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8 18:2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鼎尖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鼎尖教案

篇1

《制订建站计划》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网站制作”的第二课。在

>> 关于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制订 小学科学课“运用思维导图制订方案”的教学案例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案例推荐与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计划校本化制订的思考 浅议物理教学中探究实验计划的制订原则 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几点思考 谈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环节的教学反思 《春》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老王》教学案例 《散步》教学案例 《观潮》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分析 《纸船》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 《穷人》教学案例 哲学教学案例 《海燕》教学案例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台阶》教学案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各小组成果展示,感悟成功。

设计意图:参考一些常见的网站色彩搭配方案,让学生明白色彩是网站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让学生对班级网站的配色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给出了一个常规网站主页的布局框架,让学生直接在这个框架中修改各形状的填充色、文字颜色、背景颜色,从而突破难点。

3.知识整理,总结提升

师:在这节课中,每两位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班级网站的建站计划书,这说明同学们都有很强的合作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同学们都要积极与他人合作。制作网站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了建站计划书,我们就可以按图施工,从而事半功倍。同学们,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在实施前,制订一份详实可行的计划至关重要。

篇2

关键词:醉酒驾车 危险驾驶罪 交通肇事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近些年来,酒后驾车交通肇事案件可谓是层出不穷。1997年张金柱酒后驾车逆向行驶,将一个孩子撞死,孩子的父亲和自行车则被卷在车下拖着行驶了1500米,张金柱被判交通肇事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执行死刑,此案曾一度成为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很多人认为是媒体和社会舆论把张金柱送上了断头台,他罪不致死;2009年成都孙伟铭因无证、醉酒驾车造成4死1伤,被认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被判处死刑二审改判无期徒刑;2009年河南王卫斌醉驾宝马致6人当场死亡7人有受伤,被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 2009年南京张明宝醉酒驾车连撞9人,致5死4伤,一审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无期徒刑,未上诉;2009年,福建林銮建醉酒驾驶宝马越野车致一死一重伤,随后林銮建驾车逃走。案发前后,林銮建的宝马越野车还有多次违章记录。 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在司法实践中,相类似的案件可能判决的结果大不一样,有的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有的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加上今年五月一日起实施的刑修八,更是因醉驾入刑的不在少数,各地方判的结果也不大一样,有免于刑事处罚的,有三个月、六个月或者是并处几千元不等的罚金,更是再度引起社会强烈的关注。对酒后驾车交通肇事案件如何准确定罪,维护刑法的权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相关罪名的法律规定

首先是刑法总则中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醉酒犯罪应负完全刑事责任。其次是交通肇事罪,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再就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22条规定:在刑法第133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是最近受关注的危险驾驶罪。还有一条就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相关规定是在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过失犯前款罪的,处…;情节较轻的,处…

根据以上规定,以后涉及酒后驾车交通肇事的,可能会触犯的罪名有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相关罪名的犯罪构成辨析

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三者的适用问题,本文在此做一分析。

1.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素有“过失之王”的美称。过失行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是必须产生了危害后果,而且是刑法所规定的法律后果。也称之为结果犯,它是指以法定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条件的犯罪。

结果犯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1)一定的危害结果的出现,是构成既遂罪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如果这种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则不能成立既遂犯。对于过失犯罪,没出现法定的危害后果则根本不构成犯罪。2)危害结果的表现形式必须是客观的、有形的、物质的。3)危害结果必须是法定的。4)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否则也不能构成结果犯。

根据犯罪主观方面的不同,可以把结果犯区分为三种:即过失的结果犯、间接故意的结果犯和直接故意的结果犯。交通肇事罪即属于过失的结果犯,即没有出现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构成犯罪,因为过失犯罪中不存在既遂犯的问题。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只要客观上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是典型的危险犯。所谓危险犯,是指以危害行为具有造成一定后果的客观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犯罪。其主要特征是:1)犯罪行为人必须实行了一定的危害行为;2)危害行为本身存在着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客观危险;3)尚未造成实害犯中的危害结果,如果已经造成了实际的危害结果,则构成实害犯,而非危险犯。判断行为的客观危险状态就是危险犯认定的关键。

在刑法理论中,危险犯可分为具体的危险犯和抽象的危险犯,分别来确定其危险性。所谓具体的危险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足以造成某种后果的危险,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加以判断的犯罪。所谓抽象的危险犯,是指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行为,就具有产生某种后果的危险,不需要结合具体案件进行分析判断的犯罪。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对行为危险性的判断是否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事实来进行判断。毫无疑问,在醉酒驾车交通肇事案件认定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案件才能判断其行为是否足于造成客观危险。

2.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司法实践中,犯罪行为人对事故的发生往往持否定态度,即虽然预见到自已的行为是危险的,但相信凭自己的驾车技术和酒量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危害后果的。故危险驾驶罪属于行为犯。所谓行为犯,是指以实行法定的犯罪行为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犯罪。同危险犯一样,不以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行为犯不同于危险犯,在行为犯中,同样是以实行一定的行为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至于这种行为本身是否具有造成一定后果的危险,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而在酒后驾车交通肇事案件中,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大多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认为凭自己的技术酒量不会有问题的,对危害结果持反对的态度。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理性人不会以自身的危险来放任对别人危害结果的产生。

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即不特定人群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危险犯。从我国刑法规定来看,危险犯中的危险性,有的取决于犯罪的危险方法,如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有的取决于特定的犯罪对象,如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等。如果是因醉酒驾车导致交通肇事案件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定罪的话,其危险性就在于犯罪的危险方法――醉酒状态下驾车这种高度危险方式。这里的危险必须是足以产生与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决水行为危险性相当的严重危害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不特定”意指犯罪行为可能侵害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事先无法确主观上有无确定的侵犯对象或侵犯目标为依据,也不能以行为是否产生实际的严重后果为依据,而是应当以行为当时是否可能具有产生不特定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来认定,即看行为在客观上是否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本质属性来具体认定。

三.酒后驾车交通肇事案件的定罪问题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酒后驾车交通肇事案件的定性,依现有法律的相关规定,只能

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一般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此问题当然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不休的话题,而且从上面列举的案例中也看到相类似甚至是相同的案件在不同地区的法院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判决。这不利于实现刑法的功能和目的,不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赞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论据大都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的:严惩醉酒驾车犯罪分子的需要,特别是要平息人民群众的愤怒;情节特别恶劣;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等方面来定的。比如有的学者认为酒后驾驶肇事案件定性应该选择行为主义进路,即出现一定的客观行为表现之后,构成要件就该当,就可以考虑行为人的定罪量刑问题,不另外单独考虑醉酒驾车人的主观心态问题。① 该观点的依据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就醉酒后驾车犯罪有关问题召开的新闻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黄尔梅指出,行为人明知饮酒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②还有一点依据就是,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对“孙伟铭案”的评析中指出,从本案事实及证据证明的情况看,孙伟铭在醉酒后驾车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后,继续驾车冲撞行驶,致多人伤亡的严重后果,其主观上对危害结果明显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应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③由此可见,司法实践部门对于这种相继性的酒后驾驶肇事特别是对于第一次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的行为,实际上是避开了对行为人主观罪过的讨论,而采取了较为直观的定性标准,尽管对行为人的主观罪过都有所提及,但是这个时候的主观罪过其实已经不具有决定意义,而是成为附在客观行为之上的一种必然体现。也就是说,因为有“孙伟铭在醉酒驾车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后,继续驾车冲撞行驶”和“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等客观行为,才会有附随其上的主观罪过。客观行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主观罪过不过是客观行为的一种“点缀”。④

笔者对此持批判态度,这样的定性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犯了反向推理的错误。且不说司法实践中对同类案件的认定本来就不一致,甚至差别重大。即使认定完全一致,也不能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反过来推定犯罪构成,更不能象某些司法实践中以危害结果反倒推定犯罪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不能把故意违章驾车等同于酒后驾车冲撞的故意,故意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三. 结语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关于醉酒交通驾车案件的法律规定基本上是合理的,但建议今后可以在修订刑法时,把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等情况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的情形之一。

司法实践中对于后果特别严重的醉酒驾车犯罪行为一般应该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而不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就象上文已说明的作为正常理性人不会放任自身的安危于不顾而去危害与已无怨无仇的路人,不能以后果的严重来推定犯罪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不赞成有的学者提出的要在修正案中有关危险驾驶罪的条款里增加结果加重犯,而且要对“情节恶劣”做出相应规定,这是没必要的也是做不到的,罪刑法定原则虽然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要求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但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法律的前瞻性和开放性,法律不可能穷尽所有现象。因此,事实上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难于避免的。司法实践中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情形,很多方面是需要法官进行价值判断的。

注释:

①俞 小 海・酒后驾驶肇事案件刑法定性的困境与出路

②陈永辉・最高法院就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召开新闻会,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人民法院报・2009・9・9

③王静宏、王佳・醉酒驾车肇事行为之定性―――四川高院判决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人民法院报・2009・9・11

篇3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求真务实,努力创造工作佳绩

实习期间,某某同志在尽快熟悉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摆正工作位置、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搞好实习工作,树立了在干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他在实习期间服从大队领导的安排,听从指挥、工作主动积极,工作绩效明显。 三、真实体验,感悟交通管理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某某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所肩负的责任,同时也体会到了民警们工作的辛苦、幸福和挑战。

说辛苦,是因为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有时候要接待的人们在门口排了很长,工作的时候基本没有闲得时候,隔两天就值一天班的工作强度很强,而且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白天黑夜,哪怕是刮风下雨,一个现场电话就马上出动,很辛苦。

说幸福,是

因为在这个战斗的集体里,同志们都相互帮助,团结一心,大家互相关心,让人有一种家的感觉,很幸福。

篇4

要正确处理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作为法律裁判者的人民法院,应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宣传教育群众,化解矛盾,消除和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角度,更好地发挥公正司法的职能作用。

第一、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该条规定是对于侵害公民人格权的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首创,受保护的人格权利之中亦包括生命健康权。对于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于2001年2月20日下发的《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第19条规定,因交通事故致人伤残或者死亡、造成怀孕妇女流产的,当事人据此可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在2001年3月1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第四条规定:“因侵权致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永久灭失或者毁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可见,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能够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限于因侵害人侵权致人身伤残(不包括达不到评残标准的轻微损伤)、死亡、妇女流产及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灭失或毁损。受害人据此而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

交通事故责任人是否需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应以其承担何种事故责任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四种。另第四十五条规定:“道路交通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经公安机关调查不能确定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其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人民法院依此规定处理案件时,在双方当事人均未能举证的情况下,往往只能适用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的公平原则作出判决,即由双方当事人平均分担事故损失的责任,笔者谓之为“公平责任”,故交通事故责任可分五种责任。然而,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是以存在过错行为为适用要件的。如《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五条也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由此可以肯定,受害人在交通事故案件中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也应以受害人和交通事故责任人(即侵权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负何种事故责任为界限。笔者认为,并非所有应负事故责任的侵权人应同时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1、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这二个责任就可认定是交通事故责任人一方的违章行为造成或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相反,受害人就不应负事故责任或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小,在这种情况下,交通事故责任人就存在侵权过错行为或其过错行为起主要作用,而受害人纯属于被侵权人,因此,受害人依法可请求对方承担事故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2、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应负事故的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就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人在事故中的侵权作用与受害人相当或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小;相反,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违章行为与侵权人相当或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也成为交通事故责任人,那时受害人本身也是侵权人,依法应承担事故赔偿责任,可能还要反过来赔偿事故损失给对方或被对方起诉,因此,受害人就不能请求对方承担精神赔偿责任。

3、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应负事故的“公平责任”。这是因为交警部门无法确认事故责任是由哪一方造成的,故根据法律规定,按照公平原则分担民事责任,那时交通事故责任人(即加害人)和受害人均无过错,不能适用过错原则来认定哪一方存在侵权加害行为。由于公平责任是在加害人之行为不具有可归责任时由法官根据公平之法律理念酌定的一种责任,公平责任本身只是一种分担损失的救济性责任,故精神损害赔偿不能适用于公平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就无权请求对方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综合上述3种情况,受害人只有在事故责任人(侵权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时,才有权要求赔偿精神损害。

第三、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在审判实践中,法院在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都主张赔偿数额不宜过高,但当事人在起诉时动辄提出索赔几万元以上甚至百万元精神赔偿金的请求。最高人民法院施行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以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后果、赔偿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该司法解释的施行,为人民法院判决提供了依据,但同时赋予了法院的自由裁量权,由于没有明确赔偿数额如何计算、有无最高或最低限额等问题,事实上增加了处理难度。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裁决,以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为转移,因而在审判实践中,它便会使法官存在滥用自由裁量权,凭着主观直觉或臆断作出自由裁量决定的现象。虽然交通事故案件中影响受害人精神伤害程度的标准个案千差万别,但法官要综合事故后果、责任大小(含过错程度)、赔偿能力来作出认定,前者事故后果和责任大小容易掌握;后者赔偿能力,由谁负责承担举证责任及如何认定难于掌握,这时,一审法官以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判决结果,也可能被二审法官以自由裁量权轻易取代。

对于如何确定精神损失赔偿数额,笔者认为,交通事故因侵权人过错:①致受害人伤残的,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以按其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2级的减少10%,依此类推。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标准的50%计赔。②致受害人死亡的,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以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死亡补偿费规定标准的50%计赔。③致受害人流产和致受害人的特定纪念物品灭失或者毁损的,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要以按因流产的实际费用和特定纪念物品的实际价值适当计赔。

篇5

【关键词】学案 导学 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要求,即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标中强调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但是,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教师观念落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对教材缺乏理解,只是一味地将教材生搬硬套。他们对学生学习情况不了解,因此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和难点不突出,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2.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方法陈旧,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机械地记忆。因此,很多学生往往出现了“前学后忘”、“短暂记忆”的现象。这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无效劳动时间过多、有效产出过少、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

3.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氛围压抑,课堂效果低下。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没有进行必要的互动,教师成了标准答案的权威,学生成了背诵答案的机器。课堂上没有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没有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因此教学效果低下。

二、依学定案依案导学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学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基于“学案”,发挥 “导学”的功能,解决的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因此,我们构建了高中英语“依学定案,依案导学,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

1.依学定案,依案自学。布鲁姆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到达的目标是什么。”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教师要熟习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本、教案、习题等教学材料,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文本教材。整个英语备课组要群策群力、共同讨论学案目标、学案要求、学案内容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要准确把握教和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教师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编写学案。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中的“自学检测”部分,获取基本知识,提高预习效率。在学案的指引下,学生先进行自学,并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真正做到了“先行一步”。

2.依案导学,互动交流

(1)倡导精讲多练,优化教学环节。“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做精辟地讲解,使学生能从丰富多采、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并腾出一定的时间,加强基本训练,加强能力的培养。“多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案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精讲多练,使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此外,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空间、机会的同时,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先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和困惑,又让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体会了学习的成功。

(2)生成动态情境,丰富课堂活动。在新课标中提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Learning from doing),从任务出发,来完成一定的语言活动。语言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多变。例如:师生间的问答形式、同桌的讨论形式、小组的合作形式等。只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就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教师要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课堂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师生有充分的对话、交流、评价的机会,宽容学生的突发性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成课堂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课堂看作具有特定生成功能的动态环境,根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学案互动的情况,及时发现、过滤和调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教学活动,不断地动态生成新问题,产生新认识,获得新体验,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

(3)分层训练,拓展提升。Peter Skehan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认知方面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包括语言学能、动机、语言学习策略、认知与情感因素等。因此,教师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分层教学,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沿着支架攀升到属于自己的高度。练习的测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习题设计应注重由易到难的原则,要有梯度,并当堂检测。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分层教学,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促使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勇于探索,设置疑问引导其积极探究,辅之以适当的协助,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衔接,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目的。

3.以学促教,教学相长。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方利用相应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各自的行为及其方式,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效课堂并不仅仅只在课前的准备与课堂的实施,还包括课后的评价与反思。从学习者的交流、作业和反应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课堂的效率与预定目标的达成与否。

教师依据课堂反馈的信息对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状态做出分析与判断以及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以学促教”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要从教师那里获得和自己有关学习行为及其效果的反馈,并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反思总结,并及时修正与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方式,使自己在课堂中处于一种正常而积极的状态。

三、结语

“依学定案,依案导学,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教材和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着眼于未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拓宽了一种新思维。因此,它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Merrill,M.D.(1994).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曦.国外分层教学案例研究[J].广西教育.2009.(20).

篇6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PFNA;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疗效; 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prognosis and safety of dynamic hip screw(DHS),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PFNA) and locking proximal femoral plate(LPFP)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trochanter fracture,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choice of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of femoral trochanter fracture.Method:150 patients with femoral trochanter fracture who need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DHS group,the PFNA group and the LPFP group according to surgical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peration situation,hip function recovery,immediate and long-term prognosi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peration situation,hip function recovery,immediate and long-term prognosi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DHS group and LPFP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mpared with PFNA group,the 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postoperative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DHS group and LPF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moun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postoperative 1 month and 3 months Harris score and the excellent rate of Harris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Femoral trochanter fracture; DHS; PFNA; Locking proximal femora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Curative effect; Pro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Gaoyao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Zhaoqing 52604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5.008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其患者多数为高龄患者,机体功能差且基础疾病多,治疗难度大[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骨牵引为主,但其治疗后并发症较多,易造成膝关节、髋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同时患者病死率较高[2]。早期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方案[3]。然而,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致其内固定的可靠程度降低[4],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动力髋螺钉系统(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等均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常用方法[5-6]。目前关于DHS、PFNA、LPFP等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相关指标、疗效、预后等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DHS、PFNA、LPFP等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后Harris评分、近远期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旨在探究DHS、PFNA、LPFP等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拟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0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均为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且均对试验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开放骨折、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或既往髋部病变或骨折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其他全身严重疾病患者。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无患者排除,因此最终纳入患者例数为150例。按手术内固定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DHS组、PFNA组和LPFP组,每组各50例。DHS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8~82岁,平均(62.59±6.68)岁;骨折AO分型:A1型8例,A2型28例,A3型14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3例。PFNA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4~80岁,平均(62.45±6.18)岁;骨折AO分型:A1型9例,A2型26例,A3型15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4例。LPFP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5~82岁,平均(62.51±6.07)岁;骨折AO分型:A1型10例,A2型27例,A3型13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糖尿病3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LPFP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1周内完成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1 d内保持血压平稳,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控制血糖稳定,术前常规进行禁食禁水,术前半小时常规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消毒备皮后进行麻醉,采用平卧位,双下肢置于骨科牵引床上,于C型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进行骨折复位,闭合复位不良者行有限切开复位,成功复位后行固定治疗。

1.2.2 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 动力髋螺钉系统(DHS)内固定手术的详细操作具体见参考文献[7]。

1.2.3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 患肢伸直,健肢髋、膝关节屈曲约90°置于骨科牵引床上。于大粗隆上6 cm处作一长度7~10 cm的纵切口,将臀肌筋膜切开,将臀大肌分开并触及大粗隆尖部,于大粗隆尖部上开孔,髓腔放置导针。将主钉钉入股骨近端的髓腔内,调整使骨折断加压,并于锦缎锁孔向股骨颈内置入导针,针尖位于股骨颈正中下1/3处,采用空心钻头沿导针钻孔,并打入PFNA螺旋刀,锁定螺旋刀并在定位器的引导下打入远端锁钉1枚,取下定位器并旋入主钉的尾帽。留置引流胶片,缝合创口。

1.2.4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内固定手术的具体治疗方法具体见参考文献[8]。

1.2.5 术后治疗 三组患者术后均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常规行生命体征监护,给予5000 U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以预防血栓的形成,静脉推注西咪替丁0.2 mg/次,2次/d,以预防消化道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术后24 h后开始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并尽早进行关节功能的锻炼。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Harris评分等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30 d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等预后情况及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呼吸系统并发症和心脏系统并发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Harris评分:评价内容包括疼痛、畸形、活动度等,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越好,其中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9]。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情况比较 DHS组和LPFP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FNA组比较,DHS组和LPFP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则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DHS组和LPFP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和LPFP组术后1个月和

3个月的Harris评分及Harris评分优良率均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三组近期和远期预后情况比较 DHS组和LPFP组近期和远期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30 d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均明显低于DHS组及LPF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切口均一期愈合且均无股骨头坏死、髋内翻、股骨干骨折等情况发生,且三组术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呼吸系统并发症和心脏系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398,P=0.819),见表4。

3 讨论

在临床骨折病症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该骨折病症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10]。手术治疗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法,可实现骨折的良好复位,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11]。本研究中的1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绝大部分为高龄患者,高龄患者本身各项身体机能均减退,而且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致使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难度大。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同时常伴有骨质疏松,术中采用内固定治疗时,极易发生螺钉切割、内固定失效以及髋关节内翻等而需要中转手术方式,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这样不但会耽误患者的治疗,给患者带来痛楚,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2-13]。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对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器材很多,主要分为三大类:(1)钉板结构,如Jewett钉板、加压滑移螺钉(DHS、DCS、CHS)、LPFP、麦氏鹅头钉、经皮微创加压钢板(PCCP)等;(2)髓内固定系统,如PFN、PFNA、Gamma钉、第三代Gamma钉(Gamma3)及INTERTAN等;(3)多枚斯氏钉或空心螺丝钉固定[14]。可选的内固定器材较多,此类型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方式仍是争论焦点[15]。目前关于不同内固定方法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比较的研究较少。明确不同内固定方法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疗效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提供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较高,1个月死亡率和和1年的死亡率均降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稳定,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影响较小,其术后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其术后预后情况亦较好,因此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均无股骨头坏死、髋内翻、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呼吸系统并发症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亦较低,因此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技术手术切口小、创伤小,采用螺旋刀片代替传统的2枚螺钉固定,确保了最大限度地骨质填压,达到抗旋转和稳定支撑的效果。其内固定稳定性高,有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预后情况受患者基础疾病等个体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明确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和预后情况需更大样本量的进一步全面试验设计及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PFNA内固定较DHS、LPFP等其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更好地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和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Sadic S,Custovic S,Jasarevic M,et al.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in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proximal femur[J].Med Arch,2014,68(3):173-177.

[2]唐建胜.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133-134.

[3]王烨,李丁,朱浩明,等.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4):8-10.

[4]杜星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104-105.

[5]李红国.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555-556.

[6]杨国奇,晋琼玉,黄亮.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华西医学,2012,27(12):1840-1843.

[7]朱建举.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0):35-36.

[8]严清理,张本其,桂春生.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4):541-542.

[9] Liang C,Yang F,Lin W,et al.Efficacies of surgical treatments based on Harris hip sco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J].Int J Clin Exp Med,2015,8(5):6784-6793.

[10]朱刚劲,马锦鹏,曹树泽,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5):150-151.

[11] Hagino T,Ochiai S,Senga S,et al.Efficacy of early surgery and causes of surgical delay in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J].

J Orthop,2015,12(3):142-146.

[12] Kenan S,Gold A,Salai M,et al.Long-term outcomes following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displaced subcapital hip fractures in the young elderly[J].Isr Med Assoc J,2015,17(6):341-345.

[13]钟伟建,卢志有,蔡C冰,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大粗隆游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130-131.

[14]杜国聪,何援春,李启中,等.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4):3027-3030.

篇7

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条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1年6月18日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对主要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在此不作详述。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到企业总数的99.6%,截至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300多万家,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是推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国家现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很多新的政策进行发展支持。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受企业内部稳定性差和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中遭遇重重阻力,为此,正确引导中小企业提高其内部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和外部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使中小企业做到“内外兼修”,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内修是指中小企业要在内部做好如下几个法律关系的文章,以实现内部稳定。

一、股权结构的稳定

股权结构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机构,并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机会。导致一个企业失败的原因尽管有很多,可企业股权结构的不稳定正是根源所在。良好、稳定的股权结构易于形成相互制衡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能够影响公司的经营、融资等重大利益。欲形成稳定的股权结构,需注意以下事项:

1、企业设立时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并兼顾各股东(合伙人)之间的利益

企业设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主要设立人侵犯其他出资人的和合法权益,未将实际出资人列入公司股东名册及工商备案登记当中,或以未实际出资的人代替实际出资人的股东地位,从而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及公司权力机构决议的效力,并因此产生一系列的纠纷和诉讼,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二是出资不到位,投资者不向企业投入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流动资金,出现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金和不适当履行出资等情况,导致企业运行启动上存在风险。

2、企业组织结构

导致股权结构不稳定另一因素是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问题,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构建方式,职权、权限的配置,以及权力行使方式和程序的规范。很多中小企业在设立时草率制定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对股东会、董事会职权规定不明确,监事会形同虚设,高级管理人员,,收受贿赂,不接受内部监督,给企业带来无穷的隐患,导致企业内部矛盾层出不穷。

示例1:甲与乙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由甲、乙各出资50万,设立一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设立手续委托甲全权办理,乙于合作协议签订后3日内,将其50万元出资打入甲方银行账户。协议签订后乙按协议约定将出资款打入甲的账户,甲随即以此款和自己的50万元作为公司注册资本,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但在登记时将公司股东登记为甲与甲妻。在履行完相关手续后,公司领取了法人营业执照,正式成立,甲和甲妻分别行使着公司表决、收益等相关股东权利。不久后乙了解到此情况,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讼,要求确认其公司股东的地位。人民法院根据乙提供的合作协议和其向甲打款的一系列证据,依据《合同法》、《公司法》、《公司法解释三》等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支持了乙的诉讼请求。

二、劳资关系的稳定

中、小企业的劳资关系问题历来比较突出,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往往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只签订短期劳动合同,中小企业缺乏公会维权等,使得劳动者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再加上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管理水平的落后等原因,造成中小企业劳动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岗位的人选无法稳定,大大影响了各部门工作的协调,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若要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企业来讲首先要从自身出发,做好下列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和合法权益,使劳动者对其所在企业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也可以平衡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寻求双方权利分配的平衡。

1、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作为劳资双方共同遵守的合同依据,对于劳动关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应选好合同模版,对劳动合同的核心条款要仔细研究,协商确定,如工作岗位、合同期限(包含试用期)、劳动报酬、劳动纪律、损失追偿、劳动保障、终止手续、保密与竞业限制等作比较详尽的约定,有利于双方遵循和避免纠纷发生,尤其是对于合同期限的约定,许多企业在此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以短期多次的方式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对企业自身利益的有效保护,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之规定企业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在劳动者无严重过错的情况下且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合同期限。另外,还有一些企业根本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样对于企业来说更加不利,不仅会受到相关行政部门的处罚,而且还要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向劳动者支付职工的双倍工资。当这种无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持续满一年后,便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重视参加保险

保险是转移风险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企业可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的参加保险。如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女职工生育保险这些保险既是对劳动者的保障,也是对企业风险的转移,是双赢的措施,这些成本支出对企业来说是值得的。同时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参加人身意外保险、财产保险等商业保险,以降低风险。

3、建立救济机制

一旦法律风险转化为法律危机,事后的救济,对换回损失也非常重要。当企业发生了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纠纷,企业应选派有法律知识和人事经验的员工,作为处理纠纷的人员,代表公司及时出面解决纠纷。也可选择聘请有经验的专业律师提供专项法律服务或常年法律顾问进行服务。

示例2:小张、小王、小徐等4人于2003年7月3日与某实业公司签订了一年期《企业职工劳动合同》,在该公司下属的某酒楼当服务员。2004年3月10日,该酒楼被某餐饮公司收购。按照收购协议,原酒楼炊事、服务人员也一并被收购。但是,小张等人在酒楼被收购后领取了一个月最低工资后酒楼就没有再发工资。

4人遂于2004年6月30日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补发所欠工资、加班费、交通费及报销医疗、托保费等。事前,小徐、小王两人已怀孕,故两人又要求延续其劳动合同。经查:酒楼被收购后,实业公司没有与小张等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餐饮公司也没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

仲裁委认为:酒楼虽然没有与张某等4人签订劳动合同,但4人已经在酒楼工作,酒楼向其发放了一个月最低工资,双方已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双方当事人意愿,4人与酒楼补签2004年3月10日至同年7月10日的劳动合同,酒楼补发4人的工资共计4860元(按该公司同岗位人员工资计算),并为其缴纳养老保险金。延续两名孕妇劳动合同至两人哺乳期满,一次性计发延续合同期内的工资、医疗费计6665.50元,并缴纳同期养老费保险金。

相关资料1:江苏省高级法院28日《2008-2010劳动争议审判蓝皮书》。《劳动合同法》施行以来的三年,全省法院共审结一、二审劳动争议案件11.4万余件,涉诉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导致系列诉讼大量发生,有些企业为规避法律风险,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虽然签订合同,但对工资报酬、合同期限,“三金”缴纳等内容含糊其辞,损害劳动者权益,最终导致诉讼发生。这些案件中大多以企业败诉告终,败诉率达到71.3%。

三、商业秘密权益的稳定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商业秘密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其保护问题必须引起广大中小企业的重视,具体应做好如下方面着手:

1、设立机构

设立或指定商业秘密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密员,认定本单位秘密事项,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定,负责本单位在经济往来、合作研究与开发、技术转让、合资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中的商业秘密的管理。

2、签定保密合同

职工对本单位保密工作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在合同中明确单位与签约职工的责任和义务,对严守保密制度和保密手册的职工,给予奖励,如发生违约行为按合同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3、签定竞业限制协议

竞业限制协议又称竞业避止合同,俗称不竞争合同。对本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有重要影响的有关行政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协商约定竞业限制合同。约定在职期间不得在竞争单位兼职;约定有关人员在离开单位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

4、对于侵权人及时采取维权措施

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是指他人不法侵犯商业秘密时,权利人可以就其侵犯自己的民事权利的行为,依照《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有关的民事侵权的规定,向法院提讼,请求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权利人也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经营者不法侵权的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处理,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讼。如果侵权人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权利人也可依据《刑法》第219条向人民法院,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示例3:郑某于1998年被甲灯饰有限公司聘用,主要负责公司在亚洲的灯饰产品出口销售工作,其先后担任甲公司市场部业务助理和国外市场部亚洲组组长。在职期间,郑某和甲公司双方签订了《聘用合同》,合同中订立了保守甲公司商业秘密及竞业禁止的条款,约定郑某保证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严守公司秘密,不损害公司利益,不为其他企业直接或间接拉走公司员工,而且郑某任职期内和离职后两年内不得到与该公司产品相同或类似的企业任职,不得以其他方式参与公司的业务竞争,也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给任何人或单位以及自行利用银雨公司的商业秘密从事经营活动。

另外,甲公司还要求郑某尽自己最大努力防止公司商业秘密被公开,办公室所有的文件和电脑软件等资料都不准带出公司等等。

甲公司还公布实施了该公司的规章制度《商业秘密保护条例》,规定了公司员工广泛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规定公司建立秘密等级、各等级秘密使用方式以及设立兼职商业秘密管理人员等商业秘密内部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也实行了秘密等级的管理措施,对客户名单及价格资料进行了专门编号,采取专人管理和使用措施,平时,国外业务的传真发出,必须经区域经理签名,文秘室也做了相应的登记工作,总之,银雨公司对重要客户名单等商业秘密信息做了相当细致的保密措施。

郑某在甲公司任职市场部期间,在得知甲公司客户名单的情况后,开始以英文名及甲公司亚洲区销售经理的名义同甲公司的日本、马来西亚等外国客户进行业务联系,并因职务之便掌握了甲公司的这些客户名单。

2001年5月,郑某在与乙灯饰公司洽谈联系后,辞职离开了甲公司,到乙公司工作并担任该公司国外业务部总监,为乙公司开拓海外业务。同时,郑某以其曾在甲公司用过的英文名及乙公司的名义向其在甲公司任职时所知悉的日本、马来西亚等公司发出要约,进行业务上的联系,并已有成交记录。

银雨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遂将郑某和中山公司告上法庭。

经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和二审以后,最终判决郑某因侵犯甲公司商业秘密赔偿甲公司损失人民币80万元。

其次,外修是指对外强化法律权益的保护意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以下几个方面的权益安全。

一、交易的安全

商品交易的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在交易过程中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采购环节的法律风险,对于采购方来说该风险主要表现为采购的货物质量或标准不符合要求,或者供货方没有及时发货,或者企业职员超越权限采购等方面;二是生产环节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不合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三是销售环节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无法收到货款或者未按期交货;四是运输仓储环节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货物毁损、灭失或者迟延交货等。其中销售环节和采购环节的法律风险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这两个环节之所以容易出现法律风险,是因为这两个环节都属于对外交易,来自外部的法律风险企业难以控制。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人力资源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劣势,抵御商业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差,所以更应该把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降到最低。具体措施如下:

1、合同签订要严密

一是合同最好由本企业的法务部门起草或由专业法律服务机构代企业起草,如果对方是强势企业,要求执行他们的合同文本,就要尽量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商,多争取有利条件;二是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尤其要注意违约条款的设定(如违约金、利息等),违约责任条款不仅可以起到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通过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弥补损失作用,还可以起到,督促合同当事人全面履行合同的警示作用;三是明确对方经手人签字是否有效,是否得到书面授权,以防止合同欺诈或合同无效。

2、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任何企业在交易过程中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但不同的企业面临风险的类型、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发生后对企业的影响不尽相同。以诈骗风险为例,警惕性强的企业遭受诈骗的概率要小于疏于防范的企业,再如市场突变风险,事先做好防范工作的企业遭受的损失要小于没有防范措施的企业。中小企业要想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就必须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计划,全面识别在交易过程中本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认真评价其对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控制风险、转移风险的措施,为安全交易保驾护航。

3、重视人才培养,管理好企业战略资源,防止战略资源个人化

风险是两面性的,风险的存在给企业构成威胁,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机会。面对同样的风险,有的企业能化解风险并从中获利,有的企业只能遭受损失,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才。人才是企业驾驭风险、化解风险、利用风险获利的利器。中小型企业要借助机制灵活等优势,下大力气吸引经营人才,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企业的战略资源如核心技术、客户关系等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以防止人员流动带来战略资源的流失。

示例4:2000年1月22日,甲公司与乙中心签订了单独出资1200万元拍摄40集电视连续剧的委托合同。合同签订后,乙中心即开始使用甲公司先期投入的200万元资金进行了拍摄电视剧的前期准备工作,乙中心未经甲公司审核和认可,就将双方签约合同之前支出的费用擅自在拍摄资金中报销,截至2000年2月24日,乙中心共从拍摄资金中支出了125万元。

2000年5月底,甲公司在合同履行期间,以乙中心未取得电视剧剧本改编权,无法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及未经许可支取大量拍摄资金为由,至法院。后经一审法院判决解除双方委托合同,乙中心退还金鑫公司全部投资款。乙中心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委托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合法有效。但合同中却并未约定乙中心得到剧本改编权的最后期限和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的方式及时间,因此,乙中心在这两点上不构成违约。乙中心在实际履行合同中,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使用拍摄资金,其行为已构成违约。但又由于合同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故按照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判决双方终止合同履行,乙中心按照甲公司的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乙中心按照合同约定已经用于拍摄电视剧前期准备工作花费的部分资金将不再退还给甲公司。

二、资产的安全

企业资产安全问题已成为投资人及企业各级相关利益主体普遍关心的大事,更是各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确保资产安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也是每一位从业人员的责任。企业应对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尤其对重大经营决策和重大经营活动一定要提前做好法律论证,发现和识别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确定法律风险点、风险源,梳理具体的风险清单,并进行归类。依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损失范围等,对各类法律风险进行评分和分级排序,划分风险等级。法律风险评估制度要由企业法务部门或法律服务机构负责,并且企业法律风险的评估要定期化和制度化。这样,企业就可以动态化地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并及时、准确地采取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只有增强安全理念和风险意识,从法律及公司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科学完备的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切实完善各种预防机制,才能最有效的促进企业资产健康运行,杜绝资产安全问题发生,保证企业可持续地发展。由于企业资产风险成因较多不能一一阐述,下面本文将就如何预防和化解企业担保风险这一突出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供企业参考并能够以此举一反三。

1.认识担保风险

对外担保是指公司以第三人身份为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在同其他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同时,会面临相应的风险。若被担保方不能及时偿还债务,担保方也要负一定的偿还责任。

2.筛选担保对象

首先,只为同本企业存在紧密利益关系的企业提供担保。比如:有重大业务联系、存在重大债权债务关系、存在股权等经济利益关系等的企业。其次,不主动对外提供担保,确需对外提供担保的,应对担保对象进行资信评估,以充分了解该担保事项的利益和风险。资信评估时应特别注意担保对象的持续经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资产质量与资本实力等,尽量不为资产负债率太高的企业提供担保。最后,企业要明确不能为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企业提供担保:①担保项目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②已进入重组、托管、兼并或破产清算程序;③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④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较大;⑤存在较大经营或经济纠纷,面临法律诉讼可能承担较大赔偿责任。

3.界定担保方式

企业应避免采用抵押、质押等方式对外提供担保,尽量采取保证的担保形式。在确定担保形式时,要注意“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区别。“一般保证”是指当借款企业逾期不能还款时,只有在该企业的财产不能履行债务后,担保企业才需负担保责任,因此,“一般保证”要比“连带责任担保”的风险小。

4.设立反担保措施

反担保是分散担保风险的一条重要措施。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反担保机制,做好反担保物的风险控制,可以聘请专家认真考察反担保物的市场价值情况,确保反担保物无难以变现的可能。签订反担保合同时,不仅要保证其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更要关注合同的有效性,比如,反担保物是否办理了相应手续,反担保合同中是否约定了担保人可以监督债务人履约能力等。

三、债权的安全

在我国现行的市场中,由于诚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在业务往来中的投机及欺诈行为以及恶意拖欠货款的现象无处不在,从而导致形成债权的因素相当复杂,债权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大量债权不能及时收回,且居高不下,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成为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呆坏账的核销已成为许多公司永远挥之不去的难题之一。

为使债权在遭遇危机时能够顺利通过司法途径得以挽救,企业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普通民事权利请求保护的诉讼时效为2年。一般来说,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就转化成自然债,不受法律保护,除非符合法定的情形。按照《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债权超过诉讼时效仍可得到法律保护的情形主要有以下4种:(1)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的。(2)双方重新达成协议。(3)债务人在催收通知上签章。(4)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还款计划书、承诺书或询证函。”从上看出,简单的认为债权超过时效绝对不受法律保护的观点是错误的。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债权,即使超过时效仍可得到保护,这点对于企业清理旧帐老债尤其有帮助。虽然,债权超过诉讼时效仍存在得到法律保护的可能,但毕竟保护范围有限,因此债权人应当高度重视的不要超过诉讼时效问题。对于时间较长的债权或者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的,应当尽可能想办法让时效发生中断或中止。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诉讼时效因提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实践中,取得时效中断的常见方式有提起仲裁或诉讼、申请支付令、重新签订还款协议、送达清收债权文书、寄发律师函、公证机关出具主张债权的证明、以特快专递(电报、挂号信)催收债务、在债务人所在地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催债公告等等。

2、证据保留

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收集债权的第一份和最后一份合同、质量技术协议;历年来的财务应收账款往来帐页;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发货单,铁路、公路、航空等货运凭证,销货发票;银行出据的债务单位最后一次付款的凭证;债务单位为我方出据的最后一次书面对账单据、还款协议、还款计划等;最后一次“特快专递”书面催款对帐《函》的邮局回执;债务单位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如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等;同债务往来的各种电传、邮寄等文字资料等相关资料,并进行及时整理,对每一笔债权建立档案,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示例5:被告甲某经营一家A服装加工有限公司,2007年6月5日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向开香料厂的朋友原告乙某借款20万元,双方签订了一份《借款协议》并约定还款期限为2007年12月31日,利息为月息一分。同日,乙某向甲某开出金额为人民币20万元,收款人为A服装加工有限公司的转账支票一张。借款期限届满,甲某未向乙某偿还本金及利息。后乙某因急需现金向甲某主张还款,甲某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还款。今年2月11日,乙某向法院提讼,要求甲某及A服装加工有限公司共同偿还本金20万元及利息。

对于原告的,两被告都提出了异议。其中,乙某提出:(1)我从未收到原告的借款,原告诉称向我出借借款20万元无事实依据。虽然双方签定了借款合同,但借款合同并未实际履行。(2)本案的诉讼时效已过,原告已丧失胜诉权,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而A服装加工有限公司辩称,在我公司与原告没有任何约定的情况下,原告诉称将20万元转入我公司账户,最多只能称作我公司的不当得利。但是原告已经超过两年并未向我公司主张过债权,诉讼时效已过,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在未得到被告甲某书面委托的情况下,将该笔借款人民币20万元以转账方式支付给被告A服装加工有限公司,而且事后被告甲某及被告A服装加工有限公司,均未向原告出具借据,并都对存在借款关系不予认可。被告A服装加工有限公司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取得不当得利益,造成原告的损失,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原告。

篇8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康欣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 以ODS-C18为固定相,乙腈-甲醇-0.15%三乙胺(12.5:12.5:75)(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 苦参碱线性范围为5.0μg/ml~150μg/ml,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0.63%。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安康欣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安康欣胶囊;苦参碱

Determination of matrine in Ankangxin Capsules by HPLC

Ten Hong, ZHOU Wen-yan Hu Jing-chu (Anhui Gaoshan Pharmaceutical Co.,Ltd,Jixi 245300,China)

Abstract:

Aim To establish a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the contect of matrine in Ankangxin Capsules. Methods In this study, ODS-C18 was adopted as stationary phase with the mobile phase of Acetonitrile- methanol -0.15% Triethylamine (12.5:12.5:75),and Adjusted to pH 7.0 with phosphoric acid,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at 210nm. Result The linear in sample size range of matrine was 5.0μg~150μg,r=0.9998.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8.56%,RSD=0.63%.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reliable,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as a quality control of Ankangxin Capsules.

Key words:HPLC;Ankangxin Capsules; Matrine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79-02

安康欣胶囊由半枝莲、山豆根、夏枯草、蒲公英、鱼腥草、石上柏等1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的功效,用于肺癌,胃癌,肝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本品为我公司独家产品,疗效确切,市场运行良好。本品原国家标准中对样品中的山豆根进行了含量测定,控制指标为苦参碱,采用的是薄层扫描法,且展开剂含有苯。通过比较发现,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准确度、精密度和含量重现性等方面均优于薄层扫描法,且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样品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故本品标准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并进行相应方法学的研究,结果满意。

1 仪器与试药

1.1 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756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AL1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JL-60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杰理科技有限公司);HH-S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金城国胜试验仪器厂)。

1.2 乙腈、甲醇(色谱纯,上海试一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重蒸水;苦参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产品批号:110703-200322);安康欣胶囊(本公司生产,批号:120108、120201、120330)。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1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15%三乙胺(12.5:12.5:75),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速:1.0ml/min。理论板数按苦参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内容物,混匀,取约1.5g,精密称定,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25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15分钟,滤过,取续滤液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1ml,摇匀,用三氯甲烷提取三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分次溶解,定量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称取不含山豆根的阴性对照样品适量,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方法操作,制备成阴性对照溶液。

2.4 方法可行性考察: 中药生物碱类成份的测定,多采用乙腈-三乙胺或甲醇-三乙胺系统作为流动相,通过对流动相的比例及组成成份的调整,确定乙腈-甲醇-0.15%三乙胺(12.5:12.5:75)(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为最佳流动相。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2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见图2。结果显示,样品色谱图中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10.7min处有相应的苦参碱色谱峰,理论塔板数为5706.7,与左右相邻杂质峰分离度分别为8.141和1.786,均能达到基线分离,满足样品中含量测定的要求。而阴性样品在相应位置处没有吸收峰,说明阴性样品不干扰样品中苦参碱的测定。

2.7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考察

2.7.1 提取溶剂的选择:

苦参碱属吡啶生物碱类化合物,在乙醇、三氯甲烷、甲苯、苯中极易溶解,在丙酮、0.1%盐酸溶液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石油醚中略溶。结合本制剂处方组成特点,本试验分别考察了以下三种提取方式对本品中苦参碱的提取效果。三种方式分别为0.1%盐酸溶液提取,三氯甲烷萃取;用水提取,三氯甲烷萃取和采用三氯甲烷直接提取。

结果表明,以水为提取溶剂,苦参碱提取率较低,提取不完全;三氯甲烷与0.1%盐酸溶液提取比较完全,以0.1%盐酸溶液为提取溶剂提取率最高,且苦参碱峰形较好,杂质峰少,不干扰样品的含量测定。故本品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选择0.1%盐酸溶液为提取溶剂,用三氯甲烷萃取的提取方法。

2.8 溶液稳定性试验:

新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小时,各取20μl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结果测得峰面积的RSD为0.7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小时内是稳定的。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产品批号为120108,含苦参碱2.216mg/粒,平均每粒装量0.5029g),混匀,分别精密称取细粉约0.79g,共9份,并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储备液(3.38mg/ml)0.8ml、0.8ml、0.8ml、1.0ml、1.0ml、1.0ml、1.2ml、1.2ml、1.2ml,照样品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含量,分别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品处方中山豆根有小毒,且山豆根为主要成分,故应对山豆根进行含量测定,以苦参碱为控制指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S]2010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篇9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确立了一个崭新的归责原则体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此条款确立了一个崭新的归责原则体系:

1、保险公司的无过错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该款规定确立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的无过错责任。对于该款规定的理解,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如果肇事车辆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那么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人身伤亡或者是财产损失,那么保险公司就应当首先予以赔偿,不论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是否有过错以及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如何。

第二,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责任。如果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各种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超出了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对于超出部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2、机动车之间的过错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和第(一)项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超过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的部分,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该款规定确立了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适用过错责任的原则。

3、机动车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无过错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二款的规定: 第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该款规定确立了机动车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第二,有减责事由的机动车驾驶人可以主张减责,即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驾驶人可以主张减责。 第三,有免责事由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即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从上述分析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对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赔偿确立了一个崭新的责任体系,它不是简单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也不是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规定了不同的归责原则,这样有利于对受害者的保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过于概念化,《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尚未制定,最高人民法院也未出台具体的司法解释,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现行的“三者险”是“商业三者险”还是“强制三者险”。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2004年5月1日起所有机动车辆都必须购买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5月1日中国保监会已经因保险公司风险提高而对车辆保险的费率做了调整,其中必须购买的第三者责任险上调了10%.但因“强制三者险”具体的保险内容和赔付办法等,国家至今没有出台明确的规定,保险公司先前推出的第三者责任险其实是“商业三者险”,与交通安全法规定必须购买的“强制三者险”性质不同,统一的强制三者险制度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根据国家保监会的统计,目前,我国有24个省市先后通过地方性行政法规形式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实行了强制保险,如安徽省人民币政府于1994年2月3日了《安徽省机动车辆、船舶法定保险暂行规定》,对安徽省内车辆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因此,笔者认为,在《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尚未出台前,对已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省市应认定“三者险”为“强制三者险”。

2、受害人是否可直接列保险公司为被告。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持否定的观点,认为交通事故是人身损害赔偿,保险责任赔偿是合同纠纷,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立法本意是要保险公司提前支付保险金及时理赔,并未将其作为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如果将保险公司作为此类事故赔偿责任的被告,那大量的因责任保险而产生的纠纷将涌向法院,保险公司将有打不完的诉讼官司。为此,受害人不能直接列保险公司为被告。另一种是持肯定观点,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七十六条赋予了受害人直接请求权,即受害人可以直接以保险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主张赔偿。因为该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此规定明确了保险公司的赔付义务,在发生第三者险时,可以直接由保险人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向受害人进行赔偿。《保险法》第五十条第一款也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因此当被保险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付赔偿金,事故的受害人取得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保险公司有义务直接对受害人给付赔偿金。当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的赔付过程中与受害人发生争议时受害人是可直接列保险公司为被告的。笔者对此是持肯定观点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自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对(2004)婺民一初第2281号民事案件的审理,开创了判决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责任的先河后,各地又有一些法院作出了类似的判决,如2004年11月4日人民法院报第四版报道的《平阳审结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也是判决由保险公司直接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的。

3、法院是否可依职权或应申请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在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受害方开始对事故车辆的责任保险是否订立、与哪个保险公司订立,保险限额是多少都不清楚,所以以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并不多见,一般都以机动车一方为被告,常在诉讼中查明事故车辆订立了第三者责任险,为此,法院是否可依职权或应申请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呢?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是,(1)在发生第三者险时,直接由保险人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向受害人进行赔偿是法律规定的;(2)《道路交通安全法》七十五条、七十六条对保险公司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是法定义务;(3)保险公司的“责任限额范围”是案件审理必须查明的事实,是计算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数额的前提;(4)保险公司在保险理赔过程中常常与当事人发生争议,出现拒赔或少赔的现象,让保险公司参加到诉讼中来,有利于案件的及时审判 .因此,法院可依职权或应当事人申请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

三、当前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存在的法律冲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保险公司作为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诉讼主体是毫无疑问的,但《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保险法》在适用中存在着相关法律冲突也是无法回避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难以操作性:

1、实体上的冲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是无过错责任。根据该条款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即使对方负全部事故责任,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保险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就是说,保险人的赔偿义务依据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所负的责任大小确定,并不能说只要不超出保险责任限额,保险人就应当全额赔偿第三者。对于肇事车辆不负责任的事故,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就不应负赔偿责任。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确定的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与《保险法》规定的保险公司应承担的具体的理赔限额是不一致的。这一法律冲突如何适用急需解决。

2、程序上的冲突

在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是由承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先行赔付。而按《保险法》以及保险条款规定,保险公司是根据公安机关处理事故的责任认定书及调解协议或法院的调解、判判文书来确定理赔金额的,即司法机关处理在前,保险赔付在后,二者程序截然相反。由于该程序上的冲突,导致大量的案件无法先行解决,酿成纠纷,诉至法院。

篇10

备课要遵循的原则是: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尊重主体,面向全体,让学生学会、会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力求让学生每节课都像考试那样紧张地学习。要落实三大环节:先引导学生自学,后进行细致督查;在充分了解学情后,再针对学生不知的知识难点上作适当地讲解,最后以科学适量的练习进行巩固训练,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备课还要体现教改思想:自主、探究、创新。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要备好新课标

新课标就是新课程标准的简称,它是国家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路明灯,所以我们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的学习理解,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备教材

如何备教材呢?

1、要吃透教材。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教材本身的魅力,把教材系统地纳入自己的认识之中并化为自身的东西。备课`内容如下:

①备全册、备单元,实行全册教材通研和单元集体备课,教师要了解全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材编者的意图和特色,教学建议等,对全册教材形成完整的认识。在全册教材通研的基础上实施单元备课,单元集体备课要分析单元教学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②备课时教材,要认真研究每小节教材在全册及单元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整体要求和重点难点。

2、既要走进教材,又要走出教材。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使如语文讲读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去阅读课外书籍,去写作文;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不但要走进教材,还要走出教材。

3、备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广度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少,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备教材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同样,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深浅也要适中。内容太深,学生不能接受;内容太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背课时要广泛阅读分析有关资料(例如:《优秀教案》、《鼎尖教案》、《校内作业本》、《同步练习》、近五年有关考试题、报纸、网络有关资料等),然后根据教学目标以练习题的形式具体呈现出来。

4、设计练习题。设计的习题,要求有广度能覆盖本节课所有要点;还要有精度,精,指习题典型,足以成为范例。那么应该怎样设计练习题呢?

①我们要做题,我们只有通过多做题,才能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才能了解知识应用的千变万化和解题的方法、规律。

②因为现在的教辅书太多太滥,有的内容不全,有的内容重复,有的答案不准,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老师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查漏、归类,然后再编写练习题。

三、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明白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后,教师需要明确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以至影响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确定重点难点后,还要探讨、决定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和错误,学生更正、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讲。

四、备好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给他们学习的时间,给予他们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三权”,即学生的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因而教师在备课中,所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非常的广泛,学生完全有可能获得比教师更多的知识。新课改特别提到学生也是一种资源,这一点也是我们教师备课中应该注意到的。

需要了解学生们的内容很多,一般包括:1、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达到“心中有学生”;2、还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便区别对待;3、根据每一课教材的备课情况,研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做出较为正确的预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