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1 12:1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教案

篇1

关键词:体育课教 教学容栏 写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的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从体育课堂教学这一层面讲,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局面。由于受“教案无格式”观念的影响,作为课堂教学其中一环的教案的编写亦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景象。纵观目前体育课教案编写的格式,尽管表现出纷呈的局面,但无一例外地设有“教学容”的栏目,就说明“教学容”在编写教案甚至是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一线的教师由于在认识的偏差,却对这一重要的栏目,熟视无睹,轻率地填写“教学容”栏目的有关内容,结果导致教学目标设置的困难,教学重、难点的偏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缺乏等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准确地认识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容”栏目的写法,合理、准确、有效地填写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容”栏目中容,应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考虑的问题。

1.有关“教学内容”文献的综述

综观目前有关“教学内容”文献,均是处左体育教育大范畴进行阐述的,而处在体育课教案这一层面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却很少。1991年出版的由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编的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理论》对“教学内容”的阐述为“体育教学内容包括身体练习及体育基本知识等,内容集中反映在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上。1994年出版的由陶景、李晋裕主编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的《学校体育辞典》对“教学内容”的阐述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总称”,包括身体练习和体育基本知识两大类。1994年由金钦昌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对“教学内容”界定为“为实现体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2000年出版的由陈文卿、谢翔、甘式光主编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对“教学内容”界定为“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200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中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由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类运动项目,健康教育专题等七个系列组成”。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对“教学容”的阐述无一例外把此置身于体育教育的大背景下,而把此置于体育课教案中,却很少涉及,甚至没有提及。因此,许多一线教师误把有关“教学容”论述直接运用于体育课教案中的教学容栏中,这显然是不适合的。为此,本文把“教学容”的概念界定为“为实现体育课课时教学目标而选用的有一定的教与学因素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总称”。

2.目前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栏写法的常见错误

2.1教学内容栏位置设置不准确

2001年9月,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了实验,2003年秋季起全面实施。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涌现,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冲击着人们所固有思想,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使得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产生了偏离。从体育课教案编写这一层面上讲,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目标统领内容”这一理念,把教案中教学容栏置于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后面,以此来体现所谓“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近年来,经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认为在课堂教学层面上应避免“目标统领内容”。因此,把教学容栏置于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后面,这是对“目标统领内容”的这一理念的一种误解。

2.2教学容栏容不能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我们认为,体育课教案中任何栏目的设置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等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否则它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样,体育课教案中设置的教学内容的栏目,我们认为其最大的作用在于指明本次课的教学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填写教案中教学容栏内容时,往往仅写明诸如侧手翻、三级跳远内容。那么,试问,这指明了教学内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认为,体育教学容绝大部份是需要几次课完成的,一个教学内容假设需几次课完成,那么,按照以上的推理,教学容栏容不亦就成了几个连续的同样表述形式,侧手翻、侧手翻…,这有什么意义,没有表明上课的真正内容,亦就失去了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的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栏目仅仅是这样的表述是不够的,而应该在表明教学内容的同时,更需表明该对教学容中哪个技术环节的教学,如三级跳远:三级跳远步点的丈量。这样,教学容栏才能起到作用,才能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的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2.3误把体育教学的方法当成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由此可见,具体的一个体育教育方法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一个方法和手段,其教与学内涵相对狭小,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仅仅是教学一个片断。而教学容它不但拥有众多的教与学的因素,而且更具备依托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与方法。因此,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依托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与方法,而它却不能成为教学内容。在具体的编写教案的教学内容栏目时,不应把教与学因素相对较少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行列。诸如素质练习:迎面接力跑比赛,在其教学过程中亦仅仅进行迎面接力跑比赛,对迎面接力跑没有进行教与学,仅把它作为一个练习方法对待。因此,在此节课中迎面接力跑比赛不应该列为教学内容。

3、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栏的写法

3.1准确地把握“目标统领容”的实质

我们认为,在水平、学期、单元计划的设计和制订过程中应突出“目标统领容”理念,但在课时教学计划设计和课堂教学层面上应落实“内容统领目标”。因此,在编写体育课教案时,教学内容栏位置的设置应在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前面,把教学内容栏位置的设置在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后面,以此来体现“目标统领容”理念,这是对“目标统领容”理念的一种误解。

3.2制订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容栏容书写有明确指向性

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中的绝大部份容并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由于单元教学计划有若干节课时组成,因此,在考虑到课的教与学容量的前提下,努力使单元教学计划内部层次分明,梯度合理,内容饱满。科学、合理的单元计划为书写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确保教学容栏容书写有明确指向性。

3.3明确教学容的内涵,使教学内容蕴涵一定容量的教与学因素

教学内容之所以能成为教学容,是因为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值得我们教师去教,学生来学的东西。因此,我们把它写入体育课教案中的教学容栏目时,就应该考虑所写入的容有没有教与学的因素存在,所存在的教与学的因素是否值得我们去教与学,教与学的容量是否适合我们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教与学的容量过大,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教与学的容量过少,教学的效率降低。因此,选择有一定教与学因素的,且容量适宜教学内容应为编写体育课教案教学内容栏时考虑的另一个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陈文卿 谢翔 甘式光主编. 学校体育学.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编. 体育理论.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4] 金钦昌主编. 学校体育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4

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教育

体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对与学校、学生、家庭密切相关的安全问题的关注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体育课课堂安全意识的建立以及一些运动项目教学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成为广大体育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体育课的安全工作呢?

一、w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成因

(一)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体育器材,但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使得体育课上学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二)教师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于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不够重视,缺乏警惕,注重内容教学,忽视安全教育,如对学生的相互推挤等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活动前未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不过关的话,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时,错误的动作就更加危险。

(三)学生方面。

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相关安全常识却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在体育上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确动作要领行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很累,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四)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还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户外上课会受到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严寒、酷热、暴雨、积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一)从学校的角度看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体育教学安排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二)从老师教学中应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方法。

体育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写进自己的教案里,安排专门时间讲解安全教育理论和常识,上课之初老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允许做的行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注意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安排活动,针对不同内容、季节、天气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此外,体育教师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办法进行急救处理,把损伤降到最低。

(三)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应对安全问题的方法。

作为学生自己,要时刻树立安全意识,警钟长鸣,不做有危险的事;要努力学好科学锻炼健身方法,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要做好放松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篇3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育教学 档案管理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下,高等学校如何科学地管理和有效地利用体育教学档案,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特点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学校在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学研究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经过整理立卷归档的各种载体材料,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1归档材料的主客观性。客观性指原始记录文件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产物。主观性指在收集、整理和鉴定体育教学档案过程中,对收集的那些已经完成的某一教学实践、体育竞赛和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要确认具有查考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后才能立卷归档。

1.2所属内容的多样性。体育教学档案的内容极为丰富,包含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体育科研等各个环节。

1.3多学科交叉的相容性。体育教学工作有许多规章制度、计划与规划、文件材料和会议记录等文献资料,既有社会科学性又有自然科学性。

1.4记录的规范性。体育教学档案所收集的归档的原始记录文件材料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教学工作及其活动的记载,其查询和凭记作用是远非其他史料所能比拟的,这样的历史记录文件材料符合立卷归档制度的规范性前提,故应按一定程序进行归档工作,不能因为有排他的差异性而不立卷归档。

2.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功能

体育教学档案能够及时正确地总结体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为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考试评分标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其功能主要表现为:

2.1为科学决策,宏观调控高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能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咨询材料,使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本校体育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制订出切合本校实际的体育工作规划,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2.2为体育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供材料。体育教学档案本身就是体育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建立教学档案,将教师零散的材料和经验系统化,同时档案内容的增加也能丰富体育教师的学识。如在备课、撰写教案时,可以参阅以前的教案,使教案不断完善,备课水平不断提高。

2.3为发展学生体育活动能力与个性提供参考。体育教师收集材料,为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素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了课堂生活。如举办体育图片资料展览,定期举行体育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

2.4为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工作评估提供素材。由于国家对高校体育的重视,在对高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估中,素来都把体育列为重要的评估条件,经常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体育教学档案则能为此提供真实具体的原始材料。[1]

3.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泛,题材多,数量大,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卡片,并编排次序和目录,以便在教学中随时查阅参考,按材料所属对象笔者将其内容与分类归结为:

3.1学生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学号、家庭住址;(2)基本素质、运动能力、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登记表;(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成绩登记表;(4)体育合格登记表等。体育教师按规定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指导与测试,并将每个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体育基本情况及时公布给每个学生,逐个写出具体分析和建议,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四年来的体育锻炼及提高情况,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和提高。

3.2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体育课堂教学类:教学计划、教案、课后小结、体育课中的考勤、过程评价记录与考核等;(2)体育教学管理类:器材、场地的使用登记制度等;(3)体育教学理论参考类:体育教学相关教材、参考书籍等;(4)体育教学科研类:体育教学教改的课题、论文、总结等;(5)体育教学活动类:体育教研活动:听评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材料、对外参观学习与交流等;(6)体育教师获奖类:教学、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各种获奖状情况。

3.3学校提供相关体育教学资源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理论参考类: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报纸、杂纸资料、教材与参考书籍;(2)基础设施类:学校体育场地、设备与器材配置;(3)体育经费类:学期体育经费的开支和体育教师的待遇等;(4)学校内外竞赛类:竞赛的规程、报名单、比赛过程、秩序册、成绩册;(5)群体活动类:群体活动的管理(评比)办法、评比记录等;(6)课余训练类:训练计划、总结、运动队概况记录、运动员个人档案等。(7)计划总结类: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竞赛计划等;(8)体育获奖类:记录教师、学生、学校、体育组在上一级竞赛、评比中的获奖情况。

4.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问题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衡量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教学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开展体育教学改革、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在具体的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4.1 认识的差异性。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资料全面、直接地反映高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体育教学档案应该是整个档案管理的一部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档案管理比较重视人事档案、科技成果档案、学科建设发展和管理制度档案等方面,而对体育教学档案重视不够,从而限制了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例如:有的高校没有体育教学档案,大部分高校体育学院没有兼职体育档案管理人员。

4.2 内容的偏向性。根据高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应该形成独立的体育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体育档案主要记载历年来主要大型运动会的情况,参加省、市运动竞赛获得的锦旗、奖状和奖杯之类,其他类别的体育档案资料较少。如教师自编的教材,教师各类获奖情况,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等没有记录。

4.3 手段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只用书写形式记载档案。实际上,体育工作中计算机、声像等手段的运用十分广泛,积累的资料也十分丰富,关键是档案科学管理意识薄弱,教师自我认识存在滞后性,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时间编排混乱,同一学院的档案材料年度互相穿插;二是组卷、装订不规范。[2]

5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体育教学档案不同于其他档案,它涉及面广、分类细、材料多而杂。如何科学地管理体育教学档案,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服务,主要对策如下:

5.1提高对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不断加强体育教学档案工作的宣传,提高体育部门负责人、体育教师及档案员对体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他们主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按时移交给学院档案部门作进一步的整理,保证体育教学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有序性。高校体育部应设专门的体育档案管理员,领导要加大经费投入。

5.2强化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意识。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淘汰不适应要求的旧方法和旧手段,把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档案建设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以便客观、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面貌。

5.3加强与教学管理单位的联系。文件材料的收集是一项很艰难、琐碎的工作,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不厌其烦地、紧密地与教学管理单位加强联系,随时了解一些重要信息,并将那些对学校发展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教学材料收集齐全。

5.4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和文件材料的动态规律。教学档案管理者应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及时收集,随时归档,不能消极等待。学校可规定在每年开学的第一个季度,向档案室移交上一年的档案材料。坚决杜绝那些上交不完整、不系统的文件材料的情况发生,避免重要的体育教学档案的流失。

5.5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首先,建立体育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将每份体育教学档案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填写在统一格式的计算机输入卡片上。其次,建立计算机借阅管理系统,应具有借阅、预约、查找、统计等功能。第三,建立计算机统计系统,对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及量化管理。第四,体育教学档案缩微化,缩微化已成为档案存储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能解决档案信息存储的空间,而且在计算机处理档案信息工作中,能不断扩大信息存储量,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3]

参考文献:

[1]李楠.教育评估与学校档案建设[J].学校档案,2003,(1):43-44.

篇4

关键词 体育实践课教案 中观技术要求 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对教案设计的研究,历来是课程与教学研究者说关注的重点领域。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科教案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设计的一些中观技术要求,做以下探讨:

1 体现教学活动本身所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和结果

体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具备一定要求和标准的活动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变化会有必然的期望外,对课的活动本身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也应有应然的期望。

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教学活动本身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教学的实际情景中应产生的结果也应提出要求。如:“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小团体中愉快,融洽地参加活动,课堂充满了笑声,掌声和欢呼声,下课时,学生脸上有出汗,表情愉悦。”等。

教案中书写这样的“标准与结果”,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即时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活动的外在表现及其结果的观察,判断其教学活动的成效,并及时进行调整或维持,从而有效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2 课的目标应具备连续性的特征

体育教学目标的连续性是指先后出现的课、教学单元、学期、学年的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关系。

体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在层次的功能与特性的作用下,分别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时、单元、学期、学年各层次目标的逐级实现而最终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无论是年级、单元、还是课之间都应注意相互之间的连续性,真正做到前面设计的目标为后面设计的目标奠定基础,后面设计的目标是在前面目标的基础上的发展与深化。”①在课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设置应符合课的层次功能与特性,既要注意课与课目标之间的连续关系,又要从属于单元目标,体现上位目标与下位各级子目标之间的逻辑顺序。

3 行为目标为主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

在制定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时,一般有以下四种目标取向,即: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课程标准》在以人为本,以素质提高为中心的根本理念的引导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核心理念。这个理念应该贯穿和体现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课程标准》采用的是一种综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取向模式。根据体育的实践性特征和体育知识的操作性特征,它对教学目标的描述采取了以行为目标为主,并根据领域差异同时采用其他三种目标取向模式的方式。②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尽可能外显化,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③

因此,体育实践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采用行为目标模式为主的目标表述新方式。一般地,对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特别是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④(1)以学生为行为主体;(2)准确使用行为;(3)规定行为条件;(4)说明预期结果。

4 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确定课的目标,选择课的内容

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操作思维,当然包括了分解和整合两个方面。当我们要介绍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时,我们把它分解成为了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单单水平目标就有数百个之多,这是认识新课程目标体系的必要途径。但当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就不能采用分解的方法,也不宜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而是要实现对课程目标的整合,把课程目标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经验,包括教师教的经验和学生学的经验,对目标进行选择和整合,最终使课程目标转化为有利于操作的学习目标,这也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整合。⑤

因此,课在单元目标的实现中起着具体贯彻者的作用,单元目标对每一堂课的实施又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根据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教师对课时计划的设计,就应以单元教学计划为基础,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设计课的目标、选择课的内容。

5 体现手段与目的首尾呼应的连贯性

教案是教师为了实现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案,因此,教师在制定教案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内容、什么教学手段、什么教学方法、什么教学步骤,都应该能够有针对性地为这个目标转化过程服务,体现出内容、方法、手段、步骤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手段与目的首尾呼应的连贯性。

即: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步骤的设计等的目的性都要能体现出首尾呼应的特征,都要为学生能有效地达成本次课的目标服务。

6 按照课的类型设计课的结构和运动负荷

对体育课的类型的划分,在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标准,故而有着不同的类别。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又分别按不同的标准对课的类型进行划分。

但无论如何划分,体育课的类型都是对体育课进行的分类,都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课的种类。而且,划分体育课的类型的重要目的都是在于揭示那些具有共同特征的课主要应实现的目标、应解决的问题,以及在结构上、内容上、方法上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进行体育课教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⑥因此,课的类型对课的结构、内容、方法等都具有导向作用。

由于不同类型的体育课主要实现不同性质的目标、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目标又需要不同的运动负荷,因此,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设计,就应根据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由于不同的体育课的结构为不同性质的体育教学目标所服务,体育课的结构也应根据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设计。

7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设计应尽量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除了关注学生身体的发展,技能的掌握外,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⑦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⑧

体育与健康课程特别关注教材的游戏化,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愉快的运动体验中发生身心素质的变化。

因此,教案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尽量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8 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要具有灵活性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交往、朝气蓬勃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是一个个充满差异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机会随时有可能发生,各种练习情况随时有可能出现,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过于严密的时间安排,只会白白丧失良好的教育机会,也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与体育课程的教育属性以及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核心理念是相违背的。

体育教学活动不适合也不应该进行过于严密的时间安排,而应该在体育教师对教学流程进行清晰设计的前提下,灵活地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

因此,教案中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应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注释

① 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②③④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⑤ 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⑥ 杨雪芹,刘定一.体育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篇5

论文摘要:体育课学案是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由师生共同设计的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案。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学案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案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以各个体育项目作为其基本内容和载体的,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挥——教师,是知识技能的已掌握者,并以课前拟定的教学方针 (教案)控制教学程序的进程;而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技能的未掌握者,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学习背景、教师的意图则是毫无所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逐步地把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但是由于受体育课所处室外环境的干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无法很快地领会到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在实际练习阶段时往往浮于形式而没有切中要领,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学案的参与和实施.实际上是在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之间架起了双向沟通的桥梁,其指导思想也符合新课标和新纲要的目标指向。

教案和学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案是指教帅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绎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学案则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教师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所使用的学习方案。教案是教师个人的作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方案,是 “以面对点”的设计,足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拼;而学案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结果,足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案,是 “以点对点”的设计,针对性很强。只有依靠学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有 “自己探究”的精神,才能真正发挥 “我要学的巨大潜力。所以,学案决不是教案的翻版。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洛阳师范学院2005级物理系、数学系、中文系、外语系等 8个班级的学生,总共 342人,其中男生 192人,以篮球为教学内容;女生 150人,以健美操为教学内容。将上述 8个班按自然班分成实验组 (172人)和对照组 (170人)。实验前对二组学生的基本情况 (包括身高、智力、身体素质等)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调查与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实验法。实验组 4个班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授课,对照组4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并尽可能保证两组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任课教师等条件相同。在实验进程中,进行一系列追踪调查、对比统计,并做出综述性分析,同时收集实验学生和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及时修正操作程序中不完善的地方。

1.2.2问卷调查法。在学期末进行。以林克特态度量表(LindertScale)的形式,设计在体育课学案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两种方式中,大学生的上课兴趣、学习效果、受欢迎程度等问题的问卷,其信度检验结果为R=0.85,问卷具有较高可靠性。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回收率96.2%。

1.2.3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根据需要参阅了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书籍。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测试和统计学分析,,从表 1中我们看到,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程度都很显著 (p

2.2其它方面的综合分析。除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之外我们同时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学生在教学方式等全部七项指标(表 2)中的态度或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和百分比显著多于对照组学生。

有如此显著的差异,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2.l学案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其心理需求。实验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练习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表现积极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积极的有 151人,占 87.5%,而对照组只有 92人,占54.4%。实验组学生由过去的“要你学”到“我要学”,“要你练到“我要练”。这样体育课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进而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发生转变,逐渐成为体育爱好者。对照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而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参差不齐,对学习的期望值不同,兴趣不同,造成 “吃不饱”和 “吃不了”的矛盾很难解决。课堂上管得太死,课堂气氛也不活跃,由此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抱有应付考试、应付考勤的心态,从而成为一种负担,造成他们对体育的认识、学习目的产生偏差,甚至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

2.2.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 自身情况进行学习,真正体现其主体性。 而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不管喜欢与否,围绕教师转,成为承纳课程知识的容器。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组织练习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从教师指导中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练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方法、多途经地引导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勤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第四,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2.2.3学案教学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为主,学习目标的指向非常明确。体育教师是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从教学过程的命令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对话,分析并确定学生的体育技能需求,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这样,师生交流更加融洽,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导地向教师请教问题。同时,学案教学的课堂管理更具弹性,没有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更没有军事化的队列队形、组织教法,学生可以尽情释放体育运动的激情。因此,学案教学明显受到了学生的喜欢。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的态度比较,实验组有 157人表示喜欢,占91.3%,对照组只有 34人喜欢,占19.9%。实验组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一步,“比、学、赶、帮、超”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2.2.4学案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体育教学评价 (对照组采用)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单一,偏重于对学生体能、技术、技能的考核,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关注很少。这种评价方法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案教学评价体系 (实验组采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品质、运动技能等的综合评价。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案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可以通过出勤与表现,对体育的参与和理论考试方面的良好表现,弥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足。同时,运动技能提高的幅度也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而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案教学无疑放松了他们的手脚,可以按照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进行学习,有利于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3.结论

3.1学案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更新,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2学案教学有效地把握住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动因,满足了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的内化反应转变成主体内心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良好课堂气氛。

篇6

摘 要 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然后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提升中学体育安全教育的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安全教育 体育教学 中学 对策建议

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导致体育教学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如果不对此加以重视,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一旦出现,不断无法完成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 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安全教育指的是人类在活动的过程中预防自然危险、认为危险以及其他有害的危险因素的理论和实践的一种科学知识,是关注学生自然生命的健康与安全,并同时关注学生生存技能的培养和提升的知识内容体系。由此可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安全问题自觉和负责的态度,能够让学生掌握如何认识和评价生活环境中危险的或者有害的因素,并能据此有针对性的选择正确的防御措施或在危险出现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消除、降低不良后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体育活动自身内在的规律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出现伤害事故的几率要比其它文化课教学高的多。而且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时,不可避免的要开展一些危险性较大的课程,例如:标枪、铅球等。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大大降低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几率,是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也是提升体育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

二、 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伤害事故的原因十分多样,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意识类和能力类。因意识类原因导致的伤害事故,十分常见,例如:在集体项目中运动过于激烈,只顾输赢,不注意安全;在投掷类项目中,只顾围观,不注意安全界限等等,这类伤害事故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差造成的。因能力类原因导致的伤害事故,多出现在体育动作教学或者体能锻炼的过程中,例如:在体育动作教学的过程中动作要领不对;或者保护操作技能不到位等引发的伤害等。这种伤害事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体育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 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虽然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两者都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因此,体育任课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样重要。所以,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不但本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同时还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安全意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有任何弱化,还要进一步的加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达到这个效果,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与讲授工作,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 重视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

多数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在室外开展,活动的场地比较大,参加的人数也比较多,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止涉及一个活动项目,因此,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者干扰,而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汇中,一定要重视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认真备课、科学的安排体育课的课程表、提前对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使用做出统筹安排,尽量避免不同班级、不同体育教学项目之间的互相干扰,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体育伤害事故的出现几率。

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还应向学生明确宣布和讲解课堂活动要求,让学生明显活动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的动作和行为,并时刻监督学生对纪律要求的遵守情况,提高学生遵守课堂记录和要求的自觉性,以保障体育教学活动有组织、有纪律的高效进行。

(三) 建立完善可行的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则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中学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也不例外,要想针对中学生开展高效的安全教育,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完善可行的体育课教学常规。要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体育课教学常规,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考勤制度,杜绝无故旷课、请假等现象。其次,注意关注学生的运动着装。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要求学生穿运动服,并且不能佩戴胸针等饰品,不能带有锋利的硬物。第三,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一定要充分。教学活动开始时的准备活动与教学活动结束后的整理放松活动都要科学充分,切忌虎头蛇尾。第四,在开展投掷类等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教学程序和教学原则,以保障教学顺利进行。除以上几点之外,在体育教学中需要遵守的规范还有许多细节性的内容,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善于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斐.如何有效预防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的发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

[2] 王忠礼,刘国忠.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融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安全的教育越来越重要,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小学生安全教育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通过对小学生安全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一条可行之路:在体育教学中融合安全教育,搭建以体育教学为平台,融合其他教学方式的安全教学模式。而如何将安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合呢?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融合的重要性

我国现今小学生的数量约为2.2亿,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因此保障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首要工作。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心理、生理等方面发展不成熟,自我防范意识较差,在社会生活中他们较易受到伤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使得学生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以及技能t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小学安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过深入的调研以及查阅资料发现,现有的小学教育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形式化较为严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新型可行性的安全教学方式则显得迫在眉睫。

小学体育教学是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安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这样更加有利于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以及习惯,这对于小学生安全教学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进行融合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其具体可分为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体育两大部分。教师应该针对课堂的特点有意识地设计教学环节,从而有效将安全教育在小学体育中融合。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课堂教学

体育课的课堂教学主要在课堂中进行,教学的重点主要是理论知识,针对这一部分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侧重于让学生意识到危险的存在,知道要学会躲避危险以及如何躲避、求助等知识,从而为接下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2.体育活动

在意识层面给学生灌输了基本的安全意识以后,教师就要通过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天性有效地设计教学。

(1)危险场景的撤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体育课的特点以及功能,在教学设计上加入安全自救技能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跑、跳以及攀爬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撤离,这些项目的进行需要在田径场上借助爬绳等器械。

(2)简单伤势的处理

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能够减少伤害发生后的二次伤害,具体情况包含出血的控制、扭伤的处理等。这一部分应该结合教学场景的出现进行课前教学,在这种情况出现时进行及时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自救要基于自身的伤势情况以及实际,当遇到较严重、自身无法处理的情况时,不要擅自行动,要积极求救等。

(3)互救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提出:学校每学期要定时组织学生应对紧急情况进行疏散演练,使学生掌握避险、逃生以及自救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对于学生自救互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的方式。

针对常见的危险情况,如地震等,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具体的情景,采用一定的教学道具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在教学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秩序的意识,从而让学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互帮互助以及最短时间内撤离危险现场的能力。

当危险发生后对于伙伴的简单互救知识,教师要加以灌输。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告诉学生互救要基于自救的前提,因为小学生在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当危险发生时,他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保障自身的安全。

总之,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体育课作为培养小学生安全意识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特点有效将安全教育融入,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救、互救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尽可能地防范以及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危险,更为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中学生对体育安全知识不大了解,学校也没专门的课程,中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强。学生往往在剧烈运动前,不愿做热身运动;认为穿着紧身牛仔裤上体育课是比较漂亮的或者帅的……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忽视,上体育课时拉伤、扭伤、骨折、猝死的事例也时常发生。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安全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高度的重视。

体育课堂中保护学生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

学期开始请学生详细填写身体状况调查,让体育老师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如:心脏病、哮喘等。课后给予这些学生适当的照顾。

二、体育老师要认真备课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好课、备好场地、备好器材、备好队形),是上好体育课的首要条件。只有备好了课才会有效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才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的前提。

三、体育课服装穿着要考虑安全因素

穿着合适的服装、鞋,禁止穿有碍运动的服装、鞋。体育课必须穿着宽松合体,最好是运动服,不要穿皮鞋或塑料底的鞋,应该穿运动鞋。不要在口袋里带小刀、钥匙、校徽之类的尖锐物品,以防发生意外。

四、运动前务必做好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运动系统的活力,为即将参加剧烈运动做好准备。热身运动可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提高人体的警觉性,不易发生意外损伤。热身运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防止意外事故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

五、减少或杜绝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对学生的伤害

学校体育设施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实践中,部分学校未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行政部门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部分器材年久失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场地和器材都要进行定期细致的检查,对有质量问题的器材要及时发现、及时修理;对场地的要求首先做到平整,无坑凸;全面加固室外体育器材,经检查需焊接、维修、重新埋栽的必须全面维护;凡是因质量问题已不能使用的坚决拆除,不留隐患。

六、加强课堂纪律、组织要严密、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

好的课堂纪律有助于造就良好的课堂气氛,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学必须有令人舒畅的课堂环境。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抑制意外事故的发生。安排合理的运动量以及合理的练习方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阶段,要因材施教,男生女生的运动量以及练习方式也要区别对待。强调练习的规则,教师做好标准的示范。特别要强调做练习时需要保护与帮助的工作。教师亲自示范保护与帮助的动作,讲解保护与帮助的动作要点。一定要让每位学生掌握保护与帮助的要领。

七、传授体育安全知识,掌握急救和处理方法

要专门开设体育安全教育的课程,开张安全教育的课题研究。利用体育理论课的时间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首先对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素材进行搜集,做成课件,在理论课的时候进行讲述和演示。通过理论学习,不但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而且了解了应急自救技巧和救人方法。掌握一些运动损伤简单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要正确处理,让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遇事要做到冷静,不要慌。对一般的运动损伤,如轻度扭伤、擦伤,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冷敷、清洗消毒等处理;再试严重的损伤的处理,对待严重的损伤包括重度扭伤、挫伤、脱臼、骨折、休克,除必要的现场的正确处理,必须马上通知学校,并送医院急救,使学生及时得到抢救和治疗。体育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护理,把伤势降到最低限度。对于不能处理的安全问题,应该立即叫救护车,通知学校及家长。在等待过程中,千万别搬运身体。有些意外的死亡都是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所导致的。

篇9

 

被教育界称为“死结”的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在当前及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而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伤害事故占了一定的比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表明了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重视。而学校体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已成为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这既违背了体育教育的初衷,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有的学校或某些体育教师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减少风险,取消了应有的体育活动,禁止了一些器械性的运动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消极的,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活动呈现

 

前几年,我校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意外事故。事情是这样的:一体育老师在正常的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和安全教育后,开始了一堂课的教学,后面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比赛,结果几分钟后,一学生的眼睛被另一学生打了。马上送医院处理,通知家长,学校也派老师一直陪在医院进行观察。由于伤势较重,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休养,才得以康复,其中也经过了种种交涉。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也给学校后来不少麻烦。了解到是两个学生在抢篮板球过程中误打伤了一个同学,纯属意外伤害事件。

 

三、案例反思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中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或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既符合现代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同时对学生走向社会,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通过调查,一方面暴露了学校体育活动器械存在老化、缺乏维修、护理、带伤使用等问题,也暴露出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学习成绩,不重视引导学生体育活动以及有疏于管理的倾向,表明一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科学使用器械和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防护与救护教育是体育教学自身的需要,也是现代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所提出的要求,有着深远的意义。根据学校体育的自身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以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一、)学校体育安全教育是由体育教师来实施的,但学校体育安全及安全教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因素的研究课题;是学校安全与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贯穿整个教育过程,首先从意识上加以灌输,让安全这根弦牢牢植入每个学生乃至每个教师的心中,班主任、每个任课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心上,凡是涉及安全问题的内容一定要着重加以宣传、教育。作为学校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的体育教学安全,体育教师是直接的责任人。因此我们体育老师需要做的事就更多,责任更大。除了日常的宣传教育,首先要管理好体育课中的安全,从备课环节开始考虑安全因素,经过课前安全教育、准备活动的执行,课中保护与帮助的实施,以及整理活动的完善。

 

二、)从体育器材的管理、使用上加强安全防范,依据各类体育设施的安全标准,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械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检查,尤其是对大件体育器械,如篮球板、篮球架、跳箱、山羊、单双杠等要做重点检查。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存在安装不当、使用期限已过、老化等使用隐患的,要立即修理或做报废处理。学校不得购置劣质和不合格的体育器械。对各项体育设施和场地,要建立保管、检查、巡视、维修和养护管理等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形成责任制,确保体育设施完好、合格,杜绝“超期服役或带伤作业”。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体育器械;体育课上认真检查体育器械,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学生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帮助工作,严防发生任何事故。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安全知识宣传,在各体育活动场所标明相应器械设施等的安全使用说明以及科学锻炼与自我救助法。教育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检查体育器械,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体育器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的自我保护与自救意识。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尤其是假期进行的“远足、旅游、探险”等的监护、指导和管理,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区别管理。在高校、高中、中职等学校,应提倡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小组或体育社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在各小学、幼儿园,应在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并培养学生的避险、自我救险意识和能力。

篇10

一、班会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对老师的帮助、教育很不耐烦,情绪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有一些人,怨天尤人,颓废消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抱怨,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命运太不公平.为此,非常有必要对全体同学进行“学会感恩父母”的教育 .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曲

二、播放音乐.

三、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手语歌――《感恩的心》.很美的音乐,很美的歌词,却只能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它深刻的内涵.听着这首歌,大家知道它的由来吗?下面请听一个故事: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和妈妈相依为命,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妈妈每天很早就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那条路,等着妈妈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带一块年糕给她.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了,雨,也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找啊找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攥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了?那是因为放心不下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唱”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落……“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地“唱”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当你再听到这首歌时,你的心里又会多点什么吗?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由父母一手抚养大的.每当你从学校回到家中,嘴里吃上香喷喷的饭菜时,你有没有想过要对父母感恩?每当你正在写作业时,母亲为你端上一杯开水,一盘点心,说上一句“坐端正,小心近视”,你的心里是否有一阵暖流流过?

相信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些是天经地义的事,我是父母的子女,父母理当关心我.但你可知父母在这些小事中注入了多少对我们的爱,

我们有时不但不感谢父母,反而觉得他们碍手碍脚.母亲把茶水送来,不小心弄掉了你的一本课本;父亲需要你做一下他的帮手,而你这时正在忙着为明天的课做准备.通常,你就会觉得他们很烦,“烦死了”、“没空”是你常用的回答.

父母的心在流血!而这每一道道伤口都是他们的亲生子女划出来的!

其实,我们只需要用一点点的时间,哪怕只是说声“谢谢”,为父母递上一杯水,一块毛巾,都会令他们感动万分.

父母还把自己的烦恼隐藏的很好.因为他们不想让这些烦琐的事情来影响你的学习,他们的一切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他们把什么好的都给你,你需要什么他们都会尽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