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3 21:4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课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阅读童话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二、课前准备
给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喜欢的童话故事书。
三、案例片段描述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举行一场智力赛,看谁的知识最丰富,是我们班的小博士,好吗?(出示10道智力竞赛题,让学生抢答。)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
生1:我是听妈妈讲的。
生2:我是从电视上看的。
生3:我是从书中看的。
师:获得知识的方法很多,看书是最好的方法。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许多书。看,故事中还有非常精美的图案,我们一看图案就能猜出故事情节。同学们,你们想看吗?
学生纷纷举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智力竞赛告诉学生,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对于低年级学生,图文并茂的书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兴奋点”,达到最佳效果。)
片段二:
师:我知道大家在课外也读了不少书,谁来说说你都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
生:我读了《白雪公主》这个童话故事,知道白雪公主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善良,我很喜欢她。
师:真好!谁还想说?
生1:我喜欢《格林童话》,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
生2:老师,我读了《一千零一夜》,里面有阿拉丁和神灯、渔夫和魔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三个苹果的故事……我从故事中学会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做一个会思考的孩子。
师:说得真棒呀!你不仅知道《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还想做个善于动脑筋的好学生。真棒!
生:我读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比如:《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这些故事很好看,我从中懂得了好人有好报,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师:真是会读书的好孩子。我们不但要阅读,还要学会思考,这样,我们的阅读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原来书是那么有趣,还有很多有用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看书的欲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评价学生时,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童话阅读是快乐的。)
篇2
关键词:语文阅读;中学;新课标;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的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反思教学成败得失、积累教学经验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研究是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能力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价值在于促进教师将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教学方案的研究使教师处于一种反思状态,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具体行动,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维品质;教师通过看课、评课提高教学方案的实效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总之,教学方案研究是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方案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对具体教学方案中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深刻反思和客观评价。本文首先论述了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说明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新课标下阅读教学方案的相应策略,为中学语文教学方案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新课标下教师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应该突破过去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学科的局面,树立大教材观、大语文观,让阅读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应该强调学生主体建构、自主探究,变训练为主为积累为主,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尊重师生的个性和作品的个性,体现现代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个性化。应该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学习结果但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特别要努力做到把以教为主的过程变成以学为主的过程。
二、新课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特点
1.师生角色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从角色定位来看,教师不是知识的输出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过程来看,通过将教学内容的合理分解,使得学生能够有目的地查找资料,从而做好课堂交流。而在教学中,学生能够逐个环节进行集体交流,教师总结时点出需要识记和重点掌握的知识,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信任学生,让学生搜集资料、竞赛研讨,又应不放弃指导的职责,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时效性强。
2.现代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一是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要立足于课文又不局限于课本,如搜集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和历史背景等的相关资料,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二是指教学形式开放性。学生分组竞赛与教师参与归纳总结相结合,既不按部就班,又不放任自流,课堂充满生机。三是指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在查找资料、分组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讨论、辩论,无疑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个性化特征
在教学中采用自学、竞赛加老师点播、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交流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所得,学生有思考的权利和精神自由。师生的学习和思考成果就会成为课堂上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不是将教师的观点或者教师用书上的结论强加于学生。
三、新课标下阅读教学方案的策略
新课标要求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以张扬师生的自主与创造精神。阅读教学必须开发丰富多彩的行动策略,这是新课标的精神,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方案研究中重视以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策略为参照研究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教研训练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新课标倡导多种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主性阅读教学策略
教学方案应采取学生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阅读教学策略。自主性阅读教学策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等,在方案制订时,应做到:(1)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提出并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发展各种学习和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2)教师认真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范围,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3)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保证充分的阅读、思考。
2.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学生就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沟通、交流获得知识、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方案设计应做到:(1)以问题为主线。“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中要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学生确定的“教学目标”又成为要解决的新问题;(2)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3)有多维交流的空间。
3.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个体调动全部的心智和情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从而对作品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方法。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尊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倡导阅读实践的探究性,承认阅读结果的差异性。
4.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
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诱发他们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个性特征的前提下,涵泳、体味思考作品,读出自己或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及结论。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5.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式阅读教学是教师激励并促成学生与课文、与作者、与学生自己、与他人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汲取作品营养,提高语文素质的教学活动。
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教学方案之中是教改的当务之急,应加速这种落实与转化。只有不断探索语文教学方案的研究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涂树林.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与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121.
[2]王琴.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对话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1(4):111.
篇3
【导入新课】
昨天咱们用了一节课做了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同学们通过独立自做、查找资料、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的非常好,从我批改情况来看,做得好的有这些同学(教师公布优秀学生名单),特别是汤志欣、周永鑫、皮傲丽、李静、童莹莹、陈群这几位同学(教师出示这些同学导学案),同学们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李健:卷面工整!
师:是的,卷面是考生的脸面,书写工整、整洁的卷面可以让我们赏心悦目,希望同学们多向他们学习!虽然导学案同学们按规定时间完成了,但在答题规范上仍有待提高,这是个共性问题,咱们慢慢来。今天这节课专门解决课堂探究部分。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的规律,掌握其答题思路和答题步骤,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学习品味我国古代诗歌,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3.在课堂中大胆亮出自己,精彩展示评点,提高综合素质。
(笔者点评:该目标涉及到规范答题,提高鉴赏诗歌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感受诗歌魅力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高效课堂模式下要求首先出示课堂目标,这样做可以避免课堂活动的盲目性:一是出示目标后,学生就非常清楚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在课堂上因为目标不明而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二是出示目标后,学生对课堂目标一目了然,学生无形中就成为教师授课的监督者,促使教师上课有意识地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避免教师上课时因为目标指向性不明而出现的天马行空、东拉西扯式的随意。)
师:现在对这几首诗歌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反复诵读,开始!
……
师:时间到,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堂探究部分,围绕这几个问题七分钟时间讨论,现在开始。(全体学生开始讨论,教师深入到小组中间巡视,不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笔者点评:在仅有的45分钟内,怎样实现大容量呢?可以说高效课堂模式下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它应有的优势:通过A-A,B-B,C-C为单元的小组座位模式,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各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中通过互动式、互助式、讨论式进行学习,使每个成员的语言、思维和胆量得到训练,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的目标。可以说,随着我校高效课堂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小组建设已经从盲目尝试走向有序合作,从注重形式走向讲求实效。)
……
师:好了同学们,讨论时间到,按照上面的要求,展示人员快速到位,注意要求!
生:(每组一人迅速到各自组的黑板前展示讨论结果。第二组的同学在展示过程中没有将思想感情写出来,该组马上就有另一位成员迅速上去补充完整。)
……
师:(出示课件指出点评要求)
姚洪涛:第一组的答案我给1.5分,之所以扣半分,是因为我觉得他的书写不够整洁,没有按照“手法是什么、为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顺序来答;第二组给1分,只答了手法,没有根据本诗具体展开;第三组很好,和我们讨论的基本一致,同时书写很工整,给2.5分。(学生鼓掌)
陈俊:我觉得第一组除了刚才姚洪涛说的以外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指出来,就是没必要那么啰嗦,第一首诗可以直接写吴诗,第二首诗可以写李诗,老师说了该简洁就要简洁。(学生鼓掌)
左聪聪:刚才两位同学点评的很到位,但我认为第二组可以给1.5分,因为他们虽然没有展开,但点出了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语言专业简练,如果再结合诗句具体展开就算功德圆满了!(生笑,热烈鼓掌)
师:(在展示组所在展示栏填上分数,在点评组点评栏填上分数)请点评组继续点评第二题。
(笔者点评:刚才三位同学点评的很好,不光能准确把握尺度还能做具体说明,教师此刻应该对上台展示、点评的同学作出及时精准的评价。无数成功的教学案例都证明了一点,“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基础。虽然高效课堂模式下要求教师尽量少讲,但及时精准的评价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学生有上佳表现时,毫不犹豫的甚至有合理夸张的肯定可以给足其自信心,可以激发其潜力,使其向深层次发展;当学生犹豫观望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给予肯定,鼓励其大胆表现;当学生出错时,婉转指出,幽默纠正,不伤其自尊;当学生感到困难时,及时搭个台阶,降低评价标准,尽量满足其成就感。教师客观、得当、简洁、机智、多样、幽默、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反之,可能会打击其积极性,以后在课堂上他可能会认为展示不展示,点评不点评都一个样。长此以往就无法活跃课堂气氛,无法使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张强:我觉得第四组的答案最规范,吴诗通过写宫内绿树成荫,宫外四郊飞雪,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李诗通过写君王为了享乐而轻视国事,而今只有树长生,讽刺了统治者荒误国,感叹世事无常。语言专业精炼,我给他打3分;五组只答了思想感情,但是没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给1分;六组也答得很好,如果书写再规范整洁些就更好了,给1.5分。(学生鼓掌)
周永鑫:我对刚才的点评有不同意见,第二题是“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像第五组的直接答出来不就可以了吗?非得结合诗句分析吗?不结合诗句分析高考会扣分吗?
学生沉默。
师:有谁能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
学生继续沉默。
师:那我们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分析,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该注意哪些方法?答题步骤是什么?
(笔者点评:刚才这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属于课堂质疑,虽然不属于课堂教学预设环节,但学生有疑问,而且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及时对这位敢于质疑的同学加以热情鼓励。我们的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教师所要引导的是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到“我会学”的飞跃。“学问”,要有“学”,更要有“问”,只有质疑、探究,才能把问题引向深入,当教师明白了这个道理,引领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时,“高效课堂”才会悄然而生,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只重形式的高效课堂啊!)
杨勇:通过刚才几个题,然后我们查找了今年湖北省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也是比较阅读,我们组认为做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比单独只出一个诗歌要简单一些,因为只要读懂一首就可以延伸到另一首。出题角度不外乎就是从表现手法、艺术技巧、思想感情等。做题时首先要读懂诗歌题目,题目往往能够点明诗歌的内容,其次读注解,最后读诗句,严格按照老师讲的诗歌鉴赏五步法去疏通理解每一首诗歌,把从标题和注解中得到的信息用到诗句中去加以佐证。(生鼓掌)
石佩:每一首至少要读三遍,读诗句时先把它当作古文来读,再把它当作古诗来读,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营造的整体意境来解读诗歌,关键是用一首诗歌中得到的信息去印证另一首诗歌,因为只有同一题材的作品才会放在一起让我们去鉴赏比较。(生鼓掌)
……
师:刚才几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已经有了直观的概念和初步的鉴赏意识,能从现象归纳总结出规律。既然是比较,就一定有比较之处,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板书),“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比如说相同的题材,像对“项羽乌江自刎”这一题材,杜牧和李清照就作了不同解读;“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不管是“知同”还是“辨异”,重点都要落实到刚才杨勇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去,都要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鉴赏答题的时候,要从一首诗歌得到的信息去印证另一首诗歌,就像石佩说的那样,只有同一题材的作品才会放在一起让我们去鉴赏比较,从“同”中比较,发掘出“异”处。
饶婷:我们组认为答题步骤应该是先找出异同点,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答思想感情。
(笔者点评:高效课堂模式下不光要求现场解决探究部分,还应该从拓展上进行归纳总结,对本次课讲授的知识结构、主线进行归纳。要尽力突出主题,纲目分明,同时指出容易模糊和误解之处,使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具体到本节课,刚才这部分属于知识拓展,总结答题规律,在学生已经初步有答题经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层面,使学生在做题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能举一反三,开拓经验性思维。)
……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对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进行了总结,下面进行达标检测环节,请同学们用8分钟时间完成王维和周弼的两首诗,开始!
周永鑫:老师,眼看这节课时间快到了,我能插一句吗?我们组在做预习案时提前偷偷看了下课堂探究案(生笑),以前老师让我们自己出题,具体到这首诗歌可不可以从意象角度设个题目,就是两首诗都有“树”,这两个意象代表的意义相同吗?请结合诗句分析。(生热烈鼓掌)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非常好,能想别人之未想到的,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这一组表示肯定!
(笔者点评:我校的高效课堂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为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其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达到“展卷自解,下笔自有法度”的目标。刚才周永鑫同学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两首诗歌作了解读,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很有见地,课堂质疑的最高境界就是“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教师此刻的肯定和解疑对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有效,更有利于激发他们课堂质疑的兴趣,况且我校高效课堂正逐步走向成熟,像这样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尤其难能可贵,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就更容易解除学生心理的拘束感,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如果时间允许,就要当堂探讨解答学生的问题,最起码也要在课后作答。)
学生做课堂检测……
师:(看到同学们大多数都做完了)好了,当堂检测留待下节课咱们共同探讨,课后训练案课后完成,学科组长统一安排。还有几分钟时间,请学科班长对这节课做下点评!
周永鑫: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大家都很积极配合,像陈俊、姚洪涛、钟文文等能够积极发言展示,尤其是左聪聪同学,提出了答题规范的问题,对我启发很大。表现最好的组是第二组!有可能是因为有老师听课,有些同学放不开,不敢大胆展示自己,咱们平时做得很好,人家杜郎口中学的同学那么多老师听课,都能做到旁若无人,我相信人家能做到我们一样能做到,对不对同学们(大声)?对——(生齐声回答)点评完毕。
师:下课!
【课后反思】
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到高效课堂模式,短时间内发生质的变化,让我惊诧于我校济济的人才,也让我倍感压力,只有迎头赶上才不至于落伍啊。通过这节课,对照杜郎口、昌乐二中成功的经验,参照我自己的教学,有以下感悟:
要减少对学生的制约控制,敢于放手,要相信他们,只要方法得当,制度有序,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学生了然于胸,让他们在高效课堂框架内独舞或群舞,给他们活动机会、思考空间,才会有独到的见解,丰富的答案。不要为了完成教学过程而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具体到这节课我觉得教师在关注教学流程上做得很好,时间把握到位、充分,每个环节多少分钟都有严格限制。高效课堂之所以高效就在于时间的把握,和时间赛跑,要求学生限时间、限内容、限方法完成学生任务,在有限的45分钟内完成既定学习目标。但我认为不能因为要完成既定的教学流程而忽视学生的展示欲、求知欲,比如周永鑫对同学的点评有不同意见:“非得结合诗句分析吗?不结合诗句分析高考会扣分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犀利,代表了一部分同学的疑惑,只要没有游离于教学范围之外就应该及时探讨解答。我注意到教师在关注这个问题时看了看时钟,估计是怕时间不够影响到后面的流程,但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落实比流程更重要,即使影响到后面,把每一个学生关注的问题消灭掉,学生的学习激情才会持久,才会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学习,体验成功的,创造快乐高效的课堂。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外;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当今社会对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考英语阅读文章越来越难,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然而,在朗读、精读、课内读形式下,课本文章简单、语言知识讲解无趣、教学方式刻板,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升。
二、教学设计理念
三、学情分析
四、教材分析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六、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解决相关问题。2.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3.激发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提升。
七、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并初步掌握一些单词、词组、句式和修辞。
八、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语言。
九、教具准备 多媒体
十、教学过程
Step I. Lead-in
1.Video: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the father tells the son some advice
Step II. Match the following words with their definitions.
A B
bully['blI](L20) a. unbelievable
persevere[p :sI'vI ](L29) b. wish sb. success
incredible[In'kredIbl](L45) c. keep trying
Godspeed[‘ d’spi:d] (L92) d. hurt or frighten
设计依据和目的: 通过单词和词义配对,检测学生对文章的预习和生词的查阅,同时要求学生跟读单词并及时记忆,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III. Fast reading
1. The purpose of the letter is to _______. 2. Can you tell me what’s the advice? 3. The structure of the letter: Part 1(Paras1-5), Part 2 (Paras6-25), Part 3 (Para 26)
设计依据和目的:通过快速阅读获取写作目的及父亲的四点建议,并由此得出文章的篇章结构及段落大意,从整体上理解全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Step IV. Detailed reading
Task 1: Read Part 1(Paras1-5) and answer.
What does the father think of his advice?What attitude does the son should hold to life challenges?
Task 2: Read (Paras6-9) Life can be cruel and fill in the table.
Task 3: (Paras10-13) Be open to life. Q: What are the four aspects?
Task 4: (Paras14-17) Life isn't a competition. Read and decide true or false
1. It’s suggested to outdo and impress others. 2. Being satisfied with having enough is a good quality. 3. Enjoy a life journey of happiness, constant learning, continual improvement and love.
Find the word which has the similar meaning as “constant” in Para 15. ___________
Task 5: (Paras18-25) Love should be your rule.
What are others’ living rules? Whom should the son love? Why should the son love his enemy?
Martin Luther King, Jr once said: 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can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
设计依据和目的:通过学生仔细阅读,运用各种活动,如回答问题、填写表格、判断正误、名人名言、猜测词义、寻找单词等,培养学生的查找信息、转换信息、总结信息的阅读能力,并一直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课堂热情。
Step V. Further comprehension
Step VI. Language focus
Task 1: Life isn’t a competition. It’s a journey. ――Metaphor(暗喻)
Task 2: Useful phrases
Step VII. Discussion小组讨论
Step VIII. Homework作业
Please write a thank-you letter to your father or mother or anyone that you are grateful.
九、教学反思
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浅层次的文本信息的阅读,应该要触动人心、发人深省,因此要挖掘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思考。这篇课外阅读难度较大,笔者首先透彻地研究了文章,将文章中的生词、难句一一标出,并注释。其次,笔者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挖掘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经过一遍一遍的思考、推敲、、重来,笔者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挖掘到了一定的深度,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通过这次挑战,笔者在文章的把握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体上看,整堂课设计合理,结构流畅,并能时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很大程度上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授课效果。
十、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81-02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在备课期间对于一节课的书面设计,是一种具体教学方案,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规划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实施教学的设计蓝图,也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①然而,目前中小学的教案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把教案设计成万能型,无论上哪一课都套用固定的模式,甚至有的教案只是教学参考书或教案模板的翻版。
现今的许多教案缺乏阅读教案设计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教学安排随意化,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案设计束缚了师生灵性思维的触发,桎梏了课堂的开放性。科学和合理的教案计划、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事先有了周密的计划和设想,才能在把握课堂教学总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实施开放性教学,而没有计划的开放教学只能是脱了缰绳的野马,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学。②
以下从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阅读的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五个方面对于漪特级教师阅读课教案《春》进行分析,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 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认为阅读教学应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科学的语文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1.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从整体教学目标出发安排教学程序,让学生直接接触整篇课文。这一理念体现了古德曼“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认为阅读是猜测的游戏,学生通过感知全文,对课文形成整体了解,形成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教案《春》在教学第二个步骤中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同时设置了情境:学生正处于阳春三月。让学生体会自己感受的春天与作家笔下的春天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认识文章从哪些方面描绘春天和歌颂春天。这样的教案设计体现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首先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而不是拘泥于字句、段落。《春》这一教案整体感知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创设了春暖花开的情境,让学生思考现实的春天与作者笔下的春天的不同,这样就让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进行“自上而下”的猜测,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春天的感知。因此,此时学生的整体感知以及对文章的猜测,在阅读全文之前就已形成雏形,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课文主旨的感悟。
目前许多教案也会把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设计进来,但只局限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对于整体感知的能力和效率都存在不足,可能对课文只形成了相当模糊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对于整体感知这一步进行铺垫和引导,可以通过情境设置,如吟诵一段类似主题的诗歌或者放一段相同意境的音乐,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形成整体感知,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比较自身经历与课文描写,启发学生阅读。
2.重点击破
对课文的重点突破,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局部分析”,使学生从微观上加深理解。这一理念体现了高夫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这一部分就是在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之后对于课文中细节上的问题进行把握。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重点突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句子、段落的理解。
《春》这一教案中,设置了“讲读体会”这一环节,把课文分成三段,通过教师设问各个击破每个段落中的细节问题。如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让学生体会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上一步的整体感知中,学生对于全文只是形成了大致的概念,并没有深切体会词语使用的精妙,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明确课文中哪些修辞、表达方式、词语的运用值得学生借鉴学习,在教学中进行提问,引起学生重视。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新课改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重视学生独特感受和理解的同时要加强阅读课对于学生的指导和点拨,也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体现了交易阅读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理解和体验,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
于漪在对这篇教案的改进中提出,应该加强对于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即在教案中示范课文如何描写景物,举一两处典型的地方,带领学生分析之后,再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及小组互助合作式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重点词语和修辞的运用,形成自己多样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她加强了单元之间的联系,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除抓住特点,比较异同外,还对导入课文也重新作了教案设计。这样做就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理念暗含着语文阅读心理学的知识,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体现。也就是在教案设计中,需要安排“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不能忽视“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对于重点语句和段落的重点击破。并且,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设置问题答案并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教师的思想,而是为了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新旧知识的关联。
关于阅读,王小明老师认为可分成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四个部分,在阅读教案设计中也应该体现这四部分包含的心理学知识。
二 阅读整合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首先,整合过程包括两部分“激活个体头脑中所具有的与所阅读内容有关的原有知识以及将这一原有知识与课文中的新信息整合起来而理解新信息的意义。”③也就是说阅读需要提取原有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提取不出来就很容易对课文的理解出现偏差。
在《春》这一教案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取原有的知识,形成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于漪在导入部分用学生学过的描绘春天的古诗引入,展开对春天的想象。这样在大方向上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引导,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讲“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时,为让学生理解“逼”字的含义,她让学生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学生回想起了“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句,促进了对“逼”字的理解。④于漪老师教案中通过触发学生原有知识中对于“逼”的描写,对课文中的新知识加以整合。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导入部分非常重要,这一部分不能随意地设置和安排,而是要调动激活学生头脑中与课文相关的原有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新旧知识的整合。
三 阅读组织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组织过程就是“把握课文的要点及要点之间的关系。”⑤要建立文章的结构,不仅要明确每句话的含义还要了解要点形成的结构。阅读教案的设计基于这一点,应该明确列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春》这篇教案中,安排了让学生分层,并在教案中列出“第1节迎接春天。(第一段);第2~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第8~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这样明确层次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同时为接下来的教学带来清晰的思维。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对课文划分层次,但是落实到教案上,有时会忽略,其实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划分层次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同时也能使教案形成清晰的结构,促使教学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
四 阅读精加工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在精加工这部分中,外国学者认为学生在阅读中会进行推断,有些研究指出给学生设置推理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是对于“自上而下”阅读猜测模式的训练。
《春》这一教案中让学生推断花下是什么情形,哪个字表现出了这样的情形。学生通过“闹”字推断出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当然推断题更多地运用在叙事题材作品上,特别是对于小说、喜剧情节的推断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通过若干推理题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
五 阅读监控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阅读监控实际上是元认知对于阅读的影响。许多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阅读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阅读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预设目标,明确阅读任务,带着具体问题阅读。
《春》把课文分解为三大层次,每个层次包含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教师为学生在本层或者本段中预设的学习目标,当学生把每个问题分析理解透彻后,就能对整篇文章很好地把握。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阅读的自我监控,不妨规划一份课文预读“自我监控问题单”,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明确阅读的目的。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阅读教学应该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要求。教案的设计应该遵循这一理念。整体感知是对全文大体的感悟,学生进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对于整体感知这一步进行铺垫和引导,可以通过情境设置。重点击破是对于课文细节的把握,学生形成“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中重点突破,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句子、段落理解的细节内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体现的是教学并不是向学生进行灌输,而是引导、激发学生形成交易阅读,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新旧知识的关联。关于阅读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四个部分,在阅读教案设计中也应该体现这四部分中包含的心理学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段落层次的划分,内容的推断,自我的监控。这样的教案蕴含着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理念,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注 释
①雷家祥.关于语文教案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1(19)
②邹小平.刍议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案[J].科学咨询,2012(2)
③⑤王小明.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8(9)
④瞿葆奎等.语文教学经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8
⑥张向奎等.课堂教学监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一、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环节出现的不足
1.问题缺乏设计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是随机的,在备课教案上只是注“This content, can ask questions,enlighten the students”(这个内容,可以提问,启发学生)之类简单提示。这样,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也没有目标,更谈不上是技巧或设计。通过提问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师都没有抓住阅读提问的本质,学生怎么可能从教师的提问过程中得到某种启发或收获呢?
2.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过于信赖
在阅读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发现问题,从而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高中生通过英语的思维来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教师将提出问题的工作全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英语课堂上,我认为是不尽合理的。由于学生水平所限,并不能找到学习的关键点。教师无法把控课堂提问的指向性,造成学生很努力教师无法点拨。所以,教师还是应该从阅读材料中找到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关键性节点,将学生的学习思路带到正确的方向。
3.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细节把握上还是有所欠缺。
如,在英语?n堂提问时,教师提问后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很短。试想,学生短时间内用中文回答问题已经算是思维敏捷了,而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大多还是采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这需要一个过程。而教师通常是用英语来思维的,教师用自己的英语水平来与学生交流,课堂提问就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在这样的交流速率下,学生不太可能从教师的提问中得到某种启发或引导,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针对不足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提问
对高中英语阅读中开展提问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大篇幅检讨,是值得的。只要发现了问题就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其实比发现问题更容易,就是所谓的“办法总比问题多”。
1.提出的问题要有设计性
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前,就要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想一想,设计的问题有没有学习价值,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是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的语法,还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这些问题都考虑清楚了,教师也就知道怎样来设计问题了。
在对提问进行设计时,教师还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分层。哪些问题是针对基础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问题是拓展性的,适合水平较高的学生掌握。教师提问时就可以将基础性的问题交给学习一般的学生来回答,而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则交给平时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回答。
2.提出的问题要有目标性
提问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应过多强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应出现模棱两可的问题。阅读课堂上英语教师的提问应强调适度,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一是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此外,高中英语阅读的提问要考虑问题的针对性,不能随意设计,如,这个问题是考核语法的,那个问题是引导理解的,每个问题都有针对性目标,有计划又有层次,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提出问题要给学生时间
教师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是能确保提问有效性的关键。一个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固然重要,但再好的问题,没有被学生理解和消化,那也是枉费心机。等候的时间,应根据提问的难易程度以及被提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确定,既要保证给学生的时间充足,又不能过度拖延让学生养成思维惰性。教师可以采取与学生换位思考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后,自己按学生的思维路线来思考一遍,如先翻译成中文,再寻找答案,再转回英语,教师完成这个思维过程后,时间基本上就能满足学生的思
篇7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09―03
前言
新升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体现,该类高校已经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是地方中小学师资的后备军,是推进地方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其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地方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新升本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尚处于本科建设初期,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建构和实践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借鉴老本科院校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得根据自身的特色,立足本土,基于区域性和地方性,逐步凝练自身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本文旨在探讨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内涵、英语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的原则,以期为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教学技能训练方案、教学技能评价体系建构等提供指导性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一、英语教学技能的内涵
教学技能是师范教育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术语,提到教师必然提到教学技能,缘于教学技能是一个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看家本事。然而,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技能”的理解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国内学者胡淑珍认为“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有效的行为方式”。[1]李克东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2]澳大利亚学者Cliff.Turng认为“基本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3]《教育心理学》中对技能概念的阐述:“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4]莫里逊等认为教学技能是“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种行为常用的,一般认为是有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斯诺(R.F.Snow)认为“教学技能是由与行为及认知有关的事项的结构系列组成”。 [5]也有学者将教学技能理解为“用于具体情境(教学情境)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包括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6]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技能的理解来看,他们对什么是“教学技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而是基于各自的理解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学技能的内涵,可大致概括为“行为方式说”(如胡淑珍、李克东、Cliff.Turng)、“活动方式说”(如莫里逊等)、“结构说”(如斯诺)、“知识说”(如荀渊)。学界尚且如此,平日中人们提到的教学技能更是概念不一,有人认为它与教学方法无异,有人将它与教学水平或者教学能力混为一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或缩小、或扩大、或泛化等理解偏颇现象。
综合众多学者的教学技能观,笔者认为,教学技能是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效的教学手段,组织课内和课外教学活动并促进学生学习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英语教学技能就是融英语和教学为一体,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为专业,以教学为途径,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完成既定英语教学目标的教学技能。
二、英语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
英语教学技能就是“英语+教学”的复合技能,该技能既包括基本教学技能的要素,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教学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6]、多媒体使用技能等,同时又涵盖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即听说读写的训练技能和语音、词汇、句法、课文的教学技能。为了明确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范畴,为改革课程设置、制定可操作的训练体系和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基于《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1994)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中的教学技能的内容,结合英语教学中所运用的实际技能,将英语教学技能的内容归结为五大板块:教学表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教学手段运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一)教学表达技能
教学表达技能指的是教态和语言面貌,即教师的仪表风格,包括表情、眼神、手势、站姿、服饰以及教师的语言表达,即普通话和英语口语表达技能、英语书写规范和书面表达技能、英语课堂用语中语音、语调、语体的把握技能。教师应该做到面带微笑、眼望学生、手势自然、站姿平稳、服饰整洁,语音标准、语调正确、用语恰当,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和高效。
(二)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整合和优化各教学环节,梳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教具,基于课型确定授课形式和板书设计,从而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该教学设计的最终成果就是教案,教案设计要科学、完整,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因为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对课堂上所教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活动的系统安排及决策,是一堂课的框架”。[7]教案分为授课教案和说课教案。授课教案是教师为上课而准备的授课框架,说课教案是教师就一节课如何操作且为何如此操作进行阐释而形成的教学方案。
(三)教学组织技能
教学组织技能就是教师为保证课堂各环节顺利有序运行而调用各种教学技巧的过程,比如,如何通过导入、提问、对子或小组活动等,灵活处理新授课、巩固课、阅读课和复习课的不同课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使用正确的英语课堂用语,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适时处理突发事件等,以体现课堂的驾驭和调控能力。
(四)教学手段运用技能
教学手段运用技能指的是教师利用黑板、实物和简笔画以及多媒体等进行教学的技能。板书是课堂教学中辅助交流的教学技能,要提纲挈领、突出重难点。简笔画是利用简笔画勾勒教学内容,使之生动形象、简单明了。课件制作是教师的必要技能,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立体、动态处理词汇、句法和课文,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五)教学研究技能
教学研究技能就是教师基于具体的教学环境,以学生、教材等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所采取的种种举措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体现教师研究的能力,直接影响一个教师的发展后劲。如说课教案的设计、教改项目的组织等,均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研究技能。
三、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原则
(一)凸显实践
新升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师范教育是培养该类院校所在地方的基础教育英语师资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英语基础扎实且具有较好的教师基本功、熟悉英语新课标的英语师范生是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英语口语好、教学技能精应该是该类院校英语师范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该目标需要在贯穿四年的人才培养中凸显实践。从顶层设计到每个教学环节实施,都应该基于“英语+师范”的复合技能理念,即凸显英语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实践。
新升本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相对短暂,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还有待加强,不可能盲目地硬搬硬套老本科的办学经验和培养模式。该类院校必须基于自身的具体情况,看菜吃饭,培养方案中要加大实践性、技能性课时的比重,统筹规划技能实践,加强技能锻炼平台建设。在第一到第五学期进行英语技能即听说读写强化实践,举行英语诵读、英语配音、英语播报、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原著阅读等竞赛活动,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且要求学生务必参与,纳入相应课程的平时考核。教学技能项目化和模块化训练,贯穿第一到第六学期,见习和研习穿插其中,第七学期实习和研习,第八学期顶岗实习,建构英语技能和教学技能共同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师范生技能进行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和专业化指导。
(二)建构模式
当前,新升本院校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常局限于“三笔一话”,教师仪表及备课讲课说课技能的训练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该类英语专业师范生技能训练常放在英语教学法课程的课堂讲授中完成,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和实践平台,没有形成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新升本院校的历史使命是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英语师资,该类院校有必要立足本土,定位好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落实于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就课程开设、教学计划、实践平台、教学评价等进行切合实际的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要合理,突出技能的培养,健全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技能训练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形成“理论-课程-实践-评价”四位交互的培养模式。理论要够用,即一定的英语语言理论和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所需的教学理论;课程要合理,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要适中,确保技能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不缺位;实践要凸显,要建构技能实践平台,包括技能训练方案和“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教学评价要科学,建立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多元化的教学技能评价体系。
(三)建立实践基地
顺应社会发展升格的本科院校肩负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诸项技能中英语口语和教学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新升本院校应该为英语师范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空间,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自动转化,除了课内课外提供足够的技能发展舞台,还需在见习、实习、研习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该类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地方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积极探索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让实践基地成为师范生见习、实习、研习的最佳平台,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四、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21世纪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履行服务社会的功能,一批又一批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为了增强社会知名度,新升本院校加快步伐,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施,从师资建设到人才培养,不断加深教育教学改革。然而,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改革多停留在宏观和中观层面,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属于微观层面,系部管理层的主任们由于管理、教学、科研的压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暇纵观全局去建构比较科学合理的体系,而一线教师疲于上课完成科研工作量,只凭感觉和经验指导学生,不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系统全局观念。老本科院校倒是有很多模式,却不是针对新升本院校的,可借鉴,但是实用性不强。基于新升本院校实际,探讨适用于建构该层次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意义重大。英语教学技能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应该遵循的原则等理论探讨为该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改革、技能训练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建构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该类院校深入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
[参考文献]
[1]胡淑珍.教学技能[M].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李克东.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郭友.大学教师教学技能概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4(03).
[4]潘寂.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胡淑珍,胡清薇.教学技能观的辨析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02).
篇8
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对阅读重要性的精妙诠释。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面对着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文章,或精言妙语,或妙趣横生的故事,或耐人寻味的哲理警言,无不在时时叩击着学生心灵的大门,在频闪的火花中,定会点燃学生心中的篝火,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阅读,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广泛阅读中,通过大量搜集,广泛积累,获取的不仅仅是“之乎者也”、“满腹经书”,还有“十万个为什么”。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能增长才干,丰富知识,还能提高技能,启迪智慧。
阅读,可以让学生励志明理。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社会和思考社会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反刍、自我提升的过程。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能领悟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优美景色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更能领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阅读,能让学生读出“四大发明”的自豪,读出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祖国大门的屈辱,读出“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责任,读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认识到了阅读的好处和重要性。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呢?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在日常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改革传统的授课方法,将阅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堂中,绝不利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随便给学生定框框,限制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教师是阅读的平等参与者,是学生阅读的导师,是浓厚阅读气氛的策划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适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技巧的启发。每一次课堂阅读结束后,教师都要组织有效地课堂交流,要让更多的学生去交流,去发挥。教师不以标准化的答案去规范学生的见解,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的思维,避免少数人说,多数人当听众。
二、认真上好阅读课
在上阅读课前,我都是结合教材,联系本班学生的特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慎重确定阅读主题,并认真备好阅读课教案。对阅读地点、阅读形式、推荐书目等都精心安排;对阅读要求、时间安排等都计划到位。每一节阅读课结束,我都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效果预测进行信息搜集,形式可以是课堂交流,畅谈收获;也可以是以书面形式形成阅读感悟、读书摘抄等等。
三、认真落实“每天一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常规习惯
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把阅读当成每天“生活的必需品”,我实行了“课前诵读”、“每天一读”的做法。每个学期初,我都根据教材特点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每天一读”阅读内容,并打印成文,学生人手一份。为使“每天一读”不流于形式,我在班级中成立阅读小组,对他们进行指导、培训。并以他们为核心,吸引部分阅读爱好者,形成班级阅读骨干群体,将“每天一读”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产生了显著效果。
四、充分利用好班级图书角
我根据班级学生特点以及学习需要,指导学生定期更新图书角的书籍。平日,加强图书角图书的使用管理,使图书能有效流通起来。为方便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有目的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我设计了“图书阅读推荐卡”,号召每位学生阅读完图书后,将图书的“精彩”记下来,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并附上推荐语,向其他同学推荐。这样,既提高了阅读者的总结、提炼能力,又为选书者提供了参考。同时,我通过组织“周读书之星”、“月读书之星”的评选活动,时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校内校外阅读有机结合,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阅读观”
1、在做好课内、课外、校内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节假日,引导学生开展好校外阅读。节假日阅读内容,分为必读书目和学生自选书目两种,这样既能让学生收获知识、陶冶情操,也能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让读书这一有益活动,取代学生上网游戏等陋习,避免受到侵蚀。
2、积极建立大语文阅读观,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阅读好“社会”这本书,象深入社会搜集对联、搜集精美广告词、甚至搜集街头巷尾闲人聊天的精彩语句、语段,丰富学生“生活化”的信息。
3、建立“亲子共读”的阅读形式。要求学生回到家中,积极同家长一起阅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同谈收获,既可激扬文采、共同提高,还可加深父子之间的感情,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浸润在“书香家庭”的浓厚墨香中,无疑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六、建立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以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篇9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更多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那么如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呢?我认为:
一、教师要潜心研究课文
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认真阅研读课文及课后的注释,静心凝神地加以研究。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教材,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课文,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学习的内容。
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及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走出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课文,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峦理事长所说的课堂教学中“两化”和“三多三少”的问题。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高水平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朝向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互为促进,进入良性循环。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三、精心设计每节课教案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精心设计教案,必须设计好教学方法,它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内容的保证。教者要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选定合适的教学模式,注重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过渡和衔接,确定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选定切入口,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案。同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让学生易于接受知识。同时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就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
四、注重运用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培养上。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我们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例如学生在独立阅读课文中的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逐步培养的。开始学生生疑往往只是文章字词的表面,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篇章之中。学生质疑有所进展时,我们再拓宽他们的思路,要求他们把阅读的课文与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考虑。这样步步诱导,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就会增强。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或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激发学生思考。教师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如讨论、发言、游戏、表演等等,就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境界,这样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篇10
【摘要】小学生习作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可是,农村小学生从中年级到高年级,从上一代到下一代,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总是那些写熟的事、写腻的人,所产生的感受总是很肤浅。为此本人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产生着深深的忧虑,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困惑与对策
Discussion on the rural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perplexity and Countermeasures
Wei Xiuyou
【Abstract】School assignments is to use language to share our feelings, imagination, written, but, of rural pupils from grade to high grade,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write a thing, written by a person, always those who write, write with cooked things, produced by the feel is very superficial. Therefore I on rural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with deep anxie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Rural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confusion and Countermeasures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有23个年头,有3个年头主持一个乡镇的语文教研活动,因此有机会听了许多作文教学课例,看了不少学生的习作。我深知当前农村小学生习作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习作题材陈旧缺乏新意、记流水账语言枯燥、条理性差感悟不深。究其原因,不外乎:一是当前素质教育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学生确实没有体验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感受过新鲜的刺激,自然没有新的内容写诸习作之中;二是许多教师忽视了有效的指导,不注意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致使学生把仅有的一些新的生活素材给遗忘了,自然是习作中用之不着;三是农村小学生看的书较少,知识库存量少,词汇严重匮乏;四是习作训练次数不足,质量偏低;五是农村语文教师队伍素质普遍偏低,一些教师作文功底好,但不乐于去深入研究教法,一些教师的作文功底确实令人担忧,连教学计划、总结之类的常规写作都不会写,指导学生写作确实不知从何入手。
根据农村小学生作文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和本人多年来的农村作文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要真正做到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对策如下:
1 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作文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关键在于教师,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农村小学生才有希望。
第一,农村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有生的力量投入作文教学改革之中。农村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认清形势,彻底破除“得过且过蒙混过关”的旧观念,牢固树立“快马扬蹄奋起直追”的新观念。观念更新了,行动才会有所改变,农村作文教学也才会焕发出生机。
第二,从组织上加强对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辅导。要有计划地培养作文教学骨干老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理论培训,改变教师们的作文知识库存量匮乏的缺限;定期进行课堂考察,检查督促作文教学方法的落实;定期组织举办作文公开课或赛课,定期召开作文教改论文交流会,切实提高教师们的作文教学研究水平,
第三,从机制上促进教师积极参加作文教学研究活动。没有竞争激励,是没有对比的平淡,最终是缺乏互动和张力静止。因而,乡村作文教研工作必须从引导教育入手,在激励竞争中获得成效。创办教师作文特刊、举办有各年龄段的教师参加的作文指导赛课,进行优秀作文课教案评比和优秀作文教研论文评比等等。
第四,教师要加强作文指导课的研究力度,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当前农村常用的作文课堂模式有:范文引路,掌握写法——相似联想,模拟写作;创设情境,感受体会——回味叙述,文字传达;实有物象——合理联想——连缀成篇等等。
第五,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学生习作训练内容,并进行有效指导。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学生开始作文写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已所干、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也就是:做过什么,写什么;看了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读了什么,写什么。其次,教会学生如何写好、写具体。学生写作文有了内容,但如何写好,写具体,还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样方式去开拓学生思路,把文章写具体。如:引导回忆,再现情景,事情起因是什么,经过又是怎样,事件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如何,事情的结果如何等等,这样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了。
2 多种因素参与,共同促进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第一,营造规范的语言环境,消除学生语言表达障碍。首先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随时随地都用之与学生交流,摒弃课上用普通话课后用土话交流的习惯;其次鼓励学生多看电视中的少儿节目,有意模仿吸收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再次要切实改变课堂教师一言谈的教学现状,把时间让给学生说。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提高,也就不会再有“家我”(我家)、“假我”(等我)等土方言进入习作之中了。
第二,足量阅读,实现习作材料的间接积累和写作技巧的有效吸收。要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要关注文本,融会贯通。文本,是最好的写作教材,我们的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从而获得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让学生在创造和再创造之间寻找突破口,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其次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确实如此,据统计,30%的城市孩子拥有88%的少儿图书,因而城市的学生表达能力很强。而农村孩子极度缺乏课外读物,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曾感慨到:“我没想到,全校1500名孩子,竟然没有一个看过《儿童文学》这本杂志。”据我所知,农村的大部分小学生仅阅读语文课本,再也无他书可读了。即使有书,很多学生也没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学校图书室里、班级图书角里的课外读物,还要鼓励学生购买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好书,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边读边画,写旁注或眉批,加深阅读的印象;可以摘录、剪藏,以防遗忘;还可以就好句、好段、好篇进行仿写,借用别人的语言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办手抄报、开读书汇报会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