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12 11:1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法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法教案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学案导学;三段五步;教学模式;教学法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学案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五步课堂环节等要素。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喜悦,人生从此充满了活力、激情和有意义。学习目标应该清晰简洁,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并能够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向这个目标靠拢,直至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清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二、学习重难点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层次和水平的基础上,借助教师提供的相应学案,进一步明确每节课学习的重点及难点,使得学生明确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知识,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学生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掌握情况,决定着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教学效果。借助用学案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示例:学习重点:添加引导层的方法;引导线的绘制和设置方法学习难点;特殊轨迹如何设置成引导线;如何调整对象吸附在引导线上;如何调整对象的旋转角度。

三、五步课堂环节

情境导入――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我们一般都采用情景导入。学生的情感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在导入新课时,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他们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求知欲望,点燃学习激情,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科殿堂。比如,在讲flas制作时,先播放动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让学生先展示,教师借情境创设、生成问题。问题的来源,有学生自己课前预习记录的疑难问题,也有学生展示中生成的问题。合作探究的形式,不是简单的小组合作,而是有多样的,有师生合作的班级学习,有同伴互助的协作学习,有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如,我在讲Frongtpage的窗口界面时,让学生找出它与Word的窗口界面的异同点,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然后再让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总结评价。实现了真正的合作交流。

精讲点拨――对于教师的“讲”,我们并不回避,而且要求“学生没有讲到的教师要大胆讲,学生没有讲对的教师要大胆讲,学生没有讲透的教师要大胆讲”。教师的精讲点拨要做到“准、精、深”。比如,如何给自己的flas作品添加一个背景?提示一点:背景在图层中的位置应该在最底层。

当堂达标――针对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鼓励学生积极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答案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其他同学不全面、不正确的答案进行积极的修改,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教师对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布置的有效诊断题目,及时给予集体或个别指导,坚决避免“教师无反馈,学生无补缺”进而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的恶性循环方式。在flas制作中,讲引导线的设置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达标题如下:学生模仿完成飞机曲线飞行。练习1:要使飞机沿圆形轨迹飞行,应该如何设置引导线?练习2:要使飞机沿八字飞行,应该如何设置引导线?

总结提升――师生合作对本节课所学知识重点、解题方法规律进行认真简要的总结,互相点评课堂学习表现,展示本节课的收获,拓展学习资源或学习思路,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应用。拓展任务:在你生活中看到的哪些问题,可以用引导线来制作成flas。举例:蝴蝶在草丛中飞舞;落叶在风中飘舞;汽车在盘山路上前进……学生发散思维,创作自己的作品。

学案导学教学法融入了多种其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丽宾.《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初探》.(广东华侨中学).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品德课的基本课程标准为纲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紧密结合我校只有五名语文老师作为兼职品德老师的实际情况,以及此次区备课会提出的加强对品德课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创新,加强实践等,为此,本学期的品德课制定以下教研计划。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目标与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纲要,加强教师学科理论学习

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继续采取集中与分年级组的形式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课改意识,把新课程理念的研究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尤其是这学期要加强对品德课作业的评价以及作业的创新。努力使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专业发展上都有所提升。

2、活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

这学期我们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学面向学生生活、实现活动式的教学,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提高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3、各年级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评价方案,并且共同研讨并加以修改。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按照评价方案执行,认真完成各年级各单元的品德实践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鼓励创新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进而成为情感充沛、灵动丰富,热爱生活的人。

4、加强作业的监督。采取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的方式检查各年级的品德作业,好的作业要展示交流分享经验,不足的地方要及时改进,制作一个检查记录表并做好记录。

5、积极组织开展好集体备课组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以年级为单位,每周研讨一个课题,主备教师进行发言说课,其他教师评课,针对不足共同修改。第二环节,解疑答惑。各年级针对自己学科遇到的困惑进行交流,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一、 研讨课例安排表

周次

课题

1

我背上了新书包

2

我们班里故事多

3

我们的学校

4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

5

社会文明大家谈

6(国庆放假)

7

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8

秋天的收获

9

做生活的小主人

10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11(

期中考试作业抽查

12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13

冬天里的节日

14

学做小雄鹰

15

我给自己定的规则

16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17

文化风采

18

期末作业检查

19——20

反思总结

附表格:

品德作业检查记录表

时间

被检查年级

检查成员

检查内容

优点

不足

评价

自评:优秀() 良好() 合格()

互评:优秀() 良好() 合格()

组长评:优秀() 良好() 合格()

品德课评价方案表

二年级品德

单元

课题

作业名称

作业形式

评价方案

一.我在集体中成长

1.快乐的暑假生活

新学期,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

制作心愿卡

1、在班里互相分享自己的心愿。

2、把心愿写下来,制成心愿卡。

3、班级展示心愿卡

4、小组互评,教师评。

二.金色的秋天

2.秋天的收获

小小丰收会

班级举办丰收会

1、说说秋天的收获,尤其家乡的特产

2把自己带的秋天的果实放到展示桌上进行展示并介绍

3、感受丰收的快乐,明白辛勤汗水换硕果的道理。

4、教师点评

三.我们真棒

3、学做小雄鹰

我做“小雄鹰”

学做“小雄鹰”计划

1教师制作一个记录表

2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会做哪些事了?

篇3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4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交流学习农村客运安全发展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全市农村客运安全健康有序发展。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2014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平安和谐(市名)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保平安、促和谐”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农村客运安全发展,全力投入交通安保工作,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2014年,全市共发生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死亡人,受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略有上升(上升或下降),死亡人数持平(或上升、下降),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大幅下降,已连续3年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全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同比下降%,总死亡人数占省下达死亡人数控制指标的%,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

(一)抓机制,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

一是以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为契机,我市公安、交通、建设、安监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交通安全形势,研究预防事故对策,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并根据省政府要求,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专报、重特大事故检查和道路交通安全情况通报三项制度。二是将交通安全责任纳入县、乡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签定责任书,实现了交通安全工作与其他安全生产工作同检查、同考评;落实了重特大交通事故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凡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实行全面倒查,存在问题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三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交通安全教育责任。四是各有关部门对重特大交通事故、重大交通阻塞、雨雾冰雪灾害性天气进行应急联动,从现场处置、绿色通道、快速救援、疏导分流等方面制订完善应急预案,有效整合各部门的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增强。

(二)抓创建,道路交通突出问题整治成效明显

年初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2014年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以进一步规范行车、停车、道口三大秩序为重点,集中优势警力,持续不断地对市区道路交通秩序开展不间断的专项整治行动。同时,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座谈研讨会,听取改善和加强城区交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专家对城区道路交通进行会诊,紧密结合城区道路改造进行交通规划设计,对城区部分路口进行路口渠化交通设计,使新建、改建的道路交通组织更科学合理。

同时针对农村道路管理薄弱、道路基础差、驾驶人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漠的状况,全市各交警中队加大公路有警巡查密度,切实加强危险路段和重点时段交通管控,坚持把事故多发的道路列为路面管控重点,科学布置警力,采取人控与技控、流动控制与固定控制、日常勤务与联勤等多种勤务方式,集中警力上路上线,严格路面巡查执勤,重点整治县乡道路交通突出问题。全市共创建了条道路设施好、标志标牌全、交通事故少的农村示范公路。

(三)抓创新,农村客运安全发展迅速

全市上下统一思想,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平安出行问题的高度出发,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力推动农村客运安全发展。2014市政府多次召开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农村客运安全发展工作;市政府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各地调研指导农村客运安全发展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按照“总量调控、公司经营、属地管理”的原则,规范设置农村客运站点、线路,统一车身颜色和营运标识,实行农村客运车辆及驾驶人准入等制度,推行车辆和驾驶人“户籍化”管理,明确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相关责任主体,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安全发展。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农村客运得到了较快发展,至2014年底,全市共开通农村客运线路条,班车通乡(镇)率达100%,班车通行政村率达%,投入农村客运车辆辆(其中9座以下客车辆)。农村客运的迅速发展,方便了广大农村群众出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抓宣传,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增强

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集中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机动车驾驶人集中教育活动。电台、电视台、报刊、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以“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以“春运”交通安全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提高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饱含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倾注着各级各部门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村客运工作做出贡献的各级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对当前尤其是春运期间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保持足够重视。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仍然薄弱,部分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等级低,弯多、路窄、坡陡,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控设施和标志标线,通行能力低与农村群众出行需求大幅增加的矛盾依然存在。二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仍然突出。虽然经过近年来不间断地排查整治,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但一些已经排查出的隐患尚未得到彻底治理,随着公路新改建工程的实施,新的隐患还在不断滋生。三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强、覆盖面不够宽、影响力不够大,交通参与者的法制观念、交通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违法、违规现象依然突出。四是农村客运市场受道路状况、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低、车辆技术状况差、服务质量不高、安全性差等问题。

二、积极进取,全力做好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充分认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推进“平安(市名)”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迎难而上,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体系

在乡镇(街道)成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村委会、居委会要成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领导机构,健全基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组织体系,使工作进一步向村组延伸,形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严格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和从业资格管理

要从源头上把关,从培训上入手,通过严格的教育培训,培养出合格的驾驶员。要认真落实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考试程序,尤其要提高驾驶大中型客车的准入条件,严把从业资质关和客运驾驶证的考核、晋级关,健全驾驶人退出机制,提高驾驶人的整体素质。

(四)强化对客运企业的治理整顿

要继续把加强对客运企业、客运车辆、客运驾驶人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客运企业的主体责任,督促客运企业健全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车辆进出站安全检查、安检员责任等制度,绝不允许出站客车超员,绝不允许技术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客车上路行驶。对客运企业的监管出手要重,对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松散的,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取消营运资格。

(五)严厉打击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要加强路面执勤检查,加大巡逻密度,严格执法,集中整治危及行车安全的重点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管重治的高压态势,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继续开展系列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交通安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客运交通安全等集中整治行动。

(六)认真排查整治公路危险路段

各地要全面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加大治理力度,迅速排除险情。现有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合乎规范的,要及时增设、调换、更新,消除安全隐患。要把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交通安全标准纳入规划设计、施工和经营等各环节统一安排,为行车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七)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

篇4

刑法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律规范之一,其研究内容涉及到罪犯犯罪行为的申诉判断,罪与罪之间的界限以及刑法的适应等各种问题。而对于刑法学来说,其实践品格为人所熟知。然而,即便是社会对刑法的宣传力度比较大,人们具备了相应的刑法常识,这并不代表社会各界能够对其进行深入贯彻。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学院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素养,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过去的刑法教育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刑法条例的解读上,对于刑法条例的应用范围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随着刑法学教育教学理念的进步以及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与刑法学教育相关的书籍陆续面世与出版,这对我国传统的刑法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等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曲新久主编的《刑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就是很好的代表。《刑法案例教程》主要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刑法总则部分,共有十三章,涵盖了绪论部分、犯罪及其构成相、正当化事由、故意犯罪的形态、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罪数形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第十一章是关于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概述;第十二章介绍了刑罚裁量制度的相关知识点;第十三章论述了刑罚的执行与消灭相关内容,包含减刑的适用条件、假释的条件和追诉时效的期限等知识。第二部分为刑法分论部分,是从十四章到二十一章部分,涉及到了分论问题的案例分析等内容,而且多是以案例的分析为主要支撑,对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典型事件案例进行了相关的法理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者在阅读该教程时,不仅会感受到刑法案例的真实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还可以降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能尽快形成相关刑法知识的理性认识,所以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这本教材借鉴了当代刑事法治的先进理念,尤其是融入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很好地区别了以前只局限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教材内容体系。从《刑法案例教程》的内容体系来看,该教材的编写希望能够为刑法论的学习者和相关法律的适用者提供一些实际参考依据。尤其是对于学习法律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对该书的研读,从相应的刑法案例中加深对刑法理论的认知,收获许多新知识,最终以此为依据,去解决法律适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刑事一体化”理念的精神指导下,教程覆盖了大部分与刑事、法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内容,并选择了很多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教学案例,从到裁判的整个过程进行展现和评论,这对学生学习和理解刑法学的相关知识大有帮助。

《刑法案例教程》能够满足教师的多种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多重学习需求,在编写质量和编写体例上也有新尝试。首先,《刑法案例教程》中的教学案例丰富多样,并且结合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对刑法学中涉及到的概念、理论和知识应用等进行了详细阐释。案例的导入和分析思路清晰、评析到位,能够很好地满足刑法学教师多样性的教学需求。而且,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表述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读懂教材内容,形成对刑法学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最终帮助学生内化为自身的法学意识,这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其次,本书引入了很多在学术界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献著作,为学习者延伸阅读范围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增强本书的指导性和通用性。最后,教材植根于我国现有的刑法分则与实践,对相关的罪名进行了认真地选择和深入剖析,同时导入了很多最新出现的刑法罪名和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案例,所以能够很好地满足刑法学教学的时代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刑法学知识的能力。

总体上,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刑法案例教程》的案例非常丰富,而且是比较常见的案例,让读者能很快理解并掌握相关法律条文。其次,教程结构体系完善而富有特色,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典型案例的导入让该书更有可读性,完全没有专业书籍的生硬感。再次,该书的内容阐释通俗易懂,表述形式非常简洁,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轻松突破疑难困难。最后,该书对相关刑法知识的描述,充分结合了现有刑法的相关规定,所以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刑法、应用刑法。最后,该书还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尤其是书中的典型案例,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利用教材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作者系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副教授)

项目资助: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流转机制创新研究”(2014181);中国残联2014―2015年度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心理健康视角下残疾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以驻马店市为例”(2014&ZZ0004)。

篇5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新难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医学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面临着许多新难题。

1.医学道德问题的多样性。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医学道德生活变得日益复杂多样,仅就人们的医学道德观念领域而言,有传统医学道德观念、有现代医学道德观念,还有后现代医学道德观念等等。各种观念之间有的是相互重叠、有的是相互补充、有的还相互冲突,此外,人们的新的医学道德观念的确立需要一个过程、旧的医学道德观念的破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使医学道德领域呈现出纷纭复杂的多样性局面。

2.医学道德内容的复杂性。在现实的医学道德实践中,任何一个医学道德问题都会涉及到复杂的多方面的医学道德内容,如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卫生体制、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院管理水平、医生的技术能力和医学道德水平、患者及亲属的经济承受能力、对疾病和医学的认知程度、道德状况及心理准备等等。因此,对任何一个医学道德问题的分析并解决都必须涉及到上述种种因素。

3.医学道德选择的两难性。人们面对许多医学道德问题都会感到左右为难,如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情感与理性的矛盾、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对立等等。人们在这些医学道德难题面前面临着多重选择,表现为多种情形:第一是医学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如“尊重”、“不伤害”、“公正”、“自主”等。第二是医学道德效果之间的冲突。如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患者与其家属之间的利益冲突、患者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冲突等等。第三是医学道德规范与医学道德效果之间的冲突。医学道德规范往往是舍弃了具体的道德情景而抽象出的带有共性的理论规定,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而医学道德效果是在当时的具体的道德时间和道德空间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抽象的“先在”的道德规范与具体的“此在”的道德效果之间也可能形成冲突。总之,这些冲突多是“正当性”之间的冲突,面对着多重道德冲突,道德主体如何做出有效的道德选择?

4.医学道德主体的自主性。医学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是双重主体,即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亲属都是道德主体,他们都具有越来越强的道德自主性。在医疗实践中,这双重主体之间在价值观、医疗观以及利益观等方面有共同的追求但也存在着差异,必须有效的协调和处理好这双重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调动起医患双方的医疗主动性,以共同维护和实现医疗的整体利益。

所有这些医学道德难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一个医学道德事件同时并存着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行为选择,而每一种行为选择均有足够的伦理学依据。

所有这些都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面对复杂的道德境域,必须学会进行合理的道德分析、判断并进行及时而有效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决策,从而实现患者利益、生命科学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最佳结合。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道德的一般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进行道德分析和道德选择及决策的能力。因此,培养医学生的医学道德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是医学道德教学的根本宗旨,在这方面,医学道德教育的“案例教学法”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案例教学法”的内在特性及其功能

案例,或叫个案、实例,是指对某一客观情境的真实描述和典型处理。医学道德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典型的医学道德案例的描述、分析、研究,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医学道德教育的目的。

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法的区别。“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二者区别如下:传统的理论教学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案例教学法”是以开发智力为主;传统的理论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直接讲述医学道德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以案论理;传统的理论教学法主要回答学生的“是什么”的问题,“案例教学法”主要解决学生的“为什么”的问题;传统的理论教学法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是“唯一”的、“一元”的,“案例教学法”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是多视域的、多元的;传统的理论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对学生是单项的知识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并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积极界入到教学之中。

相对于传统的医学道德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但这并不表明可以忽视甚至抛弃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以及其它教学方法。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等。因而,“案例教学法”必须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如理论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自我修养法、医学道德实践法等等。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功能。“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教学主体的双向主动性、教学过程的良性互动性、教学内容的实践可操作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把医学生置于具体的医学道德情境之中并最终优化了教学目的,实现了“案例教学法”的独特功能,即提高医学生解决现实的医学道德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

(1)提高了医学生发现医学道德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与训练,使医学生明确不管是发展医学科学还是从事医疗卫生工作,都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命技术问题,还必然涉及到广泛而复杂的医学道德问题。对医疗方案的实施在进行医学技术分析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医学道德分析,道德分析能力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医学生要善于从医学道德的角度分析医疗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2)锻炼了医学生对复杂医学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学相关的道德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案例教学法”要求对每一道德问题都必须从多领域、多层次进行综合分析,这就锻炼了医学生对复杂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的能力

(3)增强了医学生面对复杂多元的道德情境,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道德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医学道德问题都不是一元选项而是多元选项,在这多元选择之中许多又是相互冲突的选项,医学生面对某一医学道德问题的多元选项必须进行分析、比较并做出最后的抉择,这就提高了他们解决现实的医学道德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基本程序

医学道德的案例编写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医学道德的事例要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说明一类医学道德问题;二是逻辑严谨,语言准确,不要使阅读者产生歧义;三是难易程度要适中,有一定的伦理冲突点可供学生充分研究讨论,但又不能太复杂,不能超出他们的知识背景与分析能力。

对应用医学道德案例讨论的班级人数一般应控制在60人以内,这样便于每个学生都有较充分的参与讨论的时间,便于把讨论引向深入。

讨论之前把案例、与案例配套的相关材料以及需要学生进一步阅读的书目等一并发给学生,使学生事先有所准备,使他们能够在上课时积极界入到讨论之中,增强讨论的实效性。

篇6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于德国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后在很多职业技术院校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经验。该教学法打破了常用的从基本理论开始讲授的思路和方法,以赋予一项任务为始,通过完成这一具体任务,将基础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贯穿于任务完成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实时观察监测学生行为,发现难点和错误点,适时进行讲解示范,最终由学生为主总结出一般性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由一般理论到具体实践的教学过程,是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过程,是一种归纳式的和发展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一般理论和必要的技能,同时还能对理论知识有属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专项技能教学,学生通过迁移应用,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合作与交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保证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都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最大程度提升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认可度。对成人教育而言,对于认可度高的知识,成人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掌握和应用。

2民众安全教育的特点

民众安全教育的对象以成人为主。成人教育中,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只要是符合学习目的的知识内容,都可以发挥积极主动性去学习。但是,成人学习也面临着一系列影响学习效果的客观因素,比如与工作时间和精力的冲突,与家庭事务的时间和精力冲突,与个人学习能力之间的冲突等。所以就要求教育的组织者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对于民众的安全教育而言,不仅是让民众熟悉常见灾害的辨识与应对知识,更主要地是保证民众能够形成在不同灾害背景下,主动运用技能解决各类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此类学习不同于专业基础学科的学习,并不需要知识内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教学对象一般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的甚至从事着相关职业,比如消防员、医生、心理咨询师等,所以教学对象完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总结出方法和经验。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民众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受训人员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的局面。

3民众安全教育中行动导向法的教学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到民众安全教育中,可以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民众在接受各专题的教育训练过程中,可以聚焦一个既定任务或目标,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过多的原理性问题可以先不涉及,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教学时间。一个任务完成就可以标志着一个既定目标的实现。通常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选定一个与学习者有关的、显而易见的问题情境,比如在地震灾害背景、火灾背景、化工厂有毒有害物质泄漏背景、停水停电背景下如何维持生命,恢复生活生产的问题。(2)精确描述与界定问题,提出总的教学目标,设想出与行动有关的问题、计划与实验。比如学习有毒有害空气中的简易呼吸道防护措施,教学目标是掌握能够快速利用身边材料实施呼吸道防护的技能,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如何判断危险源?如何判断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威胁?如何选择防护材料?材料需要怎样处理才能保护呼吸道等问题。提出问题,让学习者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并鼓励提出更多的问题。(3)制定行动计划,确定一个学习方法,通过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使目标表述得更加精确和具体。通过协作的方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给出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就会对学习目标有更深刻的体验。(4)实验自己的解决方案。对于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解决办法,开展小型的实验和实践,检查这些办法的可行性,并修订完善。(5)按照完善好的解决方案实施,并解决所有之前提出的问题,最终实现学习目标。(6)可以根据需要,在模拟场景中检验学习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习过程进行发动、监督、帮助、控制和评估。具体而言主要有提供教学资源,比如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器材等;把学习者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帮助他们建立协同行动小组;对过程和难点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在学习者制定计划和作出最后的解决办法时给予帮助;监督全部学习过程,必要时进行干预;对学习者最后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反馈给学习者。

4教学示例

以培训民众“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为例。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是民众行动的先决要素。无论是社区负责人组织民众行动,还是家庭成员的行动,都需要提前制定行动方案,所以方案制定是民众必备的安全技能。但是,学习如何制定一套科学的风险应对方案时往往感觉枯燥,因为这不同于设备的使用技能训练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巩固知识,制定方案需要掌握基本的原理和一些编写程序,对于成人而言,其中的一些较为枯燥的内容不太容易被记住,也缺少实际动手制定方案的机会。往往导致虽然听完了讲解,仍然不会制定一套科学的行动方案。要想提高学习效果,就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尝试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该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以“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核辐射风险应对”为例。核辐射危害及防护作为学科知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训练要求。但是民众的安全应急教育并不是学科式教育,不必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追求的是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一般民众的安全教育而言,教育目标是了解核辐射危害因素和防护方法,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或避免受到核辐射危害,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辐射防护方法即可。所以,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就应当有所侧重。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本专题教学活动,首先就要设计一项带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设计出若干行动环节,将所有参训人员都设计到行动中,成为行动主体,在行动中完成学习。

4.1课前阶段

可提前通过微信向受训人员推送需要完成的任务及要求: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材料、掩体、人防工程、应急避难设施完成核辐射背景下的人员防护。同时推送相关参考资料和书目,或者网络资源的链接,将核辐射的危害后果,危害途径等必要的基础知识推送给受训人员。

4.2训练阶段

4.2.1明确训练目标

掌握核辐射危害的个人防护办法。

4.2.2明确任务内容

距离本小区10公里的核电厂发生事故,疑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参训人员的假想身份是某小区内某一单元小组的负责人,请大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研讨可能会出现的所有问题,如防护时机、防护方法、疏散时机、携带物品、不同位置人员防护差别等,并研究应对措施,列出问题清单和解决办法清单。

4.2.3制定出行动方案

通过小组内充分研讨,制定出针对该单元人员的辐射防护与行动方案。在本阶段,可以根据参训人员数量确定分组,每组5人左右,利于每个人都发表意见,参与研讨。要求每组在给定的时间内形成行动方案,这个时间段可以根据大家能力情况约定为30分钟左右。明确研讨要求,即小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在训练结束后还可以在各组中评选最有贡献的成员,目的是训练每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参与团队活动的意识。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各组中间聆听与观察,了解每组的工作思路和讨论交锋点,为后续的点评做好准备。

4.2.4完善与陈述

每组留一人负责向来访人员讲解方案,其余人员随意到其他各组考察,并给出建议,留守人员负责收集来访者信息,经过甄选后补充到本组方案中,这个过程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本组方案。之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陈述本组研讨确定的危害分析与应对方案,其他人员可以提出质疑和建议。在陈述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几个分析要素是否被分析到,主要包括:泄漏源分析、风向影响、扩散影响区域、所在社区的位置、周边应急资源分布、疏散路线、辖区人员应急能力、个人防护方法等。同时还要关注各组讨论到的其他因素,并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丰富到教师的评价内容中。

4.2.5实地检验方案

学习者走出教室,到达实地,按照方案里的要求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比如防护材料是否容易获取?疏散路线是否畅通?行动中会有哪些没预见到的问题等。

4.2.6修订方案并组织实践检验

按照修订好的方案,由参训人员充当民众,组织实践。

4.2.7讲评总结

这个阶段是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各小组要对整个行动方案制定过程进行梳理,总结自己认为最需要认真策划的行动环节、最容易疏漏的环节、大家不同意见最集中的环节等等,教师在各小组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明确制定一个方案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必须要明确的内容等。通过反思与凝练,将方案制定的方法和思路形成内化的能力。点评后,各小组明确本组确定的方案的优缺点,并完善,评选出最优方案。最后,各组总结归纳,取长补短,共同形成本社区应对风险的行动方案。

4.2.8课后实践

按照最优方案,组织实践操作训练和疏散演练。

5教师队伍的培育

要想组织好民众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培养是重要一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急单位等主体都有民众安全教育的职责,大多都由本部门人员担任教学任务。对于大量需要安全教育的民众而言,专业教师的数量太少,不能满足民众安全教育常态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建设民众安全教育的专业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建设:一是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和应急部门在各个社区培养一批培训师,或者是在受训人员中挑选出优秀的人员,让他们承担各社区的教学骨干培养工作,由教学骨干再分组培训社区民众,这样分裂式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就可以将训练工作深入,由这些人对民众进行基本培训。二是由专业训练机构培养专业技术骨干,主要训练各项专业技能,如通讯、水处理、电力恢复等。三是由专业学院对社区骨干人员进行指挥培训。开展分层次针对性教育培养师资,可以有效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保证高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篇7

下面以《二次根式》导学案之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我的认识与思考:

一、我的案例

1.课前自学:自主学习,感受新知,你能行!

(1)形如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 a(a≥0)是一个_____数。

(3)( a )2=_____。

2.互学展示:自主探究,交流新知,你最棒!

【探究】试试看,通过下列计算,能明白些什么?

(1)计算: 42=______; 0.22=______; ( )2=______; 202=______。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a>0时, a=______。

(2)计算: 42=____; (-0.2)2=____; ( )2=_____; (-20)2=_____。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a

(3)计算: 02=_____;当a=0时, a=_____。

【归纳】通过上述(1)、(2)、(3)归纳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______(a>0)

a2=|a|= ______(a=0)

______(a

3.巩固提高:自主应用,巩固新知,你最牛!

【例1】化简:

(1) 9 (2) (-4)2 (3) 25 (4) (-3)2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2)(-2 3)2

(3) (- )2 (4) (3.14-π)2

【例3】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化简 a2- b2- (a-b)2。

综合例1、例2、例3的演练,二次根式的性质在实例中得到了具体验证。这样,学生的数学知识在例题中得到了检验和巩固,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二、我的反思

1.导学案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导学案重在立足于学生“如何学”,给学生一个简要明确的指向, 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的功能,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问题的设置,通过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能力,即教学生学会学习。

2.导学案要有内在的启发性。

导学案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基础上,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给予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了能力,产生了“你会我也会,你能我也能”的成功的,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要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实现“要我学我要学我会学”的心路历程的转变。

3.导学案要有明显的层次性。

导学案的层次性是指应满足上中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导学案的设计力求学困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一般学生受到激励、优生也能感受到挑战,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我学习,我成功,我快乐”。

篇8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使用“学案导学法”是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的实践,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以说,语文的教学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与自我生成,在保证正确价值观引导的前提下用开放的视野和实践性的态度对待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展。既要动脑思考、也要动手实践,实现学生立体多元式的发展。而学案导学法就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外,学案导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合作情境下的学习,让学生的大脑处于自由放松、自主发挥、合作竞争的环境之下,不仅符合学生课堂上的脑认知规律,也有利于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创新能力的塑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以学案教学目标为引导,通过自学找到问题

在课堂预习阶段,教师将学案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以学案为基础完成对本科的预习和准备工作。在课堂开始阶段,学生要根据教师在学案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进行自学。自学过程中学生会对之前预习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有所领悟,亦或是产生出了新的学习问题,这时学生需要对所有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以备在接下来的学习阶段中解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课《嫦娥奔月》在教学前要让学生通过学案明确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堂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自为人的品质。

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对于字词的认识、拼写;对文章脉络的划分;对课文意境的体验等都是学生可能产生问题之处。学生要在预习以及课堂学习的开端对问题要有明晰的认识,学会认识问题的性质并总结归纳,实现下一阶段的学习过渡。

二、以分组讨论为契机,解决导学过程中的问题

在导学初期产生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由学生自学讨论予以解决。在这一阶段,学生之间要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各小组要记录在案以备在下一阶段有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在其中要扭转传统课堂中扮演的“大一统”的角色,从“教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在各小组进行充分讨论后形成的新问题,教师要有组织的将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全班范围内对问题进行公开并鼓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解决,如果在全班范围内产生歧义,教师则可以通过基于一定的点拨对学生进行启发,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对于开放性问题,教师也要秉承着开放式的态度,不能用一种程式性的答案框住学生的思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大脑风暴”,创新思维方式,尽可能的给出每个问题的丰富的答案。仍以《嫦娥奔月》一课为例:在初读课文之后,学生可能会产生如下问题“嫦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她为什么要奔月?”、“这里的‘奔’又应该如何去解释?”、“段落应该如何去划分”、“后羿是如何为老百姓解除困难的?”、“怎样去评判后羿这个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浅以及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丰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争取在小组内部得到解决。如果小组内部解决出现分歧,可以提交到班级层面进行解决,进而以更大的视野去审视问题的本质。

三、教师发挥主导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与迁移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将进一步得到重点发挥,即在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迁移运用上,教师将主导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思考问题的方向。 (下转第66页)(上接第64页)这一环节教师将提供较多的生活案例,将课文中渗透出的思想、价值观、核心观念、方法论等以现实知识为依托进行呈现,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更为感性的认识,进而实现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进一步提升。以《嫦娥奔月》为例,对于嫦娥这个形象,不同的学生对于嫦娥的认识也存在着角度和关注的重点的不同。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发挥学生的思维,扭转定势造成的答案的单一取向。如嫦娥接济乡亲的美丽善良、珍藏仙药的忠贞可信、应对逢蒙时的机智勇敢以及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等。进而让学生体会到良好品质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以及对贪婪奸诈的逢蒙的唾弃。此外将嫦娥以及逢蒙的形象和现实当中的个例做对比,使学生受到价值观的强烈对比,从不同形象、不同品行的人中看到自己价值观建立的标杆。这又呼应了三维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构建。

四、设计问题,强化学生课堂所学

这一阶段,学生即将进入自我小结和自我评测的阶段。这一阶段将由教师通过学案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涉及到字词理解、拼写、段落大意的理解、思想感情的体会等不同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既要起到检测学生对基础问题理解是否达标的作用,又要能够启发学生对问题和课文的再思考,进而实现学习能力的螺旋形提升。对于《嫦娥奔月》这一课,在字词方面,可以重点考察学生对“昆仑山”、“除害”、“奸诈”、“贪婪”、“威逼”、“洒满银辉”、“树影婆娑”等词语和成语的考察;在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方面,可以向学生提问不同故事背景下嫦娥、后羿、逢蒙、乡亲的情感活动;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嫦娥奔月的其他版本,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个故事的阐述和理解。

五、教师学生总结所学,实现认识的又一次飞跃

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 道德与法治 应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实践相关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课程中的内容,并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堂上的互动活跃性,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想结合,能够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真正理解到课程的内涵,从而帮助初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关于案例教学中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的原则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初中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能够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该门课程的内涵。在教授该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合适的案例,来提高教学效果。这其中就涉及到教师如何去选择合适的案例,关于案例的选择,可以采用如下几个原则:

1.能够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此,在应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案例必须具备明确的是非立场观点,同时需要包含合适的道德立场,能够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是非观。《道德与法治》该门课程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制观,通过选用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明白是非,能够通过案例向学生呈现什么行为是对的,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错的,是不能够去触碰的,从而让学生能够对是与非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案例要坚持贴近生活现实。《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涉及到的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都需要紧扣生活。对此,关于该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中,同样也对于案例教学中所引用的案例也需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教学案例必须是源于生活并实际反映现实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案例能够让学生从书本上了解到实际生活,而不是仅仅只知道书本理论知识。贴近生活的事件,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现实生活,让学生更加了解实际生活的现实。

3.案例要紧跟时展步伐。在案例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例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进行更新,必须是能够反映当下的实际生活的案例。关于道德与法治,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变化,对此,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趋势来进行案例的更新。教师在选取案例中,通过选取一些最新的热点案件,让学生能够了解时代的道德和法治的发展。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功能

1.思导学的功能。案例教学法,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案例教学发通过选取合适的案例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观点,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教师能够通过案例法来带动学生在案例中学到知识,明白法治中的是与非。案例法能够起到一种导学到思的功能,能够带动学生在案件中去思考,在思考中让初中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2.激发体验的功能。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来领会案例与寓意。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案件,自己去领悟,从而让学生自己通过案件去明白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通过案例法,让学生在案件中去体验。

三、案例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在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之后,就需要教师通过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案例的教学。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讲案例在课程课堂上加以应用。关于如何应用,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步骤进行。

(一)优化师资队伍

首先,关于案例教学,需要配备一些比较专业的教师队伍,需要教师即具备法律相关知识背景,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方面的背景。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比较重要,对此对他们的要求也比较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政治修养、道德品质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征,都会对案例的分析产生影响,只有配备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对案例进行剖析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认同。对此,培养一支道德品质高尚、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睿智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明智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案例教学实施的关键。因此,学校应对培养专门的优质师资队伍,从而能够更好地上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明辨是非的正直的人。

(二)选择典型的案例

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案例的选取,前面已经谈及关于案例选取的几项原则,对此,教学在课堂讲课过程中,需要从这些符合要求的案例中选取最为典型的案例,通过该案例来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其中所包含的知识。教师在授课前,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对案件进行筛选,从而使得课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去思考

教师在为学生授课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思考得出来的知识能够更加印象深刻。我们都知道,知识的学习主要是看是否能够被学生所灵活应用,而不是看到底给学生讲解了多少,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被学生掌握。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案例进行阐述,让学生自己对案件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给学生以提示,引导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从而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采用引导学生去思考,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案件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让学生在案例所提供的特定的、真实的情境之下,通过教师提问、平等对话等方式来带动学生思考,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思考,成为课堂上的主要角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明辨能力,同时也能掌握知识,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道德辨别力。

篇10

关键词:学案导学;微视频;实验教学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研究疾病预防和诊断最常用、最基本的检验技术与方法的一门课程,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这门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其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因此要求学生要重视实验课,要加强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1]。当前高职实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仍是老师示教,学生被动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的方式[2]。“依葫芦画瓢”的陈旧学习方式和现代技术化、创新化、灵活化的学习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随着教学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微视频的应用逐渐普遍,各种操作视频也是种类繁多。但网络实验教学视频资源陈旧,清晰度不高,时间过长,部分视频操作器材、方法与教学实际不一致,不再符合学生的现代认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我们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需求[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培养实用型、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实训课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动眼、勤动脑、勤动嘴、勤动腿”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育学生团队协作、严谨操作、沟通协调等职业素养。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突显的问题,我们将学案导学模式与微视频拍摄相结合,期望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学案导学式实验教学探索模式

学案是与教案相对应所提出的概念,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制订的一种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为引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4]。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引入的学案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课堂探究案(实验步骤、评分标准等)和课后巩固案(微视频拍摄脚本),其授课操作模式如下:

(一)平台预习———学案导学

课前教师将实训导学案和相关参考资料上传至在线平台,学生熟悉导学案中的操作步骤和评分标准,对整个实验流程有大致印象。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于不熟悉或不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待老师上课时解答。

(二)学生实操———合作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操作演示前根据导学案自行练习,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讨论,将预习时的疑问逐个突破。教师在教室巡回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整个操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三)教师示教———解惑答疑

在学生先学先练产生疑问和困惑的前提下,教师的示教变得重要了,对于大多数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可以重点讲解。

(四)再次实操———突破难点

通过教师的示教和答疑解惑,学生再次实操,将初次实操中遇到的问题逐个突破,达成学习目标。

(五)视频拍摄———巩固强化

课后安排小组根据脚本拍摄实操微视频,一方面通过视频的拍摄起到巩固强化技能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挑选优秀的微视频上传至平台,可以供其他学生反复观摩学习。

二、“学案导学”实验教学微视频开发

微视频以再现工作内容、增强直观印象、提高学习兴趣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广受欢迎[5]。本课题希望学生能依据学案尝试初步开发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关键操作示范的微视频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一)内容设计

选择纳入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抽考标准和题库的临检模块的10个技能操作项目,包括白细胞显微镜计数、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白细胞分类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尿蛋白定性检查、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脑脊液检查。微视频由实验原理、材料与器材的选择、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注意事项等部分组成。

(二)拍摄过程

学生4-5人为一组,选择一个操作项目进行微视频的拍摄及制作。整个制作过程包括拍摄前练习、操作步骤和细节的录制、后期剪辑、音频字幕的添加等。教师根据实验项目设计整理成脚本发送给各小组,小组成员自行安排各自的任务,利用课后时间依据脚本到实验室进行拍摄,拍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咨询老师。素材拍摄完毕后,可将粗剪辑的视频发给指导老师查阅。针对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采取重拍或重新剪辑等处理措施,最后学生再添加片头、片尾、音频、字幕等,制作成完整的操作微视频。其中脚本是视频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保证了脚本的质量,学生拍摄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在前期,教师仅发放实验导学案,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拍摄。从上交的部分作品中发现,部分学生逻辑不清、重难点不突出、细节操作不明显、层次不分明等,视频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导学案中增加了拍摄脚本,对于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操作技能不规范以及动静态、远近景拍摄不合理的地方加以详细注释,并结合操作需要设计解说词或者字幕。学生依据修改后的导学案再次拍摄的操作视频,将各种操作动作采用近景拍摄,不太好展示的细节部分则通过字幕或声音加以体现,重拍后的微视频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三、“学案导学”实验教学微视频应用

(一)自制实验微视频应用效果评价“学案导学式”

实验微视频拍摄的教学方法以其新颖的形式获得了学生广泛的支持,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参与的学生为302人,完成视频60份。为进一步考察本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我们以问卷的形式深入调查学生的课程体验。共发放问卷302份,回收295份,其中有效问卷277份,无效问卷18份,问卷回收率97.68%,有效率91.72%。实训课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将理论知识用于辅助实践教学的开展,解决了学生容易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直观体现出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性[6]。从上表中可见,大部分学生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依据学案完成实验微视频的拍摄。为了完成拍摄任务,学生需要查阅教材、指导实验、反复练习不熟悉的操作技能点、请教老师和同学等,在此过程中调动了他们已有的资源,使他们在“做”中学、“拍”中学[7],这就大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自身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将优秀的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上传平台,让拍摄者也获得了价值感和成就感,提高了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增长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8]。

(二)实验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检验基础》实训项目较多,学生人数也较多,单凭老师短时间的讲授和示教,学生很难完全清楚,尤其是某些技能操作的细节。上传至平台的优秀实验微视频长度均在5分钟以内,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即点即用。拍摄的微视频以实验项目为单位,对于步骤比较多而复杂的实验再细化进行分解,如白细胞计数这个实验,再分解成稀释液的吸取、血液的吸取、冲池、数细胞等几十秒到一分钟不等的微视频,学生哪个环节不清晰都可以直接观看单一步骤,省时省力,组合之后又能使实验完整连贯。微视频通过辅助学生的实验练习,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9]。学生通过反复观看示范微视频,并参考微视频完成实验,也大大降低了教师在实训课堂中需一对一指导实验操作的压力。不仅在校学生可以学习微视频,实习学生甚至已经就业的学生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按需要开展学习[10],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除了观摩规范操作的微视频,教师同时将操作不正确或不规范的视频经过隐理,作为教学中的纠错反面案例。课堂上,由学生观看错误视频内容,以“大家来找茬”的趣味方式找出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到操作不完善的地方,再对照自身的操作,对于学习中的重难点和疑难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使自己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加明显。

四、存在的问题

从微视频的展示形式来看,学生选择PPT播放中插入操作视频及字幕添加,部分视频背景声音嘈杂,环境背景杂乱,镜头晃动,未剪辑掉冗长无关的无效镜头等。从微视频的内容来看,少数视频出现了动作不规范、操作不流畅、字幕不准确的情况,说明学生在制作微视频和平日技能训练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视频拍摄及视频剪辑等专业培训。目前学生设计和制作的符合课程特色的实验微视频数量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将会不断补充和更新实验微视频库,同时将信息化技术、自主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等整合起来,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纪云,龚道元.临床检验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20.

[2]洪培培,王红利,陈洪伟,王树涛,刘克锋.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9):141-142.

[3]马林元.浅析高校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与改进方法[J].才智,2017,9:111-112.

[4]朱玲芳.学案导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5):80-81.

[5]王梅蓉.技能操作类教学微视频设计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6]李花.“学案导学”在中职单招机电专业课程中的实施探究[J].成才之路,2021(12):70-71.

[7]陈书慧.学生自制数学微视频对学习效果影响实验及组织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8.

[8]周艳国,蒋寅军,杨锐玲,曾又林.基于自制微视频的《结构力学》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0):51-54.

[9]韩晓婷.物理实验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素材库建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