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11 19:1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

【出示课件8】“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

【出示课件9】

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指导。在课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上:热情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3)交流小结: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板书:热情迎接

盛情款待

深情话别)

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热情迎接:

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

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激情相见:

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3)盛情款待:

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②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③有感情地朗读。

(4)尽情联欢:

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

②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5)深情话别:

①出示课件:【出示课件10】“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②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③这正是──【出示课件1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句话表达了怎么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比如在草原人民迎接远客部分,我问学生:为什么把前来迎接的草原人民比作彩虹,学生的回答就多种多样,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了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接下来的问题是:蒙古族人民见到原来的客人,为什么不下马交谈,而是立刻拨转马头?学生们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与学生共同评价,教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更切合内心实际了。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篇2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字词句运用”中的“连一连”是通过识字,让学生了解汉字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读一读,背一背”是通过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了解识别方向的基本常识。“展示台”是让学生知道,除课内识字外,还可以在生活中其它很多地方识字。“日积月累”与“和大人一起读”是提高学生识字和阅读能力。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识字方法有很多,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识字。

2.练习读古诗,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重点】

1.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识字。

【学习难点】

激发学生的情趣,带着童趣读出古诗的韵味。

【学习准备】

1.相关图片,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展示台

一、读一读,连一连。

1.认读生字卡片,说说这些字宝宝的结构。

2.学生连线。

二、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天上学,放学,沿路会经过哪些地方呢?

2.生展示自己认识的生字或生词卡片。

3.全班交流,生上台贴自己的生字、词卡片。

三、读一读,认一认。

1.指名上台认读以下生词:

电影院卫生院小卖部报刊亭公交亭百货商场……

2.生教读,师相机指正和评价。

3.拓展:我们还知道哪些地方呢?

四、师总结收获。

是呀,我们识字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书本上老师教的外,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识字,路上,商场里,家里,医院,甚至旅游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字,只要我们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你一定会成为我们班的识字大王。

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背诵过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今天再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2.教师范读。

3.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4.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5.指名读,师生评议。

6.反复读,练习背诵。

二、实践活动。

篇3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生字的复习

在总复习时,每位教师都要汇报自己在平时听写时学生普遍写错的字,由负责拟写生字复习教案的老师汇总,编写出教案后,由执教者引导复习。主要步骤是:先由学生自己翻出平时听写本,把自己写错的生字找出来,分析错误的原因与同学交流。再汇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最后做老师精心设计的形近字、多音字练习,对易错的字进行巩固,汇编出形近字、多音字大全。

2.词语归类复习

先由学生收集本册近义词、反义词、各类成语,教师归纳在一起,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活动前先拟写计划,组长执笔记录。收集后,教师上复习课引导分类汇总,我们把成语分为数字成语、含动物的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神化传说成语、含修辞的成语,等等。在网上搜索趣味语文习题,由李明珍老师负责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由于成语复习比较枯燥,所以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全组老师针对她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教案。上课时,看哪个组材料收集得多,收集得全,进行奖励。收得不全的小组在听其它组交流时要补充自己的资料,同样要汇编成六年级上册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再设计出封面、目录。活动后有总结、感悟。这样,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3.病句的修改

首先找病因:在组内先讨论病句的类型,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求负责教案的老师在教案中全病句的类型,进行练习设计:(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词序颠倒;(4)重复嗦;(5)不合事理;(6)前后矛盾;(7)分类不当;(8)关联词错误。然后开出药方、对症下药,如:成分残缺的要“补”;用词不当的关联词错误的要“换”;词序颠倒的要“调”;重复嗦的要“删”。值得注意的是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找到病因后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下修改步骤:(1)读句子、理句意,(2)查、排、审找病因,(3)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进行改病句练习。每一类病句都要全,而且练习形式要多样。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比赛进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

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时,由于基础知识内容多、量大,复习较为繁琐,我采用分层次复习法,简单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自主复习,教师抽查,如字、词的复习。词语的理解可放到课文复习中,并要求学生上学必须带字典,不懂的字、词要会自己查,或小组商议、讨论,直至理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于基础知识中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虽然只要求学生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但如果老师单纯地讲,有些问题就会错过。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

阅读是借助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阅读以获得阅读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为目标。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运用朗读(诵读、背诵)、默读和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同,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以读懂一段话为例:

自然段就是指在文章里提行排版空两格为标志的一段文字。在自然段中的句子间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分析段中句子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段落的内容。段落中句子间的关系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总分关系

有(1)总叙分叙、(2)分叙总叙、(3)总叙分叙总叙几种,阅读时抓住了中心句就了解了段落的内容,如: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晴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威尼斯的小艇》)

这段话是由“总叙分叙”形式构成的,全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内容(中心句)叙述。

2.并列关系

围绕一个内容,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并列的,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山水》)

这两段话分别从“静、清、绿”“奇、秀、险”写出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

3.递进关系

段落中的句子在意思上一层更进一层,或者是在范围上由小到大,或者是在程度上由轻到重等,如:

篇4

【关键词】解读文本,体悟情感,提高素养

一、从作者视角解读,体悟文本情感

文本是作者思想的寄托,承载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悟,它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生活经历、思想情感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从作者的视角,考虑作者为什么写,作者通过文本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即追溯作者的创作意图或写作背景,因为文本解读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

因此,我们在文本解读时必须关注作者的个人生平、历史背景、创作意图、当时的思想情感等,做到“知人论世”。同时还要学习作者其他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及前人对其作品的评论等,这些都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只有这样,才能体悟文本的创作意图,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体验,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把握品读的重点内容,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如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一文,以回忆的形式,描写了作者季羡林对两位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此文跳跃性比较大,头绪比较多,对阅历尚浅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及祖国母亲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很难理解。

教学时,在学生充分读书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介绍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留德经历,并通过季老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寻梦》等互文学习,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进行解读,明白这是因为作者母亲早逝使少小离家的他今生无法膝前尽孝,这成为他“永久的悔”;去国离乡时亲老、妻少、子幼,本以为两年即可回国,却因为战乱被阻留异国他乡十一年,因此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怎不是他异国十一年中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二、从儿童视角解读,遵循认知规律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儿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有自己的思维语言,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从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就是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回归儿童的生活实践,回归儿童的思维取向,回归儿童的情感世界,紧紧把握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选择多元的切合儿童的方式,培育体现童年精神的儿童文化,竭力寻找适合儿童语文素养发展的内容与方式,从而更多地倾听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发展儿童。

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前在资源”,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了解学生学习已有的基础,看看文本中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内容经过学生自读也能掌握,对文本情感的把握能达到哪个程度,哪些又是学生不懂的,是需要教师精心点拨的,哪些是需要他们体会到的而学生恰恰无法达到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文本解读的深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站在儿童的体验世界里与文本对话,关注儿童的生活阅历,遵循儿童的认知水平,了解儿童的阅读心理,探究儿童阅读的好奇心,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去揣摩阅读文本,思考学生可能产生的独特体验或阅读障碍,以及他们在与文本接触中潜在的种种可能,寻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奋点、质疑点和难点,寻找课堂教学对话的切入口或共同关心的有意义的话题,并设计出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契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

如人教版五年级课文《学会看病》,作者毕淑敏以一个妈妈的眼光和心情来写,文章充分展示了成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母亲复杂矛盾的心情,五年级的学生能否领悟得到?这是作者担心的。怎样启发学生从儿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是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思考的问题。有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想象医院看病的情景:你看过病吗?你看病时是怎样看的,是一个人去看的吗?课文中的儿子又是怎样看病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想的,是否理解母亲的想法?然后对照课文体会母亲,将文里文外穿插再现。这个教学设计从儿童视角出发,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以成人的目光透视文本,而用儿童方式去解释、感悟,努力营造学生眼里的想象世界,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找准学生想象力的切入口,从而引导学生透过字面之义“看”到蕴藏在其中的画面和形象,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三、从教师视角解读,设计有效方案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还应该从教师视角去解读文本。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对话者之一,也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为了教学,我们应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在对话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

首先我们要潜心会文,深入领会文本思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准确洞察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寄托的主旨,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对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

篇5

一、圆融课堂的基本特征

1.目标:高度达成

课堂教学灵活变通的目的不是追求表面热闹,搭花架子,而是为了高度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至高目标不是理解、体会所教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而是以课文为凭借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学情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

2.方法:灵活善变

圆融的课堂,学生一定是自由的。当然,这种自由一定是“有规则的自由”。圆融的教学方法也一定是灵活的、变化着的,这种灵活与变化其实就是为了顺应学生自由地学习。课堂教学千万不能以某种不变的方法“牵”着学生学习。若此,就是教条主义,课堂教学就会死气沉沉,缺少生机与活力。

3.环节:转承自然

课堂教学由各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且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圆融课堂的各个环节联系是紧密的、巧妙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且转承是自然的。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而言,各环节之间理应没有截然的分水岭。身处这样的课堂,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淌。

4.课感:人本合一

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学对话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在对话中提高师生双方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人文修养的艺术。圆融的课堂,师生神情专注,情感与文本共鸣。课堂上的对话自然,且不断生成,师生都从内心深处表达着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进入忘我的境界。

二、圆融课堂的教学预设

圆融的课堂离不开课前的精心预设。因为,灵活变通必须建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这里的已有认知包括教师对语文教学规律的准确把握、课前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特别包括根据教学内容和以往经验而设计的教学流程。

1.着眼整体,板块设计

语文教学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教学设计首先要从整体入手,通盘考虑。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的灵活变通,教学预设应该是板块式的。当然,教师对各板块的教学同样要考虑充分,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教学中措手不及。紧扣文眼,是对文章进行板块设计的有效方法。笔者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前,围绕“园子”这个文眼设计了如下三大板块:自然之园(作者将园中的植物及昆虫、鸟儿详细地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几乎是不加选择的)、自由之园(这是作者花最多笔墨进行描写的,重点写了园中植物及昆虫、鸟儿的自由,以及作者自己的自由)、精神之园(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以及怀念)。课堂上围绕这三大板块组织教学,思路清晰,效果好。

2.紧扣重点,有序展开

在板块设计中,紧密联系文章主题的段落是教学的重点。重点段落的教学更要周密设计,体现层次性。如《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反映老天鹅破冰之“勇”的第五自然段是教学的一大重点。课前,笔者是这样预设的:教师先范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想一想,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其次,围绕老天鹅扑击冰面“笃”的声音,想象其用肉体扑打又厚又硬的冰面的感受;再次,抓住“第二次,第三次……”来体会这种疼痛时间之长;最后,让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老天鹅破冰之“勇”。这样的教学,层次清楚,方法得当。课堂上,学生感悟深刻,读得专注,读得动情。笔者以为,课堂上重点段落的教学最为重要,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能否成功,它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力。

3.围绕疑难,巧妙突破

教学难点未必是教学的重点,有时也不必花很多的时间来解决,但必须认真对待,不可忽视。对于疑难的解决,要突出一个“巧”字。巧妙的教学设计,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九色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究竟应该怎样处置调达”是教学的难点。一位教师先是这样预设的:让学生回答“假如你是国王,你会怎样处置调达?”结果在试教时,学生都将自己对调达的痛恨化为各种不可忍睹的惩罚手段,课堂上充满了血腥的味道。这样的教学并不理想,于是教者重新进行了设计。他换了一个思路,改为这样问学生:“假如国王要九色鹿来处置调达,九色鹿会怎样做呢?”教学中,学生由讨论发展为相互争论,最终认识到善良的九色鹿一定会再次“教育救人”,而不会采取“以恶报恶”的血腥方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巧妙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

三、圆融课堂的实施策略

再好的课前预设还要在课堂上艺术地实施。因为,同一教案不同的人实施,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除去教师自身朗读、语言表达等基本素质外,教学预案的实施能否根据学情的变化而随之应变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1.以活为旨,弹性推进

课堂预案的实施应立足于一个“活”字。当前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走教案”(即严格按照教案一层不变地实施),教学流程机械推进,效果很差。一位教师在教学《理想的风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时,就没有完全根据课前预案展开教学,反而收到了较好效果。他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漾”字的精妙,在预案中设计了“漾”与“露”的比较式教学。但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这句话的体会时,一位学生说:“这个‘漾’字让我体会到刘老师从内心深处是无比快乐的、无比自豪的。因为‘漾’这个字,本来就表示水面上波纹围绕一点一圈圈地向四周扩散开去。这里用‘漾’,就是说快乐与自豪从刘老师的内心深处向周身扩散,这种快乐是全身心的。”执教老师敏锐地觉察到学生的理解已十分到位,因此取消了换词比较的教学方式,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富有弹性,是圆融的、自然的。

2.以生为本,顺学而导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起着点拨、引导的作用。以学生为本,就意味着课堂上要顺学而导,不犯机械的教条式的错误。有时候,对课前设计的教学预案还要做重大调整,甚至重来,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也需要有智慧。有时候,这种改变是必须的。笔者教学《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课前紧紧围绕文章最后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设计了教案,想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珍珠鸟和“我”是怎样逐步产生“信赖”的。但教学中,当笔者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心句时,一位学生说文章开头的一句话“真好!”是中心句,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有否定,稍一思考,觉得很有道理。因为直觉告诉我“真好!”内涵更丰富。于是,我抓住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学习:“珍珠鸟的外形真好””小珍珠鸟胆子渐渐大起来,与作者友好起来渐渐产生信赖的过程真好”“由此悟出的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真好”……这样的教学就是以生为本,顺学而导。这样的变通越多,教学就越灵活,课堂就越迷人。

篇6

关键词:乐说;愿说;敢说;争说

“乐说”即有兴趣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学生对说有了兴趣,就能积极地参与说的活动,说话训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很多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却并不“乐说”。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表现欲望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认为自己说不说无所谓,听

老师说和别人说也一样学习知识;(2)有些学生存在心理障碍,自信心不足,总担心说错会十分尴尬,就索性不说为好;(3)一些学生在老师肯定了一位学生的回答之后就不愿再发表其他意见了。要使上述情况得以改观,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说话兴趣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说的动机,使学生“愿说”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要我说”与“我要说”的效果之所以不同,其原因就在于前者对说话并不感到需要,是被动进行的;后者对说话感到需要,是自愿进行的。因此,要使学生都愿意参与到说话训练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每个教学步骤、每个问题都应尽量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在进行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教师没有必要逐句逐段地进行讲解,学生通过交流即可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读这一段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再出示自己在课本上做的批注――“从他‘稳健的步伐’,我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从他‘宽大的前额’,我似乎觉察到了他的睿智。”再让学生也写一写,说一说。

激发学生动机,教师恰当的肯定和赞扬也必不可少。在“你的回答很准确”“你的想法很新颖”“你很爱动脑筋”之类的评价中;在教师一个微笑或一个理解的眼神里,教师向学生传递着对学生的认同和称赞,学生享受着成功的欢乐。同时,引进一定的激励机制也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投入到说话活动中,如评选“发言小标兵”“说话小能手”等,学生心中有了目标,也就产生了说的欲望,这就为下一步的“敢说”创造了条件。

二、保护学生说的欲望,使学生“敢说”

有些学生想说可总担心自己说错话会受到老师的批评,遭到同学的嘲笑。对这类学生,教师关键要树立他们的信心,消除其心理障碍。如,在上《示儿》一课时,教师请学生理解“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时候,为了鼓励她,教师请她发言。当她轻轻地说“但”的意思是“但是”时,马上有学生说“错了,错了”,顿时她局促不安,这时教师应充满微笑地对其他学生说:“今天她很勇敢,我们为她积极举手发言鼓掌。”然后对那个女生说:“你再读读诗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自己纠正错误。”经过思考,她最终回答对了。教师发现这位女生在今后的课堂上表现得越来越踊跃了。

也有的学生爱表现,爱抢着说,但说前往往不进行周密的思考,或说错,或说得片面。对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思维敏捷,发言积极的优点,再强调指出“想好了再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今后可以思考得全面些”,这样就保护了说话者的热情,不至于使他感到难堪。教师保持学生轻松、愉快的情绪,可以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适宜的气氛中。

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争说”

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学生才会乐意说,甚至“争”着说。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教师在肯定某位学生回答正确后要多鼓励学生从其他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肯定。

要使学生“乐说”,教师还应尽力丰富说话内容,采用多种说话形式,激发学生对说的强烈兴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课也立足于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掘利用教材、寻找学生乐意说的素材,如续讲课文、描述画面、畅谈感受、课本剧表演等。

任何兴趣都是在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除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广泛地去认识自然、接触社会,丰富其精神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积累认识,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要多为学生创造当中说话的机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与说话的浓厚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说话训练如一渠活水,源头不断。

总之,使学生“乐说”是“会说”的前提。教师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说的兴趣,真正使学生“乐说”。

篇7

同课异构一般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就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教学内容。 “异”,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有两种,一是相同教材,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二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构”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建构”,而不是 “结构”,因为“结构”是指具体的课堂形式,而“建构”则是指按照某种操作方法来达到某种目标,我们讨论“同课异构”一般是从“建构”的角度上来进行的。“建构什么”、“怎么建构”是研究“同课异构”的核心。“建构什么”指向的是教学内容和目标,“怎么建构”指向的是教学过程和方法。 因此,“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同时,要求参与者听课后集体进行会诊式分析研讨,通过比较、分析,不断反思自己和别人,扬长避短、各取所需,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同课异构的好处

上学期,我校就开展了同课异构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三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就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各自构思,在不同的班级分别执教,为我们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提供了研究的平台。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随后,我又在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再次接触到了这种教学研究形式。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国培2班的近60个同学都对《珍珠鸟》这篇课文进行了教学设计,并推举了两个老师来进行执教,课后又分组展开了大讨论,深刻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促进自己进步。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同课异构这种教研形式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第一,给我们参与研究的教师提供了交流借鉴的机会,学会扬长避短,更好地因材施教。比如在《珍珠鸟》这次教学研讨中,河北的陈老师善于运用自己极富亲和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带领同学们感悟语言,理解课文内容;而四川的何老师则把知识的运用放在了首位,从感悟到运用,逐层深入;我却是围绕一个主问题,设计了一个问题群,抓住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来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信赖”,但我的设计仅仅停留在了读、悟的基础上,未像何老师那样具体落实到写作方法的指导上,与她相比,我还差了一个台阶。通过多位教师同上一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取得进步,教师之间就应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因为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也有不足,在同课异构中,老师们就会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我们把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出来.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相互的听课中,其他教师的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学习.在互相的听课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如何更好地处理教材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参照别的老师的长处,可以更好地改正自身的不足.我想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在以后的备课、上课中我们将会尝试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

第二、有利于教师发现自身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个体备课基础上“同课异构”的研究,要求教师独立钻研教材,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与班级学生的现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在课堂实践后注重“二次”备课,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观察、比较,及时作好反思与重建,并由同组教师再次进行课堂实践。通过这种不断修曲为直的纵向比较,我们就把着眼重点放到了对教材的研究与使用上,力求探究不同的教学设计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努力体会“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比如在《珍珠鸟》的研讨活动中,我就意识到了我的设计所存在的不足,那就是缺乏知识运用的有效性指导,没有把语文教学的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它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去改进和完善。

第三、它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同课异构的参与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这些缄默知识和教育机智难以以"客观知识"的形式,用语言来陈述和传授,只能在个人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每一个人,对同一样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老师们也不例外,他们对同一个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尽相同,这时,老师们就会选择最适合自己风格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已达到相同的效果。两次“同课异构”活动,虽然都是同一个内容,但参加者都作了认真准备,尝试着一种突破教案的备课模式,上课时都把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课后教师自发地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课例对比、整理教师们的不同认识,再次复备,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融合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06-03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和利用的能力,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深度融合能借助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使自主、合作、探究更容易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合,无疑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语文素养。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给语文教学带来创新和改革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困惑。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其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一)技术落伍,有名无实

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侧重于辅助功能,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不大。教师没有改变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多媒体CAI只是把图片形象化,把静态的实物变为动态,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为主。第二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脑不仅起到辅助作用,而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何克抗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本质。”第三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等。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教师要能够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即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及潜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挑战,将现实、情境和心理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而投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性活动中解决复杂的问题。

当我们把信息技术的浪潮推向学科深度融合时,就不难发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方式的不均衡。在课堂或者赛场上,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信息技术仅仅当成PPT使用的现象。如在《葡萄沟》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1. (PPT出示一张从课文中扫描的葡萄沟图片)师:同学们,这葡萄沟给你什么印象?2. 师:这么美的葡萄沟,那里的葡萄肯定很多吧,让我们去看看那里的葡萄吧!(PPT出示各种葡萄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葡萄?3. 师:听老师配乐读一遍,你们好好地听,看看老师读得怎样。(师配乐朗读)4. 师: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美美地读一遍吧。5.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葡萄干,大家尝 一尝。(学生吃葡萄干)你们想知道这些葡萄干是怎么来的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晒葡萄的房子和架子)。6. 师:假如到了新疆,你会发现那里的人民可热情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请大家欣赏感受一下新疆人民的热情。

从上述教学的各个步骤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把原来用图片张贴、用录像机、录音机播放的步骤统统改为PPT的形式,把学生一步步引入教师预设的教案中,换汤不换药地“整合”了一回。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它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的组成部分。

(二)技术堆砌,华而不实

当主题网站、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一系列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师们往往是喜忧参半。有的教师为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恨不得在一节课里把多媒体所有的功能全部用上,技术手段堆砌叠加,让学生眼花缭乱,听课教师目瞪口呆。教师忘记了语文的工具性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功能,课堂没有了品读,没有了学生的感悟,剩下的只是教师娴熟的表演,语文教学的初衷被抛诸脑后。如针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描述“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内容时,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1.师:课文中表示鱼多的是哪些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用多媒体“遮幕”“拉幕”“标注”的功能出示句子。2.师: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鱼呢。(采用“聚光灯”“放大镜”功能逐一出示各种各样的鱼)3.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资料袋,请大家打开电脑认真阅读,思考文中还介绍了哪些鱼,你记住了哪些鱼?它们有什么特点?4.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记住了这么多鱼。为了让大家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的鱼多,老师下载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音视频操作功能)5.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查找资料,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怎样的?(6)师:让我们美美地读一遍。可见,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用了20多分钟和大量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眼花缭乱的操作中被动地回答问题,整节课用先进的手段代替了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代替了语文课应有的听、说、读、写功能。

(三)主体错位,目标“失联”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备课时只注重自己怎么讲、怎么问,却没有备学生。尽管教师拿的是新教材,使用着最新的设备,运用着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教师在转,导致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回答能和教学预设相一致,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引导。宝贵的课堂时间在不断的追问、引导中流逝,学生却没能从中获取什么。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为了方便操作,显示技术的高超,常常使学生被教师、课件弄得云里雾里,导致教学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是学生配合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

二、对策与措施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做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加强培训

1.加强学习,强化“运用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已经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提高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是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社会的期盼。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要有刻苦学习的态度,还要有丰富充足的学习资源,注意自身的学习,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2.加强学习,更新“主体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为主体”,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几个要素的融合外,还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主次联系,如下图所示。

上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图,从图示可以看出,学生是所有要素的“主体”。在这几个要素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从教师提供的资源、课程中汲取知识,而教师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从学生的发展考虑,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创设条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整合更多的资源。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之间要充分互动,让学生更加自主、合作地去探究学习。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各要素相互配合,实现融合、平衡发展。

3.加强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执杖者是教师,教师要把握时展的节奏,注意进行相关的培训,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执行者。一是进行现代教学理论的培训。教师要通过培训了解当前各种先进理念的内涵,了解理论和教学实践所带来的变化。二是进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培训。要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教师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愿学、会学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教学常用的工具软件及其在教学中的用途。三是多次进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培训,利用校本研修,共同研读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的要求,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彰显学生主体性

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强调的内容,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呢?在语文综合实践课《遨游汉字王国》一课中,笔者是这么设计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激趣,引发感受――演示演变,回顾来历――走进网络,实践探究――合作交流,自悟自得――填写报告,评价反馈”五个活动板块,实现“四个融合,体现四个创新”的设计理念。何谓“四个融合,体现四个创新”?一是将电子白板结合广西优课系统与课程相融合,体现探究方式的创新;二是网络与课程融合,体现教学手段的创新;三是课内外融合,体现教学方式创新;四是语文能力的融合,体现学法的创新。在“演示演变,回顾来历”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广西优课系统播放汉字演变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种形态。接着利用多媒体的“蒙板”“拉幕”功能,逐一显示课本中汉字的形态,让学生感知各种汉字书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走进网络,实践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四个融合”的方法,把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第一步,先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书写”“标注”的功能,把图片中的错别字圈出、修改,通过观察归纳出不规范使用汉字的几种常见原因。第二步,让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任务(如何正确地使用汉字)、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步骤与要求。第三步,让学生进入专题网站中的“错别字医院”页面,分小组在四种常见错别字类型中选择一种情况,开展探究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与课前的社会实践探究整合起来,继续深入地开展活动,使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合作交流,自悟自得”这一部分的环节中,小组派代表汇报完成。学生将课外收集的资料,与课堂中在网络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学生用电子白板自如地实践操作。教师通过优化师生活动设计,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既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又进行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网络资源的交互与共享,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凸显“语文味”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资源,教师搭建起网络环境学习的平台,如播放经历的典型战役影片资料,让学生了解的艰难历程,感受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资料中展示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有后人的艺术创作,有途中吃、穿、用的实物照片,学生在欣赏之余油然而生敬仰之心,在自由诵读中得到情感熏陶。这样的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时,不少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你了解翠鸟的哪一方面?请在白板上画出相关句子,圈出相关词语。”学生照着课本圈画,其潜在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感悟能力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不妨这样设计:教师事先设计微课,提出两个探究问题:“请分组讨论,你们从视频中知道翠鸟飞行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描述,你打算怎么说?”这样学生没有被教师牵着走进文本,而是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智慧被激发出来,生成课堂的精彩。教师再通过“标注”“拖拉”等功能,把课文词句与学生的思考相对比,从中感知形象、贴切表达的方式。如此设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文本走向实践探究,又从实践探究走进文本。教师、学生、课程、信息技术各要素有机地融为一体,全方位地互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达到深度融合的目的。

(四)恰当合理深度融合,体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教师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走向深度融合,实现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信息技术工具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内容不断丰富,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各要素及教学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间的依存关系,融合的手段与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使用的功能越多越好,教师不仅要注意多媒体与方法的选择组合,也要注意新的教学工具与已有教学设施之间的组合,同时还要注意各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教师如果对信息技术的优势、制约性因素以及与课程“深度融合”等因素把握不准,就会适得其反,让“深度融合”难以开展,教师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凸显信息技术的优越性,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