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律动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13:1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律动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律动教案

篇1

关键词 音乐律动 幼儿英语教育 英语语音 finger play

在幼儿英语逐步成为社会常态教学的今天,将单纯功能英语的课堂变成“趣味性”超学科的教学已成为幼教同行常探讨的话题。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虽然语言能力属左半球掌管,但掌管音乐的大脑右半球的潜力无限。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外语时运用音乐、运动、节奏,可以使人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产生兴奋的情绪,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音乐的渗透,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活跃了课堂,让英语的教学更加饱满,也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领悟和鉴赏能力。

律动是幼儿最喜爱的基本活动,同时音乐律动是以幼儿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训练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同时还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律动大多只是用在艺术领域,然而,在我校的PYP幼儿园的英语教育中,一直提倡超学科,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融入各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既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也让孩子再学习英语口语的同时感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孩子喜闻乐见的英语儿歌、律动、finger play更是让幼儿更加喜欢英语教学的课堂,增强了幼儿感受乐曲的能力,体验音乐活动美的情趣,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力,律动在英语领域的教育价值也更加彰显出来。

一、如何在音乐与英语超学科整合的作用

(一)在各英语活动设计中巧妙地将英语律动融合进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更是一堂高效英语活动的前提。设计教案时设计好相关环节,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增加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英语儿歌、童谣,Chant以及finger play等,增加了英语的输出量,也显得更加趣味性。当然,音乐的运用不只是简单的几句歌词就是1+X的超学科整合。比如在中班学习animals这个主题时,有很多与动物相关的英文歌曲或律动游戏,我选取了歌曲《Baa, Baa, black Sheep》和chant《What Can You see》,孩子觉得black sheep的发出的声音baa,baa 特别有趣,于是在教学活动中的设计中将考虑常见动物的叫声汇总,改编这首《Baa,Baa, Black Sheep》,而chant《What Can You see》之所以设计到教学中也是有这首chant朗朗上口,节奏感非常强,基本都可以用2/4节拍来打节奏念唱,这不仅可以是替换chant里面的动物单词,还能培养孩子的语感。

(二)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音乐让活动课堂更加生动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想到就要去做!教学本无法,贵在得法,一个再优秀的活动设计如没有教学活动中教师恰当地地运用,也无法彰显音乐的魅力。

音乐和节奏也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儿时学唱的儿歌总记忆犹新,这是因为音乐和节奏使儿歌和chant易模仿和记忆。同样,节奏鲜明的小诗、童谣也是训练儿童语言节奏感的绝佳教材。设计了然于胸中,灵活处理,将设计中的好主意和好点子一起和孩子分享和谈论,孩子们听到优美动听的歌声,都纷纷静下来,在感受音乐美感的同时思考孩子从音乐中听到那些单词和句子,并能注意语音语调,保证输入的准确性也要引导孩子更多地输出。还是关于动物的主题,孩子通过比较明显的几种音乐,猜测是哪一种动物,并大方地表演所扮演的动物形象,在快乐的笑声和音乐中,孩子也更快地掌握需要学的单词、短语和句型。不仅如此,孩子在创编改歌词的过程中,无形中又开发幼儿思维,拓展了他们视野和眼光,孩子也回家后更乐于表达其所学和创编不同的英语歌曲,孩子的创造力和专注也将更好。

(三)及时反馈反思,解决问题关键所在

方法总比问题多!从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和上课这几个大环节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如何能解决问题或是做得更好。在最新的主题《In the classroom》开始授课之前,考虑到孩子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弱,但在教室里面基本可以找到相关的问题,于是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就预设了要在幼儿园内要去收集相关的文具用品,改编《Table and Chairs》这首歌,很多孩子在老师的指引下能拼读不少的单词和句子,并将老歌唱出新意。但也有很明显的不足,在个别游戏环节中,孩子等待时间较长,变得懒于动脑了。

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而唱歌则是人的声音与语言相结合的一种音乐。“唱”即教师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歌曲,令幼儿在优美的歌曲中,对知识点轻松掌握。在具体的歌曲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先静后动,让幼儿安静听歌,有了一定的语感和乐感再随着歌声动起来,此方法适合浅显易懂的歌曲。如:《Happy New Year》(、《Ten Little Indians》;也可以先动后静,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做动作,再进行分解学歌。如《If you’re happy clap your hands》;还可以用曲调重新填词,如在教反义词 big— small, long—short, left— right时,可借助歌曲《Boy and Girl》曲调进行填词,变为“I’m big and you’re small…” 让幼儿用熟悉的旋律演绎全新的内容。

音乐律动是英语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调节剂”,我们可以选择课堂教学的任何时段运用歌曲。在活动开始前warm-up可以帮助幼儿尽快集中注意力,期待进入英语的知识海洋;活动进行中组织幼儿歌唱、律动游戏和Finger play,可以调节气氛,令幼儿在歌声中汲取英语养分;活动结束时的音乐律动,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活动便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甚至,还可以在幼儿们看书,做游戏时将歌曲作为背景来播放,磨磨孩子的耳朵,进行有效的输入,也许孩子在明天就会不经意中输出,给予更多的惊喜和进步。。

肢体动作语言TPR的借助是幼儿学习英语最直观有效的方式之一,小到单词、短语,大到对话、歌曲,我们都可以通过舞蹈和TPR注入新的活力,让孩子们欢快地载歌载舞。如:儿歌《Brush My Teeth》,此儿歌中含有up and down, round and round, left and right, day and night等较多知识点,就可以让幼儿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动作创编,令幼儿在唱起来的同时跳起来,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强起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语言学家也反复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在娱乐中快乐地学习,这种快乐的体验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愿音乐律动伴随孩子们,把英语当作乐趣,当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孩子们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根基。就让英语舞动起来,让孩子们快乐地在课堂上“想唱就唱,唱得响亮!”,“听出英语思维,舞动奇迹!”

参考文献:

[1]《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安妮鲜花 外研社.

[2]杰罗姆.凯根(美国).理解儿童[M].安徽科技出版社.

篇2

关键词:创造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积累经验 创编 方法 习惯发散思维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印象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已成为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应,而创造则已定位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高层次要求。

我们知道,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是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高层次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处处给学生发挥创造的机会和空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音乐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通过教研学习和本人经验大致总结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以教师的创新精神,潜移默化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本身就应具有创新精神。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教师在着眼教材设计教案,探索教法时,要敢于向教材挑战,向时代挑战,力求在处理教材上有所改进,有所创新,使学生每节课都感到有乐趣、有新意。在低年级歌曲教学时,读歌词很重要。可采用按节奏读歌词,还可以用快板的节奏读歌词等。采用不同的形式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起到熟悉认识歌词或有利于准确掌握音的时值的作用,根据歌曲特点设计。在教完歌曲后的二度创作不容忽视,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部分。可以采用创编歌词,即兴律动,用绘画形式表现歌曲、乐曲内容,或创编音乐剧等。例如:教完《猫虎歌》歌曲后,让学生在恰当的地方加上什么声音,才能使歌曲更生动更富有童话色彩?(加入老虎和猫的叫声),表演短剧《猫虎歌》等。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听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学生要长期积累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是进行创造的武器。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教师长期有意识的培养,靠学生有意识的积累知识经验而逐步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例如:随音乐律动或舞蹈。提醒学生,一般有词歌曲可以根据歌曲内容或歌词创编动作,无词的乐曲,可以根据乐曲的情绪创编。感受乐曲所变现的意境来创编动作。欢快的乐曲用较快的动作,抒情的则用柔和缓慢的动作来表现等等。例如:教唱完《新疆是个好地方》歌曲后,在学生基本掌握时进行动作编排。学生先讨论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哪些动作适合于什么情绪什么内容,如何根据乐曲的速度安排恰当的动作等等。当学生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作基础,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想滚雪球一样,知识越来越丰富,创新意识就会逐步走向成熟。

三、注重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寻找创新方法

发散思维是一种非正常思维方式,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惊醒这方面的训练,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想象,寻求更为新颖独到的见解。以教师的简单的创新思想带领学生寻找弹门自己的创新方法。每当向学生发问时,先要提醒学生,音乐具有不定性,一个人的心情,性格不同,听出来的音响效果就不一定相同,所以,先考虑其他学生会怎样回答,然后思考还有没有可能会有别的更好的答案。在欣赏教学中最为常见。每当欣赏完一首乐曲时,我们要求学生听出音乐所描述的情绪如何,描述的是什么动物或情景等等。结合多元化智能理论中的《成功教育》,老师不要否定他们的奇思怪想,及时鼓励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指引他们寻找更为恰当的答案,把无限的空间还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使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欣赏《小蜜蜂》时我提问:乐曲描写的时什么动物呢?有的说是苍蝇,有的说是蝗虫,还有的说是风声,当然也有的说是蜜蜂飞舞,他们说的都不错,都很精彩,老师再次提问:你问什么觉得是这种动物或情景呢?只要学生能够有理由就值得鼓励和赞同。激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形成独特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学生质疑,养成创新习惯

篇3

关键词:民主;和谐;情感体验;实践活动;课前准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132-0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中职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因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中职音乐琴法课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持久地参与,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系统地准备和全新的操作,才能确保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建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氛围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中职生往往比高中生更“自主”,其主体地位意识更强,因而给予他们“民主”的舞台至关重要。著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可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更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下不断探讨和交流,既可对自身经验加深理解,又能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因此,教师应营造融洽的情感气氛、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而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教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认为,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教学的民主化,既是新课程人文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师生之间形成宽松和谐、健康亲密的情感关系的前提。

笔者的做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会蹲下身来与学生说话,有时会坐在学生的位置上观看他们的表演,或者在音乐律动中与学生一起跳舞、唱歌,让学生始终在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此外,还经常这样创设课堂:课前与一个学生沟通,上课时首先让该生演奏与本节课课题相关的曲目,而笔者随着学生的演奏从教室后面慢慢地走向前台,从学生的演奏切入本课所学内容。整个过程让学生感受自己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自己才是真正的音乐琴法演奏展示者。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每次上课投非常投入。

二、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欣赏音乐可以净化心灵。在琴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欣赏学生的演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琴法千差万别,具有个性和特殊性,教师必须随时注意观察,在遵守琴法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的同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还必须爱护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敢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发生错误、改正错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要容纳不同的意见。这种宽松、和谐的气氛有利于音乐情感的体验和交流,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扬。但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等于放任自流,而应严格管理,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善意批评为辅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切忌把琴法课上成政治理论课或完全传授技能技巧的课型,应该让“乐”、“情”始终贯穿整个课堂。虽然技术训练与音乐感觉训练是幼儿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在琴法教学的初试阶段,过于强调手指练习、手掌形状、手臂放松等技巧则会忽视乐感的培养。没有音乐的色彩,没有音乐美感的课,将会泯灭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用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让学生用游戏、娱乐、趣味语言、动作手势、示范表演、简笔画等形式,创设自由、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产生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课堂感受。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乐于练、乐于记忆。同时,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调研究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表演、游戏、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等。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只是引导、点拨即可,这样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从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以充分调动。

此外,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外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表现自我,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一般都有两届在校学生,为琴法技能竞赛及各类演奏会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交往的增多,学生会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种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

三、教师的积极准备是确保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保证

每位教师对于怎样做好课前准备,都有一些想法。成功的课程准备,可以使教师明显感觉到课堂气氛的变化:学生学习更积极,听课更加认真……这也正是教师准备课程的目的。好的课前准备,会让教师产生自豪感与满足感。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并写出教学教案,同时可配上合理的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