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的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8 02:4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游戏的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游戏的教案

篇1

【关键词】安全意识 自护能力 保健知识 遵守规则 协调性和灵活性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工作应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保护幼儿生命放在首位。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幼儿教育已经充分认识到健康对于儿童个体以及国家前途的意义,告诉人们强国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儿。我们都知道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而保证幼儿的生命是由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的身体组织大小、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而且正在迅速的增长,可塑性强,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遭到伤害,因此必须使幼儿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我的能力。体育活动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其特有的特点又决定了在活动中保护幼儿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保护和锻炼同步进行。

一、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幼儿活动质量

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但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着保护,接受着照顾,经常听到家长说不许跑、不许跳,久而久之使幼儿只知道不能这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做。如中班幼儿有的不敢从小椅子上跳下来;还有一种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两种幼儿的反差很大。做为教师要想到,只有这样的幼儿往往会发生意外,因此在体育游戏活动,教师眼中要有孩子,照顾到顽皮好动的,又要鼓励胆小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首先,教师在活动前提出具体要求,如跑的活动要注意什么,眼睛里要有其他人。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注意些什么,在幼儿头脑中树立安全观念。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对个别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如小雨玩儿攀登架时,总喜欢从最上边往下跳,这时我提醒他:从这么高跳下来,不仅自己会摔倒,还会碰到在底下玩儿的小朋友。教师的语言提示十分重要,他们只有在教师反复的指导下才能加深记忆,知道该怎么样去参加集体活动,才能玩的开心,得到快乐。

二、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幼儿是体育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典型的事例可以被当做典型素材来提醒幼儿要安全的投入活动,如:捉尾巴游戏,幼儿经常会发生两名小朋友碰撞现象,一次两名小朋友碰到了一起,其中一名幼儿腿摔伤了,看见小朋友腿上流出的血,许多小朋友再也不使劲追逐,都能躲闪着玩。幼儿观察能力较差,眼睛里经常没有他人,所以误闯误撞的事经常发生,但并没有引起幼儿的警觉,经过大龙的事件后,幼儿才知道玩时不能总自己开心,不顾他人。大龙很顽皮,在练习抛掷沙子的活动中,总是不管对方小伙伴有没有准备好,便将沙包抛给对方,结果一不小心伙伴没有接着,打在了伙伴的眼镜上,眼镜掉地上摔坏了,虽然幼儿眼睛没打伤,但大龙也害怕了,着看我和地上的眼镜不说话,此时,我没有马上批评大龙,而是等了一会,问大龙如果小朋友今天没带眼镜,沙包打在眼睛上会怎么样?大龙小声说,会打在眼睛上,看着大龙的样子,我没有再说什么。从此以后,大龙在器械活动中再也没发生类似的事件,还经常告诉别人,不许怎么样呢。

三、讲规则,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中得到自护

在体育活动中只有按其活动特有的规则来约束和实施活动,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完全贯彻落实,如果缺少了规则,则会使目标不能落实,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在玩“狐狸捉小鸡“的游戏前教师要通过示范,告诉幼儿当狐狸来进攻时,鸡妈妈应该勇敢的迎上去,堵住狐狸,而不能害怕的带着小鸡宝宝四处逃窜,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有鸡宝宝掉队、会摔伤、会被狐狸吃掉。规则交待清楚了,幼儿在这个集体游戏中就减少了碰伤、撞伤现象,幼儿投入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了。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结合,促进幼儿建立各种健康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和可行的。

四、让幼儿知道该如何使用体育器械,才能安全的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借助体育器械锻炼幼儿的身体发挥的功效是巨大的。首先幼儿喜欢器械,那么投入活动的力气也就大,其次,器械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锻炼身体的协调性,但是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器械所用的器材,如木质、铁质的较多,它们质硬,如:翘翘板、铁圈,有的转动起来力量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让其优点发挥起来并杜绝不足带来的危险呢?

首先,教师要告诉幼儿正确使用器械可能带来的危险。如:跳绳,当摇起来时会带动很大的力,抽在小朋友身上很疼,如果抽在脸上会出血、红肿,如果这样告诉幼儿必会让个别幼儿害怕不感玩了。不妨拿一张纸,让跳绳抽打在纸上,就会发现纸坏了,这时幼儿就会意识到我玩跳绳时要与小朋友有一段距离,防止互相抽打。

其次,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器械进行改进、更新。在“巧过小溪”活动中,我们用木板做器械并且使用了一段时间,可有一天幼儿在玩时,一名幼儿离开了自己的跑道,偏向了另一名幼儿,突然一名幼儿挪起木板时碰到身边小朋友的脸上,顿时血流了下来。事情发生后,我反思了好久:“巧过小溪”游戏,幼儿很喜欢玩,可危险性又很大,怎么办?看着手里的木板,我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将木板换成了泡沫垫子,它即轻便又安全,幼儿使用起来方便多了,幼儿投入的兴趣高涨了起来,从这件事中更可以看出,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凡事多为幼儿安全着想,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篇2

【关键词】教学方案 ; 教学过程 ; 最优化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No.KJ130428); 重庆交通大学本科专业提升计划项目; 重庆交通大学创新训练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71-01

什么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认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其实质其实就是以最小代价取得相对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双边获得主体的教师,应如何去选择、综合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方式和方法,既要让师生花费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又要最大可能地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归结为建立教学方案体系的最优化问题。

事实上,面对不同功能、不同适应范围、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师应如何从中优选出最能适应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呢?在选择、综合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又应该遵从哪些重要原则,才能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最优化教学方案体系呢?在教学方案体系的最优化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认为以下几点原则应该遵循:

一、目的性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培训有社会使命感、有理想、敢于担当、勇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贡献的总目标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学中与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认真教书育人、认真做科研,言传声教――传递正能量。

2.教师应明确所教专业的性质、特点与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十分明确所承担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课程教学活动与该专业培训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3.教师应认真学习和专研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还应该全面深入地专研教材。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将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分解,指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周历与教学具体目标;明确各类目前的基本要求以及要求的程度,如:对所授知识点是属于“了解”、“理解”,还是“深刻理解”?对某项技能或方法的要求是“会”、“能”,还是“掌握”或“熟练掌握”?

二、重点优先原则

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于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等进行认真研究,明确每个问题的各个方面所有的因素,通过认真的分析对比,分别确定其中相对重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那些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及生活有重要影响的知识点、方法、技巧或技能应该加强,在教学中抓主要教学内容、关键要求、重点内容、主要教学层次等。在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为重点优先考虑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案与方式。

三、科学性原则

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和最优化原理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并借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最优化教学方案体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最优化理论是一门重要跨领域、跨学科的科学方法论。目前它在定量的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并应用于更多的社会与生活领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论是关于教学规律论与科学方法的总结和结晶,选择、综合和指定的教学方案必须符合认知规律与教学客观规律,必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四、针对性原则

1.教师应该熟悉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应有针对性的备课、授课、布置作业或实践活动。根据所授班级的专业情况、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及学生具体学习现状来收集教学资料、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和讲授。

2.同时,教师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要倒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两碗水”,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呢?那就要去专研教材,要在相关方向进行突破,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只有认真做好科研工作,教师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领会后讲授出的东西也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也才能正在做到“自己具有两碗水”的准备。

五、最优化教学原则

所谓最优化教学原则,是指教师根据种不同的教学情况而分别选择的最优教学方案或方法,进行有机整合,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最优化教学方案体系,使其达到总体效应最好。从科学的方法论而言,教学方法的改革已不再是单纯着眼于某一教学模式或方法的改革和优选,而更侧重于将不同教学情况的方案和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求整合后的整体作用常常导致创造性的新发现。最优化教学原则,就是按辩证法观点,将已选和备选的各种优秀方法进行科学的综合,使其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综合性的最优化教学方案体系。

六、情感为辅教学原则

教学效益低下、教学过程的粗制滥造主要源于学校缺乏良好的情感氛围和师生交往。营建良好的精神心理条件是教学最优化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调研与实践教学,课题组发现:教师过分急躁对课堂气氛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以致欲速则不达;教师健康的个性、得体的风范是课堂必需的。有的教师上课十分努力却得不到满意的效果,有的教师似乎并未特别努力却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后者更立足学生实际、考虑学生需求与兴趣,善于运用激励手段、把握教育分寸,并辅以情感教学。

七、效率优先原则

教学方案的最优化原则还包括分析教学效率,确定最优速度,节省师生时间。大家知道实际中一套教学方案或方法是否有利、是否优于其它方案与方法的关键是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就是是否提高了教与学的双边效率。在教学方案体系的最优化过程中应该注重教与学的效率,如果效率高,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晰讲授内容,而学生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牢固掌握所学内容,节省师生时间――这也是在实际操作中切实需要注意的。

“最优化”必定是教学相长的教学,它需要我们返璞归真,走向平实的课堂生活。行走于课改之路,“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正是我们一直追寻却又久违了的指南吗?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教学最优化”道路必定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篇3

Abstract: The paper based on effective teaching ideas, following the 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ocuses on the new model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co-culture, from the key points of target locatio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content integration to start, builds mine safety dir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meet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 career and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trives to cultivate the senior specialized talents of the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all-round development,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pecialized talents of mine safety direction.

关键词: 有效教学;矿山安全;课程体系;构建

Key words: effective teaching;mine safety;curriculum system;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76-02

0 引言

“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性问题之一,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战略性调整以及“和谐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的确立[1],用人单位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长,同时也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如何切实有效贯彻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培养出优秀的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安全方向人才被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目前,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特征的研究上,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特质的有效性上,强调教学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交往性。然而,高校教育目标与特征已经说明“有效教学”根本上应从人才培养的方案做起,即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3]。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其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为进一步推进工程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在现代课程体系目标的确定与选择上,注重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同时注重协调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学科知识的认知实践价值和学生发展的本体价值三者的关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4]。本文以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方向)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有效教学思维的课程体系结构,旨在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矿山安全方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 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与原则

1.1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核心思想 高等人才培养目标应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积极倡导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追求多元智力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1.2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科学性”原则 确定了总体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条件下,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与各层次间知识的衔接,合理调整其课程顺序、课时比例、授课形式。从矿山安全方向需求的知识重要度、知识间的相关度方面来科学调整和严格筛选进入课程体系中的新知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4],突出应用特征与创新特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实用性”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要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国家总体战略发展考虑,根据社会对矿山安全方向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职业标准,强化行业特色,体现新课程体系的务实、创新特征。

1.4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发展性”原则 随着社会对专业要求的变化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更新,根据本专业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增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课程,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摒弃与现代生产实践及社会需求脱节的旧课程,依据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走势,使课程体系始终处在动态建设之中,既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又具有发展性、前瞻性[4]。

2 矿业安全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课程体系构建所遵循的思想原则,力求优化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课题组对矿山安全方向进行了课程体系构建。

2.1 矿山安全方向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2.1.1 矿山安全方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矿业安全生产需要,综合素质高,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突出,具备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技术及工程的设计施工、安全生产监察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从事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1.2 矿山安全方向专业特色 矿山安全方向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密切结合专业特色,真正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新模式;注重工程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现零适应就业;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培养,即一条主线(理论和实践教学)、二项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设计能力)、三种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2.2 矿山安全方向课程体系结构 矿山安全方向课程体系结构按照“平台+模块”的形式设计。课程设置和选择内容秉承以学生为本、科学性、实用性、发展性的原则,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包括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学科任选课、公共选修课)、专题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

通识教育平台是按教育部工程专业的一般要求设置,由学校统一规划,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政”类课程、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教育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等。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使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获得必要的能力训练,并具备创新的综合素质。

专业基础模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为构建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模块课程设置见表1。

专业选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是加深专业基础和拓宽专业技能的课程。在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上,注重体现专业自身特点和办学特色,如瓦斯防治与开发技术、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事故分析与灾变处理、安全智能化仪表与传感器等课程。

选修模块包括学科任选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任选课是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可根据将来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公共选修课,面向理工经管类开设的文、史、哲、艺等文化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跨学科、跨学院选择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精神生活。

专题教育是以服务学生成长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并使学生了解雷锋精神、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

自主创新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发挥个人特长,自主学习,包括参加教学及科研部门和教师举办的各种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学科学术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结合,包括瓦斯防治与开发技术课程设计、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课程设计、安全监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粉尘防治理论与技术课程设计等。

矿山安全方向专业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学科任选课、公共选修课)、专题教育、自主创新和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的课程设置见表2。

3 结语

矿山安全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现代教育改革与创新精神,遵循课程构建思想与理念,并协调社会需求、学科知识认知及学生发展三者的价值关系,将它们辩证、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体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构建合理的、相对稳定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矿山安全方向课程教学体系,才能不断满足时代对新型矿山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文才.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构建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J].第十四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2009.

[2]王福生,郭立稳.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3-125.

篇4

关键词:体育游戏;田径教学;技工院校

一、在田径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积极作用

首先,体育游戏在应用过程之中能够对于学生们起到吸引的作用,在增强田径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能够起到娱乐与放松的作用,缓和学生们因学习技术知识而疲乏的身心,提升学生们对于田径教学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参与度与教学的认可度[1]。

另外,体育游戏也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所进行的相应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对学生们的反应能力、活动能力以及爆发性进行锻炼,所以是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竞赛精神、以及运动习惯等。学生们因为游戏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更加接受教学中的体育知识与体育精神,感受到良性的竞争氛围。

同时从学生们成长角度上来看,体育游戏以及体育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刺激大脑皮层的同时,从生理上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作用于技术学习,帮助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思考,促进智力发展[2]。

还有在应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之中,教师也能够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培养师生情,满足学生们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特点,学生也能够在田径教学体育游戏进行过程之中,相互之间产生友情与集体荣誉感等,这对于整体的院校文化氛围建设以及技工院校和谐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二、在田径教学中加强体育游戏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田径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的理论研究

田径运动几乎包含了所有人的基本活动形式,所以在应用体育游戏前,教师需要加强对于田径运动以及体育游戏的理解,让学生们通过锻炼与学习,实现田径技术的掌握,并且实现全面的教育,实现运动潜能的进一步开发,不是在田径教学中直接应用体育游戏就能够实现学生们的发展要求以及教学要求了,还是需要相对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指导。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明确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际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到技工院校学生们的行为特点与心理年龄,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与游戏布置,重视体育游戏质量的同时,考虑体育游戏与田径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可以加强对于体育游戏分类的实际研究,比如说目前田径教学中所应用的体育游戏大致可以分为不同锻炼类型[3]:爆发力方面、力量方面、耐力方面等,也可以针对田径类教学进行基本活动的分类比如跑步与跳跃,同时游戏也可以是团队类或者个人类等,体育游戏的应用不能够太过拘泥于教案要求,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场地条件、器械条件、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在广泛的体育游戏内容中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游戏,从而促进田径教学的进行。

(二)丰富体育游戏的种类

根据学生们田径教学的训练内容,丰富体育游戏的种类,选择恰当的体育游戏,从而实现训练目的。比如说想要锻炼学生们的耐力与爆发力就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通过定时跑、接力跑以及扇巳足或者多人多足的形式,在团队中去进行耐力的锻炼,正确区分田径运动中合理与不合理的实际动作,锻炼学生们的心肺功能,让学生们去进一步实现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遵守规则并且能够提升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还可以设立相对具有趣味性的田径跑步,比如自然地形跑步、马拉松比赛、绕杆跑步、障碍跑步等多种游戏方式[4],通过特殊的游戏形式,学生么能够更好的体验路线与方向的变化,这锻炼了学生们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感受跑步节奏变化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田径教学的进行,将理论知识化为实际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获得锻炼与成长。

(三)完善体育游戏的评价方式

体育游戏进行就必定有结果,那么如何进行正确的体育游戏评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体育游戏应有价值,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育游戏体验呢?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明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其为一个参考依据,因为学生们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满足标准,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游戏中取得胜利,首先教师需要提前说明“惩罚措施”,要对比赛的双方进行表扬和鼓励,注重学生们参与过程的表现,要对学生们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有一个过程性评价而非结果性评价,将体育游戏与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5],从而实现体育游戏的有效应用,促进学生们的发展及成长。

三、结语

在目前的田径教学之中还存在着不足,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还不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游戏的重要意义,或是在应用的过程之中,无法正确把握体育游戏的竞赛氛围,本末倒置,没能够起到帮助学生进行田径锻炼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在明确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利用加强田径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的理论研究、丰富体育游戏的种类以及完善体育游戏的评价方式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推动田径教学的发展与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卫军.体育游戏策略在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33):67-68.

[2]李双铭.高校田径学中有效运用体育游戏的实践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5(33):35-36.

[3]胡志财.山西省煤炭类高职院校田径选项课的现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篇5

摘 要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内容精彩,方式多样,高趣味性,提升学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果能充分发挥其重要性,有利于大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教学 游戏

那么该如何通过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了解体育游戏的作用

体育游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具有加强学生体质、保持健康的效果;游戏的内容精彩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从而在活动中充分锻炼其运动能力,增强其自信心,树立其竞争意识;游戏倡导协作互惠,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增强其热爱集体的热情和力争胜利的决心。

在以前的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去练,按部就班,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体育游戏的重要性无法表现出来。而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在体育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只起指导作用,这样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激发其主动性,从而在体育游戏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合理使用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可以在以下三个时间合理利用:

(一)准备活动时间。准备活动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从生理和心理上调动学生,逐渐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步提升肌体本能的工作力,使人体进入到运动状态。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许多体育教师无视课的内容,通常采用慢跑、徒手操、队列队形的练习,简单让学生将身体的各个关节活动一下就算完成准备活动。长此以往,这些陈旧的方法只是一种形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了运动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选择性地设计一些游戏,来提升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本次课的主教材是篮球,那么可以将“击鼓传球”、“运球过障碍接力”等游戏来贯穿于准备活动中,既让学生了解了球性,又增强了课堂气氛,最终使学生进入运动状态,这样便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基本教学部分时间。让学生了解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是基本部分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动作技能又是在重复练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让学生总是重复某一个动作,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乏味。体育游戏则可以改善教学氛围,让单调乏味的技术练习变得活跃、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而游戏的选择也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地的进行选择。

(三)结束部分的时间。帮助学生尽快地消除因为运动而产生的疲倦,让学生调节紧张的心理状态是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模仿性的游戏来让学生进行放松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减轻疲劳,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三、如何组织体育游戏

(一)如何选择

教师应依据课的目标和任务、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体素质等不同的思维角度来选择体育游戏,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快动作技术、技能的形成,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在低年级学生进行注意力的训练时,教师可选择简单易学、容易记忆的快速反应游戏。如反口令、抓手指、丢手绢等;而高年级学生的快速反应游戏则可用模仿动物、击鼓传花等游戏来进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克服肌体的惰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上课状态。

教师还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变化因素,实事求是地对游戏教材和内容进行改编,从而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因为游戏器材是保证游戏教学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必备条件,因此在学校器材欠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就地取材、自主发现和设计体育游戏器材。比如在进行负重接力赛跑游戏时,如果学校缺乏相应的器材,就可以利用学生家中空的袋子,装上适量的泥土或用废弃的摩托车外胎作负重物,灵活利用,以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如何组织

1.讲解和示范。讲解是游戏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讲解语言要求简洁、凝练,主要向学生讲解游戏的名称、方式、队形分布、动作路线、规范要求及接替方法。游戏示范是学生学习技能动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最好直接让学生明确游戏的方法及动作要求,若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应指导学生做一次演练,让学生先熟悉游戏,然后再开始比赛。

2.分组。体育游戏首先是进行分组,游戏的分组应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小组的人数应当相等;在此基础上,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对此项体育游戏的熟悉程度,尽量确保各小组实力相当;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各小组男女生比例相当;公平合理地分配人数;教师的裁判工作要做到公平、公正。

3.游戏的进行。分组后,学生要按规定的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教师的裁判工作也要按照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真正做到公正合理,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强体质、发挥能力、加强竞争意识。

总之,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组织好游戏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其积极性,调动其对体育的热情,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全面发展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幼儿体育;深入开展

体育游戏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但通过对多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我国多数幼儿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现行教材内容的限制,幼儿体育游戏时间不足、教育活动内容粗浅、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质量无法保证,不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

那么,幼儿园如何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教育,以满足幼儿成长的运动需要呢?作为幼儿一线体育专业教师,提以下几个观点和建议。

一、幼儿园体育游戏场地与游戏器材的充分投入是深入开展体育游戏的前提

当下,很多幼儿园,尤其是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县市及农村幼儿园的场地不能满足幼儿的体育游戏活动需要,游戏器械也严重匮乏,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亟待相关教育部门帮助解决。

幼儿园要有足够大的体育游戏活动场地,以保证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要保证幼儿有丰富的体育游戏器材使用。这是深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客观物质保证和前提。

二、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要把体育游戏转化为体育教学,教师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树立,是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游戏的前提

为了保证幼儿身体的健康,《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但多数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有很大的随意性,因为没有体育考核的标准和升学的压力,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孩子自由,老师放松”的现象极为普遍。游戏多以“放羊式”的幼儿自由活动为主,内容单一老套,户外活动流程是:发给孩子游戏器械——孩子自由玩耍——集合收器械——带孩子回班,只要孩子不发生危险教师就认为完成了户外活动任务,完全没有引导教育孩子的体育教学意识。一种器械或一个游戏往往是让孩子玩到百无聊赖,而教师却习以为常。

教师对体育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把每次体育游戏当作“课程”来上,做教育中的“有心人”。

那么,如何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游戏呢?我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认真制定学期、周计划,使体育游戏形成系统的单元课程。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游戏内容要丰富全面,游戏内容要涵盖走、跑、跳、投、爬、钻、攀登等基本动作。

2.认真备课,做到“上好每一堂体育游戏课”。每个游戏活动一定要有文字教案,要有深入的效果分析。

3.深入考研,深化每个游戏活动。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新颖多变的游戏方法对幼儿进行系统的练习,并认真总结及时反思,通过反复锤炼,这样才能打造出精彩、合理的精品游戏。例如,传统体育游戏“踩影子”,通过多种形式的“踩”来练习幼儿的躲闪能力。第一次活动可以是两人互相踩影子,多人相互踩影子。第二次活动要求只能踩影子的头部,用单脚踩,再尝试用双脚踩;第三次要求脚不动,只能通过身体的晃动躲避对方踩到影子的头部。通过多种方式的“踩”反复练习躲闪的身体协调能力。幼儿对形式多变的游戏既感兴趣,又达到了反复练习躲闪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幼儿园领导要重视对教师的体育教学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体育教学水平是深入开展体育游戏的关键

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游戏的直接实施者,只有提高了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深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园的教师多数是幼儿师范院校毕业,她们在大学里的体育课,几乎被舞蹈形体等运动所代替。幼儿教师走向了工作岗位后,体育教育相对来说是一个弱项。而与其他科目想比,体育游戏教材相对缺乏,教材的选取、内容的实施往往得由授课老师自行做主,课堂效果无法保证。因此,深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仅靠老师的自主发挥是不够的。幼儿园要定期进行体育培训指导,公开课的观摩交流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而定期培训指导能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四、家园共育是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必要补充

1.教师通过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主动把游戏“带回家去”,做家庭中游戏活动的“小老师”。幼儿将游戏带回家去玩不仅是体育游戏活动的延伸,也是教师体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只有家园共育,使体育游戏生活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

2.教师做家长的“二级培训员”。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体验到亲子互动乐趣,使其从思想上重视到孩子的体育健康教育,使家长养成家庭亲子互动的运动习惯。

篇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体育游戏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手段。但是,幼儿园教师作为体育游戏的设计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设计缺乏体育知识、游戏情境单一,忽视突发的情感问题、缺少及时的情感鼓励,过多成人化语言、指导方式单一等问题。

(一)教师作为设计者:缺乏体育知识,游戏情境单一

1.缺乏相关的幼儿体育知识

案例1:小班体育游戏“小小特警员”教案

活动目标:发展跪爬与匍匐向前爬的动作技能

活动重点:匍匐向前爬的速度和姿势

活动难点:匍匐向前爬时膝盖的发力

活动流程:热身运动一练习跪爬一练习匍匐向前爬一放松运动

在练习匍匐向前爬的环节中:

第一次体验匍匐向前爬一交流匍匐向前爬的要领(双臂屈肘向前爬行,两腿贴至垫子,屁股放下,不要抬头,膝盖要学会用力往前推)一第二次匍匐向前爬(解决第一次匍匐向前爬出现的问题)一第三次匍匐向前爬(速度和动作准确化)一总结匍匐向前爬的要领。

在案例1中,活动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匍匐爬行一般是在大班进行,对于初次进行爬练习的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显然教师没有相关的幼儿体育知识。虽然教师设计得很具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效果并不好,这也说明小班幼儿对于匍匐向前爬是不适应的。而且,活动重点不应该放在匍匐向前爬的速度和姿势上。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进行尝试,学习规范动作。对于大多数小班幼儿来说,只能作为一种尝试,而不是重点。

2.游戏情境过于单一

案例2:大班体育游戏“烧烤游戏”中的游戏规则

双人游戏的规则:先请一个小朋友扮“食物”平躺在垫子上,双手交叉握紧拳紧贴胸口。另一个小朋友扮“厨师”,从“食物”身上跨过去,当作烤一次;等到“厨师”跨过“食物”以后,“食物”要立刻翻个身,双手和脚尖撑地,屁股翘起呈拱门状,这次,“厨师”要从“食物”的身体下面钻过去,算作烤两次。这样的动作要循环持续做下去,一共烤六次,“食物”才算烤熟。(进行两轮)

小组比赛的规则: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一半幼儿扮“厨师”,另一半幼儿扮“食物”。“食物”依次平躺在垫子上,保持一定距离。第一个“厨师”出发,要跨越每一个“食物”,再从每一个“食物”下钻回来,拍下一个“厨师”的手,下一位“厨师”才能出发。重复前面的动作,直至组内所有的“厨师”都烤过所有的“食物”。哪一个组的“厨师”先烤完所有的“食物”,哪一组就获得“金牌厨师”称号。(进行三轮)

在案例2中,双人游戏与小组比赛的规则有一些区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双人游戏的时候,幼儿只是在不停地反复做相同的动作,显得十分单一,参与性可能会逐渐减弱。在小组比赛时,参与游戏的人数增多,同时设计三轮比赛,反复的比赛也会让幼儿觉得枯燥,渐渐失去兴趣。

(二)教师作为支持者:忽视情感变化,缺少情感鼓励

1.忽视突发的情感问题

案例3:大班体育游戏“垫儿乐”中翻跟头接力赛环节

在翻跟头接力赛时,幼儿甲无意中脚碰到了幼儿乙的脸上,这使幼儿乙情绪激动、言语激烈,教师并未注意到此时幼儿乙的情绪变化,继续按教学计划中的内容进行教学。

在案例3中,教师完全是为了教而教,对非教学计划中的情况不加关注,只是留意要教的动作和幼儿的完成情况。幼儿在活动中相互碰撞是教学预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而教师对其并未注意,也不敏感。虽然教学内容能顺利地进行,但是由于教师观察点的局限,忽视了对幼儿心理安全的支持。这样的教学虽然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得到完成,但是没有达到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的目标。

2.缺少及时的情感鼓励

案例4:中班体育游戏“小小特警员”中练习单人滚环节

幼儿体验自由滚动后,教师让幼儿示范自己想到的不滚歪的方法。示范的幼儿方法不是很好,还是会滚歪,在一旁观看的幼儿不停地大笑。教师对其他幼儿的大笑行为没有制止。

幼儿练会有做得好与做得不好的情况,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要时刻以关怀、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水平的幼儿。在案例4中,教师并没有对做得不好的幼儿及时鼓励,予以积极回应,肯定幼儿积极思考的精神。对于其他幼儿的大笑,教师也没有制止。此时,进行示范的幼儿会感到羞愧和害怕,积极性可能也会减弱。教师及时的鼓励才是幼儿安全情感氛围的有力支持。

(三)教师作为引导者:成人式提问,指导方式单一

1.成人式的提问过多

案例5:小班体育游戏“小小特警员”中练习跪爬环节教师的语言

介绍要求:

师:“今天的活动与垫子有关,通过垫子我有一个要求,听清楚了如何通过这块垫子,请你们双膝着地,通过这块垫子,然后回到座位上坐好。”

师:“听清楚我刚刚的要求,通过垫子的时候是什么要求?双膝着地!”

幼儿第一次体验过程中:

师:“甲听清楚这个要求:双膝着地!”

师:“乙听清楚要求没有?双膝着地!”

师:“丙双膝着地,听清楚。”

幼儿第一次体验结束。

师:“刚才所有小朋友都通过了这块垫子,我提了什么要求?”

师:“记得很清楚,但是在刚刚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

师:“你发现什么?请你来说一说。”

师:“有的人噌噌噌爬过去了,有的人相对要慢一点,双膝着地爬过去。”

2.教师要给予幼儿情感安全氛围的支持

情感安全氛围主要是给予幼儿鼓励和安抚,且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体现。比如,当幼儿出现畏难情绪时,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和拥抱;出现小组比赛输的一方,教师要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帮助总结失败经验,同时告诉他们比赛输赢不是最重要的。

在案例3和案例4中,教师对活动中幼儿情感问题的忽视,也是对体育游戏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

(三)教师作为引导者

1.教师要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教师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究的方式。有效提问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数量适宜;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征,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比例要合理,适当启发幼儿;提问要有目的性,与活动内容有关等。

在案例5中,教师的提问启发性问题少,针对一个问题反复问,多次强调要“双膝着地”,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幼儿缺少思考的机会,教师可以反问幼儿“谁来告诉我动作是什么”。教师提问时语言随意,问幼儿“为什么速度不一样”,这种问题难度大,十分宽泛,不易回答,可以改成“速度不一样与身体动作有关,请小朋友注意一下他们的动作有哪些不同”。当幼儿已经掌握动作时,就应该将问题与活动内容相结合,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2.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

直接指导是大多数教师喜欢采用,并且觉得简单有效的一种指导方式。在现今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这种方法具有争议性,因为过多使用会产生幼儿被动学习而脱离幼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情况。所以教师更多采用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对幼儿来说具有难度的、陌生的一些动作,教师的直接指导只是一个直观的印象。真正要让幼儿掌握需要的是幼儿自己的主动思考和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的间接指导,比如游戏规则、角色分配、幼儿示范等。教师的指导要直观、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意识。

在案例6中,教师首先应把“双手抱膝滚”的标准动作进行示范,然后让幼儿集体进行尝试,在尝试中思考和探索双手抱膝滚的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选出做得好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做示范。首先,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提出观察重点。其次,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总结出动作要领。最后,教师将幼儿总结的内容进行规范化,精练化。教师将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尝试和探究的机会,才能使幼儿实现自我学习和发展。

篇8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面。由于师生间有频密的交往,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所以教师的思想行为随时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

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德育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的教育过程。有些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往往步入误区。有人认为,体育教学是以教学为主,只要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行了。我们从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案中也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常被忽略,老师在德育方面的盲目性很大。八年来的体育教学,使我认识到,体育课不仅是教给学生技术要领、锻炼身体的过程,更是德育培育的殿堂,课堂教学 中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重要。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这就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天然条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庄重严肃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以理服人的品格。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作风,更要以良好的师德、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去教育学生,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篇9

关键词:情感减负 体育游戏 锻炼习惯 培养个性

在目前新的教育形势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均纷纷要求减轻广大学生课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空间,还广大学生一个健康、愉快的童年生活。在此大环境下,各学科纷纷给学生“减负”,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少课外作业量,把课外作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但同时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布置的作业做到“精”“准”“优”,从而使“减负”之下能“提质”。体育课是否既能“减负“又能“提质”呢?如果能,又应“减”些什么呢?本人以为,体育课也能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提出“减负”精神,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应“减”什么呢?

一、给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感“减负”

体育教师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培养健康融洽的师生感情,对学生要和蔼友爱,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上课既要严格又要有幽默感,让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乐于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教师还应朝气蓬勃、精神饱满、有健美的体魄、良好的形象,得体的言行,使学生从热爱教师开始进而热爱参与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情感“减负”,自然上体育课就会自觉积极地学习、训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在教学方法上优化,练习方法上为学生“减负”

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领会新教材的精神,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征的教学内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内容的练习方法,多采用丰富多彩又让学生乐于接受的练习方法,使广大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真正为学生在练习方法上“减负”。

三、从备好体育课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把课上地好些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

1、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

2、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安排和设计好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

4、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鼓励创新,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参与。

四、体育游戏,增强课堂趣味

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是属于教育性游戏的一种,它主要是作为体育的一种手段,组织者(教师)组织与运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游戏的进行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和规则要求,针对性强。或是为了传授生活和劳动技能,或是为了发展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它综合了多种活动技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团体活动的集体组织形式进行活动,是一种独特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它包含着竞赛的因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体现出竞争、进取精神。游戏简单易行,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活动面广。它具有突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要求。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欢迎。

五、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总之,体育课是有“负”可“减”的,而且是应该的,只要广大体育教师能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其精神,贯彻落实其要求,必能彻彻实实为广大学生“减负”但又能实现“提质”的美好目标。“减负”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我们广大体育教师一起行动起来,为实现“减负”“提质”而努力。

篇10

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是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比较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乎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同时也与体育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而经常运用的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从事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是通过专门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根据上课的流程,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可分为:课前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能、体育课堂教学技能和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所以,探讨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仅有助于中小学基层体育教师认识体育教学技能的重要性,而且可以介绍实践经验、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共同提高教学技能,实现体育教学技能的全面化和标准化之目标。

本专题以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第1期:单元教学计划与模块教学计划编写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由于体育新课程出现了“模块教学”的概念,因此在基层体育教师中出现了几个相关概念的混淆,如单元、单元教学、教学单元;模块、模块教学、教学模块、单元教学计划、模块教学计划之间的混淆。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单元与模块、单元教学与模块教学、教学模块与教学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与模块教学计划有何异同?

②单元与模块划分种类有哪些?

③如果一节课有两种教材,那么如何计算单元或模块?

④年轻教师的单元教学计划与模块教学计划编写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2期: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编写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课时教学计划也称教案,它是广大体育教师所熟悉的内容,如何真正促进教师备课技能的发展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教案中需要呈现的“基本”授课信息有哪些?(以便于读者或分析者了解)

②教案中“教法与学法”是否分开阐述?教案各要素(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校条件、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步骤、教学反馈与评价等)之间有何关联?教案的质量重点考察哪些要素?

③编写教案的知识与技能有什么关系?

④青年教师的编写教案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3期:说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近年来“说课”一词频繁出现在体育教师招考、体育教师业务类评比等活动中,足以说明它已成为体育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也是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一种重要、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法,更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说课是教学设计的延续,也是教学设计的简洁表达,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说课需要“说”些什么?需要按教学设计的流程说课吗?

②说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与内容无关但与效果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姿态、语气、目光、精神面貌、声音、气氛等)?有没有特别的说课技巧?

③说课技能与备课技能有什么样的关联?

④年轻教师说课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4期:自我反思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课后反思是教师上完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回顾与审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由于基层教师每天都要上课,这就为课后自我反思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与素材,课后自我反思技能就是在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课后反思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教师课后需要记录与整理哪些内容?

②课后反思对于您专业教学技能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③课后反思技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④年轻教师的课后反思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5期:听(看)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听(看)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能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中小学教科研活动中,通过听课活动,能够相互切磋技艺,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听(看)课过程中需要携带哪些必备的材料?

②能否设计出内容全面、比较合理的表格以便于听(看)课与记录?

③听(看)课知识与听(看)课技能是什么关系?

④青年教师的听(看)课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6期:评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评课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看课与记录的基础上,对体育课进行整体的、部分的、专题的剖析,发现亮点、指出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如何整理听(看)课的记录(按什么思路进行整理:是优缺点?教学流程?还是专题)?

②评课的视角有哪些?小学、初中、高中评课重点有何侧重?

③有哪些评课技巧?应如何对待评课过程中的不同观点?

④年轻教师的评课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教学技能”专栏进行查看。学校体育理论专家、浙江师范大学学校体育研究所邵伟德教授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课改解读”专栏选题

自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年光景,在这过去的十年中,我们或迷惘或欣喜,或信心百倍或无所适从。但无论如何,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的我们都始终坚守着自己教书育人的信念,承受着风吹日晒的艰辛,我们虽默默无闻但却问心无愧,用自己执著的努力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带来健康、带来与众不同的知识和力量。

过去的十年是改革创新的十年,过去的十年是摸索前进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您对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又作何感想,一起分享您的喜怒哀乐,我们将在自由平等、互帮互助中迎接新的开始……

讨论题目及背景资料

2012年第1季度此专栏讨论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梳理前一时期大家的经验与反思,更好地反馈一线教师的需求和心声,以期为下一步改革的推进提供更好的借鉴经验。

第1期:根据您的观察和切身体会,谈谈这十年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发生了哪些比较明显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第2期:面对此次课程改革,您以及您周围的同行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或困惑,又是如何解决的?

第3期:根据您的教学需求,您最希望相关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给您哪些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课改解读”专栏查看。学校体育理论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杜晓红博士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教研园地”专栏选题

体育教研是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但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已牢固掌握教研方法,如有些人对如何有针对性地且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感到困惑,有些人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找不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还有些人对教师的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感到无助等等。基于此,转变教师的教研观念和重新认识教研内涵,以期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等刻不容缓。本专题从大教研观展开对教研问题的多视角讨论。讨论活动“以研究促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教与研的关系密不可分,如谈教学问题是从研究的角度探讨哪些是真问题?因此,教学研究也好,研究教学也好,讨论自始至终以教学为主线,以研究为手段展开本专题的讨论。

讨论的主要内容

如何从“三步走”看教研问题(观念篇)

如何探讨体育教学“真问题”(问题篇)

如何从“人、事、物”三维观探讨问题根源(原因篇)

谈一些教师的教研“经验”(经验篇)

成功进行体育教研的“方略”(方略篇)

讨论题目

第1期:我开展或参与体育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

第2期:在教研活动中我所遇到的困惑与难题

第3期:在教研活动中发现的体育新课改后的新问题

第4期: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人为因素

第5期: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场地器材因素

第6期: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内容、目标与方法因素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教研园地”专栏进行查看。学校体育理论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于素梅博士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实案选登”专栏选题

“实案选登”栏目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针对性、互动性,2012年对刊登形式进行重新改造,将以“教学设计+自我分析+网友点评”的多元形式呈现。教学设计:可以是完整过程,也可以是教学片断,老师们将自己设计的最精彩、最巧妙部分以教案形式呈现出来;自我分析:需要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剖析,针对教学环节、练习手段、组织形式,简明扼要分析其设计的优点是什么,符合什么样的教学规律;网友点评则是编辑在初步定稿的基础上,把稿件呈现在《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 “教案选登”板块,进行网上讨论交流,届时我们将选择一些精彩点评同步刊出。

讨论题目及背景资料介绍

第1期:技巧(小学:各种滚翻,中学:鱼跃前滚翻、直腿后滚翻,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

小学滚翻不强求技术动作,更注重活动手段,主要锻炼学生的灵巧、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中学主要通过技巧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动作的自然性,深刻理解技巧动作内在的作用。

第2期:单杠(跳上成支撑――后摆下、单(双)脚蹬地翻上成支撑)

不以单杠动作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技术达成度,而是通过单杠这一练习(手段),来发展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不纯粹为了学习动作而进行教学,而更关注用此类教学的载体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3期:篮球(小学:双手胸前投篮,初中:原地单手肩上投篮,高中:急停跳投)

不同的学段教学投篮动作,不能说是同课异构,但可以相互借鉴,其技术教学的主线和方法可以相互渗透。

第4期:跑 (小学:接力跑、障碍跑、各种快速跑游戏,中学:耐久跑、途中跑技术)

小学主要是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以及各种反应能力,并通过一些校本游戏开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中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培养克服极点的意志力,同时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途中跑动作,提高耐久跑成绩。

第5期:投 (小学:轻物投掷,中学:实心球、耐久跑途中跑技术)

投掷教学是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各种投掷物的投掷练习,发展投掷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发展上肢力量的课课练。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提高练习的趣味性,避免枯燥机械的重复练习。

第6期:经典教学设计汇总

这一期将收集半年来各地区的经典教学设计,主要以片段的形式呈现,篇幅将缩减,但版面会有所增加,参与的作者群将扩大,并有一些互动。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场地器材”专栏查询。一线体育骨干教师、原“实案选登”主策划、审稿人江苏省潘雪峰、浙江省张海平老师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场地器材”专栏选题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而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线体育教师最知情,最有发言权。为此,本栏目特邀请广大体育教师献计献策,将自己在实践教学中实用的场地器材新方法、新做法分享出来,让我们共享成果,服务学生。

栏目结构设计:

校园展台:以自己所在学校的真实素材为主,大胆秀出来,秀出精彩!

点子超市:立足于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使用、开发,以具体的方法介绍为主。

自制天地:学校或自己制作体育器材的开发与使用的经验介绍。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场地器材”专题查询。一线体育骨干教师、“中国体育教师网”创始人叶海辉老师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游戏百花园”专栏选题

“游戏百花园”专栏在2012年来到之际,为适应课改需要,进行了版面调整。

(1)栏目结构设计

“一事一议”

专门就大家关注的游戏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投稿要求观点鲜明,字数控制在600字以内。

“游戏案例与点评”

围绕每期“一事一议”中的热点问题,刊登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创编的新游戏,通过点评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推广,投稿要求简洁明了,每则游戏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可附照片或插图。

“游戏小贴士”

以简短明快、有血有肉的风格,介绍游戏教学与创编的真知灼见,投稿字数200字左右。

(2) “一事一议”主题拟定

第一期:新课程标准实施十年来的游戏探索取得哪些成绩

可从游戏的发展趋势,对传统体育游戏的改良与拓展,本土化、校园化、课程化的合理改进、组织教法上的创意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期:水平一游戏的特点与新发展动向

如何充分尊重和体现儿童的身心特点,在欢乐中健身益智,培养良好的情感和团队精神。游戏设计怎样体现时代气息,挖掘传统的精华加以创新,注重安全。

第三期:水平二游戏的发展与亮点

根据当今孩子发育提前,认知能力的提升实际,适当增加了多种功能的游戏及民间民族游戏,开发新资源有哪些亮点。

第四期:水平三游戏探究的得与失

大力引进古今中外的游戏,内容丰富多彩,竞争性提高,趣味性增强,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如“绑腿跑”带来的伤害事故增多等。

第五期:水平四传统体育游戏与拓展相结合

对初中生来讲,过去的大纲仅把游戏视为教学手段,内容借鉴小学教材,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游戏,而新课程改革以来,产生了大量的各种球类游戏,尤其突出的是,能将传统的体育游戏与拓展相结合,新设计出了许多适合校园里开展的拓展游戏,深受初中生的欢迎。存在的问题是,体育教师缺乏这方面的教材和经验。

第六期:高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游戏

高中生同样喜欢游戏,关键是要符合此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如球类游戏、发展团队合作的游戏、男女生良好交往沟通的游戏、对抗、负重和角力的游戏、国防军事游戏、拓展历奇游戏等。但在这方面交流尚不足。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的“游戏百花园”专栏查看。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被誉为“中国游戏大王”的吴纪安老师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重要提示

1.上述各栏目专题讨论投稿最佳时间:

第1期――2011年11月15日-2011年12月15日 第2期――2011年12月1日-2012年1月15日

第3期――2012年1月1日-2012年2月15日 第4期――2012年2月1日-2012年3月15日

第5期――2012年3月1日-2012年4月15日 第6期――2012年4月1日-2012年5月15日

2.投稿及参与讨论形式:

《体育教学》网站(省略)投稿系统;《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各板块查阅相关资料和交流讨论。

3.投稿说明:

(1)请大家围绕主题,按时间规定投稿,在《体育教学》网站投稿系统平台投稿的基础上,同时将核心思想直接发帖在《体育教学》论坛中的相关栏目中,主持人将择优点评和推荐。

(2)作者提供照片格式应为JPG文件,不小于800像素,作品原则不小于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