿);集中互动培训 其他教师:学习课标、研读教材

下午

8.22上午讲座全体教师“课题研究方法与实践”专题讲座报告厅z

下午分组 研讨全体教师各课题组制定本学期课题计划和课题研究方向指定教室(分课题组进行)江毛顺请课题组长假期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书籍,对下学期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做规划

8.23上午学科专题讲座全体语文 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报告厅z

全体数学 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二楼 会议室z

下午读书 分享全体教师读书分享报告厅石英梅老师在暑假期间,选读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或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以备交流。

8.24上午汇报 展示全体教师课例研究汇报报告厅胡燕敏 胡昕各课例研究组做好汇报准备

下午汇报 展示全体教师“自育自学”课题组汇报报告厅各课题组做好汇报准备

8.25上午讲座1全体教师学校资源平台的使用报告厅z

讲座2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报告厅

下午讲座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解读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报告厅

8.26上午上机 操作全体教师学校资源平台的使用各校区 微机室胡燕敏 卢淑娟考核分两项内容: ①红卫路小学资源平台使用 ②请老师们进入下面网址http:///有相关题库请认真学习,信息技术考核是现场答题,现场出分。

下午现场 考核全体教师红卫路小学资源平台使用的考核各校区 微机室

8.27上午同伴 引领全体教师课标解读(主讲:教研组长)指定教室z自我回顾。反思一学年以来在所任学科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以案例呈现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如何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等,每人准备文字材料以备交流。

经验 分享全体教师交流在课堂中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指定教室

下午研讨全体教师研读教材(阐述分析本册教材),讨论学进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指定教室各备课组进行学科教材研读,熟悉教材

8.28集体 备课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老师抽课题备课指定教室z①提前公布课题,全员撰写教案。②分组研讨,选取典型案例。②教师代表现场讲解教学设计③再次修订教案,反思内化。

8.29无生 上课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指定教室z提前确定好每位老师抽课题和授课的具体时间地点。

备注:

1、请每一位老师结合暑期培训内容,针对每一项活动提前做好准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2、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各位老师要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及时反思、总结,并按要求填写“培训参与录”。所有参训教师于8月28日下班前把“校本培训参与录”交到教研组长处。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浸染和点染的变化与韵味

2.了解折纸浸染与点染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美、实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生宣纸、彩色墨水、乐曲

教案设计:(一)引题激情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漂亮的围巾,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对,这是一条扎染围巾。引出“扎染”

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

3.课件欣赏扎染作品,感受扎染艺术。

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还有衣服、裙子、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4.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和扎染相像的图形表现——染纸

二)教学新授:

1.工具介绍

实验:我想先请2个同学上来做个实验,我说什么,就做什么。(一名学生)分别在不同的两张纸滴上颜料,观察变化。

大家看看,同样的做法,为什么没有做出同样的效果呢?(找个学生)来摸摸看,知道什么原因吗?

原因就出在纸的不同,这张是宣纸,另一张是普通的纸。所以不是所有的纸都可以用来染,只有一些吸收性强的纸才可以用来染。

既然要染纸,颜色当然是少不了的,我们用的彩色墨水,既方便,染出来的色彩又鲜艳。

2.观察作品图案,找出规律

(1)欣赏染纸成品

师: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2)观察作品上面的图案有什么特点阿?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着。怎么样能让他们有规律的排列呢?

(3)学生发言:先折后染

3.分析染纸过程步骤

(1)步骤口诀:一看纸怎么折,二看色怎么染,三看作品美不美

(2)一看纸怎么折,学习折法

a.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b.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投影仪演示折纸的几种方法)

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3)二看色怎么染,学习染法

a.教师将折好的纸进行演示,请学生观察。

b.介绍染法:浸染法:将折好的宣纸在不同的方向浸在不同的彩色墨水里。

点染法:用毛笔蘸彩色墨水,点在宣纸上,颜色自然染开。

注意色彩的搭配,颜色从浅到深。对比色、和谐色在画面中的运用

c.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4) 三看作品美不美,欣赏染纸作品

四)学生作业

看这了这些漂亮的染纸,很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很想自己试试了。老师一会儿要举办一个染纸展览会,但是老师这里的染纸不多,你们愿意帮忙吗?

要求:1、尝试不同的折叠方式和印染方法

2、运用多种颜色搭配,丰富画面。

五)师巡回辅导

1.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

2.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六)作业展评

1.作业展示:将完成的作业贴到窗户玻璃上。

2.先由学生自评,再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作品。

七)课后拓展

1.同学们,这些染纸艺术太奇妙了,它能染出这样美丽的作品,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还有什么用途吗?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挖掘出很多用途来。

2.课后作业:尝试用其他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进行染纸创作

八)小结

篇10

课改八年,“公开课”获得最多的是“困惑”、“诟病”。陆老师的“公开课”,读来如小溪般涓涓流淌,清新自然。她向大家展示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可资借鉴的一面;更可贵的是蕴含了“公开课”发展价值的本真。

前几天,同事到外地去观摩公开课,回来感慨万千:如今的公开课真是学不像,总觉得教师在作“SHOW”,表演色彩浓,有的甚至失真,偏离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发展。

其实公开课指的是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主要有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等类型。其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联想到自己,二十多年前满怀激情走上讲台,这一路走来,参加市、省、全国的赛课,,欢歌伴随自己。至今,其中三次公开课仍历历在目,因为――在赛课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弱点,产生了自己的困惑,明白了自己的追求,那是一种“阵痛”后的喜悦、收获。可以说公开课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磨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第一次市级公开课,让我明白“方恨少”

1987年,刚踏上工作岗位,看着师傅备课,我总感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作业……似乎教书就是那么简单。直到一天,领导让我上一节对市开放的公开课,我就有点不自在了。因为,要面对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检验,直觉得“捉襟见肘”、“书到用时方恨少”。

经过几番斟酌,我选定的教学内容是《狼和老山羊》,因为学生喜欢童话故事。备课时我主要抓住狼和小羊的几次对话进行展开。我把教案交给学校里的省语文特级老师看,她语重心长地指点:“思路是不错,但你是否考虑到课堂中随时会有生成情况?”于是,我不停地修改自己的教案,进行预设。

上课了,我发现自己对于熟知的教案竟不那么熟悉了。突然,脑中一片空白,急中生智:让学生读课文,思考狼一共骗了老山羊几次?老山羊又怎么识破狼的?这一设计学生说得很投入,我不忍心打断他们,不能适时调控,结果拖课拖了整整8分钟。

人们常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这次公开课可以说是进行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当情况有变化时我没能很好地把握时机,适时调整。如果能注意到学生的变化,那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可见,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机智明显不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生成教学,这需要教学艺术!

公开课是教学理论的一个活的案例,是教学理论通过公开课得以体现,而为了上好公开课,教师一般也都会更自觉、更有意识地寻找教学理论的支持和引领,从而赋予公开课更多的理论色彩和导向。这次公开课让我找到诸多教学盲点,至今回想起来,那种青涩的滋味还记忆犹新。

第一次省级公开课,让我懂得“怎么教”

记得1994年,经过激烈的比赛,我终于冲出市,拿到了参加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改赛课的“入场券”。兴奋之余是“磨练”。学校领导让我先备课,教导处帮我磨课,专家悉心指点。

试上是公开课前的环节,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每次上课都不可能一样,因为课堂上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成性。感悟到了上课的“真谛”,我主动要求到不同程度的班级、不同水平的学校去试上,根据学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案,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那备课之余,制作教具同样令人兴奋不已。当时需要用“幻灯片”,可没有现成的,于是求助美术老师画框,自己涂色,那陶醉至今都令我回味无穷。用电教手段来辅助语文教学,让我第一次尝试到了其中的快乐。终于上课了,我按照教案比较顺利地上完了,最后虽得了一等奖,但总觉得上得太顺了,似乎精彩之处不突出。具体是什么,我自己总有点欲说还休之味,总有那么点遗憾。

这次公开课经历了说课、听课、评课这一过程,比常态课的备课、上课、反思多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要素和活动,为年轻的我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了更多的专业支持。公开课推进了理论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理论化,所以它较常态课具有了更高的研究价值,不少新的教学法就是通过公开课得以传播的。公开课,让我知道如何去上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明白该怎么教。这一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

第一次国家级公开课,让我懂得“教什么”

那次省级赛课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觉已步入中年,激情不在,懒于学习,惰于研究,跨入了所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期。

2005年11月,学校派我去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赛课。电化教学,让年届不惑的中年老师困惑,究其原因是缺少继续学习的热情,缺少尝试新生事物的勇气。我与年轻的老师站在一起,年龄肯定不是优势,而电教呢,更不是自己的擅长。但是,我有经验,我有信心,抛开以前固定的教学思路,借助“网站”形式,优化语文教学。

想到在小学语文课中有好多“送别诗”,能不能以板块的形式来整合资源呢?新的构思形成了,让学生借助教师设计的“专题学习网站”,选择四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诵读、查阅资料,感悟诗人的情感,同时找出其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课上是进行方法的指导,课后还引导学生学习其他送别诗,拓展到现代送别诗,国外的送别诗等。这就是借助媒体,整合资源,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努力,我执教的《送别诗》在苏州市第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全国第十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赛课中均获得了一等奖。虽然比赛的过程充满难以言说的压力、困难,但我品尝到了搅动自己的“快乐”。人到中年,依然茁壮地成长着,幸福地工作着,因为公开课让我更充实。

这次公开课让我明白了教给学生什么,不仅仅是知识,应该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公开课给予我的是――把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体现公开课的发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