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8 16:2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
2、行为与习惯:(1)通过活动,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并能够自觉遵守。(2)懂得尊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3、知识与技能:熟悉校园环境,理解校园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4、过程与方法: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水平及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
全面理解校园,知道各个教学楼的位置、识别各个专业教室的名称和具置,理解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设施的具体方位。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分辨、独立确认各个学校设施所在位置。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做4面小组的队旗,分别标上4个小组的序号。
2、编排好参观路线,课前与医务室、传达室、图书室、校长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协调好参观时间。
3、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播放《可爱的家》的MV)师述: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在这个家庭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啊?
2、学生交流
3、听了小朋友们的介绍,老师觉得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关心我们,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就是希望我们能快乐地成长,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来到乘航小学这个大家庭,以后大家将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那么你们对于我们的这个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多媒体出示校园的大照片)
2、你们理解这是什么地方吗?(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3、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怎么样啊?(学生交流)
4、其实啊,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很多有很多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做一回小小探密家,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探密,看看哪个小组收获最最多!【设计思路:采用探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奋点被提起来了。】
(二)校园探密。
1、准备阶段
(1)(多媒体出示:校园探密)小朋友,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不过我们全班这么多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往不同的地方去,那
校园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分散奔向校园各个角落乱糟糟的图片)
(2)谁来说说这样去探密好吗?(学生交流)
(3)过渡:是呀,这样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探密活动不但让我们的校园变得乱乱的,而且还会影响其他班级的同学的学习,这多不好呀,看来在出发前,还需要大家出出点子,让这次探密活动有秩序地实行,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能够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多媒体相机出示:a、分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探密
b、定路线,按路线实行活动
c、不喧哗,不吵闹,有事要报告
(6)小朋友们提出的这些建议可真不错,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四条路线,接下来,请每个小组选出你们的小组长,代表你们那组来抽一条参观的线路。
(7)学生讨论,选出小组长,小组长上台抽签【设计思路: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熟悉校园环境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做好严密的安排,如课前与医务室、传达室、图书室、校长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协调好参观时间,指导学生有秩序地参观校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学生初步理解
校园。】
(二)活动阶段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出发吧,看看哪一个小组把这次探密任务完成得。
(1)各小组按路线开始探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不同的场所,了解其不同的用途。请相关部门(如医务室、图书室等)的工作人员介绍相关设施应如何使用。)
(2)指导学生按一定的路线回到教室。
(三)小结:小小探密员们,今天你们对我们的校园有新的发现了吗?老师可想知道大家探密的情况了,不如在小组中把你们的发现和你们的好朋友交流交流,到下一堂课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设计思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活动保持安全、有序。保证学生有所收获。】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课的一开始,播放《可爱的家》的MV,先从学生自己的家开始说起,由“小家”引出“大家”,为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树立主人翁精神奠下结实的基础,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接下来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校园的图片,让学生来猜一猜,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观校园的愿望。接下来是准备参观,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序地实行活动,达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和收获,在课件里出示校园里学生到处奔走、乱糟糟的图片,让学生从反面得到教育,这样无秩序的奔走是没有效果的,从而引导学生知道该怎样有秩序地活动,根据
学生的讨论,课件相机出示适当的做法,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和建议
本课时主要是以学生参观校园为主,旨在让学生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凸显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并通过参观活动,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与设施。在设计这个教学过程时,我先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然后引导学生知道学校是我们的“大家”为接下来认真参观校园奠定情感基础。在组织参观校园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都是刚入学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熟悉校园环境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参观前,教师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如确定路线;分好小组;参观时教学学生做到讲文明、懂礼貌,不影响他人学习;设计好探究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教室(什么场所?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能够进人?这里的负责老师是谁?)尽量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为以后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打下基础。同时还要请相关老师做好一些场所的解说工作,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我们的校园。让这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写好校园各处名称、地点的纸条
二、教学过程
(一)“小小探密员”汇报
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他叫康康熊(多媒体出示:康康熊)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有礼貌地和康康熊打个招呼吗?
(学生和康康熊打招呼)
康康熊知道我们上一节课做了一回小小探密家,他也很想理解我们的学校,大家快在小小组里讨论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向全班小朋友来汇报,让康康熊也理解理解我们的校园,好吗?康康熊还悄悄对老师说,等一下参观得仔细、讲得好的小朋友他还要颁发“演说家”奖章呢,大家加油啊!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师生评价,颁发“演说家”奖章。【设计思路:采用大家喜欢的动画康康熊导入,学生很感兴趣,符合学生的口味。能够激发他们说话的愿望。】
(二)活动:找朋友
1、刚才听了大家的汇报交流,康康熊觉得还是不过瘾,他还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我们的校园熟不熟悉,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啊?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康康熊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游戏啊?(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老师分发写有学校设施、对应楼层及作用的纸条给学生。当一个学生拿着写有设施的纸条站起来时,拿着对应位置,及作用纸条的学生也一起站起来。如:当一名学生出示“计算机房”时,那么拿着“东大楼三楼”和“上电脑课”的学生站起来,并介绍:计算机房在主楼六楼是上电脑课用的。)
3、学生游戏,相机评价【设计思路:光光让学生参观,学生也可能记不住那么多地方和设施,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当然不可能,游
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玩中学,也有利于学生记忆。】
(三)深化扩展,进一步了解校园各地方的作用
过渡:看了刚才大家玩的游戏,康康熊觉得我们的校园设施很齐全,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很多的方便,不过我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文明礼貌,
1、课件出示阅览室的图片
(1)瞧,我们来到了阅览室,我们要怎么做?
(2)分组讨论。
(3)学生交流: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拿放东西要轻……
2、课件出示喝水处的图片
(1)来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怎么样做?
(2)分组讨论:要排队喝水,要做到互相谦让
过渡:我们的校园很大很美,有很多的活动场所,不管在哪儿,我们都应该遵守纪律,这才是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小主人。还有一个地方是我们每天都要在那儿学习的,你们知道是哪儿吗?(学生交流)【设计思路:文明礼貌教育无处不在,它渗透在生活得方方面面中。教师要抓住任何契机对学生实行教育与引导】
(三)活动:理解我们的教室
1、是呀,我们的教室是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今天呀,康康熊也想来参观我们的教室,你们愿意当个小小解说员吗?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能够给康康熊介绍我们的教室都有哪些设施,它们又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哪个细心的小朋友
发现的最多,介绍得!
2、小组内讨论,然后实行汇报。【设计思路:先是理解校园,然后熟悉自己的教室,由面到点,不同层次地让学生了解校园。】
(四)模拟活动:学校的一天
过渡:快乐的小学生活开始啦,在学校的一天里,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遇到下面的情况,你知道该怎样去做吗?(多媒体出示视频)
a.老师要在黑板上写字,却发现没有粉笔了。一位小同学说:“我去领粉笔!”
b.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把作业收上来。一位同学说“老师,我送本子去!”
c.下课了,几位小同学想玩球,一位小朋友说:“走,借球去!”
d.课间活动时,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伤了腿,同伴说:“赶快去包扎一下。”
1、这些任务,你们能完成吗?想一想:他们应该到哪里去?找谁?让我们来协助他们,好吗?
2、学生自愿结合成组,分别完成一项任务。(注意说话有礼貌)回来后,向大家谈谈完成任务的情况。
小结:校园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不但要熟悉它,更要爱护它。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对吗?【设计思路:光是让学生观察、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设施解决可能会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个教学设计就能让学生现学
现用。】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的课件制作自始至终由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画形象康康熊担任主角,引导学生做游戏,巩固小朋友们对校园设施的理解,然后是康康熊来教室参观,旨在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介绍教室设施,让学生对教室的设施有较深的了解。康康熊是一个很可爱的形象,学生都很喜欢,在课件中以康康熊来引路,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课件出示视频,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学校提供的各项设施为自己、为同学、为老师服务,比较直观,也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和建议
1、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对前一节课学生参观了校园后的感知内化为自身的理解,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真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时应避免学生乱说,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话,能从交流中真正获得对学校的理解,真正觉得自己就是学校的小主人。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画纸、彩色笔
二、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争做小导游。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学生交流)
2、在我们的旅游途中,导游不但能带领我们领略各个景点优美的景色,还知道很多和景点相关的故事传说和典故,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导游的风采。
3、多媒体出示导游向游客介绍景点的视频。
4、你们觉得这个导游在向大家介绍景点时语言、神态怎样?(学生交流)【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出示的导游向游客介绍景点的视频资料,来激发学生当小导游的愿望。为学生再度理解校园打下结实的基础。】
5、今天,老师也想请一位对学校环境比较熟悉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把学校介绍给大家。谁愿意?
6、同学们推荐出一名小导游
7、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们愿意一起来为这个小导游出谋划策吗?
8、学生交流,多媒体相机出示导游要求:
(1)普通话标准,声音响亮。
(2)熟知校园环境。
(3)确定路线,能按照一定顺序领着大家参观。并说出所参观地方的作用。
9、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参观校园吧。导游介绍校园及与学生相关的学习活动处室,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介绍
各楼层的设施。对于学生学习、生活所涉及的场所要重点指出,学生说得不完善时,老师即时补充或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设计思路:当好小导游,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周全,做到细致。要既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又要能锻炼学生的水平。虽然是推荐一名小导游,也要发挥其他小朋友的聪明才智,协助小导游圆满完成任务。】
(二)活动二,我是小画家。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跟随小导游再次把校园参观了一遍,你们觉得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2、学生交流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拿起画笔,当一回小画家吧,把你心中最美的校园画下来,等一下,我们来开一个小小画展,老师会请同学们向你的同伴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1、生画画,师巡回检查指导。
2、同桌小组交流所画内容。
3、小小画展,(多媒体出示个别较好的同学画的画)全班交流。【设计思路:孩子都爱画画,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不但能培养画画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也在体验着校园的美,热爱校园的感情正在他们的心中萌芽。】
(三)活动三,我做校园小主人
1、在我们小朋友的画笔下,我们的校园是多美呀!不过前几天,康康熊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多媒体出示视频)
视频1:一个小朋友在教室的外墙上乱涂乱画。
(1)老师一看就知道这个小朋友喜欢画画,不过他这样做对吗?他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交流)
视频2:一个小朋友在花圃里采花。
(1)这花多漂亮呀,可它离开了绿叶,就没有生命了,这个小朋友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交流)
视频3:上课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用小刀在课桌上刻图案。
(1)你们说这样做,课桌疼不疼啊?如果你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你准备怎么做呢?(学生交流)
2、作为学校的小主人,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好呀?(学生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多媒体相机出示:
a、爱护校园里的每一草,每一木
b、勤打扫,让校园更干净、整洁
c、爱护校园里的每一样公共设施【设计思路:正面教育是一种手段,能够直观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有时,反面教育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通过反面的例子,也能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怎样做才是爱护校园。】
(四)总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和游戏,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我们的新家——乘航小学了,祝愿小朋友们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健康的成长。
(播放FLASH《校园的早晨》)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的课件首先播放了导游介绍景点的视频,激发学生当小导游的愿望,然后相机出示当小导游的条件,协助学生当好小导游,在学生对校园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情以后,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插入一些破坏校园环境的视频,让学生从反面理解到爱护校园是我们每个小学生的责任,谁都不能破坏校园。最后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才能让学校变得更美,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出示相对应做法,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小主人,最后在FLASH《校园的早晨》中结束本课。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和建议
1、在本课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当好小导游,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尽量指导细致,指导到位,不一定要达到多高的水平,至少也要能把整个过程有条理地完成。指导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校园一角画下来,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全面理解,了解校园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懂得尊重,学会感谢,培养主人翁意识。
篇2
【关键词】问卷;试卷;中国式过马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
1、知道问卷调查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2、学会分析问卷结构,初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并试着小组集体设计一张问卷;
(二)能力
1、通过对试卷、问卷关系的探究,掌握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以及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2、通过问卷问题类型的设计,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考虑问题与动手能力;
3、通过“中国式过马路”的案例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三)德育
1、了解科学研究的精神,注重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树立全面看待问题的观点。
2、提高文明素质,自觉自律,形成安全出行的意识。
(四)学科方法
1、体验用问卷调查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意义。
2、科学研究的全面性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的思维方法。
3、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的认知方法论,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调查问卷的结构与调查问卷的整体设计。难点:调查问卷的整体设计。解决方法:一是利用学习迁移能力掌握问卷结构,即在帮助学生理解试卷与问卷关系的基础上掌握试卷的结构。二是通过案例练习,完成问卷的设计任务,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分析、归纳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与在座的同学一起分享一节研究性学习课。我叫杨梅,希望这节课能够像我的名字一样给大家带来无穷的回味!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一直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的,我们从身边找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形成研究方案,探究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来帮助我们在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二)探究新知
1. 问卷调查法的涵义
a.你给别人做过问卷调查吗?b.请问同学们学习生活中什么词跟问卷的意思最接近?
学生:(试卷)
教师:试卷跟问卷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是卷。中国汉字在造字和造词上是非常神奇,当两个词一旦有相同的字出现的时候,这两者往往会有一些或多或少的联系?我们同学从小学开始就已经跟试卷打交道了,而且个个在做试卷方面都是高手,我们才有机会在铜中这样好的学校学习。
a.试卷对你而言有什么作用?
b.试卷对老师而言有什么作用?
(即是检测,也是一种调查)
问卷的表现形式跟试卷基本上是一致的,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的调查方法。
2. 探究活动一:试卷和问卷是什么关系?
试卷和问卷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问卷和试卷是什么关系呢?问卷就是试卷,问卷不是试卷。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探究一下问卷和试卷是什么关系。
(1)研究对象比较:试卷的对象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问卷的对象是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而定,可以是任何一种类型的人。
(2)试卷与问卷结构比较:试卷的构成部分由以下3个问题导出:试卷中最先出现的是?考试时你最先填写的是?试卷中,占领的面积最大的是?
问卷的结构成部分由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样本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表1
试卷的结构1问卷的结构标题1标题1指导语个人基本信息1个人基本信息问题及答案1问题及答案(指导语的差异,在于调查对象的熟悉程度不一致。设置一个人际交往安全距离的实验,证明指导语是与陌生人建立信任感,请求别人帮助你完成问卷的过程。编写指导语的过程更像是第一次请求一位陌生人帮你完成一件事。打招呼――自我介绍――表明来意――请求帮助的具体内容――致谢)
主要内容:问题及答案,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题、简答题、排序题、表格式;问题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原则 顺序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
(三)活动拓展
刚才我们通过探究试卷与问卷的关系问题,得出结论试卷就是一种问卷,我们,我们只需要在回顾我们试卷构成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就能掌握了问卷的结构了!今天,生活节奏开始加快,生活的方式开始多样化,个性化的时候,我们的身边有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呢?
1. 设置情景
出示中国人组团集体闯红灯的图片,提问:你对这几张图片的情景熟悉吗?它是不是经常在你身边发生?出示与《中国式过马路》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 探究活动:中国式过马路
讨论:中国式过马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不能只是调侃调侃就一笑而过,觉得好笑,是因为这个词说出了事实,会因为这个词而会心一笑的人,在碰到其他社会不文明现象而抱怨时,是否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不文明行为中的一员呢?耐心等绿灯亮起、规规矩矩排队、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些显然都不是大事,然而“素质”却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显现出来了。
3、小组合作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背景”,设计一份有关铜中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全班分工合作;第一小组负责标题,第二小组负责指导语,第三小组负责个人基本信息,第三、四、五、六、七组负责设计问题与答案。
小组合作:展示一张完整的调查问卷,找出各小组设计的优点并提出建议。
板书
问卷调查法
问卷结构
标题
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换届选举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坚持正确导向,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作用,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选民依法行使民利,促进和保障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二、目标任务
借助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深入扎实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农村大力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在此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村级民主管理机制,抓好“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宣传教育内容
宣传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要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四、总体安排
这次“五法两办法”宣传教育工作从2011年4月开始,6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中旬)
制发文件,对“五法两办法”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中旬—6月底)
1、下发“五法两办法”宣传手册;
2、以镇(街道)为单位,由镇(街道)司法所组织辖区内法律服务者开展“五法两办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3、精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乡土普法课件,在远程教育网上播放;
4、把“五法两办法”纳入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内容,每月5日、15日、25日组织农村党员群众集中学习收看有关换届法律法规的专题节目;
5、通过12348法律服务热线,及时解答群众有关换届选举工作的法律咨询。
(三)总结检查阶段(6月底前)
1、组织参加全市农村换届选举“五法两办法”法律知识考试抽奖活动;
2、组织参加全市农村换届选举“五法两办法”知识竞赛;
3、对“五法两办法”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基层党员群众十分关心。各镇(街道)司法所一定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加强与镇(街道)党委政府的协调配合,周密安排,精心实施,保证换届选举期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各镇(街道)远程教育管理站,要积极会同司法所,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分工,充分整合利用好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共同抓好“五法两办法”宣传教育工作。
(二)找准工作载体,创新普法形式。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加强农村、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镇(街道)司法所要以此次换届选举“五法两办法”宣传教育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远程普法的新形式、新方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不断增强远程教育普法效果。
篇4
关键词 法制 安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安全教育。“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本文结合小学学科知识,浅谈一下笔者在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安全教育的。
1 课堂上有机融入法制安全教育
在教学中渗透法制安全教育,必须把教学内容与法制安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数课上成法制安全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函的法制安全教育因素。笔者在三年级上学期教学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一课中,一边指导学生通过用手来掂一掂“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硬币来感受重量,一边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的危害却很大”,适时对学生进行“远离,珍爱生命”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的危害。
2 实践中努力提升法制安全教育理念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行动来实现。在教学完“简单的数据整理”后,笔者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放学回家调查自己家里每天、每周、每月使用的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及乱扔垃圾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说说自己对垃圾袋及乱扔垃圾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受到了一次好的环境教育。同时结合法制安全教育,对学生在家里,或上学的路上,加强溺水安全自我防范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校是禁止学生私自结伴或个人私自下河、下塘游泳及洗手、洗脚。教育学生在路过河边和水塘边时要注意自我安全防范,不要掉进水里。如果有人不小心掉进水里,你自己不要下水救人,应大声呼喊大人来救人,或者拨打110报警。
3 注意挖掘潜在法制安全教育资源
教学中渗透法制安全教育,应充分遵循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涉及安全法制教育的元素,使教学与法制安全教育两者处在一个非常融洽的统一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中法制安全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的认同。
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还需要教师从教材中用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学过简单的“统计”后,有一道题是:“站在马路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我们学校正好在公路边,一出校门就是公路。因此,笔者在带领学生去统计前,首先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到达校门口再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如:公路上没有安装红绿灯,只有人行横道,可是同学们没有走人行横道,设想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学生通过设想讨论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认识到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4 用法制安全教育净化学生心灵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法制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传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资源大多是利用主题班会,听专题报告以及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来进行;但是,在学科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不然,学科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安全教育。
篇5
P:监控的方式也是在公安机关处理交通违章处理程序中规定的一种处理交通违章的方式,同时监控方面也如实反映了违章行为人的一些违章行为。所以,媒体所说的“暗中执法”,我们认为还是我们执法的一个方式,是法律允许的。
K:使用摄像机偷拍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从法律角度讲,它不符合程序法的规定,其内容在电脑中很容易被编辑改动,也不符合证据的真实、有效性要求,所以路边偷拍的视频图像本身就属于无效证据,不应被执法机关采纳。
P:与国外相比,人们常说美国的警察在你一旦违法时,往往会兵从天降,不知道警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们对这一做法是持赞赏态度的。实际上,抱怨交警暗中执法的,往往是那些想逃避处罚的违法司机。
K:法律赋予警察交通执法权力不是“为了处罚而执法”,而是要求警察要学会“预防”,要保护好公民的人身安全。这样看来,“暗中执法”不应该成为常态,阳光执法才是相对稳妥之举。
P:就“监控”而言,这一物化了的“交警”在执法的广泛运用源于其内在的优势――它能铁面无私地客观记录违法情况而无“人情”可讲,它打破了人们脑海中“法不罚众”的思维惯例。交警暗中执法,等于交警无处不在。其利绝不仅仅是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更培养了公民敬畏规则的习惯,从而使守法行为从被动转为自觉。
K:交管部门在很多路段和路口安装了电子眼记录机动车驾驶员的违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和制约作用,但在执行处罚的过程中却存在不少弊端,包括只能通过单方查询,要么拨打每分钟收费约3元的声讯电话查询;要么定制收费短信服务查询。没有条件或没有时间查询的机动车驾驶员就只有在验车时才能知道是否违章。
P:自己违法与交警“暗中执法”没有必然联系,这可以给自己一种警示,消除侥幸心理。如不“暗中执法”,许多违法车辆可能从远处驶离逃避处罚。
K:“暗中执法”不“光明”,好像抓坏人一样。纠违嘛,何必让大家人心惶惶的嘛,暗中执法的确让人感到不舒服,交了罚款还需要付出恐惧的心理成本。
P:交警暗中执法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对交通违法心存侥幸的驾驶员。如果警察都暗中执法,交通秩序很快会明显好转。违反交法的人是应该受到惩罚。作为司机就应该时刻把交通法规记在心中,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篇6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整合职能,调整机构、理顺关系、精简人员、提高效能、平稳过渡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我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努力构建一支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精简,高效执法队伍,确保改革平稳、规范,及时完成任务。
二、主要内容
(一)整合职能
将全区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路运政、地方海事的监督处罚职能进行整合,由新成立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承担。
(二)机构设置
成立“市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下简称“区交通执法大队”),为区交通运输局下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相当副科级,业务上接受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指导。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道324线江口石亭超限运输检测站(以下简称“石亭检测站”),其职责交由新成立的区交通执法大队统一管理。政综〔〕185号下放的原市江通公路稽查站的职责交由区交通执法大队行使。
(三)主要职责
1、区交通执法大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区交通综合执法监督检查,协助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重大和跨区域(辖区内)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2、职责划分
(1)与运输管理(地方海事)机构的职责划分。运输管理(地方海事)机构承担公路、水路运输行业行政许可(含由区交通运输局许可的事项)、汽车维修、技术鉴定、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和制定行业规范、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等职责,承担与之对应的安全监管职责。区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承担本行政辖区的公路、水路运输(含城市公交、出租汽车、汽车租赁)行政监督处罚、查处非法营运和与之对应的运输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等监管职责。
(2)与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划分。公路管理机构承担公路行政许可、养护等职责和与之对应的安全监管职责。区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承担本行政辖区的公路路政监督处罚、公路巡查、治理超限运输和与之对应的安全监管等职责。
(四)人员编制
区交通执法大队事业编制28名(含石亭检测站12名),所需编制由区运输管理所划转23名和政综〔〕185号划转5名解决,核定领导职数3名,其中大队长1名(副科级)。根据政综〔〕185号核减区运输管理所人员编制23名。
三、保障措施
(一)人员划转
1、原执法机构未进行参公登记的执法岗位在编干部,可按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在公务员登记中对有关人员进行考核的通知》(人发〔〕253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工作办法的通知》(人发〔〕186号)精神,经考核择优选调。
2、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按照政综〔〕185号的编制划转数,于2012年5月完成区道路运政、水路运政、地方海事机构在编的稽查人员划转交接手续。
(二)参公工作
根据政综〔〕185号精神,区交通执法大队成立后,应按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有关规定,做好参照公务员法事业单位的报批和人员登记工作。
(三)养老保险
1、养老保险接续。市属的公路稽征、公路路政管理机构和区运输管理所(地方海事处)人员划入区交通执法大队后,按照属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规定继续参保,区交通执法大队负责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基金转移等工作。
2、养老金标准。市属的公路稽征机构离退休人员划转区交通执法大队后,执行属地标准。离退休补贴标准高于所在地的,高出部分暂予保留,今后该项补贴随当地津贴标准的调整逐步冲销。
3、提前退休。符合省政府政办〔2009〕50号文件规定提前退休条件的市属公路稽征机构人员,在区交通执法大队成立前,根据本人意愿,由市属公路稽征机构向区交通运输局申请办理提前退休,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四)经费来源
区交通执法大队经费为财政核拨。经费来源。一是省级财政下划的年省级交通部门预算支出基数;二是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返还资金中下达地市基数及增量;由市财政按公路稽征、路政、运输管理(地方海事)划转人数切块下达区财政,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安排其他资金。
(五)资产管理
省公路稽征局稽征所及石亭检测站(市公路局石亭公路站)资产划为区交通执法大队的办公场所。
(六)执收管理
区交通执法大队执法执收收入,上缴同级财政,支出由区交通运输局商区财政局安排。
市公路局管养的公路路政赔补偿费由公路部门执收,用于公路损坏修复和综合执法机构执收办案经费补助等;罚没收入由区交通执法大队执收,专项用于路政管理(含执收办案经费补助)等,支出由区交通运输局商区财政局安排。
(七)划转时点
以2012年月30日止,市属公路稽征、路政及运输管理(地方海事)在编人员正式移交到区交通执法大队。
(八)工作交接
改革过渡期,区运输管理所(地方海事处)机构继续履行并承担原有监督处罚职责,公路路政管理机构继续履行并承担原有职责,直至与新成立的区交通执法大队完成工作交接。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主持辖区交接工作。
四、工作要求
实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是深化交通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波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此,各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一)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开展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重大改革,政策性强,波及面广,要充分认识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成立由区编办、公务员局、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牵头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改革工作稳妥推进,取得实效。
(二)正确引导,平稳过渡。改革实施期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按照“机构一步到位、人员分步实施、综合执法工作全面开展”的基本思路,确保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力争2012年月完成区交通执法大队批复和机构组建工作,月底前完成人员划转工作,6月底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区交通执法大队和区运输管理所的机构编制问题,由区交通运输局拟定具体方案,送区委编办审核后,报区委编委审定。
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知识产权法是法律专业领域的重要课程,其所包含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知识很难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也给学生的理解与感悟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不同于以往说教的授课手段,案例法能够有效转变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使之更加直观和生动,助力学生更高效地参与到课程内容的深入探索当中。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知识产权法的课程发展目标,将案例法深入贯彻下去,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就具体的案例知识进行有效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及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案例教学法是当下比较受欢迎且在育人效能上比较突出的一种教学手段,具体指在教学实践期间,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合理搜集丰富的案例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构建直观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案例的支撑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应用意识。在知识产权法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实践意义十分显著。能够有效转变课堂上基础法律概念的具体呈现方式,通过案例的支撑构建更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案例导向下建立起独立思考的良好意识,并启发其对具体的案例内涵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助力学生所具有的实践和应用素养获得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需正确看待案例法这一育人模式,并将其合理应用到知识产权法的教学活动当中,推动这一课程在教学领域实现深化改革。
二、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一)科学选择案例,明确目标。在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其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点,合理搜集相关案例,以此为支撑对具体的课程目标加以明确。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实现有效落实提供重要的行动参考,助力课程教学实现深化改革[1]。例如,在新时期社会环境下所兴起的剧本杀行业,便存在着侵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不良现象。教师可以选择某一社会案例,将其导入到课堂当中,即“XX创作了一部剧本杀作品,在他邮寄给外方剧本杀机构测本之后,发现被该机构盗版,提前印刷和进入市场,导致该名作者经济损失严重。”可以发现,该机构严重违反了知识产权法,盗用了作者知识创作成果,因此,在确定具体的案例之后,教师合理制定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层面出发分层设置目标,鼓励学生积极搜集与案例有关的知识产权法相关基础知识,并探索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技巧,并促使其在案例分析中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二)基于案例创设联想情境。在案例导入之后,教师需基于现代化教学载体有效支撑对具体的育人环境进行优化创设[2]。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和启发,促使其能够在观察中深入理解案例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结合剧本杀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例构建直观的动画,模拟案例中的人物以及情境进行情境展示,让学生能够在参与学习期间,就具体的案例要素,包含的人物关系以及所涉及的知识成果加以明确,让其能够确定接下来的探究方向,对整个案例加以熟悉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对具体案例展开深入探究。(三)科学分组,搜集基础理论素材。在案例展示之后,教师需根据所了解和掌握的具体学情信息基础,针对班级学生进行均衡分组。然后引导其围绕上述案例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拓展和丰富学生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方面的常识储备,为接下来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关于知识产权法的理论研究。也可以搜集相关的新闻报道,了解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国家的所做出的处罚决策。(四)确定探究任务引导深入探究。在做好前期准备之后,教师需要合理设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更自主、规范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自主地参与到案例的讨论和学习当中[3]。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期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座位分配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将各个小组的围成一个圆圈,这样方便成员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期间,教师需要从每个小组中挑选出一名组长,明确其所具有的具体职能,引导其组织协调内部组员分工,做好案例讨论活动的主持活动,从而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能够规范性开展,也能够让课程教学高效进行。在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期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引导职能,全面关注各个小组的综合学习表现,针对其在案例研讨中所面临的困难给予其有效的指导和纠正,从而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也能够促使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推动各组的探究活动能够高效、稳定的落实。(五)案例汇报与发言,梳理思路。在引导学生讨论完案例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好汇报工作。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并通过有效讨论和互动交流,就具体的学习思路进行有效分享,总结并阐述观点。并在案例讨论之后,通过组间互动的方式,分享小组内部在案例探究与实践分析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让班级学生在知识产权法案例探索方面的学习能力获得全面性的提升。在学生汇报完成之后,教师需科学开展评价工作。可以利用微课这一载体所具有的资源直观整合功能,将学生在案例探索中的综合学习表现,进行可视化记录,然后进行直观展示。针对学生在案例活动当中的综合表现进行科学指导,促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自身的学习品质形成准确的认识,并不断地进行自我规范。
三、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一)保证所选案例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在应用案例法全面开展知识产权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尊重课程的发展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诉求科学选择相关的案例资源。要遵循时效性与针对性的原则选择案例,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教学活动体系更具有规范性,也能够让学生扎实掌握丰富的法律常识储备。首先,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切实关注国家在知识产权法方面所制定的战略法规,以及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知识成果类型的丰富,在法律要素以及具体的执行标准方面所做出的修缮和调整,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一定即时性的案例,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所掌握的课程内容更全面,从而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案例时,可以挑选三年之内的案例,这样能够保证针对案例所做出的法律裁决更加符合新时期的法律法规执行标准。同时,也要保证所选择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特征,能够切实反映与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有关的社会现象,让学生通过案例看到本质,更深层次地掌握相关的法律内涵。不仅如此,教师要保证所选择的案例材料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要充分发掘具有较强生活化特征的案例,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生活常识储备的支撑下,更好地参与到案例探索当中。从而让其能够在案例探索中积累更加丰富的法律生活常识,避免在今后的成长与社会实践中,因为自己在法律常识方面的缺失,做出违背知识产权法的不良行为,进而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综合法律素养[4]。(二)创新案例形式,构建多元化案例活动。在教学实践期间,教师需关注学生在知识产权法方面所呈现的具体学习诉求,在具体的案例教学形式上进行合理优化,对具体的活动环境以及实施渠道进行有效拓展。从而让学生拥有优质且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通过多种活动有效开展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对知识产权法内在含义的理解与感悟。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围绕具体的案例进行有效探索。以“专利侵权”等为例,为了让学生对等同原则教育认知,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素材导入到课堂上,然后为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育人目标。引导其在组内协调分工的学习环境,就具体的案例资源进行有效整理,让学生自主发散思维,阐述自己对案例的观点,就侵权的具体判定步骤进行有效梳理,并在阐述时表明所运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课堂上践行案例法时,教师需遵循师生互动的原则,构建开放型的学习环境。同时,在实施案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构建模拟审判的教学模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产权法具体应用以及真实的审判环境进行模拟,然后引导学生扮演角色,站在司法人员的角度客观分析案例中所存在的违法、违规等不良现象。此外,教师也可以基于具体的教学案例,科学组织诊所式的育人模式。与当地的相关司法机构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拓展学生的实习空间。让其有效接触具体实际案例,然后就案例进行有效诊断,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客观利用知识产权法等基础内容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三)借助先进载体,拓展案例资源储备中心。在案例教学期间,教师需关注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课程内容就具体的育人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拓展,进一步构建资源储备中心,从而保证课程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合理借助微课拓展育人空间,打造线上互动交流体系。
四、结论
依前所述,知识产权法是重要的课程,其中所包含的基础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如果教师针对基础概念进行灌输和说教式授课,则很难让学生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产生深入参与和探索的兴趣,同时也会给学生的思路启发和思维训练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新时期的教改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育人手段,将案例法有效地贯彻和应用到教学当中。科学选择案例,合理设置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的思维意识受到良好的启发,从而更深入和全面地分析知识产权法的内在含义,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潘.知识产权法实践导向型教学模式的研究[J].法制博览,2021(02):187-188.
[2]田妍妍.对知识产权法学教改的反思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0(33):158-159.
[3]白丽.“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1):50-52.
篇8
【关键词】交通安全执法二级学科交通安全畅通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raffic safety law enforcement technology disciplines two characteristics --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is interdisciplinary, and relev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Traffic accident treatment technology, traffic safety law preven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driver safety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of technology undertook treatise, put forward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Key word】Traffic Safety LawTwo subjectsTraffic safety and smoothness
交通安全执法技术是以道路交通事件为研究对象,研发交通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指挥和管理等手段,预防与减少交通事件对交通安全畅通的影响和损失,掌握交通事件基本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工学门类下国家一级学科公安技术所属的二级学科。作为本学科起着引领道路交通安全执法领域的科学进步和工程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发展交通安全执法技术二级学科需要广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一线科学技术人员立足本学科实践前沿,掌握交通事件基本规律,综合当今科学技术、工程手段,在交通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预防与减少交通事件对交通安全畅通的方法和工程技术途径。本文就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践,探讨交通安全执法技术二级学科相关方向发展。
一、本学科的特点认识
1、本学科的特点是交叉学科
根据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来看,本学科属于交通工程学、传感与信息技术、安全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此外本学科还与其他学科有关,例如法律学、公安学、管理学等。
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e)主要是指基元学科以下具有交叉性的科学知识子系统;交叉科学(cross-science)是指已经形成和有待创建的各门交叉学科的集合体,是所有交叉学科的统称[1]。交叉科学的特征包括交叉科学的整合性、交叉科学的远缘性、交叉科学的宜人性。交叉科学的整合性指:拉近了传统科学部类之间的距离,特别是正在填平数学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使科学知识体系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叉科学的成长和壮大,导致了哲学科学、社会科学的数学化和自然科学化,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的哲学化和社会科学化,极大地促进了哲学科学、社会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强了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推动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交叉科学的远缘性是指交叉科学的各门学科产生于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差异较大的学科之间,是“远缘联姻”的产物。交叉科学的宜人性是指交叉科学的各门学科是在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为满足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解决环境、生态、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
交通安全执法技术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交叉学科,学科名称本身就提醒我们它是牵涉到交通、安全、执法和技术四个层面的特点。本学科是在我们国家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为满足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伤害和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等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解决城市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亟待有志于本学科的科学工作者进一步发展壮大。
2、本学科研究方法浅析
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学、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集成。作为工学、理学,它的研究方法偏重于采用模拟、试验、观察与观测、公式、定理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偏重于案例分析、实证分析、计量分析、系统分析等。本学科以道路交通事件为研究对象,必然要使用案例分析、实证分析、系统分析等的研究方法,同时也要进行观察与观测、模拟、试验等工作,利用公式、定理工具建立道路交通事件模型。本学科研究方法特别要重视道路交通事件实际,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同时充分整合相关研究方法,依具体研究目的与内容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法。
本学科需要整合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果,充分利用通信工程、成像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成熟的技术产品和手段,收集交通事件情报,以利于研究交通事件规律。例如,电子警察――闯红灯违法抓拍系统,违法超速抓拍系统,流量采集和信息诱导系统等。
二、本学科研究发展方向认识
(一)、交通事故处理技术
道路交通活动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事故频发的态势,维护道路交通活动安全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第七条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 按照法律的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进行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时,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设备。同时积极做好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预防工作。
交通事故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技术: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测绘和肇事车辆、痕迹物证的固定、提取、勘验、记录和分析以及现场防护和清理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交通事故处理与鉴定技术: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重现、肇事车辆和速度鉴定、痕迹物证鉴识以及事故责任鉴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3、交通事故防治技术:研究交通事故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技术应当重视我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严峻形势,应当充分吸收相关交通管理工程领域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预防交通事故的工程管理措施。公安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进行高速公路的相关交通事故防治技术的研究,遏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峻的现实交通情况。
4、交通事故安全评价:研究交通事故安全水平和交通事故安全管理水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5、交通事故安全预测:研究交通事故安全发生、发展趋势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预测未来交通事故的特点和规模。
(二)、驾驶人安全教育和推广技术
在公安实践中,驾驶人管理属于源头管理,既要做好驾驶人的考试工作,又要做好驾驶人的审验工作。驾驶人的考试工作制度比较完善,利用了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而驾驶人的审验工作比较滞后,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应当研究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为驾驶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安全教育和审验制度,以减少交通安全违法事件。由于我国驾驶人众多,驾驶人安全教育和推广技术应当是本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三)、交通安全违法防范处理技术
1、交通违法事件与防控技术,研究道路交通事件的自动检测和防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这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研究发展方向,此技术的研究起着维护道路畅通的重要作用。例如,电子警察――闯红灯、压黄线违法抓拍系统,使得24小时在重要路口路段,司机都能够感觉到被监控的压力,自觉遵守红绿灯的管控、遵守地面标线的指引,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交通环境的安全性,电子警察被誉为永不下岗的交通警,从一个方面来说增加了警力。现在大力发展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中,360度高清摄像头能够清晰地抓拍到多种安全违法驾驶现象,在经过人工甄别,保证了被处罚安全违法驾驶人违法证据事实的可靠性,极大地纠正安全违法驾驶人的侥幸违法行为,维护了广大遵守安全法驾驶人的正当权益,保护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2、交通监控技术,研究道路交通监控、突发事件预警与信息、交通指挥决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3、交通安全违法取证技术:研究发生安全违法事件时,执勤民警取证的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
4、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应用技术: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确定安全设施建立的客观需求条件,触发交通安全设施实施决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三、本学科发展的人才培养浅议
本学科的发展需要相关人才的培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科技人员,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各大专院校,一方面来源于公安一线民警的自我成才。公安一线民警的自我成才依赖于成才者本身的科学技术素养,广大的本学科相关人才培养更依赖于社会各大专院校。作为本学科发展的人才培养应当特别重视大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警察学院作为社会大专院校,在培养本学科发展人才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交通管理工程系交通管理专业就是培养本学科交通安全执法技术专业人才的摇篮。交通管理专业又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专业人才培养要考虑服务本地公安工作,又要考虑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培养计划中要统筹本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公安学、管理学相关学科知识内容,培养公安一线需求的综合性高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续坤著 交叉科学结构论 第11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第一版
[2] 王续坤著 交叉科学结构论 第14、15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第一版
篇9
关键词:数据结构;案例教学;教学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它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强,数据结构复杂,算法知识抽象,很多知识的讲解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模式难以把问题表述清楚,教学难点不容易突破。为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解决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过程中的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
基于各种理论和相关实践,人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舒尔曼(Shulman)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1]。在教育学中,人们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1-2]。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2]。针对传统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结合我院学生实际,贵州师范大学数计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团队的老师们提出了“精选典型案例―设计生动课件―激活课堂教学”的三阶式教学设计观点,在实际运用中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做到了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实现以教师的“教”为引导达到以学生主动地“学”为目的最终目标[3]。
1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教授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已有十年的历史。对该课程的教学在多年的努力中逐渐走向了成熟,完成了从教学技能型教师到教学研究型教师的转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所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迫切希望能学好此课程。每当给一个新班级上第一节数据结构与算法课时,总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看着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样子,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工作激情一下子就涌遍全身。但两三周后,同学们的脸上就再也看不到那样的表情了,课堂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困惑、没有学习积极性、盲目无奈的眼神,自我感觉讲得非常成功的课也提不起学生们的兴趣。这种让人担忧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学院出资建立了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教师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开展了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研究发现,传统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根源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1来自学生“学”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最关键的问题,内因是解决问题决定性的因素。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呈急速下降趋势的原因有来自心理的,也有来自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为:1) 觉得算法理论太抽象,逻辑性太强,难理解、难掌握,产生了畏惧感;2) 内容多、概念多,学习中难以把握整体内容,学完后不知道到底学了些什么;3) 感觉在课堂上思路跟不上,难以消化;4) 不知道学习算法在实际中有什么用,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5) 不重视上机实验,觉得能读懂算法和书面编写的算法就可以了[4]。
1.2来自教师“教”的问题
1) 教学难度大。目前,数据结构中的算法大都由C、C++语言进行描述。首先,学生对C或C++语言中的函数、指针和结构体、类等知识点本身理解就不够,一下子跨度到数据结构,学生难以接受。其次,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数据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算法,并掌握对数据以及数据之间关系的处理方法。但是这些基本概念和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等知识非常抽象,学生很难建立起概念模型[5]。
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讲授的作用,由于教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学完本课程后不能掌握数据结构的实质,知识零散,不具备总结并贯穿所学知识的能力,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不会分析问题,不会将抽象问题建立数学模型[6]。
1.3其他方面的原因
先行课程不扎实。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和离散数学等为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先导课程。要想学好数据结构与算法,首先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些先导课程,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其中,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质量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学习的影响最为明显。由于教学条件、非高考科目等原因,大多数学生进大学前都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因此,第一次学习程序设计时,对计算机语言的许多约定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不可能得心应手,更谈不上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由于其前导课程掌握不好或没能熟练掌握,导致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困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7]。
另外,教学学时数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许多高校由于教学改革,对包括本课程在内的许多专业课时都进行了压缩。针对涵盖面广、抽象复杂的课程内容,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不得不仅限于知识点的介绍,没办法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三阶式教学设计
针对目前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团队提出了三阶式教学设计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阶式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设计分为“精选典型案例―设计生动课件激活课堂教学”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典型的教学案例;第二阶段:将已确定使用的教学案例设计制作成表现力强、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第三阶段: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适时地进行动态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1精选典型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选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选择真实、基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2个问题,一是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案例,也就是说案例中只涉及学生已学过或即将学到的知识;二是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选用难易相当、繁简相宜的案例,切不可好大喜功,贪全求深[8]。
教学案例既可直接选用传统的典型案例,也可自行编写。例如,在讲解栈的应用时,我们直接选用了迷宫求解典型案例。即:使用顺序存储结构下的栈通过“穷举求解”的方法求迷宫中从入口到出口的一条简单路径[9]。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优势,加强基层法律阵地建设,创新思路深化开展“远教送法”系列专题活动,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法律素质,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服务‘三农’,维护稳定,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主题,深入开展基本法律知识特别是与三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法律阵地建设,建立“远程教育法制宣传服务站”;定期开展村级班子成员培训班,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活动;开发制作系列法制文化产品,做好法治文化广场建设的相关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增强群众法制意识,提升法律素质,为全面推进社会法治化管理进程、建设和谐、平安、文化强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基层法律阵地建设。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建立“远程教育法制宣传服务站”,充分整合律师、公证人员、法律援助者等专家队伍,利用远教站点场所、设备、人员及课件等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服务活动。同时,积极培树“民主法治示范村”典型。
(二)继续开展“法律赶大集”和“法律明白人”活动。利用乡村、社区大集日举办法律赶大集活动,由区普法办牵头,抽调与农村、农民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分别组成法制宣传教育小分队,以镇为单位确定固定地点,举办法律服务大集活动,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制宣传、法律服务。镇(街道)司法所发挥好主力军作用,积极组织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抓好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村民法律知识的咨询与解答工作。
(三)加强村级班子成员法律知识培训。依托远教网络,举办镇(街道)干部、农村“两委”干部培训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四)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活动。组织开展各村(居)法律顾问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活动,满足基层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需求,妥善解决村级组织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难题。
(五)开发制作系列法制文化产品。制作土地法、婚姻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及民事、行政诉讼等经典案例剖析课件,让群众接受到有声有形的法制宣传教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和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节目,深入农村、社区巡回演出,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法治观念,掌握法律知识。
(六)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和载体。按照“六五”普法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要求,及时更新现有法制宣传一条街、法制宣传栏等版面内容,各镇(街道)建立1处法治文化广场,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要建立法制宣传栏或“法律图书角”,社区要建立法治长廊、电子滚动屏等,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制教育熏陶。
四、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底前)。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对年度“远教送法”专题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各镇(街)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0月)。整合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活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11月—12月)。各镇(街)认真总结“远教送法”专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做法,并及时报区司法局和区远教中心。区司法局、区远教中心组成联合考核小组,对各镇(街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区司法局成立专题活动领导小组,与区远教中心协同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调度。各镇(街)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要明确分管责任,将工作任务细化,确保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